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基础(A)部分

合集下载

(整理)中山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整理)中山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中山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范围及参考书目211翻译硕士英语①英美概况部分参见《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下册,朱永涛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②其它部分不列参考书。

241英语①《新编英语教程》(1-3册),李观仪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42俄语①《俄语入门》第二册,周鼎、徐振新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②《大学俄语基础教程》第二、三册,张智罗、童强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43日语①《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集体合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2005。

244法语①《公共法语》上、下册,吴贤良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45德语①《大学德语》修订本(1-2册),赵仲、戴鸣钟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002。

246西班牙语①董燕生、刘建:《现代西班牙语》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②董燕生、刘建:《现代西班牙语》第二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③岑楚兰、蔡绍龙:《新编西班牙语阅读课本》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47韩语①郭一诚:《韩国语能力考试真题精解及模拟800题(中级)》,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48阿拉伯语①新编阿拉伯语( 1-4册),国少华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ISBN7560033199②《阿拉伯语阅读》(上、下),《阿拉伯语阅读》组,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ISBN756000620308护理综合 1. 李小寒主编. 《基础护理学》. 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 李小妹主编. 《护理学导论》. 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 3.李乐之等。

《外科护理学》。

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4.尤黎明等。

《内科护理学》。

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31社会工作原理 1.《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04)。

中山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中山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2013年中山大学678历史学基础真题(回忆)第一大题:名词解释1周礼2通典3萨尔浒之战4厘金5阿蒙神6布匿战争7三角贸易8凯末尔主义9托马斯·潘恩10抢救运动11一边倒12亚洲四小龙第二大题:材料题1一文言文典籍(1)古译今文中摘录的三个名词,依稀记得最后一个是“天府”(天府之国)(2)复述文中所涉及的该制度和观念(大意是基层人口管理制度、户籍制和重视生育的意识)的意义以及谈谈自己的想法(3)指出这种观念在什么时候开始走向衰落,指出具体的、能体现该变化的史实事件2关于岳飞被称呼为“民族英雄”是否恰当的几篇材料,其中还涵盖了定义何为忠和何为奸的辩证关系。

要求:不少于500字的小论文,阐述你的观点第三大题:简答题1关于历史学的本质(原题记不清了,大致是放出一句给历史学下的定义,问你支不支持,支持写理由,不支持写原因,认为有欠缺的就补充)2阐述公元5世纪至公元15世纪西欧城市发展在宗教活动中的作用(大意是这样)3问你对孙中山以及辛亥革命的看法4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以下是中山大学2013年678历史学基础考试的官方参考书目:《世界史》吴于廑、齐世荣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张岂之高等教育出版社六卷本《现代世界史》帕尔默(美)共两本2013参考书目一共14本。

2014中山大学历史学基础A一.名词解释1《隋书.经籍志》2吕底亚王国3因信称义4岩仓使节团5市舶司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吠陀8一二.九运动9德黑兰会议还有三个忘了二.材料题1.这段文言文材料先描述唐宋宰相如何位高权重,然后描述明朝的内阁权力如何被削弱。

问题1:这段材料大致应该出现在什么年代?江陵,新郑,这三个词是什么意思?(由于前面有提到三杨,谢等人,经文言文结构分析认定是指代人或人名,考后经查应是张居正,高拱等人)问题2:试述文中所提制度的发展、意义和影响。

2.给出一段材料:意思主要讲历史科学不是对过去的简单重现。

历史不像物理学那样研究规律,而是着眼于特殊。

中大历史学考研科目

中大历史学考研科目

中大历史学考研科目
中山大学历史学考研科目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历史学基础(A)以及复试专业课。

1. 思想政治理论(101)是全国统考科目,考试内容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2. 英语一(201)也是全国统考科目,考试内容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3. 历史学基础(A)是历史学专业基础课程,涵盖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世界史等内容。

考试内容由学校自行命题,考试难度和范围由学校自行确定。

4. 复试专业课则根据具体的专业方向选择,例如历史地理学、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与敦煌学、宋辽金史、明清史等。

此外,不同的专业方向和学院可能会有不同的复试专业课和考试科目,考生需要参考学校和学院的具体招生简章来确定具体的考试科目和要求。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题后含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题后含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驱口】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中国史复试真题;江苏师范大学2015年中国通史真题;湖南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正确答案:元代存在的一种人身依附关系极强的佃户。

最初驱口是来源于蒙古对金的战争中俘获的人口,也有良人被掠买、罪人被籍没等。

驱口属于主人的私人财产,可以和货物一样被买卖;驱口与主人的地位也极不平等。

驱口的大量存在,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政府曾下令释放一部分驱口作为国家编民,但终元一代,驱口是一直存在的。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史2.【探马赤军】北京大学2005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正确答案:蒙元时期军队的一种。

探马赤意为“探马官”。

蒙古国时期,从各千户、百户和部落中挑选士兵,组成精锐部队,在野战和攻打城堡时充当先锋,战事结束后镇戍于被征服地区,称为探马赤军。

与蒙古军由各千户的士兵编成不同,探马赤军是由各部挑选的士兵混合组成。

有元一代,始终保持探马赤军的建制。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史3.【站赤】兰州大学200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正确答案:元朝政府在全国设置的驿站。

站赤,蒙古语,意为管理驿站的人。

中原地区的驿站由兵部管辖,蒙古地区的驿站由通政院管辖。

站赤分为陆站和水站,据《元史兵志》记载,全国共有站赤一千四百处。

元代是我国古代驿站最发达的时期,驿站的普遍设置,加强了全国的政治联系,也便利了全国的交通。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史4.【草市】清华大学2014年历史学基础真题正确答案:古代乡村的定期集市。

东晋时已出现,设于州县城郊附近。

唐代草市增多,一般设在州县城外。

中唐以后,农村商业发展,渐兴起于水陆交通要道、关津驿传所在之地。

交易以渔盐酒茶或日用百货等生活必需品为主。

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宋代许多邻接州县城墙的草市逐渐扩展为新的商业居民区,有的还相当繁华,甚至超过原城区。

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改革】正确答案:亚述帝国国王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公元前745—前727年在位)推行的改革。

主要内容:在行政方面,将大区改为小行省,对于不能并入版图的国家,一方面保留原自治政府,另一方面派监察官予以控制。

军事方面,把军队分成若干专门的兵种,如战车兵、骑兵、重装步兵、轻装步兵、攻城兵等等,大大加强了亚述的军事力量。

实行强迫移民是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的另一独创。

他把被征服的整个地区、整个城市的居民全部赶走,让他们移居边远;然后用武力驱使别国一些人来填充上述地区和城市。

这种制度一直存在到亚述灭亡。

涉及知识点:世界古代中世纪史2.【吕底亚王国】中山大学2014年历史学基础(A)真题正确答案:小亚细亚中西部一古国。

约公元前1000年代初期建国。

公元前670年,麦尔牟纳德王朝开始统治。

都城萨狄斯。

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领有小亚细亚大片土地。

约公元前591年,开始与米堤亚争夺小亚细亚一带的控制权。

公元前546年为波斯帝国居鲁士所灭,王国纳入波斯版图。

涉及知识点:世界古代中世纪史3.【犹太教】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历史学综合真题正确答案:犹太民族信奉的一神宗教。

犹太教发展了对民族神的排他性崇拜,认为犹太人为特选子民;以创造主耶和华为唯一的神,主要经典为《圣经.旧约》(又称《塔纳赫》)。

在犹太历史上,散居在各地的犹太人把坚信犹太教作为民族认同的根据。

犹太教对后来的基督教产生了巨大影响。

涉及知识点:世界古代中世纪史4.【金字塔】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世界古代史真题正确答案:古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

埃及历史上第一座金字塔是第3王朝初期的乔塞尔的“层级金字塔”。

最大的金字塔是第4王朝法老胡夫所建,地点在今开罗附近尼罗河西岸的基泽,设计师为海米昂。

古埃及的金字塔现存约80座,起自第3王朝,止于第二中间期(新王国时期王墓不再用金字塔的形式,而是采用了岩墓的形式)。

2014年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A)真题

2014年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A)真题

2014年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A)真题(总分:110.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10,分数:50.00)1.推恩令(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元朔二年(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了由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

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

因此王国分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

《推恩令》达到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效果,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解析:2.《隋书•经籍志》(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现存第二部图书目录,成书于唐贞观年间。

唐魏征奉敕撰。

《隋书•经籍志》是继《汉书•艺文志》后,我国又一部非常重要的古代图书总录。

其体例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排列,为四分法的创始。

各部又分若干小类,如史部又细分正史、古史、杂史等13小类。

正式确立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在目录文献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解析:3.市舶司(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唐宋时设置的管理对外事务的机构。

唐代仅在广州一地设市舶司,负责对外事务;宋代增设了杭州、明州、泉州、密州、秀州市舶司。

中山大学考研参考书目剖析

中山大学考研参考书目剖析

中山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范围或参考书目211 翻译硕士英语①英美概况部分参见《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下册,朱永涛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②其它部分不列参考书。

241 英语①《新编英语教程》(1-3册),李观仪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42 俄语①《俄语入门》第二册,周鼎、徐振新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②《大学俄语基础教程》第二、三册,张智罗、童强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43 日语①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集体合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2005。

244 法语①新公共法语(初级、中级和高级教程)吴贤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

245 德语①《大学德语》修订本(1-2册),赵仲、戴鸣钟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002。

246 西班牙语①董燕生、刘建:《现代西班牙语》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②董燕生、刘建:《现代西班牙语》第二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③岑楚兰、蔡绍龙:《新编西班牙语阅读课本》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47 韩语①郭一诚:《韩国语能力考试真题精解及模拟800题(中级)》,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48 阿拉伯语①新编阿拉伯语( 1-4册),国少华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ISBN7560033199 ②《阿拉伯语阅读》(上、下),《阿拉伯语阅读》组,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ISBN756000620308 护理综合根据《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护理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确定。

1. 李小寒主编. 《基础护理学》. 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 李小妹主编. 《护理学导论》. 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 3.李乐之等。

《外科护理学》。

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4.尤黎明等。

《内科护理学》。

2017中山大学历史学基础(A)考研模拟试题答案详解

2017中山大学历史学基础(A)考研模拟试题答案详解

2017中山大学历史学基础(A)考研模拟试题答案详解一、名词解释(12小题,每小题10分,共120分)1、长平之战【解题思路】中国古代史战争类名词,首句先简单交代时间、交战国,次句开始具体展开论述战争的过程和结果,末句总结战争的影响。

【答案解析】战国时期,秦赵两国之间发生的战役。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兵包围韩国的上党,上党郡守把地献与赵国,遂引发秦、赵两国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的大战。

赵将廉颇坚守长平三年,后赵国启用赵括为主将,赵括率军盲目出击,秦军正面佯败,两侧包抄,围攻赵军,射杀赵括,俘获并坑死赵军四十余万。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

此场战争,由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一国遭受毁灭性打击,从而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2、两税法【解题思路】属于税制类名词,首句对名词进行简单定义,次句开始展开论述税制实行的缘由和效果等,末句总结影响。

【答案解析】两税法是唐朝中叶实行的用以取代租庸调制的赋税制度。

自唐玄宗开元(713-741)以后,均田制度逐渐废弛,与之相适应的租庸调也难以为继,封建大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大为减少。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始改行两税法。

两税法变租庸调以人丁为征收赋税标准的原则为以财产、主要是土地为征收标准的原则,是土地占有状况发生改变后的反映,是中国古代税制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两税法实行初期,统一了紊乱的税制,扩大了赋税的承担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后来,弊端丛生,征敛趋于苛重。

但由于两说法适应地主私有制经济的发展,其税制的基本原则为此后的历代封建王朝所奉行。

3、《通志》【解题思路】史学文献类名词,首句以作者、朝代和名词性质等对名词进行简单定义,次句展开论述作品的内容,末句总结作品的历史地位。

【答案解析】南宋郑樵撰,是自《史记》之后,现存的又一部纪传体通史性著作。

《通志》卷帙浩繁,规模宏大,其记事断限,大抵本纪从三皇到隋,列传从周到隋,二十略从远古到唐。

中山大学历史学基础(A)2014年考研真题答案解析

中山大学历史学基础(A)2014年考研真题答案解析

中山大学历史学基础(A)2014年考研真题答案解析中山大学历史学基础(A)2014年考研真题答案解析一、名词解释(12小题,每小题10分,共120分)1、推恩令【考察知识点+解题思路】考查西汉武帝时的政治制度,教材中有提及,答题时需自行总结,首句以时期、性质等进行简短定义,次句展开论述内容,末句总结作用或影响。

【答案解析】西汉武帝时期推行的一个旨在减少诸侯的封地,削弱诸侯王势力范围的一项重要法令。

元朔二年正月,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

推恩令吸取了晁错削藩令引起七国之乱的教训,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诸子在原封国内封侯,新封侯国不再受王国管辖,直接由各郡来管理,地位相当于县。

这使得诸侯王国名义上没有进行任何的削蕃,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导致封国越分越小,势力大为削弱,从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

2、《隋书.经籍志》【考察知识点+解题思路】考查唐代编修的史料文献,教材中有提及,答题时应自行总结,首句以朝代、作者、作品属性进行简要定义,次句展开论述作品内容,末句总结影响或意义。

【答案解析】唐代官修的一部史志目录,魏征等撰。

《隋志》按四部分类,先有总序一篇,记叙目录学演变和编写经籍志的原因。

此后,每部下有大序,类下又有小序。

序中简要说明每类的学术源流及其演变。

类下著录书名及卷数,又常常附以简要注释,指明注者,记其时代爵衔,间或注明书的内容真伪及存亡残缺,如称“宋有”、“梁有或亡”,并以夹注,附入亡佚书目。

充分体现了目录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点,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同时,反映了中国唐代以前的古籍状况,其分类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

3、市舶司【考察知识点+解题思路】考察宋代经济制度,书中有相应描述。

答题时首句以时间、机构性质等进行定义,次句展开论述机构的沿革变迁,末句总结作用。

【答案解析】中国在唐、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于现在的海关。

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论述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论述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论述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中山大学2013年历史学基础(A)真题)正确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问题是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重大学术问题。

主要观点有:(一)反法西斯战争论。

多数学者认为,二战自始至终是一场反法西斯战争,大战初期即是反法西斯战争,不存在帝国主义战争阶段。

从当时世界的主要矛盾、战争发动者及其目的来看,二次大战是由全世界人民的敌人德意日法西斯侵略国集团发动的、旨在奴役和征服整个人类的战争,这样一个世界主要矛盾就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自始至终是一场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不存在帝国主义阶段;所谓苏联参战从本质上改变了大战的性质,其论据是不足的。

(二)两阶段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有一个演化的过程:前期或初期为帝国主义战争,后期为反法西斯战争。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在战争性质转化的具体时间上也有不同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从1940年4月9日德国进犯丹麦、挪威到6月18日戴高乐将军领导的“自由法国”活动开始,为二战性质转化的标志。

德国进攻西线后,英国开始推行坚定不移的反法西斯政策,戴高乐为恢复民族独立而战,二战性质从帝国主义战争转变为反法西斯战争。

另一种意见认为,二战性质转化的界标应是苏德战争的爆发,苏联参战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演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三)“两种性质始终存在”论。

认为二战初期主流是帝国主义战争,也具有反法西斯战争性质;苏联参战后反法西斯战争性质占了主流,但在一些战场上仍是帝国主义战争。

(四)“两重性”论。

认为二战中所有交战国进行的战争都具有两重性。

法西斯国家集团战争的两重性表现在:其共性是扩大侵略,称霸和瓜分世界,因而形成法西斯同盟;其特殊性表现在德日意法西斯各有自己的战争目的,这就使得它们之间既有同盟条约又没有明确承担具体义务。

反法西斯国家的两重性表现在:它们的共性是反法西斯,它们的特殊性表现在除反法西斯的共同目标外还有各自不同的要求。

2018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考研招生信息大全

2018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考研招生信息大全

2018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考研招生信息大全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再速。

只有以坚强的意志,挑起失败的重担,才能迎来成功的新生,苍茫大地,只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才能主宰未来的沉浮。

站起来吧,挺起笔直的脊梁骨,下一个成功的人就是我。

准备2018考研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的小伙伴们,你们是否收集好该专业所有的考研信息了呢,收集好这些信息也是成功的一步哦!聚英考研网建议大家赶紧收集吧!越早做准备对于备考复习也就更有利,现在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下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的考研招生信息吧。

一、历史学系专业: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二、初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4法语(3)618考古学基础(A)考古学 /619历史学基础(A)中国史 or 世界史/348文博综合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三、参考书目考古学初试指定教材《古代中国考古学》作者:沈阳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作者:[英]科林·伦福儒、保罗·巴...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中国史:初试指定教材《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作者:杨先材、张岂之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中国历史(先秦卷)》作者:张岂之、刘宝才、钱逊等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作者:张岂之、王子今、方光华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作者:张国刚、杨树森、张岂之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元明清卷)》作者:郭成康、王天有、成崇德等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作者:张岂之主编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史初试指定教材《现代世界史(上下册)》作者:(美)帕尔默等著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作者:吴于廑、齐世荣、刘家和等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作者:吴于廑、齐世荣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作者:刘祚昌、王觉非、吴于廑、齐...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作者:吴于廑、齐世荣、刘祚昌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作者:吴于廑,齐世荣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作者:吴于廑,齐世荣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四、分数线报考学科门类(专业)总分单科(满分=100)单科(满分>100)06历史学 310 55 180五、2018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考研资料推荐《2018中山大学历史学基础A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2018中山大学历史学基础A考研专业课历年真题》《2018中山大学文博综合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含真题与答案解析)。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11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11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11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分析父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组织。

正确答案:(1)经济生活: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比母系氏族公社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主要表现在:第一,发明了铜器,生产力提高。

第二,农业和家畜饲养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畜牧业进一步发展起来,并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而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第三,手工业技术有了提高,出现了冶铜业、丝织和漆木等新兴的手工业部门;陶器制造有了很大进步,出现了轮制技术;玉骨器的制造是这一时期手工业的突出成就。

手工业逐渐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而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2)社会组织: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不再是以氏族为单位,而是以一夫一妻的家庭为单位,氏族的作用日益削弱。

几个氏族公社组成一个部落,以后又发展成部落联盟。

部落或部落联盟首领一般采用民主的方法推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选举贤能有德者担任,这种民主选举首领的制度称为禅让制。

到阶级社会产生前夕,这种制度逐渐遭到破坏,首领的继位方法实际上是在激烈的争夺中进行的。

涉及知识点:史前时代2.试总结苏联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正确答案: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其主要内容是推行工业重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并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特点:1.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

共产党不仅领导一切,而且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

苏维埃不能真正发挥人民政权的作用,变成徒具虚名的权力机构。

联盟制也是有名无实,少数民族的权益并无可靠保障,他们实际生活在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里。

民主法制被忽视。

干部由上级委派,唯上是从。

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权力愈来愈集中于个人手里,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制度。

2.经济方面:建成了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

2016年中山大学历史学基础(A)真题(完整版)凯程首发

2016年中山大学历史学基础(A)真题(完整版)凯程首发
2.史学理论,谈历史资鉴功能
3.自由大宪章的签署内容与影响
三、论述
1.论述梁启超的政治参与活动及其政治参与活动的特点(35分)
2.试评梭伦改革内容及意义(25分)
3.1900年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源自30分)2016年中山大学历史学基础(A)真题(完整版)凯程首发
刚考完2016考研初试,凯程教育的电话瞬间变成了热线,同学们兴奋地汇报自己的答题情况,几乎所有内容都在凯程考研集训营系统训练过,所考专业课难度与往年相当,答题的时候非常顺手,相信凯程的学员们对此非常熟悉,预祝亲爱的同学们复试顺利。考研分笔试、面试,如果没有准备,或者准备不充分,很容易被挂掉。如果需要复试的帮助,同学们可以联系凯程老师辅导。
下面凯程老师把专业的真题全面展示给大家,供大家估分使用,以及2017年考研的同学使用,本试题凯程首发。
一、名词解释:
金沙文化遗址
三长制
长子西征
奕訢
建国方略
中苏论战
铁列平改革
班田收授制
黄金诏书
彼得大帝
欧共体
水门事件
二、材料分析
1.古文,说明材料之中中书门下与安抚使的意思分析熙宁九年跟元丰八年的市舶使的演变

中山大学历史学基础真题

中山大学历史学基础真题

中山大学历史学基础真题一、名词解释(12小题,每小题10分,共120分)1、石家河文化2、轮台诏3、斡脱钱4、条约口岸体制5、戴季陶6、“四清”运动7、《解负令》8、曼涅托(Manetho)9、种姓制度 10、法国《人权宣言》 11、波士顿倾茶事件12、甘地与甘地主义二、阅读分析(共3小题,第1小题40分,第2小题35分,第三小题15分,共90分)1、下面文字是省略部分救文的司马光告身〔原件是竖排右起),请阅读后回答问题(本小题40分):1、勃······可特依前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知制错、充史馆修撰。

差遣·勋封·食寳封赐如故。

熙字二年八月日中書令使中書侍郎阙尚書兵部郎中知制诰巨宋敏求宣奉行奉勃如右牒到奉行熙事二年八月日侍中使門下侍郎公亮给事中使翰林学士承旨兼端明殿学士侍读学士给事中知制籍充史馆修撰判珪八月八日未特都事孫日新左司郎中付吏部左璞射在中書右璞射阙吏部尚書使能圆阴直学士起居舍人兼侍爵權判维尚言户部郎中充集贤殿修撰權同判鼎臣吏部侍郎使吏部侍郎阙左丞使告翰林学士兼待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辣钱大夫·知制诰·充史馆修撰·编修压代君臣事迹、祥定封事·判尚書都省、兼提举万寿观公事兼提举司天蓝会事·同样转封臣寮所上封章·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食育封式伯户·踢紫金鱼袋司马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基础(A)部分
中山大学2014研考历史学基础A
一.名词解释
1《隋书.经籍志》
2吕底亚王国
3因信称义
4岩仓使节团
5市舶司
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吠陀
8一二.九运动
9德黑兰会议
二,材料题
1.这段文言文材料先描述唐宋宰相如何位高权重,然后描述明朝的内阁权力如何被削弱。

问题1:这段材料大致应该出现在什么年代。

?,江陵,新郑,这三个词是什么意思?(由于前面有提到三杨,谢等人,经文言文结构分析认定是指代人或人名,考后经查应是张居正,高拱等人)
问题2:试述文中所提制度的发展、意义和影响。

2.给出一段材料:意思主要讲历史科学不是对过去的简单重现。

历史不像物理学那样研究规律,而是着眼于特殊。

问题是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且对黑体字部分不能回避。

(我以上能记起来的内容主要是黑体字的)
3.给出两段材料。

一段是文言文《明史》中关于对李自成的描述。

另一段是白话文
《中国通史》对李自成的描述。

问题1:两段材料对李自成描述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此差异?
问题2:如何看待他们之间的不同。

三、论述题
1试述抗日战争及其胜利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与意义。

2试述公元500年到公元1500年亚欧大陆几次人口大流动的过程与意义。

3试述洛克之于英国革命,孟德斯鸠之于美国独立,卢梭之于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与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