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建筑与水环境的利用及案例分析
现代住区水环境设计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现代住区水环境设计概述 3 现代住区水环境设计要素 4 现代住区水环境设计技术 5 现代住区水环境设计案例分析 6 现代住区水环境设计挑战与对策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现代住区水环境设计概述
设计原则与目标
设计原则:生态优先、可持 续发展、人水和谐
设计目标:提高住区水环境 质量、增强生态功能、提升
居民生活品质
现代住区水环境的重要性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增强城市竞争力
现代住区水环境设计要素
水体设计
水体类型:包括自然水体、人工水体等 水体布局:根据住区整体规划进行合理布局 水体与景观的融合:将水体与周围景观元素相互融合,营造优美环境 水体设计与生态保护:注重生态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定义与背景
单击添加标题
定义:现代住区水环境设计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对住区内的水体进行规划、 设计、建设和管理,以创造优美、舒适、健康的水环境。
单击添加标题
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现代住区水环境设计成为 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 现代住区水环境设计也成为了推动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
案例四:某住区水环境设计项目,通过与 当地文化和自然环境的融合,打造出具有 地域特色的水环境
失败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某现 代住区水环境设 计
案例背景:该住 区位于城市中心 区域,周边环境 复杂
设计缺陷:水体 设计不合理,导 致水质恶化、水 体发臭
城市水系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水系规划设计案例分析引言城市水系规划设计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和城市景观塑造等方面。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具体的城市水系规划设计案例,探讨不同城市在水系规划设计上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今后的城市规划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案例一: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一个典型的城市水系规划设计案例。
该项目位于新加坡市中心的滨海湾地区,占地面积约101公顷,由一系列人工建造的湖泊和运河组成。
设计者通过巧妙地利用地形和建筑物,将滨海湾花园与周围的城市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水景景观。
该项目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将城市水系规划与城市景观设计相结合。
滨海湾花园中的湖泊和运河不仅起到了水资源调节和水环境净化的作用,还成为了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同时,设计者还在水系规划中融入了丰富的植被和艺术装置,使整个滨海湾花园成为了一个宜人的城市绿洲。
然而,新加坡滨海湾花园的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该地区地势较低,存在排水困难的情况。
在强降雨时,湖泊和运河的排水能力不足,容易造成水位上涨和洪涝灾害。
因此,在今后的城市水系规划设计中,应注重排水系统的规划和建设,以确保城市的防洪安全。
案例二:荷兰阿姆斯特丹运河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运河系统是世界闻名的城市水系规划设计案例。
这个城市建立在水上,通过一系列运河将城市分割成小岛,形成了独特的水上交通网络。
阿姆斯特丹的运河不仅起到了交通运输的作用,还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性景观。
阿姆斯特丹的运河系统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运河的设计考虑到了城市的发展需要和环境保护要求,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保持了水质的清洁和水位的稳定。
同时,阿姆斯特丹的运河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和娱乐活动,如划船和游船等。
然而,阿姆斯特丹的运河系统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城市的扩张和人口的增加,运河的通航能力逐渐受限,交通拥堵的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今后的城市水系规划设计中,应注重运河的扩建和交通组织的优化,以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
绿色建筑中的水资源管理与利用策略

绿色建筑中的水资源管理与利用策略在当今社会,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资源的日益短缺,绿色建筑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在绿色建筑中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显得尤为关键。
绿色建筑中的水资源管理与利用,不仅能够降低建筑的运营成本,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绿色建筑中水资源管理与利用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对于建筑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传统建筑在水资源的使用上往往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过度消耗、浪费以及不合理的排放等。
在绿色建筑的理念中,水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助于节约水资源。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通过在绿色建筑中采取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策略,可以显著减少建筑的用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其次,降低建筑的运营成本。
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能够减少水费支出,同时降低污水处理和排放的费用。
长期来看,这对于建筑的所有者和运营者来说,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再者,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传统建筑中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和不合理排放,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河流、湖泊的污染等。
绿色建筑通过优化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可以减少污水的排放,降低对水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平衡。
最后,提升建筑的品质和价值。
具备先进水资源管理和利用系统的绿色建筑,能够为居住者和使用者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环境,从而提升建筑的市场竞争力和价值。
二、绿色建筑中水资源管理的策略1、用水需求评估在绿色建筑的设计阶段,就需要对建筑的用水需求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
这包括对不同用途的用水量进行预测,如生活用水、消防用水、景观用水等。
通过详细的分析,可以确定合理的用水定额,为后续的水资源规划提供依据。
2、安装高效的用水器具选用高效的节水器具是实现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采用低流量的水龙头、节水型马桶和淋浴喷头等,可以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显著减少用水量。
海绵城市案例分析

海绵城市案例分析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和技术手段,使城市对降雨等自然灾害的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得到提高,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对城市生态环境、人民生命财产和城市持续发展的影响。
海绵城市旨在通过构建“海绵”来实现水的滞蓄、自然补给和渗透,从而解决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城市水环境的改善问题。
下面就以中国厦门市为例,进行海绵城市案例分析。
厦门市是一个海洋城市,常年面临降雨较多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应对暴雨等极端气候事件带来的洪涝灾害,厦门市积极推广海绵城市建设。
2015年,厦门市将海绵城市建设纳入市区近期重点工程,并制定了相关规划,积极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
首先,厦门市通过改造城市硬质地面,增加透水面积,提高城市的渗透性。
在市区的道路、广场等公共场所,采用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等材料,使得雨水可以自然渗透到地下,避免了雨水积聚和排水系统的超负荷。
此外,厦门市还利用屋顶绿化、立体绿化、景观河道等手段,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提升城市的生态功能,进一步提高城市的渗透性。
其次,厦门市通过建设雨水花园、雨水湖等雨洪处理设施,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雨水花园是指通过灌溉、收集、储存和利用雨水,形成以植物为主体的生态景观。
厦门市在公园、社区等场所建设了大量的雨水花园,以滞后排放的方式处理雨洪水,并将雨洪水纳入景观景点,增加城市的景观价值。
同时,厦门市还利用泄洪口、渗透溢流、雨水湖等设施,实现雨洪水的收集、储存和利用,降低城市排水压力。
最后,厦门市开展了海岸线治理和生态修复,加强对滨海区域的防护和修复。
厦门市通过引进潮滩植被、增设海岸林带、加强沙滩修复等措施,提升海岸线抗风、抗涨潮和抗风浪能力,增强了城市的防汛能力和适应能力。
同时,厦门市还通过植被的修复和生态河道的建设,提升城市的生态功能,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建设。
综上所述,厦门市作为一个海绵城市建设的典型案例,通过改造硬质地面、建设雨洪处理设施和开展海岸线治理等措施,提高城市的渗透性,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并加强城市的防护和生态修复。
国内外经典滨水景观案例分析课件

杭州西湖
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杭州西湖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西湖的美在于其自然风光与人文景 观的完美结合。湖中的苏堤春晓、断桥残雪等景点,以及周围的雷峰塔、灵隐寺等文化遗产,都为西 湖增添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成都锦里
古色古香的商业街区
VS
成都锦里是一条古色古香的商业街区 ,位于成都市武侯祠附近,以仿古建 筑和传统手工艺品而闻名。锦里沿河 而建,水景与岸边的建筑融为一体, 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宁静的氛围。这里 还有各种四川特色小吃和民间艺术表 演,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04
滨水景观应充分考虑人 的需求,提供舒适、安 全、便捷的活动空间。
对未来滨水景观的期许
01
02
03
04
未来滨水景观应更加注重生态 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
生。
未来滨水景观应更加注重文化 传承,展现城市的历史与特色
。
未来滨水景观应更加注重创新 设计,运用科技手段提升景观
品质。
未来滨水景观应更加注重公众 参与,让市民共同参与滨水空
美国哈德逊河
总结词
自然与都市的共生
详细描述
哈德逊河是美国纽约市的重要河流, 沿岸拥有广阔的公园和开放空间。滨 水景观设计注重保护自然生态,同时 融入都市元素,为市民提供了亲近大 自然、放松身心的场所。
04
案例分析方法与技巧
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整体性原则
确保景观设计与周围环 境相协调,形成一个完
整的整体。
03
国际经典滨水景观案例
英国泰晤士河
总结词
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详细描述
泰晤士河是英国的母亲河,流经伦敦市中心,沿岸拥有众多历史古迹和现代建筑。通过 滨水景观改造,将历史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感受英国历史
环境保护设计案例分析报告

环境保护设计案例分析报告1. 引言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保护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环境保护设计应用于各个领域,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本篇报告将通过分析一项环境保护设计案例,探讨其设计理念、实施方法及效果。
2. 案例背景本案例为一座城市公园的绿地改造项目。
该公园位于市中心,面积较大,原有绿地面积占整个公园面积的50%。
然而,由于长期的人为开发和管理不善,公园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水体质量下降、土壤退化、植被减少等问题凸显。
3. 设计理念据设计团队介绍,该项目的设计理念是通过恢复和保护原生植被、改善水环境,以实现公园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绿地价值的提升。
设计团队提出了以下核心目标:- 恢复湿地生态系统:重建湿地,提高水环境质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 保护植被多样性:引入本地植物物种,恢复植被多样性。
- 提供休闲空间: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供舒适的休闲场所。
4. 实施方法4.1 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升级排水系统:将原有的混合排水系统改为分流排水系统,将污水和雨水分开处理,避免污染湿地。
- 构建湿地过滤系统:在一处合适的区域建设湿地过滤系统,通过湿地植被和微生物的作用,净化水质。
4.2 保护植被多样性- 引入本地植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本地植物物种,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和适应性。
- 组织植树活动:邀请社区居民和志愿者参与植树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和参与度。
4.3 提供休闲空间- 建设步道和广场:在公园内设置步道和广场,提供休闲散步、晨练等活动的场所。
- 设置景观设施:在公园内设置休息亭、座椅等景观设施,提供舒适的休闲环境。
5. 效果评估经过设计团队的努力和公园管理部门的配合,该项目于一年后完工并投入使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数据收集,结果显示:- 水质改善:湿地过滤系统的运行效果显著,水体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 植被恢复:引入本地植物后,公园内的植被多样性得到了提高,植物的存活率也明显增加。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案例分析成功经验与教训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案例分析成功经验与教训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全球许多地区正面临水资源匮乏和水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
因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了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成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案例来总结其成功经验并提取其中的教训。
一、可持续农业水资源利用案例位于以谷物种植为主的农业社会的国家,农业用水是最大的用水领域,因此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以以色列为例,该国在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时,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实现了农业用水的可持续利用。
首先,以色列建立了高效节水的灌溉系统,采用滴灌和喷灌等方式,将水资源合理利用于植物根区,最大限度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其次,以色列还鼓励农民采用节水农业技术,例如选择抗旱作物、合理灌溉时间等。
这些举措使得以色列实现了农业用水的可持续发展。
从以色列的成功经验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教训:首先,技术创新是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因素。
无论是灌溉系统的改进还是节水农业技术的引入,都依赖于技术创新的支撑。
其次,政策引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该制定明确的政策,鼓励农民采用节水农业和高效灌溉技术,同时,对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进行惩罚,以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城市水资源管理案例城市作为人类聚集的中心,水资源管理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新加坡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岛国,但是通过多年的努力,新加坡成为了一个水资源管理典范。
首先,新加坡实施了全面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等。
通过这些措施,新加坡成功实现了净水的自给自足。
其次,新加坡鼓励居民进行节水行动,例如普及水表计量、推广节水设备等。
这些举措使得新加坡有效实现了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新加坡的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教训:首先,全面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是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城市在水资源管理中应注重收集和利用雨水等非常规水源,从而减少对传统水资源的依赖。
国家湿地公园发展案例分析

一、石嘴山星海湖国家湿地公园1. 公园概况湿地保护面积43平方公里,水域23平方公里,成为集拦洪、蓄水、调节气候、生态园林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观区。
域内除湖泊湿地外,大部分为荒丘沙地,有部分渔池和农田。
在低洼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现象比较突出,盐碱土地面积相对较大;在湿地边缘分布有芦苇和菖蒲等,植物种类较少,覆盖度低,生物多样性相对匮乏。
2. 区位交通星海湖湿地公园地处贺兰山东麓洪积扇下沿,毗邻石嘴山市老城区东侧,距银川市84公里。
3. 景观特色整个公园由“六景一山”组成,即:鹤翔谷、百鸟鸣、白鹭洲、新月海、金西域、南沙海和中华奇石山。
其中,中华奇石山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分为世界园、西北园、东北园、民族园、西南园、华南园、石嘴山精神园等10个园区以及民族大团结雕塑园、民族之花雕塑园、世界名人雕塑园、中国著名科学雕塑园等8个雕塑园,还有三十六计擎天柱、三十六计碑。
4. 功能分区目前,已形成南域、北域、中域、东域、西域、新域6个湖面景区,总面积32Km2。
5. 项目设置游览项目:鹿儿岛水上体育运动观光看台、2万平方停靠船舶的渔人码头和南沙海码头、3000平方米供游人观光的木制码头、2000平方米的钓鱼岛餐饮服务中心、豪华游轮1艘管理项目:地管理站、湿地鸟类救护站、鸟类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站、鸟类投饲点、观测瞭望塔(台)、鸟类救护等设施。
6. 开发运营投资25亿元集中打造星海湖南域旅游景观开发项目。
2012年12月,石嘴山市与中基浩泰投资集团签订星海湖南域开发合作项目协议,该项目规划星海银河秀场、开心繁星岛、星辰欢乐广场、星海银河娱乐、星海体育休闲广场、中央地产景观、旅游度假商业区、观湖地产景观等八大功能组团,建设30个景点和景区,开启“星海银河”的新景观。
项目计划三年建成主体景观,五年建成全部景观。
编制《石嘴山市环星海湖开发景观规划》。
规划总面积68平方公里,分三级圈层开发,其中一级开发区域45平方公里,二级开发区域23平方公里,三级开发区域为周边辐射区域。
水污染防治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水污染防治技术应用案例分析背景介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适用有效的水污染防治技术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水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案例,探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效果和意义。
一、案例一:生物滤池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生物滤池是一种常见的水污染防治技术,通过利用微生物对污染物进行降解与去除。
某工业园区的废水处理厂引入了生物滤池作为其处理工艺的一部分。
通过对污水进行物理预处理后,将其进入生物滤池中进行生物降解,最终达到排放标准。
该案例的应用效果明显,不仅使废水处理效率大幅提升,而且减少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对节约水资源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案例二:化学沉淀法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化学沉淀法是另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水污染防治技术,其主要是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使污染物与水中的离子结合沉淀。
某城市的自来水厂引入了化学沉淀法用于饮用水处理,通过快速形成沉淀,有效去除了水中的悬浮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
该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饮用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了公众的健康。
三、案例三:生态修复在河流污染防治中的应用生态修复是一种较为综合的水污染防治技术,其通过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达到提高水质的目的。
某城市的一条受到严重污染的河流采取了生态修复措施,包括水生植物种植、鱼类放流等。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态修复后,该河流水质逐渐恢复,水生植物和鱼类数量也显著增加。
该案例的成功应用证明了生态修复在河流污染防治中的重要性,并为其他相似案例提供了借鉴。
四、案例四:高级氧化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高级氧化技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水污染防治技术之一,其通过产生高级氧化剂将污染物氧化分解。
某工业企业的废水处理厂引进了高级氧化技术,将废水经过预处理后,再进行高级氧化处理。
该技术在去除有机物、难降解物质方面表现出色,并且对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这个案例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率,还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海绵城市建设与案例分析

海绵城市建设与案例分析海绵城市是指利用自然的水文循环系统,通过人工手段模拟自然过程,使城市能够有效地调控和利用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水灾和干旱的城市。
它的目标是将城市打造成一个能够吸收、储存和利用降雨水的海绵,以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并提供多种用途的水资源。
海绵城市建设需要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绿化系统、排水系统等多个层面综合考虑。
其中,城市规划需要合理布局城市的建筑、道路、绿化等各个要素,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防洪排涝的需要。
建筑设计则需要采用透水铺装材料、绿色屋顶、雨水收集系统等措施,使建筑物能够主动参与到城市的海绵化过程中。
绿化系统则需要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植被的生态效益。
排水系统则需要采用雨水花园、湿地、河道疏导等手段,减少城市内排水的压力,并将排放的水资源再利用。
以荷兰鹿特丹市为例,该市是一个典型的海绵城市建设案例。
鹿特丹市位于荷兰西南部,由于地势低洼,经常受到洪水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鹿特丹市采取了一系列的海绵城市建设措施。
首先,他们修建了一系列的雨水花园和湿地,将城市的降雨水收集起来,减少了排水系统的负荷。
其次,鹿特丹市利用河道与海洋之间的距离,建造了一座智能化的水泵系统,可以根据海洋的潮汐情况来调节城市的水位。
再次,鹿特丹市采用了灰水回收系统,将家庭、办公楼等建筑物的洗浴、洗衣、冲厕等灰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再利用于浇灌植物和冲厕。
此外,鹿特丹市还引进了绿色屋顶、透水铺装材料等技术,改善城市的雨水渗透能力。
通过上述的建设措施,鹿特丹市成功地将自身打造成了一个海绵城市。
这不仅提高了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减少了灾害的损失,还改善了城市的水环境质量,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可以说,鹿特丹市的海绵城市建设为其他城市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样本,启示了其他城市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思路和方法。
总之,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绿化系统、排水系统等多个层面加以考虑。
弘法寺二期项目寺庙建筑的水资源利用案例分析

弘法寺二期项目寺庙建筑的水资源利用案例分析摘要:针对目前寺庙建筑建设带来的水环境问题,结合深圳市弘法寺二期工程水资源利用的工程实践,介绍该项目水资源利用设计、实施和效果,分析水资源利用方案及措施的合理性,为寺庙建筑的水资源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寺庙建筑;水环境问题;水资源利用引言近几年,新建或扩建的寺庙建筑越来越多,寺庙建筑由于其功能的需求,选址多位于生态环境良好的山林间。
周边市政排水管网条件有限,区域水环境对水质要求较高,因此,对项目水资源利用提出严格要求。
弘法寺二期项目以低影响开发和绿色建筑设计为理念,结合寺庙建筑的特殊性,探索通过水资源利用设计,统筹利用项目自身水源,直接利用或经适宜的工艺处理后,回用于各类用水点。
图1 项目区位图1 项目概况项目地处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仙湖植物园,项目区位详图1,建设用地面积为4.56万m2,总建筑面积为33614.58m2,由4栋建筑组成,最高建筑高度22m,项目定性为多层建筑。
项目在设计阶段进行水资源利用规划设计,降低综合用水量,减少外排污水量,提供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减少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利用原则水资源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设计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1)以较低的代价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保证水系统的可持续性。
(2)结合项目特殊性,以适宜性为原则,筛选技术方案。
(3)兼顾整理空间布局和景观,利用现状山溪对景观水体补水,保持水质。
3市政排水条件分析项目周边市政排水管网不完善,仅一条DN300的污水管网,该管网进入植物园内的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
项目排水可利用该排水接口,但由于植物园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已经接近饱和,无法承接项目全部的排水量,因此,本项目排水需尽量在场地内回用。
4 水资源利用方案及措施4.1 水源及用水范围分析(1)水源有:雨水、建筑内排水。
(2)雨水水源及用水范围:弃流初期雨水后的雨水,水质优良,处理工艺简单,但其来源随季节变化,根据雨水水源不稳定的特点,本项目主要利用雨水对景观水体进行补水。
美国雨水利用及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美国雨水利用及景观设计案例分析摘要雨水利用是缓解城市水资源危机、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战略和措施。
雨水的处置是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然而由于起步比较晚,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因此需要学习其他国家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本文对美国部分城市地区的雨水规划利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分析,以期能对我国的雨水利用领域的研究应用及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雨水利用、景观设计、美国一、引言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强度人类活动改变了城市地表环境的结构与功能,使得相当比例的软性透水性下垫面被不透水表面(路面、屋面、地面)所覆盖,改变了地表生态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影响了雨水截留、下渗和蒸发等环节,导致水的自然循环规律发生变化,加剧了流域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因此,传统的雨水管理模式显现出城市洪灾风险加大、雨水径流污染严重、雨水资源大量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主要问题。
雨水利用尤其是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就不仅是指狭义的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其意义更广泛、更深刻。
城市雨水是长期被忽视的一种水资源。
雨水收集利用是针对因建筑屋顶、路面硬化导致区域内径流量增加而采取的对雨水进行就地收集、人渗、储存、处理、利用等措施。
主要包括收集、储存和净化后的直接利用;利用各种人工或自然水体、池塘、湿地或低洼地对雨水径流实施调蓄、净化和利用,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通过各种人工或自然渗透设施使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
目前国际雨水资源利用管理体系理念以德国、美国、日本等为代表,强调雨水资源的多角度调控与多重利用,以减少进入城市排水系统的雨水径流量、减轻城市排水负担、保持城市水文生态过程良性循环为目的,以法律法规、经济、技术等手段构建完善的雨水资源利用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雨水的资源功能,促进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区域水文循环过程。
二、雨水利用的发展及理念雨水资源的利用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4000年前,古代中东的纳巴特人在涅杰夫沙漠,把从岗丘汇集的径流由渠道分配到各个田块,或把径流储存到窑里,以供农作物利用,获得了较好的收成。
水利部工作人员的水利行业水环境保护案例分析

水利部工作人员的水利行业水环境保护案例分析近年来,水环境保护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作为水利部的工作人员,我们有责任深入了解和分析水利行业在水环境保护方面的案例。
本文将通过对水利行业的若干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我国水利行业的水环境保护现状、问题以及应对之道。
一、案例一:水利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与保护以某水库工程为例,该水库建设前后,水生态系统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大量的土壤和石料被冲入水体,导致水库水质受到污染。
此外,工程建设还改变了水的流向,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
这一案例揭示了水利工程对水环境造成的潜在危害。
为了提高水利工程对水环境的保护能力,我们应该加强工程建设的规划和设计,合理选择工程施工地点以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
同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强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监管,确保环境遭受最小破坏。
二、案例二: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保护某地由于长期大量开采地下水资源,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这一案例提示我们,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将直接影响水环境的保护。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
加强监测和调控,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探索替代性水资源的利用,如雨水收集、海水淡化等技术,以减轻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压力。
三、案例三:水污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某河流在近年来遭受了严重的水污染,导致河水富营养化、水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
这一案例呼吁我们加强水污染治理,提高水环境保护措施。
在治理水污染方面,我们应该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加强污水处理、监管工业废水排放、整顿农业面源污染等。
同时,加强水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水环境问题,避免水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可逆转的影响。
四、案例四:水体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环境保护某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存在着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
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湿地生物多样性逐渐减少。
上海绿色建筑实例分析

动外遮阳,降低夏季建筑整体隔热效果,又不影响冬季建筑采暖需求。
A-B楼+中庭零能耗 A-B楼中庭的采暖空调的冷热源主要由地源热泵系统提供,地源热泵、 采暖空调系统的能耗及照明等其他能耗由太阳能光电系统提供。通过地源热
解读
可持续的场地规划 杭州万通中心位于杭州拱墅区大关路与上塘路高架交叉口,项目距杭州市中心武林广场约4公里,交通便捷,上墉 高架快速道南连市中心,北接杭宁高速公路,同时紧邻未来规划的地铁3号线及5号线的交叉站点大关站。占地 1752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5000平方米,其中写字楼36000平方米,商业70000多平方米。商业是集购物、餐饮、 娱乐于一体的一站式购物中心,包括精品超市、精品服饰、主题零售、大型餐饮、美食广场、儿童娱乐教育、影 院、游戏电玩等。
上海汇亚大厦——LEED金级绿色建筑认证
汇亚大厦位于银城北路、世纪大道,具体位置是上海市陆家嘴环路1233号。轨 道二号线及20多路公交车直达,交通非常便利。汇亚大厦占地面为8452m2, 地上建筑面积为70000m2。
为了成功获得LEED的认证,汇亚大厦对大楼进行了多项升级与改造,包括 在东广场安装了可以采集雨水的蓄水池系统进行景观喷灌和冲洗地下停车库 (可百分之百替代先前喷灌使用的自来水)、在空气处理机组(AHU)和新 风处理机组(FAU)中用高效的空气过滤网替代原先的初级空气过滤网、扩 大室外绿化面积等,历时一年半左右时间的改造,初步预测,汇亚大厦的二氧 化碳排放量每年可以降低8000多吨,占全年大楼总排放量的40%以上,幵可减 少超过1400000加仑的水量消耗。
绿维创景十大案例

WORD文档,可下载修改一、绿维创景十大案例经典(之一)以水为魂、整合天津旅游2005年底,天津市规划局进行国际招标,对天津八座大型水库湖泊进行整合策划,题目为《天津市重点旅游区近期开发总体策划》,初选后,有四家规划机构入围竞争。
近日,招标机构公布结果,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获国际竞标第一名。
下面,就该竞标方案进行具体剖析。
1、天津规划局要求天津规划局需求1:将位置分散、特点不一且区位关系等各方面差异都很大的八个湖作为天津近期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形成了一种比较难以整合的资源状况,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对参与竞标的这四家单位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天津规划局需求2:八个重点旅游区基本上都以水库形态呈现,要求策划不能缩小水面面积,不能减少水库容量,现场考察之后,绿维创景发现有些地方的资源格局尤其是水陆格局非常不利于进行旅游开发。
绿维创景策划思路:怎样有效地把这八个项目区整合到一个共同的主题、共同的核心吸引力之下,一起构架天津市重点开发的品牌和整体开发的理念,成为这个项目策划的关键问题。
反之,如果不能把这八个旅游区整合到一个共同的结构、一个共同的品牌当中来,让它们处于一种比较浅层次的联系状态下,相互之间无关或者关系非常小,那么这个策划就有可能失败。
2、求解:以水为魂,整合天津旅游绿维创景首先思考天津市整体旅游应该如何发展,应该如何把握天津旅游的整体定位。
有了这个整体的把握,项目组才能合理地思考重点旅游区的近期开发。
因此,天津市旅游的整体发展成为了项目组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绿维创景《天津旅游的总体定位与发展战略》专题研究提出:天津旅游总体定位:北国休闲水都;目标定位:中国休闲旅游目的地、北方水休闲胜地、京津冀休闲旅游中心;天津旅游的形象口号:北国水都·天下乐津;天津八乐:逗乐天津、娱乐天津;游乐天津、玩乐天津;康乐天津、享乐天津;欢乐天津、同乐天津。
着眼于天津市整体的旅游发展战略,通过资源、市场等多方面、系统的旅游综合研究,项目组发现了“水”对天津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完整版)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上海中心大厦
1 大厦基本信息 2 大厦功能、平立面分析
3 大厦外形设计分析
4
浅谈绿色建筑标准在上海中心大厦的应用与技术 策略
涡轮式风力发电技术
垂直风力发电机
据悉,在大楼最高区域的几层内,已 经规划设计了一个巨大的“王冠”。 “王冠”内有一个精致的雨水收集利 用系统和54台垂直风力发电机,计 划每年为大厦提供54万千瓦时的绿 色电力。4
风力发电具有如下的优越性: 一是风力发电是一种干净的自然能源 二是风电技术日趋成熟,是一种安全
5 总结
一 大厦基本信息
上海中心大厦计划造124层,总高632 米,日接待游客量为16000人,预计在 2014年竣工。届时,它将超过台北 101,成为上海乃至全中国最高的楼。 同时它也会紧随迪拜塔,成为世界第 二高楼。(前提当然是,半路上没有 “程咬金“的出现。)
英文名称:Shanghai Tower
可靠的能源;
三是风力发电的经济性日益提高,其 发电成本已接近煤电,低于油电与核 电;
四是风力发电建设工期短,单台机组 安装仅需几周
谢谢观赏
金茂大厦
环球金融中心
上海中心
塔式
螺旋式
绿色技术
内外双层幕墙
同等面积的不同形状平面 围合的建筑物的表面积变 化。
这种圆润三角形的结构, 在照顾造型的前提下,极 大的减少了建筑物的表面 积,从而减少了与外界的 能量交换和能量损失,是 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相对于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 的近似正方形的平面布局,这 样的布局少了视线和光线死角,不仅可以让办公人员能在更多的 角度欣赏大厦周围的美景,而且在冬季阳光可以更多的进入建筑 内部 ,减少了建筑的能耗。
水利工程规划与建设管理案例分析

水利工程规划与建设管理案例分析引言:水利工程规划与建设管理是保障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水利工程实施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具体案例,探讨水利工程规划与建设管理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旨在为水利工程实施提供实践借鉴。
案例背景:某省A市正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A市委托专业的水利工程规划与建设管理团队进行规划与管理,以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问题一:水资源短缺在A市,水资源供应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和工业用水需求。
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规划团队首先进行了水资源评估与调查,分析了A市的水资源现状和潜在开发利用空间。
然后,制定了水资源开发利用计划,提出了增加供水能力的建议举措,如修建新的水库、提升供水管网的能力等。
最后,根据可行性研究结果,选择了合适的方案并进行实施。
问题二:水环境污染A市遭受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威胁,不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导致水质恶化。
为保护水环境,规划团队进行了水环境评估与监测,准确了解了A市水体现状与污染源。
然后,提出了改善水环境的治理方案,包括建立污水处理厂、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管理等措施。
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成功减轻了水环境污染的压力。
问题三: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规划团队严格按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规范进行组织和监督。
首先,进行前期工作准备,包括可行性研究、设计方案选择等。
然后,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
在施工期间,加强了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最后,进行工程验收和运行维护,确保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总结: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水利工程规划与建设管理在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理的规划和高效的管理能够确保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并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有效的手段。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规划与建设管理的专业能力和科技支撑,为解决水资源问题做出更大的贡献。
“海绵城市”改造及案例分析

“海绵城市”改造及案例分析海绵城市是指通过采用一系列技术和策略,将城市中的雨水资源有效地收集、储存、净化和利用,从而达到削减洪涝灾害和改善水环境的目的。
海绵城市的建设旨在解决城市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频发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海绵城市的改造与建设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洪、调蓄、渗滞、治污的技术和措施。
其中包括建设雨水花园、绿色屋顶和立体绿化,开挖雨水花坑和蓄水池,修建湿地公园和生态堤岸,建造雨水渗沟和渗井等。
这些措施能够将城市中的雨水有效地收集起来,减少雨洪对城市的影响,并且通过自然的过滤和净化过程,使雨水得以回归到生态系统中,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以中国南方的杭州为例,该城市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首先,杭州市在城市规划中加大了水体保护力度,通过修复河道和湖泊、建设湿地和生态廊道等,提升城市的生态功能,改善水环境质量。
其次,杭州市在城市绿化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采用立体绿化、绿色屋顶和雨水花园等方式,增加城市的植被覆盖率,提高水的渗透性和蓄水能力。
此外,杭州市在道路建设中广泛采用透水铺装材料,通过减少硬化地表的面积,增加城市的透水性。
在杭州市的改造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海绵城市管理体系。
该体系包括了各级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市民居民的参与,形成了一个共同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合力。
此外,杭州市还开展了一系列的示范工程和科研项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例如,杭州市利用余杭山脉构筑生态走廊,通过植被的引导和土壤的保护,实现了雨水的自然滞留和渗透,有效地减少了洪涝灾害的发生。
总之,“海绵城市”改造是一项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能够有效地缓解城市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技术和措施,将城市变成一个“海绵”,能够最大限度地收集和利用雨水资源,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杭州市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水利水电两个案例分析-水电环评

2、本工程建设主要生态不利影响有哪些?
答:
•(1)水库淹没生态损失与库岸稳定性影响;
•(2)大坝阻隔影响,特别是对洄游性鱼类的影响;
•(3)减脱水段的生态系统改变的影响;
•(4)移民安置生态破坏影响;
•(5)对下游洪泛区湿地萎缩、农田灌溉用水量及低 水温灌溉造成的减产影响、旅游胜地对水的需求影响、 鱼类产卵场生境条件改变的影响。
11
贾生元补充的题目:五个
1.针对河流鱼类,工程建设及营运期应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充分调查和研究鱼类的生理生态特性,在大坝设置过鱼 通道,根据河道生态及鱼类生长繁殖的要求分层放水, 既保证一定的生态流量又尽可能创造较适宜的水文水力 条件。同时,要保证鱼类饵料生物的生活条件。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鱼类如何通 过大坝的问题,二是鱼类生活所需水量、水质及水文水 力条件,三是鱼类饵料问题。)
(3)移民安置不当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一是有可能造成移民返迁,加 剧库区生态破坏;二是陡坡开垦,使水土流失加剧,甚至诱发地质灾害。
(4)人体健康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移民安置是水电开发项目关注的重要方面,当然也是考试应该考问的 要点。这个题也可以按环境影响要素来解答。)
8
5、提出对水库工程需要考虑的环境保护工程措施和环境管理计划 答: (1)应主要采取以下环境保护工程措施: ①库区移民、库底清理措施,保障库区水质。 ②涉及珍稀保护植物的移植、引种栽培、工程防护等措 施;涉及保护动物的栖息地保护、建立新的栖息地等措 施。 ③防治水土流失的护坡、拦挡、导排洪水的排水沟、导 水槽等工程措施。
20
3、若淹没区原本有较多的采砂、采矿作业,环境影响评价除 关注一般影响外,还应关注什么问题?应从哪几个方面提出 保护措施? 答: (1)调查采砂、采矿作业造成的生态破坏情况,包括破坏面 积、泥沙流入河道的量、地质破坏及库区稳定性、植被损失 与生态恢复情况,从而确定是否会造成库区泥沙大量淤积及 水库回水影响,进而确定坝址是否合理。 (2)如采砂、采矿生态影响突出,应关闭矿山;若造成泥沙 大量入河或破坏库区稳定,应提出有效的治理方案,包括工 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慎重考虑坝址选择的合理性,必要时重 新选址。
造价工程师的建筑项目水资源评估

造价工程师的建筑项目水资源评估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项目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建筑项目开展之前,对水资源进行评估和合理利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
而作为造价工程师,水资源评估是我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造价工程师在建筑项目中进行水资源评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建筑项目水资源评估的意义水资源评估是为了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确保建筑项目在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能够有效地使用水资源。
通过水资源评估,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节约水资源:评估建筑项目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提出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措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 改善环境效益:评估建筑项目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
3. 提高经济效益:通过评估建筑项目的水资源需求和使用方式,优化管理模式,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建筑项目水资源评估的方法1. 数据收集和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收集建筑项目相关的水资源数据,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供给情况、水质状况、水资源利用现状等。
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2. 需求评估: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和水资源数据分析结果,评估建筑项目的水资源需求,包括用水量、用水质量和用水周期等。
同时,考虑建筑项目的功能定位和规模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水资源需求指标。
3. 水资源利用方案设计:根据建筑项目的需求评估结果,设计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案。
包括建筑设计中的水资源利用措施、施工过程中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和运营阶段的水资源管理措施等。
4. 水资源利用效果评估:在建筑项目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定期对水资源的利用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水资源利用方案,保证建筑项目的水资源利用效果最佳化。
三、建筑项目水资源评估的注意事项1.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水资源评估过程中,所使用的数据必须准确、完整和可靠。
需要对数据来源进行验证,并在评估中给予合理的权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单侧排水的道路及低洼易积水的地段,应采取排雨水时不影响交通 和路面清洁的措施。
对于城市而言,利用雨水资源也是节约用水的措施之一;同时,兼顾城市、建 筑排水设施的顺利运行与通畅。
(一).设计规范 Standards
环境; 3 建筑物周围应具有能获得日照、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等的卫生条件; 4 建筑物周围环境的空气、土壤、水体等不应构成对人体的危害,确保
卫生安全的环境; 5 对建筑物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气、废水等废弃物应进行处理,
并应对噪声、眩光等进行有效的控制,不应引起公害; 7 建筑基地应做绿化、美化环境设计,完善室外环境设施。
4.2.13 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大于 10hm2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评价总分值为9分,并按 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的面积之和 占绿地面积的比例达到30%,得3分;
2合理衔接和引导控制措施,得3分;
3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达到50%,得3分。
(一).设计规范 Standards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 )
4.2.14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控 制,评价总分值为6分。其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55%, 得3分;达到70%,得6分。
2.2 兰阳博物馆
基地面积:39,426平方米 建筑面积:7,682平方米 总楼地板面积:12,473平方米 设计时间:2000.2-2003.6
设计兰阳博物馆就像是设计一个 兰阳平原的门户。设计兰阳博物馆 的参观经验,就是设计一个在宜兰 观光旅游、参观教学和社区休闲的 过程中,能够获得认识兰阳,反省 兰阳,或是面对兰阳能力的过程。 设计兰阳博物馆的地景就像是设计 一个博物馆经验。设计兰阳博物馆 的基地经验,来自利用基地潜在的 自然资源与乌石港的历史遗迹,经 营启示性的空间想像。
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1 控制项 6.1.1应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 6.1.2给排水系统设置应合理、完善、安全。 6.1.3应采用节水器具。
6.2 评分项 Ⅰ节水系统 6.2.1建筑平均日用水量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
准》GB 50555中的节水用水定额的要求,评价总分值为10分 ,达到节水用水定额的上限值的要求,得4分;达到上限值与下 限值的平均值要求,得7分;达到下限值的要求,得10分。
2.1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设计时间:2006~2008 年 竣工时间:2008年
工程名称:伊斯兰艺术 博物馆 坐落地点:多哈,卡塔尔 建筑设计:I.M.Pei建筑公司 画廊设计:Jean Michel Wilmotte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2.1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塔尔伊斯兰艺术博物 馆位于多哈海滨大道人工 岛上,它构思精巧,一半 建在海上,一半建在陆上。 占地4.5万平方米,是迄今 为止最全面的以伊斯兰艺 术为主题的博物馆。博物 馆由一座五层高的主楼和 一座两层教育用的裙楼组 成,一个中央庭院穿过其 中并将它们连接起来。博 物馆外墙用白色石灰石堆 叠而成,折射在蔚蓝的海 面上,形成一种慑人的宏 伟力量。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 )
4.1.2 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 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
Ⅳ 场地设计与生态
4.2.12 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地内原 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取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 评价分值为3分。
建筑与水环境的利用及案例分析
目录 Contents
(一).总结与建筑水环境及水资源利用相关的国家设计规范条款。(设计规范) (二).收集并分析5-8个通过设计手段改善建筑水环境或利用水资源的建筑实例。(案例分析) (三).寻找周围环境中水景观及水资源利用不佳的建筑实例,并从设计角度提出改进意见 和建议。(校园实例调研) (四).参考文献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水资源, 是实现人水和谐、减少水旱灾害,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设计规范 Standards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
5. 场地设计
5.3.2. 建筑基地地面排水应符合以下规范:
1 基地内应有排除地面及路面雨水至城市排水系统的措施,排水方式 应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确定,有条件的地区应采取雨水回收利用 措施;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2.2 兰阳博物馆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展示基地自然资源的方法,是将荒废的水域经营为生态湿地, 结合博物馆参观活动,创造包含森林、草原、湿地变化的多样化 生态环境。基地西侧密林可以隔绝滨海公路干扰,以环绕中央复 育原生植物的多样化湿地:特别设计的水边原生树种复育及莲雾 林演化的经营计划,小心地努力平衡生态与活动,学习永续经营 的课题。因而参访湿地的经验成为一个生物多样化的经验:参访 者以大自然的角度走进基地,学习如何观察自然,保留自然;参 访湿地的经验也是一个荒原的空间体验,在看似空无的基地上认 识生物的栖地环境,也学习如何以大自然的角度看待人类的历史。 沧海桑田的基地历史,成为学习面对自然,经营永续环境的舞台。
(一).设计规范 Standards
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 )
(一).设计规范 Standards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
3.4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3.4.1 1 建筑基地应选择在无地质灾害或洪水淹没等危险的安全地段; 2 建筑总体布局应结合当地的自然与地理环境特征,不应破坏自然生态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二).案例分析 Examples
2.1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而再看建筑的细部,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几何图案和阿拉伯传统 拱形窗,又为这座庞然大物增添几分柔和,稍稍中和了它的英武 之气。博物馆中庭偌大的银色穹顶之下,150英尺高的玻璃幕墙 装饰四壁,人们可以透过它望见碧海金沙。而光线也由此进入并 通过穹顶上金属板的反射进入室内,将整个建筑转变成光和影的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