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居民教案
世界的居民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世界的居民教案介绍世界的居民是指地球上生活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
了解世界的居民及其文化背景对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非常重要。
本教案将为教师提供一些教授世界的居民的教学方法和资源,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的生活、语言和文化。
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的居民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
2. 掌握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和人口特征。
3. 学习一种或多种世界主要国家的官方语言或当地语言。
4.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意识。
教学内容1. 国家和地区的介绍a. 学生将通过地图等资源了解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位置。
b. 学生将了解每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语言、风俗、宗教和传统文化。
2. 探索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活a. 学生将通过阅读、研究和讨论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居民的生活方式。
b. 学生将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各种习俗、饮食、服饰等。
3. 官方语言或当地语言的学习a. 学生将选择至少一种世界主要国家的官方语言或当地语言进行学习。
b. 学生将通过语言学习资源,如课本、学习软件和在线课程等,掌握基本词汇和表达。
4. 跨文化交流活动a. 学生将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或社区成员交流和分享文化。
b. 学生将组织文化展示活动,展示他们了解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
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学生将分成小组,共同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2. 观察和描述:学生将观察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描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活方式和特点。
3. 研究和分析:学生将进行独立研究,了解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语言、宗教、传统文化等。
4. 跨学科教学:教师将整合地理、历史、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世界的居民。
教学资源1. 地图:提供世界地图,供学生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
2. 书籍和资料:提供多种关于世界的居民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的书籍和资料,供学生研究使用。
3. 语言学习资源:提供相关世界主要国家官方语言或当地语言的课本、学习软件和在线课程等资源。
地理教案-世界的人口
地理教案-世界的人口第六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增长、迁移和分布是人口地理中最基本的知识,也是学习本章各部分知识的基础。
知识要求智能训练思想教育重点:通过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世界人口的分布可以知道人口发展的形势,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并为学习和了解后面的人口问题打下基础,因此这部分知识需要详细讲解难点:由于人口迁移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再加上这部分内容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比较多,因此人口迁移及其原因就成为了本节的难点,另外,分析人口分布的原因也是难点之一<="" bdsfid="161" p="" 以“读图+练习”的教学方式为主,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练习和资料,体现地理课堂的特色。
=""> 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设计依据时间分配导入<="" bdsfid="178" p="">3分钟板书第六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阅读2分钟板书引入1分钟讲述10分钟板书1、速度:缓慢加快练习5分钟讲述3分钟引入练习3分钟板书读图5分钟板书发达国家慢阅读5分钟引入讲述10分钟板书科技移民劳动力输出国际难民迁移引入读图3分钟板书(人/km2)练习8分钟小结2分钟板书人口密度大:稠密引入读图15分钟小结3分钟板书分布地区分布原因人口稠密地区人口稀少地区练习7分钟总结5分钟本节内容板书设计采用纲要式和表解式相结合,用powerpoint 展示,边讲边板,穿插于教学过程中。
第六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1、速度:缓慢加快发达国家慢科技移民劳动力输出国际难民迁移四、人口密度= (人/km2)人口密度大:稠密<="" bdsfid="324" p="">分布地区分布原因人口稠密地区人口稀少地区<="" bdsfid="334" div="">。
世界的聚落教案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节“世界的聚落”教学设计*****大学*********学院***【课标要求】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材分析】“世界的聚落”是属于人文地理的重要内容,涉及“聚落”这一新的概念。
聚落是人们集中居住在一起所形成的,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本节从城市与乡村两种聚落形态的对比入手,引导学生学会用地理思维思考问题。
同时,为学生学习人文地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世界的聚落”共有两部分内容,即“聚落的形态”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主要内容是聚落的形态。
包括城市和乡村的特点、聚落的演变、城市发展的条件、民居建筑特色形成原因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包括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从目标的达成方面来看,“聚落的形态”是基础的知识目标,“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终极的情感目标。
【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读图析图能力也相对较差,对于本节课的一些地理现象以及地理规律不是很能理解。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可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联系已经学过的世界的人口的知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发表见解、小组讨论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准确说出聚落的两种形态——城市与乡村的不同,通过看景观图判断出是城市聚落还是乡村聚落;能说出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观察1990和2010年南宁遥感影像地图,学生会总结归纳聚落演变过程、聚落发展的有利条件;通过观看图像、地图、举例分析,学生能分别说出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地方民居的特点以及其反映的地理特征;通过观看视频,说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运用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及归纳法,从图文资料中提取聚落的定义、城市乡村聚落的判断,聚落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聚落》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聚落》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的最后一节《世界的聚落》,主要内容是介绍世界各地的聚落类型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聚落类型的形成原因和特征,并探究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材中通过图片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城市、乡村、牧区等不同类型的聚落,拓宽学生对世界居民聚落的认知。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不同聚落类型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如城市、乡村、牧区等;能力目标: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判断和描述不同聚落类型的特征;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聚落类型的尊重和理解,增强对多样性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聚落类型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以及理解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聚落的概念可能有一定了解,但对不同类型的聚落特点和形成原因了解较少。
学生在观察和描述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图片进行引导和讨论。
同时,学生对多样性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需要通过教学引导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的聚落,你们还记得吗?请回答一下,什么是聚落?学生:(回答)教师:很好!今天我们将进一步了解世界的聚落,不同地区的聚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请看屏幕上的图片,你们能看出这些聚落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学生:(观察图片,回答)第二环节:概念解释与讨论教师:现在让我们来具体了解这些聚落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请看屏幕上的案例,我们先来了解城市、乡村和牧区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聚落。
请你们和旁边的同桌讨论一下,城市、乡村和牧区有什么不同之处?它们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一分钟)教师:好,现在请几组同学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
学生A:我们讨论了城市、乡村和牧区的不同之处。
城市通常人口密集,有高楼大厦和各种设施,交通便利;乡村相对较少人口,有农田和自然环境,生活相对宁静;而牧区则适合养殖业,有大片草原和牲畜。
初中地理《世界的居民》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测试讲评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
”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操作或实践才是最有效的。
根据上面的教学内容,结合这一需求,在本节课上,我采用分层次分小组,指导学生自行解决,教师辅助指导的教学方式,明确的责任分工,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教学难以顾及众多学生差异性的不足,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者,学生为主体的科学观点,实现教与学和谐发展。
当遇到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可加以指导、示范。
而对学生来讲,不论对与错,都有一个思维过程,所以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首先让学生课前进行试卷分析,在课堂上教师应善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到考试解决问题的情境中,重建学生思维,进而重建或完善解题思路。
并有效地促使学生进行反思与自我评价。
【教学目标】1、对试卷中自己所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类。
2、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做题方法。
3、针对考试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有的放矢的复习相关知识点;4、总结经验,掌握考试方法。
【教学关键】重视更改试卷中的错误,并对出错的知识点进行强化巩固,养成良好的审题、答题习惯。
关注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方法的培养与应用,初步理解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关系。
二、教学媒体和课前准备【针对学生】课前下发试卷及“卷后感悟”,查找自己易错题型,并完成通过努力可以改错的部分。
【针对教师】应对学生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汇总,确定讲评重点。
将学生分小组,使每组内有好,中,差三个层次学生。
统计解答题的得分,计算各题的平均分,以此衡量全班对此类题的掌握情况。
分析学生对相关知识、及相关方法的掌握情况,对学生错误较为集中或不会者较多的题目进行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制订措施,并设计好针对训练题。
将学生的错误进行分类,制作课件。
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课前纠错1、教师对学生错误较为集中或不会者较多的题目进行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制定讲评措施。
地理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节世界的聚落教案(新版)湘教版
第四节世界的聚落主备教师设计思路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以及聚落的形成和发展;2.能说出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区别;2.能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3.认识世界遗产及世界遗产的保护意义。
教学重点: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世界遗产的保护意义。
教学难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前自学自学活动:自主阅读课本P60内容,将以下问题的答案在课本中进行勾画。
(2min)1.什么是聚落?聚落主要的形式有哪些?2.什么是城市?什么是乡村?城市和乡村有什么区别?自学质疑:如:我的困难(或问题)是:。
课上研学一、自学反馈学生简要说明聚落的定义及类型,与同桌展示城市与乡村的区别。
进行简单的辩论赛:喜欢城市生活还是乡村生活,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聚焦问题影响聚落发展和形成的因素。
三、研究分享1. 观看地区特色民居图片资料,小组合作探究影响聚落发展和形成的因素有哪些?2.为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畅所欲言。
四、深度构建一.当堂检测:1.下列属于乡村聚落主要从事工作的有()。
A.纺织工业B.饮食服务业C.耕作业D.邮电业2.有关北极地区因纽特人住冰屋的说法,正确的是()A.因纽特人特别耐寒B.是为了体现民居特色C.建造冰屋是因纽特人适应环境的结果D.因纽特人喜欢标新立异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一定有聚落B.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定为居民点C.四合院是我国南方地区民居建筑的代表D.自然环境对聚落形成、发展的作用,不如人文环境的作用重要(二).梳理反思:学生本节课的收获,感受、疑问。
(三).总结归纳:课后拓学一、巩固知识二、拓展提升调查当地古代建筑旅游景点有无乱刻乱画的现象。
请设计一条保护古建筑、杜绝不良现象的广告语。
初中地理《世界的居民》教案
初中地理《世界的居民》教案第三章世界的居民世界的人口内容与分析内容: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和人口问题。
内容分析:本节主要介绍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和人口问题。
重点是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难点是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教材通过世界人口增长图,列举许多人口数据,让学生通过分析来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
为了便于学生分析并把握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所给资料从1950年开始,并预测到2005年,问题设置突出世界人口达10亿整数倍的年份。
课文中介绍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4个人口统计指标,要求学生对人口数据能够进行初步的计算和分析。
世界人口的分布,课文与地图密切地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可记住四大人口密集地区。
在课文中,粗略介绍了这4个地区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地形、水文条件,进而说明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在气候湿润的临河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
世界的人口问题这一部分紧靠人地关系的主线,通过分析一系列实例来说明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人口过多、过少都不利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正常发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控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
本节教材既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又分析了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人口预祝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关联,以此来培养学生透过数字看本质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数据一般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二教学目标与分析1.教学目标(1).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分布的特点。
(2.结合地图分析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
(3).运用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世界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原因。
(4).了解人口计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并能对人口数据进行基本的计量分析。
2.目标分析通过分析世界人口增长图,列举人口数据,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学会计算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
第四节《世界的聚落》集体备课(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
交通
特点
人口
分布
建筑
特点
生产
活动
城市
乡村
【引导】城市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发展空间,然而城市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你听到看到的,说说城市在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承转】聚落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在不断发展的。读课本P52页图,思考:
①村庄怎样演变为城镇的?在它发展过程中它的规模和建筑有哪些变化?
D.当地的现代化发展水平
5、将下列不同地区与建筑物对应连线。
A.东南亚 ①竹楼
B.陕北 ②冰屋
C.西双版纳 ③四合院
D.内蒙古 ④土楼
E.北极 ⑤高脚屋
F.北京 ⑥窑洞
G.福建客家 ⑦蒙古包
课堂小结
课件展示,概括本节知识要点:
1.聚落: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可分为城市与乡村两种形式;
两者的差别;
2.聚落的形成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1、什么是聚落?
2、聚落的形式主要包括哪两大类?
【分析】聚落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场所。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提问】请几位同学说说你到过哪个城市,它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而乡村呢?
【幻灯片】城乡对比图,思考:什么是城市?什么是乡村?完成下表:
3、多媒体辅助教学
主 备
补备
师生活动
师生活动
师生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的人居住在农村,有的人居住在城市,请同学们说说农村与城市的景观有什么不同?
一、聚落的形态
世界的人口教案
课题:第三章世界的居民——3.1节世界的人口湘教版初一上册——一、课标要求:1 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 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 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记住当前世界人口的总数,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2.了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定义并会举例阐述3. 了解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关系,掌握人口迁移的原因和现代人口迁移的特点4. 了解世界人口分布情况和特点,以及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能力目标:1. 通过读教材图3-1世界人口增长、图3-2世界人口分布、图3—3、图3—4,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初步学会从图表上获得地理信息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图表、数据、文字材料等,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计算,培养计算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人地观2. 使学生树立可续发展观念,意识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紧迫性,并从中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分析问题三、教材分析:教材先在前面一个章节《地球的面貌》安排了自然地理,第三章接着安排的是人文地理方面、教师要在上课的时候能够调控转换学生思维,使得学生可以客观系统的认识世界的各方面的知识。
本节主要有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的人口问题三个小标题,每一个小标题都可以讲的很深入也可以讲的很简单,在面对初一的学生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进行实际调控。
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图表的辅助教学,后面还有一个配套的活动和一些图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进行搭配。
四、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增长状况世界人口分布情况和特点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关系五、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六、课程类型:新授课七、教学方法:讲授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学习法为主,板书、多媒体教学、谈话法等为辅八、教学用具:世界地形图(挂图)九、教学课时:1.5个课时(60分钟)十、教学过程:十一、知识结构板书设计知识结构世界人口的数量世界人口的数量和增长 人口增长速度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人口密度 人口稠密区世界人口的分布 人口稀少区 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人口增长过快 世界的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对策措施板书设计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一、 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1、世界人口的数量1999年:60亿 现在 66亿 2011年 70亿 2、人口增长速度:←——————1800年————二次世界大战—————→人口增长极为缓慢∣人口增长迅速∣人口增长速度迅猛3、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4、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二、世界人口的分布1、人口密度2、人口稠密区3、人口稀少区4、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三、世界人口问题1、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全球性问题(1)、环境问题:城市:环境污染为主乡村:生态破坏为主(2)、交通拥挤、居住困难(3)、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2、世界人口增长过慢---部分国家经济发展受限制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劳动力资源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其它社会问题:如老年人生活孤单,人口抚养系数增加3、对策: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海曙区二中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3.1世界的人口教案新版湘教版
世界的人口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4、第一节日本(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了解中日贸易联系状况,记住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2、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理解我国“科教兴国”策略的重大意义一、目标认定,自主学习1、阅读17页材料回答日本国情:地域,资源、是一个小国。
2、二战后,日本从国外进口大量和,如、,然后依靠和资源,对进口原材料进行加工,制成大量出口,形成以为主的经济。
4、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和地区。
二、合作探究、共同提高(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由老师解答)1、关于主要工业原料进口情况,“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和“日本主要工业产品输出”7.11、7.12,说出日本主要原料的进口国和地区,产品输出地。
2.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1) (2) (3) 和不利条件是:3、根据日本经济发展水平它是国家。
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4、太平洋沿岸的工业(18页活动、图7.14)(1)、看看日本工业区有、、、、。
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在和沿岸的主要原因。
5、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那些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6、阅读课本18页有关资料,回答问题阅读“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把图中的主要工业城市、横滨、、大阪、神户和等城市名用蓝色显示。
7、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应该知道日本民族构成,占绝对优势。
三、教师讲评点播四、课堂巩固练习1、日本经济发达的有利条件有()A.岛国海岸线曲折,但良港不多B.国土狭窄,自然资源贫乏C.气候适宜,耕地很多D.科学技术水平高,人力资源充足2.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适宜、降水丰富B.多优良港口,便于原料输人、工业产品输出C.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发展潜力大D.劳力资源丰富,市场大3、该国目前最重要的港口是()A东京 B横滨 C名古屋 D北九州4、近几年来,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
第四章世界的居民与文化第一节世界的人口-2024-2025学年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湘教版)教案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教学目标】1.能阅读人口增长柱状图,了解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特点;2.理解并学会计算自然增长率;3.了解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
【重难点】掌握世界人口的数量及增长特点;理解死亡率、生长率与自然生长率的定义并能够计算自然生长率。
【教材分析】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以活动的形式展开这部分学习内容,针对“世界人口增长柱状图”设计了四个逐层推进的问题,从数据信息的提取,到人口增长特点的归纳和总结,进而提升到对“人口爆炸时代”提法的认识和探讨等,能力要求不断提高。
这种活动设计是基于7年级的学生对柱状图的阅读有一定的基础,因此活动侧重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学习中掌握的方法和技能来处理特定的地理信息,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教授法、问答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教时安排】一个课时【教具准备】PPT【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世界的人口【新课导入】同学们,在老师的PPT上是不是展示了这样一张图片,告诉我们每年的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
那为什么我们要设定世界人口日呀?现在我们世界的人口呈现出怎么样的的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世界人口的学习。
【新课讲授】一、人口数量及增长特点教师提问:大家都知道哪些人口大国?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
教师:既然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这些人口大国,那同学们知道世界人口是怎样增长的吗?是比较均匀的、慢慢累积到今天的人口数量,还是相对而言爆发式的增长呢?学生活动:阅读分析教材的活动探究,读图得到1650年、1800年、2010年世界人口各是多少,分析世界人口数量的特点。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世界人口数量多。
学生活动:根据PPT提示,计算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并完成表格。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总结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特点:由慢到快再到慢。
讨论分析: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1、医疗水平的提高;2、人类寿命的延长;3、婴儿死亡的减少;4、生活水平的提高。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聚落教案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节世界的聚落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在教材第51-55页。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聚落的形态、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同时包含着人地关系的协调理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理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3.能举例说明民居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密切联系。
4.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的教学,将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及多媒体课件,对聚落及其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学习。
采取探究、讨论、展示作品等参与性强的学习形式开展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到要尊重自然规律并按经济规律办事,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1.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联系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难点1.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联系2.民居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联系教学突破聚落的形态,指导学生通过报纸、图书、网络等途径收集信息、查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概括,并在课堂上展示成果、进行交流,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联系,可以利用学生熟知的当地素材,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降低教学难度,借此阐明人地协调的理念。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建议教师创设一种较为开放性的学习氛围,利用一些图片资料组织学生讨论、总结。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组织分组和组长选举,以便课堂组织讨论。
2.搜集大量图片、设计课堂教学,制作教学课件学生准备1.课前分组搜集世界各地的民居建筑(要求能体现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并查阅相关的文字资料。
2.查找本地不同时期的地图或景观图片(要求能体现聚落的变化)。
3.课前分组搜集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图文资料。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导入新课。
1.思考聚落方面自己所知所疑。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对聚落的认识。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的教案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的教案教案标题:世界的居民和国家教案目标:1. 了解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居民和他们的文化背景。
2. 探索国家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赖。
3.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使用地图或世界地球仪引起学生的兴趣,讨论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并鼓励他们分享已经去过的国家或感兴趣的国家。
知识探索:2. 向学生介绍不同国家的名称、首都和主要语言。
可以使用图片、海报或幻灯片展示这些信息,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国家。
学生可以使用图书馆、互联网或其他资源来收集关于该国家的信息,如历史、地理、文化、风俗习惯等。
4.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所研究的国家,并分享他们所发现的有趣的事实和文化差异。
深入思考:5. 引导学生思考国家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赖。
讨论全球化对不同国家的影响,如贸易、移民、文化交流等。
6. 分组讨论:将学生重新分组,每个小组由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组成。
鼓励他们分享彼此国家的文化特点,并讨论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
7.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总结国家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赖。
知识应用:8. 分发世界地图或国家地图,让学生标注所研究的国家,并在地图上标出其他国家的名称和首都。
9. 练习活动:提供一些与不同国家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解释他们的答案。
例如:“为什么中国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为什么巴西被称为足球王国?”等等。
总结:10.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国家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赖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保持开放的国际视野,并尊重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资源:- 地图或世界地球仪- 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 图片、幻灯片或海报- 世界地图或国家地图- 练习题目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展示的内容和表现。
2. 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和解释的准确性和深度。
3. 学生在地图上标注国家和首都的准确性。
4.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和合作能力。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教案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分布的特点。
2.结合实例分析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
3.运用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世界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原因。
4.通过辩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过程与方法】1.运用资料和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讨论、探究,获取新知。
同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合作的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3.教学过程贯穿师生互动为主的原则,利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
4.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性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辨证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2.世界人口的分布的地区差异。
【教学难点】1.各种统计图的判读。
2.世界人口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3.人口分布的成因。
课前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时至今日,人们通过无数次的考察,发现在宇宙中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惟有地球。
她像天使一般精心为人类营造了一个适合于生存的空间和环境,应该说,地球是我们人类美好的家园,他为人类提供了一切生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生活在这个美丽星球上的特殊生命——人类的有关知识。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小知识:人类的起源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从其它动物中分化出来,已有千万年的历史。
根据人类进化史的研究得知,约在2600万年前长臂猿从猿类中分化出来;约在1800万年以前,猩猩从猿类中分化出来;约在1200万年以前,人类同大猩猩和黑猩猩中分化出来。
现在发现最早的人科化石属于腊玛古猿。
他们大约生活在距今700~1400万年以前。
从形态特征来看,他们已从猿系统分化出来,被推测已具有初步直立行走的能力,可能会使用天然工具谋生。
其次是南方古猿。
他们大致生活在距今100~500年以前,其中一些进步类型发展成能够制造工具的早期猿人,即真人的出现。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教案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教案教案标题:世界的居民和国家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名称、位置和特点。
2. 掌握世界上不同国家的人口、语言、宗教和文化。
3. 培养学生对不同国家的尊重和包容心态。
教学内容:1. 国家的定义和特点。
2. 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名称、位置和特点。
3. 世界上不同国家的人口、语言、宗教和文化。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使用地图或世界地球仪向学生展示不同国家的位置,并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吗?你知道其中一些国家的名称吗?”探究活动: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国家进行研究。
要求学生查找并记录所选国家的名称、位置、人口、语言、宗教和文化等相关信息。
3. 学生们分享他们所研究的国家信息,并向全班展示他们所制作的海报或PPT。
知识总结:4. 教师总结学生所分享的国家信息,并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国家的多样性和共同点。
拓展活动:5. 学生们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探讨为什么尊重和包容不同国家的人口、语言、宗教和文化是重要的。
6.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个人的观点和体验,以促进跨文化理解和友谊。
作业:7.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所研究国家的小论文,包括该国的名称、位置、人口、语言、宗教和文化等内容。
评估方式:8. 对学生的小组研究和海报/PPT进行评估。
9. 对学生的小论文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包括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语言表达的清晰度和连贯性。
教学资源:1. 世界地图或地球仪。
2. 学生用于研究和展示的材料,如图书、互联网资源等。
3. 学生用于制作海报或PPT的材料,如彩纸、笔、计算机等。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观看相关的新闻报道、纪录片等,进一步了解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发展和变化。
2. 组织学生进行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例如与其他国家的学生进行视频交流,分享彼此的文化和生活经验。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和合作,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尊重他人的能力。
世界的人种
双 湾 中 学 教 案 NO: 14 课题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 时 间教学目 标 1、通过收集资料,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重要特点,以及不同人种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贡献。
2、运用地图,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
3、树立科学的种族观,各民族之间一律平等教学重点运用地图,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 教学方法看图说话、合作、探究 教 具 课件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世界人口的总数?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什么?3、世界的人口问题有哪些方面?二、引入新课:1、(创设情境):世界上那么多人可不可能全都是一副模样?以金昌市为例,由于金昌市经济的飞速发展,来金昌投资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以此为例分析外貌上的不同。
2、要求学生把搜集到的有关人种的材料进行展示,交流。
三、展示目标,学习目标四、新课探究、学习(一)、世界三大人种1、要求学生读课本P45,结合课件展示的图片讨论:(1)、人种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皮肤呈黄色,眼睛呈欧洲、北美 亚洲东部 :皮肤呈黑色一、世界三大人种(根据人类体质特征来划分的) 黑色人种白色人种 黄色人种 特征 地理分布: 特征 地理分布: 特征 地理分布 :非洲中部和南部:皮肤呈白色,眼、发色回答明确: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
(2)那么这些特征又包括哪几方面?回答: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肤色最重要)。
2、引导学生阅读P45“世界三大人种”阅读材料及插图,分组合作讨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各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明确,或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扮演一种人种的类型,向全班介绍自己的特点。
白种人:皮肤呈白色,眼、发色。
黄种人:皮肤呈黄色,眼睛呈棕色,头发又黑又直,脸型扁平。
黑种人:皮肤和眼睛呈黑棕色,头发卷曲,鼻型扁平,四肢较长。
3、人种与地理环境的联系:自己阅读课文中“阅读材料”,小组讨论理解人种与地理环境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地理专题复习六世界的居民一、中考目标要求:1、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状况;知道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和迁移状况2、知道三大人种的特征;记住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3、知道世界主要语言及分布地区;知道世界三大宗教、建筑特色及分布地区4、知道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特色及分布地区;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5、知道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二、基础知识回顾:考点一:世界的人口1、世界人口的特点是:数量,增长速度。
到1999年,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亿。
2、(1)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率和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率-率)。
(2)近几十年,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的提高,死亡率下降。
(3)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主要分布在洲、洲、洲;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主要分布在洲、洲、洲。
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洲和洲。
3、世界人口的分布:分布不均匀。
(看P41世界人口分布图)⑴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纬度的地带,如亚洲的______部和____部;欧洲____部;______洲和_____洲东部。
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从纬度来看:处在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看:处在地带;从气候看:气候___________;从地形看:地形平坦的和地区;水源充足;农业发展早;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等。
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2)人口稀疏区及其原因有: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西亚及大洋洲的西部(干旱的);亚洲和北美洲的北部(气候);亚马孙平原(湿热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南极洲(气候酷寒)则无人定居。
这些位于干旱地区、赤道地区、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地区自然条件恶劣。
⑶会计算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某地区面积为1000平方千米,人口10万,人口密度为。
该地区一年中出生并成活了2000个婴儿,死亡1200人,则人口出生率为,人口死亡率为,自然增长率为。
4、世界人口问题:⑴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口增长过快造成资源破坏、环境恶化和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压力(就业、居住、教育、医疗难)等。
解决措施是:推行政策,人口的增长与_____、______的发展相适应,与______、_______相协调。
⑵人口增长过慢带来问题:欧洲一些国家人口处于负增长状态,会引起、、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
⑶人口增长应与__ ___、____ _相协调,与__________发展相适应。
⑷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在多数国家,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原因是:城市好找工作,教育、医疗条件好等。
城市人口过多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考点二:世界的人种(看P46人种分布图)⑴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________,(南、北)美洲的_______人和北冰洋沿岸(亚洲、北美洲)的________人也属于黄色人种。
⑵白色人种分布最广,主要分布在___洲、_____洲、非洲部、亚洲___部和部及洲。
⑶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____洲的部和部(黑人的故乡),由于历史上奴隶贸易及移民,美洲、大洋洲等也有黑人分布。
拉丁美洲主要属于______人种;西亚和北非主要属于_____人种。
考点三: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看P47、P49分布图)1、联合国确定的六种工作语言是:语、语、语、语、语、语。
其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____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____语。
①我国汉族、一些少数民族和华人华侨使用语;②英国、美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加拿大等国把语作为母语或官方语言;③法国、比利时、瑞士、加拿大和非洲的一些国家流行语;④拉丁美洲(除巴西和一些岛国通用语)大多数国家通用______语;⑤俄罗斯人通用语;⑥阿拉伯语主要流行于_______和_______。
2、世界的三大宗教:教、教、教。
世界上教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
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起源于地区,经典为《》,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洲、洲、洲和洲。
典型建筑为教堂(尖顶建筑为主)。
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于,经典为《》,主要分布在洲西部和东南部、洲北部和东部。
教徒被称为。
中国的穆斯林以地区相对集中(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
典型建筑为清真寺(穹窿状屋顶为特色)。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经典为《佛经》,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
典型建筑为佛塔、寺庙(塔状建筑为特色)。
3、(1)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_______和________。
比较这两种形态在规模、人口分布、生产活动、交通特点、建筑特点、环境质量等方面的不同。
乡村聚落大多沿______、______或______分布(2)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有利因素有哪些?提示: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宜耕作②自然资源丰富③交通便利(交通干线交汇处、河流的汇合处、沿海港口等)。
(3)北方寒冷地区的民居、南方湿热地区的民居、西亚和北非的民居各有何特点?P53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因环境而异,如下表所示:(4)世界文化遗产的范围(注意:山水等属于自然遗产),意义: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精神。
三、重难点突破: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如何计算?【案例一】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占地面积为25平方千米,在2009年出生了15000个婴儿,同一年2000人死亡。
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地2009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2009年初该城市的人口密度为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计算。
解此题,先明确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然后结合此题提供的有关数字,在进行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00000015000×100%-1000002000×100%=1.5%-0.2%=1.3%。
人口密度=)该地总面积(平方千米人口数(人)=平方千米人251000000=40000人/平方千米 2、人口分布稠密地区和稀疏地区有哪些?原因是什么?四、中考链接:1(2012湖南株洲)、下表中人口密度(2007年)最小的国家是( )A .加拿大B .俄罗斯C .美国D .中国 2、(2012湖南株洲)在许多国家,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空前的重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减轻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B .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和壁画的侵蚀C .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D .在故宫里面建大型商场以吸引游客3、(2012山东滨州)有关汉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言B.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C.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D.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读图5—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4题。
4.(2012山东青岛)A 、B 、C 、D 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中,以黄种人为主的是( )A .A 地区B .B 地区C .C 地区D .D 地区读 “不堪重负的地球” 图,完成5-6题。
国家 领土面积(万平方千米) 人口(亿人) 俄罗斯1707 1.42 加拿大997 0.33 中国约960 13.18 美国 937 3.025、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A.环境问题B.人口问题C.资源问题D.水污染问题6、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是()A.劳动力普遍短缺B.资源短缺C.各国国防兵员不足D.全球人口老龄化严重下表是世界某区域人口资料,据表回答7—8题。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180 1.12 1.017.该区域最可能位于()A.非洲北部 B.欧洲西部 C.北美洲北部D.亚州南部8.该区域的主要人种是()A.白种人 B.黑种人 C.黄种人D.黄种人与黑种人(2012广东江门)读下表,完成9~10题。
国家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面积(万km2) 960 1707 298 851 122人口(亿) 13.4 1.4 11.7 1.9 0.5 2010年国民经济增速9.6% 4.8% 8.2% 4.5% 3.5% 9.以下四个国家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A. 俄罗斯B.印度 C.巴西 D.南非10.2010年除南非外其余四国经济增速均超世界平均水平,则当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速可能是()A.9.6% B.8.2% C.4.8% D.4.4%11、(2012广东江门)下列地区人口比较稠密的是()A. 水资源充足的高纬度地区 B.热量充足的沙漠地区C. 温差较大的中纬度平原地区 D.雨量充沛的热带雨林地区12、(2012山东聊城)对世界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A.目前,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B.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C.中纬度临海地区的人口分布多,高寒地区的人口分布少D.人口越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就越大13、(2012山东聊城)明明同学去年寒假随爸爸到了欧洲西部的多个国家,明明见到的当地居民主要属于()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14.(2012广东惠州)目前,地球总人口已超过70亿,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有()①粮食不足②交通拥挤③住房紧张④人口老龄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5. (2012广东惠州)中东地区大多数居民属于()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C.混血人种 D.黄色人种16、(2012湖南长沙)下列地区中,一般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使用阿拉伯语,且信仰伊斯兰教的是()A.亚洲南部B.北美洲C.欧洲西部D.非洲北部17、(2011山东莱芜)目前乡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下列描述属于积极意义的是()①造成交通拥挤②扩大城市规模,占用耕地资源③活跃城市商业市场④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18、(2011甘肃兰州)小雪想去英国留学,她首先应该过好的语言关是()A.英语B.阿拉伯语C.法语D.西班牙语19、(2011甘肃兰州)兰州市现有人口约320万,面积约为l 3 000平方干米,则其人口密度大约为()A.246人/平方千米B.41人/平方千米 C.246人/平方米D.41人/平方米20、(2011内蒙古包头)读表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国家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出生率(%)死亡率(%)甲 108 4.23 1.8乙 350 0.94 1.03 A.甲国比乙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B.甲国比乙国的人均国土面积大C.甲国的出生人口数多于乙国D.甲国的人口总量少于乙国(2011四川攀枝花)读图完成21—22题。
21、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A.环境问题 B.人口问题C.资源问题D.水污染问题22、针对图中反映的主题,我国制定的相应政策是()A.计划生育 B.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 C.节能减排D.防治污染23、 (2011湖南怀化)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分别是A.英语和阿拉伯语 B.汉语和西班牙语 C.汉语和英语D.俄语和英语24、(2011江西抚州)世界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多位于:()A.赤道附近的雨林地区B.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C.高纬度的两极地区 D.离海洋较远的内陆地区25、(2011湖南株洲)根据下表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国家总人口(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M国6398 2.50 0.65N国12687 0.94 0.82①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是M国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是N国③M国属于发达国家④N国属于发达国家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6、 (2011湖北仙桃等)读某年上海和北京的人口统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