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民事诉讼法期末复习90分
民事诉讼法一、名词解释:1.诚实信用原则:又被称为“帝王条款”。
要求人们在日常的经济生活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2.处分原则: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3.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以上(含两人)的诉讼。
4.必要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以上,具有同一诉讼标的,法院必须合并审理并在裁判中对诉讼标的合一确定的共同诉讼。
5.普通共同诉讼:又称为一般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经当事人同意,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而将其合并审理的共同诉讼。
普通共同诉讼是单独诉讼的合并形态。
6.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指对他人之间的诉讼标的,不论全部或部分,以独立的实体权利人的资格,提出诉讼请求而参加诉讼的人。
7.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指对于已经进行的诉讼,就其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标的,虽然没有独立的请求权利,但是与案件处理的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参加到当事人一方进行诉讼的人。
8.协议管辖:又称合意管辖或约定管辖,是指双方当事人以明示或者默示的方式选择管辖法院。
9.移送管辖:是指法院在受理民事案件后,发现自己对案件并无管辖权,依法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法院受理。
10.管辖权异议:是指当事人向受诉法院提出的该院对案件无管辖权的主张。
11.法院调解的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和当事人在法院调解的过程中,应当共同遵守的准则。
即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事实清楚、是非分明的原则;合法原则。
12.法院调解的程序:是指调解的过程。
我国法院调节包括开始、进行和结束三个阶段。
13.支付令:又被称为支付命令、督促决定。
是指在督促程序中由人民法院发布的,旨在限令债务人履行支付义务或者提出书面异议的法律文书,如债务人在法定期间内既不履行支付义务又不提出异议,则发生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法期末考试复习题
民事诉讼法期末考试复习题1.民事诉讼是民事诉讼法调整的( A )目的。
2.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拘留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D )三个月。
3.离婚案件的诉讼费用的负担由( C )原告和被告共同决定,调解结案的除外。
4.凡是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为证明自己主张成立而提出的证据,就是( C )直接证据。
5.诉前保全必须以利害关系人的( B )书面申请为根据。
6.人民法院依法对必须出庭参加诉讼的被告人,迫使其到庭而采取强制措施是( D )拘传。
7.法院调解的实质是以( B )息讼为目的。
8.公开审判原则的实质是向( B )社会公开,是和不公开相对而言的。
9.在共同管辖过程中,如果发生了管辖冲突,解决的办法是( B )上级法院指定。
10.能够直接确定证明对象各种情况的诉讼证据是( C )直接证据。
11.法庭辩论的顺序是( C )原告及其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代理人发言或答辩;互相辩论。
12.公开审判原则的实质是向( B )社会公开,是和不公开相对而言的。
13.在共同管辖过程中,如果发生了管辖冲突,解决的办法是( B )上级法院指定。
14.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 15 )十五天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1.民事诉讼法的目的是调整民事诉讼。
(答案为A)2.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拘留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答案为D)3.离婚案件的诉讼费用由原告和被告共同决定,调解结案的除外。
(答案为C)4.举证责任在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自己主张成立的就是直接证据。
(答案为C)5.诉前保全必须以利害关系人的书面申请为根据。
(答案为B)6.人民法院依法对必须出庭参加诉讼的被告人,采取的强制措施是拘传。
(答案为D)7.法院调解的实质是以息讼为目的。
(答案为B)8.公开审判原则的实质是向社会公开,是和不公开相对而言的。
(答案为B)9.在共同管辖过程中,如果发生管辖冲突,解决的办法是上级法院指定。
民事诉讼法期末复习
民事诉讼法期末复习第一篇:民事诉讼法期末复习《民事诉讼法》复习材料石志为一、简答部分:1、简易程序适用案件的限制(课本P268)《简易程序规定》明确将下列五类案件排除在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之外:(1)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2)发回重审的;(3)共同诉讼中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的;(4)法律规定应当适用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5)法院认为不宜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的。
2、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课本P88-P101)(1)合议制度(简称合议制)由三名以上的审判人员组成审判集体,代表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
(2)陪审制度陪审员比法官更注意当时社会的一般行为和道德标准,从而弥补法条的不足。
我国所实行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有利于弘扬司法民主,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有利于保证司法廉洁,有利于增强司法权威。
(3)回避制度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遇有法律规定不宜参加案件审理的情形时,推出案件审理活动的制度。
(4)公开审判制度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除合议庭评议案件外,向群众和社会公开的制度。
所谓向群众公开,即允许群众旁听法院对案件的审判;所谓向社会公开,是指允许新闻记者对案件审判的情况进行采访报道,将案情公之于众。
(5)两审终审制度民事案件经过两级法院的审判,案件的审理程序即宣告终结的制度。
3、对妨碍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种类(课本P185)(1)拘传:对于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人民法院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的,人民法院派出司法警察,强制被传唤人到庭参加诉讼活动的一种措施。
(2)训诫:人民法院对妨碍民事诉讼秩序行为较轻的人,以口头方式予以严肃的批评教育,并指出其行为的合法性和危害性,令其以后不得再犯的一种强制措施。
(3)责令退出法庭:人民法院对于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强制其离开法庭的措施。
(4)罚款:人民法院对实施妨害民事诉讼行为情节比较严重的人,责令其在规定的时间内,交纳一定数额的金钱。
民诉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民诉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下列哪一项不是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C. 调解优先D. 诉讼时效制度答案:C2.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申请哪些类型的保全措施?A. 财产保全B. 证据保全C. 行为保全D. 所有以上答案:D3. 下列哪一项不是民事诉讼中的证据种类?A. 书证B. 物证C. 证人证言D. 专家意见答案:D4.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在什么时间内提起上诉?A. 10日B. 15日C. 30日D. 60日答案:B5. 根据民事诉讼法,下列哪一项不是当事人的诉讼权利?A. 提起诉讼B. 申请回避C. 提供证据D. 强制执行答案:D6.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申请哪些类型的诉讼保全?A. 财产保全B. 证据保全C. 行为保全D. 所有以上答案:D7.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申请哪些类型的诉讼中止?A. 因不可抗力B. 因当事人死亡C. 因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D. 所有以上答案:D8. 根据民事诉讼法,下列哪一项不是当事人的诉讼义务?A. 遵守诉讼程序B. 按时到庭C. 支付诉讼费D. 强制执行答案:D9.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申请哪些类型的诉讼终结?A. 因和解B. 因调解C. 因撤诉D. 所有以上答案:D10.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二审判决不服的,可以采取哪些措施?A. 申请再审B. 申请抗诉C. 申请执行D. 所有以上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根据民事诉讼法,下列哪些情形下,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A. 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B.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C. 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D. 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行为的答案:ABCD2. 民事诉讼中,下列哪些情形下,当事人可以申请回避?A. 审判人员是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B. 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C. 审判人员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D. 审判人员有贪污受贿行为的答案:ABC3. 根据民事诉讼法,下列哪些情形下,当事人可以申请财产保全?A. 为了防止对方当事人转移财产B. 为了防止对方当事人隐匿财产C. 为了防止对方当事人毁损财产D. 为了防止对方当事人伪造证据答案:ABC4. 民事诉讼中,下列哪些情形下,当事人可以申请行为保全?A. 为了防止对方当事人继续侵权B. 为了防止对方当事人继续违约C. 为了防止对方当事人继续破坏环境D. 为了防止对方当事人继续扰乱社会秩序答案:ABCD5. 根据民事诉讼法,下列哪些情形下,当事人可以申请证据保全?A. 证据可能灭失B. 证据难以取得C. 证据难以保存D. 证据难以固定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民诉期末考复习资料
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与诉讼主体的关系诉讼主体与诉讼法律关系主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诉讼主体同时可以享有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
区别:一是没有诉讼主体的参加,诉讼将无法进行;二是诉讼主体对诉讼的发生、变更、终结起着决定性或重要的作用。
诉讼主体必定是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反过来,是诉讼法律关系主体者,未必是诉讼主体。
诉讼主体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当事人。
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2、诉权是指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以保护其财产权和人身权的基本权利。
3、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①诉权与审判权的属性、目的和表现形式不同。
②诉权与审判权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
③审判权的行使以诉权的行使为中心,为诉权的行使服务。
4、诉的要素:诉的标的(是诉讼上的一种请求权,即原告向被告所为之权利主张)、诉的理由、诉的主体、诉讼请求5、诉的种类根据当事人请求的目的和内容,可以将诉分为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和变更之诉。
①确认之诉指原告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其与被告之间存在或不存在某种民事法律关系,从而消除与被告之间争议之请求。
提起确认之诉的要件必须要有明确的法律关系存在,并发生争议或处于不确定状态②给付之诉指当事人(原告)请求人民法院判令对方当事人(被告)履行一定民事义务之请求。
提起给付之诉的要件a,必须在实体法律上有给付请求权存在b,当事人依法享有的请求权已到履行期,而对方当事人却尚未履行或者拒绝履行③变更之诉(形成之诉)指原告请求人民法院改变或消灭其与被告之间现存的民事法律关系之请求。
提起变更之诉的要件a,当事人双方对现存的法律关系无争议,并须有法律明文规定,或者有一定的法律事实存在。
b,原告必须主张引起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新的法律事实发生,且这种新的法律事实引起的纠纷,当事人难以解决,才提请法院裁判。
6、反诉提起的条件①.反诉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诉,因此本诉被告提起反诉,必须具备提起诉讼的权利,必须具备起诉的一般要件。
民事诉讼法期末复习资料
民事诉讼法期末复习资料民事诉讼法期末复习资料一、引言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民事诉讼的基本法律,对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程序和相关制度进行复习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法律。
二、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1. 民事诉讼法的定义民事诉讼法是指规范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则,它规定了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诉讼程序、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方面的内容。
2. 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民事诉讼法适用于民事纠纷的解决过程,包括民事权益的确认、保护和恢复等。
三、民事诉讼的程序1. 诉讼的主体民事诉讼的主体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和诉讼代表人等。
他们在诉讼过程中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2. 诉讼的起诉起诉是民事诉讼的第一步,原告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起诉的要素包括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
3. 诉讼的审理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调查、审查和裁决的过程。
审理程序包括立案、受理、调解、举证、质证、辩论、判决等环节。
4. 诉讼的执行执行是指法院根据判决书或调解书的内容,对案件的当事人采取强制措施,实现法律的效力。
执行程序包括执行申请、执行裁定、执行行为等。
四、民事诉讼的相关制度1. 仲裁制度仲裁是指当事人在民事纠纷中,通过仲裁机构进行解决的一种方式。
仲裁制度的特点是快捷、灵活,并且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2. 调解制度调解是指当事人通过调解员的协助,自愿达成和解的一种方式。
调解制度的优势在于可以减轻法院的负担,缩短诉讼周期,促进社会和谐。
3. 证据制度证据是指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物品和证人的陈述等。
证据制度规定了证据的收集、提交、审查和鉴定的程序和要求。
4. 诉讼费用制度诉讼费用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需要支付的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律师费、鉴定费等。
诉讼费用制度规定了费用的承担方式和标准。
五、民事诉讼法的改革与展望1. 民事诉讼法的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要求不断增加,我国民事诉讼法也在不断进行改革。
民诉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民诉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民事诉讼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项?A. 公开审判原则B. 公平公正原则C. 效率原则D. 以上都是答案:D2. 根据民事诉讼法,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民事诉讼的受理范围?A. 婚姻家庭纠纷B. 财产继承纠纷C. 刑事案件D. 劳动争议答案:C3.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有权选择以下哪种方式解决纠纷?A. 调解B. 仲裁C. 诉讼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民事诉讼中,原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权益?A. 提起诉讼B. 申请财产保全C. 申请证据保全D. 申请先予执行答案:ABCD2. 根据民事诉讼法,以下哪些人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A. 自然人B. 法人C. 其他组织D. 行政机关答案:ABC3. 民事诉讼中,哪些情况下可以申请再审?A.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B. 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错误C. 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D. 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中有贪污受贿行为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代理人。
(对)2.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必须亲自出庭。
(错)3.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申请执行和解协议。
(对)四、简答题1. 简述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证据的种类。
答案: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证据的种类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当事人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
2. 请简述民事诉讼中调解的原则。
答案:民事诉讼中调解的原则包括自愿原则、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及时原则和保密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案例:张某与李某因房屋租赁合同纠纷诉至法院。
张某要求李某支付拖欠的租金,并要求解除合同。
李某则主张张某提供的房屋存在质量问题,要求张某赔偿损失。
问题:1. 张某和李某在诉讼中分别可以采取哪些诉讼行为?2. 如果法院判决李某支付租金,李某不服判决,他可以采取哪些法律途径?答案:1. 张某可以提起诉讼,申请财产保全,提交证据,请求法院判决解除合同。
民事诉讼法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汇编
民事诉讼法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民事诉讼: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因此而产生的诉讼法律关系的总和。
2、两审终审:一个民事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终结诉讼的审级制度。
3、专属管辖:法律规定的某些民事案件专由特定的法院管辖,其他法院均无管辖权。
此类管辖具有独占性和排它性。
4、移送管辖:人民法院对已经受理的案件,发现自己无管辖权,从而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
5、当事人:因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人发生民事权利义务争议,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起诉,并受法院裁判约束的利害关系人。
6、诉讼行为能力:以自己行为的参加诉讼活动,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7、诉讼代表人:一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的诉讼中,依法律规定产生的代表众多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其本身也是当事人。
8、诉讼标的:诉讼中,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的要求法院裁判的实体法律关系,也指当事人的实体权利请求。
9、举证责任倒置:特殊情况下,提出事实主张的当事人不负举证责任,而由对方当事人负举证责任,即提供证据证明事实主张不能成立。
10、民事诉讼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依法可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人所采取的强制手段或处罚手段,目的在于保障审判活动顺利进行。
11、缺席判决:缺席判决相对于对席判决而言,指法院开庭审理时,在一方当事人未到庭的情况下依法进行的判决。
12、执行根据:当事人据以申请,人民法院据以执行的,具有执行内容的生效法律文书。
13、执行回转:执行完毕后,因执行根据即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人民法院采取措施,将财产恢复到执行前状况的情形。
14、司法协助:两国法院之间根据本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互惠的原则,相互承认和执行法院的判决或仲裁机构裁决,相互代为送达诉讼文书,调查取证以及其他诉讼行为等活动的总称。
15、民事程序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预防和解决民事纠纷适用的方法性法律,是由诸多法律组成的法律体系。
民诉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民诉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试题一: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简述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核心内容,它指导着民事诉讼的全过程。
请简述民事诉讼法的以下三个基本原则:1. 诉讼平等原则2. 依法审判原则3. 公开审判原则答案:1. 诉讼平等原则指的是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法院应当平等对待各方当事人,保障其合法权益。
2. 依法审判原则要求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确保审判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3. 公开审判原则是指民事诉讼应当公开进行,除非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以保障审判的透明度和公众的知情权。
试题二:民事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在民事诉讼中,证据是决定案件胜负的关键因素。
请列举民事诉讼中常见的五种证据种类,并简述其含义。
答案:1. 物证: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或者痕迹。
2. 书证:指以文字、符号、图表等形式记载的内容,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材料。
3. 证人证言:指证人就其所知的案件事实向法院所作的口头陈述。
4. 当事人陈述:指当事人就案件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
5. 鉴定意见:指由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所提出的书面意见。
试题三:民事诉讼中的简易程序简易程序是民事诉讼中的一种特殊程序,适用于一些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金额较小的案件。
请简述简易程序的特点。
答案:简易程序的特点主要包括:1. 程序简便:相对于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的流程更为简化,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程序环节。
2. 审理期限短: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通常比普通程序短,以提高诉讼效率。
3. 适用条件限制:简易程序仅适用于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金额较小的案件。
4. 审判组织简化:简易程序一般由一名审判员独任审理,不组成合议庭。
试题四:民事诉讼中的上诉制度上诉制度是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时,向上一级法院提起的诉讼程序。
请简述上诉制度的基本原则。
答案:上诉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1. 权利保障原则:当事人有权对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以保障其合法权益。
民事诉讼法期末试题及答案
民事诉讼法学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模拟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民事程序法2.既判力3.民事案件的管辖4.原告5.证明责任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三)有具体的和、;(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0 分 )1.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 )。
A. 一审终审制B.二审终审制C. 三审终审制D.复审制2.《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 )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A. 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 公民D.党组织3. 《民事诉讼法》第6条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 )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A. 3日B. 5日C. 7日D.1 0日4.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 )主持。
A. 审判员一人B.审判员二人C .陪审员二人D.陪审员三人5.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 ),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关。
A.暂不执行B.不予执行C.当事人提供担保后执行D.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四、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错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每题2分,共10分)1. 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主要具有的优点有( )。
A. 当事人诉讼权利大,法官职权小,法官职权受当事人诉讼权力的制约B. 当事人是形成判决的主体C. 程序公正才是反映司法活动规律和内在要求的价值目标D. 法官具有良好的素质2.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 )和( )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 )A.合理B.及时C.自愿D.合法3. 法律规定不公开审理或者可以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主要有( )。
民事诉讼法复习资料(完整版)
第一节简答题一、当事人诉讼行为(一)概念当事人诉讼行为,是指作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当事人实施的,能够引起诉讼上法律后果的行为。
(二)分类大陆法系的诉讼行为理论通常将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分为取效性诉讼行为和与效性诉讼行为。
1、取效性诉讼行为,是指其自身无法单独直接获得所要求的诉讼效果,于是必须借助法院的相应行为才干获得所要求的诉讼效果的诉讼行为。
1)当事人的取效性诉讼行为只能向受诉法院实施;2)受诉法院应当依法调查当事人的取效性诉讼行为是否合法或者有无理由。
2、与效性的诉讼行为,是指无需借助受诉法院的相应行为即可直接获得预期的诉讼效果的诉讼行为。
1)当事人的与效性诉讼行为大多向受诉法院实施,少数情况下也可以向当事人或者第三人实施;2)与效性诉讼行为既可以是单方当事人实施,也可以是双方当事人共同实施。
前者如当事人的自认,原告抛却或者者变更诉讼请求;后者如自行和解。
(三)具体类型1、请求请求,是指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要求法院在一定范围内作出裁判的意思表示。
1) 对于原告而言,请求即为诉讼请求;对于被告而言,请求为反驳原告的诉讼请求。
2)请求的功能:限定法院将来所作裁判的范围。
无诉即无裁判,法院不能超出诉讼请求或者在诉讼请求以外作出裁判。
2、主张主张,是指当事人为了使自己所提诉讼请求能得到法院支持,向法院陈述相关法律要件事实的行为。
主张的内容主要为:A、原告的诉讼请求;B、被告对原告诉讼请求的否认;被告在承认原告主张的基础上,此外提出具有独立法律效果的事实,而为旨在使原告请求得不到法院支持的抗辩。
3、举证指当事人为了使自己的主张能够得到法院确信,向法院提出相关证据,要求法院对该证据进行调查的行为。
功能:法院不能够在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以外主动地调查证据以认定事实。
(四)当事人诉讼行为的重要性1、当事人的诉讼行为是引起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泯灭的主要法律事实;2、在实行处分原则和辩论原则的条件下,当事人诉讼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摆布着诉讼的进程乃至结果;3、保证正当诉讼行为的有效实施,对实现民事诉讼的公正与效率极其重要。
民事诉讼法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一、民事纠纷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
特点:民事纠纷主体之间法律地位平等。
民事纠纷的内容是对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
民事纠纷的可处分性。
分类:财产关系的纠纷(财产所有关系、财产流转关系)人身关系的纠纷(人格权关系、身份关系)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1、私力救济:又称自力救济,是指纠纷主体在没有中立的第三者的介入的情况下,依靠自身或其他私人力量解决纠纷,实现权利。
分为自决与和解,自决是指纠纷主体一方凭借自己的力量强行使对方服从,和解是指双方协商解决纠纷。
特点:无第三者、非程序性、无法律效力2、社会救济:包括调解与仲裁,是指依靠社会力量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机制。
特点:有中间人、有一定的程序性和法律效力。
3.公力救济(民事诉讼):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解决纠纷的一种最具权威和最有效的机制。
特点:强制性、严格的规范性、法律效力4、ADR(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和解、调解、仲裁特征:(1)、纠纷当事人的高度的自主性;(2)、解决方案和程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3)、解决纠纷快捷且费用低廉;(4)、协议一般不具有强制效力,但易为当事人承认和履行;(5)、以非对抗和非公开的方式解决纠纷。
二、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诉讼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诉讼关系的总和。
特点:1.诉讼对象的特殊性;2.当事人处分权利的自由性;3.双方当事人在诉讼上对抗的特殊性;4.民事诉讼程序的严格规范性与正当性;5、纠纷解决的强制性、最终性与权威性。
民事诉讼程序的价值:是指民事诉讼程序存在的必要性、有用性及意义(一)民诉程序的内在价值:1、程序的自由价值;2、程序的公正价值:法官中立,当事人平等,程序公开、参与、维持;3、程序的效益。
(二)民诉程序的外在价值:1、实体公正价值:2、秩序价值:和平与安定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在诉讼活动中,人民法院与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的诉讼权利与诉讼义务关系。
民事诉讼法期末复习资料(精华)
民事诉讼法期末复习资料【不考的章节】第一章;第二章第二、四节;第三章;第四章(要知道什么是民事诉讼目的);第五章(要知道什么是当事人主义模式和职权主义模式);第六章地一二三、八节;第九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四章第四节;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九章(除第一节外);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二节;第十遍;第四十章;第四十二章;第四十三章【题目整理】一、单项选择1、甲乙离婚,女儿随乙共同生活,后女儿诉甲增加扶养费,该诉属于——给付之诉(考点:变更之诉(法律关系的改变)与给付之诉的区分)2、专属管辖的案件中不可排除——裁定管辖(考点:专属管辖 eg 对于有关不动产的案件有管辖权的基层法院有特殊原因不能审理,可上报上级法院由其指定管辖,即为裁定管辖)3、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向()提出——原审的上一级(考点:再审程序,再审应向作出生效判决的上一级提出)4、当事人对于()裁定不能提出上诉——撤回起诉处理的裁定(考点:可提起上诉的裁定:管辖权异议的裁定、不予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的裁定)5、对于生效的法院调解协议,当事人只能——继续履行或者提起再审(考点:对于调解协议,不可以上诉,也不能对于原诉讼争议另行起诉)6、离婚案件的诉讼费用承担——由法院决定(考点:诉讼费用的承担一般由败诉方承担,离婚案比较特殊)7、借款纠纷案件,债权人提出申请执行,被执行人仍不履行的,法院可采取的强制措施——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考点:特殊执行措施,对于仍不履行的金钱债务: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对于仍不履行的除金钱以外的债务:支付迟延履行金)8、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未参加诉讼的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适用已作出的裁判9、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划分标准——证据与证明对象的关系(考点:证据的分类:以证据与证明责任分为本证与反证;以证据的来源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以载体和表现形式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10、甲追索乙10000元,但未提供借据,乙称已经还了。
民诉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民诉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的前提条件是:A. 有明确的被告B.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C. 有合法的诉讼理由D. 所有上述选项2. 下列哪项不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A. 当事人提起诉讼B. 当事人向对方发出催告C. 当事人自愿履行义务D. 当事人进行和解3. 根据民事诉讼法,以下哪项不属于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A. 公正原则B. 合法原则C. 效率原则D. 保密原则4.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代理诉讼,但以下哪项不是律师代理的职责?A. 代表当事人出庭B. 代表当事人陈述事实和理由C. 代表当事人签订和解协议D. 代表当事人进行调解5.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多少日内提起上诉?A. 5日B. 10日C. 15日D. 30日6. 民事诉讼中,以下哪项不是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材料?A. 书证B. 物证C. 证人证言D. 非法取得的证据7. 民事诉讼法规定,以下哪项不是可以提起再审的情形?A. 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B. 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C. 原判决程序违法D. 当事人对原判决表示满意8. 根据民事诉讼法,以下哪项不是人民法院可以采取的保全措施?A. 财产保全B. 行为保全C. 证据保全D. 人身保全9.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申请执行的判决书,必须是:A. 已经生效的判决书B. 正在上诉中的判决书C. 尚未送达的判决书D. 被撤销的判决书10. 民事诉讼中,以下哪项不是人民法院可以采取的强制执行措施?A. 罚款B. 拘留C. 查封、扣押财产D. 强制和解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民事诉讼中,以下哪些情形可以作为诉讼时效中断的依据?A. 当事人提起诉讼B. 当事人向对方发出催告C. 当事人自愿履行义务D. 当事人进行和解12. 民事诉讼中,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诉讼欺诈?A. 提供虚假证据B. 伪造证据C. 隐瞒事实真相D. 故意不提供证据13. 民事诉讼中,以下哪些情况可以提起再审?A. 发现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B. 发现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C. 发现原判决程序违法D. 发现原判决存在严重不公14. 民事诉讼中,以下哪些材料可以作为证据?A. 书证B. 物证C. 证人证言D. 非法取得的证据15. 民事诉讼中,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A. 故意不提供证据B. 伪造、毁灭证据C. 威胁、引诱证人作伪证D. 妨碍人民法院执行职务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诉讼代理人。
民事诉讼法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民事诉讼法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 以下关于民事诉讼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民事诉讼法是规范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法律B. 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总称C.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公正原则等D. 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包括涉外民事诉讼答案:B2. 以下关于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民事诉讼法适用于我国国内的民事诉讼活动B. 涉外民事诉讼适用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C.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民事诉讼适用民事诉讼法D. 台湾地区的民事诉讼不适用民事诉讼法答案:C3. 以下关于民事诉讼的适用法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民事诉讼适用法律包括宪法、民法等B. 民事诉讼适用法律的层级关系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C. 民事诉讼适用法律的具体适用问题由各级人民法院解释D. 民事诉讼适用法律的解释权由最高人民法院行使答案:A4. 以下关于起诉状的要素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A. 起诉状应当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B. 起诉状应当正确标明案件的性质和请求事项C. 起诉状应当具备法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D. 起诉状应当附有证据和证明材料答案:D5. 以下关于举证责任的说法,错误的是:A. 原告应当举证证明自己的诉讼请求B. 被告可以进行反驳和举证证明自己的辩护事由C. 法院可以辅助举证,调查收集证据材料D. 双方当事人在举证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 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不受理当事人对法院调解的异议申请。
答案:错误2. 民事诉讼的调解协议经当事人签字后具有法律效力。
答案:正确3. 北京市人民法院对北京市的一审民事诉讼案件具有管辖权。
答案:正确4. 在民事诉讼中,一审判决为终审判决。
答案:错误5. 当事人对二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以及其作用。
民事诉讼法期末含答案
民事诉讼法期末含答案根据您的要求,我将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格式来写文章,并附上期末考试的含答案。
请注意,本文仅供参考学习使用。
【正文开始】民事诉讼法期末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共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1. 下列属于起诉前准备活动的是:A. 诉前保全B. 案件受理C. 纠纷调解D. 审理程序2. 法院立案时应当符合的条件是:A. 审理费缴纳完毕B. 提供有效证据C. 事实清楚D. 花费三个工作日审查3. 关于诉讼费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可以免诉讼费B. 可以降低诉讼费C. 可以减免诉讼费D. 可以暂缓诉讼费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诉讼参与人的是:A. 原告B. 被告C. 证人D. 律师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财产保全措施的是:A. 查封B. 扣押C. 先予执行D. 诉前冻结...5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合议庭组成员的是:A. 审判员B. 书记员C. 陪审员D. 代理审判员二、判断题(共50题)1. 被告抗辩权是指被告方拥有否认原告主张的权利。
()2. 法官可以违法证据除外的其他证据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3. 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有权提起上诉。
()...【期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A2. C3. C4. C5. D ...二、判断题1. 正确2. 错误3. 正确 ......第二部分: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请简述起诉前准备活动的作用和内容。
起诉前准备活动是民事诉讼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纠纷调解、诉前保全、鉴定委托等。
其作用是为了尽量避免诉讼的发生,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争议;并且在案件受理后,起诉前准备活动也有利于确定争议的主要事实和证据,从而对案件进行合理审理。
2. 简要介绍民事诉讼法中的证据调查制度。
民事诉讼法中的证据调查制度是指法庭对争议事实进行调查和举证负责的程序。
该制度包括庭审、举证、质证、辩论和宣判等环节。
在举证过程中,法庭会依法采取必要的方式和措施,调查证据真伪、合法性和充分性,并在庭审中对证据进行质证和辩论。
《民事诉讼法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民事诉讼法学》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民事纠纷的特点的是()。
A.民事纠纷的主体间的关系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B.民事纠纷的内容是对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争议C.民事纠纷主体间的法律地位平等D.民事纠纷具有可处分性【正确答案】 A2.下列不属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特点的是()。
A.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由审判法律关系和争讼法律关系构成的特殊社会关系B.民事法律关系体现了国家公诉权与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有机结合C.民事法律关系体现了法院审判权与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有机结合D.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一种既分立又统一的法律关系【正确答案】 B3.国家制定的规范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称为()。
A.仲裁法B.民事诉讼法C.行政诉讼法D.刑事诉讼法【正确答案】 B4.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民事诉讼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B.狭义的民事诉讼法又称实质意义的民事诉讼法C.狭义的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的专门性法律D.广义的民事诉讼法包括民事诉讼法典、宪法、实体法和其他程序法中有关民事诉讼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民事诉讼的规定【正确答案】 B5.关于民事诉讼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民事诉讼的主体由法院、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以及检察院构成B.民事诉讼是自愿解决民事纠纷C.从诉讼对象来看,民事诉讼解决的争议是有关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D.民事诉讼应依照严格的诉讼程序和诉讼制度进行【正确答案】 B6.关于诉讼行为说法错误的是()。
A.诉讼行为是诉讼上的主要法律事实B.诉讼行为可分为积极的作为和消极的不作为C.诉讼行为是指合法行为D.诉讼行为是由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实施的行为【正确答案】 C7.下列不属于当事人平等原则的内容的是()。
A.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平等B.双方当事人所享有的某些诉讼权利不同就不能视为平等C.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D.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正确答案】 B8.下列不属于当事人对民事权利的处分的是()。
民诉法期末试题及答案
民诉法期末试题及答案(以下是一个示例文本,长度为2000字,仅供参考)民诉法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民事诉讼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民事诉讼法是保护当事人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法律规范。
B. 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民事审判的基本法律。
C. 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诉讼程序和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义务。
D. 民事诉讼法适用于刑事案件的审判。
答案:D2. 以下哪项不能构成民事诉讼的条件?A. 当事人的诉讼资格。
B. 实体关系。
C. 适格法院。
D. 诉讼请求。
答案:A3. 下列哪项不属于民事诉讼案件的管辖权争议范围?A. 诉讼请求确定的争议。
B. 确定债权、债务关系的争议。
C. 建立、确认民事法律关系的争议。
D. 确定抚养费、扶养费的争议。
答案:D二、判断题1. 民事诉讼法对公民的诉讼参与权予以明确保护。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2. 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诉讼的成立条件和受理条件。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3. 审判机关对涉外民事案件的管辖权争议作出的第一审管辖裁定可以上诉。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述民事诉讼中的一审、二审、再审的基本程序。
答:一审是指案件首次审理的程序,包括受理、立案、审理和判决四个阶段。
二审是对一审判决不服的一方可以提出上诉,由上级法院进行再审。
再审是对二审判决不服的一方可以申请再审,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再审。
2. 简述民事诉讼中的诉讼时效。
答:民事诉讼中的诉讼时效是指诉讼请求应当在一定期限内行使的制度。
民事诉讼的时效期限由法律规定,一般为一至三年。
如果诉讼时效期限届满,当事人将失去行使诉讼权利的机会。
四、论述题请你选择以下任意一个问题进行论述:1. 请论述合同法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请论述证据的举证责任和法院的查证义务。
(以下是对第一题的论述)合同法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合同法作为我国民事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事诉讼中扮演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合同法规定了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它明确了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并规范了他们之间的交易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事诉讼法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民事诉讼: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因此而产生的诉讼法律关系的总和。
2、两审终审:一个民事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终结诉讼的审级制度。
3、专属管辖:法律规定的某些民事案件专由特定的法院管辖,其他法院均无管辖权。
此类管辖具有独占性和排它性。
4、移送管辖:人民法院对已经受理的案件,发现自己无管辖权,从而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
5、当事人:因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人发生民事权利义务争议,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起诉,并受法院裁判约束的利害关系人。
6、诉讼行为能力:以自己行为的参加诉讼活动,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7、诉讼代表人:一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的诉讼中,依法律规定产生的代表众多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其本身也是当事人。
8、诉讼标的:诉讼中,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的要求法院裁判的实体法律关系,也指当事人的实体权利请求。
9、举证责任倒置:特殊情况下,提出事实主张的当事人不负举证责任,而由对方当事人负举证责任,即提供证据证明事实主张不能成立。
10、民事诉讼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依法可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人所采取的强制手段或处罚手段,目的在于保障审判活动顺利进行。
11、缺席判决:缺席判决相对于对席判决而言,指法院开庭审理时,在一方当事人未到庭的情况下依法进行的判决。
12、执行根据:当事人据以申请,人民法院据以执行的,具有执行内容的生效法律文书。
13、执行回转:执行完毕后,因执行根据即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人民法院采取措施,将财产恢复到执行前状况的情形。
14、司法协助:两国法院之间根据本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互惠的原则,相互承认和执行法院的判决或仲裁机构裁决,相互代为送达诉讼文书,调查取证以及其他诉讼行为等活动的总称。
15、民事程序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预防和解决民事纠纷适用的方法性法律,是由诸多法律组成的法律体系。
16、既判力:是指生效民事判决所裁判的诉讼标的对双方当事人和法院所具有的强制性通用力。
17、民事案件的管辖,是指各级人民法院之间以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18原告,是指因民事使权利义务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引起诉讼程序发生的人。
19、证明责任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自己的诉讼主张,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和在无法证明时,要承担的败诉责任。
20、民事主管,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和解决民事、经济案件的职权范围,也就是人民法院与其他国家机关、群众组织处理民事、经济纠纷的分工。
21.上诉,是指当事人对第一审人民法院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服,在法定期限内要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诉讼行为。
22.审判监督程序,在我国也称再审程序,是指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协议,发现确有错误或者检察院抗诉或者当事人申请再审符合再审条件,依法对案件进行再次审理的程序。
23•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民事、经济纠纷,经过审理,依据已查明、认定的事实,适用有关的法律,对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民事实体权利作出的认定。
24.特别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审理非民事权益争议的几种特殊类型案件所适用的程序。
25.执行异议,是指案外人对执行工作提出不同意见,对被执行的财产主张权利。
26.民事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材料,民事诉讼证据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即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27.证明:指人民法院,诉讼参加人及证人,鉴定人等诉讼参与人,依照法定程序,提供、收集证据,审查核实判断证据,运用证据查明民事案件事实的诉讼活动。
28.证明责任: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自己的诉讼主张,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和在无法证明时,要承担的败诉责任。
29.质证:是指在法庭审理的过程中,由诉讼当事人就法庭上所出示的证据材料采取询问、辨认、质颖、说明、辩驳等方式,以在证据的证明力等问题上对法官的内心确信产生影响的一种诉讼活动。
30.证据保全:是指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法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对证据加以固定和保护的制度。
31.缺席判决:即在开庭审理时,一方当事人未到庭,法院公就到庭,法院公就到庭的一方进行调查、审核证据,并对未到庭的一方当事人的诉讼材料进行审查后,依法作出裁判的诉讼活动。
32.民事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材料,民事诉讼证据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即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33.证明:指人民法院,诉讼参加人及证人,鉴定人等诉讼参与人,依照法定程序,提供、收集证据,审查核实判断证据,运用证据查明民事案件事实的诉讼活动。
34.证明责任: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自己的诉讼主张,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和在无法证明时,要承担的败诉责任。
35.质证:是指在法庭审理的过程中,由诉讼当事人就法庭上所出示的证据材料采取询问、辨认、质颖、说明、辩驳等方式,以在证据的证明力等问题上对法官的内心确信产生影响的一种诉讼活动。
36.证据保全:是指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法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对证据加以固定和保护的制度。
37.缺席判决:即在开庭审理时,一方当事人未到庭,法院公就到庭,法院公就到庭的一方进行调查、审核证据,并对未到庭的一方当事人的诉讼材料进行审查后,依法作出裁判的诉讼活动。
38.管辖权异议:当事人对受案法院管辖案件提出不同意见的行为。
39.执行回转:是执行程序中一种个别现象,是在执行完毕后,出现特殊情况时,再回转过来,由当事人自动地或者由执行人员采取措施,恢复执行开始前的状态。
40.诉前保全:诉讼程序开始前,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一方利害关系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另一方利害关系人的权利不能实现或者难以实现的情况,根据该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对对方一定范围内的财产或者有关争议的财产,作出裁定,采取强制措施,限制其处分的一种法律行为和法律制度。
41.裁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经济案件或民事执行的过程中,对于所发生的程序问题所作的认定。
42.简易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人民法庭审理简单的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时所适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诉讼程序。
43.第二审程序:是指上一及人民法院基于当事人的上诉,对下一级人民法院一审未生效裁判进行审理和裁判的程序。
44.审判监督程序:是依法定程序,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进行查看和监督,以保证案件审判质量而适用的一种审判程序。
45.民事判决和裁定:民事判决,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审理完结时,查明并认定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行使国家审判权,对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的权威性判定。
民事裁定,人民法院对民事审判和执行程序中的问题以及个别实体问题所作的权威性判定。
46.特别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某些非民事权益争议案件所适用的特殊审判程序47.督促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要求债务人给付金钱和有价证券的申请,以支付令的形式,限令债务人在特定期限内履行义务的特殊程序。
48.处分原则,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进行中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可享有并支配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准则。
49.回避制度,是指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遇有法律规定的回避情形时,退出本案审理活动的一种法律制度。
50.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是指因自己的民事权益或者依法受自己保护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并受人民法院裁判约束的利害关系人。
51•起诉,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因自己的或依法受其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请求法院予以审判保护的诉讼行为。
52..申请执行,是指法律文书生效后,义务人拒不履行义务,权利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因而引起执行程序发生的一种法律制度。
53.民事诉讼:是诉讼的一种,根据诉讼的性质不同,还有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统属于诉讼的范畴。
54.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指受民事诉讼法调整的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存在的以诉讼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55.既判力:是指生效民事判决所裁判的诉讼标的对双方当事人和法院所具有的强制性通用力。
56.主管:作为学术概念,一般是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范围。
57.期间与期日:期间又称诉讼期间,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必须遵守的期限。
期日,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会合进行诉讼行为的日期。
58.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当事人起诉后申请执行前,为保证将来的判决能够得到顺利执行,而对当事人的财产或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其处分的强制措施。
59.简易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人民法庭审理简单的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时所适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诉讼程序。
60.第二审程序:是指上一及人民法院基于当事人的上诉,对下一级人民法院一审未生效裁判进行审理和裁判的程序。
61.审判监督程序:是依法定程序,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进行查看和监督,以保证案件审判质量而适用的一种审判程序。
62.民事判决和裁定:民事判决,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审理完结时,查明并认定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行使国家审判权,对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的权威性判定。
民事裁定,人民法院对民事审判和执行程序中的问题以及个别实体问题所作的权威性判定。
63.特别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某些非民事权益争议案件所适用的特殊审判程序64.督促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要求债务人给付金钱和有价证券的申请,以支付令的形式,限令债务人在特定期限内履行义务的特殊程序。
二、简答题1简述民事诉讼管辖的种类。
(1)以法律规定和法院裁定为标准,分为法院管辖和裁定管辖。
(2)以法律强制规定和任意规定为标准,分为专属管辖、一般管辖和协议管辖。
(3)以诉讼关系为标准,分为共同管辖和合并管辖。
2、简述民事诉讼证据的分类。
从理论上划分,诉讼证据分为以下几类:(1)依照民事诉讼证据来源的不同,分为原始证据和派生证据。
(2)依照民事诉讼证据与证明对象之间的关系,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3)依照提出民事诉讼证据的当事人不同和所要证明的事实不同,分为本证和反证。
3、民事诉讼中上诉的条件。
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所谓的直接利害关系,是指原告不论是公民、法人,还是其他组织,都应当自身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执及受他保护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执。
(2)有明确的被告。
即原告必须将其起诉的被告的基本情况和详细地址予以明确,以便法院审理。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