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将广泛分布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使其能够互相传送数据和共享资源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有哪些?计算机网络可以根据规模分为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和城域网(MAN);根据拓扑结构分为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和网状型等;根据传输介质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3. 计算机网络的优缺点是什么?计算机网络的优点包括提高工作效率、资源共享、信息传递迅速等;缺点包括网络安全隐患、传输速度受限、依赖性较强等。

4. OSI七层模型是什么?OSI七层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通信协议参考模型,按照功能从下到上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5. TCP/IP四层模型是什么?TCP/IP四层模型是互联网上的通信协议参考模型,按照功能从下到上依次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第二章:物理层1. 物理层的作用是什么?物理层主要负责传输比特流,通过物理介质将比特流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

2.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有什么区别?串行传输是指按照位的顺序将比特一个接一个地传输,而并行传输是指同时传输多个比特。

3. 常见的物理层传输介质有哪些?常见的物理层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电波等。

4. 什么是调制和解调?调制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是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5. 什么是编码和解码?编码是指将比特流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解码是指将电信号转换为比特流的过程。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1.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是什么?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将数据报传输到相邻节点,以及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功能。

2. 什么是帧?帧是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传输单位,包括字段和控制信息。

3. 什么是差错检测?差错检测是指在传输过程中检测到传输错误的方法,常见的差错检测方法包括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检验(CRC)等。

计算机网络作业一及解答

计算机网络作业一及解答

计算机网络作业一及解答一、题目:已知有两台计算机A和B,它们之间通过一个分组交换网络传输数据。

A发送一段数据到B,这段数据分为4个分组,每个分组的长度为1000字节。

A和B之间的链路传播速率为2Mbps,传播时延为10ms。

A向B发送完一个分组后,需要等待一个ACK确认分组的到达再继续发送下一个分组。

假设ACK返回的时间非常短(可以忽略),忽略数据包头部等其他开销,只计算数据的传输时间。

若在传输每个分组之前,设置流量和拥塞控制的指令,问A向B传输这4个分组的总时间是多少?二、解答:首先,根据已知条件,链路传播速率为2Mbps,即每秒可以传输2兆比特的数据,传播时延为10ms。

由此可计算出链路传播时延的距离为:距离=传播速率×传播时延= 2Mbps × 10ms= 20kb由于每个分组的长度均为1000字节,所以需要传输4个分组,总共的传输数据量为:数据量=每个分组长度×分组数量=1000字节×4=4000字节接下来需要计算传输过程中的时间。

首先考虑传输第一个分组的时间。

传输第一个分组需要发送请求,并等待ACK确认后再传输下一个分组。

假设传输一个分组需要的时间为T,那么传输第一个分组的时间可以表示为:传输第一个分组时间=T+传输时延+传播时延+T= 2T + 10ms + 20kb在传输第一个分组的时间内,可以计算出实际传输的数据量,即:实际传输数据量=链路传播速率×传输时间= 2Mbps × 传输第一个分组时间实际传输数据量应该小于等于总数据量,即:实际传输数据量≤总数据量2Mbps × 传输第一个分组时间≤ 4000字节根据以上不等式,可以求解出传输第一个分组的时间T。

然后,可继续计算传输剩余3个分组所需的时间,并求出总时间。

根据题目要求忽略ACK返回的时间,因此只需要计算传输时间即可。

综上所述,A向B传输这4个分组的总时间为传输第一个分组的时间加上传输剩余3个分组所需的时间。

《计算机网络》习题课(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习题课(含答案)

【答案】C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网络
19
网络层习题10-3
一个主机有两个IP地址,一个地址是 192.168.11.25,另外一个地址可能是( ) A.192.168.11.0 C.192.168.13.25 【答案】C B.192.168.11.26 D.192.168.11.24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网络
W=30000/log210001
log210001=log1010001/log102≈4/0.301=13.29 W=30000/13.29 ≈ 2257Hz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网络
11
数据链路层习题6-1
1、面向比特同步的帧数据段中出现位串011111101, 则比特填充后输出是什么? 解答:因为是以0111 1110作为帧的开头和结束, 发送端在每连续出现五个“1”后就自动插入一个 “0”,把数据字段和标志区分开。 比特填充后输出是:0111 1101 01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网络
17
网络层习题10-1
假设有两个主机 A 和 B 通过一个路由器 R 进行互联,提供 主机 A 和主机 B 的应用进程之间通信的层是(①),提供主机之 间通信的层是(②),具有互联网络层和网络接口层的设备是 (③);在 A 与 R 和 R 与 B 使用不同物理网络的情况下,A 和 R 之间传送的数据帧头部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与R 和 B 之间传 送的数据帧头部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④),A 与 R 之间传送的 IP数据报头部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和 R 与 B 之间传送的IP数据报 头部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⑤)。
现某个站点收到的线性叠加码片序列(-1-1-1-1-1-3+3+1)。 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是0还是1?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附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附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73题,每题1分,共73分)1.网络线缆中的UTP指的是什么()。

A、屏蔽双绞线B、光纤C、同轴电缆D、非屏蔽双绞线正确答案:D2.以下关于物理层基本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B、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C、数据传输单元是字节D、为通信的主机之间建立、管理和释放物理连接正确答案:C3.下列交换技术中,节点不采用存储—转发方式的是()。

A、虚电路交换技术B、报文交换技术C、数据报交换技术D、电路交换技术正确答案:D4.当路由器接收的IP报文的生存时间值等于1时,采取的策略是()A、丢掉该报文B、转发该报文C、将该报文分段D、其它三项答案均不对正确答案:A5.以下关于防火墙的设计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A、不单单要提供防火墙的功能,还要尽量使用较大的组件B、保持设计的简单性C、保留尽可能多的服务和守护进程,从而能提供更多的网络服务D、一套防火墙就可以保护全部的网络正确答案:B6.采用异步传输方式,设数据位为7位,1位校验位,1位停止位,则其通信效率为( )A、30%B、70%C、80%D、20%正确答案:B7.TCP协议与UDP协议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因特网中的协议。

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用户应用层正确答案:C8.具有很强异种网互联能力的广域网络设备是 __ _____。

A、网关B、桥路器C、路由器D、网桥正确答案:C9.在物理层传输的是()A、比特流B、分组C、数据包D、报文正确答案:A10.IPv4和MAC地址分别有多少位二进制数组成()A、32,48B、48,128C、16,32D、32,28正确答案:A11.以下关于TCP协议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面向连接B、提供身份认证C、面向字节流D、支持全双工正确答案:B12.建立主题网站的顺序是()A、规划→实现→设计→发布管理B、设计→规划→实现→发布管理C、设计→实现→规划→发布管理D、规划→设计→实现→发布管理正确答案:D13.下列哪一些介质媒体传输技术是属于无线介质传输技术。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及答案

复习参考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二十一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这里的网络中可使用户能够迅速传送数据文件,以及从网络上查找并获取各种有用资料,包括图像和视频文件的网络是( C )。

A、电信网络B、有线电视网络C、计算机网络D、无限网络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有:( B )、资源共享和进行分布处理。

A、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B、数据传输C、共享数据库D、使用服务器上的硬盘下列关于服务器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

A、集群系统中一台主机出现故障时会影响系统的性能B、采用RISC结构处理器的服务器通常使用WINDOWS系统C、热插拔功能允许用户在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更换硬盘、电源等D、分布式内存访问(NUMA)技术将对称多处理器(SMP)和集群(Cluster)技术结合起来下列关于网络接入技术和方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

A、“三网融合”中的三网是指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和有线电视网B、宽带接入技术包括Xdsl,HFC,SDH,无线接入等C、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WLAN、802.3U等D、Cable Modem的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36Mbps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 B )。

A、实现对等连接B、转发收到的分组C、进行信息分组处理D、存储收到的分组Internet中采用的交换技术是( C )。

A、电路交换B、报文交换C、分组交换D、信元交换客户程序的特点是被用户调用后运行,在通信时主动向远地服务器发起通信(请求服务)。

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 B )的地址,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复杂的操作系统。

A、客服程序B、服务器程序C、进程D、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网络中,( C )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因此它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A、吞吐量B、时延C、带宽D、速率协议是( D )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或约定。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一、选择题1. B2. C3. A4. D5. B6. C7. A8. D9. B10. A二、填空题1. 分组交换2. 物理层3. 虚电路4. 数据链路层5. 网络层6. 数据包7. 传输层8. 应用层9. TCP/IP10. HTTP三、简答题1. OSI模型是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它是一个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成七个不同功能层的概念模型。

每个层在进行通信时,只需要考虑与该层相邻的上下两个层之间的通信细节,而不需要关心其他层的具体实现。

这样分层的设计旨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 物理层负责传输原始的比特流,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

在物理层中,主要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在传输媒介上传输比特流,并确保传输的可靠性和速度。

3. 虚电路是一种通信方式,其特点是在通信前需要建立连接,并且传输的数据包按照建立连接时分配的路由进行传输。

虚电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控性,但建立连接的过程较为复杂,且传输时会有一定的延迟。

4. 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将物理层传输的比特流转化为数据帧,并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

数据链路层还负责对数据进行分组和重新组装,以及对数据的流量控制和传输控制。

5. 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

网络层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选择合适的路径,并进行数据的分组和重组。

IP协议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

6. 传输层主要负责提供端到端的可靠通信。

传输层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数据包进行序列化、分组和重组,并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TCP协议是传输层中最常用的协议之一。

7. 应用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

应用层负责处理用户的请求和提供相关的服务,例如HTTP协议用于在Web中传输超文本。

8. TCP/IP是一组用于计算机网络的协议,它是互联网的基础。

TCP/IP协议族由四个层次组成,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9. HTTP是一种应用层协议,它是在Web中传输超文本的主要协议。

计算机网络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习题答案

习题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数据传输:网络间个计算机之间互相进行信息的传递。

资源共享:进入网络的用户可以对网络中的数据、软件和硬件实现共享。

分布处理功能:通过网络可以把一件较大工作分配给网络上多台计算机去完成习题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习题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电路交换,它的主要特点是:① 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用户独占分配的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即采用的是静态分配策略;② 通信双方建立的通路中任何一点出现了故障,就会中断通话,必须重新拨号建立连接,方可继续,这对十分紧急而重要的通信是不利的。

显然,这种交换技术适应模拟信号的数据传输。

然而在计算机网络中还可以传输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通信与模拟信号通信的本质区别在于数字信号的离散性和可储性。

这些特性使得它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仅可以间断分时发送,而且可以进行再加工、再处理。

③ 计算机数据的产生往往是“突发式”的,比如当用户用键盘输入数据和编辑文件时,或计算机正在进行处理而未得出结果时,通信线路资源实际上是空闲的,从而造成通信线路资源的极大浪费。

据统计,在计算机间的数据通信中,用来传送数据的时间往往不到10%甚至1%。

另外,由于各异的计算机和终端的传输数据的速率各不相同,采用电路交换就很难相互通信。

分组交换具有高效、灵活、可靠等优点。

但传输时延较电路交换要大,不适用于实时数据业务的传输。

报文交换传输时延最大。

习题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习题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计算机网络习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计算机网络习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计算机网络习题和参考答案解析计算机网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1.1写出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指明涉及到的知识点。

答:计算机网络是通过传输介质、通信设施和网络通信协议,把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系统。

涉及到的知识点:1)传输介质;2)通信协议;3)不同地点.;4)计算机设备;5)资源共享;6)数据传输;7)系统。

1.6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基本功能有哪些?答:1)数据通信。

计算机网络中的计算机设备,终端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数据传输,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传输、收集和交换。

2)资源共享。

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共享系统内的硬件、软件、数据、文档信息,以及通过信息交流获取更多的知识。

3)给网络用户提供最好的性价比服务,减少重复投资。

4)提供大容量网络存储,不断增加新的多媒体应用。

5)提供分布式处理,使得协同操作为可能;平衡不同地点计算机系统的负荷,降低软件设计的复杂性,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内的资源,使得网格计算成为可能,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效率。

6)对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系统进行集中控制,实现对网络资源集中管理和分配。

7)提供高可靠性的系统,借助在不同信息处理位置和数据存储地点的备份,通过传输线路和信息处理设备的冗余实现高可靠性。

1.13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体系结构什么特征?答: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进行通信、数据交换时需要制定算双方都要遵守的通信规则和约定就是协议。

协议是按层次节后世界的,协议层次的集合构成了协议体系结构。

网络协议层次结构包含两个基本内容:1、网络实现的功能分解到若干层次,每个功能用同等层协议或对等层协议实现,不同系统中的对等层要遵循对等层协议,通过对等层协议理解和完成该层的功能。

2、相邻层次之间通过接口交互必要的信息,构成下层为上次提供服务的关系,也成为接口关系。

网络服务靠服务原语进行描述,网络协议软件根据网络协议结构进行设计和开发。

1.19 A1.26通信1.27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第二章2.7写出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的主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_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_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_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什么是互联网?2. 计算机网络的最重要功能是什么?3. 按照网络覆盖范围的大小可以将网络划分哪几类?每一类各有什么特点?4. 无线网可以分为哪几种?每一种的特点是什么?5. 简述ISO/OSI参考模型中每一层的名称和功能。

6. 简述TCP/IP参考模型中每一层的名称和功能。

7. 比较ISO/OSI和TCP/IP参考模型的异同点。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1.什么是数据、信号和传输?2.数字传输有什么优点?3.什么是异步传输方式?什么是同步传输方式?4.什么是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传输方式?5.什么是信号的频谱与带宽?6.什么是信道的截止频率和带宽?7.简述信号带宽与数据率的关系。

8.有线电视公司通过CATV电缆为每个用户提供数字通信服务。

假设每个用户占用一路电视信号带宽(6MHz),使用64QAM技术,那么每个用户的速率是多少?答:根据香农定理C = 2*W*log2M由于采用64-QAM技术,所以其M为64,W为6MHz,代入香农定理计算得出C = 2*W*log2M = 2*6*5 = 60Mbps9.要在带宽为4kHz的信道上用4秒钟发送完20KB的数据块,按照香农公式,信道的信噪比应为多少分贝(取整数值)?答:(1)根据计算信道容量的香农定理C=W*log2(1+S/N)(2)按题意C=20K×8÷4=40Kbps;而W=4KHz(3)故得解:log2(1+ S/N)=10;其中S/Pn=210-1=1023(4)dB=10log10(S/N)=10log10(1023)≈30,所以该信道的信噪比应为30分贝。

10.对于带宽为3kHz、信噪比为30dB的电话线路,如果采用二进制信号传输,该电话线路的最大数据率是多少?答:此题用香农定理来解答。

信道的带宽B=3000Hz,信/噪比S/N=30dB,则10lg(S/N)= 30dB,∴S/N = 1000。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是()。

A. 将计算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B. 利用通信设备和帮助计算机实现异地通信和资源共享的软件系统C. 将计算机与其他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络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答案:B2. 在计算机网络中,「协议」是()。

A. 双方各自对自己表示的理解的统称B. 双方对彼此要求的统称C. 参与通信双方所要共同遵循的规则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答案:C3. 「网络拓扑」是指()。

A. 网络中的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B. 网络中的设备之间的逻辑连接方式C. 网络中不同设备的排列方式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答案:A4. 在计算机网络中,「互联网」是指()。

A. 全球范围内的所有网络的集合B. 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网络C. 家庭或个人内部的网络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答案:A5. 「IP地址」是用来()。

A. 标识互联网上的终端设备B. 标识一个网络C. 标识一个计算机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答案:A二、填空题1. 计算机网络中,「URL」的全称是__________。

答案:统一资源定位符2. 在计算机网络中,「HTTP」的全称是__________。

答案:超文本传输协议3. 在计算机网络中,「DNS」的全称是__________。

答案:域名系统4. 计算机网络中,「FTP」的全称是__________。

答案:文件传输协议5. 在计算机网络中,「TCP」的全称是__________。

答案:传输控制协议三、简答题1. 请解释「OSI参考模型」的七层结构。

答:「OSI参考模型」,全称为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一个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概念框架,用于理解和描述计算机网络中不同层次的功能和关系。

该模型分为七层,从物理层到应用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一、选择题1、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2、在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层上完成的?()A.网络接口层B.互连层C.传输层D.应用层3、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

A.网络接口层B.互联层C.传输层D.应用层4、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是()。

A.物理层B.网络层C.会话层D.表示层5、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A.硬件、软件、数据B.主机、外设、软件C.硬件、程序、数据D.主机、程序、数据6、网络协议组成部分为()。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C.语法、语义、定时关系D.编码、控制信息、定时关系二、填空题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Internet采用_______协议实现网络互连。

3、ISO/OSI中OSI的含义是________。

4、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其能够和________ 和________。

5、TCP/IP协议从上向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层。

6、为了实现对等通信,当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到另一个节点前,必须在数据的头部(和尾部)加入____________,这种增加数据头部(和尾部)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7、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划分应按照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则。

8、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从低到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七层。

9、建立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计算机网络填空答案(学生用)

计算机网络填空答案(学生用)

《计算机网络》习题解答一、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是发展经历了(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系统)、(计算机-计算机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三个阶段。

2、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交换和通信)、(资源共享)、(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分布式网络处理和均衡负荷)。

3、计算机网络在逻辑功能上可以划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个部份。

4、资源子网主要包括(主机)、(终端控制器和终端)、(计算机外设)等。

5、通信子网主要包括(网络结点)、(通信链路)、(信号变换设备)等。

6、计算机网络中的主要拓扑结构有:(星形)、(环形)、(树形)、(线形)、(网型)等。

7、按照网络的分布地理范围,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三种。

8、计算机内传输的信号是(数字信号),而公用电话系统的传输系统只能传输(模拟信号)。

9、在计算机通过线路控制器与远程终端直接相连的系统中,计算机既要进行(数据处理),又要承担(各终端间的通信),主计算机负荷加重,实际工作效率下降,而且分散的终端都要单独战用一条通信线路,通信线路利用率低,费用高。

10、在系统的主计算机前增设前端处理机FEP或通信控制器CCP,这些设备用来专门负责(通信工作)。

11、1993年美国宣布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

12、从本质上讲,在联机多用户系统中,不论主机上连接多少台计算机终端或计算机,主计算机与其连接的计算机或计算机之间之间都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13、1993年底,我国提出建设网络“三金”工程分别是:(金桥工程)、(金关工程)、(金卡工程)。

14、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信源和信宿是各种类型计算机和终,它被称为(数据终端设备)、简称(DTE)。

一个DTE通常既是信源又是信宿。

由于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以DTE发出和接收的都是(数据),所以,把DTE之间的通信称为(数据电路)。

15、数据从发出端出发到数据被接收端接收的整个过程称为(通信过程),通信过程中每次通信包含(传输数据)和(通信控制)两个内容。

计算机网络基础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3题,每题1分,共73分)1.路由表中路由表项包括()。

A、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网络的完整路径B、目的主机和到达该目的主机的完整路径C、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目的网络下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D、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目的网络下一跳路由器的MAC地址正确答案:C2.下列对Internet叙述正确的是()。

A、Internet就是WWWB、Internet就是信息高速公路C、Internet是众多自治子网和终端用户机的互联D、Internet就是局域网互联正确答案:C3.要跟踪到达DNS服务器的路径时,可使用命令()A、ipconfigB、routeC、tracertD、ping正确答案:C4.以下关于以太网交换机的说法那些是正确的是()A、使用以太网交换机可以隔离冲突域B、以太网交换机是一种工作在网络层的设备C、以太网交换机可以隔离广播域正确答案:A5.网络操作系统可分为主从式和对等式两大类,它们最主要的不同点在于()A、服务器程序B、公用程序C、实用程序D、重定向器正确答案:A6.要将无序列标项的符号设置为“○”,则应使用下列哪个属性值?()A、discB、circleC、heightD、square正确答案:B7.在使用Ping命令时,若要持续不断地向目标主机发送回送请求信息,可使用参数()A、-nB、-aC、-lD、-t正确答案:D8.HTML是WWW中使用的()语言A、编程B、SQLC、超文本标记D、以上都不正确正确答案:C9.下列什么设备不具备网络层功能A、路由器B、三层交换机C、二层交换机D、网关正确答案:C10.PING 命令使用了哪种ICMP?A、RedirectB、Source quenchC、Echo replyD、Destination unreachable正确答案:C11.下述协议中不属于应用层协议的是()A、ICMPB、SNMPC、TELNETD、FTP正确答案:A12.为控制企业内部对外的访问以及抵御外部对内部网的攻击,最好的选择是()。

计算机网络习题有答案

计算机网络习题有答案

计算机网络习题有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一、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为一个互连的自主的计算机集合。

3.计算机网络按规模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4.按带宽分为窄带网和宽带网。

5.局域网的英文缩写为 LAN ,城域网的英文缩写为 MAN ,广域网的英文缩写为 WAN 。

6.在某层上进行通信所使用的规则的集合称为该层的协议。

网络各层协议按层次顺序排列而成的协议称为网络的协议栈。

7.对一个网络进行层次结构的划分时应做到:各层功能明确、相互独立;层间接口清晰、穿越接口的信息量尽可能少。

8.两个最重要的网络参考模型是__OSI/RM______模型和_TCP/IP_______。

9.OSI参考模型分为__7___层,从低到高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10.ISO的全称是___国际标准化组织 ______,在1984年正式颁布了一个称为__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___。

该模型包含七个层次。

11.计算机网络采用___分层结构 _____。

每层完成一定的___功能 _____,每层都向它的上层提供一定的____服务 ____,而将如何实现服务的细节对上层屏蔽,即低层协议对高层而言是透明的。

相邻两层之间为___层间接口 _____。

对等层用户通话时所必须遵守的规则称为___对等层协议_____。

12.协议由_语义,语法,时序等三部分组成。

13.TCP/IP协议分为___4__层,从低到高依次是___网络接口层_______,___网间网层_____________, __传输层________,___应用层________________。

14.数据通信的几个主要指标有___信号传输速率、数据传输速率、信道容量、误码率。

15.RS-232C机械特性规定了使用一个__25_____芯或__9_____芯接头。

计算机网络填空答案

计算机网络填空答案

计算机网络》习题解答一、填空题1 、计算机网络是发展经历了(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系统) 、(计算机-计算机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三个阶段。

2、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包括 (数据交换和通信) 、(资源共享)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分布式网络处理和均衡负荷) 。

3 、计算机网络在逻辑功能上可以划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个部份。

4、资源子网主要包括(主机) 、(终端控制器和终端) 、(计算机外设)等。

5、通信子网主要包括(网络结点) 、(通信链路) 、(信号变换设备)等。

6、计算机网络中的主要拓扑结构有: (星形)、(环形)、(树形)、(线形)、(网型)等。

7、按照网络的分布地理范围,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 、(城域网)和(广域网) 三种。

8、计算机内传输的信号是(数字信号) ,而公用电话系统的传输系统只能传输 (模拟信号) 。

9、在计算机通过线路控制器与远程终端直接相连的系统中,计算机既要进行(数据处理) ,又要承担 (各终端间的通信) ,主计算机负荷加重,实际工作效率下降,而且分散的终端都要单独战用一条通信线路,通信线路利用率低,费用高。

10、在系统的主计算机前增设前端处理机FEP 或通信控制器CCP,这些设备用来专门负责(通信工作) 。

11 、1993 年美国宣布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NII ))。

12 、从本质上讲,在联机多用户系统中,不论主机上连接多少台计算机终端或计算机,主计算机与其连接的计算机或计算机之间之间都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13 、1 993 年底,我国提出建设网络“三金”工程分别是: (金桥工程) 、 (金关工程) 、(金卡工程)。

14 、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信源和信宿是各种类型计算机和终,它被称为(数据终端设备) 、简称( DTE )。

一个DTE 通常既是信源又是信宿。

由于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以DTE 发出和接收的都是(数据) ,所以,把DTE 之间的通信称为(数据电路) 。

《计算机网络》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习题答案

第一章一、选择题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 。

A. “传输速率”就是通常所说的“传输带宽”B. “传输速率”是指信道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带宽C. “传输带宽”就是信道中所能承受的最大“传输速率”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数据传输,需要建立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它一般包括信源、发送器、(1)C_、接收器和信宿。

当采用卫星进行通信时,数据一般被变换成(2)B_。

为了增大模拟传输系统的传输距离,应采用的设备是(3)B_。

现在在模拟电话网上利用调制解调器传输数据往往采用幅度和相位两个参数进行调制,这种调制方式称为(4)D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 串行传输方式比并行传输方式的效率高B. 并行传输方式比串行传输方式的效率高C. 在串行传输中,比特位的传输是随机的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4.下图为曼彻斯特编码,表示的数据为(1)A_,使用这种编码的网络是(2)C_。

如果该编码波形的最高和最低电平分别为+5V、-5V,其直流分量是(3)D_V。

(1)A. 10100 B. 01110 C. 10101 D. 00011(2)A. 广域网 B. 城域网 C. 局域网(3)A. 5 B. -5 C. 2.5 D. 05.在一个带宽为3 kHz、没有噪声的信道传输二进制信号时,该信道能够达到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为(1)B baud。

一个带宽为3 kHz、信噪比为30 dB的信道,能够达到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为(2)B_b/s。

上述结果表明,(3)D_。

(1)A. 3K B. 6K C. 56K D. 10M(2)A. 12K B. 31K C. 56K D. 10M(3)A. 有噪声信道比无噪声信道具有更大的带宽B. 有噪声信道比无噪声信道可达到更高的极限数据传输率C. 有噪声信道与无噪声信道没有可比性D. 上述问题的单位不同,数据不能进行直接的比较6.4B/5B编码是将数字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的编码方式,其原理是(1)_B位编码表示(2)A_位数据。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

1.在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对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于发展影响最大。

A. OCTOPUSB. APPANetC. DATAPACD. Newhall2.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是从()的观点而来的。

A. 广义B. 用户透明C. 狭义D. 资源共享3.在计算机网络中处理通信控制功能的计算机是()。

A. 通信控制处理机B. 通信线路C. 主计算机D. 终端4.目前,实际存在于使用的广域网基本都采用()。

A. 总线拓扑B. 环型拓扑C. 网状拓扑D. 星型拓扑5.计算机网络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网络的()。

A. 拓扑结构B. 控制方式C. 作用范围D. 传输介质6.在一个部门、机关、学校等范围内组建的网络是()。

A. 局域网B. 企业内部网C. 帧中继网D. 分组交换网7.如果要将一个建筑物中的几个办公室进行连网,通常采用的方案是()。

A. 互连网B. 局域网C. 城域网D. 广域网8.所有站点都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接到公共传输介质上的拓扑结构属于()。

A. 星型结构B. 环型结构C. 总线型结构D. 树型结构9.具有中央结点的网络拓扑结构属于()。

A. 星型结构B. 环型结构C. 总线型结构D. 树型结构10.标准化组织的主要工作目标是()。

A. 召集会议B. 协调关系C. 统一技术名称D. 制订协议标准11.如果在通信信道中传输1比特二进制信号的时间为0.5ms,则信道的传输速率为()。

A. 2Mb/sB. 2kb/sC. 4 Mb/sD. 4 kb/s12.在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一类传输介质是()。

A. 双绞线B. 光纤C. 同轴电缆D. 无线信道13.当通信子网采用()方式时,首先需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起逻辑线路。

A. 线路连接B. 虚电路C. 数据报D. 无线连接14.()是指将数字信号转变成可以在电话线上传输的模拟信号过程。

A. 采样B. 量化C. 调制D. 解调15.两台计算机利用电话线路传输数据信号时必备的设备是()。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含答案)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含答案)1. IP地址是网络层的地址格式,用于唯一标识一个主机或网络设备。

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表示,通常以点分十进制的形式呈现,每8位表示一个十进制数。

2. 网络的带宽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传输数据的能力。

常用的带宽单位有bps(比特每秒)、Kbps(千比特每秒)、Mbps(兆比特每秒)和Gbps(千兆比特每秒)等。

例如,100Mbps的带宽意味着网络每秒可以传输100兆比特的数据。

3. TCP协议是一种可靠的传输协议,它采用三次握手的方式建立连接,并通过确认和重传机制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TCP协议还支持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以便在网络拥堵时能够适应网络状况。

4. HTTP协议是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的协议。

它使用TCP作为传输协议,采用请求-应答的方式进行通信。

常见的HTTP请求方法包括GET、POST、PUT和DELETE等。

5. OSI参考模型将计算机网络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负责特定的功能。

这些层次从下到上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个层次的功能明确,互相合作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6. DNS是一种用于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系统。

当我们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域名时,DNS系统会查询域名对应的IP地址,然后将我们的请求发送到对应的服务器。

7. 路由器是用于互联网数据包转发的网络设备。

它根据网络地址找到适当的转发路径,并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

路由器使用路由表来指定地址的转发路径。

8. 互联网是由无数个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

它使用TCP/IP协议簇作为传输协议,并通过路由器进行数据转发。

互联网的基本架构由互联网主干、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终端用户组成。

9. VPN是虚拟专用网络的缩写,它通过加密和隧道技术,将远程用户与公司内部网络相连。

VPN可以为用户提供安全、私密的网络连接,使用户在公共网络上传输数据时更加安全可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习题解答教材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编著第一章概述习题1-0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答: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这种网络系统是以批处理信息为主要目的。

它的缺点是:如果计算机的负荷较重,会导致系统响应时间过长;单机系统的可靠性一般较低,一旦计算机发生故障,将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分组交换网为中心的多主机互连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为了克服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缺点,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将多台计算机相互连接的方法。

人们首先借鉴了电信部门的电路交换的思想。

所谓“交换”,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就是由交换设备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资源或信道带宽所采用的一种技术。

电话交换机采用的交换技术是电路交换(或线路交换),它的主要特点是:①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用户独占分配的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即采用的是静态分配策略;②通信双方建立的通路中任何一点出现了故障,就会中断通话,必须重新拨号建立连接,方可继续,这对十分紧急而重要的通信是不利的。

显然,这种交换技术适应模拟信号的数据传输。

然而在计算机网络中还可以传输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通信与模拟信号通信的本质区别在于数字信号的离散性和可存储性。

这些特性使得它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仅可以间断分时发送,而且可以进行再加工、再处理。

③计算机数据的产生往往是“突发式”的,比如当用户用键盘输入数据和编辑文件时,或计算机正在进行处理而未得出结果时,通信线路资源实际上是空闲的,从而造成通信线路资源的极大浪费。

据统计,在计算机间的数据通信中,用来传送数据的时间往往不到10%甚至1%。

另外,由于各异的计算机和终端的传输数据的速率各不相同,采用电路交换就很难相互通信。

为此,必须寻找出一种新的适应计算机通信的交换技术。

1964年,巴兰(Baran)在美国兰德(Rand)公司“论分布式通信”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的概念。

1962 —1965年,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和英国的国家物理实验室(National Physics Laboratory,NPL)都在对新型的计算机通信技术进行研究。

英国NPL的戴维德(David)于1966年首次提出了“分组”(Packet)这一概念。

1969年12月,美国的分组交换网网络中传送的信息被划分成分组(packet),该网称为分组交换网ARPANET(当时仅有4个交换点投入运行)。

ARPANET的成功,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现在大家都公认ARPANET为分组交换网之父,并将分组交换网的出现作为现代电信时代的开始。

分组交换网是由若干节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交换机的链路组成,每一结点就是一个小型计算机。

它的工作机理是:首先将待发的数据报文划分成若干个大小有限的短数据块,在每个数据块前面加上一些控制信息(即首部),包括诸如数据收发的目的地址、源地址,数据块的序号等,形成一个个分组,然后各分组在交换网内采用“存储转发”机制将数据从源端发送到目的端。

由于节点交换机暂时存储的是一个个短的分组,而不是整个的长报文,且每一分组都暂存在交换机的内存中并可进行相应的处理,这就使得分组的转发速度非常快。

由此可见,通信与计算机的相互结合,不仅为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递和交换提供了必要的手段,而且也大大提高了通信网络的各种性能。

由此可见,采用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技术,实质上是在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的一种策略。

值得说明的是,分组交换技术所采用的存储转发原理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借鉴了电报通信中基于存储转发原理的报文交换的思想。

它们的关键区别在于通信对象发生了变化。

基于分组交换的数据通信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人之间的通信,其通信过程需要定义严格的协议;而基于报文交换的电信通信则是完成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因而双方之间的通信规则不必如此严格定义。

所以,分组交换尽管采用了古老的交换思想,但实际上已变成了一种崭新的交换技术。

表1-1列出了分组交换网的主要优点。

与电路交换相比,分组交换的不足之处是:①每一分组在经过每一交换节点时都会产生一定的传输延时,考虑到节点处理分组的能力和分组排队等候处理的时间,以及每一分组经过的路由可能不等同,使得每一分组的传输延时长短不一。

因此,它不适用于一些实时、连续的应用场合,如电话话音、视频图像等数据的传输;②由于每一分组都额外附加一个头信息,从而降低了携带用户数据的通信容量;③分组交换网中的每一节点需要更多地参与对信息转换的处理,如在发送端需要将长报文划分为若干段分组,在接收端必须按序将每个分组组装起来,恢复出原报文数据等,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尽管如此,分组交换技术的出现,不仅大大推动了当时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且也是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

局域网络系统日渐成熟。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应用推广,越来越多的用户都希望将自己的计算机连网。

然而实现不同系列、不同品牌的计算机互连,显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相互通信的计算机必须高度协调工作,而这种协调是相当复杂的。

为了降低网络设计的复杂性,早在当初设计ARPANET时,就有专家提出了层次模型。

分层设计的基本思想就是将庞大而复杂的问题转换为若干个较小的子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随着ARPANET的建立,各个国家甚至大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如IBM公司研制的分层网络体系结构SNA(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DEC公司开发的网络体系结构DNS(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

这些网络体系结构的出现,使得一个公司生产的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互连。

但是,由于各个网络体系结构都不相同,协议也不一致,使得不同系列、不同公司的计算机网络难以实现互联。

这为全球网络的互连、互通带来了困难。

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着手寻找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的途径。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于1977年成立了专门机构研究该问题,并于1984年正式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简称OSI)。

所谓“开放”,就是指只要遵循OSI标准模型的任何系统,不论位于何地,都可以进行互连、互通。

这一点非常像世界范围的电话和邮政系统。

这里的“开放系统”,是指在实际网络系统中与互连有关的各个部分。

它也是对当时各个封闭的网络系统而言的。

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进程中,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就是出现了局域网络。

局域网可使得一个单位或一个校园的微型计算机互连在一起,互相交换信息和共享资源。

由于局域网的距离范围有限、连网的拓扑结构规范、协议简单,使得局域网连网容易,传输速率高,使用方便,价格也便宜。

所以很受广大用户的青睐。

因此,局域网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1980年2月份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组织颁布的IEEE802系列的标准,对局域网的发展和普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

自OSI参考模型推出后,计算机网络一直沿着标准化的方向在发展,而网络标准化的最大体现是Internet的飞速发展。

Internet 是计算机网络最辉煌的成就,它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互联网,并已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由于Internet也使用分层次的体系结构,即TCP/IP网络体系结构,使得凡遵循TCP/IP的各种计算机网络都能相互通信。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网络进一步向着开放、高速、高性能方向发展。

由于Internet还存在着技术和功能上的不足,加上用户数量猛增,使得现有的Internet不堪重负。

1993年美国政府提出了“NGII(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Initiative)行动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开发规模更大、速度更快的下一代网络结构,使之端到端的数据传输速率超过100 Mb/s甚至10 Gb/s;提供更为先进、实时性更高的网络应用服务,如远程教育、远程医疗、高性能的全球通信、环境监测和预报等,NGII计划将使用超高速全光网络,能实现更快速的交换和路径选择;保证网络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习题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采用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技术,实质上是在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的一种策略。

它的工作机理是:首先将待发的数据报文划分成若干个大小有限的短数据块,在每个数据块前面加上一些控制信息(即首部),包括诸如数据收发的目的地址、源地址,数据块的序号等,形成一个个分组,然后各分组在交换网内采用“存储转发”机制将数据从源端发送到目的端。

分组交换网是由若干节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交换机的链路组成,每一结点就是一个小型计算机。

基于分组交换的数据通信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人之间的通信,其通信过程需要定义严格的协议;分组交换网的主要优点:1、高效。

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

2、灵活。

每个结点均有智能,可根据情况决定路由和对数据做必要的处理。

3、迅速。

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在每个结点存储转发,网络使用高速链路。

4、可靠。

完善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通信子网。

电路交换相比,分组交换的不足之处是:①每一分组在经过每一交换节点时都会产生一定的传输延时,考虑到节点处理分组的能力和分组排队等候处理的时间,以及每一分组经过的路由可能不等同,使得每一分组的传输延时长短不一。

因此,它不适用于一些实时、连续的应用场合,如电话话音、视频图像等数据的传输;②由于每一分组都额外附加一个头信息,从而降低了携带用户数据的通信容量;③分组交换网中的每一节点需要更多地参与对信息转换的处理,如在发送端需要将长报文划分为若干段分组,在接收端必须按序将每个分组组装起来,恢复出原报文数据等,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习题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电路交换,它的主要特点是:①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用户独占分配的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即采用的是静态分配策略;②通信双方建立的通路中任何一点出现了故障,就会中断通话,必须重新拨号建立连接,方可继续,这对十分紧急而重要的通信是不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