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岁月,不平凡的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凡的岁月,不平凡的人生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xxxx班x x x
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送我一本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也许因为书名的平淡无奇,也许因为书本的厚重,它一直被我放在角落,没有细细品读。直到半年多后我看了《早晨从中午开始》,被文中记录的作者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所付出的努力所吸引。第一次知道,为了写一本长篇小说,要在一个荒郊野外独居数年,要通读十年间的报纸,记录各种事件,翻阅资料到手指被磨得露出毛细血管。这些听起来艰苦甚至荒谬的情节,对彼时年少的我却有着巨大的感染力。于是,怀着一种好奇和敬意,我开始阅读《平凡的世界》,一遍又一遍,时而掩卷长思,时而感动得泪眼朦胧。
或许因为我生长于一个偏僻的小县城,书中的故事背景似乎与我的故乡有一点儿重叠。那个我走出来的小地方似乎就是“平凡的世界”,那里也每天上演着与小说中相似的故事。在少安、少平的身上仿佛能看到我的某位同学的影子,主人公的兄弟姐妹、父母、奶奶就像是我在家乡的亲人。对我而言,品读这样一本饱含岁月沧桑的书,既有成长环境赋予的感同身受,又多了一些感恩的心情。虽然书中描写的年代与我相隔久远,但透过路遥笔尖饱满的热情,仿佛还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令人发胀的心跳声。
书的开头,主人公孙少平是个连“丙”菜都吃不起的穷困潦倒的农村学生。书的结尾,他是个身有残疾的普普通通的煤矿工人。从头到尾,尽管付出了那么多努力,经历了那么多人生的峰回路转,他都没有能够脱离所谓的“社会底层”。我一直以为孙少平会走出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所谓平凡,随着改革飞黄腾达,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或者说我是在等待,等待他的苦尽甘来。而他没有,只是如同成千上万平凡的人一样,用不平凡的梦鼓励着自己前进。他曾经渴望离开,投身到更为广阔的天地中去,然而外面的世界提醒了他,他所能掌握的未来在这黑色的风景里,所以他才会舍弃大城市的好工作,义无反顾地奔向那趟列车,回到他的煤矿世界,继续他平凡的小幸福。一个草根的英雄梦想,起于平凡,归于平凡,没有戏剧化的场景,却是最真实的人生。我们都是孙少平,但我们又都成不了孙少平,他是那个时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他的人生,给我们太多无言的感动。
孙少平告诉我们,怎么做一个高贵的人。无论物质生活多么窘迫,他始终一丝不苟地对待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苦难中依然像虔诚的教徒般恪守着自己的精神圣地。孙少平的精神追求,也是在无人欣赏的情况下的个人选择。他没有能够欣赏和鼓励这种追求的环境,也没有热衷于展示自己的才情,他甚至不是因为专业上纯粹的热爱而去学习。他对精神世界的一丝不苟,仅仅是因为他把自己作为一个高贵的人来由衷地尊敬和爱护。这样的态度比任何话语都有力量,这样一个高贵的普通人比任何社会角色都更令人诚服。如今社会上流行着用一个人的地位来判断他的质量,我身边也不乏动辄对他人的“成就”或“品味”作褒贬之辞的朋友。他们整天生活在自负与嘲弄中,瞧不起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每天为生活奔波的人,喜欢凭借自己的资本去嘲笑别人的理想并冠以“卑微”之辞,他们不能理解生命经受历练而散发出的芬芳。而孙少平用行动告诉我们,人可以独立于成败,独立于世俗的价值评判,独立于他人的褒贬臧否,而发自内心地尊重自己,做个高贵的人。
孙少平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我们都是这个平凡世界中平凡的一员,其中有些人做出了经天纬地的事业,而大部分人却只是碌碌无为地草草度过一生。父母可以给我们温暖舒适的家庭条件,却给不了生活的能力与感悟。我们对“富二代”、“官二代”愤愤不平,难道愤愤不平就会改善我们的生活吗?它只会让你成为社会的“愤青”,在日复一日的抱怨中一事无成。当下许多人抱怨社会的不公、体制的缺失、命运的不济。然而,偶尔停下疲惫的脚步反观自省,有几个人曾在学生时代潜心苦读,又有几个人认真思考过人生的方向?许多人不过是在游戏与娱乐中透支自己的青春,让梦想一次次无情的变成幻想。拒绝深刻似乎早已成了我辈首选,最后自食其果,又怨得了谁呢?“青春年华如同晨曦与晚霞,绚丽多彩而又变幻莫测。”我们是大时代背景下最平凡的人,无论我们拥有怎样的家庭背景,怎样的知识构成,我们都有理由为自己的梦想不懈地奋斗,为追求更高意义的生活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坚忍的担当。
孙少平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苦难。“幸福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而是永远的去战胜困难”。孙少平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他一路走来一路艰辛:从一个高中生到一个庄稼汉,从一个庄稼汉到一个教师,从一个教师到一个揽工
汉,又从一个揽工汉到一个煤矿工人……然而在痛苦的煎熬中,他形成了对苦难的骄傲感和崇高感。他毅然走着自己的坚实,不卑不亢,不屈不挠。我们都想安逸地过完一生,可现实永远不会是一条光明坦途。不要谈苦色变,苦难恰恰是生活对我们的馈赠,正是那些苦难让我们的羽翼更加丰满,让我们的人生实现伟大的跨越。正如傅雷先生在译《贝多芬传》的序言词中所说——“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幻想的苦难,唯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够帮助我们承担残酷的命运,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如今的我们也许不再为吃了上顿没下顿而慌张,不再为会朋友却没有看起来光鲜点的衣服而窘迫,但对我们来说,用心去理解苦难的意义仍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所得。因为我们的骨子里流淌着父辈们因苦难而升华的滚滚热血,那些史诗般的苦难成长经历已经深深根植到我们的信念里。
路遥曾在回顾《平凡的世界》的创作过程时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作家的劳动绝不仅仅是为了取悦于当代,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代。”我一直认为,一个高明的小说家可能会比历史学家更接近历史的全貌,譬如巴尔扎克之于法国历史,狄更斯之于英国历史。曾经看到一篇文艺评论,说中国没有对极左年代深刻反思的有分量的文学作品,我想作者大概没有读过《平凡的世界》,如果读过他就不会轻下这盲目的结论。这是一幅画卷,这是一部史诗,这是一种精神,这是一股激情。柳鸣九先生为《悲惨世界》所做的评价,同样适用于《平凡的世界》。而我更想说,《平凡的世界》是一首赞美青春和生命的歌,是逝去的岁月留给时代的回响,是通往最淳朴、最善良、最勇敢的心灵的回归之路。我很少接触路遥的文字,对他的领悟也很有限,但我很感激他们这一代在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大作家,他们执著于土地的热情,他们热烈纯粹的爱和认真踏实的生活态度深深地触动着我。路遥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一种态度——像少平一样活着,像少平一样奋斗,像少平一样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