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市重点高中生在虚拟(网络)与现实中的人格两面性 (2)

合集下载

2019浦东高三二模语文作文范文

2019浦东高三二模语文作文范文

新时代城市人症候群?(64分)华灯初上人头攒动,城市聚集了一批一批莺歌晏语的男女老少,但就在城市灯意阑珊之时,不少人又份外孤独。

那些孤独,即便身在人群之中却又在心中份外有着强烈的隔阂感,与城市与人群格格不入。

明明我们不该孤独,可是社会的快速发展让我们来不及在城城市中消除孤独。

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提倡“一次性消费”的快速经济增长,让无数认识的人成为“躺列好友”,从未深交,最多的互动止于朋友圈一个赞。

同时城市人群来自五湖四海,交通的便利却促成了人群的分散,去向多了,亲近感却少了。

与此同时,社会对于“自我”的过度提倡同为诱因,以曾经的独生子女到如今的“王世代”,对孤独的习惯转为了对城市物质的追求,于是进入恶性循环——在城市中物化他人,将他人拥有的名权作为结交标准,是比自己高还是比自己低;蒋勋曾言“每个人都在物化与他人的过程中成为受害者.”以此难以交心,成为城市中孤独的受害者。

而对于我们自己本身,也是一个症结。

当代青年比任何人渴望社交,也比任何人潜意识厌恶社交;即便社交,也要根据场合、用途为人群分类:点赞之交、约饭之交、电影之交……;同时自身对他人的容错率,随着选择的增多和选项获得的简易,正在逐渐降低。

“大不了绝交再找个新朋友”的思想正干扰正常情感维系;尤其城市中更是加剧现状。

长期以往,“城市人症候群”将对生活各方面产生影响,小至无邻里,大至无亲友。

一个个群体逐渐演化为个体行为。

也许最后无法避免症结于心,得上心里疾病,影响社会健康。

毫无疑问,我们需要的、最本质的,但是“将心比心”,用同理心看待他人,用尊重对待他人心中的马别塔。

此外,对于城市中的情感维系,同样是值得调整和考量的技巧。

很多时候,感情有遂达的必要,更有整理的必要。

商业利益的鼓动吹与政治利益的鼓吹,会悄悄蒙蔽心中所想;把对他人的“评分”,穿戴吃喝的“划分”抛开,也许能让我们在城市人群中维有一方温馨。

只是,孤独必然是坏事吗?柴本华曾言“一个人只能在孤独和卑劣中作选择。

关于上海高中生生活态度的调查报告

关于上海高中生生活态度的调查报告

关于上海高中生生活态度的调查报告作者:邓肖杨来源:《课堂内外·教师版》2014年第07期【摘要】对于当代都市中学生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少人会不自觉地流露出堪忧的神情。

“颓废”“自我”等负面评价更是与他们如影随形。

本文对当代中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试图深入了解他们对现实和未来的看法。

【关键词】生活态度;调查;高中生谈起当代都市中学生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少人会不自觉地流露出堪忧的神情。

“颓废”“自我”等负面评价更是与他们如影随形。

90后所谓在“蜜罐”里长大的这一代孩子,面对生活的态度到底是怎样的呢?笔者有意对当代中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试图深入了解他们对现实和未来的看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访问的形式进行,采访对象为上海某校高一、高二共8个班的全部学生。

调查有效问卷为315份。

一、压力——难以承受之重北京、上海作为高考特区,历来为其他省市所艳羡。

但调查发现,上海的高中生并不显得轻松。

除了早早决定通过出国等渠道来缓解高考压力的学生之外,其他的学生也都不得不去挤那一座名为“高考”的独木桥。

虽然高考不能决定人的一生,但它确实能影响着人的一生,所以备战高考便成了上海高中生现今的主要任务。

上海高中学生肩上沉重的压力源自何处呢?调查显示:有接近六成(57%)的中学生将学业压力的来源归结于自身;另外,家长的影响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有39%的学生认为,压力直接来源于家人;同时还有三成以上(32%)的学生认为,压力是老师施加的;然而,与以上三方相比,认为是压力是他们真正的竞争对手——同场竞技的“同窗”给予的比例明显要小,只占两成;而感觉生活毫无压力可言的受访者,则不足一成。

由此不难看出,当代上海的高中生,大部分还是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能够主动给自身施加压力来完成学业。

而接近被调查人数四成的受访者认为学业上的压力主要来自家长的这一状况,也应该引起广大家长的注意。

如何让孩子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如何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是家庭教育以及避免孩子和家长之间产生矛盾的关键。

关于网络虚拟与现实的两面性作文

关于网络虚拟与现实的两面性作文

关于网络虚拟与现实的两面性作文
朋友,咱们今天来好好唠唠网络虚拟和现实的那些事儿。

你看哈,如今网络已经成了咱们生活里离不开的一部分。

在网络的世界里,好像一切都变得特别神奇和充满可能性。

先说虚拟的网络世界吧。

在这儿,咱们能扮演各种角色,体验各种不同的生活。

比如说在游戏里,咱们可以是英勇的战士,也可以是智慧的魔法师,去冒险、去战斗,感受那种刺激和兴奋。

在社交平台上,咱们能随心所欲地展示自己想展示的一面,发美美的照片,分享有趣的想法。

但是,虚拟世界再精彩,它和现实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在虚拟世界里,很多东西都是想象出来的,虽然能带来一时的快乐和满足,但那毕竟不是真的。

比如说在游戏里获得的成就,不能直接变成现实中的技能或者财富。

现实世界呢,可就实在多了。

咱们能真实地感受到阳光照在脸上的温暖,能闻到花香,能品尝到美食的味道。

咱们和家人、朋友之间的拥抱和交流,那种情感的传递是实实在在的。

在现实中,咱们通过努力工作、学习,才能真正获得成长和进步,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而且,虚拟世界有时候会让咱们逃避现实中的问题。

比如遇到困难了,就一头扎进网络里,可这样问题还是在那儿,不会自己解决。

虚拟世界就像是一个梦幻的乐园,能让咱们放松和娱乐,但咱们不能沉迷其中,忘了现实的责任和挑战。

现实世界虽然有时候会很辛苦、很复杂,但它才是咱们真正生活的地方,是咱们成长和实现价值的舞台。

咱们得把握好虚拟和现实的平衡,在享受虚拟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要在现实中脚踏实地,努力奋斗,这样才能过上真正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

2023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语文二模卷作文题例文精选

2023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语文二模卷作文题例文精选

2023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语文二模卷作文题例文精选【作文题】退出朋友圈,卸载社交视频软件、新闻推送软件、智能搜索引擎......这使人们离这个世界更远了还是更近了?你对这一问题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例文】1.驾驭个体的马奔向世界快速、便捷的信息传输工具、交流平台一度霸占了我们的生活。

为摆脱被软件制约的生活,有人卸载或退出了各类平台,但也有人认为这是离世界更远了。

传统信息渠道的解构与崩溃和全新信息秩序的建设切实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大量短视频,新闻,搜索结果使我们有能力接触到世界的脉搏、他人的生活。

我们与世界的交互紧密性骤然飞跃至其所未闻的高效境况,然而事实是,大多数人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自己与世界的隔度正在不断加深。

除了对电子产品的陌生外,信息浪潮的迭代让自诩“时代先锋”的年轻人也手足无措。

当一个人不清楚“某梗”的含义,他便感受到信息滞后的孤立感。

因此,信息渠道的多元不仅没有使我们融入世界,反而将我们推远。

相对的是,卸载作为反抗形式出现了。

卸载如同一种宣判,告诉身边人不再介入信息流,相应地,也不再被信息流干扰。

在信息横流的今天,我们的生活被切割为大小不一的碎片。

大批快速、无用的“知识”与八卦冲击、挤占了原本具有统一性的时间。

唯有远离这些网格化工具,方能拿出一种态度,即认真、细心地过好生活。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要爱具体的人”。

正如现今之景,我们应在意具体的世界,而不是存在甚至沉迷于网络上道听途说东拼西凑出来的无序世界。

卸载软件是一种愿意亲身体验世界的信号,无疑拉近了个体与世界的距离。

而出现在具体背后的便是深度。

对事件的理解与思考是认识世界的基本元素。

但各类新闻、视频却让我们误以为“看到”“知道”即为“认识”,同时碎片化时间也不再允许我们进行深度思考。

结果是,不再是我们看新闻而是新闻在审视我们,嘲弄囿于洪流无法脱身的“套子里的人”。

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考察报告

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考察报告

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考察报告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状况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社会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特质和行为方式。

城市中学生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其社会人格状况的良好与否对其未来的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城市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状况进行考察,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城市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状况:1.1个人特质方面:根据对城市中学生的访谈和观察,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城市中学生具有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特点。

他们在学习方面有着较高的自我要求,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此外,他们在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也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人际交往方面: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城市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的不足。

首先,他们普遍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对于集体协作缺乏经验和倾向于追求个人利益。

其次,城市中学生缺乏健康的交友观念和方法。

他们对于友谊的认识较为肤浅,追求表面的热情和娱乐,并且容易受到虚拟社交平台的负面影响。

最后,城市中学生的包容性和同理心较低,对于不同种族、性别和文化的个体缺乏理解和尊重。

二、原因分析:2.1家庭教育的缺失:城市中学生的社会人格问题与家庭教育的缺失密切相关。

由于家庭重视学业成绩的培养,时常对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使得他们在性格培养和社交能力方面相对薄弱。

而一味追求成绩和个人利益的价值观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观念,影响其良好的人际交往。

2.2学校教育的不足:三、对策与建议:3.1家庭教育的改进:家庭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和情商。

家长应引导孩子了解社会规则,了解团队合作和社交技巧,并在家庭中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示范。

3.2学校教育的创新:学校应积极推行综合素质教育,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团队协作和社交训练的机会。

可以开设相关课程,如社区服务、情感教育和沟通技巧等。

3.3社会的参与:社会应加强对城市中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和引导。

青春期的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

青春期的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

青春期的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青春期是人生中一个充满挑战和变化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我们开始探索和建立自己的身份和人际关系。

然而,与过去的青少年相比,现代的青春期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变化。

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在青春期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它们是相辅相成还是互相抵触的呢?虚拟世界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跨越时空和地域的平台,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他们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历。

这种虚拟交流对于开阔思维、拓宽眼界、增加知识和建立社交网络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例如,通过参与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讨论,青少年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和文化的观点,从而提高自己的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此外,虚拟世界还提供了一种机会,让青少年可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少年可能因为社交焦虑或羞涩而不敢表达自己,而虚拟世界则给予了他们一个匿名的身份,使他们更自在地展示自己。

通过社交媒体的分享,他们可以表达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得到他人的认同和支持,也能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

然而,虚拟世界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沉迷于虚拟世界可能使青少年远离现实生活中的重要经验和机会。

他们可能会花费大量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忽视与家人、朋友面对面沟通的机会。

这种沉迷可能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方面的不足,缺乏真实世界的社交技巧。

另外,虚拟世界的信息过载也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困扰。

他们可能会受到来自虚拟世界的不真实的标准和价值观的影响,产生自卑、焦虑和不满足的情绪。

同时,不负责任的信息和暴力内容也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青春期的发展中,青少年和家长需要有意识地平衡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

首先,建立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和时间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青少年应该明确虚拟世界只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并学会合理分配时间。

其次,建立稳固的现实社交网络也是必要的。

青少年需要与家人和朋友保持紧密联系,参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培养人际交往和社交技巧。

有关“虚拟与现实”审题及例文(海城)

有关“虚拟与现实”审题及例文(海城)

有关虚拟与现实审题及例文(海城)有关虚拟与现实审题及例文(海城)一、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现实中有一种人,只有在虚拟的网络交际圈中才能敞开心扉,只有在网络之中才会褪变成为原来的模样,习惯在网络中掏心掏肺,却在现实中缄默不语。

虚拟的不仅仅是网络,有人在现实中追求虚幻,有人在虚幻中追求真实,虚与实之间有快乐,有迷失,有逃避……如何处理好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

二、说明:这个题看似简单,就是讨论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其实,不仔细审题,是容易离题的。

材料的第一段提供了矛盾:在网络交际中敞开心扉,在现实中却缄默不语。

为什么?这个题必须给予回答。

材料第二段的含意:1、虚拟的不仅仅是网络一一既说明第一段的虚拟指的是网络,又说明虚拟还指有人在现实中追求虚幻,有人在虚幻中追求真实。

2、虚拟与虚幻的含义:虚拟:不符合或不一定符合事实的;假设的。

虚幻:主观幻想的;不真实的。

这样我们就理解了有人在现实中追求虚幻,有人在虚幻中追求真实的意思了:有人回到现实生活中还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中不能自拔,还追求网络中的虚拟的东西。

在生活中幻想,在幻想中生活。

3、虚与实之间有快乐,有迷失,有逃避……这一句话说明网络世界和现实生活都有利与弊,都必须辩证地去看待它们,简单的肯定、否定,都是错误的。

另外也是概括出了在虚与实之间有这三种情况,在讨论关系是要涉及到。

迷失:弄不清方向,走错道路。

4、如何处理好虚拟与现实的关系:这是写作重点。

只有在概念弄清楚了、句意弄清楚了的情形下,才能讨论好两者的关系。

才能算是审好题了。

否则说理会说不到点子上,举例子也会不合题意。

5、考试阅卷发现,一些学生审题不够仔细,囫囵吞枣。

没有分清楚立论除了主要素(虚拟与现实的关系),还有立论次要素,这个题有多个要素,要梳理出来,要弄清含意,要排好顺序,形成文脉。

理解青少年的虚拟身份与现实自我

理解青少年的虚拟身份与现实自我

理解青少年的虚拟身份与现实自我
青少年是当今社会中信息化程度最高的群体之一,他们在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之间不断穿梭。

随着社交媒体和数字科技的普及,青少年的虚拟身份逐渐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种虚拟身份不仅仅是一个网络账号或一个头像,更多的是展现了青少年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

虚拟身份的塑造
在虚拟空间中,青少年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和价值观,塑造一个符合自己期望的虚拟形象。

他们可能会选择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状态或者追求的理想,从而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关注。

这种虚拟身份的塑造既是一种展示,也是一种探索和认知。

现实自我与虚拟身份的关系
虚拟身份和现实自我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

有些青少年可能会将虚拟身份视为一种逃避现实的手段,通过在虚拟世界中寻找自我认同感和满足感。

然而,也有一些青少年能够理智地对待虚拟身份,将其作为展示自己的平台,而不是逃避现实的工具。

影响与启示
青少年的虚拟身份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关系既有利也有弊。

在享受虚拟身份带来的乐趣和便利的也要注意保持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性和稳定性。

青少年需要学会在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取得平衡,保持内心的真实和坚定,不被虚拟身份所束缚,更要珍惜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

青少年的虚拟身份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主题,需要我们以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去面对。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理解青少年的虚拟身份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关系,对于他们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我们应当鼓励青少年在虚拟世界中展示真实、积极的一面,同时也要引导他们保持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只有在虚拟身份和现实自我之间取得平衡,青少年才能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2021年上海市徐汇,杨浦等六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21年上海市徐汇,杨浦等六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21届虹口二模】有时看起来不真实的东西比真实的东西更为真实。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⑴自拟题目;⑵不少于800字。

在独立思考中见真实常言道“眼见为实”,而眼见不实便是不实了吗?有时就恰恰相反,有时看起来不真实的东西比真实的东西更加真实。

而于我而言,真实与否在于观之人是否把握其本质。

先就“真实”下一个定义,“真实”就是真切实在的东西,那么看起来不真实就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产生这一定论的根本在于看起来不真实的东西是人们不能直接感知或直接看见的,深藏于现象背后的本质,这便暗示了看似不真实的东西比真实的东西更为真实。

诚然,“真实”是浮于表面,是现象能直接被感知,它就启示着我们不仅要重视真实的东西,因为有客观真实性,同时也要重视并独立思考真实事物背后的本质,有深层真实性。

然而人们往往会直接被那些真实的事物蒙蔽了双眼,主观臆断自己看见的就是真实的,甚至一以贯之的认定那些“老人摔倒不扶”便是社会的错,其实不然,“老人摔倒不扶”背后深藏着人性良知的迷失,也就是说,人们忽略了群体性效应。

因为作为群众中的一份子,个体的责任意识就会消退,穷其根本是社会中每个人的错。

同样的,网络暴力事件层出层出不穷,其背后的本质也是如此,然而人们往往只看到现象,不去思考其本质,这样难免会犯下大错。

另外,人们往往看似不真实的东西,有时因为人们自己不愿去思考其本质,进一步说是因为人们丧失了思考的能力。

汉娜·阿伦特曾在书中提起过“平庸之恶”,而我想熊培云曾说的“流水线人格”描述现代社会的人更合适。

现代人往往在机械化的流水线上机械化着完成任务,过着每一天,只是平庸,不愿思考。

这也会使看似真实的东西渐渐埋没于皮囊之下,永远无法彰显。

这样的后果便是将恶行横行于道,真理趋向虚无。

诚然,有时看起来不真实的东西,是需要与真实的东西相伴而行。

但有时看似不真诚的东西有时就是脱离真实世界的,那些东西就未必比真实的东西更真实了,反而应该把握真实的东西。

高中生网络欺凌预防和干预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上南中学网络欺凌预防指南》为例

高中生网络欺凌预防和干预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上南中学网络欺凌预防指南》为例

高中生网络欺凌预防和干预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上南中学网络欺凌预防指南》为例【内容摘要】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欺凌由于其匿名性、随意性、广泛传播性等特点,加剧了欺凌预防的难度,给当事人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后果。

为此,上海市上南中学通过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制定了《上海市上南中学网络欺凌预防指南》。

对网络欺凌的概念、危害、形式、成因、处置对策走出了地方探索,希望为网络欺凌的治理有所裨益。

【关键词】网络欺凌网络欺凌预防指南攻击行为近年来,网络欺凌严重的危害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2017年12月27日,教育部、中央综治办和最高人民法院等十一部委联合发布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其中明确了通过网络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他人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伤害的属于欺凌行为。

面对来势汹汹的网络欺凌,为了提高老师、学生和家长的防范意识,上海市上南中学开展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

一、网络欺凌的含义、危害及其特点1、网络欺凌的含义。

网络欺凌(Cyber-bully),是指一种在网上生活中发生的欺凌事件,是网络时代的新事物。

百度百科把网络欺解释为人们利用互联网做出针对个人或群体的,恶意、重复、敌意的伤害行为,以使其他人受到伤害。

美国《梅根·梅尔网络欺凌预防法》将“网络欺凌”界定为“任何人在跨州或跨国交往中,出于强迫、恐吓、骚扰他人或对他人造成实质情绪困扰的目的而使用电子手段传播的严重、重复的恶意行为”。

这里要强调的是网络欺凌是恶意的、敌意的言行,跟普通的同学之间来一个玩笑,搞一个恶作剧是有区别的。

2、网络欺凌的危害。

如果说传统的校园暴力、校园欺凌是硬暴力,给人造成的是硬伤。

那么,网络暴力、网络欺凌则是传统的校园暴力的升级版,是一种校园软暴力、软刀子伤人更深。

它会对被欺凌者造成一系列的伤害,具体包括:(1)心理上,造成被欺凌者丧失自信、情绪低落、脾气暴躁、厌学、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造成自杀轻生等严重后果;(2)生理上,由于受到负面心理情绪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被欺凌者失眠、头痛、肠胃疾病等的发生;(3)学习上,造成被欺凌者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按时完成,学习成绩下降等学习问题;(4)行为上,持续受到网络欺凌的伤害,也会导致被欺凌者脾气暴躁,攻击性和极端行为发生的几率升高。

沉迷虚拟世界导致的中学生情感困扰

沉迷虚拟世界导致的中学生情感困扰

沉迷虚拟世界导致的中学生情感困扰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入一个虚拟的世界。

尤其是中学生,他们对于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虚拟世界的热衷程度可谓是令人震惊。

然而,这种沉迷虚拟世界的行为却给中学生的情感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首先,沉迷虚拟世界导致中学生与现实世界的脱节。

在虚拟世界中,他们可以化身为各种角色,享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快乐和成就感。

然而,当他们回到现实世界时,他们可能会感到无聊、空虚甚至失落。

他们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活动缺乏兴趣,逐渐与家人、朋友疏远,甚至导致与同学之间的隔阂。

这种情感上的脱节不仅影响了他们与他人的互动,也对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其次,沉迷虚拟世界给中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焦虑和压力。

在虚拟世界中,他们可能会面临各种任务和挑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实力。

然而,这种竞争和追求却往往成为他们现实生活中的负担。

他们可能会因为无法达到自己在虚拟世界中设定的目标而感到沮丧和失望,甚至出现自卑和自我怀疑的情绪。

与此同时,他们还需要面对学业上的压力和家庭期望,这些压力叠加在一起,使得他们的情感状态变得异常脆弱。

此外,沉迷虚拟世界还可能导致中学生对于真实情感的迷失。

在虚拟世界中,他们可以通过虚拟角色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他人建立起一种看似真实的情感联系。

然而,这种虚拟情感往往是不真实的,不能满足他们对于真实情感的需求。

他们可能会迷失在虚拟情感中,无法区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

这种迷失不仅影响了他们与他人的真实情感交流,也使得他们对于自己的情感状态产生困惑和不安。

为了帮助中学生摆脱沉迷虚拟世界所带来的情感困扰,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家长和学校应该加强对中学生的引导和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沉迷虚拟世界的危害性。

同时,他们也应该提供更多的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机会和活动,鼓励中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其次,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中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情感困扰,并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网络虚拟身份对真实自我评价的影响

网络虚拟身份对真实自我评价的影响

网络虚拟身份对真实自我评价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在虚拟空间中形成了各种网络虚拟身份。

这些虚拟身份由于隐藏了现实中的束缚和限制,往往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自由和隐匿的方式表达自我。

然而,网络虚拟身份也对我们的真实自我评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网络虚拟身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人们对自我评价的想象空间。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受到社会角色、他人期望和社会规范等因素的制约,这使得我们对自身潜能与能力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通过网络虚拟身份,我们可以摆脱这些限制,勇敢地展现内心真实的一面。

例如,一位害羞内向的人,在网络中可能通过虚拟身份变得开朗活泼,获得他人的赞誉和认可,从而提升了自身的自信心和自我评价。

其次,网络虚拟身份也存在一定的陷阱,可能导致对真实自我评价的认知偏差。

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选择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删除不满意或尴尬的照片,编辑出最精彩的文字。

这种虚假的表现形式可能会让我们误以为自己比实际上更优秀,导致对自己的真实情况产生不健康的评价偏差。

此外,网络上存在一些假冒他人身份的现象,这也可能使我们误以为自己有与众不同的能力或特长,从而让自我评价失去客观性。

再者,网络虚拟身份的形成和塑造与他人的评价和互动息息相关。

在互联网上,我们的虚拟身份往往是通过与他人交流、互动和评价来建构的。

他人的回应和评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

例如,一条受到多数人点赞和转发的微博或一张获得众多好友赞美的照片,无疑会给予我们积极和正面的自我评价。

然而,过度的依赖他人的评价和认可也可能使我们对自我的评价过于依赖,损害我们对自身能力和价值的真实认知。

为了更好地应对网络虚拟身份对真实自我评价的影响,我们需要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和对自身的客观认知。

首先,我们应该保持批判和警惕的态度,不盲目相信网络上的虚拟身份和评论。

要同时意识到网络世界只是现实世界的一个延伸,不能将其与真实生活混为一谈。

城镇青少年网络双重人格形成原因剖析

城镇青少年网络双重人格形成原因剖析

城镇青少年网络双重人格形成原因剖析作者:郑安寅来源:《读与写·中旬刊》2016年第05期摘要:网络的出现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而特别是对于人类的特殊群体——青少年,对他们完整人格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为网络主体身份的青少年在网络交际中的双重人格是网络人格虚拟化,其本质就是现实角色与虚拟角色的扮演冲突。

城镇青少年由于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的特殊性,更容易受到网络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就需要从青少年生活的社会环境、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网络在青少年生活中的特殊作用来分析青少年网络双重人格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双重人格;网络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62-01网络的出现给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对人的心理世界无论是认知方式还是交往方式都带来不小的冲击。

在以网络为基础的交往中,形成的人际关系实质是一种联结不同网络终端由点到线、再由线到点的人脑思维的虚拟化、数字化的交流与互动,而在数字存在的表层下无法遮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98亿,24岁以下青少年由2001年的36.8%提升至62.1%。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夹杂在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也很快的传播到防侵害能力不强的青少年当中了。

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将会导致现实中的交往危机。

1.青少年网络双重人格的形成人格是一个人所表现的稳定的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完成某种活动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第二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第三是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即性格;第四是活动倾向性方面的调整,如动机、兴趣、理想、时间和地点的改变而出现本质的不同。

多重人格则不同,我们可以把网络双重人格定义为"个体在网络中和现实中分别具有彼此独立、相对完整的人格,二者在情感、态度、知觉和行为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是处在剧烈的对立面"。

上海市高中生人格特征与特长学习经历的关联性

上海市高中生人格特征与特长学习经历的关联性

上海市高中生人格特征与特长学习经历的关联性曲爽笑;王书梅;孙晔;陈瑶【期刊名称】《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年(卷),期】2016(0)8【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高中生的人格特征及其与特长学习经历的关联性。

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上海市5个区9所高中,对4056名高中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高中生特长学习相关情况,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测量其人格特征。

结果:被调查高中生中,71.2%的人参加过特长学习。

17.1%的被调查高中生典型内向,13.5%的高中生典型外向,13.9%为典型精神质,13.8%为典型情绪稳定,15.5%为典型情绪不稳定。

参加特长学习的学生精神质的比例均低于未参加特长学习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参加艺术、科技、体育特长学习的学生比不参加的学生均倾向于外向,OR值分别为1.44(1.01~1.81)、2.04(1.35~3.07)、1.41(1.06~1.86);参加特长学习的起始年龄每减小1岁,典型内向的可能性减小5%;喜欢其参加的特长学习的学生典型内向和典型精神质的可能性分别减小29%和36%(P均〈0.05)。

结论:参加特长学习的种类、起始年龄和是否喜欢会对高中生人格特征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总页数】5页(P1273-1277)【作者】曲爽笑;王书梅;孙晔;陈瑶【作者单位】中国.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5.9;B844.2【相关文献】1.高中生学习成绩与人格特征的差异研究2.全面提高高中生学习成绩的新视野——基于高中生人格特征角度3.高中生学习成绩与人格特征的差异研究4.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学习与生活状况调查研究——基于对上海市高中生2015—2017年调查数据的分析5.童年经历能够预测个体当前的人格特征吗——最早记忆、心理弹性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初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市中学生网络过度使用者心理特征的调查

上海市中学生网络过度使用者心理特征的调查

上海市中学生网络过度使用者心理特征的调查范娟;杜亚松;王立伟;江文庆【期刊名称】《上海精神医学》【年(卷),期】2007(19)2【摘要】目的调查网络过度使用(internet overuse,IOU)在上海市中学生中的发生率,并研究IOU者的心理卫生问题和人格特征.方法采用系统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10所中学的3068名学生进行互联网过度使用的筛查,并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SDQ)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进行评估.结果网络过度使用在上海市中学生中的发生率为2.62%,男生IOU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P<0.05);男生中IOU组EPQ中的L量表分高于对照组,E量表分低于对照组(P<0.05);女生中IOU 组EPQ中的L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IOU组SDQ中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问题4个因子均高于对照者,社会行为因子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网络过度使用者与对照组相比更多地受情绪和行为问题、同伴交往等问题的心理困扰;网络过度使用者存在特定的人格特征,需要给予社会心理干预.【总页数】4页(P71-74)【作者】范娟;杜亚松;王立伟;江文庆【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精神科,200040;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精神科,200040;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相关文献】1.网络游戏过度使用者的听觉注意偏向:来自追随作业的证据 [J], 高秋凤;李晓东;郑静萍;陈亚萍;曾牧山2.大学生网络游戏过度使用者“冷”、“热”表征下的优势反应抑制功能 [J], 李喆君;李媛;郭伟3.保定市青少年网络过度使用者的情绪分析 [J], 徐涛;张云淑;崔利军;栗克清;刘卉兰;杜波;吴素焕4.不同程度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者不同时程条件下注意偏向的特点 [J], 张晶;张玉姣;申鲁军5.上海市中学生网络过度使用与家庭功能关系的研究 [J], 李海彤;杜亚松;江文庆;王玉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3上海杨浦高三一模作文“文字失语者普遍存在”解析及优秀范文

2023上海杨浦高三一模作文“文字失语者普遍存在”解析及优秀范文

2023上海杨浦高三一模作文“文字失语者普遍存在”解析及优秀范文【原题呈现】2023上海杨浦高三一模作文题目材料:当下,一边是网络新词频频产生,而另一边则是人们缺少合适的话语来表达,某网站“文学失语者互助联盟”经常出现的提问是“怎么形容这种青春与夕阳结合的感觉”“怎么形容学校里大片的马鞭草开了”“如何表达大学毕业了对学生时代的不舍”如何形容刚看完一本书或一部电影后心里的惆怅感“。

对于这个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

【审题】抓类型:现象类思辨类抓对象:网络新词文学失语抓矛盾:“网络新词频频涌现”VS“文字失语者普遍存在”抓实质:私领域、具体化、真实的、丰富细腻、精致精准的内心幽微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降抓背景:(1)“当下”互联网时代(2)“频频”新词迭代的速度快抓思辨:(1)网络新词在特定的时候也能成为恰切的文字载体(2)文学失语也有其他原因亮观点:《网络新词不背锅》《文学失语谁之过》思路分析1.引材料:(1)现象引:一边是“万物皆可绝绝子”的热火朝天;一边是“文学失语者”无法精准表达的苦闷。

(2)名言引:麦克卢汉有言:“我们创造媒介,却又被媒介所塑造。

”2.析材料(1)“网络新词”:网民之间进行交流的约定俗成的具有表意特征的另类语言符号,具有生活化、简明化、个性化的特征(2)“文学失语”:在需要进行真实复杂情境的语言文字表达时,出现语塞的现象3.网络新词为何频频产生❓(1)网络新词紧跟时代,具体时尚性的特征,符合年轻人求新逐异的心理特征(2)网络新词具有流行性的特征,生动传神,简洁或者极致表达,符合年轻人追求快捷方便又向往叛逆、诙谐的心理特征(3)网络新词往往个性化,一定程度满足了年轻人张扬个性的诉求4.为何人们患上了文学失语症❓(1)为寻求群体认同感,倾向于使用网络新词,摈弃对精确的文学性表达的追求。

(2)网络用语简洁化,人们信手拈来,使人惰于思考,失去精准表达的机会。

(如同方便面)(3)生活节奏快,无暇思考,从效率至上的原则来看,习惯于简单粗暴地对词语进行归类和标签化,高效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项目十一年级科学论文课题名称上海市浦东新区市重点高中生在虚拟(网络)与现实中的人格两面性摘要:据近期新闻媒体的报导及记载显示:近几年来网络虚拟体验异化了青少年的生存状态。

虚拟与现实的混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青少年双重人格的形成。

本课题就此现象展开调查,较为深入地探究上海市浦东新区市重点高中生在虚拟与现实中人格两面性的具体成因,大致数量及相应实际的解决方案。

探讨这样的多重或双重人格对其日常生活的影响,或利或弊。

并对“虚拟”的概念进行定义。

一、调查背景(一)调查由来在社交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身边的同学在虚拟(网络)与现实中都有或多或少的性格差异,形成较大的反差。

经过初步了解,发现这一现象在上海青少年中十分常见,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高中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往往在网络聊天中向别人展示出一个与现实中不同的形象。

我组成员就这一现象,就近选择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市重点高中作为调查区域深入研究上海市浦东新区市重点高中生在虚拟与现实中的人格两面性,调查其本质与原因,探究这一现象对上海浦东新区的市重点高中生的成长有何影响,发掘现今上海高中生的心理状况等。

让本区的市重点学校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帮助他们更健康地成长。

(二)文献查找通过浏览互联网及翻阅纸质文献,了解到目前只有很少的论文及学术文献涉及到这一方面,按照前述的主题词或关键词进行多种逻辑组配,在前面所列的国内相关数据库的时段内,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结合的方法进行检索,共查地相关文献20篇,如欧光耀的《试析网络交往中的双重人格》(三)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本小组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市重点大多数学生在虚拟(网络)和现实中表现出不同个性这一现象为研究对象。

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于上海市市重点高中学生的实地访谈与问卷调查,从学生的现实交往与虚拟(网络)交往的双角度出发,来解读这一现象,进而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青少年们培养更好性格的作出帮助。

二、调查方法与过程(一)调查方法1.实地访谈本次共对上海市4所高中(均为市重)进行采访和实地观察,采访对象为在校学生,以学生为研究主体对当今高中生在虚拟与现实中的人格两面这一现象的因素等进行采集和具体分析,并就此设计了相关问卷。

根据问卷结果,本小组再次针对因素的具体体现向在校学生进行访谈,以期得到更准确的数据。

2.问卷调查(见附录1)本次共发放抽样问卷500份,发放于上海市6所高中(均为市重),最终实收问卷350份,其中有效数据308份。

问卷内容主要针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市重点高中生在虚拟与现实中的表现的人格两面性在学生中的现状的采集和分析。

根据早前访谈结果,问卷主要涉及受访者现实中性格和虚拟网络中的性格两个方面,还包括使用网络频繁程度、现实中社交情况等。

(二)研究过程1.提出问题,查找高中生现实中人格、虚拟网络中人格的相关文献,掌握高中生心理背景;2.实地初步采访上海市4所高中(市重)的在校学生,观察并及时记录反馈情况;3.结合采访结果与导师意见,设计有关调查问卷,发放到该4所高中;4.针对问卷结果,进一步采访在校学生;5.分析、讨论所得数据,得出结论,完成结题报告;三、调查结果图1.受访对象主要年龄分布(一)人格两面性在虚拟与现实中的具体体现调查数据显示,在308份有效问卷中,当被问及是否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流和在虚拟世界(网络)上有差别时,经常在虚拟世界(网络)上与人交流的学生中有49.6%表示有轻微差别并在网络上更为放得开,15.2%的学生表示差别很大;而偶尔在虚拟世界(网络)上与人交流的学生中也有47.5%表示在虚拟世界(网络)上更为外向,另有14.1%的学生表示在他人眼中,他们在两种环境下的性格体现并无差别(如图1);这些数据表明:除去从不在虚拟世界(网络)上与人交流的学生外,不论是偶尔还是经常利用网络与他人沟通,都会导致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人格两面性,而相对的,他们在生活中表露的相互性也相应降低。

图2.浦东新区市重点高中生在网络及现实中的性格差异(二)人格两面性在对待朋友态度上的具体体现通过问卷及实地走访我们得知,对于目标总体,仅有4.3%的受访对象十分信任虚拟世界(网络)里认识的所有朋友,其中有41.6%在现实中只有少数知心朋友,对大多数人不以为然;32.7%的受访对象信任虚拟世界(网络)中的大部分朋友,其中69.2%的学生也同意相信现实中的大部分朋友。

23%的受访对象完全不信任虚拟世界(网络)中认识的朋友,但其中73.4%十分信任或基本信任现实中的朋友(如图2、图3)。

数据表明信任虚拟世界(网络)中的朋友的受访对象同时也信任现实中的朋友,而在虚拟世界(网络)中仅有一两个知心好友的受访对象超过60%信任现实的朋友。

那些更加青睐于信任虚拟世界(网络)中朋友的受访对象往往社会认知相对较低,其实质是现实角色与虚拟角色的扮演冲突。

图3.浦东新区市重点高中生对虚拟世界(网络)中认识的朋友的看法图4. 受访者对虚拟世界中认识的朋友的看法(横)及对现实世界中认识的朋友的看法(纵)(三)人格两面性在受访对象主观认识上的体现受访对象对自己的主观认识也是我们研究的内容之一,通过比对我们发现:67.6%的受访对象认为自己在虚拟世界(网络)与现实中存在人格差异(如图4),在9%主观认为自己在两者间差异很大且在虚拟世界(网络)中更开朗的受访者中,80%十分或比较享受在网络上与他人的沟通交流;除去感觉两者并无差异的受访群体外,其余受访群体均有55%以上的受访对象表示自己十分或比较享受在虚拟世界(网络)与他人沟通交往(如图5)。

图5.受访者主观认为自己现实生活中与人沟通和网络中的差别图6. 受访者对现实和网络中沟通差别的自我评价(横)与在虚拟世界(网络)中与人交流的态度(纵)(四)人格两面性产生的原因反馈1.网络特点所致每一个人自出生起就有着不同且明确的个体身份,姓名、年龄、性别等标识同时决定了每一个个体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无法更改。

而网络的“匿名性”特征让他的每一个使用者得以隐藏自己的各项社会特征,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网络身份的确立与现实中的社会角色无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格两面性的产生。

2.现实生活中的压力所致在我们实地走访的过程中,不少受访者向我们表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压力过大,但是因为家庭或社会等原因无法与现实的朋友吐露,只能转而向虚拟世界(网络)中认识的朋友进行自我表露。

而现实生活压力过大正逐渐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因此人格两面性的现象在高中生中也越来越普遍。

3.家庭教育所致随着现实中社交网络的逐渐庞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也日益复杂。

现今,很多家长自小教育孩子不要随意与陌生人搭话,导致孩子在长时间独处(如节假日)时缺少沟通交流的对象,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内向性格的发展,久而久之就更加不敢与陌生人沟通,也更少有信任的倾诉对象,形成恶性循环。

此时孩子为了宣泄内心压抑的情感就倾向于在虚拟世界(网络)上寻找倾诉的对象,从而导致了人格两面性的产生。

4.家庭环境所致随着社会压力的加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青少年的家长忙于工作,往往每天很晚才回家,缺少与孩子的共处时间。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时难以通过父母这个途径发泄或寻求解决途径,因此他们更易转向网络,向同龄人或朋友倾诉。

长此以往,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就会越来越缺少与人沟通交流或解决问题的欲望,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格两面性的产生。

五、创新点本课题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不同于现有的,对较大范围内的青少年在虚拟与现实中产生人格两面性的原因的研究,本小组较为深入地探究上海市浦东新区市重点高中生在虚拟与现实中人格两面性的具体成因,大致数量及相应实际的解决方案。

探讨这样的多重或双重人格对其日常生活的影响。

六、收获和体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沟通需求的不断增长,网络这一平台越来越多的被用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这一交往方式对人们的心理和他们的社会认知都会带来不小的冲击。

但是网络交往毕竟与现实交往不同,若是不能处理好两者的平衡甚至是顾此失彼,那便是得不偿失的了。

过分沉溺在这种虚拟的交往中,沉溺于自己所塑造的虚拟自我,就会形成一种不同于现实人格的"网络双重人格",这种网络人格一旦进入现实人格中,就会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交往,甚至发生交往危机.就青少年的人格成长和社会化而言,网络虚拟体验异化了青少年的生存状态。

虚拟与现实的混淆,同样导致青少年双重人格的形成。

我们的课题也有许多待改进之处。

对于高中生们在虚拟世界(网络)与现实中人格两面性产生的原因还需进一步完善,如果有机会,我们想扩大受访对象,降低受访限制,并得到相关领域专业导师的指导。

希望通过我们的课题能让虚拟与现实中人格两面性的产生这一问题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处理网络与现实间的平衡。

七、参考文献1.[题名] 试析网络交往中的双重人格[作者] 欧光耀[来源] 当代教育论坛 2008 卷4[单位] 中南大学校长办公室[摘要] 网络交往的双重人格是网络人格的虚拟化,其实质是现实角色与虚拟角色的扮演冲突。

这种冲突能够导致自我认知、性格、个人思维与人际关系的不同异化。

2.[题名] 青少年网络双重人格分析[作者] 彭文波;徐陶[来源] 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单位] 西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摘要] 本文从人格的定义和结构入手,分析网络双重人格的表现和危害,认为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是青少年交际重点转向网络的重要宏观因素,而网络特殊的角色扮演与对现实规则的反动是个体容易产生网络双重人格的关键性微观因素,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则是产生双重人格的主观诱因。

3.[题名] 虚拟与现实的冲突:双重人格下的交往危机[作者] 彭晶晶黄幼民[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6(3)[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系,湖北,武汉,430079[摘要]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交往已成为人们的基本交往方式.但是,过分沉溺在这种虚拟的交往中,沉溺于自己所塑造的虚拟自我,就会形成一种不同于现实人格的"网络双重人格",这种网络人格一旦进入现实人格中,就会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交往,甚至发生交往危机.八、关键词人格障碍虚拟与现实性格缺陷交流障碍附录1:调查问卷上海市浦东新区市重点高中生在虚拟与现实中的人格两面性1.您的性别是?1)男2)女2.您的年级是?1)高一2 ) 高二3) 高三3.您平时在虚拟世界(网络)中与人交流多吗?1)经常在虚拟世界(网络)的人有交流2)偶尔在虚拟世界(网络)的人有交流3)从不在虚拟世界(网络)的人有交流4.您平时在虚拟世界(网络)与人互动的形式是______?1)聊天工具(QQ、微信、YY等)2)社交网络(人人、Ins.、朋友圈、微博等)3)网络游戏(Dota、剑三、剑灵、英雄联盟、三国杀等)4)交友网(珍爱网、世纪佳缘网、百合网等)5)交易平台(淘宝网、当当网、亚马逊网等)5.对于与虚拟世界(网络)的人交流,您的感受是________?1)超级享受2)还不错吧3)没什么感受,与真实世界没什么区别4)比真实世界无聊,觉得很没意义6.有没有人说您现实生活中与人沟通和网络中有差别?1)有人说差别很大,简直判若两人2)有人说差别有一点点,虚拟世界(网络)中更加放得开3)有人说差别有一点点,现实中更加放得开4)从来没人说过,大家都觉得我在虚拟和现实中一样7.您觉得自己现实生活中与人沟通和网络中有差别吗?1)很大,虚拟世界(网络)更开朗2)很大,现实中更开朗3)还好,虚拟世界(网络)更开朗4)还好,现实中更开朗5)自己感觉没什么差别8.您是否很乐意与在虚拟世界(网络)认识的人在现实中见面沟通?1)十分期待与他们相见2)无所谓啊,对方强烈要求的话可能会见面3)不希望虚拟世界(网络)中的人影响自己的现实生活9.您对虚拟世界(网络)中认识的朋友怎么看?1)觉得自己认识的都是好人,与他们相处很愉快,十分信任对方2)大多数都可以信任,相信自己认识的人不会错3)仅有一两个可以当知心好友,可以互聊心事4)完全不信任网络中认识的人,觉得他们并不可靠10. 您对现实中认识的朋友怎么看?1)现实中的朋友才是最可靠的,只相信身边能见面的朋友2)相信大多数,需要通过自己的判断3)只有少数知心朋友,对于大多数人不以为然,不希望拥有太多朋友4)现实中根本没有朋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