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金融硕士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基准利率: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
起决定性作用的意思是——这种利率变动,其他利率也相应变动。
西方国家传统上以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为代表,我国指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
2.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
商业信用的形式主要有:赊购商品,预收货款和商业汇票。
3.最后贷款人:在出现危机或者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时,负责应付资金需求的机构(通常是中央银行)。
4.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的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产生派生存款的作用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
二.判断
1.对银行的资本要求应该降低。
如果银行以资本形式持有的资金占其资金的比例减少的话,那么,银行能够扩大贷款能力。
答:错的。
不符合商业银行三性中安全性的原则。
根据安全性原则,当商业银行资本金下降时,其抵御风险的能力是正比例降低的。
2.依据利率平价理论利率高的货币其远期汇率会升水。
答:错的。
利率平价理论认为,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的利率之差;利率高的货币远期会贴水,利率低的货币远期会升水。
三.简答
1.米尔顿曾建议联邦储备的贴现业务应该取消,如果他的建议付诸实施,货币供应量将会如何变化?
答:许多美国经济学家认为再贴现不能有效地调控经济运行,但是它能够稳定和保障经济体系运行。
再贴现窗口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就是对银行系统注入资金。
所以再贴现实际上是银行业的一道安全阀门,通过这道阀门注入资金,可以提高银行业运行的稳定性。
正是这个意义上,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已经能够为金融系统提供安全保障,而再贴现的其它作用都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做到,而且做得更好、更精确的情况下,应该放弃再贴现业务。
2.如果你的银行已无超额储备,而一位信誉卓著的客户前来贷款,你会回绝他吗?为什么?有没有方法满足客户。
3物物交换与使用商品货币有何不同?
答:公式:商品──商品,商品──货币──商品
特征:前者买和卖同时进行,后者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可以分离。
联系: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是在物物交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商品流通是商品交换的高级阶段
4.对银行业的管制比起其他行业要严厉得多,如何能够证明是合理的呢?
答:金融风险论:金融业是特殊的高风险行业,有发生支付危机的连锁效应,金融体系的风险直接影响着货币制度和宏观经济的稳定。
这些金融风险的内在特性,决定了必须有一个权威机构对金融业实施监管,以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5.货币主义者为什么不提倡积极的货币政策?
答:货币学派强烈反对凯恩斯学派关于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主张,认为国家的过多干预阻碍了市场自我调节机制的发挥,从而促成经济紊乱。
就货币政策来说,凯恩斯学派主张实施“逆风向”调节的相机抉择的方针:经济过热,相机采取紧缩措施;反之则采取扩张措施。
货币学派认为,相机调节货币供给的金融政策,由于要在长期时滞之后才能生效,那么是否有效实际上难以肯定。
而且多变的金融政策还会加剧经济的波动。
他们论证,货币需求函数的变动,从长期看是相当稳定的,因而他们的货币政策主张是保持货币供给按“规则”增长。
四.论述题
1.我国货币政策目标1986-1995年为“经济发展,稳定物价”,1995年颁布《中国人民银行法》后,政策目标调整为“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试评价这种调整的效果分析其中原因。
(百度答案)
这一表述一方面强调了货币政策的单一目标是稳定币值、稳定物价,另一方面也没有将这一目标绝对化,体现了货币政策依靠稳定物价,为长期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环境,并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宗旨。
回顾十余年的经济实践,我们不难看出,在我国经济体转轨时期,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经济非均衡程度较严重,货币政策实际上容易偏向“经济发展”而忽视“稳定货币”,从而出现高通货膨胀,扰乱经济的稳定增长。
从目前主要经济国家来看,各国普遍强调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把稳定币值放在货币政策的首位,避免因通货膨胀而引起的经济波动。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当前正处于转轨时期,面对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和压力,货币政策应确定怎样的目标,发挥怎样的效力,是需要我们迫切解决的问题。
这种调整使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就从原来的双重目标确定为“稳定币值”的单一目标,以货币稳定来促进经济增长。
2.当前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及内部经济失衡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应如何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内外均衡矛盾的调节?
(百度答案)并结合《圣才教材》P94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具体手段
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表现为“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结果是国家外汇储备不断增加。
我国内部经济失衡表现为高投资、低消费(高储蓄)的宏观经济内部失衡及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和CPI持续高位的两难选择。
1.应尽快对外贸政策进行全面调整,放弃“奖出限进”的外贸政策。
取消出口退税,逐步降低进口关税水平,取消不利于进口的一些管制措施,为尽快恢复外部平衡创造良好的环境。
2.加快完善汇率形成制度。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着眼长期必须坚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逐步使汇率水平在市场基础上确定,使得经济向均衡状态收敛。
3.调整可接受的通胀水平,加快实际汇率升值步伐。
4.不宜采取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
其一,在汇率调整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在中美之间继续保持一定的利差;其二,当我们持续地对实际汇率进行调整,随着CA的缩小,国民经济有可能出现趋冷变化。
5.必要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使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金融硕士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名义利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
2.信用工具:在信用活动中产生,能够证明金融交易金额、期限、价格的书面文件。
3.中央银行:是金融管理机构,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制定和执行金融方针政策。
4.流通中的通货:即处于流通中的现金。
二.判断
1.商业信用的规模通常与产业资本的周期动态相一致。
答:对。
商业信用行为总是处于再生产过程中和商业运动结合在一起,所以相一致。
2.保理业务就是银行对出口企业的短期商业票据贴现。
答:保理业务是由银行或专业代理融通公司代顾客收取应收账款并向顾客提供资金融通的一种业务方式,其核心是应收账款的承购和买断,银行无追索权;而短期票据贴现,银行对出口商有追索权。
三.简答
1.为什么凯恩斯认为货币的投机需求主要取决于当前利率高低,并对利率变动极为敏感?答: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由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组成。
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与收入相关,与收入呈正向变动关系;出于投机动机的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相关,与利率成反向变动关系。
凯恩斯把用于储存财富的资产分为两类:货币与债券。
货币是不能产生利息收入的资产;债券是能产生利息收入的资产。
人们持有货币,收益为零。
人们持有债券则有两种可能:如果利率趋于上升,债券价格趋于下跌;如果利率趋于下降,债券价格就要上升。
如果持有债券的收益为负,持有非生息资产——货币——就优于持有生息资产;反正,货币需求减少,对债券的持有量则会增加。
货币需求的增减关键在于微观主体对现存利率水平的估价:预期利率水平下降,从而债券价格将会上升,人们必然倾向于多持有债券;反正,则倾向于多持有货币。
因此,投机性货币需求同利率负相关。
2.为什么人们认为降低融资费用是间接融资较之直接融资的优势之一?
(百度答案)
3.如果一家银行的董事长告诉你,他的银行经营的是那么好,以致从未在存款外流时,催还过贷款、出售过债券或借过款,你如何评价他的经营能力?
(百度答案)
4.谈谈商业信用(以赊销为例)被企业普遍接受的原因
答: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在工商企业之间存在则会种种稳定的经济联系,对于经济发展来说,这种联系的顺畅进行是必要的条件。
但这种联系的过程中,购买的一方可能缺乏必要的资金,如果没有商业信用,这种联系就会发生阻滞;如果卖方有能力提供商业信用,生产和流通过程就会比较顺畅。
商业信用使得买卖双方可分散决策,正是通过这种可以分散决策的商业信用活动,润滑着整个生产流通过程,促进经济的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知道今天,商业信用一直广泛存在于商品推销和国际贸易领域之中的原因。
5.简析货币政策目标物价稳定与平衡国际收支的冲突关系。
答:(西财课本)当一国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出现通货膨胀,而别国物价水平相对稳定时,则意味本国货币对内购买力降低,本国商品相对昂贵,而外国商品相对便宜。
这样就会促进本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最终导致国际收支失衡(顺差);相反,如一国物价水平相对稳定而别国出现通货膨胀,则意味本国货币购买力相对提高,本国商品相对便宜,而外国商品相对昂贵。
这样就会使本国出口增加,进口减少,最终导致国际收支失衡或趋向失衡(顺差)。
四.论述题
1.有人说:“世界上最好的金融专家也无法完全清楚现今世界上层出不穷的金融工具”,谈谈你的看法。
答:(如金融风险论——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2.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主要外汇风险有哪些,如何规避?
答:(1)进出口贸易风险。
这是指在进出口贸易中收付外汇因汇率变动而引起的损失。
例如,商品出口后到结算收入外汇往往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如外汇汇率下浮,则出口商品成本和售价虽然未变,但实际收入却相应减少,同样道理,进口商品到货支付时,如遇外汇汇率上浮,则进口商需要支付更多本国货币,从而蒙受亏损。
(2)外汇储备风险。
企业为应付日常外汇支付,常需保持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这些外汇储备表现为存放在国外的外币资产。
如果持有的外币资产的外汇汇率贬低,就会蒙受亏损。
(3)外债风险。
这是指对外举债因汇率变动而引起的损失。
借入美元,折换成人民币进口设备,但到还债时遇到美元汇率上浮,人民币汇率下浮,则需要以更多的人民币没有折算成美元才能清偿外资。
为避免或减轻汇价风险损失,在对外交易中需要采取一些防范措施,例如选择好贸易结算使用中的货币,运用远期外汇买卖等。
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金融硕士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本位币:也成主币,是用法定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规格经国家造币厂铸成的铸币,我一国流通中的基本通货。
2.基准利率: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
起决定性作用的意思是——这种利率变动,其他利率也相应变动。
西方国家传统上以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为代表,我国指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
3.马歇尔·勒纳条件:假定:出口需求弹性为x η,进口需求弹性为m η,货币贬值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的必要条件是1x m ηη+>,即进出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
4.管理浮动:在实际生活中,政府通常或多或少对汇率加以适度调节,方式可以是直接参与外汇市场活动进行买卖外汇,或是通过调整国内利率水平等手段进行间接调节。
这种情况被称为管理浮动。
二.判断
1.应当允许银行自己决定他们需要的资本量,归根到底,即使证明他们的量不足,损失也会落在他们身上。
答:不正确。
金融风险论:金融业是特殊的高风险行业,有发生支付危机的连锁效应,金融体系的风险直接影响着货币制度和宏观经济的稳定。
这些金融风险的内在特性,决定了必须有一个权威机构对金融业实施监管,以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2.特里芬难题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固有的。
答:正确。
特里芬提出,以一国货币,例如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具有不可克服的矛盾。
国际清偿力的增加要靠美国外汇收支逆差和不断输出美元来维持,而美国外汇收支逆差不断增加,会危及美元的可兑换性和美元的信用;反之,如果美国保持外汇收支平衡以稳定美元,则会导致国际清偿力的不足。
因此,基于这种矛盾,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要归于崩溃。
三.简答
1.在19世纪的美国,为什么人们明知支票可能被拒付,有时还是更愿意接受支票而不是黄金?
2.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迟缓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发达的金融市场,谈谈你的看法。
金融压抑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抑制市场机制和不恰当的金融管理政策对经济成长和经济发展产生阻滞作用,其负效应有负收入效应、负储蓄效应、负投资效应、负就业效应。
3.“负债管理”是什么意思?讨论积极的负债管理给银行带来哪些好处?又有什么缺陷? 答:核心思想是主张以借入资金的办法来保持银行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业务和银行收益。
负债管理认为,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获得,向外借款也可以提供流动性,只要借款领域广大,流动性就有保证。
而且,负债业务管理有效,则无需经常保有大
量高流动性资产,并可将资金投入到更有利可图的资产上,银行利益则将提高。
负债管理开创了保持流动性的新途径,由单靠吸收存款的被动型负债方式,发展成向外借款的主动型负债方式。
即可根据资产的需要调整或组织负债,让负债去适应和支持资产。
这就为银行扩大业务规模和范围创造了条件。
缺陷是:调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增加了经营风险;不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
4.简述银行资产流动性的内在来源及其作用。
答:(1)现金和保留在央行的存款:应付客户提存
(2)贴现:既能获利,又能在需要时随时收回资金
(3)贷款:在其资产业务中一般占首位,是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
(4)证券投资:增加收益和资产的流动性
(5)租赁业务:增加盈利
5.如果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并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你预计货币供给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货币供给会减少。
降低再贴现率,央行降低贴现利率,则贴现贷款增加、信用扩张、货币供给量上升。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使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减少,从而减少货币供应量。
但法定存款金率的影响对象为所有存款,影响面大,相抵消后还会使货币供应量减少。
四.论述题
1.“与其把贪婪视为罪恶,不如把它看成增进福利的积极因素”,结合金融创新,讨论这个说法。
答:金融创新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商品经济处于不断发展的进程之中,特别是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使得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突破时间、地域以及各种社会传统的界限,在这种形势下,当然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于为之服务的金融事业提出新的要求。
面对新的要求,原有的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服务方式、金融市场组织形式和融资技巧等就会一些方面显得笨拙、落后,不怎么合理并缺乏效率。
这就必然导致突破原有藩篱的金融创新。
而且,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变化所提出的客观需求不仅是强劲的,而且是持久的,所以金融创新的浪潮也仍在不断地推进。
反应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已对并将继续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着有利的推动作用。
2.分析美联储定量宽松政策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百度答案)
(1)短期国际资本流入加剧。
在美联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作用下,联邦基金利率处于历史低位,美元呈走软趋势。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中美利差倒挂和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良好预期下,流入中国的短期国际资本呈现出加速的态势。
(2)人民币汇率调整进退两难。
量化宽松政策加大了美元汇率的波动,增加了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难度,在美元贬值和短期国际资本涌入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压力再次显现。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型企业将带来较大冲击,经济可能大幅下滑,进而引发严重的失业问题。
(3)通货膨胀卷土重来。
面对资本流入以及资源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胀风险,中国通货膨胀率将上升。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加大了未来全球通胀风险和资产泡沫风险,并通过各种渠道传导至新兴市场国家。
(4)货币政策可能被动跟随美国进行调整。
如果中国不跟随美国和全球的量化宽松政策,人民币将可能产生更大的升值压力;如果中国跟进美国的政策,由于中国的家庭和金融机构并不存在去杠杆化的问题,那么中国货币供应量将十分充足。
因此,无论中国跟随还是不跟随美国的货币政策,都会出现流动性充裕的情形,这将推动资产价格泡沫的出现。
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金融硕士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消费信用: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
2.市场利率:随市场规律变化而变动的利率。
3.汇率目标区:政府设立本国货币对其他货币的中心汇率并规定汇率上下浮动幅度的一种汇率制度。
4.欧洲债券:票面金额并非发行国家当地货币的债券。
二.判断
1.基准利率一般属于长期利率。
答:各种利率是按不同的划分法和角度来分类的,以此更清楚的表明不同种类利率的特征,按利率的地位可划分为:基准利率与一般利率;按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可划分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
基准利率和长期利率属于不同的分法,没有隶属关系。
2.当前中美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诱因在于汇率杠杆失灵。
答:错误。
主要诱因在于中美投资和贸易的结构不同、中美储蓄率和消费率不同、中美在经济全球化形成的产业链分工不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合理等。
三.简答
1.与直接融资相比,间接融资的优点和局限性。
答:优点:
(1)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其网点多,吸收存款的起点低,能够广泛筹集社会各方面闲散资金,积少成多,形成巨额资金。
(2)在直接融资中,融资的风险由债权人独自承担。
而在间接融资中,由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是多样化的,融资风险便可由多样化的资产和负债结构承担,从而安全性较高。
局限性:主要是由于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加入了金融机构为中介,隔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投资者对象经营状况的关注和筹资者在资金使用方面的压力和约束。
2.为什么说派生存款系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答:存款货币创造的两个必要条件是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非现金结算制度。
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定期存款准备率和现金漏损率是制约派生存款规模的主要因素。
(1)法定准备率,是由国家规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对该银行所吸收的存款总额的比率。
法定准备金率愈高,银行吸收的存款中可用于放款的资金愈少,创造存款货币的数量则愈少;反之,法定准备率愈低,创造存款货币的数额愈大。
(2)超额存款准备率,指银行超过法定要求保留的准备金与存款总额
(3)现金漏损率,是指公众提取现金所形成的现金漏损与存款总额的比率;
(4)定期存款利率,是指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与存款总额的比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和超额准备金率和定期存款率是制约派生存款规模的主要因素,三者比率越高,存款派生规模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3.当一家银行以他的一部分现金存入中央银行时,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将有何变化?
答:不变。
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为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其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之和,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存款在银行体系的转移必是等额现金在银行体系内的转移,存款总量不会超过银行吸收的现金量。
4.若借款规定必须用于应急,而不能用于营利。
那么,借款的数量还会取决于市场平均投资收益率与基准利率之差吗?
答:
5.简述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答:商业银行的经营有三条原则: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
追求盈利是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要求,是改进服务、开拓业务和改善经营管理的内在动力。
这一原则占有核心地位。
流动性问题,或者说清偿力问题,是指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等方面要求的能力。
为了保持流动性,银行在安排资金运用时,一方面要力求使资产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则必须力求负债业务结构合理并保持自己有较多的融资渠道和较强的融资能力。
安全性原则,是指避免经营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的要求。
银行经营自有资本所占比重很小,主要依靠吸收客户存款或对外借款用于贷款和投资。
所以,坚持安全性原则,历来都是银行家们高度重视的事情。
三原则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
一般来说,安全性和流动性是正相关的,但它们与盈利性往往有矛盾。
对此,只能从现实出发,统一协调,寻求最佳组合。
五.论述
1.有人认为银行流失了大量优质客户,传统银行将逐渐消逝,你怎么看?
答: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一体化、高新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客户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
如果还是按照传统银行的概念,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商业银行的路必将越走越窄,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所以,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创新,创造出受市场欢迎的、满足客户需求的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使自己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但是,必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风险的防范。
2.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7年时间缓慢升值超过30%;2012年10月汇率出现明显异动,甚至触及涨停板,引发各界对政策走势与宏观经济的进一步关注。
2013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继续震荡上行,9月2日触及6.1162低位。
目前对于我国的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走势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均衡派,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人民币汇率已经接近均衡。
另一派别是升值派,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人民币会持续升值。
谈谈你的看法。
(百度答案)
本人更倾向于均衡派,人民币汇率恐怕难以呈现持续升值的态势。
理由如下:(1)全球经济尚不稳定,美国推出量化宽松政策,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币也纷纷贬值。
(2)中国国内经济仍存在下行压力,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支撑已达到“均衡”状态。
(3)国际资本存在流出的风险。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再加上美欧经济复苏的预期,国际资本可能流出中国市场。
(4)人民币升值已对中国出口企业造成不小的影响,出口持续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