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长江中下游平原》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长江中下游平原》(第1课时)(1) 课件(新编)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长江中下游平原》(第1课时)(1) 课件(新编)](https://img.taocdn.com/s3/m/43fe4ed37c1cfad6195fa739.png)
初中地理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 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初中地理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知识点1:北方地区
初中地理
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物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初中地理
要点点拨
(1)我国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 季风区 ,地形多为 平原 和 高原,耕作制度为 一年一熟 或 两年三熟 ,耕地以 旱地 为主,是我国 小麦 、 棉花 、杂粮的主要产区,盛产 苹果 、 梨 、桃、杏、山楂、枣等温 带水果。 (2)北方地区的房屋比较注意防寒保暖,由于地势平坦,人口众多,所以村 庄都较大。
状东西向分布。 (2)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 东海 和 黄海 ,长江由上海汇入 东海 。江、 河、湖、海连成一体,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利和水能资源,为水运、水 力、灌溉、水产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要点点拨
(3)东海和黄海是我国东部沿海港口资源、滩涂资源、 渔业资源 、 海底油气资源 最有开发潜力的海域之一。
初中地理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 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初中地理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知识点1:北方地区
初中地理
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物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初中地理
要点点拨
(1)我国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 季风区 ,地形多为 平原 和 高原,耕作制度为 一年一熟 或 两年三熟 ,耕地以 旱地 为主,是我国 小麦 、 棉花 、杂粮的主要产区,盛产 苹果 、 梨 、桃、杏、山楂、枣等温 带水果。 (2)北方地区的房屋比较注意防寒保暖,由于地势平坦,人口众多,所以村 庄都较大。
中图初中地理七下《7.6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ppt课件
![中图初中地理七下《7.6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af1958856a561253d36f3f.png)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长 江 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沿 江
沿江地带的城市
地 沿江地带的工业 带
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保护
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 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 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是一个较为典 型的带状区域。大部分位于北纬25°~35°之 间。长江干流纵贯东西、内河航运发达,
• 长江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滩多流急,落差较大,我们可以在 长江上游发展水电业
长江中下游
养殖业
•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域广阔、湖泊众多、水利资源丰富。湖泊中浮游生物众 多、饲料丰富。由于地处亚热带,水温较高,利于鱼类索饵、越冬和繁殖, 捕捞、人工养殖都有较好的条件。因此,我们可以在中下游地区发展淡水 养殖业。
主要地形区
气候类型
主要支流及 湖泊
自然特点
有利条件
主要地形区
自然特点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气候类型
主要支流及 湖泊
有利条件
主要地形区
自然特点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支流及 湖泊
有利条件
自然特点 主要地形区 有利长于江等四农中发川业下展盆、游地交平通原
有利条件
地势低平、平原 广阔、土地肥沃
黄山
西湖
苏州园林
岳阳楼
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其上 游资源种类较多。其中水能资源、煤矿、 天然气等能源资源较下游地区丰富。下游 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但能源缺乏
优越的地理位置:
①沿长江东西带状分布的地理区域。 ②长江纵贯东西,航运发达。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①地势低平,以平原丘陵为主 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 ③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 ④自然资源丰富
沿 江
沿江地带的城市
地 沿江地带的工业 带
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保护
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 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 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是一个较为典 型的带状区域。大部分位于北纬25°~35°之 间。长江干流纵贯东西、内河航运发达,
• 长江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滩多流急,落差较大,我们可以在 长江上游发展水电业
长江中下游
养殖业
•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域广阔、湖泊众多、水利资源丰富。湖泊中浮游生物众 多、饲料丰富。由于地处亚热带,水温较高,利于鱼类索饵、越冬和繁殖, 捕捞、人工养殖都有较好的条件。因此,我们可以在中下游地区发展淡水 养殖业。
主要地形区
气候类型
主要支流及 湖泊
自然特点
有利条件
主要地形区
自然特点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气候类型
主要支流及 湖泊
有利条件
主要地形区
自然特点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支流及 湖泊
有利条件
自然特点 主要地形区 有利长于江等四农中发川业下展盆、游地交平通原
有利条件
地势低平、平原 广阔、土地肥沃
黄山
西湖
苏州园林
岳阳楼
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其上 游资源种类较多。其中水能资源、煤矿、 天然气等能源资源较下游地区丰富。下游 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但能源缺乏
优越的地理位置:
①沿长江东西带状分布的地理区域。 ②长江纵贯东西,航运发达。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①地势低平,以平原丘陵为主 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 ③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 ④自然资源丰富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6 长江中下游平原 课件(共43张PPT)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6 长江中下游平原 课件(共4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37e2649376baf1ffd4fad21.png)
A.东北地区
B.黄土高原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青藏高原
D.种牧草
知识网络
长
1.位置和范围
江 显著的区位优势及优越的自然条件 2.地形
中
3.河流和湖泊 4.气候
下
游 平 “鱼米之乡”
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二课时
1.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位置及其自然地理特 点。
课 程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 标 准 布局特点。
学习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及主要城市的 学习目标 5
发展。
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宁静水乡
古朴村镇
繁华都市
新知1 显著的区位优势 新知2 优越的自然条件 新知3 “鱼米之乡” 新知4 沿江工业地带 新知5 人口和城市密集
新知1 显著的区位优势
江汉平原的油菜花
“湖广熟,天下熟。”
新知1 显著的区位优势
新知5 人口与城市密集 2010年上海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
新知5 人口与城市密集 浦东国际机场是我国三大国际机场之一
新知5 人口与城市密集
上海证券交易所
新知5 人口与城市密集 浦东新区
新知5 人口与城市密集
思考
1、试着总结长江中下游的自然条件、农业、工业的特点。 自然条件: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湖众多。
工业:丰富的水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必需原料。
交通:本地区地势地平,江面宽阔,河网密布,河湖众多,利于 发展内河航运,交通便利为商品农业与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新知5 人口与城市密集
思考
3、以武汉、上海为例,说明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发展的特点。 沿江、沿海、沿交通线发展。
地理中图版2012新版七年级下册 《+长江中下游平原》课件——第6课时2 ppt课件
![地理中图版2012新版七年级下册 《+长江中下游平原》课件——第6课时2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7e3cecaef8941ea76e0588.png)
⑥ ⑦
京沪线 (5)铁路A是_____;是铁路B______. 沪杭线 湖泊C是_____. 太湖
新课学习
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武汉
武汉是长江中游地区的最大城市,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是华中地区的 第一大港,是“黄金水道”的中转站。武汉是中国首批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是外 商投资中部的首选城市。
新课学习
长江下游最大的城市——上海
新课学习
上海独特的地理位置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港口,是我国重要 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 中心。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处我国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所构成 的“T”字形框架的交叉结合部,具有强大的聚集和辐射作用。
新课学习
浦东国际机场是我国三大吐量均居世界第一
新课学习
上海证券交易所
新课学习
浦东新区
1990年4月18日,中国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提出以浦东开 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 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 飞跃。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浦东已经建成为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 新城区。区内有5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多个现代产业区。
中图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第六课
导入新课
知识目标
• 1.记住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工业城市的 名称与位置。 • 2.分析上海发展经济的优越条件。
新课学习
三、沿江工业带
沿 海 经 济 地 带
长江沿江地带
长江沿江地带
长江水道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沿海地区连为一体,为该地区与世 界各地的沟通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 所构成的“T”字形区位形势,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整个华中地区与长 江全流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图版地理七下《长江中下游平原》课件
![中图版地理七下《长江中下游平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5e8279caaedd3383c4d3f6.png)
3、说一说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对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
30º N
• 在北纬30º 附近,温度适宜; • 东临东海和黄海,来自海洋的丰沛水汽使本区气候湿润,降水丰沛。
优越的自然条件
地形 低平,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且平原东西排列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 水文 河湖众多,纵横交错,内河航运最为优越 资源 资源丰富,种类多
6、下列农产品中,其主产区不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是 A.油菜籽 B.苹果 C.柑橘
D.茶叶
7、长江中下游沿岸城市得以建立和不断发展的生命线是 A.长江 B.优越的位置 C.悠久的历史 D.发达的经济
8、关于长江沿江地带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叙述,较合理的是 A.在上游发展内河航运 B.在长江沿江大力发展旅游业 C.在上游地区大力发展造纸业 D.在下游发展水电项目 9、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发育不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温和湿润 B.河山密集 C.矿产资源丰富 D.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
C.东海
D.南海
B.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4、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位优势的认识,错误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东海和黄海
B.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构成“T”字形经济格局
C.长江中下游平原沿长江中下游沿岸基本是带状分布 D.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是秦岭
5、下列地区中被称为“鱼米之乡”的是 A.华北平原 B.宁夏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
10、下列关于上海职能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A.我国最大的港口 B.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 C.我国重要的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 D.我国的政治中心
沿 西 海 部 经 重庆 武汉 南京 上海 地 济 区 地 带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长江中下游平原》(第2课时)(1) 课件(新编)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长江中下游平原》(第2课时)(1) 课件(新编)](https://img.taocdn.com/s3/m/f6ed812ef78a6529647d5339.png)
初中地理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 对生产和好 每 天 学
初中地理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初中地理
知识点1:北方地区
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物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初中地理
要点点拨
(1)我国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 季风区 ,地形多为 平原 和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初中地理
知识点3:西北地区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初中地理
要点点拨
(1)西北地区大部分位于我国西北的 非季风区 ,地形多为 高原 和 盆地 ,
气候干旱,我国主要的 天然牧场 ,放牧羊、牛、马等牲畜,也是我国最大的
要点点拨
(3)上海位于长江 入海口 ,是我国最大的港口,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 中心、 商业中心 和 金融中心 。 (4)上海既有辽阔的 内陆腹地 ,又是辐射全球的 世界大港 。 (5)浦东因位于 黄浦江 的东侧而得名。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
窗口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要点点拨
浦东新区
活动点拨
退出
退出后,进入预习检测模块,看看你收获了多少吧!
初中地理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 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初中地理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初中地理
知识点1:北方地区
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物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知识点2:南方地区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长江中下游平原》PPT教学课件
![《长江中下游平原》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f6ed0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f.png)
平 鱼米之乡 原
渔业发展条件
农业可持续发展
学以致用 当堂达标
(选择题每题1分,读图题一空1分,共10分) 1.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位条件优越叙述 正确的是 A著名的侨乡 B濒海沿江 C煤铁石油丰富D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 主
2.被称为鱼米之乡的是 A成都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3.下列诗句描述的气候现象,出现在长 江中下游地区的是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B.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4.走现代农业之路。长江中下游平原农 业发展正确做法 A大力围湖造田B休渔期不休C稻田多 种养殖D把稻田该种花卉,出口创汇
江南水乡
三、“鱼米之乡”
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物产丰富,是我国稻谷和淡水 鱼主产区,被誉为“鱼米之乡。”
中华鲟
江苏的茶园
油菜
蚕茧
棉花
柑橘
四、沿江工业地带
长江中下游平 原工业基础雄厚, 工业门类齐全, 是我国最大的综 合性工业基地。
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 轻纺工业基地
武汉
南京
上海
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城市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重要的城市有上海、
苏州、无锡、杭州、南京等。其中上海是核心。
思考:
这些城市的分布与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及周围地区的其他哪些条 件有密切关系?
武汉
京 广 线 江汉平原
武汉 长江中游地区的最大城市,位于湖北省东部,被称为“九省通衢”。
一、优越的区位条件
一、区位条件优越—读图标识
在课本44页图7-2-1中,标出: (1)巫山、东海、黄海、东南丘陵; (2)汉江、湘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 (3)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 平原、长江三角洲
长江中下游平原-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中图版)
![长江中下游平原-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51b6497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f.png)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独特的地理位置
矿产资源和能源不足
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
土地面积小
辽阔的内陆腹地 人口众多,劳动力素质高,价格低
得天独厚的
国家政策的支持等
开发新区 弥补其不足
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中 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上 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课堂小结
长江中下 游平原
显著的区位优势
气候
优越的自然条件
地形 水文
资源
鱼米之乡 淡水鱼和稻谷
沿江工业地带 人口和城市密集
武汉 上海
中游最大的城市 我国最大港口
京 广 线 江汉平原
干支流交汇处,铁路干线穿过→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上海 是我国最大的港口,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和
金融中心。
简要说说上海的独特位置
上海
长江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处我国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海地 带所构成的“T”形框架的交叉结合部。
探究 阅读教材P99-100,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发展的 有利和不利条件
以沪宁杭为中心的我国 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四、沿江工业地带 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 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有哪些 发展条件
发展条件
嘉
陵 江
襄 渝
线
汉 江
京 九 线
京 沪 线
太
平
川 黔 线
京赣 广江 线
沪 杭
洋
线
长江干流东西绵延,支流多南北分布,为长江沿江地区内部资
源的调配和产品的输出提交供通了便方利便且廉价的运输。
稻米、淡水鱼、油菜籽、棉花、茶叶、柑橘、蚕茧
3 发发展展方方向向:
稳定农田面积,规模经营,扩大多种经营,发展名优特产品
中图版七下地理 7.6长江中下游平原 课件 (共18张PPT)
![中图版七下地理 7.6长江中下游平原 课件 (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5ace3400740be1e650e9af5.png)
5.长江中下游平原有哪些美称?试分析原因。
鱼米之乡
小结: 一、显著的区位优势 二、优越的自然条件 三、“鱼米之乡”
显著的区位优势
长江中下游平原在 我国的位置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东西端点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 巫山 )东至( 上海 )。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七章 认识我国的区域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导学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1.在图中找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在我国的位置,试
说出其区位优势,并说出起止点。
2.在图中找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包括的省市有哪些?
六省一市
3.在图中找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包括的小地形区有 哪些?
4.看图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特征,并说出 其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包括哪些省份?
上海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包括哪些小地形区?
江汉平原
洞庭湖 平原
鄱阳湖 平原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湖广熟,天下熟。” 江汉平原的油菜花
鄱阳湖平原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有哪些湖泊?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鄱阳湖 太 湖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洪泽湖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以武汉、南京、上海为例,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特征。
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充沛。 气候类型: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美誉最集中的地区 之一,你知道有哪些美称及其含义吗?
杭
东方名珠
……
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物产丰饶,是 我国稻谷和淡水鱼主产区,被誉为“鱼米之乡”。
7-6+长江中下游平原(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
![7-6+长江中下游平原(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6675b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6.png)
东海和黄海海域
东海和黄海是我国东部 沿海港口资源、滩涂资 源、渔业资源、海底油 气资源最有发潜力的海 域之一。
黄海 东 海
显著的区位优势
2 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
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 海地带构成___T_字__型_____ 区位优势,对于长江中 下游平原和整个华中地 区与长江全流域的经济 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 战略意义。
地理位置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第 ___三___大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第_三___ 阶梯。是我国地势最_低___平__ 的平原
显著的区位优势 1 位置和范围
起止点 西起 ____巫__山______
东至 ____秦__岭______
显著的区位优势
1 位置和范围
海陆位置
____黄__海______
油料作物 ____油__菜____
纤维作物 ____棉__花____
代表水果 ____柑__橘____
其他
_茶__叶__、_蚕__丝__
鱼米之乡 2 农业发展现状
水稻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 水稻的最大产区。种植 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 一
鱼米之乡 2 农业发展现状
油菜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 油菜的最大产区。
洞庭湖平原
显著的区位优势 1 位置和范围
鄱阳湖平原
显著的区位优势 1 位置和范围
苏皖沿江平原
显著的区位优势 1 位置和范围
长江三角洲
显著的区位优势 1 位置和范围
包含的省区
湖北省 江西省 江苏省 上海市
湖南省 安徽省 浙江省
湖
北
湖
南
省
安
徽
省
省
江 西 省
江 苏 省
浙 江 省
东海和黄海是我国东部 沿海港口资源、滩涂资 源、渔业资源、海底油 气资源最有发潜力的海 域之一。
黄海 东 海
显著的区位优势
2 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
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 海地带构成___T_字__型_____ 区位优势,对于长江中 下游平原和整个华中地 区与长江全流域的经济 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 战略意义。
地理位置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第 ___三___大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第_三___ 阶梯。是我国地势最_低___平__ 的平原
显著的区位优势 1 位置和范围
起止点 西起 ____巫__山______
东至 ____秦__岭______
显著的区位优势
1 位置和范围
海陆位置
____黄__海______
油料作物 ____油__菜____
纤维作物 ____棉__花____
代表水果 ____柑__橘____
其他
_茶__叶__、_蚕__丝__
鱼米之乡 2 农业发展现状
水稻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 水稻的最大产区。种植 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 一
鱼米之乡 2 农业发展现状
油菜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 油菜的最大产区。
洞庭湖平原
显著的区位优势 1 位置和范围
鄱阳湖平原
显著的区位优势 1 位置和范围
苏皖沿江平原
显著的区位优势 1 位置和范围
长江三角洲
显著的区位优势 1 位置和范围
包含的省区
湖北省 江西省 江苏省 上海市
湖南省 安徽省 浙江省
湖
北
湖
南
省
安
徽
省
省
江 西 省
江 苏 省
浙 江 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置和范围
巫 山
江汉平原
上海市
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包括哪些省份?
湖北省
上海市
浙 江 省
湖 南 省
区位优势
东临东海和黄海,有“黄金水道”的长江贯穿全境,江、河、湖、海连 成一体,水运交通十分便利。 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构成“T”字形区位优势。
二、优越的自然条件
完成P96读图活动题。
C.东海
D.南海
B.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4、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位优势的认识,错误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东海和黄海
B.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构成“T”字形经济格局
C.长江中下游平原沿长江中下游沿岸基本是带状分布 D.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是秦岭
5、下列地区中被称为“鱼米之乡”的是 A.华北平原 B.宁夏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
五、人口和城市密集
读图,找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几大城市群。
南京 武汉 上海
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城市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重要的城市有上海、 苏州、无锡、杭州、南京等。其中上海是核心。
思考:
这些城市的分面与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及周围地区的其他哪些条 件有密切关系?
3、说一说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对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
30º N
• 在北纬30º 附近,温度适宜; • 东临东海和黄海,来自海洋的丰沛水汽使本区气候湿润,降水丰沛。
优越的自然条件
地形 低平,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且平原东西排列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 水文 河湖众多,纵横交错,内河航运最为优越 资源 资源丰富,种类多
10、下列关于上海职能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A.我国最大的港口 B.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 C.我国重要的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 D.我国的政治中心
沿 西 海 部 经 重庆 武汉 南京 上海 地 济 区 地 带
长江沿江地带
一 大河,发 11、长江是我国第_____ 青藏 高原,流经我国地势三 源于_____ 上游 (上游、下游)河 级阶梯, _____ 段水能丰富。该区域有我国最大的 三峡 水利工程。 _____
黄金水道 ”之称。位于长江入 12、长江支流众多,航运价值大,有“_________ 上海 。 海口实现江海联运的城市是_____
西部地区 与沿海经济带,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13、长江沿江地带沟通了_________ 重庆 。 沿江地带四个特大城市中位于上游的是_____ 沪宁杭 (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14、长江下游________
以沪宁杭为中心的我国 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轻纺工业基地
发展条件
嘉 陵 江 襄 渝 线 汉 江 京 九 线 京 沪 线
川 黔 线
京 广 线
赣 江
沪 杭 线
长江干流东西绵延,支流多南北分布,为长江沿江地区内部资源的
调配和产品的输出提供了方便且廉价的运输。
优良的农业基础也给工业的发展带来便利条件。
江南水乡
三、“鱼米之乡”
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物产丰富,是我国稻谷和淡水
鱼主产区,被誉为“鱼米之乡。”
中华鲟
扬子鳄
白鳍豚
江苏的茶园
油菜
蚕茧
棉花
柑橘
四、沿江工业地带
长江中下游平 原工业基础雄厚, 工业门类齐全, 是我国最大的综 合性工业基地。
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
不利条件:
矿产资源和能源不足 土地面积小
课堂小结
显著的区位优势 气候 优越的自然条件 地形 水文 资源 鱼米之乡 淡水鱼和稻谷
长江中下 游平原
沿江工业地带 人口和城市密集
武汉
上海
中游最大的城市
我国最大港口
1、下列平原不在长江中下游的是 A.江汉平原 B.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成都平原 2、长江的出海口是 A.渤海 B.黄海 3、武汉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6、下列农产品中,其主产区不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是 A.油菜籽 B.苹果 C.柑橘
D.茶叶
7、长江中下游沿岸城市得以建立和不断发展的生命线是 A.长江 B.优越的位置 C.悠久的历史 D.发达的经济
8、关于长江沿江地带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叙述,较合理的是 A.在上游发展内河航运 B.在长江沿江大力发展旅游业 C.在上游地区大力发展造纸业 D.在下游发展水电项目 9、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发育不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温和湿润 B.河山密集 C.矿产资源丰富 D.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
1、从地图中找出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的河流和湖泊,简述其分布。
巢湖
太湖
洞庭湖
湘 江
鄱阳湖
2、以武汉、南京、上海为例,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特征。
亚热带季风 气候, 三个城市的气候有一定的共同点,属于___________ 炎热 ,冬季______ 温和 ,降水_______ 丰沛 夏季______ 。
武汉
京 广 线 江汉平原
武汉 长江中游地区的最大城市,位于湖北省东部,被称为“九省通衢”。 是著名的江城,是我国华中地区的第一大港,是长江“黄金水道”的中 转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海
上海
长江位于长江入海口,有黄浦江和京沪线、沪杭线等交汇,又是沿海
地区,地处我国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所构成的“T”形框架的交
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七章 认识我国的区域
长江美誉
绿色长廊 丝绸之府 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人间天堂 鱼米之乡 三珍一秀(河蟹、银鱼、湖鲚、秀丽白虾) 京九重镇 鄱湖明珠
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全国的位置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 之一。位于湖北宜昌以东的长江中 下游沿岸,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
一、显著的区位优势
叉结合部。
上海 是我国最大的港口,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和金 融中心。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上海港
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中国 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上海现 代化建设的缩影。
想一想:上海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 得天独厚的便利交通 农业基础雄厚 人口众多,劳动力素质高, 价格低 优越的国家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