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对联复习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包括了对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写近义词和反义词、修改病句等内容。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对联的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对语文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对联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在对联的创作和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对联的技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对联的特点,学会创作对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联的特点、创作方法和运用。
2.教学难点:对联的创作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对联的创作方法。
3.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对联实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3.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对联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引导学生了解对联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对联实例,让学生初步感受对联的美,引导学生关注对联的特点。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对联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尝试创作对联。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学习和借鉴。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联的创作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对联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对联
走进对联世界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地位和分类2、探究对联的一般特点。
3、简单尝试对对子和贴春联。
4、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教学难点:教学目标3、4教学过程:一、导入。
对联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在国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联、认识对联,学习对联。
(课件出示)二、认识对联(一)对联的含义(什么是对联?)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
对联里有思想、有情趣、有艺术。
欣赏对联有益于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品位。
(二)对联分类角度、方法不同,类别也就不同。
如果按照应用范围来划分,可以将对联分为以下十类:春联(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喜联、寿联、挽联、交际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含题画)联、杂联。
(三)对联特点(1)探讨对联字数上的特点。
从我们所列出的对联上看,对联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在字数上应该有什么特点?【课件展示:字数相等】(2)探讨对联节奏上的特点。
【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为例】①请生给用“/”给此副对联划分节奏,并试读。
问:你发现上下联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课件展示:节奏相同】②试看另一副“东西南北八方吉庆,春夏秋冬四季平安”是否也如此。
(3)探讨对联音调上的特点。
【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为例】谈到对联的音调,就必须了解一个词----平仄。
有同学知道“平仄”的含义吗?由于语言也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因此古代的平仄跟我们现代的平仄有些差别,作为不是对联专家的我们,只要了解现代的平仄就行了。
我们的普通话有四个声调,第一、二声就属于平声,第三、四声属于仄声。
就这幅对联,请同学来标出每个字的音调。
是平声的字,请在其下画个“○”,是仄声的字,请在其下画个“△”。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提示注意每节的最后一个字。
《对联》教案
美。
形式与内容的异同
对联与诗词歌赋在形式上有所不 同,但在内容上都注重意境的营 造和情感的表达。对联言简意赅
,诗词歌赋则更加细腻丰富。
互相影响与借鉴
对联与诗词歌赋在发展过程中互 相影响、互相借鉴,共同丰富了
中华文化的内涵。
艺术形式。
发展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 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
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对联的分类与内容
分类
按用途分类,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 业联、交际联和谐趣联等;按字数分类,可分为短联和长联 ;按对仗分类,可分为工对、宽对、流水对、正对、反对和 串对等。
《对联》教案
汇报人:任老师
2023-12-25
CONTENTS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对联基础知识 • 对联赏析与创作 • 对联与传统文化 • 对联实践活动 • 课程总结与反思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对联的定义与特点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一种独特艺术形式,由上 下两句字数相等、结构对 称、意义相关的诗句组成 。
。
创作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对联创作实践,从选 题、立意、构思、表达等方面指导 学生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能 力和创新思维。
技巧点拨
针对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和困难,进行及时的技巧点拨和指 导,帮助学生掌握对联创作的要领 和方法。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作品展示教师点评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让学生将自 己的作品呈现出来,供其他同学欣赏 和学习。
拟写对联专题复习教案
拟写对联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理解对联的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对联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二、教学内容:1. 对联的基本概念:对联的起源、对联的组成部分。
2. 对联的特点: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内容相关、结构相同。
3. 对联的分类:春联、挽联、寿联、行业联等。
4. 拟写对联的方法:选材、构思、对仗、平仄、修改。
5. 拟写对联的注意事项:避免生僻字、注意语境、保持简洁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对联的基本知识、拟写对联的方法。
难点:拟写出富有创意、对仗工整、内容相关的对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则有趣的对联故事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对联的特点。
2. 新课导入:讲解对联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3. 实例分析:分析经典对联,讲解拟写对联的方法和技巧。
4. 练习拟写:学生分组练习拟写对联,教师巡回指导。
5.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拟写的对联,互相评价、交流。
6. 总结提升:总结拟写对联的注意事项,强调对联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五、课后作业:1. 复习对联的基本知识,掌握拟写对联的方法。
2. 拟写一副春联,要求对仗工整、内容相关、富有创意。
3. 收集有关对联的资料,了解对联在传统文化中的运用。
4. 下一节课分享自己的春联作品,交流学习心得。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对联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对联的特点和拟写方法。
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拟写对联,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借鉴,提高学习效果。
4. 启发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对联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经典对联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示范。
2. 准备对联素材,方便学生练习拟写。
3. 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讲解。
4. 准备评价表格,用于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
小学生对联活动课教案
小学生对联活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如对联的起源、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训练学生对对联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对联的基本特点: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3. 对联的分类:春联、寿联、挽联、书画联、自拟联等。
4. 如何创作对联:选材、构思、对仗、平仄、炼字等。
5. 欣赏和分析经典对联案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和创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对联,让学生感受对联的魅力。
3.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动手创作对联,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联创作心得,互相学习。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介绍对联的基本知识和经典案例。
2. 对联素材:提供一些对联素材,方便学生创作。
3. 书写工具:毛笔、墨汁、宣纸等。
4. 评分标准:制定对联创作的评分标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对联的基本特点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
3. 欣赏:分析经典对联案例,让学生感受对联的艺术魅力。
4. 实践:分组让学生动手创作对联,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每组选出一副最佳作品进行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6. 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布置课后作业(创作一副对联)。
7. 作业反馈:下一次课程开始时,展示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讲解。
六、教学目标:1. 深化学生对对联知识的理解,掌握对联的基本创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创作对联的能力,提升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七、教学内容:1. 对联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2. 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创作富有表现力的对联。
3. 对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节日庆典、喜事庆祝、悼念等。
4. 欣赏古今名联,学习对联的艺术价值。
八、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对联,讲解修辞手法的运用。
语文对联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对联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2)掌握对联的平仄、对仗、韵脚等基本特点;(3)学会欣赏和创作简单的对联。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2)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对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实践操作,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对联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2. 对联的平仄、对仗、韵脚等基本特点;3. 经典对联欣赏;4. 对联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对联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对联吗?请简单介绍一下。
2. 讲授新课- 讲解对联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 讲解对联的平仄、对仗、韵脚等基本特点;- 举例说明,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对联的特点。
3. 经典对联欣赏- 展示经典对联,引导学生欣赏;- 分析经典对联的平仄、对仗、韵脚等特点;-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对联,并说明理由。
4. 对联创作- 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对联;- 指导学生注意平仄、对仗、韵脚等要素;- 展示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和修改。
5. 总结与拓展-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对联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创作对联;-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创作一副对联。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创作能力;3.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对联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对联知识;4. 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对联》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对联》教案(教师中心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起源、发展和基本特点,提高对对联的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对联的起源和发展2. 对联的基本特点3. 对联的分类4. 对联的创作方法和技巧5. 名联鉴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对联的基本特点和分类2. 对联的创作方法和技巧3. 名联的鉴赏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对联的起源、发展和基本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名联,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对联。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对联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编写对联,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对联》及相关资料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3. 对联样品:展示不同类型、风格的对联4. 练习对联的材料:纸张、笔墨等章节一:对联的起源和发展【教学内容】1. 讲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介绍对联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
【教学活动】1. 讲授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展示不期的对联样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对联的发展变化。
【课堂练习】1. 让学生课后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对联故事或名联。
章节二:对联的基本特点【教学内容】2. 分析对联结构,如上联、下联和横批。
【教学活动】1. 讲授对联的基本特点及其重要性。
2. 分析典型对联,让学生理解对联结构的特点。
【课堂练习】1. 让学生练习分辨对联的基本特点,分析给定的对联。
章节三:对联的分类【教学内容】1. 讲解对联的分类,如春联、寿联、挽联等。
2. 分析不同类型对联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教学活动】1. 讲授对联的分类及其特点。
2. 展示不同类型对联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其应用场合。
【课堂练习】1. 让学生课后编写一组对联,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对联。
章节四:对联的创作方法和技巧【教学内容】1. 讲解对联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如选词、对仗、意境等。
对联专题复习教案.doc
“对联专题复习”教案江苏汤继宗教学目标:1、掌握对联相关知识2、掌握对联制作的方法3、提高对联的制作的能力教学难点:提高对联的制作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对联考察的类型教学过程:一、对联定义楹联是对联的雅称,用以强调其文学性质。
对联是楹联的泛称,可以包括文字游戏。
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通用。
对联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
也就是说,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联文是有意义的,或可以理解的;平仄要合律,对仗要工整;对联是独立存在的文本,不是其他文本的一部分。
凡符合这些条件的就是对联,否则就不是对联。
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只有在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
我们没有把上下联在意义上互相依存的要求(这是一般对联都应满足的要求)写入定义,只是为了承认“无情对”也是对联。
例如: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这副对联平仄合律,逐字相对,绝对工整,上下联分别成文,但是上下联在意义上毫不相干。
上联是一种酒名,即三星牌白兰地酒。
下联是江南五月阴雨连绵的天气,也是梅子熟了的季节。
据说是为了给“三星白兰地”做广告,故意出下联征对。
其效果之大,可想而知。
有些对联很难说是意义完整的句子。
例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这副隐字讽刺谜联,上联不成句子,下联不成句子,合起来也不成句子,但是上联有含义,下联有含义,合起来意义更明显(忘八/ 无耻)。
因此,我们只需要知道这副对联是七言句式,能理解字面和隐藏的含义就行,没有必要进行深入的语法分析。
楹联,与诗、词、曲、赋、骈文一样,属于古典文学范畴。
楹联的基本句式来自骈文和律诗。
用现代语法来分析楹联结构,是当前楹联教学的一大误区。
因为楹联结构是声律结构,不是语法结构,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是一致的。
楹联语法(或文法)与一般语法(或文法)并无多大差别,无庸多说。
下面谈到的“句”,是指诗词的“句式”,或古文的“句读”,不是现代语法中的“句子”。
二、对联的形式(一)楹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格式、体律逐渐完备,种类越来越多。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对对联全国通用
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对对联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掌握对联的格式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对联的基本概念:对联的起源、对联的格式、对联的特点。
2. 对联的创作方法:审题、构思、拟对、修改。
3. 对联的鉴赏技巧:平仄、对仗、意境、修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对联的基本格式和特点,学会创作对联。
2. 教学难点:对联的创作方法和鉴赏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文具、对联样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对联样品,引导学生关注对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对联的基本概念、格式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对联的魅力。
3. 创作方法讲解:讲解对联的创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审题、构思、拟对、修改。
4. 鉴赏技巧讲解:讲解对联的鉴赏技巧,让学生学会欣赏对联的美。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对联创作,学生之间相互鉴赏、修改,教师巡回指导。
6. 作品展示:挑选优秀的对联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感受创作的成就感。
六、板书设计1. 对联基本概念2. 对联格式3. 对联特点4. 对联创作方法5. 对联鉴赏技巧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创作一副对联,并在家长协助下进行鉴赏。
2. 收集有关对联的资料,了解对联在历史上的发展。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展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了对联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对联的创作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在对联创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它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对联专题复习教案
“对联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对联相关知识2、掌握对联制作的方法3、提高对联的制作的能力教学难点:提高对联的制作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对联考察的类型教学过程:一、对联定义楹联是对联的雅称,用以强调其文学性质。
对联是楹联的泛称,可以包括文字游戏。
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通用。
对联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
也就是说,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联文是有意义的,或可以理解的;平仄要合律,对仗要工整;对联是独立存在的文本,不是其他文本的一部分。
凡符合这些条件的就是对联,否则就不是对联。
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只有在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
我们没有把上下联在意义上互相依存的要求(这是一般对联都应满足的要求)写入定义,只是为了承认“无情对”也是对联。
例如: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这副对联平仄合律,逐字相对,绝对工整,上下联分别成文,但是上下联在意义上毫不相干。
上联是一种酒名,即三星牌白兰地酒。
下联是江南五月阴雨连绵的天气,也是梅子熟了的季节。
据说是为了给“三星白兰地”做广告,故意出下联征对。
其效果之大,可想而知。
有些对联很难说是意义完整的句子。
例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这副隐字讽刺谜联,上联不成句子,下联不成句子,合起来也不成句子,但是上联有含义,下联有含义,合起来意义更明显(忘八 / 无耻)。
因此,我们只需要知道这副对联是七言句式,能理解字面和隐藏的含义就行,没有必要进行深入的语法分析。
楹联,与诗、词、曲、赋、骈文一样,属于古典文学范畴。
楹联的基本句式来自骈文和律诗。
用现代语法来分析楹联结构,是当前楹联教学的一大误区。
因为楹联结构是声律结构,不是语法结构,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是一致的。
楹联语法(或文法)与一般语法(或文法)并无多大差别,无庸多说。
下面谈到的“句”,是指诗词的“句式”,或古文的“句读”,不是现代语法中的“句子”。
二、对联的形式(一)楹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格式、体律逐渐完备,种类越来越多。
对联的教案
对联的教案对联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对联的定义和特点。
2. 学习对联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 对联的定义和特点。
2. 对联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对联的创作和写作。
四、教学准备:课件、黑板、粉笔、对联资料。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a)利用课件展示一些著名的对联作品,引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b)提问学生对对联的了解,并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Step 2:对联的定义与特点(10分钟)a)通过课件讲解对联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对联的长度、韵律、形式等。
b)让学生听一些对联的范例并找出其中的特点,帮助理解对联的特点。
Step 3:对联的写作技巧与方法(15分钟)a)讲解对联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如选取主题、运用想象力、运用修辞手法等。
b)通过展示范例和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对联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Step 4:对联的创作(25分钟)a)分发给学生对联写作的题目,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对联创作。
b)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同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c)提供时间给学生进行对联创作,然后让学生互相交流并表演自己的对联作品。
Step 5:对联的鉴赏与评价(15分钟)a)让学生上台逐一表演自己的对联作品,并进行鉴赏和评价。
b)教师对学生的对联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的创新和改进。
Step 6:小结与延伸(5分钟)a)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对联的重要性和创作的难度。
b)布置下节课的作业,要求学生继续创作对联,并可以提前准备好自己的对联作品。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对联的定义和特点有基本了解。
2. 学生掌握了对联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3. 学生能够自主创作对联,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对联的定义、特点、写作技巧和方法展开,学生在听讲和实践中对对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通过实际创作和展示,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对联训练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包括对联的起源、特点、分类等。
2. 培养学生欣赏对联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创作对联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对联的基本知识2. 对联的写作技巧三、教学难点1. 对联的押韵、平仄2. 对联的意境和寓意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对联作品、对联创作技巧资料2. 学生准备:笔、纸、对联作品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对联的起源、特点、分类等基本知识。
2. 展示一些经典对联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1. 讲解对联的押韵、平仄、对仗、意境、寓意等基本要素。
2. 分析经典对联作品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对联的写作方法。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创作对联。
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对联,教师点评。
2. 学生互评,分享创作心得。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对联的写作技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经典对联作品,进行鉴赏。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对联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创作对联的能力。
3. 学生对对联的欣赏能力。
八、课后作业1. 收集10首经典对联作品,进行鉴赏。
2. 尝试创作一副对联,要求押韵、对仗、意境、寓意等要素齐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提高创作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反思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对联》教学设计(通用5篇)
《对联》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对联》教学设计(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目标]一、了解对联的起源及含义。
二、了解对联的特点。
三、掌握对联的写作。
[学习重点]了解对联的特点并掌握对联的拟写。
[学时]2课时[学习过程]一、了解对联的起源中华第一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二、了解对联的特点杨升庵是明代文学家,四川新都人。
他五六岁时,就很勤奋聪颖,受到相亲们的夸奖。
有一回,他在家乡始康县(今四川新都县)一个堰塘洗澡。
始康县令恰巧路过堰边,见杨升庵并不回避,顿时火冒三丈,本想派人打他一顿板子,可是杨升庵拒不上岸。
县令美办法,便叫跟班把他的衣服裤子挂在路边的古树上,说:“我出幅对子——‘千年古树为衣架’,你若是对得好,便还你衣裤。
”杨升庵不等县令话音落,便在堰里信口对出了下联。
县令一听,便让人从树上取下衣裤,还给杨升庵,并请他到县衙作客。
从此,杨升庵便有了“小神童”的称号,当地的农民也把他洗澡的堰,取名为“娃娃堰”。
1.试一试:为这个对联拟出下联。
千年古树为衣架2.想一想:你所对的对联有什么特点?三、牛刀小试(一)评改对联1.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2.上联: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亭榭;下联: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之轩斋。
下联改为:3.上联:井冈山,青山此起彼伏,峻岭绵延不断;下联:鄱阳湖,绿水荡漾,碧波粼粼。
上联改为:(二)改改高考卷1.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下联: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前。
2.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下联: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广东名山。
3.上联: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下联: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
4.上联: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下联:老舒心少舒心老少舒心。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趣味对联》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趣味对联》《趣味对联》教学设计满城区实验小学苑宁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对联知识2运用对联知识填写对联,做到学以致用、古为今用。
3感受对联音韵相谐之美,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
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教法方法1.“倾听、诵读、讨论,竞赛”让学生动口动脑,增加挑战性,让课堂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2.小组合作探究,让全部学生都跟着动起来,调动学生主动参加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学情分析学生对联熟悉又陌生,对联知识理解并不十分透彻。
学习对联时,尽量以激趣为手段,把学生的胃口吊起来,不加难拔高。
其实趣味上来了,我们的教学目标一样可以达到。
教学过程一、导入------了解“对子”。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组材料,请大家先看第一组,我们来读一读。
生:(齐读)晴对雨,暑对寒,天地对山川,鱼虫对草木,旷野对平原;二月柳,九秋莲,露草对霜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师:课堂上最美的就是朗朗的读书声,让这美妙的声音在上空回荡,好吗?来,我们再读一读。
(生读)朗读了两遍以后,你们发现了什么?师:对,好多的词语是相对的,谁具体说一说,哪些词是相对的呢?(生答)师:请同学们再读这朗朗上口的对韵歌。
师:(出示第二组材料)再看第二组对韵歌,我们一定能把其中相对的词语找出来。
(生答)师:这遍朗读已经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味了!通过读这两首对韵歌,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这就叫“对子”。
那能不能自己来“对一对”呢?可以小组合做。
组内同如果回答不出来,也可以求助老师。
(分五次出示,老师随机点拨。
)1.天对——,雨对——,大陆对——,山花对——,赤日对——。
2.秋月——,晚霞——,水绕对——,雨中山果——,灯下草虫—3.冬对——,暮对——,走兽对——,鱼唇对——,虎爪对——。
4. 金对——,宝对——,玉兔对——,猎户对——,白雪对——。
师:对好了吗?我们让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朗读声继续飘荡起来。
(生对对子)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对联》教案
《对联》教案对联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对联的定义和类型,了解对联的构成要素及基本结构,能够正确书写对联。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对联的欣赏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1. 对联的定义和构成要素。
2. 对联的常见形式和创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对联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2. 对联的审美评价标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对联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对联的特点和用途。
2. 知识讲解(15分钟)(1)对联的定义:对联是汉字文化的瑰宝,是两句相呼应的诗句,具有对仗、押韵和平仄等特点。
(2)对联的构成要素:上下联、对仗、长度相等、押韵。
(3)对联的基本结构:平行对仗、交叉对仗。
3. 实例分析(15分钟)教师呈现几组对联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分析其构成要素和结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对联的美感和创作技巧。
4. 创作实践(30分钟)(1)学生分组合作,自由创作对联。
教师提供一些主题,如新年祝福、友谊、家庭等,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2)学生展示自己的对联作品,同学们进行欣赏和评价。
5. 对联欣赏(15分钟)教师介绍一些经典的对联作品,如楹联、春联等,让学生欣赏并评论,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审美能力。
6.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对联的构成要素和创作技巧,引导学生认识到对联的魅力和传承价值。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继续创作对联,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六、板书设计对联:上下联、对仗、长度相等、押韵、平行对仗、交叉对仗。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堂对联教学,学生不仅获得了对联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而且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中,我注重通过实例分析和创作实践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让他们亲身体验对联的魅力。
同时,也通过对对联的欣赏和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小学生对联活动课教案
小学生对联活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如对联的起源、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训练学生运用对联技巧进行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对联的基本特点: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内容相关、上下衔接3. 对联的分类:春联、婚联、挽联、寿联等4. 对联的创作方法和技巧5. 欣赏和分析经典对联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和创作方法,能够独立创作对联。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对联技巧进行创作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分类和创作方法。
2. 示例法:展示经典对联作品,分析其特点和技巧。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对联创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对联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对联的基本特点: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3. 介绍对联的分类:春联、婚联、挽联、寿联等。
4. 讲解对联的创作方法和技巧:选材、构思、对仗、平仄等。
5. 欣赏和分析经典对联作品,让学生感受对联的魅力。
6. 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对联创作,给予点评和指导。
7.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对联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8.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对联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对对联的理解和创作经验,分享学习心得。
2. 对联展示:每组挑选一幅经典对联,进行展示和讲解,其他组进行评价。
3. 创作比赛: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对联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评选出最佳作品。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对联作品,给出建议和意见。
对对子复习教案
对对子复习教案第一篇:对对子复习教案趣味对对子一、教学目标:1.通过开展中国传统语文教学活动“对对子”,复习对联知识,学会推敲语言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2.温习六年来教材中出现的对子。
3.收集不同类别的对联。
二、教学重点:1、复习对联的基本知识。
2、继承传统教育方法,通过对联、古诗等的讲、读、议,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对子的音韵美,整齐美。
体味找对子的乐趣,激发学生创作对子的热情并尝试创作对子。
三、教学难点:学习推敲语言对对子。
教学过程:一|、了解对偶、对仗、对子和对联之间的关系1.师:泥融飞燕子生:沙暖睡鸳鸯师:昔闻洞庭水生:今上岳阳楼师:书山有路勤为径生:学海无涯苦作舟师:两个黄鹂鸣翠柳生:一行白鹭上青天师:金沙水拍云崖暖生:大渡桥横铁索寒师: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大屏幕出示这几组对联,师问:这几组句子我们叫它们什么呢?(对子,对联,对偶句)3.小组出示课前收集的资料,交流对偶、对仗、对子和对联之间的关系。
4.师小结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对仗:就是严格的对偶,像古代仪仗队排列两行,手持仪仗,两两相对,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对仗,是对律诗中对偶的习惯称呼。
在律诗中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必须使用对偶的修辞方法,这即是两组对仗。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对子就是对偶的词句。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
通常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一组对偶句,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
对联是对偶句,但对偶句不一定就是对联,只有这组对偶句意义较完整,可以独立运用,可以书写张贴,才可以称为对联。
简单点说,对联的特点有四个: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相关,平仄相谐。
相机板书:对偶(修辞),对仗(律诗中的对偶),对子==对偶词句,对联(实用)5.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将复习对子、对联的相关知识,感受对对子的趣味性。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对联复习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对联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常识;学习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对联的有关知识;重点积累对仗、平仄知识。
3、尝试对对子;训练思维敏捷性;语言表达规范性。
4、学会品味鉴赏名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提高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重点积累对仗、平仄知识。
3、学会欣赏对联。
【教学难点】尝试拟写对联【教学方法】赏析法、联系法一、导入新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联的奇妙世界。
二年级读读背背(写景对联)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四年级上册日积月累(对偶)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
日积月累(对联)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
(北京颐和园月波楼)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
(四川青城山真武殿)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山东济南大明湖)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江苏苏州沧浪亭)五年级下册2.日积月累(经典对联)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
(回文联)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数字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叠字联)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
(顶针)二、对联常识1、什么是对联呢?“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
“上联”也叫“出句”;下联也称作“对句”。
2、哪些场合要用到对联?“过年”、“结婚”、“葬礼”、“祝寿”……3、下列对联是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用到的?看来对联应用的范围还挺广的。
辞旧岁再创千秋业;过新年更上一层楼(春节;过年)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结婚)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妙的对联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常识,学习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对联的有关知识,重点积累对仗、平仄知识。
3、尝试对对子,训练思维敏捷性,语言表达规性。
4、学会品味鉴赏名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提高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重点积累对仗、平仄知识。
3、学会欣赏对联。
【教学难点】尝试拟写对联【教学方法】赏析法、联系法
一、导入新课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联的奇妙世界。
二年级读读背背(写景对联)
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四年级上册日积月累(对偶)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
日积月累(对联)
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
(颐和园月波楼)
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
(青城山真武殿)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大明湖)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沧浪亭)
五年级下册2.日积月累(经典对联)
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
(回文联)
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数字联)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叠字联)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
(顶针)
二、对联常识
1、什么是对联呢?“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
“上联”也叫“出句”,下联也称作“对句”。
2、哪些场合要用到对联?“过年”、“结婚”、“葬礼”、“祝寿”……
3、下列对联是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用到的?看来对联应用的围还挺广的。
辞旧岁再创千秋业;过新年更上一层楼(春节,过年)
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结婚)
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
(结婚)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祝寿!贺大寿)
理世上千丝万缕;创人间头顶事业大家能猜出它说的是哪一种职业、行业吗?(理发)
五湖生意如云集;四海财源似水来这个用在什么地方啊?(商店)拳打南山猛虎,脚踢蛟龙。
(擂台)
架上丹丸长生妙药,壶中日月不老仙龄(药店)
4、对联的特点基本要求: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2、容相关,结构相当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4、平仄相对,音调相谐
5、对联贴,仄起平收
对联要求一:字数要相等断句一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上下联字数要相等,就是上联有几个字,下联也要有几个字。
大家记下来,对联基本要求一,“上下联字数相等”,这个要很严格的,一般来说,违反这个规则就不成对联了。
对联要求二:容相关结构相当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
缘。
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
成佳偶——动宾结构结良缘——动宾结构
对联要求三:词性相同位置相同拳打南山猛虎;脚踢蛟
龙。
“拳”对“脚”,拳——名词;脚——名词。
“打”对“踢”,打——动词;踢——动词。
对联要求五:仄起平收书山有路勤为径平平仄仄平平仄)学海无涯苦作舟(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阴平、阳平仄:上声、去声(入声)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上联末句尾字用仄,下联末句尾字用平。
(5)对联的书写、贴:上下联竖行书写,从上到下。
贴时,面对大门,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三、对联欣赏
不少文人骚客,才子佳人以对对子来展示自己的才华,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佚闻趣事。
下面我们来欣赏对联的妙处:莲子心中苦梨儿腹中酸
该联相传为金圣叹(清初文学家、文学批评家)在刑场离别子女时所作。
联语表面意思是写莲心之苦、梨核之酸,实际上是以“莲”谐音“怜”和“连”,寓含“可怜”、“连累”之意;以“梨”谐音“离”,寓含“离别”之意,全联意为“怜子心中苦,离儿腹酸”。
准确、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父子刑场离别时的心情,这副生死诀别对,出神入化,字字珠玑,一语双关,对仗严谨,可谓出神入化,撼人心魄。
确为对偶精工、文辞优美的佳联。
(金圣叹因冒犯皇帝,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
行刑日,凄凉肃穆,方圆不大的一块阴森森空地,四周闪着刀光剑影,显得阴森恐怖。
胸藏秀气,笔走龙蛇,蔑视朝廷的一代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披枷戴锁,岿然立于囚车之上。
刑场上,刽子手手执寒光闪闪的鬼头刀,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眼看行刑时刻将到,金圣叹的两个儿子梨儿、莲子(小名)望着即将永诀的慈父,更加悲切,泪如泉涌。
金圣叹虽心中难过,可他从容不迫,文思更加敏捷,为了安慰儿子,他泰然自若地说:“哭有何用,来,我出个对联你来对,”于是吟出了上联。
儿子跪在地上哭得气咽喉干、肝胆欲裂,哪有心思对对联。
他稍思索说:“起来吧,别哭了,我替你对下联。
”接着念出了下联。
旁听者无不为之动容,黯然神伤。
上联的“莲”与“怜”同音,意思是他看到儿子悲切恸哭之状深感可怜;下联的“梨”与“离”同音,意即自己即将离别儿子,心中感到酸楚难忍。
这副生死诀别对,出神入化,字字珠玑,一语双关,对仗严谨,可谓出神入化,撼人心魄。
)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
顾在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
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
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
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练习作业:1选选看:下面哪句可以构成“四面湖山归眼底”的下联?A、万紫千红总是春B、万家忧乐到心头
C、千锤万凿出深山
D、万户争传新乐府
2连连看:出示四副有关的对联,打乱顺序,让学生根据对联的特点进行连线,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客中客入画中画,楼外楼看山外山。
绕廓荷花三十里,拂城扬柳一千株。
大好湖山归管领,无边风月任平章。
3找找看:出示三副完全打乱的对联,由学生自由讨论、排列,并说明理由。
天地间大小舞台,古今来多少角色。
有声画谱描人物,无字文章写古今。
借虚事指点实事,托古人提醒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