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成型不良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注塑不良原因改善对策实例分析334页PPT

注塑不良原因改善对策实例分析334页PPT
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注塑不良原因改善对策实例分析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注塑不良原因改善对策实例分析PPT精选文档

注塑不良原因改善对策实例分析PPT精选文档
2
课程简介 • 《注塑不良原因、改善对策实例分析》,是
洪奕春老师的主打精品课程,它融合了洪老师20 年的注塑生产经验总结,以及10多年的注塑不良 案例集合,其丰富的知识量、生动的案例,以及 精心设计的内容,一定会让您受益匪浅!
3
第一章、注塑成型概述
注塑成型简述1
• 注塑成型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又称注射成型。 • 塑化:通用注塑方法是将聚合物组分的粒料或粉料放入注
槽,做偏心铣斜度),加深螺杆螺槽的深度
• 2.产品发黄、有黑点:
• 螺杆料管磨损,根据磨损情况换相应的螺杆或料管 • 螺杆组件有死角。重新更换相应的专用螺杆或三小件 • 螺杆被原料碳化。使用防腐性好一点的螺杆材料 • 射嘴孔过小。将射嘴小孔重新钻大 • 螺杆压缩比过大。换相应的压缩比螺杆 • 螺杆温度过高包料。螺杆芯部打冷却深孔 • 产品塑化不良,原料在螺杆里面不能充分融化。提高料管的温度,使
• 压缩段—底径变化,主要作用是压实、熔融物料, 建立压力。参数压缩比ε=h1/h3及L2。准确应以 渐变度A=(h1-h3)/L2。
• 均化段(计量段)—将压缩段已熔物料定量定温 地挤到螺杆最前端、参数(L3,h3), h3=(0.05-0.07)D。
12
注塑螺杆料筒故障排除1
• 1.不下料:
• 螺杆断裂。换新的螺杆 • 料斗架“桥”。把“桥”弄塌 • 料管进料段温度过高。重设进料段温度,保证运水畅通运行 • 粉碎料颗粒过大,将原料重新破碎,改变料管进料口的设计(内壁拉
• 在等距渐变型螺杆中,也可近似理解为:加料段第一个螺槽 深h1与均化段最后一个螺槽深h3的比值,即压缩比=h1 / h3。
• 压缩比对塑料注射成型工艺控制有重要影响,不同的塑料, 根据塑料的物理性能选择螺杆的压缩比。下表列出了不同塑 料所用螺杆的压缩比值。

塑胶注塑不良的分析以及处理措施

塑胶注塑不良的分析以及处理措施

尺寸标准
对比设计图纸,检查塑胶制品的关键 尺寸是否在允许的公差范围内。
性能标准
根据塑胶制品的具体用途,评估其物 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
安全标准
确保塑胶制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 体造成伤害,符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 法律法规。
检测与评估工具
放大镜
用于观察塑胶制品的细 微缺陷。
卡尺
用于测量塑胶制品的尺 寸。
注射压力、温度、时间等参数设置不合理, 影响塑料的流动和成型。
塑料材料问题
塑料材料性能不佳,如收缩率大、流动性差 等,导致成型不良。
模具保养不当
模具保养不善,如清洁不彻底、润滑不足等 ,影响塑料的流动和成型。
02
塑胶注塑不良的检测与评估
检测方法
目视检测
通过观察塑胶制品的外观,检 查是否存在缺料、缩水、气泡
02
塑胶注塑不良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模 具设计不合理、塑料材料选择不当、 注塑工艺参数设置不正确等。针对不 同类型的不良现象,需要采取不同的 处理措施。本文对各种不良现象进行 了分类和总结,并详细介绍了相应的 处理方法,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 品质量。
03
本文还对塑胶注塑技术的发展趋势进 行了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 型塑料材料和加工技术不断涌现,注 塑技术将朝着高效、环保、智能化的 方向发展。未来,注塑技术将更加注 重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 本等方面,为工业生产带来更多的便 利和效益。
案例三:某产品内部气孔问题
总结词
内部气孔是指产品内部存在大小不一的气孔,影响产品的机械性能和外观。
详细描述
气孔通常分布在产品内部,形状不规则。可能的原因包括塑料原料中含有水分或挥发性物质、模具排气不良、塑 料熔体流动不均匀等。

注塑成型不良问题分析及解决

注塑成型不良问题分析及解决

注塑成型 SCHOOL
Crack
1. Item: Monitor Front Cabinet 2. 原料: VH-0810 3. 不良类型: -Crack
4. 问题原因 : Chemical Attack 紫外线露出使用,保管环境
Technical Marketing Center
注塑成型 SCHOOL
差异发生。
[图 1.]
[图 2.]
Technical Marketing Center
注塑成型 SCHOOL
3. 改善对策
✓ 模具修正 - 在不改变Design的范围内,修正为各个部分之间的厚度偏差最小化。
✓ Boss 部位的形象变更 - 除去Boss部位的Guide, Sink mark 最小化。
5.措施 : 自制IPA和Methanol的使用和使用最小量涂布 有关树脂 : 需要改善耐化学性 Technical Marketing Center
注塑成型 SCHOOL
Crack (Folder 寿命 test)
1.Item : Front dummy hinge crack 2.原料 : HF-1023IM/G7630 3.不良类型 : Hinge dummy动作部位folder寿命试验时的crack
Technical Marketing Center
注塑成型 SCHOOL
2. 主要不良现象
1) 两边终端部的Sink mark
2) Center Hole 部位发生白化
Technical Marketing Center
注塑成型 SCHOOL
1) 两边终端部的Sink mark
- 因设置在后面的Boss引起的部分厚度的偏差而发生。

注塑成型类产品常见不良分析案例

注塑成型类产品常见不良分析案例

注塑成型不良的案例分析一、飞边(披锋)系指从模具分型面拼出熔融树脂的现象,在成形作业当中属于最恶劣的情况,特别是当飞边粘在模具面上,残留下来,直接锁模的话,则损伤模具分型面。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该损伤部分又会导致产生新的飞边,怎么也没办法,所以需特别注意不要出现飞边,1、不得施加过高的射出压力熔融粘度低的树脂,如尼龙、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等,流动性好,往往从模具缝隙出现“边缘鼓出”现象,因此,不得施加过高的射出压力和保压压力。

当有出现飞边的倾向时,应尽早让保压转换用限位开关动作,减少计量。

降低射出压力。

另外,保压压力也有过高的时候,对于这些流动好的树脂,不要从一开始就施加高保压压力。

应边观察成形品的状况,边一点一点提高压力。

2、最初锁模力不足时,当然会产生飞边,不了解所用模具所需锁模力究竟有多大,就不可能作出断。

先利用锁模力调整手柄,增加锁模力试试看。

上图为在模具接触面(分型面)形成的飞边。

飞边主要是发生在分型面,但其它如在小顶杆周围、抽芯周围有时也出现飞边。

所谓纵向飞边,几乎均起因于模具精度不够。

象尼龙之类熔融粘度低的树脂,特别容易产生飞边,如聚碳酸酯之类粘度高的树脂则难于产生飞边。

以最大锁模力锁模,仍然出现飞边时,则应考虑是否是机械能力不足。

此时的判断方法是,当模腔内的压力乘以模腔、流道的投影面积所得的数值未超过机械是大锁模力的话,则不属于机械能力不足。

但需正确估计模腔内压力,然而不能把产品目录所列出的射出压力看作是模腔压力。

射出压力充其量是料筒内的理论压力,树脂流入模具,即被冷却,压力急剧下降。

平均压力从低粘度部件250kg/cm2到高粘度工业部件800kg/cm2左右,这种压力很难估计,虽然大体上有个基准,但要想保证估计精度,还需要凭经验。

3、在模具接触面产生了伤痕、夹有脏东西或是模具平行度差,当然会产生飞边,模具保管不善,则会使安装面打上伤痕,或是生锈,这样都会导致产生飞边。

所以应该养成习惯妥善保管模具。

注塑成型常见不良现象和处理措施方案

注塑成型常见不良现象和处理措施方案

射出成型中常见不良现象产生原因分析及对策以下所列举的成型中产生的不良原因及对策是指在一般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也仅以本人在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验为例﹐如有不妥或不周之处﹐还请各位行家指正﹗(一)短射(不饱模)(1)短射(不饱模)﹕即是溶融塑料未能完全填充填满成型空间(模穴)各个角落的现象。

(2)原因及改善对策(见下表)(二)毛边(1)毛边﹕即是在分模面﹑流道周围及模仁镶块间隙内出现的膜状或毛刺状的多余胶料。

(2)原因及改善对策(见下表)*注﹕成型时间过长﹐模温过低而采用高压﹐高速射出也是产生毛边的常见原因(三)银线(1)银条(银线)即是在成型产品表面或表面附近﹐沿塑料流动方向﹐呈放射状的银白色条纹。

(2)原因及改善对策(见下表)(四)成品光泽度低(1)成品光泽度低是指成品表面光泽达不到质量要求﹐表面无折光度。

(2)原因及改善对策(见下表)(五)变形(1)变形可分为对角线的扭曲及平行边沿的曲翘两种﹐是成品成型中发生的不规则弯曲现象。

(2)原因及发善对策(见下表)(六)顶白(1)顶白(也叫白化)是指成品在脱模之际﹐在顶针或其它脱模部位出现白色痕迹。

(2)原因及改善对策(见下表)(七)结合线(1)结合线是指在成型中﹐二道或多道熔融材料融合时出现的细线状。

(2)原因及改善对策(见下表)(八)冲料痕(1)冲料痕是指熔融材料在进料点附近﹐以浇口为中心而呈现的条纹状。

(2)原因及改善对策(九)异色(黑纹)(1)异色(黑纹)是指在成型过程中﹐在成品表面出现的黑色或其它深色条纹。

(2)原因及改善对策(见下表)(十)气泡(1)气泡是熔融塑料中的水份﹐挥发气体于成型过成中被封入内部而残留的空动现象。

(2)原因及改善对策(见下表)射出换料要诀在射出成型作业中﹑换料﹑换色的问题﹐值得吾入深入探讨﹒如何以最快速的方法完成换料﹑换色﹐除可节省时间外﹐并可降低一笔相当可观的生产成本。

一﹑同一材料之换色1﹒1同一材料的换色时﹐原则上从淡色材料换为深浓色材料﹐较从不透明材料换为透明材料容易。

产品缺陷案例分析-产品成型变形.翘曲原因分析

产品缺陷案例分析-产品成型变形.翘曲原因分析

注塑产品成型缺陷分析——产品成型变形,翘曲分析
A.图例
产品变形翘曲偏大
如上图所示,制件变形翘曲约5mm,该产品为汽车立柱,
变形翘曲偏大严重影响组装,达不到客户品质标准,客户确
认不合格质
B.材料主要工艺参数
名称:大众汽车内饰立柱
材料:PP-H1323
模具温度:65℃
成型温度:200-225℃
C..可能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
1.模具顶出数量,面积,斜销脱模角度偏大或偏小,导致制件脱模不顺
2.成型工艺条件设定不当,保压偏大或偏小,引起制件残余应力导致制件变形翘曲
3.冷却方法不合适,导致冷却效果不均匀或冷却时间不足时,模具冷却水循环不顺畅,杜塞不通,导致模具温度偏高
D.改善关键控制点.
1.模具冷却水路调整,之前模具前模接模温65℃,且前模两组水路不通畅,将前模模温更改为常温水,控制前模模温偏高导致制件收缩产生的变形
3.成型工艺优化调整,保压压力由之前压力80降低到60.降低保压偏大,导致制件变形产生,产品外观确认合格
3.改善效果:
产品变形改善合格
模具水路不顺畅调整,前模模温调整为常温水,优化成型工
艺后,产品变形翘曲改善,产品变形翘曲检具检测在标准范
围内,客户确认合格!
4.关键点:模具模温是导致此产品变形翘曲主要原因。

注塑机修理案例200例

注塑机修理案例200例

8. 是配套机械手有故障存在问题,即给注塑机的锁 模信号有延迟或者没有。 另一个是顶针后退限位线时通时断重新整理线和 检查限位制再过查看下设定的锁模参数如 低压时 间,循环时间等, 还有就是安全门的接线是否牢固,一般从这几个方 面着手问题是能够解决的. 9,要判断的是锁模信号开始了没有,最主要的还是 看不锁模时主画面有什么信息,这对分析故障原因 至关重要 10,机器的锁模电子尺三芯线接触不良了,更换即 可
1 油封没坏的情况下,合止延时调大或终止开关从 新调整 2 合模,调模,阀内泄有没有检查,检查一下锁模油缸 活塞油封是否已经烂掉 3 合模机架有没有间隙? 4 查一下调模阀是否松懈,调模销是否脱落 5 调整行程开关让锁模十字架再前进一点.射胶就 不会退回 6 锁模的高压是多少呢? 射胶的压力又是多少呢? 锁模原点检查
8 锁模油缸活塞松掉检查 油封检查或合模进油检查 9 合模机械机构检查. 曲手有没有卡住 10 查电路光学尺。 11 按锁摸键,看压力、速度表显示是否与设置参 数相符 12 顶针前后开关同时接通 13 把开合模油管反一下再装上去看看 14 机械保险是否档块仍处于下档位, 保险螺丝是 否调整到位 15 中子检查
二, 注塑机开模故障分析与修理
19,注塑机又开不了模了,有压力,有速度,有油到油 缸,压力120kg,为什么老是经常开不了模? 1 是不是开锁模油缸油封损坏了 2 是不是锁模机构机械部分卡住了 3 检查一下开模阀;看看是不是阀芯不到位 4 速度和压力,位置参数恰当吗? 5 是不是开模位置已到.看画面检查电子尺或开模停 行程开关. 6 如果时常出现这种问题,首先要检查油路部分,但 机械部分更要着重检查,看有没有连杆磨损或者不平 稳等情况出现
15,合模时,机铰不能伸直 1 鎖模高壓時間設置太短或鎖模壓力太低.或速度 太慢, 2 前后门行程开关接触是否不良查一下 3 开模后看提示,有门没关好的问题. 4 是I/O板上的固态继电器接触不良也会造成,闭 模时有时不动作,换了新的就好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塑成型不良的案例分析一、飞边(披锋)系指从模具分型面拼出熔融树脂的现象,在成形作业当中属于最恶劣的情况,特别是当飞边粘在模具面上,残留下来,直接锁模的话,则损伤模具分型面。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该损伤部分又会导致产生新的飞边,怎么也没办法,所以需特别注意不要出现飞边,1、不得施加过高的射出压力熔融粘度低的树脂,如尼龙、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等,流动性好,往往从模具缝隙出现“边缘鼓出”现象,因此,不得施加过高的射出压力和保压压力。

当有出现飞边的倾向时,应尽早让保压转换用限位开关动作,减少计量。

降低射出压力。

另外,保压压力也有过高的时候,对于这些流动好的树脂,不要从一开始就施加高保压压力。

应边观察成形品的状况,边一点一点提高压力。

2、最初锁模力不足时,当然会产生飞边,不了解所用模具所需锁模力究竟有多大,就不可能作出断。

先利用锁模力调整手柄,增加锁模力试试看。

上图为在模具接触面(分型面)形成的飞边。

飞边主要是发生在分型面,但其它如在小顶杆周围、抽芯周围有时也出现飞边。

所谓纵向飞边,几乎均起因于模具精度不够。

象尼龙之类熔融粘度低的树脂,特别容易产生飞边,如聚碳酸酯之类粘度高的树脂则难于产生飞边。

以最大锁模力锁模,仍然出现飞边时,则应考虑是否是机械能力不足。

此时的判断方法是,当模腔内的压力乘以模腔、流道的投影面积所得的数值未超过机械是大锁模力的话,则不属于机械能力不足。

但需正确估计模腔内压力,然而不能把产品目录所列出的射出压力看作是模腔压力。

射出压力充其量是料筒内的理论压力,树脂流入模具,即被冷却,压力急剧下降。

平均压力从低粘度部件250kg/cm2到高粘度工业部件800kg/cm2左右,这种压力很难估计,虽然大体上有个基准,但要想保证估计精度,还需要凭经验。

3、在模具接触面产生了伤痕、夹有脏东西或是模具平行度差,当然会产生飞边,模具保管不善,则会使安装面打上伤痕,或是生锈,这样都会导致产生飞边。

所以应该养成习惯妥善保管模具。

绝对不得将模具直接放置在地面上。

4、也应特别留意注塑机的模具安装面,安装模具之前应用抹布仔细擦拭。

5、计量过多,或是螺杆料筒的温度设定的过高,均会产生飞边,最初应慢慢增加计量,温度设定因树脂而异,最好记住大致的标准温度。

二、填充不足(缺胶)所谓填充不足,是指模具填充不满的状态。

在达到目的形状之前,冷却固化则完全成为废品。

1、将射出量设定为最大,情况仍得不到改善,则表示射出压力不足,或设定温度过低。

2、将计量设定为最大,温度压力根据常识判断亦无异常,出现填充不足的现象时,多半需要检查注塑机的最大注射量。

模腔容积超过最大射出量时,绝对填充不完全。

有成形品样品的话,这种检查很简单,成形之前当然需要检查,首先测量样品、浇口及流道的重量,低于注塑机的最大注射量就不可以了。

利用注塑机所具有的最大容积乘以树脂的假比重,即可算出该树脂的最大射出量。

成形品的重量刚好相当于注塑机的最大射出量,有时也会出现填充不足的现象,这是由于没有把保压残量行程(俗称容让)扣除的缘故。

3、为防止逆流,则需安装止逆环。

聚乙烯、苯乙烯、聚丙烯及尼龙等低粘度的树脂一定需要,不装的话,因逆流的关系,往往会导致填充不完全。

4、树脂温度过低,则粘度过高,流动性差,有时会造成模具填充不完全。

不管怎么说,树脂温度偏低一些好,过高则收缩加大,保证不了精度,或是造成热分解而炭化,应始终记住按标准温度进行设定。

易于产生填充不足的部位,如上图所示,即针状袋孔薄的部位和填充树脂时易于封住空气的部位5、模具引起的填充不足现象也多得出人意料。

模具内熔融树脂的通道-----浇口、注料口的通过面积小,则阻压力,妨碍了塑料流入,应根据所用树脂的特性,设计相应的模具,同一模具用于多种材料,难于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对高粘度的树脂,追求成形品精度时,需提高模具温度,有助于树脂流动,所以说与模具温度有很大关系。

偶尔,因模腔的形状造成封入空气,则该部分呈现填充不足现象。

这样的模具则需要排除空气用的“排气槽”。

6、其它方面,如射出速度过慢,或是由于发生了纵向飞边,而不能提高保压,则造成充填不足。

三、缩水在成形品表面发生的不良现象属于最多的一类,因热收缩造成体积变化引起的,多发生在部件厚的部分。

可以看作是属于渐微的填充不足,所以前项填充不足的对策亦可适用。

但收缩发生在填充结束之后,大多是因保压效果不充分引起的,因此,首先应检查成型条件中的保压是否合适,也包括检查模具。

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因浇口过小和模具温度过低,浇口首先固化,在保压阶段不能对收缩部分进行补充。

遇过这种情况当然应扩大浇口或是提高模具的温度。

其次,有时也与保压压力和时间不足有关,有修改模具之前,最好大体上检查一下。

容易产生收缩的部位:A、部件厚的部位,模具温度比较高时;B、部件厚的部位和薄的部位的交叉点(棱的内侧等),部件薄的部分先冷却,将厚的部分拉向内侧,造成表面凹陷。

C、一般来说,厚度在5mm以上,则非常容易产生收缩。

另外,未留有保压残余量,则造成收缩,或是对应装止逆环的树脂未使用止逆环等小失误也时有所见。

四、气泡在成形品厚的部分易于形成气泡,产生气泡的道理和收缩一样,区别仅在于表面不发生凹陷,仅在内部形成空洞。

至于发生在表面或发生在内部,则与模具冷却快慢有关。

即对低温模具来说,将成形品表面急速冷却,则产生从内部向表面的收缩,于是在中心附近形成因收缩引起的空洞。

因此,作为解决方法应注意模具温度,其它设施则和处理收缩的措施一样。

收缩棱也可以把气泡看作是在成型品内部成型的收缩。

模具温度低时,表面先固化将内部树脂拉向表面,从而形成气泡。

五、流痕(水波纹)系指在注入口附近产生年轮状条纹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是由于熔融树脂在模腔内边流动边固化形成的,即在射出过程中或保压时产生这种现象。

1、最见成效的解决办法是首先提高射出速度,使模腔内部冷却均匀化。

2、提高模具温度,树脂温度也稍稍提高。

3、提高射出压力,延长保压时间。

4、有时残留在喷嘴附近的固化物(渣)进入模腔,则形成流痕,解决办法是加大设置在模具上的存渣部分(冷料穴),以使残渣不进入模腔。

5、喷嘴孔径、浇口、流道及注入口过小,有时均会造成流痕。

流痕六、银条(料花)系指在成形品表面产生沿树脂流动方向形成银白色条带的现象。

1、树脂过热分解,则产生这种现象,此时可降低料筒的设定温度。

2、树脂干燥不足也会产生这种现象。

3、混入空气,有时也会产生这种现象,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可以提高背压。

料筒后部温度设定得过高,有时也会妨碍空气排出。

4、注射速度过快,也会产生这种现象,其原因在于模具注入口过小,则产生高剪切热,喷嘴孔径过小,亦呈现同样现象。

降低注射速度,可防止这部分烧痕,也可以扩大进料口及喷嘴的孔径。

5、其它方面,与模具有关的因素包括模具温度过低,排气不良,模腔表面沾有水份或脏东西。

均有可能导致形成银条(料花)。

银条(料花)七、黑条系指在成形品中形成的黑色条纹,起因于料筒不干净,或是因树脂材料热分解形成的烧焦物,遇到这种情况,应尽量清扫螺杆料筒,不采用不良材料。

特别是当树脂热分解烧结到螺杆上之后,只要不进行分解清除,就怎么也不能彻底弄干净。

另外,塑料中若混有易分解的着色剂,则烧痕都位形成黑条,显现在成形表面。

有树脂形成烧痕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如下:1、最多的原因是螺杆料筒温度设定的过高,树脂在螺杆料筒内滞留时间过长。

2、注射速度快,进料口过小,则树脂在进料口部分热分解,于是在成型品上形成烧痕。

遇到到这种情况,必须修改模具,或是降低注射速度。

3、螺杆旋转过快,会引起树脂过热。

4、偶尔成型品有点填充不足,该填充不足部分有时被烧黑,这是因模具排气不足,把这种现象叫作黑条也不一定合适,但可以看作是类似现象。

黑条八、隐条纹系指在成形品表现面形成的细长线状花纹的现象。

1、大多是因冷渣造成的,可在模具上开设冷渣存留槽(冷料穴)。

2、树脂温度或是模具温度过低也可能产生这种现象。

3、因进料口位置不当,也会造成这种现象。

希望在模腔内填充树脂能从一边,象吹汽球一样,成为一块渐渐扩大形状,若注入口形状不合适,则线状物呈折叠状,于是在表面形成弯曲状花纹,可以令由注入口进入的树脂立即和什么东西相碰撞,在该处形成一块的办法来加以解决。

4、射出速度快,最初以高速度、呈长线状射入的树脂,立即被冷却,和后进入的树脂之间产生温度差,于是不能充分熔合在一起,遇到这种情况,降低射出速度,有时可以解决。

模腔隐条纹喷射树脂流造成隐条纹的原因在模具填充的初期九、夹水纹(熔接痕)系指在成形品表面形成的细线状接缝,是不仔细看都发现不了的毛发状接缝,发生在模腔内流动的熔融树脂的融合面上,因这种现象产生的线称之为合流痕(或并料痕),与其它部分相比,其强度不足,从成型品的质量角度看,应尽可能努力予以消除。

1、因温度不够(设定偏低)流入树脂不能熔合,故可采取提高树脂温度,增加射出速度,提高模具温度等措施。

2、若合流痕无论如何消除不掉,同时又担心成型品的性能,则可变更注入口的位置,或是变换注射速度,将形成合流痕的部位移至与强度无关的地方。

3、模具阻力过大,树脂难于流动,先头的部分温度下降,形成合流痕。

遇到这种情况则须扩大模具流道或注入口。

树脂流夹水纹夹水纹十、表面模糊不清(阴云)系指模具内表面差或使用脱模剂过多,则在表面形成模糊不清的部位。

遇到这种情况,应充分研磨模具,改善脱模就可以了。

属于注塑机方面的可列举以下几点:1、因注射速度过快,设定温度过高等原因造成过热,引起树脂分解,导致在表面形成模糊不清的现象。

2、模具温度过低也会产生这种现象。

3、树脂干燥不充分时,往往出现这种情况。

十一、下料不良系指偶尔树脂材料不能从料斗进入螺杆,这是十分难办的情况,特别是尼龙料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1、使用回收材料时,应尽可能破碎的细一些。

小型注塑机的螺杆径细,料斗下部的进料口浅,不能绞入大的回收料。

2、含有玻璃纤维的料粒应尽可能使用短的料粒。

材料制造厂家考虑到这样做易于损伤制作这种料粒的造粒机的切力,而倾向于制作长的料粒,这样对于大型、中型机倒没什么,但对小型机来说,成形品也小,玻璃纤维长度若短也可以的话,应该用短的。

3、料斗侧的设定温度过高,则在该部他树脂呈现流动化,变得不可能用螺杆输送。

4、螺杆背压过高,则即使螺杆旋转亦不后退(加料),处理尼龙树脂时,背压应偏低设定好。

5、半自动成形时,停止时间不稳定,对于尼龙场合也会造成进料不良。

十二、龟裂、开裂在成形品表面生成的细小裂纹称之为龟裂,生成的大裂纹叫作开裂。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硬行顶出,二是成型品内部应力。

1、为了在顶出时不施加过份的力,应检查模具的起脱模斜度及光洁度,同时设计小顶杆的个数及其直径等,应考虑与该成型品的形状相符合。

2、象潜伏式浇口那样,阻碍顶出时,应尽可能用粗大的顶杆插入注入口的一端,这样可以将力平均地施加到成型品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