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患者的一般护理

合集下载

精神障碍病人的家庭护理和知识

精神障碍病人的家庭护理和知识

精神障碍病人的家庭护理和知识一、什么是精神障碍?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层面的疾病。

精神障碍患者常见的病症有经常出现幻觉;情绪不受自己的控制经常大哭大笑;情感存在障碍无法感受到亲人的关爱;经常性的自言自语,行为特征较为怪异;亦或是病情特征已经较为明显,患者极其抗拒治疗,不承认自己患有精神障碍疾病等。

另外,患者家属还需注意带领病人马上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因为无法判断是否伴随其他并发症。

切勿出现患者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自己胡乱吃药,亦或是出现不接受治疗的情况。

所以,病患家属需要耐心开导患者,让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才可以尽快康复。

二、精神障碍的诱因是什么?患有精神障碍的患者诱因通常为两个方面。

第一,内因。

患者由于遗传因素患有精神障碍相关疾病;亦或是患者脑内中枢神经感染、颅脑受到损伤等。

第二,外因。

首先就是患者人格因素,患者性格较为内向、如果受到外界刺激还会同时伴随敏感多疑、或者性格较为孤僻倔强、暴躁易怒出现应激等情绪特征;其次就是患者所处的环境因素,家庭原生环境不幸福(如:父母性格有明显缺陷,并且父母之间关系不和睦,甚至出现父亲经常家暴母亲等情况)、后续婚姻不和睦、不想与亲人朋友进行交流、与父母关系差等外部因素,都有可能引发精神疾病障碍;最后,可能还会出现因为患者是早产儿营养不良导致的精神障碍、同时还可能因为患者母亲在怀孕时造成了较大的病毒感染等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疾病。

三、精神障碍的早期表现通过各种数据分析表明,精神障碍患者的前期症状还是较为明显的,所以患者家属必须重视此类病症,使精神障碍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治疗。

第一,患者早期容易出现失眠多梦的情况,同时可能伴随无法进入深度睡眠的情况,身边有一点响动就会惊醒等多种睡眠障碍;第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容易出现心慌气短的情况,以及伴随四肢疲累、头痛恶心、没有食欲等;第三,患者此时就到了心理阶段的不良反应,如:情绪特别烦闷、内心经常性的焦躁不安、没有理由的悲伤或者大笑、脾气暴躁、情感上感觉非常压抑、表情容易呆滞等这些心理特征,都是患者已经患有心理疾病的表现,不仅仅是精神障碍,所以患者在出现上述症状时需要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第四,此时患者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精神障碍倾向,如:患者经常性的把自己关到屋子里不愿意与人交流、路过正在交流的陌生人会认定对方在议论自己、同时出现行为举止较为怪异的表现等。

精神障碍的护理措施

精神障碍的护理措施

精神障碍的护理措施引言精神障碍是指一系列与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相关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这种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对个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帮助患有精神障碍的个体恢复正常生活,提供适当的护理和支持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精神障碍护理措施。

1. 疾病教育对于精神障碍患者来说,了解自身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人员应该提供相关的疾病教育,包括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教育,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疾病,并积极配合治疗。

2. 心理支持精神障碍患者常常伴随着情绪不稳定、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应该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倾听他们的困扰和问题。

同时,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3. 日常生活护理精神障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通常受到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提供适当的生活护理。

这包括协助患者完成日常起居活动如进食、洗漱、穿衣等,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同时,护理人员要给予合适的提示和引导,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

4. 药物管理药物治疗是精神障碍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并确保患者按时、正确地服用药物。

同时,护理人员应该提供必要的药物知识,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和注意事项等,以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和安全性。

5. 社交支持精神障碍患者通常面临着社交障碍和疏离感。

护理人员可以组织一些社交活动,如小组讨论、户外活动等,帮助患者重新建立社交关系和增强社交技能。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鼓励患者参与自己感兴趣的社区活动和组织,以促进社交支持和社会融入。

6. 家庭支持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支持非常关键。

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的家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提供必要的家庭支持。

这包括帮助家人了解患者的疾病特点和护理需求,提供家庭教育和指导,以及协助家人应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急性病情。

7. 康复计划和跟踪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计划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措施

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措施

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引言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常常表现出行为紊乱、情感不稳定和认知能力下降等症状。

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精神病患者护理措施,希望能对护理人员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设定舒适的环境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舒适的环境对于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设定舒适环境的护理措施:1.提供安静的空间:精神病患者常常对噪音和刺激非常敏感,因此为他们提供一个安静的空间非常重要。

减少噪音、关闭电视和收音机等措施可以帮助患者保持安静。

2.保持适宜的温度:保持室内的温度适宜,既不能让患者感到过冷,也不能让他们感到过热。

确保供暖和散热设备正常工作,并根据需要调整室内温度。

3.提供合适的照明:合适的照明可以改善精神病患者的情绪和行为。

使用柔和的光线,避免刺眼的强光,同时保持室内的通风。

4.创建整洁的环境:保持患者所处的环境整洁干净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打扫房间,清洁床单和毛巾,使患者感到舒适和清爽。

建立积极的沟通与精神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是护理工作中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建立积极沟通的措施:1.保持尊重和耐心:尊重患者的感受和权益,尽量理解他们的立场和需求。

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意见和问题,并尽量给予积极的回应。

2.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复杂的术语和难以理解的词汇。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并适当地使用非语言性的沟通手段,如肢体语言和手势。

3.建立信任关系:积极建立信任关系是成功沟通的关键。

通过关心患者、倾听他们的苦衷和困惑,以及提供合理的解释和建议来建立信任。

4.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病患者常常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

在与他们进行沟通时,用温和的语气,保持平静,并尽量避免引发情绪激动的话题。

提供适当的日常护理适当的日常护理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和恢复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提供适当的日常护理的措施:1.规律的生活作息:建立起规律的生活作息对于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精神障碍护理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

精神障碍护理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五节 精神障碍患者的整体护理
▪ 精神障碍患者的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 护理程序为框架,以恢复或增进服务对象的健康为目标,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提供全面、整体、连贯、系统的护理,将临床护理工作和 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护理模式。
▪ 护理程序由五个步骤结合而成,即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 实施计划、效果评价。
▪ 一、特级护理 ▪ 1.护理对象 ▪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 精神障碍患者伴有严重躯体疾病,如伴有严重创伤、大出血、急性心
肌梗死等疾病者。 ▪ 有极为严重的消极自伤、自杀危险者。 ▪ 自杀未遂但后果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者。 ▪ 重症监护患者。 ▪ 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 2.进餐时的护理
▪ 对不愿进食或拒食的患者,根据不同的原因,有针对的耐心劝说、解 释,设法使其进食。
▪ 对抢食、暴饮暴食的患者应在保证营养供给的情况下限制进食量和进 食的速度。
▪ 对兴奋、躁动的患者应于其他人分开进食。
▪ 当药物反应引起吞咽困难时,应及时报告医生,予以适当处理,同时 暂不进食或缓慢进食,进食时专人看护,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二、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
▪ 病区内药品、玻璃制品、金属器械、约束带和易燃物,做到物品定位, 加锁保管,班班交接,严防患者获取。
▪ 患者必须在护理人员看护下使用指甲刀、剪刀、剃须刀和缝针等锐器, 用后及时收回。
▪ 当患者吸烟时应劝导患者戒烟,劝说无效时须由工作人员点烟并陪护 在旁,切忌卧床吸烟。
▪ 家属探视时带来的危险物品应当劝其带走。
▪ 4.食品管理
▪ 患者家属来探视时,应介绍相关饮食护理的知识以及和疾病治疗的关 系,根据患者不同情况指导家属送来食品,告知家属不要带来过多零 食,过于油腻的、不易消化的食品。

精神病的护理措施

精神病的护理措施

精神病的护理措施简介精神病是指一类由于身体、心理或环境因素引起的精神障碍,表现为思维、情感、意识和行为等方面的异常。

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对于其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精神病患者护理的关键措施。

1. 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与精神病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是护理工作的基础。

护士应该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尊重患者的个人空间,积极沟通,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合作性。

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提供适当的护理措施。

2. 提供安全的环境精神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自伤和他伤的情况,因此提供安全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护士应该确保患者的周围环境安全,移除可能导致伤害的物品。

此外,护士还需要定期巡视患者,确保他们的安全和稳定。

如有必要,可以采取额外的安全措施,如使用软体约束或设立安全隔离区。

3. 建立日常生活规律稳定和规律的生活对于精神病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护士应该制定合理的日常生活规划,包括定时用餐、作息规律等。

这样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正常的生活节奏,减轻他们的不安和紧张情绪。

同时,护士还应该提供适当的运动和娱乐活动,以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4. 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精神病患者往往面临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同时也可能因为病情本身而感到沮丧和焦虑。

护士应该提供心理支持,倾听患者的困扰和烦恼,并给予鼓励和帮助。

此外,护士还应该向患者和他们的家庭提供相关的教育,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疾病和治疗过程,增强合作性和治疗依从性。

5. 使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精神病患者管理的关键部分。

护士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地给予患者药物,并进行监测和评估。

护士需要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并教育患者及其家庭如何正确地使用和管理药物。

此外,护士还应该观察患者的药物反应,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不良反应或药物相关问题。

6. 引导社交交往精神病患者常常面临着社交障碍和孤立感,护士应该帮助患者重新建立社交关系。

护士可以组织一些群体活动、康复训练和社交技巧培训,以帮助患者提高社交能力。

精神科病人护理问题及措施

精神科病人护理问题及措施

精神科病人护理问题及措施精神科病人通常面临多种问题,包括焦虑和恐惧、抑郁和自杀倾向、自我控制能力减弱、睡眠障碍、卫生状况不佳、社交障碍、身体状况不稳定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

这些问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康复过程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精神科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并采取适当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1. 焦虑和恐惧焦虑和恐惧是精神科病人常见的情绪问题。

患者可能感到紧张、不安和恐惧,导致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或完成日常任务。

护理人员应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并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以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适当的放松技巧和心理教育也可以帮助患者管理他们的情绪。

2. 抑郁和自杀倾向精神科病人常常经历抑郁情绪,有些患者可能表现出自杀倾向。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支持和安慰,并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心理治疗。

对于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和治疗。

3. 自我控制能力减弱精神科病人可能表现出自我控制能力的减弱,导致冲动行为或攻击性行为。

护理人员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患者和其他人的安全。

这包括建立积极的关系,学习患者的行为模式和情绪反应,以及采取适当的物理限制措施。

4. 睡眠障碍精神科病人常常经历睡眠障碍,导致他们感到疲倦和不适。

护理人员应评估患者的睡眠习惯和需求,并制定个性化的睡眠计划。

这可能包括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以及使用适当的放松技巧。

5. 卫生状况不佳精神科病人可能忽视个人卫生,导致皮肤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患者的卫生状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并与患者家属沟通,以确保他们得到适当的照顾。

6. 社交障碍精神科病人常常经历社交障碍,导致他们与他人难以建立联系。

护理人员应评估患者的社交能力和需求,并制定个性化的社交计划。

这可能包括提供社交活动和互动的机会,鼓励患者与他人交流,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7. 身体状况不稳定精神科病人可能经历身体状况的不稳定,导致健康问题和其他并发症。

精神障碍患者亲属护理及健康教育

精神障碍患者亲属护理及健康教育

精神障碍患者亲属护理及健康教育摘要:精神障碍患者是一个需要特殊护理和关怀的群体。

亲属对于患者的支持和帮助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精神障碍患者的亲属护理和健康教育,以提供相关指导和建议。

1. 精神障碍患者的亲属护理精神障碍患者的亲属护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理解与尊重:亲属应理解患者的病情、需求和困惑,并尊重患者的个人空间和隐私。

- 沟通与支持:与患者建立积极的沟通渠道,耐心倾听其需求和感受,并提供情感支持。

- 辅助与陪伴:帮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陪伴患者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

- 知识与技能:亲属应了解精神障碍的基本知识和处理技巧,以更好地应对患者的行为和情绪变化。

2. 对精神障碍患者亲属的健康教育为了帮助精神障碍患者的亲属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患者的痛苦,提供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疾病知识:向亲属普及有关精神障碍类型、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的基本知识,以增强其应对能力。

- 心理疏导:教授亲属一些简单的心理疏导技巧,以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愤怒和无助等负面情绪。

- 应对策略:分享有效的应对策略,例如如何处理紧急情况、如何与患者沟通以及如何处理患者的特殊需求。

- 自我照顾:提醒亲属合理安排时间,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以确保能够更好地照顾患者。

3. 资源与支持亲属在照顾精神障碍患者时,可能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

以下资源和支持可以提供帮助:- 专业机构:建议亲属与专业的精神健康机构和社区组织联系,获取更深入的支持和指导。

- 亲属支持小组:加入亲属支持小组,与其他亲属交流和分享经验,相互支持和鼓励。

- 心理专业咨询:积极考虑接受心理咨询,以缓解自身压力、建立应对策略和增强应对能力。

结论精神障碍患者的亲属承担着重要的护理和支持角色。

通过亲属护理和健康教育,他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患者的需求和行为变化,并与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合,共同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有力的支持。

*以上仅作参考,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修改和补充。

*。

偏执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偏执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多方协作有助于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和支 持。
护理效果评估与调整
护理效果评估与调整
定期评估护理效果
通过定期回访和评估,了解患者的变化和需求, 判断护理计划的有效性。
评估结果应记录在案,以便为后续调整提供依据 。
护理效果评估与调整
调整护理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护理目标和干预措施, 以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
护理计划的灵活性是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护理的关 键。
护理效果评估与调整
促进患者自我管理
教育患者自我监测症状,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 促进其主动参与治疗。
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更 好地应对挑战。
谢谢观看
偏执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 理
演讲人:
目录
1. 偏执性精神障碍的定义与特点 2. 护理评估与计划 3. 心理干预与支持 4. 家庭与社会支持 5. 护理效果评估与调整
偏执性精神障碍的定义与特点
偏执性精神障碍的定义与特点
什么是偏执性精神障碍
偏执性精神障碍是一种以持续的妄想信念为特征 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对他人抱有不信任和怀疑 。
为患者家庭提供教育,帮助他们理解偏执性 精神障碍,增强家庭支持的有效性。
家庭的支持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 生活质量。
家庭与社会支持
社区资源的利用
引导患者及其家庭利用社区资源,如精神卫 生服务和支持小组。
社区支持可以为患者提供额外的帮助和信息 。
家庭社会支持
整合多方资源
护理人员应与医生、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 者等多方协作,形成综合支持网络。
这种障碍可能导致患者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难 ,影响其人际关系。
偏执性精神障碍的定义与特点
患者的行为表现

精神病患者日常护理有哪些内容

精神病患者日常护理有哪些内容

精神病患者日常护理有哪些内容由于精神病是一种长期性的慢性病,因此,家庭成员要逐渐地调整自己的身份,并在此过程中为将来的“持久战”作好充分的准备。

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精神病实际上就是病人存在着一种非常严重的心理疾病,这种疾病在对事物的认知、情绪、意志、行为、心理活动等方面都会表现出长期而显著的异常,从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的病人还会选择自杀,或是进行攻击。

那么,对于精神病人来说,平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进行护理?1、心理支持首先,对病人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实际病情、心理特征等进行全面的评价,然后依据评价的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这些辅导可以采用宣传手册、视频、面对面等形式,重点是了解病人的发病征兆、症状表现、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等。

同时,应加大对患者家庭的教育力度,以促进病人按时服药,自我照顾等方面的改善。

其次,在与病人的沟通中,教导病人如何进行自我监控,提高病人的自控能力。

对于有自我感觉或受到歧视的病人,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联系病人所在的社区或工作单位,给予充分的合作,防止病人再次出现精神疾病。

护士要用乐观的态度去看待患者,避免歧视、嘲讽等行为,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看待病人,并且要充分的尊重病人,鼓励病人倾诉自己的心声,然后根据病人的心理特征,进行个性化的心理辅导,一方面可以缓解病人的精神压力,缓解病人的一系列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医护与病人的关系,提高病人的顺从程度,最终帮助医护解决问题,因为很多病人在发病的时候,都会对其家属做出一些不合理的举动,家属会觉得很冤枉,病人也会觉得很愧疚,这个时候,一定要跟病人的家人说清楚,争取相互之间的理解,并且积极交流,为患者及其家人以后的幸福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2、言语交流首先,我们可以使用开放式与封闭式的谈话方式,从患者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迂回的提问方式来理解病人,从其他角度来理解病人的病情,并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然后,我们会耐心地让患者说出自己的身体状况、内心真实的感受,并在此基础上回答病人的问题,同时,我们会在病人出现幻听、妄想等情况的时候,告诉病人危险的可能性;最后,可以让病人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做一些运动,或者通过拳击运动,可以让病人以一种很好的精神状态去接受治疗,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给病人打稳定药,来稳定患者心情。

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
根据病因和症状选择适当的药物 治疗方案。
用药原则
按照医嘱准确使用药物,并注意 剂量和不良反应。
药物监测
定期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心理支 持
通过心理咨询、支持性心理治疗等方式提供心理支持,帮助病人适应和应对 疾病,减轻心理压力。
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康复计划和预后 评估
1
制定康复计划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支持、康复训练等。
2
定期评估
定期评估康复计划的执行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3
预后评估
根据病人的病情、治疗效果和康复进展,评估其预后情况。
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评估方史、症状、行为等信息。
2
体格检查
包括生理指标、神经系统、感知能力等方面的检查。
3
辅助检查
如血液化验、脑电图、神经影像学等。
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原 则
• 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 • 保持规律的日常护理活动和生活方式。 • 保持适宜的社交互动和心理支持。 • 积极引导和支持其参与康复活动。
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定义
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由器质性病理、病变或药物所致的一类精神症状和行为 障碍,包括认知功能损害和情绪行为异常。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
认知障碍
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失语、迷茫等。
情绪异常
如抑郁、焦虑、易激动、冲动行为等。
行为改变
如言语和运动减少、失控、逃避、疑神疑鬼等。

精神病人怎么护理—4种方法有效护理精神病人

精神病人怎么护理—4种方法有效护理精神病人

精神病人怎么护理—4种方法有效护理精神病人精神病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患者家属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对患者的护理,坚持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增加给患者的关爱,才能帮助患者逐渐恢复。

对于精神障碍患者,他们的表现非常复杂多样,为了让患者达到康复不复发的结果,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才能够帮助精神病人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

很多人将目光聚焦在精神病人的治疗和病因上,其实护理工作对治疗也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精神病人应该如何护理以及四种有效的护理方法!一、精神病的基本情况,你了解吗?精神病是指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活动都会出现明显异常,他们无法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做出的举动也很难被一般人所理解。

在这种病态心理的影响下,患者会存在自杀或攻击和伤害他人的行为。

精神病其实是指各种因素造成的大脑功能紊乱,临床表现就是精神活动异常,精神病大部分情况下在青壮年时期发病,有些是间歇发病,有些是不断的加重。

精神病的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如果没有及时有效地治疗,就会出现精神衰退和人格改变,让患者不能适应社会生活,无法完成对整个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但如果能够早发现、早治疗,患者也是能够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对于精神病而言,现阶段它的主要病因包含了遗传、神经发育异常、感染、心理、社会等多方的因素。

精神病的主要表现就是有性格方面的变化和表现异常。

精神病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治疗,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在发现患者有相关的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精神病主要体现在性格变化,人格变得与以往不同,例如变得非常孤独,他不愿意看人,经常独自发呆。

对过去非常感兴趣的事情失去兴趣,整天怀疑,情绪变化异常,对他人充满敌意,脾气暴躁或紧张,没有理由的出现恐惧,避免社交和工作,长时间不愿和他人交往。

另外在行为方面非常异常,例如每天花长时间去照镜子,整天洗脸,工作能力显著降低,在白天和晚上颠倒睡觉,总爱穿着奇装异服,也不愿意做家务,总是懒懒地想要呆在床上一动不动,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引起警惕了。

精神障碍护理PPT

精神障碍护理PPT
有效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恢 复日常功能。
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支持和社交技能训练等。
为什么进行精神障碍护理? 减少复发率
通过持续的护理和监测,可以有效降低精神 障碍的复发率。
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支持系统至关重要。
为什么进行精神障碍护理?
减少社会负担
精神障碍护理有助于减少社会和经济负担, 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
包括社区机构、志愿者组织和专业护理人员等。
建立稳固的社会支持网络对患者恢复至关重要。
如何进行精神障碍护理?
如何进行精神障碍护理? 评估
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环境和社会支持进 行全面评估。
评估结果将指导后续的护理计划制定。
如何进行精神障碍护理?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明确 目标和干预措施。
精神障碍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精神障碍? 2. 为什么进行精神障碍护理? 3. 护理的对象是谁? 4. 如何进行精神障碍护理? 5. 在何时进行护理?
什么是精神障碍?
什么是精神障碍?
定义
精神障碍是指影响个体思维、情感、行为和社会 功能的心理健康问题。
常见的精神障碍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 症等。
及早干预和有效治疗能够减少长期照护的需 要。
护理的对象是谁?
护理的对象是谁? 患者
所有被诊断为精神障碍的患者,包括轻度至重度 病例。
护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护理的对象是谁? 家庭成员
患者的家庭成员在护理中扮演重要角色,需给予 支持和教育。
有效的家庭参与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效果。
护理的对象是谁? 社会支持系统
在何时进行护理? 复发期间

精神科儿童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常规

精神科儿童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常规

精神科儿童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常规儿童精神障碍是指多发生于或仅发生于儿童期的精神障碍。

本部分的儿童期是指18岁以内。

(一)一般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1)执行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

(2)加强生活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饮食和大小便。

(3)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每晚督促患者洗脚、女患者洗会阴,生活不能自理者,护士给予协助。

2.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特点,动态记录其精神症状及情绪反应,为医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2)观察患者有无自杀、自伤、暴力、出走等危险行为或企图;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行为及情感变化,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3)观察用药后效果,有无药物不良反应,有无拒药、戴药现象。

3.心理护理(1)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支持和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护理人员应理解、关心患者,认真听取患者的叙述,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这样可对患者起到安慰和情绪稳定的作用。

(3)护理人员应掌握沟通技巧,从医学角度给患者解释,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缓解不良情绪。

4.健康教育(1)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儿童精神障碍的相关知识,如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

(2)向患者介绍所服药物的名称、作用、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

(3)教会患者及其家属识别疾病复发的早期征兆。

(4)教会患者应对压力和挫折的方法,避免过度应激。

做好家庭康复指导。

(5)动员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力量,通力协作,采取有效的教育干预和医疗护理措施,制订切实有效的教育训练计划。

(二)孤独症护理常规孤独症属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类型,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

约3/4的患儿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者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

社交缺陷是孤独症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年幼时与别人无目光对视,分不清亲疏关系,不能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语言障碍为常见症状之一,患者很少、甚至完全不会使用语言进行正常的人际交流,语言单调平淡,不能与同龄儿童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不主动接触别人;兴趣范围狭窄,行为模式刻板;智能障碍表现为约半数患者智商低于50;非特异症状表现为多数合并注意缺陷和多动,约20%的患者有抽动症状。

精神病患者日常护理措施PPT

精神病患者日常护理措施PPT

睡眠护理: - 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保
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 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房间安
静、暗和适宜的温度。 - 避免患者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如
手机和电视,在睡前进行放松活动。
患者日常生活护理措施
个人卫生护理: -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的个人
卫生,包括洗澡、刷牙、换洗 衣物等。
- 监督患者使用药物,避免 错服或漏服。
运动、艺术和社交活动。 - 提供适当的娱乐和休闲设施,
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 帮助患者建立正面的生活态度
,培养积极的兴趣爱好。
心理护理措施
安全保障: - 确保患者居住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 监督患者服药,避免药物滥用或自
行停药。 - 定期进行患者的身体检查,及时发
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 注意患者的安全,防止意 外伤害和自伤行为。
心理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措施
提供支持和理解: - 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倾听他们的
想法和感受。 - 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让他们感
到被关心和理解。 - 避免对患者进行歧视和污名化,提
高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心理护理措施
激发兴趣和参Leabharlann : - 鼓励患者参与有益的活动,如
精神病患者日 常护理措施 PPT
目录 患者日常生活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措施
患者日常生活 护理措施
患者日常生活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 - 患者应有规律的饮食时间,每
天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 - 避免患者过量摄入咖啡因和刺
激性食物,如巧克力和辛辣食物。 - 保证患者饮食的卫生和安全,
避免食物中毒。
患者日常生活护理措施

精神病患者护理指南

精神病患者护理指南

精神病患者护理指南第一部分:了解精神疾病在进行精神病患者护理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精神疾病的性质和特点。

精神疾病包括但不限于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这些疾病可能导致患者的情绪、行为和认知功能受到损害。

第二部分:建立良好的沟通与精神病患者进行护理时,建立良好的沟通十分重要。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1. 尊重和倾听:尊重患者的感受和意见,并且给予足够的时间倾听他们的心声。

这能帮助他们感到被重视和理解。

2. 温和但坚定:用温和但坚定的语气与患者交流,确保他们理解你的意思。

避免争吵或过度施压,这可能引发患者的不安和抵触感。

3. 简单明了: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短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避免使用复杂或模糊的词汇,以免患者无法理解或产生误解。

第三部分:提供支持和关爱1. 提供情感支持:精神病患者常常感到孤独和失落,因此我们需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情感支持。

表达理解和关心,陪伴他们度过困难的时刻。

2. 建立稳定的环境:给予患者一个稳定、安全和舒适的环境,这对他们的恢复非常重要。

定期清理和组织他们的居住空间,创造整洁、清爽的环境。

3. 规律的生活: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鼓励他们每天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包括饮食、睡眠和锻炼等。

第四部分:帮助管理症状1.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精神病症状加重或无法自我控制,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精神科医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监测患者的康复进展。

2.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确保患者按时服用处方药物。

提醒他们药物的剂量和时间,并关注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3. 应对紧急情况:了解患者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并学会应对方法。

与家人或护理人员建立联系方式,以便在需要帮助时可以及时联系。

结论:精神病患者护理是一项综合性的任务,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了解精神疾病的性质、建立良好的沟通、提供支持和关爱,以及帮助管理症状,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最恰当的护理。

同时,这也提醒我们社会需要关注精神健康,为患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支持和帮助。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措施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措施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措施1. 引言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常常表现出错觉、幻觉和混乱的思维等症状。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既需要提供药物治疗,也需要采取相应的非药物护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环境安全、日常生活照料、家庭支持以及心理和社会支持等方面。

2. 环境安全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表现出破坏性行为和自伤行为,因此提供安全的环境对他们的护理至关重要。

•卧室安全:确保卧室没有可供患者进行自伤的尖锐物品,床铺及家具的布置应简单明了,避免过多的装饰和杂乱的摆放。

•室内安全:去除可能引起患者危险行为的物品,如易燃物、药品和锐利物品等。

•规律巡视:定期进行巡视,确保患者在安全的环境中,并预防他们可能发生的自我伤害行为。

3. 日常生活照料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护理人员的关注和协助。

•饮食管理:确保患者获得均衡的饮食,包括提供适量的营养和定期的餐点。

如果患者对食物有特殊要求或限制性饮食需求,护理人员应尽量满足。

•卫生情况:监督患者的个人卫生习惯,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确保他们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睡眠管理:确保患者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并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

如果患者出现失眠或其他睡眠问题,应与医生协商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

4. 家庭支持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支持对于他们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家庭教育:向患者的家人提供有关精神分裂症的教育,帮助他们理解病情和症状,以更好地支持患者的康复过程。

•家庭治疗:鼓励患者与家人共同参与治疗,通过家庭治疗的形式,改善家庭关系,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家庭支持组织:建议患者的家人参加相关的家庭支持组织,获取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5. 心理和社会支持除了药物治疗和日常生活照料外,精神分裂症患者还需要心理和社会支持来帮助他们应对病情和降低压力。

•心理治疗:提供个体心理治疗和群组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处理情绪问题和改善心理健康。

护士资格证知识点总结笔记10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护士资格证知识点总结笔记10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第十章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精神障碍是指在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影响下,人体出现的各种精神活动紊乱,表现为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第一节精神障碍症状学一、概述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神症状。

每一精神症状均有其明确的定义,并具有以下特点:①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志的控制;②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③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④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二、常见精神症状(一)感觉障碍1.感觉过敏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

2.感觉减退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减低。

3.内感性不适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和(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等。

性质难以描述,没有明确的定位。

(二)知觉障碍有客观事物1.错觉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临床上多见错听和错视。

如将地上的一条绳索看成一条蛇。

病理性错觉常在意识障碍时出现,带有恐怖色彩,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谵妄状态。

经典例题患者头部外伤后处于谵妄状态,输液时将输液管看成一条蛇而惊恐不安。

这种症状属于A.错觉B.视物变性症C.幻觉D.非真实感E.感觉过敏『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错觉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2.幻觉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常与妄想并存。

幻觉根据其所涉及的感官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和内脏性幻觉。

无客观事物(1)幻听:最常见A.非言语性幻听--如机器轰鸣声、流水声等。

B.言语性幻听--通常是对病人的命令、赞扬、辱骂或斥责等。

其中评论性幻听、议论性幻听和命令性幻听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

思维化声:有时幻听的内容就是病人心里想的事,病人体验到自己的思想同时变成了言语声,自己和他人均能听到。

(2)幻视:多为生动鲜明的形象,并常具有恐怖性质,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谵妄状态。

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要点

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要点

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要点精神疾病是指人类心理和行为中发生的障碍,这些障碍常常会对个体的正常生活、人际关系和工作能力造成严重影响。

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个关键的护理要点,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1. 提供安全和稳定的环境精神疾病患者常常在情绪不稳定或思维混乱的状态下,因此提供一个安全和稳定的环境对他们的康复至关重要。

确保病房或住所的安全,包括移除可能引起伤害的物品和保持整洁的环境。

另外,建立一个规律的日常生活节奏,优化患者的作息规律,提供稳定的饮食和良好的睡眠条件。

2. 鼓励患者自我管理和自我决策尊重精神疾病患者的个人选择和决策权益是护理的基本原则之一。

鼓励患者主动参与治疗过程以及日常生活决策,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护士和医护人员应当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指导,帮助患者做出明智的决策,并且尽量减少强制行为的使用。

3. 保持有效的沟通与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和医护人员需要耐心倾听患者的意见和需求,并积极与他们交流。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如面部表情、手势与姿势,有助于加强沟通效果。

此外,需要注意沟通的时间和场合,避免在患者情绪激动或焦虑的时候进行过多沟通。

4. 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精神疾病患者常常伴随着情绪波动和心理困扰,因此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是十分关键的。

护士和医护人员需要表达出对患者的关心和理解,用积极的语言和态度来鼓励和支持患者。

心理治疗可以包括个人心理辅导、家庭治疗和群体心理治疗等,通过帮助患者认识和解决自身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

5. 促进社交和康复活动精神疾病患者往往面临着社交隔离和自我封闭的问题,因此需要积极促进他们的社交和康复活动。

通过组织各种团体活动、康复训练和职业治疗,可以帮助患者重新建立社会联系,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此外,亲友的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进行经常的交流和互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精神障碍患者的一般护理部分精神障碍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出现伤人或自伤甚至自杀的行为,同时患者由于自知力受损可能导致治疗依从性差;另一方面由于行为的改变导致自我照护能力缺陷、社交能力下降,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

精神科患者的病情轻重不一,需要护士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通常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护理。

一、基础护理(一)个人卫生由于精神症状的影响,部分患者表现为生活懒散、无规律、不料理个人卫生甚至不知冷暖。

因此,护士要指导患者每天完成洗脸、洗手、梳理头发、做好口腔卫生,敦促其定时沐浴、更衣,及时修剪指甲、理发、剃须等,指导患者保持皮肤清洁,长期卧床者要预防压疮的发生。

指导并督促患者整理床单位,保持病室环境整洁。

自我照护是部分患者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有自理能力者,护士要指导、督促并鼓励其完成,对于不能自理者,护理人员要协助其完成。

(二)饮食护理首先,要指导患者及家属每天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尤其是纤维素的摄入。

对于集中进餐的患者,进餐前要评估每位患者的进食状况,在进餐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有无藏匿、拒食、抢食、暴食等异常行为。

对于暴食症患者要按一定的时序提供食物,不可一次全部给完,并及时的督导其减缓进食速度。

对于不能进食者,必要时可通过鼻饲给予营养。

对于个人单独进食的患者,向家属交待患者适宜食物的种类及量,若有禁忌食物,需交待禁忌食物的名称。

还要注意食物容器的安全性,避免容器成为患者自伤或伤人的工具。

木僵患者往往白天不吃不喝,夜间自己起来进食,需要将食放在其容易接触的位置。

(三)睡眠护理精神科患者多数都有睡眠问题,因此,精神科患者的睡眠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1.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包括环境安静、清洁、空气清新、光线适宜,床铺清洁、干燥、平整、舒适,兴奋躁动患者需单独安排住宿。

护士操作要做到“四轻”,护理措施尽量避免在夜间实施。

2.保证基本正常的作息时间精神科药物多数有一定的镇静作用,患者往往白天睡眠增多,夜间却不能入睡。

因此,护士要协助患者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白天组织和敦促患者参加工娱活动,尽量减少白天卧床休息的时间。

3.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前避免剧烈活动、观看惊险刺激的小说、影视剧等;不讨论影响患者情绪的话题;睡前避免饮浓茶、咖啡、酒精等兴奋性饮料。

睡前用温水泡脚以促进入睡。

4.去除失眠诱因失眠可以由心理、躯体的不适或环境因素导致,需要根据不同的诱因采取措施。

从心理方面,精神障碍患者的失眠往往存在对睡眠质量期望过高,对睡眠过度关注,可以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改善患者对睡眠的认知,调整心理状态。

二、用药护理1.给药的基本要求精神科患者由于其用药的特殊性,精神科给药要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咽下再走”,必要时还要检查患者两腮及舌下,这样既能保障有效服药,还能避免患者有意漏服、少服或一次性大量吞服而发生意外。

精神科用药的原则是早期、足量、足疗程,用药护理不仅是住院期间的工作,还要是能够保证患者出院后能够有较好的服药依从性,精神障碍患者用药周期较长,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容易随意停药,因此,在住院期间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用药知识教育,确保患者与家属能够真正地认识到坚持服药对于精神康复的重要性。

2.常见药物的副作用及护理(1)口干、视力模糊、便秘、排尿困难、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活动、多吃水果和蔬菜。

对大便干燥的患者让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每天清晨起床后空腹饮一杯淡盐水,用手按摩下腹部可促进肠蠕动。

按医嘱服用通便药物,也可用甘油栓、开塞露或肥皂条协助排便。

对于有排尿困难的患者,指导患者深吸气然后慢呼气放松心情,或指导患者用手轻轻沿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还可以采取听流水声、用温水冲洗会阴部引导排尿。

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晕、目眩、心悸等,当变换体位,如起床或起立时,指导患者动作要轻缓,出现头昏时要立刻坐下或躺下,必要时护士给其取头低脚高位,并观察患者的面色、脉搏、呼吸等情况,严重时通知医生。

(2)流口水、震颤、静坐不能、吞咽困难、动作缓慢的护理:如果患者在喝水、吃饭、吃东西时会出现呛咳,就应指导患者吃软食、流食,要细嚼慢咽,不能催促患者,避免吃过硬、难咬的食物。

吞咽困难时不能勉强进食,以防发生意外。

护士仔细观察患者,当出现早期症状时就应引起注意,及时通知医生,为调整药物剂量提供依据。

避免增加其心理压力,指导患者学会放松的方法。

三、安全护理精神障碍患者由于自知力受损,或受精神症状的支配,可出现暴力、冲动行为,威胁自身及周围环境安全,最严重的是自杀、自伤、伤人、走失等意外事件。

“安全第一”是精神科护理的首要目标。

(一)环境设置安全1.门窗安全病房大门要有安全装置,窗户安装防盗窗,楼梯安置防护网,有条件的要设置专用的躁动房间。

2.设施安全房间内设施简洁、不存放任何危险品(封闭病房不放床旁桌、椅),地面干燥、防滑,卫生间、洗漱间用防滑地砖,禁止卫生间内乱拉晾衣绳。

3.电源安全严禁电源插座外露,病房内电源统一管理,配电箱加锁管理。

4.必要时,封闭病房可以安装监视器。

(二)物品管理1.禁带物品患者住院后,不得随身携带任何危险品,包括硬底鞋、裤带、围巾、丝巾、刀具、丝、绳、锐器类、钝器类及其他质地坚硬的物品等。

2.限带物品患者必须使用但有可能带来危险的物品,如剃须刀、指甲剪、自备药、手机充电器等,必须由护士统一保管,需要时由护士监督使用,用后及时收回。

(三)患者的护理1.掌握病情,预防为主患者入院即是护士对患者评估的开始,精神科护理工作更应该随时评估其风险,主要评估自知力、有无幻觉与妄想、自杀、精神运动方面的表现。

若有命令性幻听或被害妄想,应是安全护理的重点。

对于抑郁发作及其他以情绪低落为核心症状的患者,护士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内心真实想法。

对于躁狂或精神运动性兴奋的患者,要评估其兴奋躁动的程度及可能的危险。

总之,护士要掌握患者病情,能准确预见其可能出现的危险。

2.加强巡视对于一级护理对象(有严重自杀、自伤行为,冲动、伤人、出走、毁物行为,兴奋躁动、行为紊乱,有出走行为、拒绝治疗或伴有严重躯体疾病或木僵,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需要限制其活动范围,24小时密切监护。

其他患者要根据病情,每天定期巡视。

巡视时注重观察患者的情绪是否有兴奋躁动、是否有异常行为、是否有突然的情绪变化。

护士巡视也是和患者交流的机会,用温和的语言、关心的态度与患者沟通,运用心理学知识与技巧转移患者注意力,避免引导其产生负性情绪或敌意,尽量将不安全因素遏止在萌芽中。

患者使用温度计等医疗仪器时,护理人员要全程监视,避免出现意外。

3.恰当使用约束临床上为了保证患者和他人的安全,防止公共财产受到损坏,保证治疗、护理顺利进行,常对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

约束的适应证:①发作期精神病患者拒绝治疗、对静脉输液不合作者;②存在兴奋、躁动、自伤、伤人、毁物、自杀等行为,采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措施一时难以控制其症状者。

约束之前应向家属解释约束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患者的安全,说明保护性约束的必要性。

约束时工作人员态度要和蔼,有耐心,避免态度粗暴,尽量保护患者的尊严,尽量不引起患者的反感。

用约束带时松紧适宜,以能放进2个手指为宜,不可系活结。

对于被约束的患者,专人护理,严密观察肢体情况,耐心与患者进行交谈;重视患者的倾诉,避免不良的语言刺激,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经常检查被约束部位的皮肤有无擦伤及受压情况,每1~2 h放松调整体位和姿势并进行局部按摩及肢体活动;定时供水、供饭,定时协助患者排便,保持床铺干燥平整。

评估患者危险因素消除后,及时去除约束。

四、对症护理精神科患者的每种症状均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或导致功能受损。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采取积极的措施缓解症状,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的幻觉、妄想等症状,护士要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应对,避免与患者争执幻觉与妄想的内容。

护士对患者症状的态度应该是理解与接纳,对症状的处理要积极、有效。

五、心理护理1.支持性心理护理是指医护人员运用语言、表情、行为向患者施加积极的心理影响的方法。

它是一种简便易施、几乎人人都可以做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支持性心理护理的目的是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调整认识、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改善外在环境、采用成熟的应对方式。

主要通过以下方法实施。

(1)解释与指导:以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向患者讲明道理,分析问题的原因、性质、讲清解决的方法等,帮助患者解除顾虑,消除或缓解不良情绪,树立信心。

(2)鼓励与安慰:不失时机地鼓励和安慰患者,帮助他们振作精神,增强应对各种危机的能力。

(3)保证与支持: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充满信心,坚定地向患者做出保证,消除患者的紧张和焦虑,从而能客观地对待自己的问题。

(4)教育与疏导:及时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消除患者因无知和偏见所引起的心理问题。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使问题得以解决。

2.干预性心理护理干预性心理护理是指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采取心理学理论与技术,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

干预性心理护理专业性较强,需要护士系统学习心理咨询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具备心理咨询师的资质才可以实施。

第三节护患人际冲突的处理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减少人际冲突的基础,但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患者的精神症状或其他原因,患者与护士之间的人际关系也会面临尴尬甚至发生冲突,实际上这种冲突不仅会发生在精神科,在所有临床护理工作中都可能会发生。

一、预防为主采取保证安全的一切措施,是预防冲突的关键。

护士要准确地把握每位患者的病情,及时评估其危险性,严密观察病情动态。

对新入院患者, 要充分了解病史,注意有无追逐异性、冲动行为、幻觉妄想, 以及幻觉和妄想的内容。

在日常工作中, 要善于从患者的异常言语、情绪、动作、行为中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 对患者的病情, 接受治疗的态度和心理状况等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有目的地进行防范。

对患者的妄想内容不可冒然触及, 在患者面前不要低声耳语,避免引起患者的猜疑。

对于有明显冲动或敌意的患者,护士主动与患者接触交谈,了解病情,掌握患者思想动态和行为,提高警惕。

尽量改善病房环境,帮助患者用适当方式控制情绪与行为,减少外界刺激,把患者或周围可伤人毁物的攻击性物品及时取走,适当满足患者的一些要求,对患者的过激言行采取不辩论、不注意的方式,但不能轻易迁就,这时可诱导患者谈论所关心的家事,转移其注意力,适当给患者安排体力活动,使其精力得到发泄。

为了避免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突然袭击,专业人员总结了以下经验:①进病房开门时注意观察患者状态,确认无兴奋、躁动等情况才进入;②在走廊巡视患者时,靠墙的一边走, 以免身体两面遭袭;③由于治疗需要与患者长时间接触时, 尽量背靠墙, 以免患者从后面攻击;④在治疗、护理或保护患者需要固定手臂时, 从背侧握住患者的手背或手腕, 切忌从掌侧相握,以免抓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