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及世界各国导航卫星发展状况综述
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应用发展现状
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应用发展现状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指的是全球定位系统(GPS)、格洛纳斯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欧洲伽利略导航系统(Galileo)和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这四个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定位导航领域的重要基础设施,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军事安全、地质勘探等领域。
以下是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应用发展现状的详细介绍。
首先,全球定位系统(GPS)是最早投入实际应用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也是最为广泛使用的系统之一、GPS系统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车辆导航、航空导航、海洋导航、农业精准作业、物流管理等。
在汽车导航方面,GPS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汽车标配的功能之一,帮助司机实现准确导航、避免道路拥堵等。
在航空航天领域,GPS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飞行导航、航空交通管制等关键系统中。
此外,GPS系统在灾害救援、军事安全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次,格洛纳斯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是由俄罗斯开发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GLONASS系统的应用领域与GPS系统类似,主要包括车辆导航、航空导航、海洋导航、农业精准作业等。
在车辆导航方面,GLONASS 系统在俄罗斯地区的普及程度较高,许多车辆配备了GLONASS导航设备。
在农业领域,GLONASS系统可实现农机作业的精准导航和监控,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和农田管理水平。
此外,GLONASS系统还在俄罗斯的国防安全等重要领域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三,欧洲伽利略导航系统(Galileo)是由欧洲航天局和欧盟共同建设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Galileo系统目前正在逐步建设中,预计于2024年前后完全建成并投入商业应用。
Galileo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定位精度高、服务质量可靠,并且具备高度的覆盖能力。
Galileo系统的应用领域包括车辆导航、航空导航、海洋导航等。
在车辆导航方面,Galileo系统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位置信息,帮助司机更精确地进行导航和路径规划。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和欧洲的Galileo之后世界上第四个全球性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完善度提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建设了一颗全球星座,包括5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30颗倾斜轨道卫星,覆盖全球范围。
系统的基础设施完成度较高,具备提供定位、导航、时间服务等功能的能力。
2. 数据安全性提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所有信号的加密,并为政府及重要公共服务用户提供特定服务,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北斗系统还实现了自主的人造卫星定位增强系统,可以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导航定位服务。
3. 应用广泛性提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领域不断扩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渔业、农业、地震监测、测绘等领域。
国内外研究机构和企业已经基于北斗系统开展了一系列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4. 国际合作不断加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与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进行了合作交流,并加入了联合国外属国际电信卫星组织。
与巴基斯坦、泰国、老挝等国家签署了卫星导航合作协议,为进一步拓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国际应用和推广做出了积极努力。
1. 市场需求大:随着全球定位导航服务在交通运输、农业、渔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市场对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导航定位服务需求将不断增长。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备提供这样的服务能力,有望得到更多用户的认可和采用。
2. 技术优势明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备自主可控的特点,可以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导航定位服务。
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北斗系统在信号完善度、定位精度和覆盖范围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有望在一些特定领域取得较大市场份额。
3. 国际合作空间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中国的“国家名片”,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政府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与相关国家的卫星导航系统合作,将为北斗系统在国际市场上的推广提供机遇。
简述导航系统的分类并举例
我国及世界各国导航卫星发展状况综述China and the world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vigationsatellite摘要:随着当代科技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新兴产业占据了市场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卫星技术的发展。
作为航天技术的产物,导航卫星技术渐渐的在民用和军用领域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与此同时,在测绘领域,新兴的卫星导航技术渐渐的取代了传统的测量方式,不仅方便快捷,而且更加精确。
目前世界上采用的定位系统主要是中国的“北斗一号”导航系统,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全球定位系统(GLONASS)以及欧洲的伽利略系统(GALILEO)。
关键词: GPS GLONASS 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一号”导航系统一、GPS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是英文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字头缩写词NAVSTAR/GPS的简称它的含义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以构成全球定位系统。
GPS是以卫星为基础的第二代精密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第一代是子午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GPS)包括三大组成部分,即空间星座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
GPS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从1973年开始研制的,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在进行了方案论证、系统试验阶段后,于1989年开始发射正式工作卫星,并于1993年12月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导航、定位和定时的功能,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如下:1)定位精度高采用载波相位进行相对定位,精度可达10~。
实践已经证明,GPS相对定位精度在50km以内可达10一,100~500km可达10_’,1000km以上可达10~。
北斗导航发展现状
北斗导航发展现状
北斗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旨在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导航、定位和时间服务。
自2000年正式启动以来,北斗导航系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截至目前,北斗导航系统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卫星导航系统之一,拥有多颗卫星在轨运行。
目前已经建成的北斗卫星导航网络包括全球星座以及地区增强星座。
全球星座由5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27颗中地球轨道卫星组成,能够提供全球覆盖和较高精度的导航定位服务。
地区增强星座则由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组成,主要覆盖亚太地区,提供更高精度和更可靠的导航服务。
北斗导航系统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已经逐渐扩大。
目前北斗导航系统已经应用于交通运输、公共安全、农业、渔业、电力、油气等多个领域。
例如,在交通领域,北斗导航系统提供了实时的车辆定位、路径规划和交通信息服务,有效提高了交通管理效率和交通运输安全性。
在农业领域,北斗导航系统通过精确定位和时间同步服务,为农民提供了精准的农业操作指导,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作物品质。
未来,北斗导航系统将继续发展和完善,提供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和更高精度的导航定位服务。
同时,北斗导航系统还将与其他国际导航卫星系统进行合作和互补,实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互联互通,为全球用户提供更稳定、可靠的导航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现已拥有35颗卫星,覆盖范围在中国和周边地区,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导航、时间等服务。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交通、气象、农业、渔业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希望有助于了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状况和将来的应用方向。
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已拥有35颗卫星,其中包括5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30颗中圆轨卫星。
截至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在我国及周边地区建立了全球覆盖的基础设施,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导航、时间等服务。
北斗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定位能力是它的最大亮点,特别是在城市峡谷、密林、高层建筑等信号受阻的环境中,其定位精度比GPS更加可靠。
此外,北斗导航系统还拥有独特的服务模式和特色应用,如短消息、运动监测、车联网等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和选择。
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我国政府、民用和商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交通、气象、能源、渔业、农业、电力、公共安全等领域。
其中,交通领域是北斗导航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成为我国“智慧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于汽车导航、车联网、智能交通调度等方面,为交通运输行业提供了更加精准和高效的服务。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北斗导航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以下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前景:1.智能交通领域: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和“智慧交通”建设的深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汽车导航、车载数据通信、交通管理和安全等方面的应用将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
通过北斗导航系统,车载设备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定位、消息互通、路线规划和车队管理等功能,为交通运输行业提供更加高效和安全的服务。
2.航空航天领域:北斗导航系统不仅可以为地面用户提供定位和导航服务,还可以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提供支持。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是一种由多个卫星组成的定位与导航系统,它能提供24小时全天候的导航、定位和时间服务。
GNSS技术广泛应用于交通、车辆管理、测绘、航空航天等领域,为人类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本文将介绍GNSS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 GNSS技术的现状目前主要使用的GNSS系统包括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欧盟的伽利略系统以及中国的北斗系统。
这些系统均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时间服务,但各自的性能略有不同。
GPS系统是最早建立和应用的GNSS系统,全球已有数十年的应用历史,准确性较高,可实现厘米级的位置测量。
在交通、车辆管理、航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是全球范围内最受欢迎的GNSS系统之一。
GLONASS系统由俄罗斯建立,系统中的卫星数量较少,但其在北极地区的覆盖能力较强,适用于极地航行和勘探等领域。
伽利略系统是欧盟建立的独立GNSS系统,与GPS系统类似,但其准确度更高,可实现毫米级的精度测量,在测绘等精密领域应用广泛。
中国的北斗系统是近年来快速崛起的GNSS系统之一,其在亚洲地区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北斗系统在精度、可靠性和成本方面具有很大优势,适用于车辆管理、海洋渔业、港口物流等多个领域。
二、 GNSS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GNSS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精度、覆盖范围等方面得到不断提升,未来仍将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精度提升:对于需要高精度的应用领域,如航空、海洋工程等,GNSS技术将不断追求更高的精度。
例如,目前正在研究的双星定位技术,能够在超过1000公里的距离上实现毫米级精度的定位测量。
2. 成本降低:随着GNSS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领域的扩大,GNSS产品的价格将逐渐降低,特别是对于中小型企业和个人用户。
如现在广泛使用的GPS导航仪等产品,价格已经相对较低,未来还将越来越便宜。
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一、前言卫星导航技术是一项高科技,它可以使用卫星信号来确定物体在地球上的位置、速度和时间等信息,对于军事、民用和商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范围和精度也在不断提高,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种技术手段。
本文将从卫星导航技术的定义、应用、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卫星导航技术的定义卫星导航技术是用于确定物体在地球上的位置、速度和时间等信息的一种技术,它主要通过卫星信号来实现。
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有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等。
这些系统都是由多颗卫星组成的,它们通过测量卫星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地球上物体的位置。
三、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1.军事领域卫星导航技术在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于导弹和飞机的定位和导航,同时也可以用于士兵和军用车辆的导航和通信。
在这些应用中,卫星导航技术的精度和可靠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军队的安全和作战效能。
2.民用领域在民用领域中,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卫星导航技术可以在船舶、飞机、汽车和铁路等交通工具上使用,来进行定位和导航。
此外,卫星导航技术也可以用于手机定位、智能手表、智能家居系统和无人机等应用中,以实现更加精准的定位和导航功能。
3.商业领域卫星导航技术的商业应用也十分广泛,其中包括物流、快递、货车和船运等领域。
借助卫星导航技术,这些企业可以更好地跟踪和管理自己的运输物流,提高运送效率和降低成本。
同时,在采矿、农业和林业等领域中,卫星导航技术也被用来监测土地和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规划。
四、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领域和精度也在不断提高。
以下是几种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趋势:1.新型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随着众多国家加入到卫星导航技术竞争中,新的卫星导航系统也不断涌现。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旨在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导航、定位、测量、通信等服务。
截至2021年,北斗系统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卫星导航系统之一,覆盖全球的陆地和海洋,拥有超过400颗卫星和地面站点。
与此同时,北斗系统也已成为世界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成员之一。
北斗系统的现状:1. 产品应用广泛,包括民用和军用。
北斗系统的民用产品应用广泛,涉及交通、地震、气象、水资源、农业、渔业、金融等多个领域。
在交通领域,北斗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
北斗导航系统还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环保等领域。
北斗系统的军用产品也在国内外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中国军队在使用北斗系统方面经验丰富,包括对地导弹和无人驾驶飞机等技术的应用。
2. 高精度、高可靠。
北斗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已经得到国际认可。
此外,北斗系统还拥有自主的安全保障技术,可以保证其在安全性、保密性方面的能力。
3. 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随着北斗系统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国际影响力也在逐渐提升。
北斗系统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建成了106个国际共建站点,与全球主要卫星导航系统保持着网络互联,为世界各国提供服务。
北斗的发展前景:1. 未来将继续发力建设。
在未来,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北斗系统建设的投入,并推出更多的应用场景。
这将进一步增强北斗系统的功能和可靠性,满足更广泛的用户需求。
2. 全球应用无限可能。
随着北斗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北斗系统将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加高精度、高可靠的服务。
其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大,包括农业、乡村旅游、全球精准定位等领域,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与合作。
总之,随着北斗系统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其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中国政府将继续致力于加强北斗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同时加强与国际卫星导航系统的合作,为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导航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报告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报告一、引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自20世纪末期开始建设以来,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报告将围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应用、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阐述。
二、建设与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自建设以来,已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服务网络。
截止至报告撰写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在轨卫星数量已突破30颗,同时,地面控制中心、用户设备等配套设施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在技术方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具备了高精度、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的特点,为各类用户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三、应用与成效1. 公共安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公共安全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灾害救援、应急通信等方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相关部门提供了准确的位置信息,为救援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 交通物流:在交通物流领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自动驾驶等领域。
通过实时定位和导航,提高了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
3. 农业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例如,通过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实现精准播种、施肥、灌溉等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 商业应用:在商业领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物流、快递、外卖等行业,北斗导航技术为车辆的实时定位和路线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四、挑战与应对1. 技术创新:随着技术的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2. 市场竞争: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不断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面临着来自其他系统的竞争压力。
为了应对市场竞争,我们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扩大市场份额。
3. 法律法规: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需要不断完善。
我们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五、未来展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导航卫星系统的研究与发展
导航卫星系统的研究与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航卫星系统已成为现代化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发展历程自上世纪末至今已经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如GPS、GLONASS、BEIDOU等。
近年来,由于战争、商业、民用等领域对导航定位的需求增大,除传统导航卫星系统的完善外,新一代的导航卫星系统如Galileo系统也在逐渐兴起。
一、传统导航卫星系统1.1 GPS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的导航卫星系统。
该系统由美国国防部于1970年代初开始研制,于1994年正式向全球开放运营。
GPS系统主要由一系列卫星、地面控制站和用户设备三部分组成。
其中卫星是GPS系统的核心,目前GPS系统共有31颗卫星,可以提供全球定位覆盖。
1.2 GLONASS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是另一种全球定位系统,它由西伯利亚的轨道控制站和俄罗斯各地的接收站共同组成,并于1993年开始向全球开放使用。
GLONASS系统与GPS系统相互协作,能够改善卫星导航的精度和覆盖范围,在军事领域和各种民用应用方面都有重要价值。
1.3 BEIDOU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BEIDOU)是最新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一。
该系统包括一组地面控制站、约30颗卫星和用户终端设备等,于2011年开始向中国及其周边国家地区使用。
二、新一代导航卫星系统除了这些传统的导航卫星系统之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导航卫星系统,如Galileo系统。
2.1 Galileo由欧洲航天局主导,旨在建立独立于美国GPS系统的全球定位卫星系统。
该系统将有30个卫星工作,并将提供比现有GPS系统更精确的信号。
随着Galileo系统的部署,用户将能够使用多个系统,以实现更高的精度和更广泛的覆盖范围,从而提供更可靠的导航定位。
2.2 Compass系统在中国北斗卫星系统的基础上,中国国家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还提出基于北斗卫星自主研发的机会,出现了新的导航卫星系统Compass系统。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状况及功能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状况及功能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中国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
2000年,首先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与发展,满足全球应用需求,我国启动实施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
与国外其它导航系统相比,我国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更具备导航定位和通信的优势:包括独有可传送多达120个汉字信息的通信功能,可让用户在无通信信号覆盖的区域通过短信进行通信和及时传送位置信息等,已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核心技术的射频芯片、多模导航基带模块以及具有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方案等。
2011年,我国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开始进入民用导航领域,标志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产业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2012年,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卫星将达到16颗,定位精度达到亚米级,实现对我国及周边地区信号的全覆盖并具备持续服务的能力,极大提高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传统GPS定位导航系统的竞争力,为创新北斗位置服务的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创造条件。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四大功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短报文通信:北斗系统用户终端具有双向报文通信功能,用户可以一次传送40-60个汉字的短报文信息。
●可以达到一次传送达120个汉字的信息。
在远洋航行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精密授时:北斗系统具有精密授时功能,可向用户提供20ns-100ns时间同步精度。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旨在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导航、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自2000年开始研发以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具有全球服务能力的卫星导航系统,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和成就。
本文将围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展开分析。
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1. 技术能力不断提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国家重点发展的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因此在技术研发方面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通过不断的研发和技术升级,北斗系统的性能和精度得到极大提升,已经能够满足多种领域的需求,包括陆地、海洋和空中的定位导航需求。
北斗系统还提供丰富的增值服务,如天气预报、灾害预警等,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2. 全球服务能力逐步实现自2018年起,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向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等服务,全球服务能力逐步得到实现。
目前,北斗系统已经覆盖了全球绝大部分地区,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导航和定位服务。
3. 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涉及农业、交通运输、电力、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
在农业领域,北斗系统能够提供精准的农业作业导航和精准农业信息服务,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交通运输领域,北斗系统则能够为车辆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导航服务,提升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
二、发展前景分析1. 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北斗系统全球化北斗系统已经具备了全球服务能力,为了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中国政府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促进北斗系统的全球化。
通过与其他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如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和欧盟的伽利略系统的合作,实现系统间的互通互认,提供更好的定位导航服务。
2.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升系统性能和服务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北斗系统仍然面临着提升系统性能和服务水平的挑战。
卫星导航技术的现状与应用前景分析
卫星导航技术的现状与应用前景分析一、导论近年来,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对卫星导航技术的现状进行探讨,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二、卫星导航技术的现状1. GPS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使用24颗运行在中轨道上的卫星,提供全球定位和导航服务的技术。
目前,GPS系统已经成熟,并在民航、航海、军事、汽车导航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GPS系统的突出优势在于其高精度和可靠性。
2. 北斗系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由5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30颗区域卫星组成。
目前,北斗系统已经完成全球组网,并可为全球用户提供导航和定位服务。
北斗系统在交通、农业、测绘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3. GLONASS系统GLONASS系统是俄罗斯建立的卫星导航系统,由24颗卫星组成,为全球用户提供位置信息和导航服务。
GLONASS系统在俄罗斯国内具有广泛的应用,并与其他全球导航系统进行了互联互通。
4. Galileo系统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是欧盟独立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将由24颗卫星组成。
该系统的目标是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导航和定位服务。
伽利略系统目前正在逐步完善中,预计将于2022年全面投入使用。
三、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前景1. 交通领域卫星导航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通过与交通管理系统的结合,可以实现交通信号优化、交通拥堵预测和导航路径规划等功能。
此外,卫星导航技术还可以用于车辆自动驾驶,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2. 农业领域卫星导航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巨大。
通过利用卫星导航技术,可以实现农田土壤监测、作物生长状况监测、农药施用等精细化管理。
这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
3. 海洋领域卫星导航技术在海洋领域的应用前景广泛。
通过结合海洋观测仪器和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实现海上船舶航行安全监测、海洋资源勘探和渔业养殖监测等功能。
这将极大提高海洋领域的工作效率和减少事故风险。
探析我国通航导航现状
探析我国通航导航现状威海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威海 264411一世界各国的卫星导航系统(1)美国GPS系统GPS的意思是globel posision-finding systerm,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属于军民两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它是受美国国防部控制并且研发的。
gps是从 1973年开始准备研制,直至1985年间共发射了11 颗第一代试验型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卫星。
直至1994 年 3月,由 24 颗第三代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卫星组成的导航定位星座系统完成。
(2)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 (GLONASS)系统也是由军方负责研制和控制的,属于军民两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3)欧盟“伽利略”系统“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欧洲的卫星无线电导航项目,于 2002 年 3 月正式启动,原计划于 2008 年建设完成(事实上,直至 2008 年,“伽利略”系统的第二颗实验卫星才升空,比最初计划推迟整整 5 年)。
“伽利略”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星座由 30 颗卫星组成,采用中等地球轨道,均匀地分布在高度约为 2.3 万千米的 3 个轨道面上。
(4)中国”北斗“系统“北斗”的全称是北斗卫星定位系统 , 是由中国建立的区域导航定位系统。
该系统由三颗 ( 两颗工作卫星、一颗备用卫星) 北斗定位卫星 ( 北斗一号 ) 、地面控制中心为主的地面部份、北斗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
二 GPS应用简介GNSS在我国通航中的应用以GPS最具代表性,下面将通过介绍GPS工作原理、定位精度等方面分析它在我国通航中的应用的优劣势。
2.1 GPS简述GPS即全球定位系统。
简单地说 ,这是一个由覆盖全球的 24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保证在任意时刻、地球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 4颗卫星,以保证卫星可以采集到该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度,以便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
这项技术可以用来引导飞机、船舶、车辆以及个人, 安全、准确地沿着选定的路线,准时到达目的地。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卫星导航系统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1.技术指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套卫星导航系统。
截至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建成13颗卫星,完全覆盖中国境内和周边地区。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还向全球提供服务,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超过30颗卫星在轨运行。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拥有精密的定位、导航和授时能力,能够为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还具有较高的容灾性和安全性,能够保证系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的正常运行。
2.应用领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军事、民用和商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军事领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够为我国军队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服务,为军事行动提供支持。
在民用领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用于车辆定位、个人定位、航空航海、测绘勘测等方面,为民众提供精准、可靠的导航服务。
在商业领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应用广泛,例如在物流行业中,可以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货物的实时追踪和管理。
3.国际合作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全球的推广应用,我国也在不断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与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欧洲的伽利略系统等卫星导航系统进行了系统对接,实现了不同卫星导航系统的互操作性,为用户提供更为便利的导航服务。
未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领域也将进一步拓展。
除了传统的车辆定位、个人定位、航空航海、测绘勘测等领域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还将逐渐应用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精准农业、环境监测等新兴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将进一步提升。
作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一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广,为更多国家和地区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导航服务。
卫星导航技术的现状与趋势
卫星导航技术的现状与趋势随着全球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卫星导航技术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卫星导航技术利用卫星定位系统来精准地测量地球上的位置,这对于现代社会的许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航空、航海、运输、自动化、科学研究和国防等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现状目前,全球有几个主要的卫星导航系统,包括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Galileo和中国的Beidou。
这些系统都具有高精度、全球覆盖、24小时持续的,而且还具有多用途和互兼容等优点。
尽管从技术角度来说这些系统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优劣,但它们的整体表现已经远远超过了过去的导航设备,而且将会在未来继续得到完善和发展。
卫星导航技术还被应用到民用和商业领域的各种产品和服务中,例如移动电话、交通导航、智能家居、飞行器、地震测量、海洋探测等,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同时,随着人类探索宇宙的步伐加快,卫星导航技术也大大提高了太空探索的能力,促进了宇航员在太空站上进行研究和生活。
趋势未来,卫星导航技术将会越来越重要,因为人类社会对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服务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而这将推动卫星导航技术的各种发展趋势。
首先,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度将会得到提高。
为了提高定位的精度和稳定性,卫星导航系统将会采用更高的卫星密度、更强的信号和更完善的处理技术。
此外,还将提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以满足各种领域对定位精度的需求。
其次,卫星导航系统的覆盖区域将会扩大。
当前的卫星导航系统虽然已经具有全球覆盖的特点,但在一些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情况下会出现信号中断问题,这将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因此,卫星导航系统将会逐渐增加卫星数量和部署范围,使其可以更准确地覆盖更广泛的区域。
最后,卫星导航系统将会更加智能化。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卫星导航系统可以通过分析海量数据来提高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
另外,卫星导航系统将能够实现更多智能化的功能,例如接受语音指令、提供推荐路线、智能避让等,从而实现更加个性化和高效的导航服务。
浅议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及前景
浅议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及前景摘要: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正式运营、全面对民用用户开放至今,整个系统运行稳定,工作状态良好,已在测绘、电信、水利、交通运输、勘探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开始逐步发挥重要作用。
北斗系统作为一种新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但也有一定的应用缺陷和不足。
该系统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制约,在很多领域中的用途还未被认知。
目前,北斗系统的应用水平与国外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如GPS系统)相比,还明显处于劣势;在民用方面,还远远未达到产业化、市场化的水平,这与该系统作为世界上第三个投入实际应用服务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地位不相称。
须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北斗系统应用,使北斗系统更好地为我国的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改变国外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独占我国卫星定位导航应用市场的局面。
一、北斗导航系统简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BDS),是继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优于20m,授时精度优于100ns。
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正式公布,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三部分组成。
空间端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
地面端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
用户端由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欧盟“伽利略”(GALILEO)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组成。
该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
全球及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全球及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卫星互联网产业概述1、卫星互联网的定义及卫星轨道分类卫星互联网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通过发射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从而辐射全域,构建具备实时信息处理能力的卫星系统,是一种能够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的新型网络。
按照轨道高度划分,卫星星座主要分为低轨、中轨、高轨三类。
其中低轨卫星由于传输时延小、链路损耗低、发射灵活、应用场景丰富、整体制造成本低,非常适合发展卫星互联网业务。
低轨卫星互联网作为卫星互联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卫星互联网建设与应用的突破口。
卫星轨道细分分类2、卫星互联网发展历程卫星互联网与地面通信系统相结合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实现星地互联的全方位深度融合。
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全球卫星互联网发展已有30多年历史,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目前,卫星工作频段进一步提高,向着高通量方向持续发展,卫星互联网建设逐渐步入宽带互联网时期。
卫星互联网发展历程二、卫星互联网行业发展相关政策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多项关于卫星互联网的支持政策。
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是于2020年4月由国家发改委指出,信息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如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还首次将卫星互联网纳入了“新基建”范畴,将其视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卫星互联网行业发展相关政策相关报告: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三、卫星互联网行业产业链1、卫星互联网行业产业链示意图卫星互联网行业产业链主要包括卫星生产制造、火箭发射、卫星发射、卫星运营及服务等多个环节。
卫星发射及运营环节是卫星互联网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卫星互联网通过发射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从而辐射全域,构建具备实时信息处理能力的卫星系统,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
在这个环节,企业需要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运营经验,以确保卫星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摘要:文章详细论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概念及组成,也阐释了应现状和问题,并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具体应用,以弥补我国在卫星导航领域中的不足,同时也可为行业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继而更好的为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助力。
关键词: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现状;前景展望前言:随着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其与定位、导航等信息载体的融合更加深入。
如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立足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的新阶段,我们要注重实现系统应用产业化发展的目标。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1.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概述卫星导航系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武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我国自主研制,于2003年正式运营并对民众开放。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宽,已经深入测绘、电信和水利等部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技术和应用前景方面,但是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相较于国外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应用方面尤其在民用方面尚未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卫星导航的市场需求不断拓展,为了更好地应对广阔的市场需求以及发展机遇,需要相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有效性,使其在国防事业和经济建设事业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1.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成部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空间星座、地面控制和用户终端。
空间星座即卫星持续发射载有导航电文的无线电波,之后由接收机完成信息接收工作。
卫星即混合导航星座,包含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地球中圆轨道卫星。
地面控制包含若干地面站和相关运行管理设施,其主要功能是追踪卫星的运转,同时实现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控制。
地面控制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系统状态的监视,同时开展相关调度工作。
用户终端包含基础产品、应用系统和终端设备等内容。
GLONASS发展现状与展望
GLONASS发展现状与展望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是俄罗斯开发的一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它与其他导航系统如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和中国的北斗系统在提供定位和导航服务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下面将讨论GLONASS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GLONASS是由苏联在1976年发起的,最初是为满足军事需求而建立的。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GLONASS逐渐实现了民用化。
2024年,俄罗斯政府宣布GLONASS是国家战略性项目,计划将其发展成一个全球覆盖的导航系统。
自此以后,俄罗斯政府加大了对GLONASS项目的投资,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提升其技术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目前,GLONASS系统由多颗工作卫星组成,覆盖全球范围。
根据数据,截至2024年底,GLONASS系统共有约30颗工作卫星,其中24颗用于提供定位和导航服务,其余几颗用于备份和部分覆盖区域。
GLONASS系统支持多频段、多系统接收机,并提供高精度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
GLONASS的定位精度已经达到了数十米到几米的水平,满足了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未来,GLONASS面临着一些重要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由于GLONASS覆盖范围广,其在俄罗斯及其周边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
俄罗斯政府已经采取措施来推广GLONASS的使用,例如要求在相关行业(如航空、交通、农业等)中使用GLONASS设备。
这将为GLONASS的市场份额提供了很大的增长潜力。
另一方面,GLONASS在国际市场上仍然面临着竞争压力。
GPS作为首个全球导航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中国的北斗系统也在快速发展,并与其他导航系统相兼容。
因此,GLONASS需要不断提升其技术能力和服务质量,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大的份额。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俄罗斯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策略。
首先,他们计划增加GLONASS系统的卫星数量,以提高全球覆盖范围和定位精度。
其次,他们将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促进GLONASS的国际化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及世界各国导航卫星发展状况综述China and the world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vigationsatellite摘要随着卫星导航技术的飞速发展,卫星导航已基本取代了无线电导航、天文导航等传统导航技术,成为一种普遍采用的导航定位技术,并在精度、实时性、全天候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提高。
目前世界上采用的定位系统主要为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 ),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欧洲的伽利略系统(GALILEO ),中国的“北斗一号”导航系统以及日本的准天顶卫星系。
关键词GPS GLONASS 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一号”导航系统准天顶卫星系统一、GPS全球定位系统GPS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即“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
该系统原是美国国防部为其星球大战计划投资10多亿美元而建立的。
其作用是为美军方在全球的舰船、飞机导航并指挥陆军作战。
GPS系统的研制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3-1978)是方案论证阶段。
第二阶段(1979-1985)是工程研制和系统试验阶段,测试结果令人满意,系统达到了预定设计目标,当时有7颗实验卫星在轨道上飞行,已提供了有限的导航能力。
第三阶段为改善系统性能,为整个系统投人使用阶段。
原计划从1986年起,由航天飞机分批把工作型卫星送入轨道,1989年系统全面组网实用,达到三维定位能力。
由于航天飞机失事,GPS系统的第三阶段计划被推迟到1989年2月才开始执行。
1990年左右,轨道上已有12颗卫星,实现二维定位能力;1992年左右,GPS系统已全面组网进人实用阶段。
1993年GPS太空卫星网完全建成。
GPS是24颗卫星组成的全球定位、导航及授时系统。
这24颗卫星分布在高度为2万公里的6个轨道上绕地球飞行。
每条轨道上拥有4颗卫星,在地球上任何一点,任何时刻都可以同时接受到来自4颗以上卫星的信号。
也就是说GPS的卫星所发射的信息覆盖着整个地球表面。
目前GPS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GPS现代化第一阶段:发射12颗改进型的GPS BLOCKⅡR型卫星,它们具有一些新的功能。
既能发射第二民用码,即在L2上加载CA码;在L1和L2上播发P( y)码的同时,在这两个频率上还试验性的同时加载新的军码(M码); ⅡR型的信号发射功率,不论在民用通道还是军用通道上都有很大提高。
2、GPS现代化第二阶段:发射6颗GPS BLOCKⅡF (“ⅡF Lite" )。
GPS BLOCK ⅡF 型卫星除了有上面提到的GPS BLOCK ⅡR型卫星的功能外,还进一步强化发射M码的功率和增加发射第三民用频率,即L5频道。
GPSⅡF型卫星的第一颗的发射不迟于2005年。
到2008年在空中运行的GPS卫星中,至少有18颗ⅡF型卫星,以保证M码的全球覆盖。
到2016年GPS卫星系统应全部以ⅡF卫星运行,共计24+3颗。
3、GPS现代化计划的第三阶段:发射的GPS BLOCK Ⅲ型卫星,在2003年前完成代号为GPSⅢ的GIS完全现代化计划设计工作。
目前正在研究未来GPSⅢ卫星导航的需求,讨论制定GPSⅢ型卫星系统结构,系统安全性、可靠程度和各种可能的风险,计划在2008年要发射GPSⅢ的第一颗实验卫星。
计划用近20年的时间完成GPSⅢ计划,取代目前的GPSⅡ。
截止2003年7月美国在轨道上的GPS卫星为29颗。
主要为BLOCKI A型卫星,少量为GPS-HR型卫星。
针对伊拉克战争中美军GPS设备受干扰机干扰的问题,美国空军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签订了合同改进现存将在今后发射的12颗GPS - I R型卫星,目的是加载第二个民用信号和新的军用M码信号。
二、GLONA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 是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字头缩写,是前苏联从80年代初开始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也由卫星星座、地面监测控制站和用户设备三部分组成。
GLONASS系统的卫星星座由24颗卫星组成,均匀分布在3个近圆形的轨道平面上,每个轨道面8颗卫星,轨道高度19100公里,运行周期11小时15分,轨道倾角64.80。
与美国的GPS系统不同的是GLONASS系统采用频分多址(FDMA)方式,根据载波频率来区分不同卫星(G PS是码分多址CDMA,根据调制码来区分卫星)。
每颗GLONASS卫星发播的两种载波的频率分别为L1=1,602+0.5625k(MHz)和L2=1,246+0.4375k(MHz),其中k=1~24为每颗卫星的频率编号。
GLONASS卫星的载波上也调制了两种伪随机噪声码:S码和P码。
俄罗斯对GLONASS系统采用了军民合用、不加密的开放政策。
GLONASS卫星由质子号运载火箭一箭三星发射人轨,卫星采用三轴稳定体制,整体质量1400kg,设计轨道寿命5年。
所有GLONASS卫星均使用精密钟为其频率基准。
第一颗GLONASS卫星于1982年10月12日发射升空。
GLONASS系统的主要用途是导航定位,当然与GPS系统一样,也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等级和种类的测量应用、GIS应用和时频应用等。
GLONASS系统单点定位精度水平方向为16m,垂直方向为25m。
为进一步提高GLONASS系统的定位能力,开拓广大的民用市场,俄政府计划用4年时间将其更新为GLONASS-M系统。
内容有:改进一些地面测控站设施;延长卫星的在轨寿命到8年;实现系统更高的定位精度:位置精度提高到10 - 15m,定时精度提高到20 - 30ns,速度精度达到0,01m / s。
从1993年到2000年10月,俄已陆续发射了20余颗GLONASS卫星,但由于部分卫星的升空时间相隔达8年,而卫星的服务期有限,因此截至2002年11月底,能够运行的GLONASS卫星只剩下6颗02002年12月,俄航天军已将3颗新的GLONASS卫星送人预定轨道,拉开了重新部署该卫星系统的序幕。
按航天部门的规划,到2003年前俄将启用10-12颗"GLONASS卫星,达到最低限度的综合使用标准,在2005年之前卫星的总数将达约20颗。
其中,部分卫星将采用新技术,其服务期将长达7至10年。
计划在2007年实现24颗完整星座。
三、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ALILEO)伽利略系统是欧洲自主的、独立的全球多模式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服务,同时它实现完全非军方控制、管理。
伽利略系统是由欧空局和欧洲联盟发起并提供主要资金支持,不仅能够使欧洲在交通管理和遥测设施建设方面摆脱对美国和俄罗斯的依赖,而且还能给欧洲的设备制造和应用服务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创造许多全新的就业机会。
伽利略系统能够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实现多系统内的相互兼容,任何用户将来都可以用一个接收机采集各个系统的数据或者各系统数据的组合来实现定位导航的要求,伽利略系统可以分发实时的米级定位精度信息,这是现有的卫星导航系统所没有的。
同时伽利略系统能够保证在许多特殊情况下提供服务,如果失败也能够在几秒钟内通知用户,对安全性有特殊要求的情况如:运行的火车、导航汽车、飞机着陆等,伽利略系统的应用就特别适合。
2002年3月欧盟15国交通部长会议一致决定,正式启动伽利略(Galileo)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计划。
根据该计划,伽利略系统的第一颗卫星将于2004年发射升空,至2008年共发射30颗卫星以构建整个导航系统网络。
这标志着在2008欧洲将拥有自己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并结束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在世界独霸天下的局面。
四、“北斗一号”导航系统1983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芳允院士与合作者提出利用两颗同步定点卫星进行定位导航的设想,这一系统称为“双星定位系统”。
这个系统由两颗在经度上相差一定距离(角度)的同步定点卫星,一个运行控制主地面站和若干个地面用户站组成。
主地面站发信号经过两颗同步定点卫星到用户站;用户站接收到主地面站发来的信号后,即做出回答,回答信号经过这两颗卫星返回到主地面站。
主站一两颗卫星—用户站之间的信号往返,可以测定用户站分别到两颗卫星的斜距。
假设大略知道用户站所在地至地心的距离,这样,已知空间3个点(两颗卫星和一个地心)的位置和已知用户站至这3个点的距离,就可以通过设在主地面站中的大型计算机计算,得到用户站的位置。
然后,主地面站把用户站的位置信息经过卫星通知用户站。
这就是定位过程。
用户站要有发射和接收设备。
主地面站和用户站之间还可以互通简短的电报。
根据这一设想,中国研制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
于2000年10月和12月发射了两颗“北斗一号”工作卫星,并于2003年5月发射了备份卫星,标志着第一代北斗导航系统的建成。
中国自行建设的“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除在国防建设上有着重要作用外,在国民经济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比如,可为西部和跨省区运营车辆,沿海和内河船舶的监控、调度和遇险救援提供廉价、高效、可靠的定位和通信手段;可为水利气象、石油、海洋、森林防火等部门提供精确的卫星资料;可为通信、电力和交通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提供精确的相关服务。
我国的“北斗一号”导航系统与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相比,有很大的不同:1、使用范围不同。
“北斗一号”是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只能用于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而GPS和GLONASS都是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在全球的任何一点,只要卫星信号未被遮蔽或干扰,都能接收到三维坐标。
2、卫星的数量和轨道不同。
GPS和GLONASS都是由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机部分组成,都是使用24颗高度约2万公里左右的卫星组成卫星星座。
“北斗一号”是3颗位于高度近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
3、定位原理不同。
“北斗一号”是用户先应发射需要定位的信号,通过卫星转发至地面控制中心,地面控制中心解算出位置后再通过卫星转发给用户;而GPS和GLONASS只需要接收4个卫星的位置信息,由自己解算出三维坐标。
由于“北斗一号”本身是两维导航系统,仅靠2颗星的观测量尚不能定位,观测量的取得及定位解算均在地面中心站进行,卫星和用户机需具有转发或收发信号功能,这实际上也就具有了一定的通信功能。
这是GPS和GLONASS所不具备的。
基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北斗一号”导航系统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北斗一号”定位终端使用时是双向通信,由地面控制站把定位信息返传给定位终端,时延长(秒级),不能应用于音速飞行的装备,如飞机等。
2、由于“北斗一号”的定位过程需要地面控制中心与定位终端之间进行通信,受信道限制,对大规模应用形成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