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440新闻与传播)专硕真题

合集下载

2017年武汉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广告学方向)考研真题

2017年武汉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广告学方向)考研真题

武汉大学
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满分值150分)
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广告学方向)科目代码:440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广告学方向)
一、辨析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广告的分类有媒介策略、地域、营销;
2.广告是一种推销活动;
3.互联网是一种优势广告媒体。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p理论的内涵和应用价值。

2.品牌理论的演变过程和构成体系。

3.熟悉营销的效果达到的核心机制。

4.场景营销如何实现消费者在场互动。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题30分,共60分)
1.整合营销传播在数字营销时代的应用。

2.数字营销时代广告营销和消费者的新型关系。

之前有分享一个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学方向)的考研真题,因为武大的考研真题都不对外公布了,所以,在此继续分享广告学方向的考研真题,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的真题是一样的,就不再多说了。

初试专业课教材,考试大纲及历年真题,答案解析,复习笔记,报录比,复试及录取等考研常用信息都可以在东湖武大考研网上的考研资料栏目里找到的。

文章摘自东湖武大考研网!。

2017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2017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2017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34)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是我校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必考的专业基础科目之一。

旨在检验考生新闻传播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对象为报考我校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察学科范围1.必考范围:新闻采访、新闻报道写作2.选考范围:新闻评论、电视实务、网络传播、广告实务(备注:选考的四个部分中由考生根据报考方向选择相应的部分)三、考试形式与答题时间(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内容比例与试卷结构(一)必答部分包括下列内容(占总卷面分数的60%)新闻采访、新闻写作60%(二)选答部分包括下列内容(占总卷面分数的40%)在新闻评论、电视实务、网络传播、广告实务4部分内容中,选其中1部分答题,占总卷面分数的40%(三)题型简答题写作题分析论述操作(四)参考书目暂无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新闻采访第一章采访与新闻采访新闻采访的涵义及其特点第三章采访与新闻事实新闻事实的类型和特点;把握新闻报道的度;新闻采访的时机。

第四章记者与采访对象采访对象的地位和作用;采访对象的特点;采访对象的选择。

第五章记者的交往圈与采访路线用脚采访的重要意义;建立采访基地的特殊价值。

第六章新闻发现(一)新闻发现的价值;新闻发现的含义;新闻发现的本质。

第七章新闻发现(二)新闻发现力的培养和训练;发现新闻的途径。

第八章采访准备采访准备的作用;采访准备的内容;报道方案的策划和拟订第九章现场访问访问的价值;访问的选择;问题的设计。

第十一章现场观察现场观察的功能;现场观察的目标。

第十二章体验式采访显性的体验式采访之方法;隐性采访的涵义及作用;关于隐性采访的争议。

第十三章电话采访与网上采访新媒体技术带来的采访方式变化、对传统的采访观念提出的挑战。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题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题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论述题 2. 简答题 3. 名词解释题1.请联系实际阐述如何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有效遏制新闻侵权行为的发生。

(山东大学,2010)正确答案: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记者和媒体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防止新闻侵权的发生:①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新闻工作者应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实事求是地采编新闻稿件,不能把新闻舆论监督的优先权当成特权,要求采访对象按记者或媒体的需要来反映情况,或视采访对象的态度而写“态度稿”。

②培养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有的新闻侵权事件是由于新闻工作者工作态度不认真、不严谨造成的,文字错误、语句错误,或是编辑错一个镜头,都可能会给被报道者造成极大的名誉损失,有的还会造成严重的精神损害和经济损失。

③多方查证新闻事实。

一是要多做调查,听取多方面意见,尽可能亲自核实情况,要留有必要的证据,以应付意外情况;二是要注意交代新闻来源;三是坚持重大新闻稿件送审。

④采用客观报道手法。

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在新闻报道中直接表达作者对事实的评论,不仅违反了新闻的特性和要求,评论不当还容易发生侵权。

采用客观报道手法不仅可以如实地反映客观事实的真相,还可以巧妙地将传播者的意图、目的隐藏在对事实的客观叙述之中,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⑤事后补救。

新闻媒体一旦发现自己的报道有失误,或被他人提起诉讼,要主动及时地纠正错误,变被动为主动。

通过更正、书面道歉等方法挽回不好的影响,争取得到对方的谅解,而免于起诉或撤销诉讼。

关于事后补救,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如:发表“更正”;用“来函照登”或加编者按的形式,原封不动地发表有关人士或单位的信件和文章;重新开展调查,发表新闻、调查报告或调查附记,澄清事实;主动组织有利于恢复受侵害人名誉的其他文章或报道,如在媒体上发表正面报道、辩护文章等。

涉及知识点:新闻道德与法规2.谈谈虚假新闻的形式和如何应对与减少虚假新闻。

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题库

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题库

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下)益星学习网提供全套资料目录第一篇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3年清华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4年电子科技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4年武汉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第二篇章节题库说明:按照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和实务题等常考题型进行分类,试题内容涵盖了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全国统一命题指导意见的全部内容,全部试题均有答案详解。

第一部分(中外新闻事业史)、第二部分(新闻理论)参见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上)。

第三部分新闻业务第一章新闻采访第一节新闻记者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新闻记者的分类第三节新闻采访的内涵与性质第四节新闻采访方式及基本要求第五节新闻采访前期准备第六节新闻采访的角度第七节新闻敏感与新闻线索第八节突发事件与新闻发布会的采访第二章新闻写作第一节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用事实说话第二节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第三节新闻角度的内涵及选择方法第四节新闻跳笔的内涵及运用方法第五节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第六节消息的内涵、特点与优势第七节消息写作的内涵及基本要求第八节各类消息的内涵及基本写作要求第九节通讯的内涵、特点第十节消息与通讯的区别第十一节通讯写作各环节的内涵及基本要求第十二节各类通讯的内涵及基本要求第三章新闻编辑第一节新闻编辑的内涵及特点第二节新闻报道策划与组织第三节新闻稿件的选择与修改第四节新闻标题的制作第五节新闻稿件配置第六节版面和图片编辑第七节广播节目编辑特点与要求第八节电视节目编辑特点与要求第九节网络编辑特点与要求第四章新闻评论第一节新闻评论的内涵及特点第二节新闻评论的地位及作用第三节新闻评论的类型第四节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第五节新闻评论的选题第六节新闻评论的立论第七节新闻评论的论证第八节各类新闻评论体裁的内涵及基本要求第三篇模拟试题2017年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2017年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篇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试题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邸报2.《卫报》3.新闻舆论4.创新扩散过程中的S曲线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知识税的主要内容和对英国报业的影响。

2.新媒体环境下核实新闻真实的方法。

3.法兰克福学派对于“文化工业”的看法。

三、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1.新闻生产技术和新闻真实实现的基本关系。

2.什么是框架及框架效果,对于新闻工作有何启示?参考答案: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邸报答:邸报是中国古代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发行的正式官报,发源于唐代的进奏院状报,又名“朝报”“邸抄”“进奏院状”“状报”等,“邸报”是其通称。

邸报的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旨、皇帝的起居、官员的任免、臣僚的章奏、战报及刑罚等。

其读者主要是政府官员和一般士大夫知识分子。

它定期连续发行,已有一部分采用了雕版印刷。

邸报发出后允许传抄、复制和发售。

2.《卫报》答:《卫报》是英国著名的地方报,高级报纸,一向被视为英国第二大报。

该报前身是1821年泰勒创办的地方性报纸《曼彻斯特卫报》,1855年由周报改为日报。

1848年泰勒年仅18岁的儿子约翰主持报务。

1959年改名《卫报》。

1964年编辑部迁往伦敦。

1870年约翰在伦敦设立了办事处,派记者到议会和政府各部采访。

同年,在普法战争中,其军事报道速度之快、内容之翔实,不比伦敦各大报逊色。

1870年,斯科特任该报总编,主持该报编务,之后《卫报》逐渐发展成为一家全国性高级报纸。

1907年《卫报》正式转入斯科特旗下,属于卫报和曼彻斯特新闻晚报公司。

1992年,《卫报》开高级报纸小报化先河,2005年成为英国首份全彩色印刷的全国性日报。

《卫报》读者多为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该报的风格较《泰晤士报》活跃,就内容而言,《泰晤士报》相对“保守”些,而《卫报》相对“激进”些。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题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题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多项选择题 2. 填空题 3. 简答题 4. 论述题 5. 名词解释题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

1.在编辑部内,编辑工作和采访工作的关系是( )(电子科技大学,2010) A.相互依赖B.互不联系C.相互联系D.相互重合E.相互监督正确答案:A,C2.编辑方针确定的依据是( )(电子科技大学,2010)A.报纸的归属和立场B.报纸的读者对象C.编辑的主观意志D.办报的目的正确答案:A,B,D3.修改稿件应注意全局着眼、形式为内容服务,还应注意( )(电子科技大学,2010)A.尊重稿件的事实与风格B.纠正原生错误C.防止后生错误D.推广规范语言E.反映时代精神正确答案:A,B,C,D4.同题集中的类型有( )(电子科技大学,2010)A.联合B.参照C.相关D.连续E.对比正确答案:A,B,C,D,E5.校正稿件的错误有( )基本方法(电子科技大学,2010)A.校对法B.替代法C.删节法D.加按语法正确答案:B,C,D6.新闻报道策划以运行时态来分可以划分为( )(电子科技大学,2010) A.连续式报道策划B.可预见性报道策划C.非周期性报道策划D.非可预见性报道策划E.周期性报道策划正确答案:C,E7.版面稿件之间联系的主要方法是组合,其主要的方式有( )(电子科技大学,2010)A.内容集合B.标题组合C.线条组合D.专栏E.空间组合正确答案:B,C,E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8.版面语言是版面特有的表现手段,其基本形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

(电子科技大学,2010)正确答案:版面空间编排手段版面的布局结构9.报纸策划是报纸编辑根据报纸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在确定报纸编辑方针的前提下,对报纸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的整体设计。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题后含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题后含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论述题 2. 简答题 3. 名词解释题1.论述维新派报刊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对我国新闻史的意义。

(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正确答案:维新派报刊的历史作用:(1)对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教育。

19世纪70年代以来,王韬、康有为、梁启超等作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陆续将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通过他们所办的报刊介绍到中国来。

(2)对读者进行了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传播新知识的同时,维新派报刊用大量篇幅向读者陈述了中华民族面临的严重危机,谴责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从而唤醒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激发了他们的热情,促使他们积极投身于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中。

(3)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成了变法的实现。

在维新派报刊的大力宣传下,变法、维新成了不可抗拒的社会潮流。

维新派报刊对新闻事业的贡献:(1)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严禁。

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和一些维新派大臣纷纷上书皇帝要求允许设立报馆,广开言路,终于促使光绪帝颁布了准许官绅士民办报的诏书,并要求政府给办报者以免税的奖励。

这是维新派多年来争取报刊出版自由的重大胜利,也是他们对中国新闻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2)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是维新变法的领袖,是思想敏锐、学识渊博、笔锋犀利的政治活动家,他们出来办报,一扫落魄文人的陈腐习气,开我国政治家办报的先河,从而使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3)创造了报章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

所谓“报章文体”,是指出现于报刊之上、不同于桐城派古文的一种比较通俗浅近的文体。

这种文体首先是王韬在《循环日报》上的运用,但没有形成气候。

这种新文体出现后,风行一时,成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文体,为“五四”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2.论述1911年之前报刊思想上的发展。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doc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doc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8,分数:16.00)1.论述维新派报刊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对我国新闻史的意义。

(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述1911年之前报刊思想上的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评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近代史上曾掀起过数次政论报刊发展的高潮,试论其发生、发展的原因及意义,并将其与西方政论报刊做一比较。

(南京师范大学2009年)(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述中国人第二次办报高潮的特点。

(南京大学,2009年)(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谈谈《新青年》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复旦大学,2011年MJC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试论成舍我在不同阶段的办报经历及特点,并阐述其对今天中国报业的启示。

2017年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2017年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2017年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6×5=30分)1.演绎推理2.舆论3.专栏组合4.“蒙太奇”5.记者二、简答题(10×3=30分)1.简述如何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

2.做好电视新闻编辑工作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呢?3.新闻写作是运用哪几种方法处理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的?三、论述题(15×3=45分)1.试述分析稿件需要进行哪几个方面的对照。

2.结合具体的新闻报道实践,论述新闻选题的基本类型及新闻选题策划的基本要求。

3.你认为记者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做好现场报道?四、实务题(45分)请从以下两个选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新闻时评。

(要求:新闻由头新鲜,材料真实可靠,论点突出;结构合理,表述明确;字数600字左右,标题自拟。

)A选题:当下国内高校教育与管理制度中存在的诚信问题。

B选题:中国与全球反恐。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6×5=30分)1.演绎推理答:演绎推理是指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

一般而言,只要前提是一般的,结论是个别的,就都属于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的特征包括:①演绎推理的思维特点,是从一类事物的普遍规律中推导出其中某一个事物的性质,因为这一事物的性质包含于它所属的一类事物的共性之中,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②演绎推理是从人们普遍经验的“一般”来推出对新闻事件这个“个别”的判断。

复杂一点讲,用三段论的方法,就要把新闻事件当做“小项”通过某个“中项”与普遍的知识经验相连,从而对新闻事件做出具有某种性质的“个别”判断。

2.舆论答:舆论是指社会群体对某种事件话题或事态发展所表达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的集合体,是一种社会思潮。

舆论在任何时候总有正确与错误、全面与片面、唯物与唯心、辩证与僵化之分。

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消除了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或者基本一致的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