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的人》第2课时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4年《再塑生命的人》语文教案

2024年《再塑生命的人》语文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语文教案《再塑生命的人》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重点)2.把握情感变化,体会残疾人学习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难点)3. 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导学】1.知识储备:●作家作品: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主要作品有《我生活的故事》《我的一生》《走出黑暗》《乐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海伦·凯勒是人类创作的一个奇迹。

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她的家庭老师安妮·莎莉文教会她写字、手语。

海伦·凯勒和莎莉文一起相处近50年,莎莉文老师把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海伦,海伦内心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

2.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字。

模(mó)仿绽开(zhàn)小心 yì yì(翼)(翼)感kǎi(慨)搓niǎn (捻) pì(譬)如jié(截)然相反惭kuì(愧)(2)按照意思写出词语①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不求甚解②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美不胜收③各种各样的花颜色鲜明华丽。

花团锦簇④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恍然大悟3.整体感知:(1)认真阅读课文,说说莎莉文老师教了“我”什么。

文中写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事物的文字很多,如莎莉文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搂抱我,有意识地给我玩具,教我拼写洋娃娃“doll”。

还教我学会了拼写“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

特别具体写了一件事,莎莉文老师让我一只手接触水流,在我另一只手手心里写出“水”这个字,使我终于领悟到“水”这个字就是我手上流过的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2)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2)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生命的概念和特点;2.探索生命的起源和发展;3.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适应性;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PPT、视频、实验器材等;2.教学环境:教室或实验室;3.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生命的概念和特点1.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有关生命的知识,简单介绍生命的概念。

2.探究(30分钟)•通过观察现象和思考,让学生提出对生命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展示和总结他们的观点。

3.深化(20分钟)•结合生物学知识,讲解生命的定义和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和加深对生命的认识。

4.总结(10分钟)•让学生归纳总结生命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小结。

第二课时:生命的起源和发展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生命起源和发展的思考。

2.学习(30分钟)•讲解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实验(4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模拟化学实验,观察和讨论有关生命起源和进化的现象和结果。

4.总结(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总结,并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形成综合认识。

第三课时:生命的多样性和适应性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不同生物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生命多样性和适应性的思考。

2.学习(30分钟)•讲解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分组讨论(30分钟)•将学生分组,让每组选择一种生物,通过资料检索和讨论,了解该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形成小组报告。

4.小组报告(20分钟)•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

第四课时:科学探究和团队合作1.导入(10分钟)•回顾前几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科学探究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实践(4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进行一个小型科学实验,以观察生命现象为主题,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 第3单元 11《再塑生命的人》课时2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 第3单元 11《再塑生命的人》课时2

莎莉文老师的临终遗言 再见了,约翰·梅西,不久我就将和你在一起了, 再见了,我爱你。 小时候,我一直希望被爱,那时我总是孤零零的一 个人。后来,海伦进入了我的生活,我希望她爱我 ,并且我一直爱着她。再后来,波莉也进入了我的 生活,我也爱他。我们在一起时总是很快乐,我爱 着的海伦,我爱着的波莉,别了。
4.说说你对“再塑生命”的理解。
字面意思:指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 文中意思:指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 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 和自由。
课堂小结 课文主旨
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我” 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 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 艺术,表达了“我”对莎莉文 老师由衷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莎莉文老师及时抓住有利的教育 契机,运用触摸感知实物的方法 让“我”认识“水”,体现了莎 莉文老师的教育智慧。
【总结】 莎莉文老师是一个热爱学生、 讲究教育方法、循循善诱、 善良和蔼、充满智慧和耐心 的出色的老师。
返回
3.结合课文,说说海伦对莎莉文老师 有着怎样的情感? 感激、敬爱
①在我全部的生命中,我所记得的最重要的日子,是我的 老师安妮·曼斯菲尔德·莎莉文来到我身边的那一天。 ②就是在那个时刻,爱的光亮照射到了我身上。 ③那就是来为我揭开一切事物面纱的人,而且,最为重要 的是,她是来爱我的人。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再 前:愤怒与痛苦、消沉与无助、渴望光明 高




送玩具娃娃
喜悦
的 教 育
的 后: 教“我”词

理解“水”
幸福
艺 术
积累拓展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 第一天,我要看到那些好心的、温和 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变得有价值 的人们。首先,我想长时间地凝视着 我亲爱的教师安妮·莎莉文的脸,当 我还是孩稚时,她就来到我家,是她 给我打开了外部世界。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0《再塑生命的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指导》适配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0《再塑生命的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指导》适配课件

(3)梳理莎莉文老师自己的成长经历,了解并理解“再塑生命人”—
———莎莉文老师,对“生命”和“再塑”,我们会有更深的认识。
教师批注:
例第四章《春风化雨————莎莉文老师的故事》
在 这一章中,莎莉文老师的成长经历也颇为坎坷。
在幼年背井离乡的生活中,莎莉文生活艰苦,遭遇
悲惨,荣幸的是,她也受到了许多人无私的关爱。
“波士顿之行”“世界博览会”“大学生活” ⑥参加社会活动。
(到铂金斯盲 “求学”
第三章
人学校与那里 “剑桥女子学校”
的盲童交朋友)“入学”
“鼓起勇气上台演讲”“热烈
的反战运动”“拍摄电影”等
教师批注:
在以上梳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 发现,“再塑生命”是一个循序渐 进的过程,是一个逐渐从封闭到打 开的过程。全书用细腻而生动的描 述,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盲女成长, 终成传奇的历程。而第26、33、 26、27、33、34、62、67、88、 108等页的相关内容都可见,莎莉 文老师非常重视心灵的塑造与品德
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
(第二课时)
二、以标题为纲目,理解全文内容 回溯原著,阅读整本书。
【任务四】撰写读书报告 1. 阅读原著,根据“阅读导引单”的提示展开深入思考,
并做批注,加深对《再塑生命的人》的理解。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ຫໍສະໝຸດ 导引单(1)从以下内容充实你对“再塑生命的人”的理解: ①在莎莉文老师来之前,小海伦是什么样的?你喜欢这个小孩吗? ②海伦·凯勒获得了哪些成绩?试着列一张清单,感受她成长的不易。 ③视察莎莉文老师的工作中的艰辛,体会“再塑”的艰巨与伟大。 ④是怎样的人生经历使得莎莉文老师能有“再塑生命”的爱心和能力?
教师批注:
在以上梳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 发现,“再塑生命”是一个循序渐 进的过程,是一个逐渐从封闭到打 开的过程。全书用细腻而生动的描 述,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盲女成长, 终成传奇的历程。而第26、33、 26、27、33、34、62、67、88、 108等页的相关内容都可见,莎莉 文老师非常重视心灵的塑造与品德 的修养。

《再塑生命的人》第二课时

《再塑生命的人》第二课时

7《再塑生命的人》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铺垫的概念及铺垫部分的内容。

2.关注细节描写,并深入理解“我”的心情和感受。

3.结合语境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重点难点】
关注细节描写,并深入理解“我”的心情和感受
一;导入
自学指导一
仔细阅读1——5段,看看作者在安妮·莎莉文老师出场前铺垫了哪些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自学指导二:
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我”学有收获后动作行为或心理活动的语句,画出这些语句,体味“我”学习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二.合作探究
1.“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引发你怎样的联想?
2.海伦凯勒是一个残疾人,但她却说:“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她为什么这么说?
三.作业:
1.为什么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5分)
2.爱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可视可触的事物,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却处处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爱”的体验。

要求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

(4分)
板书设计:
莎莉文:热爱学生,教育有方,技能挂超。

海伦。

凯乐; 聪明好学,尊敬老师。

教学反思:
这堂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的方式来迅速,准确地抓住中心,理解人物形象。

再塑生命的人第二课时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第二课时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分析海伦再塑生命成功的原因及她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情。

2.品味、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作为盲聋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课,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分析了莎莉文老师和海伦的形象特点,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总结一下海伦再塑生命成功的原因及她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情是怎样的。

(出示课件29)二、细读课文,精读细研教师: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海伦成功再塑生命的因素有哪些?结合全文分析。

(出示课件30)(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归纳。

)(出示课件31)预设1:毅力——小海伦没有放弃认识文字。

预设2:灵感——小海伦通过水受到了启发。

预设3:求知欲——小海伦对新事物拥有极大的热情。

预设4:好老师——了解儿童心理;讲究教育方式;教学循序渐进;善于启发引导;热爱教育对象。

2.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情的?(出示课件32)语句出示:(出示课件33)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

师生分析:作者运用细致的心理感受描写,表达出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崇敬之情。

三、深读课文,合作探究1.标题中的“再塑生命”是什么意思?(出示课件34)教师点拨:同学们,回答本题,可以根据文题字面和深层分析回答。

(师生讨论,教师指正。

)学生1:字面上指“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

学生2:在本文中是指海伦的生命、希望和热诚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被唤醒,使她从寂静又黑暗的孤独世界回到了光明和快乐之中。

她的人生因此发生了重大转折,生命的意义焕然一新。

2.文中作者为什么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出示课件35)教师点拨:同学们回答本题,要结合语句和本句在文中的重要性思考分析。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了解本文的作者、背景及主题。

分析并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句子和段落。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技巧。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人文关怀。

1.2 教学内容课文朗读与解析: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情感氛围,并对课文进行详细解析。

重点词汇和句子:分析并解释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

文章结构分析:分析文章的结构,让学生了解如何组织文章和表达观点。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导入通过展示作者的图片或相关背景信息,引发学生对作者和文章的兴趣。

2.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记不理解的部分,并提出问题。

2.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4 课文解析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解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第三章:教学评价3.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合作表现。

3.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3 文学鉴赏能力:评估学生在课文解析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材料课文文本:《再塑生命的人》的原文。

作者背景资料:关于作者的背景信息和相关作品。

参考书籍:相关的文学鉴赏书籍或教材。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第一课时导入和背景介绍(10分钟)自主学习(15分钟)合作探讨(20分钟)课文解析(25分钟)5.2 第二课时复习回顾(10分钟)深入讨论(20分钟)练习与反馈(15分钟)作业布置与讲解(10分钟)第六章:教学扩展活动6.1 观看相关影视作品推荐学生观看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影视作品,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再塑生命的人教案2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再塑生命的人教案2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再塑生命的人精品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文背景介绍海伦·凯勒这位伟大的人物,她身残志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导师安妮·沙利文的帮助,最终学会了沟通和理解世界。

强调海伦·凯勒的作品《再塑生命的人》对残疾人的鼓舞和教育意义。

1.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和作品《再塑生命的人》。

培养学生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关心,激发他们的同情心。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章:课文解读2.1 课文梗概简述海伦·凯勒小时候因病失去视力和听力,陷入黑暗与寂静的世界。

描述安妮·沙利文如何成为她的导师,通过手指语和触摸的方式教会她理解和沟通。

展现海伦·凯勒逐渐学会语言和读书,重新点燃对生活的希望和热情。

2.2 教学内容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情感描写,体验海伦·凯勒的心情变化。

鼓励学生思考并讨论,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困境,会如何应对和坚持。

第三章:讨论与思考3.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寓意。

引导学生关注海伦·凯勒对生命的态度和对教育的重视。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与他人交流观点。

3.2 个人思考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如何珍惜和感恩自己所拥有的。

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或口头表达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

第四章:延伸活动4.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海伦·凯勒和安妮·沙利文,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深入理解人物的心情和感受。

鼓励学生在表演中运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4.2 参观访问组织学生参观盲人学校或与残疾人交流的活动。

引导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和挑战,增强他们的同情心和理解力。

鼓励学生与残疾人交流,听取他们的故事和经验,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分析海伦·凯勒的人物形象。

2.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3.引导学生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海伦·凯勒的人物形象。

2.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体味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搜集整理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海伦·凯勒何其不幸,在她19个月的时候,就被重病夺去了视力和听力,最后也不会说话了;然而,她又何其有幸,碰到了温柔、亲切,有爱心、有耐心,关爱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教育有方,有高超教育艺术的莎莉文老师。

今天让我们进一步研习文本,来看看当时的海伦·凯勒是一个怎样的人吧!
二、合作探究
1.再次认真地阅读课文,说说在“重塑生命”的过程中,海伦是怎样表现的?
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中,我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要发生。

敏感聪明
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热爱生活、渴望光明
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着在她手上画。

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文字这种东西。

我不过是依样画葫芦模仿莎莉文老师的动作而已。

强烈的好奇心。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

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

强烈的好奇心、执着的求知欲。

2.通过上面的分析,你认为海伦·凯勒是一个怎样的人?
敏感聪明、热爱生活、渴望光明、强烈的好奇心、执着的求知欲
3.海伦成功再塑生命的因素有哪些?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内因:海伦没有放弃认识文字。

(有毅力)海伦能够通过水受到启发。

(有灵性)海伦对新事物拥有极大的热情。

(有求知欲)
外因:遇到了莎莉文老师(了解儿童心理;讲究教育方式;教学循序渐进;善于启发引导;热爱教育对象。


4.文章中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情的?
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

(作者运用心理描写到达抒情的效果,从而表达出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崇敬之情。


三、总结课文
1.内容归纳
本文真实地记叙了作者与莎莉文老师交往的几件事,表现了莎莉文老师对学生爱心和她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热爱和崇敬之情。

海伦能够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固然与沙莉文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但更是她主观努力的结果。

我们要从老师身上学习她的爱心,从海伦身上学习她的坚毅精神和对生命的热爱。

2.课文精要
四、课堂演练
1.说明标题中的“再塑生命”是什么意思?
字面上指“重新塑造生命”。

在本文中是指海伦的生命、希望和热诚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被唤醒。

海伦从寂静又黑暗的世界回到了光明、快乐之中。

她的生命的意义重新被定义。

2.海伦是个高度残疾的儿童,却创造出了生命的奇迹,你还知道哪些身残志坚的人?你能够在这些人身上学到哪些精神?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代表表达自己的意思,教师引导学生并总结发言)
贝多芬、霍金、尼克·胡哲
好学自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执着。

五、布置作业
1.搜集古今中外身残志坚人物的故事,感受其优秀品质。

2.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