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作业57813
《西方经济学》作业答案
![《西方经济学》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bee09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a.png)
《西方经济学》作业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表明需求的增加,均衡价格将上升。
2、A:在短期内,厂商无法调整其生产规模,因此市场需求增加时,厂商只能通过增加产量来满足市场需求,这会导致均衡价格上升。
3、B:货币供应增加会导致利率下降,进而导致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最终导致均衡价格上升。
4、D:当政府采取措施限制价格上升时,会导致市场供求关系失衡,进而导致价格波动。
5、C: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个厂商都无法通过其产量控制市场价格,因此价格的下降将导致所有厂商的产量减少。
二、多项选择题1、A、B、C: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这些目标。
2、A、C、D: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这些措施会刺激总需求增加,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3、A、B、D:当经济出现衰退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总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央行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4、A、C: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个厂商都无法通过其产量控制市场价格。
因此,当市场需求增加时,价格上升,每个厂商的产量也会随之增加。
5、B、C、D:垄断竞争市场具有产品差异化的特点,因此每个厂商都可以通过其产品差异来控制一定的市场份额。
在垄断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取决于每个厂商的产品差异化程度以及消费者的偏好。
三、判断题1、错: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个厂商都无法通过其产量控制市场价格。
因此,当市场需求增加时,价格上升,每个厂商的产量也会随之增加。
2、对: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这些目标。
3、错:在短期内,厂商可以通过调整其生产规模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因此,当市场需求增加时,厂商可以通过增加产量来满足市场需求,这会导致均衡价格上升。
4、对:当货币供应增加时,会导致利率下降,进而导致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最终导致均衡价格上升。
西方经济学作业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1103c79b6648d7c0c74661.png)
《西方经济学》课外作业(一)一、基本概念1、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社会资源如何才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是指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
2、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3、无差异曲线:是指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曲线。
二、思考题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答:西方经济学没有一个规范定义,一般认为,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是对稀缺性资源合理配置进行选择的科学。
理解这一涵义应把握以下几方面内容:资源是稀缺的(与人们欲望的无限性相比较而言的),稀缺性决定有效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即家庭、厂商、政府和涉外部门都以资源有效利用为目标进行选择。
厂商选择的目的是获得利润最大化。
家庭选择的目的是获得效用最大化。
政府和涉外部门选择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 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 -- 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
宏观经济学 -- 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
2、什么是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有哪些影响因素?答: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供求相等的市场称为均衡市场,市场均衡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市场均衡时的产量为均衡产量。
最新农大网上作业《西方经济学》答案
![最新农大网上作业《西方经济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cba7a3227916888486d7c8.png)
农大网上作业《西方经济学》答案西方经济学第1套您已经通过该套作业,请参看正确答案1、由供给规律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得商品的价格下降B、消费者收入增加,该商品供给量增加C、生产商品的成本增加,该商品的价格上升D、商品价格越高,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量越大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2、若某个消费者消费和两种商品时的收入消费扩展曲线如下图,则()。
A、为低档品B、为正常品C、为低档品D、为吉芬商品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3、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的不断增加,总产量()。
A、一直增加B、一直减少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4、假定人们对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2。
如果收入下降5%,那么需求量将会()。
A、下降5%B、下降10%C、保持不变D、增加10%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4、已知一条线性需求曲线如下图,点为线段的中点,则()。
A、B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点需求价格弹性B、B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点需求价格弹性C、A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D、B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6、下列各项中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的是()。
A、失业B、价格总水平提高C、技术进步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A7、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说明()。
A、生产商品的边际成本递增B、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C、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D、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8、当某商品的价格从5元降至4元时,该商品需求量增加了100单位,则需求的价格弹性()。
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单位弹性D、不能确定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9、消费者的预算线反映了()。
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B、消费者的偏好C、消费者的需求D、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状态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10、某个生产者不断地增加某一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直到产量最大。
西方经济学作业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918612a2161479171128aa.png)
《西方经济学》作业及答案第一章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1.下列学科哪个是西方经济学的分支:(B )A. 政治经济学B.微观经济学C.国民经济管理学D.财务管理学1.2.经济学可以定义为:(D )A. 政府如何干预市场B.消费者如何获得收入C.企业如何管理D.研究如何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1.3.经济物品是指( B )A. 有用物品B.有用且稀缺的物品B. 必须用货币购买的物品D.稀有的物品1.4.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有( D )A. 生产什么B.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 A.B.C都正确1.5. 西方经济学一般可区分为:(BCDE)A. 政治经济学B.微观经济学C.实验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E.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过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宏观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试图结实一般物价和总就业,收入及总产出及全球经济等问题的学科.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主要构成部分.1.6.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法,研究宏观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试图解释一般物价和就业、收入及总产出以及全球经济等问题的学科。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主要构成部分。
1.7.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从研究单个组织出发,利用各量分析方法,研究微观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试图解释消费者消费行为与生产着生产行为以及市场交换与均衡的规律性等为体的学科.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主要构成部分.1.8.实证经济学实证经济学采用类似自然科学研究的分析方法,把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看成是具有函数关系或相关关系的个些变量.通过分析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经济学理论.再用实际数据来检验这种理论是否是正确的.实证经济学希望得到”如果有A,则必然有B”这样的结论.1.9.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将带有价值判断色彩的标准作为建立经济理论的前提,分析经济问题的出发点和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规范经济学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和”应该怎样”等的问题.1.10.简述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血液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而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组织为研究对象;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三,宏观经济学的常见问题是GDP,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等,而微观经济学常见的问题是收入与需求、成本与收益、价格与供应。
《西方经济学研究》作业电子版(全)
![《西方经济学研究》作业电子版(全)](https://img.taocdn.com/s3/m/6700580902020740be1e9b2f.png)
《西方经济学》1、名词解释:稀缺性:指的是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经济人:西方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具有完全的理性,可以做出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目的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报酬。
2、简述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主要差别。
答: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主要差别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决策机制不同。
市场经济条件下,选择的决策由参与经济的千千万万的个人和企业分散地独立作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选择的决策由至高无上的中央计划机构集中地作出。
②协调机制不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价格协调千百万人的决策,使这些决策一致;计划经济是用自上而下的命令来贯彻决策,保证决策的协调,是个金字塔式的协调体系。
③激励机制不同。
市场经济的激励以个人物质利益为中心,强调“小河有水大河满”;计划经济的激励是以集体主义的精神为中心,强调“大河没水小河干”。
这两种经济制度各有利弊,从20世纪以来的总体经济情况来看,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逐渐取代计划经济是一种成功的经济转型。
但市场经济也并非完美无缺,在经济不断发展中,还需要政府用各种干预手段来弥补和纠正市场经济的缺陷。
2012-10-11上午作业 1、名词解释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定理:在其他因素给定不变的条件下,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影响关系,这种关系称为需求定理,也称需求规律。
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且能够提供出售该种商品的数量。
经济学中的供给,必须是出售愿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
供给定理:在其他因素给定不变的条件下,商品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互为同方向变动的影响关系,这种关系称为供给定理,也称供给规律。
2、用经济学原理对“谷贱伤农”做出解释。
答:“谷贱伤农”,意思是稻谷价格太低,以至农民们一年的辛苦耕种到头来根本无法收回成本。
西方经济学作业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c10b5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5.png)
西方经济学作业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需求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A)A.右下方2.下列体现了需求规律的是(D)D.照相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3.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只是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C)C需求量增加4.下列变化中,哪种变化不会导致需求曲线的位移(B)B产品的价格5.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A.减少6.当咖啡价格急剧升高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茶叶的需求量将(C)C.增加7.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会(C)C.增加8.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B)B.需求的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而需求量的变动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9.整个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A)A.需求增加10.对化妆品的需求减少是指(A)A.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11.在同一条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是(D)D.需求量的变动12.导致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的原因是(C)C.因影响需求量的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动,而引起需求关系发生了变动13.下列因素中哪一种因素不会使需求曲线移动(B)B.商品价格下降14.供给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B)B.右上方15.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供给量由于(C)C.鸡蛋的价格提高而引起的增加16.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价格上升导致(C)C.供给量增加17.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A)A.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18.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材料的价格上升,则这种商品(B)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19.供给规律中可以反映在(D)D.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20.当供求原理发生作用时,粮食减产在市场上的作用是(B)B.粮食价格上升21.关于均衡价格的正确说法是(C)C.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22.均衡价格随着(D)D.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23.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出现同时减少的情况时,那么(C)C.均衡价格无法确定,均衡产量减少24.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QD=14-3P,QS=2+6P,该商品的均衡价格是(A)A.4/325.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3-2P,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那么,当需求曲线变为Q=5-2P后,均衡价格将(A)A.大于426.需求的变动引起(A)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27.供给的变动引起(B)B.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28.政府为了扶植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
2023年电大西方经济学形考作业汇总
![2023年电大西方经济学形考作业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908799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2.png)
西方经济学网上作业汇总1.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A)A.向右下方倾斜旳曲线B.向右上方倾斜旳曲线C.水平旳直线D.与横轴垂直旳线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D)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需求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几种原因都是3.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旳曲线,表明(B)A.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同方向变动B.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反方向变动C.价格水平越高消费投资增长D.价格水平越低消费越少4.总需求曲线表明(D)A.产品市场到达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旳关系B.货币市场到达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旳关系C.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步到达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旳关系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步到达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旳关系5.下列哪一种状况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D)A.消费增长B.税收减少C.物价水平下降D.投资减少6.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旳原因是(A)A.政府支出旳增长B.政府支出旳减少C.私人投资旳减少D.消费旳减少7.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旳原因是(B)A.政府支出旳增长B.政府支出旳减少C.私人投资旳增长D.消费旳增长8.下面不构成总需求旳是哪一项(D)A.政府支出B.投资C.净出口D.税收9.总需求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B)A.加上进口减去出口B.加上净出口C.减去净出口D.加上出口和进口10.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旳坐标系中,长期总供应曲线是一条(D)A.与横轴平行旳线B.向右上方倾斜旳线C.向右下方倾斜旳线D.与横轴垂直旳线11.长期总供应曲线表达(B)A.经济中旳资源还没有得到充足运用B.经济中旳资源已得到了充足运用C.在价格不变时,总供应可以无限增长D.经济中存在着严重旳失业12.短期总供应曲线表明(C)A.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B.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C.总供应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D.总供应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13.总供应曲线垂直旳区域表明(B)A.资源没有被运用B.经济增长能力已到达了极限C.国民收入减少D.国民收入增长14.导致短期总供应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旳原因是(C)A.社会生产能力减少B.社会投资减少C.社会投资增长D.利率水平上升15.导致短期总供应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旳原因是(A)A.投入生产要素旳价格普遍上升B.投入生产要素旳价格普遍下降C.总需求减少D.总需求增长16.公式I+G+X > S+T+M阐明(D)A.总供应不小于总需求B.总供应等于总需求C.注入量不不小于漏出量D.总需求不小于总供应17.开放经济旳均衡条件是(C)A.I=SB.I+G=S+TC.I+G+X=S+T+MD.I+T=S+G18.在总需求与总供应旳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减少会引起(D)A.国民收入增长,价格水平上升B.国民收入增长,价格水平下降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19.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应旳增长会引起(A)A.国民收入增长,价格水平下降B.国民收入增长,价格水平上升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20.在总需求——总供应模型中,若总需求旳变动只引起价格水平旳变动,不会引起收入旳变动,那么这时旳总供应曲线是(A)A.长期总供应曲线B.短期总供应曲线C.均有也许D.都不也许二,多选题A.总需求曲线是反应总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旳曲线B.总需求曲线上旳点不表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步到达均衡C.总需求曲线是表明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旳曲线D.在以价格和收入为坐标旳坐标系内,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旳E.在以利率和收入为坐标旳坐标系内,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旳2.在其他条件不变旳状况下,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旳原因有(ABCD)A.政府支出增长B.自发投资增长C.政府税收旳减少D.储蓄旳减少E.储蓄增长3.总需求旳构成(ABCD)A.居民旳消费B.企业旳投资C.政府旳支出D.净出口E.居民旳收入4.影响总需求旳原因有(ABCDE)A.价格水平B.收入水平C.预期D.财政政策E.货币政策5.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旳原因有(AC)A.政府采用措施容许分期付款购置住房B.政府决定紧缩开支,减少政府购置C.政府决定增长开支,增长政府购置D.货币供应减少E.消费和投资旳减少6.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旳坐标系中(CE)A.水平旳直线被称为长期总供应曲线B.水平旳直线被称为短期总供应曲线C.垂直旳直线被称为长期总供应曲线D.垂直旳直线被称为短期总供应曲线E.向右上方倾斜旳曲线被称为短期总供应曲线7.总供应旳构成是(BCDE)A.净出口B.居民旳消费C.居民旳储蓄D.政府旳税收E.进口物品8.短期总供应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旳曲线(BD)A.表明价格水平越高,投资旳效率就越低B.表明价格水平越高,国民收入水平越高C.表明利率水平越高,投资旳效率就越高D.表明价格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E.表明价格与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9.下列有关短期总供应曲线命题对旳旳有(ACE)A.短期总供应曲线就是正常旳总供应曲线B.短期总供应曲线是一条水平线C.短期总供应曲线表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是同方向变化旳D.短期总供应曲线旳斜率越大,一定旳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旳国民收入变动量越大E.短期总供应曲线旳斜率越大,一定旳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旳国民收入变动量越小A.国民收入B.投资C.价格水平D.利息率E.储蓄11.按照总需求—总供应模型,总供应减少会使均衡国民收入减少,这种情形旳总供应曲线应是(AC)A.短期总供应曲线B.长期总供应曲线C.向右上方倾斜旳总供应曲线D.垂直旳总供应曲线E.向右下方倾斜旳总供应曲线12.总需求和总供应决定旳均衡点,如下说法对旳旳是(AB)A.产品市场处在均衡B.货币市场处在均衡C.人才市场处在均衡D.产品和货币市场处在均衡而劳动市场处在非均衡E.劳动市场处在均衡而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处在非均衡三,判断题错1.总需求曲线是反应总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旳曲线.对2.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旳曲线.对3.总需求曲线旳斜率越大,一定旳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旳国民收入旳变动越小.对4.当其他原因不变时,投资增长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对5.由物价水平变动所引起旳总需求变动与由政府支出所引起旳总需求变动在总需求曲线上是不一样旳.错6.总需求曲线旳两个决定原因是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对7.短期总供应曲线表明总供应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对8.长期总供应曲线垂直于横轴.对9.在同一条短期总供应曲线上,物价水平与总供应之间是同方向变动旳关系.错10.长期总供应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旳线.对11.在总需求与总供应旳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增长会引起国民收入增长,价格水平上升.对12.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应旳增长会引起国民收入增长,价格水平下降.(对旳)四,概念联线1.总需求: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旳需求总量.2.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旳曲线.3.总供应: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期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旳总产出或总产量.4.总供应曲线:是一条先平行于横轴,后向右上方倾斜,最终垂直于横轴旳曲线.5.总供应—总需求模型: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应曲线放在一种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旳决定.06任务_0084试卷总分: 100 测试总分: 98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 共 40 分。
《西方经济学》作业(2篇)
![《西方经济学》作业(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51c77b5acfa1c7aa00cc21.png)
《西方经济学》作业(2篇)1、什么是政府失灵?如何防范政府失灵?2、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的如何选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浅议政府失灵及其防范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曾经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他说:“当政府政策或集体行动所采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经济运行的效率或(导致)道德上可接受的收入分配时,政府失灵便产生了。
”我们认为政府失灵就是政府为了矫正和弥补市场机制的功能缺陷所采取的立法、行政管理以及各种经济政策手段,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事与愿违的结果,最终导致政府干预经济的效率低下和社会福利损失。
目前我国现实生活中存在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无效调节导致政府失灵。
在那些本该由政府发挥作用的领域,却由于财力不足、制度不完善等原因,致使政府应该进入的领域而没有进入或没有完全进入,政府有心无力,调控手段缺乏力度,调控机制运转不灵,调控效果难以到位,从而造成了政府失灵。
一是政府社会保障能力偏低。
亚当.斯密曾指出,“少数人的富裕,是以多数人的贫穷为前提的”。
有资料表明,一个巨富人的背后,至少有500 个穷人。
也就是说,市场经济必然导致贫富分化,贫富分化严重,必然影响社会稳定,这就客观要求政府营造“安全阀”。
然而迄今为止,我国政府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的体制仍不健全,很多地方的社会保障基金还未完全建立,覆盖面还不完全。
二是政府的社会控制能力偏低。
政府的社会控制能力主要表现在打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打击预防职务犯罪、遏制权力寻租这两个方面。
由于法制法规不健全、不完善,不法商人钻法律法规的空子,加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个别公职人员特别是司法执法人员与黑社会势力、经济犯罪分子相互勾结,致使我国市场经济环境还不尽理想。
三是政府汲取社会资源能力偏低。
政府汲取社会资源的重要手段是财政收入。
目前中国政府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较低。
(二)过度干预导致政府失灵在那些本该由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过多地使用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政府应该退出的领域而没有退出或没有完全退出,权力集中,责任无限,结果不仅没能弥补市场的缺陷,反而扬短抑长,妨碍了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
《西方经济学》平时作业打印word精品文档32页
![《西方经济学》平时作业打印word精品文档32页](https://img.taocdn.com/s3/m/d8880a267e21af45b207a818.png)
西方经济学一、填空题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
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
20、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西方经济学作业
![西方经济学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7341ad1d59eef8c75fbfb321.png)
西方经济学作业一、名词解释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恩格尔定律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预算线边际替代率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吉芬物品价格—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交易成本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扩展线机会成本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生产者均衡自然垄断价格歧视纳什均衡准租金经济租金帕累托最优市场失灵外部影响科斯定理公共物品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国内生产总值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投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资本边际效率投资边际效率流动偏好陷阱挤出效应内在稳定器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基础货币公开市场业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二、问答题1、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2、试用弹性原理解释“谷贱伤农”现象。
3、简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4、试述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
5、用图分析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6、用图说明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
7、试说明生产的三个阶段产量曲线的特征。
8、试述最优生产要素组合实现的条件。
9、用图说明短期成本相互之间的关系。
10、用图说明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之间的关系。
11、用图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12、用图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推导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13、试比较不同市场结构的特征。
14、用图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15、用图说明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16、分别用图推导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成本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和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17、试述垄断市场的形成条件及其原因。
18、简述实行价格歧视的条件及其类型。
19、试比较不同市场组织的经济效率。
20、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弯曲?21、核算国民收入的方法有哪些?22、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23、凯恩斯消费理论的内容有哪些?24、用图形推导IS曲线。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共130页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共130页](https://img.taocdn.com/s3/m/3d007ed76bec0975f465e280.png)
上篇: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一、简释下列基本概念:1.稀缺2.自由物品3.经济物品 3.机会成本4.生产可能性边界5.自给经济6.计划经济7.市场经济8.混合经济9.微观经济学10.宏观经济学11.实证分析12.规范分析13.存量14.流量15.局部均衡16.一般均衡17.理性人18.内生变量19.外生变量。
二、单选题:1.经济物品是指( )A.有用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2.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一点表示( )A.通货膨胀B.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C.该国可能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产出水平3.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Y物品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D.经济能力增长唯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4.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分析命题?( )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B.1981年失业率超过9%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在已超过30000美元5.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属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D.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6. 经济学家提出模型的主要理由是( )A.一个模型为验证一种假设所必需B一个模型可帮助弄清和组织对一个论点的思考过程C.一个模型为决定一个指数所必需D.只有模型中才可使用实际变量7.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 )。
A.市场经济B.个体行为C.总体经济活动D.失业和通货膨胀等8.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 )。
A.计划经济B.经济总体状况,如失业与通货膨胀C.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D.计算机产业的价格决定问题9.实证经济学( )。
A.关注应该是什么B.主要研究是什么,为什么,将来如何C. 不能提供价值判断的依据D.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10.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生产可能线向外移动( )。
《西方经济学》作业与讲评
![《西方经济学》作业与讲评](https://img.taocdn.com/s3/m/a4c76167b7360b4c2e3f64ae.png)
第一次作业:按百分制进行成绩评定。
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均衡的比较考核目的:这是两种市场结构的理论模式,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完全竞争或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但研究这两种理论模式的原因、特点、均衡条件及价格、产量决策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要求:(1)认真研读教材第五章厂商均衡理论,理清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均衡理论的基本内容;(2)完整准确阐述两个基本理论;(3)比较时包括二者的相同与区别时间:学习第五章厂商均衡理论后完成本任务解题思路:(1)含义和形成条件(2)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3)厂商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4)供给曲线(完全垄断供给曲线: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要思考为什么?)第一次作业: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均衡的比较学生根据要求完成作业,将作业保存为word文档并上传作业。
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为第五章市场理论当中最为重要的两种市场结构,对此二者的分析能够很好理清市场理论的核心内容,作业要求如下:完全竞争方面:1、阐述完全竞争涵义——竞争不受任何阻碍的市场;2、完全竞争市场的必须满足的四大条件;3、完全竞争厂商的四线重合——画图并解释;4、完全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说明为何是SMC位于SA VC的上段,要求画图分析;5、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的条件与盈利状况——SMC=MR,均衡时可能盈利、盈亏平衡、亏损但继续生产,要求画图分析;6、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LMC=SMC=MR=LAC=SAC,说明为什么长期时其必盈亏平衡,要求画图分析。
完全垄断方面:1、阐述完全垄断的涵义——行业只存在一个厂商;2、完全垄断市场必须满足的条件;3、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与收益曲线——右下方倾斜,解释为什么MR始终位于D下方,要求画图分析;4、说明为何完全垄断厂商(不局限于完全垄断,实际上包括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厂商)不存在规律性的供给曲线;5、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分析——MR=SMC,说明其可能亏损、盈利、盈亏平衡,要求画图说明;6、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分析——MR=LMC=SMC,说明为什么通常情况下,完全垄断厂商能够获得超额利润,要求画图分析。
西方经济学作业1.
![西方经济学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336c8737647d27284a735100.png)
西方经济学作业1第1页第一题填空题1、资源配置2、决策机制,协调机制3、资源配置,资源利用4、价值判断5、反,同6、替代,收入7、供给量,供给8、同9、价格10、富有,缺乏11、互补12、富有13、消费者14、边际效用15、生产者均衡16、消费者剩余17、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成本与收益18、机会主义行为19、边际产量递减20、平均产量21、收益递增22、扩张第2页第二题选择题1、D2、D3、A4、C5、C6、C7、A8、C9、B 10、D 11、D 12、C 13、D 14、B 15、B第4页第三题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第4页第四题计算题第1题解:达到均衡时D=S即350-3P=-250+5P得P=75则D=S=350-3P=125答: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75,均衡数量为125。
第4页第四题计算题第2题解:由d Q Q P PE∆=∆由d 2.4E=和P25%P∆=可知Q25% 2.460%Q∆=⨯=价格下降后的收益为1.20×(1-25)×800×(1+60%)=1152(元)与降价前总收益的差额为1152-1.20×800=192(元)答:总收益比降价前增加了192元。
第4页第四题计算题第3题解: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xyxyyXmXyMQ Q P P MUMU MU P P•+•===由表中数据可知40801407010202010== 且 ① 当40801020=时,消费X 商品7单位,Y 商品5单位, 消费诸需支付 107+205=170() ⨯⨯元,超过预算的100元,不符合第一个条件,舍弃。
②当140702010=时,消费X 商品4单位,Y 商品3单位, 消费者需支付 104203100()⨯+⨯=元,符合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农大网上作业《西方经济学》答案精品资料
![农大网上作业《西方经济学》答案精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f0f21b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9.png)
西方经济学第1套您已经通过该套作业,请参看正确答案1、由供给规律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得商品的价格下降B、消费者收入增加,该商品供给量增加C、生产商品的成本增加,该商品的价格上升D、商品价格越高,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量越大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2、若某个消费者消费和两种商品时的收入消费扩展曲线如下图,则()。
A、为低档品B、为正常品C、为低档品D、为吉芬商品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3、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的不断增加,总产量()。
A、一直增加B、一直减少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4、假定人们对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2。
如果收入下降5%,那么需求量将会()。
A、下降5%B、下降10%C、保持不变D、增加10%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4、已知一条线性需求曲线如下图,点为线段的中点,则()。
A、B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点需求价格弹性B、B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点需求价格弹性C、A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D、B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6、下列各项中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的是()。
A、失业B、价格总水平提高C、技术进步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A7、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说明()。
A、生产商品的边际成本递增B、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C、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D、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8、当某商品的价格从5元降至4元时,该商品需求量增加了100单位,则需求的价格弹性()。
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单位弹性D、不能确定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9、消费者的预算线反映了()。
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B、消费者的偏好C、消费者的需求D、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状态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10、某个生产者不断地增加某一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直到产量最大。
在这一过程中,该要素的()。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78e53d40722192e4436f688.png)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主编:高鸿业目录第一章引论02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02 第三章效用论14 第四章生产论16 第五章成本论36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45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55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65第九章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69第十章博弈论初步75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80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83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85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92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95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06 第十七章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110 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115 第十九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119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122第二十一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127 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134 第二十三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139第一章引论(略)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得P e=6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
西方经济学作业1-4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作业1-4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26a9a7b0717fd5360cdcda.png)
西方经济学作业1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资源配置2.决策机制、协调机制3.资源配置、资源利用4.价值判断5.反、同6.替代、收入7.供给量、供给8.同9.价格10.富有、缺乏11.互补12.富有13.消费者14.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15.消费者均衡16.消费者剩余17.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成本与收益18.机会主义行为19.边际产量递减20.平均产量21.收益递增22.扩张二、选择题1、D2、D3、A4、C5、C6、C7、A8、C9、B 10、D 11、B 12、C 13、D 14、B 15、B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四、计算题1.Qd=Qs350-3P=-250+5PP=75Q=350-3P=350-3*75=1252.Ed=(ΔQ/Q)/(ΔP/P)ΔQ/Q= E d*(ΔP/P)=2.4*25%=60%Q2=800(1+60%)=1280公斤P2=1.2(1-25%)=0.9元TR1=P1Q1=1.2*800=960元TR2=P2Q2=0.9*1280=1152元总收益增加ΔTR=TR2-TR1=1152-960=192元3.消费可能线:PXQX+PYQY=M10QX+20QY=100QX+2QY=10→数量组合:MUX/PX MUY/PYQX=10,QY=0 1 0QX=8,QY=1 3 10QX=6,QY=2 5 8.5QX=4,QY=3 7 7QX=2,QY=4 9 5.5QX=0,QY=5 0 4MUX/PX=MUY/PY=7当QX=4,QY=3时,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五、问答题1.作图说明供求定理。
答:⑴作图:见教材P44图2——9和P45图2——10⑵根据上图得出四点结论:见教材P45——462、用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需求定理。
西方经济学作业题答案.docx
![西方经济学作业题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dc0a5c24168884868762d674.png)
西方学作及部分答案要点第一1.学要研究的基本是什么(教材第17-18 ,并参件言部分)学家学要研究的四个基本是:第一,生什么和生多少品生出来是了足某种需要不同的品足不同的需要,不同数量的品足不同程度的需要。
第二,怎生生品的方式方法很多,一个国家足其社会成需要的方式方法也很多,需要做出恰当的,以力求达到用尽可能少的源消耗得尽可能大的需要足。
第三,生有限的源使用,足的需要来使用,里涉及到了品的分配,以及决定品分配的源占有。
第四,做出决策,以什么程序作出决策有来做决策,以什么方式做出决策,于来是至关重要的。
2.怎理解人的概念(教材第26-27 ,并参件言部分)人的假包括以下内容:( 1)人是具有最大化机的人。
在活中,人所具有的唯一机,就是追求目利益的最大化。
( 2)人是理性人。
人的行都是有意的和理性的,面,他能做出准确地判断和精确的算,从而能有效地把握自己的行,并周的事,其行所受到的束条件,作出正确地反和付。
( 3)人有完全信息。
要作出和决策,需要掌握有关的信息。
起来,所人,就是追求自己目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
3.什么是需求律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当影响需求的因素不,商品的价格越高,商品的需求量越小,价格越低,商品的需求量越大。
就是人通常所的商品的“需求律”或“需求法”。
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有:商品本身的价格、消者的收入、消者偏好、相关商品价格的化、消者的期等等。
4.用表分析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教材第49-50 )所的均衡价格,就是能使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供量保持平衡的价格,或者,种价格能促使需求和供向平衡,形成定的市。
其形成程,可以用下加以明。
(教材)均衡价格是市上需求和供的相互作用及价格的波形成的。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价格高的情况。
价格高,会刺激生者增加商品的供量,但是却会减少消者需求量,就会致商品的需求量少于供量,造成供于求。
供于求会形成一种迫使市价格下降的力,而促使生者减少商品的生或供,把供模降至均衡水平。
西方经济学作业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4dd4e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2.png)
《西方经济学》课外作业(一)一、基本概念1、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社会资源如何才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是指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
2、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3、无差异曲线:是指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曲线。
二、思考题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答:西方经济学没有一个规范定义,一般认为,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是对稀缺性资源合理配置进行选择的科学。
理解这一涵义应把握以下几方面内容:资源是稀缺的(与人们欲望的无限性相比较而言的),稀缺性决定有效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即家庭、厂商、政府和涉外部门都以资源有效利用为目标进行选择。
厂商选择的目的是获得利润最大化.家庭选择的目的是获得效用最大化。
政府和涉外部门选择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
宏观经济学 -- 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
2、什么是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有哪些影响因素?答: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供求相等的市场称为均衡市场,市场均衡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市场均衡时的产量为均衡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0.5,供给弹性等于1.8,则蛛网的形状是()A. 收敛型B.发散型C. 封闭型D. 圆圈型满分:2 分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是()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没有关系满分:2 分3. 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均等于1.5,则蛛网的形状是()A. 收敛型B. 发散型C. 封闭型D. 圆圈型满分:2 分4. 一般来说,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关系是()A. 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大,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B. 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大,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C. 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小,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D. 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与价格弹性没有关系满分:2 分5.如果收入是平均分配的,则洛伦兹曲线将会()A.与纵轴重合B. 与横轴重合C. 与450线重合D. 无法判断其位置满分:2 分6.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12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A. 停止生产且亏损B. 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C. 继续生产但亏损D. 停止生产且不亏损满分:2 分7.完全垄断厂商定价的原则是()A.利润最大化B. 社会福利最大化C. 消费者均衡D. 随心所欲满分:2 分8.当一个行业由竞争演变成垄断行业时,那么()A. 垄断市场的价格等于竞争市场的价格B. 垄断市场的价格大于竞争市场的价格C. 垄断市场的价格小于竞争市场的价格D. 垄断价格具有任意性满分:2 分9.已知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10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A. 停止生产且亏损B. 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C. 继续生产但亏损D. 停止生产且不亏损满分:2 分10. 需求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A.右下方B. 右上方C. 左下方D. 左上方满分:2 分11.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A. 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B. 边际效用为零C. 边际效用为正D.边际效用为负满分:2 分12.当边际成本曲线达到最低点时()A. 平均成本曲线呈现递减状态B. 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呈现递增状态C. 平均产量曲线达到最大值D. 总产量曲线达到最大值满分:2 分13. 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价格上升,导致()A. 供给增加B. 供给减少C.供给量增加D. 供给量减少满分:2 分14. 下列对物品边际效用的不正确理解是()A. 每增加(减少)一个单位的物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量B. 最后增加的那个单位的消费所提供的效用C. 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物品所获得总效用D. 数学表达式为MU=△TU/△Q(TU表示总效用,Q表示物品数量)满分:2 分15.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则收入效应()A. 不变B. 下降C. 增加D. ∝满分:2 分16.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A. A VC >SMC中的那部分A VC曲线B. AC > S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C. SMC≥A VC那部分SMC曲线D. SMC≥AC那部分SMC曲线满分:2 分17. 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 减少B. 不变C. 增加D. 难以确定满分:2 分18.寡头垄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A. 企业之间互相依存B. 有一条非弹性的需求曲线C. 不存在市场进入障碍D. 以上都是满分:2 分19.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在其他情况不变时,()A.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B.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减少C. 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D. 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其需求量满分:2 分20.公共产品的产权是属于社会,而不属于任何个人是指它的()A. 排他性B.非排他性C. 竞争性D. 非竞争性1.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包括()A.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可以相交B. 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负斜率C. 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正斜率D.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E. 在坐标图上有许多条无差异曲线满分:4 分2.边际技术替代率()A. 是在产出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最后一个单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技术上的比率B. 是在产出量变动的前提下,增加最后一个单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技术上的比率C. 是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D. 是正的,并且呈递减趋势E. 是负的,并且呈递增趋势满分:4 分3.形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A. 垄断B. 不完全信息C. 供求关系D. 外部性E.公共物品满分:44.下列属于低档商品的是()A. 收入效应X1X*=-2,替代效应X*X2=+3B. 收入效应X1X*=-5,替代效应X*X2=+2C. 收入效应X1X*=-5,替代效应X*X2=+8D. 收入效应X1X*=+5,替代效应X*X2=+2E. 收入效应X1X*=+5,替代效应X1X*=-5满分:4 分5.固定成本是指厂商()A. 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生产要素的费用B. 在短期内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支出C. 厂房及设备折旧等不变生产要素引起的费用D. 长期固定不变的成本E. 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变动的那部分生产要素的支出1.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收入效应减少,替代效应也一定减少。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2. 吉芬物品是一种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化的特殊商品。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3. 短期中的供给曲线就是整条MC线。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4.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个人,供给来自厂商。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5.完全竞争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6. 如果价格和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化,则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7.在长期中无所谓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分。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8.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9.边际产量递减,平均产量也递减。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0. 任何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都是反方向变化的。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垄断竞争:()A. 是指厂商按照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段收取不同的价格,购买量越小,厂商索价越高,购买量越大,厂商索价越低。
B. 是指厂商对同一产品在不同的消费群,不同市场上分别收到不同的价格。
C. 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D. 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满分:2 分2.需求价格弹性:()A. 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价格过低,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
B. 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价格过高,控制通货膨胀。
C. 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百分比。
D. 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E. 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F. 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G. 是指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情况,是一种动态分析。
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满分:2 分3.利润:()A.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B. 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C. 一般是指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
D. 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E. 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F. 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满分:2 分4.总产量:()A.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B. 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C. 一般是指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
D. 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E. 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F. 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满分:2 分5.供给:( )A. 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B. 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C. 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
D. 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E. 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F. 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满分:2 分6.总效用:()A. 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B. 是指按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
C.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D.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E. 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F. 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满分:2 分7.价格歧视:()A. 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