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案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教案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婚姻家庭法学是研究婚姻家庭法律制度(民法的组成部分)、法律关系和相关的法律现象第一章婚姻家庭1、婚姻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两性和血缘关系的社会形式。
婚姻,是为当时的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互为配偶的结合;家庭是由一定范围内的亲属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亲属团体、共同经济)。
2、婚姻法:规定婚姻家庭身份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以及基于上述身份关系而产生的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3、婚姻家庭制度历史形态分为群婚制、对偶婚制和一夫一妻制4、婚姻家庭关系是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即以男女两性和亲属间的血缘联系为其自然条件的社会关系。
婚姻家庭关系具有双重属性,即社会性和自然性。
5、婚姻家庭社会职能:实现人口再生产、组织经济生活、教育职能、生理要求、精神慰藉6、婚姻家庭法,是指调整婚姻家庭关系(婚姻关系、家庭关系)(人身关系、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婚姻家庭法基本原则:婚姻自由原则、一夫一妻原则、男女平等原则、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原则、计划生育、夫妻间相互忠实-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原则。
8、亲属:仅指基于婚姻、血缘或法律拟制而产生的且彼此间具有法律上权利义务关系的人,这是法律意义上的亲属。
含义:亲属只能基于血缘、婚姻或法律拟制而产生;亲属具有固定的身份和称谓;亲属具有权利义务关系。
种类:配偶、血亲(自然和法律拟定血亲)和姻亲。
男女结婚以后,配偶一方与另一方的亲属之间产生姻亲,分为三种: 血亲的配偶、配偶的血亲、配偶的血亲的配偶(妯娌、连襟、丈夫的舅妈、妻子的伯母)9、亲系,我国成立后亲系法律上只有:直系与旁系,直系亲包括直系血亲与直系姻亲,旁系亲包括旁系血亲与旁系姻亲。
直系血亲,是指生育自己或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血亲。
直还包括法律拟制的直系血亲;直系姻亲,是指己身配偶的直系血亲(二者共同后代除外)和己身直系血亲的配偶,如公婆与儿媳、岳父母与女婿、继父母与继子女(未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间等。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实训教案法学本科6学时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实训教案法学本科6学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婚姻家庭继承法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法律法规;2.掌握婚姻家庭继承法的相关案例分析和适用;3.培养学生在实际案件中运用婚姻家庭继承法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婚姻家庭继承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2.婚姻家庭继承法案例分析和适用;3.设计婚姻家庭继承法实际案例,进行学生实践操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婚姻家庭继承法的兴趣。
如:你知道什么是婚姻家庭继承法吗?你了解婚姻家庭继承法的基本原则吗?2.理论学习讲授婚姻家庭继承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
包括:(1)婚姻家庭继承法的定义和范围;(2)婚姻家庭继承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公正原则、保障权益原则等;(3)婚姻家庭继承法的相关法律法规。
3.案例分析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婚姻家庭继承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包括:(1)离婚后的继承问题;(2)配偶继承问题;(3)子女继承问题;(4)法定继承顺序问题等。
4.学生实践操作设计一些具体的案例,要求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分组讨论和解答。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运用婚姻家庭继承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总结收官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强调学生在实际案例中的学习收获和运用能力。
对下一堂课的内容进行预告和展望。
四、教学评价:1.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的参与度和发言质量;2.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3.在总结收官环节,学生对婚姻家庭继承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配套课件和教材;2.案例分析资料;3.小组讨论和解答用的白纸和笔。
六、教学策略:1.激发兴趣:通过提问和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婚姻家庭继承法的兴趣;2.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婚姻家庭继承法的适用;3.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案例的操作,培养学生运用婚姻家庭继承法解决问题的能力;4.总结收官:及时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的学习收获和发展方向。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案
第六章继承法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继承的概念和特征、继承的历史发展、继承的种类、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继承法律关系等知识。
教学难点和重点:继承的种类;继承权的放弃与丧失;遗产教学内容:第一节继承概述一、继承的概念继承,即财产继承,专指公民死亡或被宣告死亡时,按照法律规定或遗嘱安排将其生前所有、死亡时遗留下来的财产转移给他人的一种法律制度。
二、继承的历史发展(一)继承的起源(二)古代社会的继承1、身分继承与财产继承并存,并以身分继承为主。
2、单一继承与共同继承并存。
3、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并存,并以法定继承为主。
4、男女继承权不平等。
(三)西方国家近现代的继承三、继承的本质(一)财产私有制是继承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二)继承是因人的死亡而发生的社会关系主体的更换(三)继承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对其起着反作用(四)继承受一定社会上层建筑的其他组成部分的影响四、继承的种类(一)以继承的对象为标准,分为财产继承与身分继承财产继承,是指以死者生前的财产为继承对象的继承。
现代各国的继承制度都是财产继承。
身分继承,是指以死者生前的身分为继承对象的继承。
(二)以继承的依据为标准,分为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三)以继承的范围为标准,分为限定继承与无限定继承(四)以继承权人的人数为标准,分为共同继承与单一继承(五)以继承人的地位为标准,分为本位继承与代位继承第二节继承法概述一、继承法的概念继承法,是调整因自然人的死亡而发生的继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继承法的性质(一)继承法是财产法(二)继承法是实体法(三)继承法是普通法(三)继承法是强行法三、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一)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二)继承权平等原则1、男女平等。
2、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形成事实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平等。
3、同一顺序的继承人平等。
同一顺序的继承人,无论辈分高低、年龄长幼,也无论职业、政治状况,都平等地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
(三)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四)限定继承原则限定继承,又称有限责任继承,是指继承人仅在一定范围内继承被继承人的财产权利和义务的继承。
大学婚姻和继承法教案
大学婚姻和继承法教案大学婚姻和继承法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将介绍婚姻法和继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婚姻的结婚、终止、继承财产等基本规定,了解夫妻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使学生了解继承权的相关规定,避免不必要的问题。
二、课程内容1. 婚姻法的基本原则2. 婚姻的结婚和终止3. 夫妻的权利和义务4. 继承法的基本原则5. 继承财产的相关规定三、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和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结合法律实践案例,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律规定。
四、教学步骤1. 婚姻法的基本原则﹕(1) 保护家庭,保护个人合法权益;(2) 品格相当,自愿结婚;(3) 男女双方自由婚姻;(4) 承认一夫一妻制。
2. 婚姻的结婚和终止(1) 结婚时需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2) 终止婚姻有四种方式:离婚、撤销、宣告无效和死亡。
3. 夫妻的权利和义务(1) 夫妻有共同的生活责任和家庭责任;(2) 夫妻有互相扶持、忠诚、关心和帮助的义务。
4. 继承法的基本原则(1) 法定继承为首选,自愿继承为备选;(2) 继承权是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
5. 继承财产的相关规定(1) 继承人应与被继承人存在法律关系;(2) 继承财产应依据法律规定分配;(3) 继承财产应确认和公证。
五、教学案例教案将提供一些重要的婚姻和继承案例,例如:1. 离婚是否需要协商财产分配;2. 离婚的财产分配如何划分;3. 委托人去世后,有哪些继承人可以继承遗产等。
六、考核方式考核将分为两部分,包括试卷考核和案例分析。
试卷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理解;案例分析将分析一些典型的案例,目的是让学生运用相关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结尾语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根据婚姻和继承法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遵循法律规定,防止不必要的法律问题。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案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案第一章:婚姻家庭法概述1.1 婚姻家庭法的定义与性质1.2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1.3 婚姻家庭法的适用范围1.4 婚姻家庭法的立法宗旨与历史发展第二章:婚姻制度2.1 婚姻的定义与成立条件2.2 结婚的程序与无效婚姻2.3 婚姻的终止与离婚制度2.4 离婚后的子女抚养与财产分割第三章:夫妻关系3.1 夫妻间的权利与义务3.2 夫妻财产制度3.3 夫妻债务清偿规则3.4 夫妻相互继承权的规定第四章:家庭关系4.1 家庭成员间的权利与义务4.2 父母子女关系4.3 兄弟姐妹关系4.4 家庭暴力与虐待行为的法律后果第五章:继承法概述5.1 继承的定义与性质5.2 继承权的规定5.3 继承的开始与遗产的分割5.4 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的规定第六章:法定继承人6.1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与顺序6.2 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6.3 胎儿预留份与继承的开始6.4 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的关系第七章:遗嘱继承与遗赠7.1 遗嘱的性质与成立条件7.2 遗嘱的订立、变更与撤销7.3 遗嘱继承的适用范围与规则7.4 遗赠的有效条件与法律后果第八章:遗产的处理8.1 遗产的范围与分割原则8.2 遗产债务的清偿规则8.3 遗产管理人的职责与权利8.4 无人继承遗产的处理方式第九章:婚姻家庭与继承的法律适用9.1 涉外婚姻家庭的法律适用9.2 国际婚姻家庭的法律冲突与解决9.3 涉外继承的法律适用与冲突解决9.4 国际继承的法律适用与实践第十章: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司法解释与案例分析10.1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司法解释概述10.2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典型案例分析10.3 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10.4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第三章中关于夫妻财产制度的讲解在婚姻家庭法中,夫妻财产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涉及到夫妻双方的财产权益。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夫妻财产的共有性质、夫妻分别财产制和共同财产制的区别以及应用。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案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案第一章:婚姻家庭法概述1.1 婚姻家庭法的定义与性质1.2 婚姻家庭法的历史发展1.3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1.4 婚姻家庭法的适用范围第二章:婚姻成立与效力2.1 婚姻的成立条件2.2 婚姻的成立程序2.3 婚姻的效力2.4 婚姻的撤销与解除第三章:夫妻关系与家庭关系3.1 夫妻关系的定义与性质3.2 夫妻间的权利义务3.3 家庭关系的调整3.4 家庭暴力与婚姻关系破裂第四章:离婚制度4.1 离婚的定义与条件4.2 离婚的程序与方式4.3 离婚的法律后果4.4 离婚后的子女抚养与财产分割第五章:继承法概述5.1 继承的定义与性质5.2 继承法的基本原则5.3 继承的开始与接受5.4 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第六章:法定继承人6.1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与顺序6.2 子女的法定继承权6.3 配偶的法定继承权6.4 父母的法定继承权第七章:遗嘱继承与遗嘱效力7.1 遗嘱的定义与性质7.2 遗嘱的有效条件7.3 遗嘱的订立、变更与撤销7.4 遗嘱的执行与遗嘱争议的解决第八章:遗产的分割与处理8.1 遗产分割的原则与方式8.2 遗产分割的程序与期限8.3 遗产处理中的优先购买权与分割份额确定8.4 遗产分割中的特殊问题与案例分析第九章:婚姻家庭与继承的法律适用9.1 国际私法在婚姻家庭与继承领域的适用9.2 我国涉外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适用的一般规定9.3 涉外婚姻家庭与继承案件的司法协助与承认与执行9.4 常见国际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冲突的解决办法第十章: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案例分析10.1 婚姻家庭法典型案例分析10.2 继承法典型案例分析10.3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0.4 优秀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案例选编与分析第十一章: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司法解释与司法实践11.1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司法解释概述11.2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司法解释的重点内容11.3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司法实践中的创新与挑战11.4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案例评析与司法建议第十二章: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社会作用与影响12.1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在维护家庭关系中的作用12.2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在保护继承人权益中的作用12.3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对社会的积极影响12.4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面临的社会问题与挑战第十三章: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改革与发展趋势13.1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改革的必要性13.2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改革的主要内容13.3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国际发展趋势13.4 我国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未来发展预测第十四章: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教育与培训14.1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育的重要性14.2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育的主要内容14.3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培训的方式与方法14.4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育的有效实施与评估第十五章: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咨询服务与法律援助15.1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咨询服务的意义与作用15.2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咨询服务的内容与流程15.3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法律援助的对象与范围15.4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法律援助的实施与效果评估重点和难点解析1. 婚姻家庭法的定义与性质、历史发展、基本原则以及适用范围。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案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案第一章:婚姻家庭法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婚姻家庭法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婚姻家庭法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1.2 教学内容婚姻家庭法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婚姻家庭法的作用和意义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婚姻家庭法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婚姻家庭法的作用和意义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第二章:婚姻法的基本原则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婚姻法的基本原则让学生了解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在实际中的应用2.2 教学内容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在实际中的应用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婚姻法的基本原则,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在实际中的应用第三章:婚姻成立的条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婚姻成立的条件让学生了解婚姻成立条件的实际应用3.2 教学内容婚姻成立的条件婚姻成立条件的实际应用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婚姻成立的条件,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婚姻成立条件的实际应用第四章:婚姻关系的变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婚姻关系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婚姻关系变化的实际应用4.2 教学内容婚姻关系的变化婚姻关系变化的实际应用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婚姻关系的变化,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婚姻关系变化的实际应用第五章:继承法概述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继承法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继承法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了解继承法的基本原则5.2 教学内容继承法的定义和基本概念继承法的作用和意义继承法的基本原则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继承法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继承法的作用和意义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继承法的基本原则第六章: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的定义和区别让学生了解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的具体规定和应用6.2 教学内容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的定义和区别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的具体规定和应用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的定义和区别,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的具体规定和应用第七章:遗产的分配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遗产分配的原则和顺序让学生了解遗产分配的实际应用7.2 教学内容遗产分配的原则和顺序遗产分配的实际应用7.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遗产分配的原则和顺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遗产分配的实际应用第八章: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适用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适用范围让学生了解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适用条件8.2 教学内容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适用范围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适用条件8.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适用范围,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适用条件第九章: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争议解决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争议解决方式让学生了解婚姻家庭与继承法争议解决的程序9.2 教学内容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争议解决方式婚姻家庭与继承法争议解决的程序9.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争议解决方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婚姻家庭与继承法争议解决的程序第十章: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改革与发展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改革与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改革与发展的意义10.2 教学内容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改革与发展趋势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改革与发展的意义10.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改革与发展趋势,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改革与发展的意义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涵盖了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基本概念、原则、法律规定及其应用。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课程设计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课程设计一、前言《婚姻法》、《家庭法》和《继承法》是我国民法典中的重要部分。
尤其对于法律专业学生而言,深入学习和熟练掌握这些法律知识,对于日后的法律实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设计一份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课程,以提高学生对相关法律条款的理论理解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2.1 理论目标1.了解婚姻法、家庭法和继承法的立法背景和基本原则;2.了解具体法律条款的内容、适用范围和实际应用情况;3.掌握法律解释、司法解释和相关案例的分析方法;4.能够准确理解和适用婚姻家庭和继承法的法律条款。
2.2 实践目标1.能够撰写有关婚姻家庭和继承法的法律文书,如婚姻协议书、遗嘱等;2.能够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3.能够应对相关案件,对案件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
三、课程设计3.1 课程设置1.婚姻法–婚姻法的立法背景和基本原则;–婚姻关系的形成、维护和解除;–夫妻财产的处理;–对婚姻关系影响的人身权利制度。
2.家庭法–家庭法的立法背景和基本原则;–家庭成员关系的认定;–家庭财产的处理;–家庭暴力和家庭关系纠纷处理。
3.继承法–继承法的立法背景和基本原则;–继承人及其顺序的确定;–继承权的行使;–遗嘱的起草和执行。
3.2 授课方式以案例分析为主,辅以授课和讨论。
教师将根据具体案例设计授课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案件中涉及的法律条款,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
同时,安排课外阅读和课程设计作业,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3.3 课程评估课程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包括平时表现、课堂作业、案例分析报告、课程设计论文等。
其中,课程设计论文是本课程的重要部分,涉及婚姻家庭和继承法的实际应用和问题解决方法,要求结合案例分析,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
四、总结本文设计了一份婚姻家庭与继承法课程,明确了课程目标、设置和教学方式,强调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对法律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可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案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婚姻家庭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
2. 使学生掌握继承法的基本规定、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
3. 培养学生尊重婚姻家庭,维护家庭和谐,依法继承遗产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婚姻家庭制度的演变与发展3. 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4. 离婚制度及其法律后果5. 继承法的基本规定6. 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7. 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8. 遗产的处理和继承诉讼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婚姻家庭和继承纠纷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婚姻家庭和继承法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 角色扮演法:模拟婚姻家庭和继承诉讼程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2. 案例素材和法律法规资料3.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4. 教室布局便于学生讨论和互动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婚姻家庭和继承案例的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精神。
4. 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
2. 继承法的基本规定、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
3. 婚姻家庭和继承纠纷的解决途径和法律后果。
教学难点:1. 婚姻家庭法和继承法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和解释。
2. 婚姻家庭和继承纠纷案例的分析与判断。
3.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知识解决问题。
七、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婚姻家庭法基本概念和原则(4课时)婚姻家庭制度演变与发展(3课时)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3课时)离婚制度及其法律后果(3课时)继承法基本规定(4课时)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3课时)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3课时)遗产的处理和继承诉讼(3课时)婚姻家庭和继承案例分析与讨论(4课时)八、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婚姻家庭和继承的实例,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学设计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学设计一、前言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是法学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法学院优势学科,本文将针对该课程进行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1.理解婚姻法、家庭法和继承法的重要性;2.熟悉婚姻法、家庭法和继承法的基本概念;3.掌握婚姻法、家庭法和继承法的基本制度;4.能够运用婚姻法、家庭法和继承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婚姻法1.婚姻的基本要件;2.婚姻无效与撤销;3.婚前、婚后财产权的规定;4.离婚的程序和程序。
2. 家庭法1.家庭的性质与功能;2.家庭成员的权利与义务;3.家庭财产的规定;4.家庭暴力的预防与救济。
3. 继承法1.继承权的基本原则;2.继承顺序的规定;3.继承财产的分配;4.遗嘱的制定和效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为主,学生为辅,通过演绎案例,更加形象地介绍相关法律条款;2.课堂讨论法:教师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讨论;3.观摩法:观看案例分析视频,由教师进行现场点评;4.情景模拟法:将学生分组,让他们体验典型案例并分析解决方法。
五、教学评估采用如下评估方法:1.自测:教学结束后,学生进行自我测验,检查掌握程度;2.课堂参与度评估:评估学生参与度、提问频率、讨论质量等;3.学生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和阅读任务;4.教学反馈:对课程进行全面评估,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学生对课程安排的反馈。
六、教学资源1.课本:根据最新的教学大纲,选用权威教材;2.多媒体教学:图文丰富的多媒体授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概念;3.视频案例分析:制作婚姻家庭和继承的真实案例视频,进行现场点评;4.学生手册:介绍相关法律条款和案例。
七、教学组织本课程将采用“小班授课+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每周教学时间为3学时,教师每节课讲授完相关法律条款后,将重点放在案例练习上。
八、教学评估与改进教师将对学生进行考核,包括平时成绩、期中、期末成绩和自学成果贡献。
每学期结束后,将对该课程进行评估并对教学进行改进。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案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婚姻家庭的法律概念、类型和特征。
2. 使学生掌握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3. 让学生了解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调整方式。
4. 使学生理解继承法的基本概念、遗产的范围和继承的顺序。
5.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婚姻家庭和继承法律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婚姻家庭法律概念、类型和特征2. 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3. 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调整方式4. 继承法的基本概念、遗产的范围和继承的顺序5. 继承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相关概念、原则和法律规定。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婚姻家庭和继承法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婚姻家庭和继承法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 问答法:回答学生关于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材2. 案例资料:婚姻家庭和继承法的实际案例3. 教学PPT:制作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相关PPT,辅助教学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检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婚姻家庭和继承法案例的分析能力,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题目,检验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6. 婚姻家庭的成立与无效6.1 结婚的条件与程序6.2 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6.3 婚姻登记机关和婚姻登记程序7. 婚姻家庭关系中的财产权益7.1 夫妻财产制7.2 婚姻家庭财产的分割7.3 婚姻家庭债务的清偿8. 婚姻家庭关系中的人身权益8.1 配偶权8.2 子女权益的保护8.3 家庭暴力和虐待、遗弃的防治9. 离婚制度9.1 离婚的原因和程序9.2 离婚后的权益处理9.3 离婚对子女权益的影响及措施10. 继承法的基本理论与实践10.1 继承权的主体与丧失10.2 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10.3 遗产的分配原则与方法七、教学方法6. 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解析婚姻家庭的成立条件与程序,通过问答法澄清学生的疑问。
婚姻家庭法与财产继承法教案
婚姻家庭法与财产继承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婚姻家庭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婚姻登记、家庭关系、离婚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2. 使学生了解财产继承法的基本规定,掌握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等继承方式以及遗产分配的原则。
3. 培养学生尊重婚姻家庭制度,维护家庭和谐、稳定的法律意识。
4. 提高学生对财产继承权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处理继承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婚姻登记制度3. 家庭关系4. 离婚制度5. 财产继承法的基本规定6. 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7. 遗赠与遗产分配原则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婚姻家庭法与财产继承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法律规定。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条文。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案例,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 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婚姻家庭法与财产继承法相关教材。
2. 案例材料: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3.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发言、讨论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3. 考试成绩:期末考试中关于婚姻家庭法与财产继承法的部分,占总分的适当比例。
4.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考试成绩,全面评价学生对婚姻家庭法与财产继承法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0课时,其中婚姻家庭法占15课时,财产继承法占15课时。
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问答互动。
3. 教学进度安排:第1-5课时:婚姻家庭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婚姻登记制度第6-10课时:家庭关系、离婚制度第11-15课时:财产继承法的基本规定、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第16-20课时:遗赠与遗产分配原则第21-25课时: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第26-30课时:复习、考试、总结七、教学案例1. 婚姻家庭法案例:案例一:某男女双方未经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结婚,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后因感情破裂分手,财产纠纷引发诉讼。
婚姻家庭法与财产继承法教案
婚姻家庭法与财产继承法教案第一章:婚姻家庭法概述1.1 婚姻家庭法的定义与性质1.2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1.3 婚姻家庭法的历史发展1.4 婚姻家庭法的适用范围第二章:婚姻制度2.1 婚姻的定义与成立条件2.2 婚姻的种类与效力2.3 婚姻的变更与终止2.4 离婚制度及其法律后果第三章:夫妻关系3.1 夫妻间的权利与义务3.2 夫妻财产制度3.3 夫妻债务的清偿3.4 夫妻共同监护子女的权利与义务第四章:家庭关系4.1 家庭成员的定义与范围4.2 家庭成员间的权利与义务4.3 家庭财产的继承与分割4.4 家庭暴力的法律对策第五章:财产继承法概述5.1 财产继承权的定义与性质5.2 财产继承的种类与顺序5.3 遗产的定义与范围5.4 遗产继承的法律程序与方式第六章:法定继承6.1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与顺序6.2 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6.3 代位继承与转继承6.4 遗产分割的时间、方式与效力第七章:遗嘱继承与遗赠7.1 遗嘱的定义与成立条件7.2 遗嘱的形式、见证与保管7.3 遗嘱的变更与撤销7.4 遗赠的定义、条件与效力第八章:遗产的保管与债务清偿8.1 遗产保管人的职责与权利8.2 遗产保管人的更换与诉讼8.3 遗产债务的认定与清偿顺序8.4 遗产债务清偿后的剩余财产分配第九章:婚姻家庭法与财产继承法的适用与争议解决9.1 婚姻家庭法与财产继承法的适用范围与冲突9.2 婚姻家庭纠纷的解决途径与程序9.3 财产继承纠纷的解决途径与程序9.4 法院审理婚姻家庭与继承案件的标准与方法第十章:婚姻家庭与财产继承的法律案例分析10.1 婚姻家庭法典型案例分析10.2 财产继承法典型案例分析10.3 婚姻家庭与财产继承综合案例分析10.4 案例讨论与教学反思第十一章:婚姻家庭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关系11.1 婚姻家庭法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11.2 婚姻家庭法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的关系11.3 婚姻家庭法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中的作用11.4 婚姻家庭法在老年人权益保护中的责任与挑战第十二章:婚姻家庭法与刑法的关系12.1 婚姻家庭法与刑法的协调与互补12.2 婚姻家庭犯罪类型及其法律责任12.3 婚姻家庭犯罪案件的侦查、起诉与审判12.4 婚姻家庭法与刑法在实践中的冲突与解决第十三章:婚姻家庭法与民法的关系13.1 婚姻家庭法在民法体系中的特殊性与独立性13.2 婚姻家庭法与合同法、物权法的关系13.3 婚姻家庭法与人格权法、继承法的关系13.4 婚姻家庭法在民法适用中的疑难问题解析第十四章:婚姻家庭法与外国法的冲突与解决14.1 婚姻家庭法在国际私法中的地位与作用14.2 婚姻家庭法与外国法的冲突原因与类型14.3 婚姻家庭法冲突解决的国际惯例与规则14.4 我国婚姻家庭法在涉外婚姻家庭案件中的适用与实践第十五章:婚姻家庭法与财产继承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15.1 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合理安排15.2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与运用15.3 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15.4 教学反思与课程持续改进的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婚姻家庭法与财产继承法”展开,涵盖了婚姻家庭法的基本概念、婚姻制度、夫妻关系、家庭关系、财产继承法的基本原则、法定继承、遗嘱继承与遗赠、遗产的保管与债务清偿、法律案例分析等多个方面。
婚姻家庭继承法教案
婚姻家庭继承法教案教案标题:婚姻家庭继承法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婚姻家庭继承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理解婚姻家庭继承法在保护家庭成员权益方面的重要性。
3. 掌握婚姻家庭继承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教案步骤和活动:步骤一:引入(5分钟)活动: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发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婚姻家庭继承法对于家庭成员权益保护的重要性。
例如,问学生是否了解婚姻家庭继承法,以及它对于夫妻、子女和其他亲属的权益有何影响。
步骤二:知识介绍(15分钟)活动: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介绍婚姻家庭继承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适用范围。
例如,讲解继承人的确定、遗产分配的规则、遗嘱的作用等。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婚姻家庭继承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步骤三:案例分析(20分钟)活动:教师提供一些真实或虚构的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婚姻家庭继承法知识,分析和讨论各个案例中的继承权益问题。
学生可以小组合作,共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步骤四:小组讨论和展示(15分钟)活动: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选择代表进行展示。
每个小组可以分享他们对于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和讨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讨,加深对婚姻家庭继承法的理解。
步骤五:总结和拓展(10分钟)活动: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婚姻家庭继承法在保护家庭成员权益方面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例如通过阅读相关法律条文、案例研究等方式,深入了解婚姻家庭继承法的更多内容。
教案评估:1. 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展示环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知识掌握评估:通过学生对案例分析和讨论的表现,评估其对婚姻家庭继承法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思维能力评估: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的思维逻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拓展:1. 邀请法律专家或相关行业从业者到课堂上进行讲解和互动交流,深入了解婚姻家庭继承法的实际应用和案例。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家庭继承纠纷的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法学]婚姻与继承法学书面教案
法学婚姻与继承法学书面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婚姻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2. 掌握婚姻登记、夫妻关系、离婚等方面的法律规定3. 理解继承法的基本原则、继承方式和遗产分配规则4. 能够运用婚姻与继承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内容1. 婚姻法的基本概念与原则2. 婚姻登记制度3. 夫妻关系法律规定4. 离婚法律规定5. 继承法的基本原则6. 继承方式与遗产分配规则7. 实际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婚姻与继承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法律规定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讨论:组织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4. 练习: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四、教学准备1. 教材:婚姻与继承法学教材2. 案例材料: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案例3. 教学PPT:制作婚姻与继承法教学PPT4. 黑板:用于板书重要概念和法律规定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2.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逻辑思维、团队合作等3. 课后练习:评价学生对婚姻与继承法学知识的掌握程度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婚姻与继承法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第1-4课时:婚姻法基本概念与原则第5-8课时:婚姻登记制度第9-12课时:夫妻关系法律规定第13-16课时:离婚法律规定第17-20课时:继承法基本原则第21-24课时:继承方式与遗产分配规则第25-28课时:实际案例分析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婚姻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婚姻登记、夫妻关系、离婚等方面的法律规定继承法的基本原则、继承方式和遗产分配规则2. 教学难点:婚姻法中的离婚制度及其法律适用继承法中的遗产分配规则及其计算方法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4课时:介绍婚姻法的基本概念、原则,讲解婚姻登记制度2. 第5-8课时:讲解夫妻关系法律规定,分析实际案例3. 第9-12课时:讲解离婚法律规定,分析实际案例4. 第13-16课时:介绍继承法的基本原则,讲解继承方式与遗产分配规则5. 第17-20课时:分析继承法实际案例,巩固所学知识6. 第21-24课时:综合运用婚姻与继承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7. 第25-28课时:进行期末复习,准备期末考试九、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堂反馈:通过课堂提问、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2.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婚姻与继承法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调整3. 学生反馈:定期收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2. 针对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为下一届教学做好准备3. 整理教学资料,归档以便后续教学使用4. 对学生进行课程评价,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参考意见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教学安排补充和说明:课时安排要确保覆盖所有教学内容,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理解和练习。
[法学]婚姻与继承法学书面教案
法学婚姻与继承法学书面教案第一章:婚姻法概述1.1 婚姻法的定义与性质1.2 婚姻法的历史发展1.3 婚姻法的基本原则1.4 婚姻法的适用范围第二章:婚姻成立2.1 婚姻的定义与特征2.2 婚姻成立的条件2.3 婚姻登记程序2.4 婚姻的无效与撤销第三章:夫妻关系3.1 夫妻间的权利与义务3.2 夫妻财产关系3.3 夫妻姓名权3.4 夫妻共同生活第四章:离婚制度4.1 离婚的定义与条件4.2 离婚的程序4.3 离婚的法律后果4.4 离婚后的子女抚养与财产分割第五章:继承法概述5.1 继承法的定义与性质5.2 继承法的基本原则5.3 继承的开始与接受5.4 继承人的范围与继承顺序第六章:法定继承6.1 法定继承的定义与特点6.2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与继承顺序6.3 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6.4 法定继承中的特殊情况处理第七章:遗嘱继承7.1 遗嘱继承的定义与条件7.2 遗嘱的性质与形式要件7.3 遗嘱的效力与撤销7.4 遗嘱继承的程序与遗产分配第八章:遗赠与遗赠抚养协议8.1 遗赠的定义与条件8.2 遗赠抚养协议的性质与效力8.3 遗赠抚养协议的履行与解除8.4 遗赠与遗赠抚养协议的争议解决第九章:继承权的保护与争议解决9.1 继承权的保护与侵害9.2 继承纠纷的解决途径9.3 继承诉讼的程序与证据规则9.4 继承纠纷的法律适用与判决执行第十章:婚姻与继承法律实务问题10.1 婚姻法与继承法在实务中的综合运用10.2 婚姻与继承案件的法律咨询与代理10.3 婚姻与继承合同的起草与审查10.4 婚姻与继承法律风险防范与合规建议第十一章:婚姻家庭纠纷的调解与仲裁11.1 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的原则与程序11.2 婚姻家庭仲裁的性质与特点11.3 婚姻家庭仲裁案件的范围与处理11.4 调解与仲裁结果的法律效力及执行第十二章:婚姻家庭犯罪与法律责任12.1 婚姻家庭犯罪的类型与特点12.2 婚姻家庭犯罪的法律责任12.3 婚姻家庭犯罪案件的侦查、起诉与审判12.4 婚姻家庭犯罪预防与对策第十三章:跨国婚姻与继承法律问题13.1 跨国婚姻的法律适用与承认13.2 跨国婚姻的法律冲突与解决13.3 跨国继承的法律适用与遗产分配13.4 跨国婚姻与继承案件的司法协助第十四章:婚姻与继承法律案例分析14.1 婚姻法典型案例分析14.2 继承法典型案例分析14.3 婚姻与继承综合案例分析14.4 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与实践意义第十五章:婚姻与继承法的未来发展15.1 婚姻与继承法改革的趋势与方向15.2 婚姻与继承法领域的新问题与挑战15.3 立法、司法政策的变化对婚姻与继承法的影响15.4 婚姻与继承法教学与研究的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婚姻与继承法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制度及实务问题,涵盖了婚姻法与继承法的各个方面。
[法学]婚姻与继承法学书面教案
法学婚姻与继承法学书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婚姻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主要内容,理解婚姻法在维护婚姻家庭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2. 使学生掌握继承法的基本原理、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方式,以及遗产分配的原则。
3.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运用婚姻与继承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婚姻法的基本概念与原则2. 婚姻成立的要件与程序3. 婚姻关系的变更与终止4. 婚姻家庭中的财产关系5. 婚姻家庭中的子女抚养权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婚姻与继承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具体法律规定。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婚姻与继承法律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婚姻与继承法学教材2. 案例材料: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3. 教学PPT:制作婚姻与继承法学的教学PPT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2. 考试成绩:通过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婚姻与继承法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思路、法律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婚姻法的基本概念与原则2. 第3-4周:婚姻成立的要件与程序3. 第5-6周:婚姻关系的变更与终止4. 第7-8周:婚姻家庭中的财产关系5. 第9-10周:婚姻家庭中的子女抚养权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婚姻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婚姻成立的要件与程序;婚姻关系的变更与终止;婚姻家庭中的财产关系;婚姻家庭中的子女抚养权。
2. 教学难点:婚姻法原则的具体运用;婚姻关系变更与终止的法律程序;财产关系和子女抚养权的具体处理。
八、教学实践1. 组织学生参观法院,了解婚姻与继承案件的审理过程。
2. 邀请法官或律师进行专题讲座,分享实践经验。
3. 组织模拟法庭,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婚姻与继承案件的诉讼过程。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教案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教案第一章婚姻家庭法律制度概述婚姻家庭法学是研究婚姻家庭法律制度、婚姻家庭法律关系和与此相关的法律现象的科学。
婚姻家庭法律制度是民法的组成部分。
学习婚姻家庭法律制度,应首先理解和掌握婚姻家庭的概念、历史类型、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以及婚姻家庭法的概念、调整对象、渊源、基本原则及亲属制度等基础知识,为学习和研究婚姻家庭法的各项具体制度打下理论基础。
第一节婚姻家庭概述一、婚姻家庭的概念婚姻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两性和血缘关系的社会形式。
婚姻,是为当时的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互为配偶的结合;家庭是由一定范围内的亲属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婚姻包含不同层次的含义:第一,婚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即婚姻双方须为异性,这是婚姻自然层面的要求。
男女两性的性差别、性吸引和性本能是产生婚姻的原始动力,是婚姻成立的自然条件。
目前,尽管有荷兰、丹麦等少数国家通过立法允许同性结合及享有与异性夫妻相同的法律地位,但绝大多数国家均不承认同性结合具有婚姻的效力。
第二,男女两性的结合须为当时的社会制度所确认,这是婚姻的社会层面的要求。
只有为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才是法律上所规范的婚姻,如我国古代社会制度确认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两性结合才是合法的婚姻;我国现代法律规定,只有符合了法律规定的条件,并履行了法律规定的登记程序,始得为婚姻,其他的两性结合,如未婚同居、婚外同居与婚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第三,婚姻是双方具有夫妻身份的结合。
经由社会制度所确认的两性结合,具有夫妻身份,受到法律保护,是婚姻的法律层面的要求。
具有夫妻身份,才享有法定的夫妻权利,承担法定的夫妻义务,夫妻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大多数国家均为强行性规范,当事人之间不得任意变更、免除。
理解家庭的概念,应注意家庭的两个特征:第一,家庭是一个亲属团体。
组成家庭的亲属包括因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产生的亲属,当然不是全部亲属构成家庭,而是指在法律上有权利义务关系的亲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继承法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继承的概念和特征、继承的历史发展、继承的种类、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继承法律关系等知识。
教学难点和重点:继承的种类;继承权的放弃与丧失;遗产教学内容:第一节继承概述一、继承的概念继承,即财产继承,专指公民死亡或被宣告死亡时,按照法律规定或遗嘱安排将其生前所有、死亡时遗留下来的财产转移给他人的一种法律制度。
二、继承的历史发展(一)继承的起源(二)古代社会的继承1、身分继承与财产继承并存,并以身分继承为主。
2、单一继承与共同继承并存。
3、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并存,并以法定继承为主。
4、男女继承权不平等。
(三)西方国家近现代的继承三、继承的本质(一)财产私有制是继承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二)继承是因人的死亡而发生的社会关系主体的更换(三)继承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对其起着反作用(四)继承受一定社会上层建筑的其他组成部分的影响四、继承的种类(一)以继承的对象为标准,分为财产继承与身分继承财产继承,是指以死者生前的财产为继承对象的继承。
现代各国的继承制度都是财产继承。
身分继承,是指以死者生前的身分为继承对象的继承。
(二)以继承的依据为标准,分为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三)以继承的范围为标准,分为限定继承与无限定继承(四)以继承权人的人数为标准,分为共同继承与单一继承(五)以继承人的地位为标准,分为本位继承与代位继承第二节继承法概述一、继承法的概念继承法,是调整因自然人的死亡而发生的继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继承法的性质(一)继承法是财产法(二)继承法是实体法(三)继承法是普通法(三)继承法是强行法三、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一)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二)继承权平等原则1、男女平等。
2、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形成事实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平等。
3、同一顺序的继承人平等。
同一顺序的继承人,无论辈分高低、年龄长幼,也无论职业、政治状况,都平等地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
(三)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四)限定继承原则限定继承,又称有限责任继承,是指继承人仅在一定范围内继承被继承人的财产权利和义务的继承。
(五)养老育幼、照顾弱者原则第三节继承法律关系一、继承法律关系的概念继承法律关系,是指由继承法所调整的,因公民死亡而发生的继承人之间以及继承人与他人之间在财产继承上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含义:(1)继承法律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
首先,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包括继承人之间的关系、继承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其次,是由继承法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
(2)继承法律关系因公民死亡而发生。
公民死亡是引起继承法律关系发生的基本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前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后者则是人的意志所决定的。
公民死亡是事件,即使是自杀,对于其他公民来说也是事件。
)(3)继承法律关系是财产继承上的民事法律关系。
首先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在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其次只能是财产继承上的民事法律关系。
二、继承法律关系的主体继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继承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人。
(一)遗产承受人遗产承受人,泛指一切承受死者遗产的人。
1、继承人(1)概念。
继承人,是指依照继承法的规定,在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中有权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公民。
(2)分类。
依据继承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
(3)继承能力。
继承能力,又称继承权利能力,是指能够享有继承权的法律资格。
2、受遗赠人受遗赠人,是指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而直接承受遗产的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
3、遗赠扶养协议的扶养人4、酌情分得遗产的人(二)利害关系人(三)第三人三、继承法律关系的内容继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上述继承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权利和负担的义务。
其中最主要的是继承权。
(一)继承权的概念继承权,是指公民依照法律规定或被继承人的遗嘱指定而承受被继承人财产权利和义务的权利。
继承权有两层涵义,即客观意义上的继承权和主观意义上的继承权。
(二)继承权的行使与放弃1、继承权的行使2、继承权的放弃继承权的放弃,是指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作出的放弃其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的意思表示。
(三)继承权的丧失1、继承权丧失的概念继承权的丧失,又称继承权的剥夺,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在发生法定事由时取消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资格。
含义:(1)继承权的丧失是客观意义上的继承权的丧失。
(2)继承权的丧失原因是法定的。
(3)继承权的丧失是对继承人继承资格的剥夺。
2、继承权丧失的原因(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要件:以剥夺被继承人生命为目的;主观故意。
无论既遂还是未遂)(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要件:对象是法定继承人范围以内的人;以剥夺其他继承人生命和争夺遗产为目的。
(3)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4)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3、继承权丧失的类别(1)继承权的绝对丧失。
(2)继承权的相对丧失。
4、继承权丧失的效力5、丧失继承权与放弃继承权四、继承法律关系的客体继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继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遗产。
(一)遗产的概念遗产,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依照继承法规范能够转移给他人的财产权利及一定范围的财产义务。
(二)遗产的特征1、时间上的特定性。
被继承人的财产权利和义务只有在其死亡时才能转化为遗产。
2、内容上的财产性和包括性。
3、范围上的限定性。
只能是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可以转让给他人的个人财产。
4、性质上的合法性。
只能是依法可以由公民拥有的,并且是有合法依据取得的财产。
(三)遗产的范围1、遗产包括的财产2、遗产不能包括的财产第七章法定继承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法定继承的概念和特征、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代位继承与转继承等问题,能够运用上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和重点: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代位继承;转继承教学内容:第一节法定继承概述一、法定继承的概念法定继承,是指根据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先后顺序、遗产分配原则或比例来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一项法律制度。
含义:(1)法定继承是一种继承方式。
(2)法定继承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比例的继承方式。
(3)法定继承是依法律对被继承人意思的推定进行的继承方式。
二、法定继承的特征(一)继承要素的法定性(二)适用效力的强行性(三)前置基础的身分性(四)优先于遗嘱继承,又对遗嘱继承给予限制三、法定继承的适用范围(一)被继承人生前未立遗嘱,也未订立遗赠扶养协议(二)被继承人所立遗嘱无效或部分无效(三)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四)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五)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六)遗嘱未处分的遗产第二节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一、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一)配偶夫妻之间相互具有继承对方遗产的权利。
(二)子女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形成事实上扶养关系的继子女都平等地享有继承权。
(三)父母生父母、养父母、形成事实上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有权继承子女的遗产。
(四)兄弟姐妹兄弟姐妹是血缘关系最近的旁系血亲,彼此之间也具有法定继承权。
(五)祖父母、外祖父母具有自然血缘关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因收养关系而形成的养祖父母、养外祖父母,以及因事实上的扶养关系而形成的继祖父母、继外祖父母对孙子女、外孙子女的遗产具有法定继承权。
(六)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女婿二、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第三节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一、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一)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继承人的应继份应均等(二)特殊情况下同一顺序继承人的应继份可不均等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3、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4、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不均分。
二、酌情分得遗产的人对遗产的取得(一)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二)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
第四节代位继承与转继承一、代位继承(一)代位继承的概念代位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由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先死亡的长辈直系血亲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一项法定继承制度和方式。
其中,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被继承人子女是“被代位继承人”,代替被代位继承人取得遗产的晚辈直系血亲是“代位继承人”。
(二)代位继承的性质(三)代位继承的条件1、被代位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
2、被代位继承人是被继承人的子女。
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形成事实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3、被代位继承人未丧失继承权。
4、代位继承人人须为被代位继承人的晚辈直系血亲。
只要是晚辈直系血亲,都可以代位继承,而无论是自然血亲,还是拟制血亲,也没有代数限制。
(四)代位继承人的应继份二、转继承(一)转继承的概念转继承,又称转归继承、连续继承、再继承,是指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死亡,其所应继承的遗产份额由其继承人承受的制度。
其中,继承人是“被转继承人”,继承人的继承人是“转继承人”。
(二)转继承的条件1、被转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死亡。
如果被转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前死亡,则应适用代位继承;如果被转继承人在遗产分割后死亡,则前一个继承关系已经结束,对其遗产直接适用继承制度,不会引起转继承的适用。
2、被转继承人生前没有丧失继承权,也没有放弃继承权。
转继承以被转继承人具有继承权为必备要件,如果被转继承人没有继承权,则不能参与遗产的分割,当然也就不会产生转继承。
3、被转继承人有权分得的遗产由其继承人承受。
被转继承人留有遗嘱的,由遗嘱继承人继承;没有有效遗嘱的,则由法定继承人继承。
(三)转继承与代位继承的区别1、性质不同。
2、发生条件时间和不同。
3、主体不同。
4、适用范围不同。
第八章遗嘱继承和遗赠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遗嘱、遗嘱继承、遗赠等问题,了解遗赠扶养协议等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和重点:遗嘱的有效条件;遗嘱继承与遗赠的适用条件教学内容:第一节遗嘱一、遗嘱的概念遗嘱,是指公民生前按照法律的规定,对其个人财产及与财产有关的其他事务进行预先的处分,并于其死后发生法律效力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含义:(1)遗嘱是公民生前所作的意思表示。
(2)遗嘱是遗嘱人对自己的财产及与财产有关的其他事务进行的预先处分。
(3)遗嘱在遗嘱人死后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4)遗嘱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制作。
二、遗嘱的特征(一)遗嘱是一种单方行为(二)遗嘱是一种处分行为(三)遗嘱是一种死因行为(四)遗嘱是一种要式行为(五)遗嘱是不能代理的法律行为三、遗嘱的有效条件(一)遗嘱人立遗嘱时须具有遗嘱能力1、遗嘱能力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