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说课讲解
2024年牡丹亭教案[精品]
2024年牡丹亭教案[精品]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牡丹亭》的背景、作者及作品特色,提高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学习《牡丹亭》,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文言文阅读技巧,提升文言文素养。
3.深入剖析作品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具备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4.感悟作品所传达的爱情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课文内容:《牡丹亭》第三折“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至第五折“但见泪痕湿故纸,心知肚明是故人”。
2.作品背景:汤显祖、明代戏剧、南曲四大传奇等。
3.重点词汇:姹紫嫣红、断井颓垣、泪痕、故纸等。
4.难点语句:结合课文,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三、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西厢记》、《长生殿》等古典戏剧作品,了解戏剧的特点及审美价值。
进而引入本课《牡丹亭》,激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15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品情感。
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课堂讲解(40分钟)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1)背景介绍:汤显祖、明代戏剧、南曲四大传奇等。
2)课文解析:a.姹紫嫣红、断井颓垣等词汇的解释。
b.泪痕、故纸等语句的剖析。
c.人物形象分析:杜丽娘、柳梦梅、陈最良等。
3)作品鉴赏: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如情节、人物、语言等。
4.课堂讨论(15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5.课后作业(10分钟)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吸收程度。
3.感悟文章:阅读学生提交的感悟文章,了解学生对作品的深度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代戏曲牡丹亭剧情解读与表演
古代戏曲牡丹亭剧情解读与表演古代戏曲中,牡丹亭是一部备受赞誉的浪漫爱情剧,其情节虽然简单,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本文将深入解读牡丹亭剧情并探讨其表演艺术特点。
第一部分:剧情解读《牡丹亭》讲述了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主要围绕着柳如是和杜丽娘展开。
故事发生在唐朝,柳如是赴临安赶考途中,偶遇杜丽娘在牡丹亭游玩。
二人互生情愫,但由于伦理和约束,他们无法在一起。
柳如是完成考试归来后发现,杜丽娘因思念之情而病倒,并在不久后去世。
柳如是悲痛欲绝,随后被颁发举人之衔回到临安,想要追忆杜丽娘的美好回忆。
第二部分:人物形象分析牡丹亭中两位主要人物柳如是和杜丽娘形象鲜明,塑造得栩栩如生。
柳如是是一个才华出众的青年学子,他爱好音乐,喜欢弹琴。
杜丽娘则是一个聪明美丽的女子,对于自己的感情非常坚定。
两人的相遇是命运的安排,而他们的爱情却受到了种种约束,这使得他们的爱情充满了无奈和遗憾。
第三部分:艺术表演特点牡丹亭在表演艺术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
首先是舞美的精致,舞台装饰华丽而富有古典美感,展现了古代皇宫和园林的氛围。
音乐也是表演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旋律悦耳动听,将观众完美地带入故事情境。
舞蹈更是牡丹亭的亮点,舞者的动作优雅流畅,充满了东方韵味。
此外,牡丹亭中的表演艺术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
演员们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将剧中的爱情和悲伤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其产生共鸣。
他们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展示角色的内心感受,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剧情。
第四部分:故事主题与意义牡丹亭通过爱情故事,传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束缚。
柳如是和杜丽娘虽然深爱对方,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在一起,最终悲剧收场。
这让观众深思人生的无可预测性和种种限制对于爱情的影响。
同时,牡丹亭也展现了坚强的人性和对爱情的追求。
尽管柳如是和杜丽娘未能在世俗的制约下成全彼此,但他们的爱情却长久地存活于人们的记忆中,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真爱的执着。
总结:《牡丹亭》是一部充满浪漫和悲伤的古代戏曲,其剧情通过深刻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表演艺术打动了观众。
2024年牡丹亭教案[精品]
2024年牡丹亭教案[精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戏曲欣赏与表演》中《牡丹亭》选段。
具体章节为第四单元《爱情篇》中的《牡丹亭·惊梦》。
内容包括对《牡丹亭》背景及作者的介绍,对选段的文字解读、情节分析、角色分析以及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牡丹亭》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掌握汤显祖的生平及其创作特点。
2. 通过对选段的深入解读,培养学生对古典戏曲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分析和表演实践,提高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选段的情节理解和角色分析,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
教学重点:对《牡丹亭》文学价值的认识,对选段的深入解读和表演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戏曲表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牡丹亭》的图片和简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背景介绍(10分钟)介绍作者汤显祖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分析《牡丹亭》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3. 选段解读(10分钟)引导学生对《牡丹亭·惊梦》选段进行文字解读,分析情节发展和角色特点。
4. 例题讲解(15分钟)以选段中的一段台词为例,进行详细解读和赏析。
5. 表演实践(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分配和表演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随堂练习(10分钟)针对选段内容设计相关问题,检验学生对选段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8.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强调作业要求。
六、板书设计1. 《牡丹亭·惊梦》2. 内容:(1)作者:汤显祖(2)选段情节概括(3)角色分析(4)戏曲表演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牡丹亭·惊梦》的情节发展。
(2)分析选段中的主要角色特点。
(3)尝试编写一段《牡丹亭·惊梦》的表演剧本。
2. 答案:(1)情节发展:杜丽娘与柳梦梅在梦中相会,惊梦而醒,彼此思念。
牡丹亭讲稿
《牡丹亭》讲稿一、导入(评论、简介、引出话题)1、明沈德符在《顾曲杂言》说:《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2、明吕天成称其: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3、明汤显祖自己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牡丹亭》是“临川四梦”(另《南柯记》、《紫钗记》、《邯郸记》)中的佼佼者,也是作者倾尽心血展示自己文学创作理论的代表。
王思任在《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叙》中曾指出:《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侠也;《牡丹亭》,情也。
确实《牡丹亭》主要写情,但它又不同与一般的情,它是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写的是交织现实与梦境,生与死的“至情”。
就像作者汤显祖自己说的那样:天下女子有情,宁有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
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
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耳。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诚然,杜丽娘不是死于爱情被破坏,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
汤显祖是“至情”理论的代表。
他出身书香门第,为人耿直,敢于直言,一生不肯依附权贵。
明万历二十六年被罢免还家,从此绝意仕途,笔耕终老。
他师从泰州学派罗汝芳,又受王学左派的影响,结交被当时统治者视为异端的李贽等人,反对程朱理学,肯定人的多重欲求,追求个性解放,以戏曲救世、用至情悟人是他的人生哲学。
《牡丹亭》正是他这些思想的践行,剧本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歌颂了青年男女大胆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的精神,深刻揭露、批判了程(程頣、程颢)朱(朱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以及封建礼教的残酷!二、故事梗概我想对于一本书,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故事了。
下面我简单地说一下故事梗概:1、梦中情。
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他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她。
高中必修四《牡丹亭》精品教案(通用5篇
高中必修四《牡丹亭》精品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牡丹亭》。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幕“游园惊梦”、第二幕“写真寄情”、第三幕“计赚相思”以及第四幕“闹殇惊梦”。
通过分析教材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牡丹亭》的故事情节,感受古代戏曲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牡丹亭》的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2. 学习古代戏曲的表现手法,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牡丹亭》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学习古代戏曲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牡丹亭》的经典选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古代戏曲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第一环节:了解剧情,概括主题(1)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概括作品的主题思想。
3. 第二环节:分析手法,品味经典(1)选取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段落,让学生分析古代戏曲的表现手法。
(2)通过例句讲解,让学生了解修辞手法在作品中的应用。
4. 第三环节: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1)设计实践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作品。
(2)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和讨论。
5. 第四环节:随堂练习,巩固知识(1)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2)针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牡丹亭》2. 内容:(1)故事情节:游园惊梦、写真寄情、计赚相思、闹殇惊梦(2)人物形象:杜丽娘、柳梦梅、春香、石道姑(3)主题思想:爱情、梦幻、现实(4)表现手法:唱、做、念、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牡丹亭》中的人物形象,谈谈你对他们的认识。
(2)运用所学知识,赏析《牡丹亭》中的经典段落。
《牡丹亭》45分钟教学教案
传情绝调《牡丹亭》今天我们开始讲传情绝调《牡丹亭》。
《牡丹亭》是中国明代的一部传奇剧作,它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戏曲第一剧。
说到中国戏曲,就一定会说到《牡丹亭》。
它的地位呢,相当于小说当中的《红楼梦》,史学著作当中的《史记》。
据说呢,当时它刚一问世就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而且是被赞灵奇高妙已到极处,直到四百年后的今天,刚刚结束评选的全世界的一百部最佳剧作中,中国只有一部入选,那就是《牡丹亭》。
一、作者简介《牡丹亭》的作者呢,是明代的剧作家汤显祖,他被誉为是东方的莎士比亚。
《牡丹亭》是他一生当中最得意的一部作品,他曾经自己这样说,说“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就是他一生写了四部跟梦有关的戏剧作品,但是他最满意的、最得意的就是《牡丹亭》。
那么《牡丹亭》有什么样的灵其高妙之处让人们这么喜欢呢?以至于引起了人们趋之若鹜的这样的一个高潮,而且呢,当时的一些女性读了《牡丹情》之后,竟然是为之叹,为之痴,直至为之死,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了解这一部传情绝调《牡丹亭》,看一看它的魅力所在。
二、作品梗概《牡丹亭》讲的是一个南宋发生的曲折离奇的故事。
南安太守杜宝,和夫人生了一个小姐叫杜丽娘,非常的漂亮,而且琴棋书画无所不会。
杜丽娘长到16岁了,他的父母呢,是完全按照封建社会的一个淑女的规范来要求她的,不但如此,杜宝呢还请了一个教书先生叫陈最良,来教杜丽娘。
陈最良给杜丽娘上的第一课就是讲《诗经》的关雎,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我们都知道这是一首恋歌,但是陈最良认为呢,说这是讲后妃之德的。
杜丽娘她有一个小丫鬟叫春香。
春香就不管那么多了,觉得陈最良讲的真的是很枯燥,于是他就在课堂上捣乱。
(视频)很可爱的一个形象,春香不但是在课堂上捣乱。
而且她还还跑出去了,然后居然在这个官衙的后面发现了一个大花园。
于是,有一天她们俩就趁着杜宝太守下乡劝农的这个时候。
主仆二人就去游园。
这就是《牡丹亭》最著名的一出《惊梦》。
《牡丹亭》45分钟教学教案
传情绝调《牡丹亭》今天我们开始讲传情绝调《牡丹亭》。
《牡丹亭》是中国明代的一部传奇剧作,它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戏曲第一剧。
说到中国戏曲,就一定会说到《牡丹亭》。
它的地位呢,相当于小说当中的《红楼梦》,史学著作当中的《史记》。
据说呢,当时它刚一问世就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而且是被赞灵奇高妙已到极处,直到四百年后的今天,刚刚结束评选的全世界的一百部最佳剧作中,中国只有一部入选,那就是《牡丹亭》。
一、作者简介《牡丹亭》的作者呢,是明代的剧作家汤显祖,他被誉为是东方的莎士比亚。
《牡丹亭》是他一生当中最得意的一部作品,他曾经自己这样说,说“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就是他一生写了四部跟梦有关的戏剧作品,但是他最满意的、最得意的就是《牡丹亭》。
那么《牡丹亭》有什么样的灵其高妙之处让人们这么喜欢呢?以至于引起了人们趋之若鹜的这样的一个高潮,而且呢,当时的一些女性读了《牡丹情》之后,竟然是为之叹,为之痴,直至为之死,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了解这一部传情绝调《牡丹亭》,看一看它的魅力所在。
二、作品梗概《牡丹亭》讲的是一个南宋发生的曲折离奇的故事。
南安太守杜宝,和夫人生了一个小姐叫杜丽娘,非常的漂亮,而且琴棋书画无所不会。
杜丽娘长到16岁了,他的父母呢,是完全按照封建社会的一个淑女的规范来要求她的,不但如此,杜宝呢还请了一个教书先生叫陈最良,来教杜丽娘。
陈最良给杜丽娘上的第一课就是讲《诗经》的关雎,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我们都知道这是一首恋歌,但是陈最良认为呢,说这是讲后妃之德的。
杜丽娘她有一个小丫鬟叫春香。
春香就不管那么多了,觉得陈最良讲的真的是很枯燥,于是他就在课堂上捣乱。
(视频)很可爱的一个形象,春香不但是在课堂上捣乱。
而且她还还跑出去了,然后居然在这个官衙的后面发现了一个大花园。
于是,有一天她们俩就趁着杜宝太守下乡劝农的这个时候。
主仆二人就去游园。
这就是《牡丹亭》最著名的一出《惊梦》。
高中必修四《牡丹亭》精品精品教案(通用5篇
高中必修四《牡丹亭》精品精品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高中语文必修四中《牡丹亭》。
具体内容涉及教材第三章第三节,详细解读汤显祖这部经典之作。
《牡丹亭》讲述杜丽娘与柳梦梅爱情故事,通过这个凄美爱情故事,我们将分析文本中人物形象、语言特点以及作品所反映社会背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牡丹亭》故事情节,掌握作品基本内容。
2. 分析杜丽娘、柳梦梅等主要人物形象,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3. 掌握文本语言特点,培养学生文学素养。
4. 引导学生解作品所反映社会背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所反映社会背景。
2. 教学重点:文本语言特点,故事情节解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牡丹亭画作,引发学生对美思考,进而导入本节课教学内容。
2. 讲解:详细解读《牡丹亭》故事情节,分析杜丽娘、柳梦梅等人物形象,讲解文本语言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扮演作品中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学生对文本理解。
4. 例题讲解:针对文本内容,设计相关题目,进行讲解。
(1)分析杜丽娘人物形象。
(2)从文本中找出具有代表性语言特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讲解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1. 《牡丹亭》2. 人物形象:杜丽娘、柳梦梅3. 语言特点:生动形象、寓意深刻4. 社会背景:明朝中叶,封建礼教束缚下爱情悲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牡丹亭》中人物形象,不少于300字。
(2)从文本中找出三个具有代表性语言特点,并简要分析。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汤显祖其他作品,如《紫钗记》、《邯郸记》等,解明代戏曲发展历程,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观看《牡丹亭》戏曲表演,加深对作品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
牡丹亭翻译说课讲解
牡丹亭翻译《牡丹亭》第十出惊梦---明·汤显祖【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贴〕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贴〕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阑。
〔旦〕翦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贴〕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
”〔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贴〕分付了。
〔旦〕取镜台衣服来。
〔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镜台衣服在此。
【步步娇】〔旦〕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贴〕今日穿插的好。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贴〕早茶时了,请行。
〔行介〕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
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
〔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茶蘑外烟丝醉软。
春香啊,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啊。
〔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
〔旦〕去罢。
〔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
〔旦〕提他怎的!〔行介〕【隔尾】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
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作到介〕〔贴〕“开我西阁门,展我东阁床。
瓶插映山紫,炉添沉水香。
”小姐,你歇息片时,俺瞧老夫人去也。
〔下〕〔旦叹介〕“默地游春转,小试宜春面。
”春啊,得和你两留连,春去如何遣?咳,恁般天气,好困人也。
春香那里?〔作左右瞧介〕〔又低首沉吟介〕天呵,春色恼人,信有之乎!常观诗词乐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诚不谬矣。
语文版高三语文选修《牡丹亭》教案及教学反思
语文版高三语文选修《牡丹亭》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 - 理解《牡丹亭》的主要情节和主题 - 正确认识《牡丹亭》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 掌握《牡丹亭》的基本语言表现技巧 - 增强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 培养对传统文学的兴趣和热爱二、教学内容1. 课程安排课时内容第一课《牡丹亭》的背景和作者简介第二课《牡丹亭》的主要情节第三课《牡丹亭》的主题和文化价值第四课《牡丹亭》的语言表现技巧第五课《牡丹亭》的鉴赏与欣赏第六课《牡丹亭》的写作实践和创作要点2. 课程内容第一课:《牡丹亭》的背景和作者简介1.1 课时内容 - 介绍《牡丹亭》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文化背景 - 了解《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的生平和创作经历1.2 教学目标 - 理解《牡丹亭》的文化背景和作者背景 - 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1.3 教学方法 -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第二课:《牡丹亭》的主要情节2.1 课时内容 - 讲解《牡丹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 分析《牡丹亭》的主要情节线索和发展趋势2.2 教学目标 - 掌握《牡丹亭》的主要情节和角色关系 - 分析《牡丹亭》的故事特点和情感表现2.3 教学方法 - 阅读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第三课:《牡丹亭》的主题和文化价值3.1 课时内容 - 分析《牡丹亭》的主题和文化内涵 - 探究《牡丹亭》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3.2 教学目标 - 正确认识《牡丹亭》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 - 加深对传统文学的理解和领悟3.3 教学方法 -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第四课:《牡丹亭》的语言表现技巧4.1 课时内容 - 介绍《牡丹亭》的表现技巧和修辞手法 - 分析《牡丹亭》的语言特色和表现风格4.2 教学目标 - 掌握《牡丹亭》的基本语言表现技巧 - 加强对古代汉语的理解和应用4.3 教学方法 - 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第五课:《牡丹亭》的鉴赏与欣赏5.1 课时内容 - 分析《牡丹亭》中的经典语句和名句 - 学习欣赏《牡丹亭》的相关音乐和文化作品5.2 教学目标 - 增强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 培养对传统文学的兴趣和热爱5.3 教学方法 - 欣赏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第六课:《牡丹亭》的写作实践和创作要点6.1 课时内容 - 分析《牡丹亭》的写作风格和表现手法 -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创作和写作实践6.2 教学目标 - 掌握《牡丹亭》的写作技巧和创作方法 - 提高自身的文学创作水平和素养6.3 教学方法 - 授课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三、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采取了讲授、讨论、实践和欣赏相结合的方式,旨在通过多元化课程方式提高学生对于《牡丹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牡丹亭记说课件PPT
在舞台表演中,演员们的动作被精心设计,既能够表现出角色的性格和情感,又能够与音乐和唱腔相得益彰 ,使得整个表演更加生动和真实。
舞台调度与节奏掌控
导演通过巧妙的舞台调度和节奏掌控,使得剧情的发展更加紧凑和引人入胜。同时,也通过舞台表演将观众 的情感与剧情紧密相连,让观众在欣赏表演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剧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汤显祖的生平与创作理念
出身与才华
汤显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对古文诗词有深厚造诣,同时精通天文 地理、医药卜筮等学问。
仕途经历与创作环境
汤显祖曾在南京任职,期间与各界名流交往密切,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人 生阅历。
创作理念
汤显祖强调戏曲的情感表达和教化功能,注重人物塑造和情节设置,力求通过 戏曲传递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道理。
剧中人物对爱情的坚定和执着,鼓励 着现代人在面对爱情时要保持信念, 不轻言放弃。
爱情与社会的和谐
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最终得到了社 会的认可,这启示我们爱情需要与社 会和谐共存,既要追求个人幸福,也 要顾及社会责任。
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传承古典文化精髓
《牡丹亭》作为中国古典戏剧的代表作之一,其文辞典雅、语言秀丽 ,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和弘扬。
文辞与表演艺术
该剧文辞典雅、语言秀丽,深受观众喜爱。同时,其表演艺术也达到了极高的 水平,为后世戏曲表演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对后世戏曲创作的影响
《牡丹亭》在戏曲创作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世剧作家都从中汲取灵 感,将其中的故事元素和表现手法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第贰部分
牡丹亭 创作背景
汤显祖在创作《牡丹亭》时,深受当时社会风气和文学思潮的影响。 他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对真挚爱情的赞美和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牡丹亭》优质课教案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牡丹亭》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了解《牡丹亭》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理解《牡丹亭》的主要情节和故事发展;- 分析《牡丹亭》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成长;- 通过自主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学会解读《牡丹亭》的情节和人物;-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部分:导入(10分钟)- 向学生介绍《牡丹亭》的背景和作者杜丽娘。
- 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听过的和了解的与爱情有关的故事。
第二部分:阅读导引(15分钟)- 分发《牡丹亭》的简介和关键词,让学生对故事有初步认识。
- 引导学生寻找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第三部分:合作阅读与讨论(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牡丹亭》的情节进行深入阅读。
- 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对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成长进行分析,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第四部分:个人思考与表达(15分钟)- 让学生个别回答故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展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牡丹亭》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形象。
第五部分:课堂总结(5分钟)-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收获。
- 鼓励学生对研究到的知识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思考。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记录学生在讨论中的观点和见解。
- 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个别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五、教学资源准备- 《牡丹亭》的简介和关键词素材;- 分组阅读材料;- 板书或投影仪。
六、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牡丹亭》,并写下对于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 家长配合,提供更多相关的阅读材料和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
- 可以通过学生的创作和想象,让他们自己编写《牡丹亭》的新结局或改编故事。
《牡丹亭》讲析
八、艺术特色
旁枝横出
《怅眺》《诀谒》《谒遇》《旅寄》 《淮泊》 《榜下》《索元》 《肃苑》《慈戒》《道觋》《诊祟》 《诇药》《旁疑》《欢挠》《仆贞》 《劝农》《虏谍》《牝贼》《缮备》 《淮警》《仆侦》《移镇》《御淮》 《寇间》《折寇》《围释》
八、艺术特色
重意境,重抒情
“从筋节窍髓,以探其七情生动之微”
“醉汉琼筵风味殊,通仙铁笛海云孤。 总饶割就时人景,却愧王维旧雪图。”
(《见改窜〈牡丹〉词者,失笑》 )
“昔有人嫌摩诘之冬景芭蕉,割蕉加 梅,冬则冬矣,然非王摩诘冬景也。 其中骀荡淫夷,转在笔墨之外耳。”
(《答凌初成》 )
八、艺术特色
象征性结构
从第二出《言怀》到第二十出《闹 殇》,写杜丽娘“生可以死” 从第二十一出《谒遇》到第三十五出 《回生》,写杜丽娘“死可以生” 从第三十六出《婚走》到第五十五出 《圆驾》,写杜丽娘回生之后
第二讲
《牡丹亭》讲析
参考书目
徐朔方:《汤显祖年谱》,上海: 中华书局,1958;修订本,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又见其 《晚明曲家年谱· 皖赣卷》,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 黄芝冈著,吴启文校订:《汤显祖 编年评传》,北京:中国戏剧出版 社,1992。
高中必修四《牡丹亭》精品教案(通用5篇
高中必修四《牡丹亭》精品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语文必修四《牡丹亭》章节。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经典之作,以昆曲形式演出,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
本节课主要详细讲解《牡丹亭》的第一折“游园惊梦”,内容包括:剧情梗概、生僻字词、句式结构、人物关系及形象、主旨思想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牡丹亭》第一折“游园惊梦”的剧情,把握故事情节发展。
2. 掌握本折中的重要生僻字词、句式结构,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3. 分析本折中的人物形象和关系,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本折中的生僻字词、句式结构,以及对人物形象和关系的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剧情发展,掌握重要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昆曲《牡丹亭》选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牡丹亭》第一折“游园惊梦”的剧情,分析生僻字词、句式结构,解释人物关系及形象。
3. 例题讲解:针对本折的重点和难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关练习,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本折中的人物形象和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牡丹亭》第一折“游园惊梦”剧情梗概。
2. 黑板右侧:本折重要生僻字词、句式结构。
3. 黑板中央:人物关系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牡丹亭》第一折“游园惊梦”,概括故事情节。
(2)分析本折中的人物形象和关系,谈谈你的理解。
2. 答案:(1)故事情节:杜丽娘游园惊梦,与柳梦梅相识相爱,因梦而病,病中思念梦梅。
(2)人物形象和关系:杜丽娘:聪明美丽,对爱情充满向往;柳梦梅:英俊潇洒,对杜丽娘一见钟情。
高中语文获奖公开课《牡丹亭》教案
高中语文获奖公开课《牡丹亭》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研究《牡丹亭》,学生能够理解和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情观念;2. 培养学生的文学赏析能力,提高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水平;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加深对文学作品的思考。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牡丹亭》中的爱情观念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2. 研究识别和解读文学作品的关键要素;3. 提高学生的文学赏析水平和批判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课时:《牡丹亭》概述与背景介绍1. 引入:介绍《牡丹亭》的作者和作品背景;2. 解读:讲解《牡丹亭》的情节梗概,引导学生对于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的理解;3. 分析:分析《牡丹亭》中的爱情观念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第二课时:《牡丹亭》主要人物介绍和角色分析1. 复:回顾前一课时的内容,确保学生对《牡丹亭》的情节和背景有基本了解;2. 分组阅读:分组让学生阅读剧本中与关键人物相关的部分,并就人物特点和角色进行讨论;3. 思考:引导学生思考人物间的关系和情感变化,帮助他们理解故事的发展。
第三课时:《牡丹亭》的艺术表现形式1. 引入:介绍《牡丹亭》剧本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舞台布置、音乐和舞蹈等;2. 观摩演出:观看精选的《牡丹亭》演出视频,让学生感受其艺术魅力;3. 分析:分析演出中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赏析和评价。
第四课时:《牡丹亭》与现代社会的关联与反思1.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牡丹亭》中的爱情观念是否适应现代社会,并探讨其原因;2. 写作: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谈谈对于《牡丹亭》故事的理解和对于现代社会爱情观念的看法;3. 展示与总结:学生进行展示,并进行课堂总结和点评。
四、教学评估与反馈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听课态度;2. 研究笔记:收集学生对于《牡丹亭》的阅读和思考笔记;3. 写作评价:对学生的短文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资源1. 《牡丹亭》全本剧本;2. 《牡丹亭》演出视频;3. 相关的学术文章和研究资料。
高中必修四《牡丹亭》精品教案(通用5篇
高中必修四《牡丹亭》精品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高中语文必修四中的《牡丹亭》一课。
该课选自教材的第三单元“文学作品阅读”,主要内容包括《牡丹亭》的作者简介、剧情梗概、主要人物分析、精彩片段解析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牡丹亭》的故事情节,掌握其主要人物形象和特点。
2. 领悟《牡丹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深刻主题,提高审美情趣。
3. 分析《牡丹亭》的艺术特色,培养对古典戏曲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牡丹亭》的剧情梗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
难点:《牡丹亭》所表现的深刻主题和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牡丹亭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作者简介:介绍汤显祖的生平事迹,为学生理解作品打下基础。
3. 剧情梗概:简要介绍《牡丹亭》的故事情节,帮助学生把握整体框架。
4. 人物分析:详细分析杜丽娘、柳梦梅等主要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人物特点。
5. 精彩片段解析:挑选《牡丹亭》中的经典片段,如《惊梦》、《寻梦》等,进行深入剖析,领略古典戏曲的魅力。
6.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扮演剧中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学生对剧情的理解。
7.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思考题,进行解答示范,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8.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作者:汤显祖2. 剧情梗概3. 主要人物:杜丽娘、柳梦梅4. 艺术特色:情景交融、诗意盎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牡丹亭》中杜丽娘和柳梦梅爱情的理解。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剧情,从杜丽娘和柳梦梅的人物特点、情感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汤显祖的其他作品,如《紫钗记》、《南柯记》等,了解其创作风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在讲解《牡丹亭》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高一下册语文《牡丹亭(节选)》说课稿范文
高一下册语文《牡丹亭(节选)》说课稿范文
提前做好规划对于做好一件事情可以较高的提高效率,下文为大家带来了高一下册语文牡丹亭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一、说课文
明代中叶以来,社会酝酿着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文艺领域表现为一股浪漫洪流。
《牡丹亭》就是明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一,它直接提出情作为创作的根本,并有意把情与理对立了起来。
《牡丹亭》所以比《西厢记》进了一步,就在于它虽以还魂的爱情故事为内容,却深刻地折射出当时整个社会要求变异的时代心声。
它在表现爱情主题的同时,不自觉地呈现出当时整个社会对一个春天新时代到来的自由期望和憧憬。
本文节选自《牡丹亭》第十出《惊梦》的前半部分,它紧承上一出《闺塾》,在《闺塾》中杜丽娘在同陈最良的交锋中,自身性格中对爱情与自由的向往被激发出来了,正是这种向往使得杜丽娘为大好春光所吸引,私自跟婢女春香离开长年被禁锢的深闺,到后花园欣赏春景的心境。
在这里她觉得春天美好,觉得自己可悲,痛苦、惆怅、失望在心头滚滚激荡,汇成一股对爱的追求的洪流,这洪流导致下面戏剧冲突高潮的出现。
二、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应为欣赏六支曲子。
欣赏戏曲语言,尤其是欣赏曲。
《牡丹亭》讲课解说词
一、引子世界上很多伟大的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深刻地表现出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心声。
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人有歌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士比亚戏剧。
这些雅乐往往是他们民族的骄傲与自信的源泉。
我们中国人的雅乐又是什么呢?就在12年以前(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世界范围遴选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来自中国的一种传统戏曲——昆曲,出人意料地全票当选。
从2001年开始,沉寂已久的昆曲慢慢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2004年冬天,新版全本《长生殿》进京公演,由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排演的这部《长生殿》,总投资将近800万元,同时请来了获得过奥斯卡奖的叶锦添担任美术设计。
台湾儒商陈启德的巨额投资,以及昆曲界以外的顶尖艺术家的加盟,这一切,在2001年以前是不可想像的。
江苏省昆剧院排演的新版《桃花扇》,创作阵容同样十分强大,由中国话剧界新锐女导演田沁鑫执导,同时吸引了中日韩三方众多的艺术界顶尖级人物。
《1699·桃花扇》,这样一种命名方式,显示出演创人员重新回到历史现场的企图;而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突然在他们眼前亮相的昆曲,也仿佛来自一个古老的梦境。
2006年,白先勇带着他的青春版《牡丹亭》在美国西海岸连演12场,场场爆满。
美国观众惊叹于昆曲不可思议的优雅和美丽。
戏剧评论家,甚至把这次巡演和1930年梅兰芳轰动美国东西两岸的巡演相提并论。
人们忍不住惊叹,又解不开心中的谜团,为什么在21世纪的今天,古老的昆曲依然能有这么大的魅力?二、牡丹亭【引子】有这样一个故事。
当时苏州城里流行起一句话,叫“范祝发,申鲛绡”,说的是城里最有名的两出戏,也是最有名的两个家班。
一个是范仲淹的子孙范常白家的《祝发记》,另一个就是这西黄鹂坊桥的申宅里上演的《鲛绡记》。
演《鲛绡记》的女伶姓沈,被唤作沈娘娘。
万历二十年,曾经的首辅大臣申时行退居苏州老家,当时的沈姑娘就在这一年,进了申府。
直到申相国离世,沈娘娘都没有离开过申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生可以死
首先,杜丽娘生可以死的客观原因——生存环境。
其次,杜丽娘生可以死的主观原因——“生而有 情”。
“娇莺欲语,眼见春如许” “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第九出 肃苑 【一江风】[贴上]......俺春香日夜跟随小姐。看他
名为国色,实守家声。嫩脸娇羞,老成尊重。只因 老爷延师教授,读到《毛诗》第一章:“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悄然废书而叹曰:“圣人之情,尽见 于此矣。今古同怀,岂不然乎?”
四、汤显祖的创作
“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 《紫钗记》 《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
《牡丹亭》、《紫钗记》:风情戏,以女性为主,赞 颂真情、至情。
《南柯记》、《邯郸记》:政治戏,以男性为主。对 人物及所处环境整体否定,反对无情。
“盖惟有至情,可以超生死,忘物我,通真幻,而永 无消灭。否则形骸且虚,何论勋业,仙佛皆妄,况在 富贵!”(《四梦跋》)
以“至情”与“理”相抗衡。 4、改杜丽娘封建淑女形象为为追求爱情不惜一切的
叛逆女性形象。 5、由仓促讲述故事到从容刻画了一幕幕让人如痴如
醉的抒情场景。
二、剧情梗概
第一出《标目》
【汉宫春】杜宝黄堂,生丽娘小姐,爱踏春阳。感 梦书生折柳,竟为情伤。写真留记,葬梅花道院凄 凉。三年上,有梦梅柳子,于此赴高唐。 果尔回 生定配,赴临安取试,寇起睢阳。正把杜公围困, 小姐惊惶。教柳郎行探,反遭疑激恼平章。风流况, 施行正苦,报中状元郎。
传奇每出不限只用一个宫调,可以换韵。杂剧演唱 用北曲,传奇多用南曲,并吸收北曲,创造了“南 北合套”的方法。
4.传奇的角色与杂剧大同小异,但角色增多,分工 更细。杂剧的主角是末、旦,传奇的角色是生、旦。
第十出《惊梦》欣赏
【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贴〕炷尽沉烟,抛残绣线, 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明清传奇与杂剧的区别 :
1、杂剧体制的通例是四折一楔子,不标折目;传奇不 称“折”而称“出”,并加出目,出数不定,多是四 五十出的长篇。
传奇没有楔子,第一出是“家门”,又叫“开场” 由末说明创作意图,介绍剧情概况,它不是剧情的组 成部分。开场之后,第二出才是正戏。开场用的是词 牌而不是曲牌
汉谈生事(《太平广记》卷三百十六引《列 异传》)
《杜丽娘慕色还魂》话本(余公仁《燕居笔 记》卷八)
汤显祖对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的加工、改造:
1、汤显祖改变了杜、柳二人门当户对的关系,将男 主人公的身份下降为穷酸秀才。
2、突出了杜宝、陈最良等人的卫道士立场。 3、汤显祖则把“慕色”提高到“至情”的高度,更
(二)人生的“至情”论
1、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 《耳伯麻姑游诗序》:“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而
行于神。” 《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人生而有情。” 2、有情人生的极境是“至情”。 《牡丹亭·题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
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 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3、“至情”的感悟方式是借戏剧来演绎。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 (《复甘义麓》)
第二节 《牡丹亭》
一、《牡丹亭》的题材渊源
《牡丹亭·题词》: 传杜太守事,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
孝将儿女事。予稍微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拷 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拷谈生也。
西晋武都太守李仲文之女事(《太平广记》 卷三百十九引《法苑珠林》)
东晋广州太守冯孝将之子事(《太平广记》 卷二百七十六引《幽明录》)
三、作品分析(兼谈杜丽娘性格)
汤显祖《牡丹亭题词》: 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
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 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一)生可以死:第2出《言怀》—第20出《闹殇》) (二)死可以生:第21出《谒遇》—第35出《回生》 (三)回生之后:第36出《婚走》—55出《圆驾》
第四章 牡丹亭
第一节 汤显祖的生平与思想
一、汤显祖的生平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海 若、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晚年自号茧翁。 所居书斋名玉茗堂、清远楼。抚州临川(今属 江西)人。
二、汤显祖的思想
(一)徘徊于儒、道、释之间
王思任: 《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紫钗》,
侠也;《牡丹》,情也。
“家君恒督我以儒俭,大父辄要我以仙游。” (《和大父游城西魏夫人坛故址诗·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汤显祖思想儒、释、道兼有。其师罗汝芳是 泰州学派王艮三传弟子,又曾与李贽相会, 深受其个性解放、市民意识影响。与佛学大 师达观神交多年。
汤显祖辞官归隐也受祖传家风影响。祖父40 岁后隐居乡村;祖母对佛经诵读不倦;启蒙 老师徐良傅景仰蓬莱仙境,业师罗汝芳深通 神佛吐纳之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人生信 仰。
2、传奇和杂剧一样有唱、白、科,但不像杂剧那 样通常由一个角色唱到底,而是各种角色都可以 唱,可独唱、对唱、轮唱和合唱;传奇中不称 “科”而称“介”;重要人物上场时先唱引子, 继以一段定场白,每出戏有下场诗。
3.杂剧和传奇在音乐上都采取曲牌联套的方式。 所不同的是: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
〔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贴〕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阑。〔旦〕翦不 断,理还乱,闷无端。〔贴〕已分付催花莺 燕借春看。〔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 〔贴〕分付了。〔旦〕取镜台衣服来。〔贴 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 更添香。”镜台衣服在此。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第十出《惊梦》) “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
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第十出《惊梦》) “天呵,春色恼人,信有之乎!常观诗词乐府,古之
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诚不谬矣。……吾生 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 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泪介]可惜妾身颜色如 花,岂料命如一叶乎!”(第十二出《寻梦》) “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 楚楚无人怨”(第十二出《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