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流行性出血热

合集下载

《流行性出血热》课件

《流行性出血热》课件

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措施
避免蚊虫叮咬
使用驱蚊剂 穿长袖衣物 避免黄昏和夜间外出
定期清理环境
清理积水 保持环境干燥 消灭蚊虫滋生地
使用蚊帐
睡眠时使用蚊帐 确保蚊帐无破损 及时更换蚊帐
加强个人卫生
勤洗手 保持清洁 避免接触可能感染的物品
● 02
第2章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 途径
蚊虫叮咬传播
蚊虫叮咬是流行性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主要受到伊蚊、 埃及伊蚊等蚊虫传播。通过蚊虫叮咬,病原体可以进入人体, 引发严重疾病。
减少传播源
加强医疗救治
完善患者救治措施
流行性出血热防 控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血 液或体液传播。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关键是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加强医疗救治和病原监测等工作。 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控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为减少 疫情传播而努力。
流行性出血热防控措施
发展趋势
医疗技术
不断创新,提高治疗效果 智能化医疗工具应用广泛
药物研发
加速推进,开发更多有效药物 个性化用药成为主流
康复服务
全面覆盖,加速康复过程 社会支持体系不断完善
科研合作
跨界合作,共同攻克难题 科研成果共享,加速创新
结语
流行性出血热是全球性传染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我们 需要共同努力,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保障社会的稳定和 人民的健康。
疫苗研发
积极推动疫苗 研究
开展临床试验
预防流行性出 血热
疫苗是有效手段之 一
国际合作
加强信息交流
共享防控经验 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合作
共同研究疫情动态 联合开展防控工作
全球战疫

《流行性出血热》课件

《流行性出血热》课件
《流行性出血热》PPT课 件
欢迎来到《流行性出血热》PPT课件!本课件将介绍流行性出血热的定义、 流行病学特征、病原体、症状及表现、预防措施、治疗方法以及相关研究成 果。
流行性出血热的定义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全身性感染和弥 散性血管内凝血。病情严重,病死率较高。
流行病学特征
• 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 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 传播途径包括蚊虫叮咬、血液传播等 • 人群易受感染,如农民、养猪人员等
病原体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包括埃博拉病毒、拉沙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多种病 毒。这些病毒可通过血液或体液传播,引起人体的感染和疾病。
症状及表现
• 发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 • 出血、皮肤瘀点、黏膜出血等 • 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等 • 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预防措施
加强卫生管理
注重环境卫生,灭蚊虫, 减少传播途径。
个人防护
佩戴防蚊虫叮咬的衣物和 使用防蚊虫叮咬的药物。
疫苗接种
根据疫情,及时接种相关 疫苗。
治疗方法
1. 对症治疗:控制发热、止血、维持 Nhomakorabea电解质平衡等 2. 抗病毒药物:如抗埃博拉病毒药物 3. 支持治疗:包括输血、肾脏透析等
相关研究成果
病毒溯源研究
通过病毒基因序列比较,研 究病毒的起源和传播途径。
疫苗研发
开展疫苗研究,以防控流行 性出血热的传播。
临床治疗试验
开展针对流行性出血热的临 床治疗试验,寻找更有效的 治疗方法。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一)疾病概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固其具有发热、出血、肾损害三大主要特征又称肾源综合征出
血热,其临床表现病情轻重不一,复杂多变,典型病例具有发
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老
鼠是主要的传染源,可经过多种途径传播给人。

易感人群以成
年人居多,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

(二)临床表现:
流行性出血热典型病例病程中有发热期(除发热外主要表现有全身中毒症,毛细血管损伤和肾损害征),低血压休克期
(一般发生于第4-6病日,迟者于第9病日左右出现),少尿
期(是继低血压休克期而出现,少尿一般发生于第5-8病日,
一般为2-3天),多尿期,恢复期(一般尚需1-3个月,体力
才能完全恢复),五期经过、非典型和轻型病例可出现越期现
象,而重症患者出现发热期、休克和少尿期之间的重叠。

(三)人群预防:
采取灭鼠防鼠为主的综合性措施,对高发病区的多发人群及其他疫区的人群进行疫苗接种。

(四)个体预防:
尽量加强个人防护,防止接触传染;为此必须做到:
1.整治环境卫生,投放毒饵,堵塞鼠洞,防止野鼠进家。

2.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或分泌物接触。

3.不吃生冷特别是鼠类污染过的食物、水和饮料。

4.避免皮肤黏膜破损,如有破损应用碘伏消毒处理,在清理脏乱
杂物和废弃物(如稻草、玉米秸秆等)时,要带口罩、帽子和手套等。

内科-流行性出血热

内科-流行性出血热
探索新的治疗手段
针对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手段将更加多样化,包 括针对病毒复制、免疫调节等多方面的治疗策略。
提高诊治水平,降低死亡率
加强培训和教育
提高医护人员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认识和诊治水平,减少误诊和漏 诊。
完善诊疗规范
制定更加完善的流行性出血热诊疗规范,指导临床医生合理、规范 地进行治疗。
加强患者管理
疫情监测与报告
建立社区疫情监测与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病例, 确保疫情得到及时控制。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早期诊断困难
流行性出血热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导致诊断 延误。
疫情监测与预警体系不完善
目前对流行性出血热的监测和预警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 缺乏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教育患者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 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等,以降低感染 风险。
心理评估与干预措施
焦虑与恐惧情绪的评估
01
了解患者对疾病的担忧、恐惧程度,以及对治疗和预后的期望。
心理干预措施
02
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
等,以缓解不良情绪。
心理健康教育
03
向患者传授应对压力、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等,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 合分析,确定诊断。具体包括发热、出血、低血压休克等症 状,以及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等实验室指标。
诊断流程
首先收集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信息,然后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 室检查,最后根据检查结果和诊断标准进行综合分析,作出 诊断。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诊断
疫苗接种政策及推广
疫苗接种计划
制定针对流行性出血热的疫苗接种计划,明确接种对象、接种时间 和接种地点。

《流行性出血热》课件

《流行性出血热》课件
与其他出血性疾病鉴别
与急性肾炎鉴别
流行性出血热肾脏损害较重,需与急 性肾炎进行鉴别。急性肾炎通常无发 热和明显出血症状,且病程较短。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需根据临床 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PART 04
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与预 防
REPORTING
治疗原则与方法
治疗原则
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 疗、就地隔离。
疫苗接种
接种出血热疫苗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有效手段。疫苗接种应遵循知情、自愿、 免费的原则。
防控策略
采取以“灭鼠防鼠”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有效降低鼠密度,并加强疫情监测 和健康教育。
PART 05
流行性出血热的案例分析
REPORTING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一
患者李某,男性,45岁,因发热、头痛、腰痛等症状就诊, 经医生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 诊断。患者有发热、出血和肾脏 损害等典型症状,且实验室检查 显示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多、
尿蛋白阳性等。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 和特异性抗体检测等。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CT等,有助于了解肾脏 及其他脏器损伤情况。
鉴别诊断
与感冒鉴别
流行性出血热早期症状与感冒相似, 但感冒通常病程较短,且无出血和肾 脏损害等症状。
感谢观看
REPORTING
PART 03
流行性出血热的症状与诊 断
REPORTING
症状表现
发热
突发高热,通常在38℃ 以上,持续时间较长。
出血
皮肤、粘膜、消化道、 呼吸道等多部位出血, 如皮肤瘀点、瘀斑,牙
龈出血等。
肾脏损害

流行性出血热精品课件

流行性出血热精品课件
阶段。 复习定义:少尿:<400 ml/d(25ml/h)
无尿:<50~100ml/d 本期的标志:血压回升,尿量锐减,血液稀释。 突出表现为“三高”症状:高血钾、高血容量、
高氮质血症。
18
(三)少尿期
表现: ① 尿量锐减,甚至无尿; ②小便内可有白色或淡红色膜状物或絮状物;(坏
死组织、炎细胞和蛋白) ③ 高血容量综合征:脉宏大,颈静脉怒张,进行
8
流行病学
(三)易感人群
•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 • 疫区人群隐性感染率低,野鼠型1~4%,家鼠型
5~16%
• 野外作业者常见,主要为男性青壮年,占总发 病的2/3
• 病后能获得持久性免疫
9
流行病学
(四)流行特征
• 主要分布于亚洲,每十年左右有一个高 峰期
• 四季均可发病。野鼠型以11月至次年1月 为高峰,家鼠型流行高峰为3—~5月
• 末梢血白细胞总数偏高,出现异淋 • 病后2~3天起出现尿蛋白,尿中有管型
14
临床表现
发热期临床表现的记忆口诀: 发热
15
临床表现
低血压休克期
发生于病程4~6天,持续1~3天
• 血压下降和脉搏增快 • 烦躁不安,甚至恍惚,躁动,精神异常 • 渗出及组织水肿加重 • 毒血症加重,“三痛”、淤点、淤斑更明显 • 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皮肤发花 • 中心静脉压降低
性高血压、血液稀释、脑水肿、浮肿等; ④ 出血加重,可有内脏出血、腔道大出血; ⑤ 氮质血症、水电解质紊乱(高血钾、低钠、低
钙血症) ⑥ 易并发感染。
19
多尿期
(一)多数1~2周,少数仅1~2天或长 达数月。
多尿原理:肾脏组织逐渐恢复,肾小球 滤过率(GRF)增加,但肾小管重吸收功 能尚未完全恢复。

医学流行性出血热课件

医学流行性出血热课件

采取防鼠、灭鼠等措施,减少鼠类携带病毒的机会。
加强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
03
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02
01
疫情报告
按照相关规定及时上报疫情,确保疫情得到及时处理。
疫情管理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少疫情的扩散,防止疫情蔓延。
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报告和管理
流行性出血热的社会影响和公共卫生意义
04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与防控等。
回顾总结
通过对流行性出血热课件的学习,我们对该疾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掌握了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等,同时也了解了该疾病的流行趋势和防控措施等。
目前,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控和治疗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疫情报告不及时、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疫苗接种覆盖率低等。
低血压休克期:发热期后,患者可出现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充血出血期:患者皮肤出现充血、水肿、瘀点和瘀斑,以腋下、腋前、眼结膜等处最为常见。
肾损害期:肾损害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表现为急性肾衰竭和尿毒症综合征。
流行性出血热的基本病理变化
01
02
03
பைடு நூலகம்
04
05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02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患者会出现突发的高热,体温常超过39度,同时伴有畏寒、寒战、头痛、眼痛等症状。
发热
毛细血管损伤
出血
全身中毒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会破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
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瘀点、瘀斑、紫癜等出血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呕血、便血、血尿等内脏出血。

(完整版)流行性出血热

(完整版)流行性出血热

【概述】流行性出血热( 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 EHF )是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1982 年世界卫生组织 ( WHO ) 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s ,HFRS )。

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等为特征。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诊断。

(一)流行病学包括流行地区、流行季节,与鼠类直接和间接接触史,进入疫区或两个月以内有疫区居住史。

(二)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头痛、眼眶痛、腰痛、口渴、呕吐、酒醉貌,球结膜水肿、充血、出血,软腭、腋下有出血点,肋椎角有叩击痛。

(三)实验室检查1.一般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并有异常淋巴细胞,血小板数下降。

尿检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

2.特异性实验诊断近年来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有助于病人早期诊断,对临床不典型的病人尤有助于诊断。

检测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标 SPA 组化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免疫粘附血凝试验、固相免疫血球吸附试验及固相放射免疫试验等。

特异性 IgM 阳性或发病早期和恢复期两次血清特异性 IgG 抗体效价递增 4 倍以上,均有确诊价值。

从病人血液或尿中分离到病毒或检出病毒抗原亦可确诊,近有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直接检测病毒抗原,有助于病原诊断。

【治疗措施】发热期的治疗(一)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就地治疗。

给高热量、高维生素半流质饮食。

补充足够液体。

(二)液体疗法本病由于血管损害所致血浆外渗、电解质丢失,加上病人高热、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引起的摄入量不足,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电解质平衡失调、血液渗透压开始下降,而引起内环境紊乱。

此期应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

输液应以等渗和盐液为主,常用者有平衡盐液,葡萄糖盐水等,每日 1000 ~2000ml静脉滴注。

流行性出血热讲课课件

流行性出血热讲课课件

中期症状
低血压休克期
由于血管内血浆大量外渗至皮下、脾、肝等内脏器官,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而引起全身微 循环障碍。此时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病人出现口渴、尿少、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肢端 青紫等表现。
充血出血期
由于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出现管壁通透性增强,表现为全身皮肤、孔窍多处 小片出血,并出现蛋白尿、血尿等症状。
由于该病的传染性,可引起社会恐慌,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02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症状
早期症状
发热
突然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持 续时间不等,一般1~2周,少数可达 数月。
头痛
全头痛或前额痛,少数为枕、顶、颞 部疼痛。
眼眶痛
眼球胀痛、结膜充血和水肿等。
醉酒样面容和全身不适
颜面、颈部及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 有酒醉样貌。
同时,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流行性出血热的全球威 胁。通过分享经验和资源,可以共同提高流行性出血热的防 控水平,减少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实验室诊断
通过检测特异性IgM抗体或病毒抗原进行确诊。常用方法包 括ELISA、间接免疫荧光和胶体金法等。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呼 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 平衡,加强营养支持。
对症治疗
针对高热、出血和肾脏损 害等症状进行治疗。如使 用退热药、止血药和利尿 剂等。
抗病毒治疗
使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 物进行治疗,但需在发病 早期使用。
流行性出血热与流感、登革热等疾病在症状和传播途径上也有所不同,因此可以通过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鉴别诊断 。
流行性出血热的历史与现状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全球性的传染病,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随着全球 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流行 性出血热主要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流行。

流行性出血热武汉同济医院讲课PPT

流行性出血热武汉同济医院讲课PPT

肾脏损害
其他症状
尿量减少或无尿,尿蛋白阳性,血尿和肾 功能不全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头痛、腰痛、眼眶痛、关节痛等全身不适 症状,以及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 状。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2
武汉同济医院流行性出血热诊疗经验
诊疗流程
01
02
03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 现和实验室检查,对疑似 病例进行确诊。
促进社会和谐
社区参与防控工作,有利于增 强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促
进社会和谐稳定。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4
武汉同济医院在流行性出血热防控中 的贡献
科研成果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基因组研究
武汉同济医院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基因组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为病毒的 起源、变异和传播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资源支持
争取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支持和资源,为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控提 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的 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疫情挑
战。
社区参与的重要性
提高居民意识
通过社区宣传和教育,提高居 民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认识和预
防意识。
组织防控工作
社区组织协调防控工作,落实 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居民健康 安全。
监测与反馈
社区监测疫情动态,及时反馈 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环境整治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 善居住和工作环境的卫
生条件。
监测与报告
建立健全疾病监测和报 告系统,及时发现并控

流行性出血热汇报ppt课件

流行性出血热汇报ppt课件

临床表现与分型
发热期
低血压休克期
少尿期
多尿期
恢复期
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 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 害引起的症状。大多突 然畏寒发热,体温在1~ 2日内可达39~40℃, 热程多数为3~7日,全 身中毒症状表现为全身 酸痛、头痛、腰痛、眼
多在发热4~6日,体温 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 久出现,主要为失血浆 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 。
主要分布在亚洲,其次为欧洲和非洲,美洲病例较少。我国疫情最重,
除青海、台湾省外,均有病例报告。
02 03
季节性
本病虽四季均能发病,但有明显的高峰季节,其中姬鼠传播者以11~1 月份为高峰,5~7月为小高峰。家鼠传播者以3~5月为高峰。林区啮齿 动物传播者以夏季为流行高峰。
人群分布
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较低,在野生鼠类居住区的野外工作者、农 业工人感染率较高。病后能获得持久性免疫力,很少有二次感染者。
方面的知识。
实施方式
02
通过宣传册、视频、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患者教育。
效果评价
03
患者对流行性出血热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治疗依从性
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增强。
心理干预方法选择和应用效果评价
干预方法
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心理支持等。
应用时机
在患者确诊后,根据其心理状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心理干预方 法。
效果评价
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得到缓解,心理状态得到改善,有 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家属参与患者教育和心理干预重要性
家属作用
家属是患者的重要支持者,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对患者的心理和治疗效果有很大影响。
参与方式
家属可以参与患者的教育和心理干预过程,了解相关知识,提供情感支持和帮助。

流行性出血热ppt课件

流行性出血热ppt课件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 素为主,增强机体抵抗力。
康复期患者管理
康复期护理
继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康复期护理工作,促进患者 早日康复。
定期复查
安排患者定期复查,了解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 避免再次感染。
05 疫苗接种与预防保健知识 普及
流行性出血热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流行性出血热概述 • 病毒性出血热病原学 •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治疗 • 护理工作在流行性出血热中作用 • 疫苗接种与预防保健知识普及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流行性出血热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 ,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以鼠 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实验 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和特异性抗体检测等。
鉴别诊断
需要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登革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疾病进行鉴别诊断。这些疾病与流行性出血热有相似的临床 表现,但病原体和治疗方法不同。
02 病毒性出血热病原学
动物源性传播
汉坦病毒主要通过鼠类传播,人 类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或气溶
胶而感染。
虫媒传播
登革病毒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给人类, 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
直接接触传播
埃博拉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 血液、体液、分泌物等而传播。
实验室检查方法
血清学检测
检测特异性抗体,如IgM和IgG, 可用于早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03

流行性出血热(1)

流行性出血热(1)
25
移行期及多尿早期:
• 血尿素及肌酐异常或继续升高 • 症状及病情仍严重 • 可发生少尿期的各种并发症而死亡
多尿后期:
• 氮质血症及临床症状均逐渐好转 • 水、电解质紊乱 • 继发感染 • 多器官衰竭
26
恢复期
• 症状消失,食欲、体力恢复 • 标志: Bun,Cr正常 • 尿量恢复到2000ml/24h
41
多尿期
• 多尿早期的治疗原则与少尿期基本相同 • 多尿后期,主要是以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防止继发感染,对症治疗
42
恢复期
• 补充营养: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 • 休息,体育锻炼
43
预防
• 管理传染源 :灭鼠 • 切断传播途径 • 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力 :注射疫苗
44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50岁,患者因:“发热5天,腰痛尿少1天”入 院,3月20日外院就诊,测体温40.2℃,查血常规示 WBC5.66×10^9/L,N81.2%,Hb152g/ Plt55×10^9/L,考虑 “病毒感染”,予“替卡西林、热毒宁、地塞米松”输液 治疗2天后,体温降至38℃左右,但全身乏力仍显著。22 日出现显著腰痛,向下腹部放射,并出现尿少,24小时尿 量约300-400ml,急诊血常规示wbc:12.3×109/L,N67%, hb167g/L,plt60×109/L,肾功能示肌酐165umol/L,尿素氮 9.35umol/L,尿常规示:蛋白3+,潜血1+;伴恶心、呕吐, 入院后查体:神清,面色无潮红,球结膜充血明显,未见 明显瘀点瘀斑,眼睑轻度浮肿,双肾区叩痛阳性,予查流 行性出血热抗体,流行性出血热抗体IgM阳性,故流行性 出血热诊断明确。予利尿、抗病毒、保肾等治疗后病情好 转。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伴有肾脏损害综合征的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在我国,黑线姬鼠、大林姬鼠和褐家鼠分别是农村野鼠型、林区野鼠型和城镇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

此病可通过吸入受感染鼠类的排泄物、分泌物污染尘埃形成的气溶胶传播,也可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饮食或通过受感染的革螨叮咬传播。

临床上以发热、出血、低血压或休克以及肾损害表现为特征。

【诊断要点】1. 流行病学资料最近2个月内到过疫区,有野外作业、留宿并与鼠类接触史。

终年均可发病,发病高峰季节为3~6月及10月~次年1月。

2. 临床表现潜伏期多为2周(4~46天)。

(1) 急起发热、头痛、腰痛和眼眶痛,退热时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休克。

(2) 颜面、颈胸部充血,结膜充血、水肿,软颚充血并可有出血点,躯干及肢体皮肤均可见瘀点或瘀斑。

(3) 早期尿少或尿闭,恢复期尿量逐渐增多。

肾区明显叩击痛。

(4) 典型者临床经过可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5个阶段。

3. 实验室检查(1) 周围血白细胞数升高,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而且常占白细胞总数的10%以上,类白血病反应,血小板减少,血液浓缩等。

(2) 尿液检查可有蛋白尿、管型尿和红细胞,有时尿中可检出膜样物(为凝血块、蛋白和上皮细胞的凝聚物)。

(3) 免疫学检查于发病初期血和尿液中可检测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方法包括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抗体技术(FA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

随后可在血清和尿液中检出特异性IgM与IgG抗体。

其中IgM型抗体1∶20为阳性,IgG型抗体1∶40为阳性。

IgG型抗体阳性应以检查双份标本,效价上升4倍以上为确诊依据。

检测抗体通常应用间接荧光抗体技术(IFAT)和ELISA。

(4) 分子生物学检查,RT-PCR检测血中汉坦病毒RNA阳性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应与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肾炎等相鉴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s,HFRS)。

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等为特征。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诊断。

(一)流行病学包括流行地区、流行季节,与鼠类直接和间接接触史,进入疫区或两个月以内有疫区居住史。

(二)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头痛、眼眶痛、腰痛、口渴、呕吐、酒醉貌,球结膜水肿、充血、出血,软腭、腋下有出血点,肋椎角有叩击痛。

(三)实验室检查1.一般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并有异常淋巴细胞,血小板数下降。

尿检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

2.特异性实验诊断近年来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有助于病人早期诊断,对临床不典型的病人尤有助于诊断。

检测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标SPA组化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免疫粘附血凝试验、固相免疫血球吸附试验及固相放射免疫试验等。

特异性IgM阳性或发病早期和恢复期两次血清特异性IgG 抗体效价递增4倍以上,均有确诊价值。

从病人血液或尿中分离到病毒或检出病毒抗原亦可确诊,近有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直接检测病毒抗原,有助于病原诊断。

【治疗措施】发热期的治疗(一)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就地治疗。

给高热量、高维生素半流质饮食。

补充足够液体。

(二)液体疗法本病由于血管损害所致血浆外渗、电解质丢失,加上病人高热、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引起的摄入量不足,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电解质平衡失调、血液渗透压开始下降,而引起内环境紊乱。

此期应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

输液应以等渗和盐液为主,常用者有平衡盐液,葡萄糖盐水等,每日1000~2000ml静脉滴注。

疗程3~4日。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治疗激素具有抗炎和保护血管壁的作用,并能稳定溶酶体膜、降低体温中枢对内源性致热原的敏感性等。

早期应用,对降热、减轻中毒症状、缩短病程均有一定效果。

用法:氢化可的松100~200mg加入葡萄糖液作静脉滴注,每日1次。

也可用地塞米松等。

疗程3~4日。

(四)免疫药物治疗用以调节病人的免疫功能。

1.环磷酰胺为免疫抑制剂,主要抑制体液免疫反应。

早期应用,可减少抗体产生和免疫复合物形成,从而减轻病情,晚期应用则效果差。

用法:环磷酰胺300mg溶于生理盐水30ml,静脉注射,每日1次,疗程3~4日。

2.植物血凝素(PHA)为免疫增强剂,能增强T细胞功能,促进淋巴母细胞转化。

用法:PHA20mg溶于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3~4日。

其他免疫药物有阿糖胞苷、转移因子、小牛胸腺素、聚肌胞等,均有一定效果。

(五)抗病毒药物治疗病毒唑(ribavirin)为一广谱抗病毒药物,对RNA和DNA病毒均有作用,而对本病毒最为敏感。

用法:病毒唑1000mg溶于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3~4日。

(六)中医中药治疗目前较常用的药物有:1.丹参为活血化瘀药物。

丹参的作用为:①增加红细胞膜表面电荷,防止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液粘滞度,防止DIC和抑制纤溶的发生;②解除血管痉挛,提高微循环灌注量,改善微循环障碍。

用法:丹参注射液24g置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2次,疗程3~4日。

2.黄芪为补气药物,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用法:黄芪注射液24g溶于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3~4日。

上述除液体疗法作为基本疗法外,其他治疗任选一种。

低血压期的治疗一旦休克发生,应积极补充血容量,调整血浆胶体渗透压,纠正酸中毒,调节血管舒缩功能,防止DIC形成,提高心脏搏出量等。

(一)补充血容量早期补充血容量是治疗低血压休克的关键性措施,常用溶液为10%低分子右旋糖酐,有扩充血容量、提高血浆渗透压、抗血浆外渗、减少红细胞与血小板间的聚集、疏通微循环、改善组织灌注和渗透性利尿等作用。

用法:首次可用200~300ml快速滴注,维持收缩压在13.3kPa(100mmHg)左右,然后根据血压、脉压大小,血红蛋白值、末梢循环和组织灌注的动态变化,决定滴注速度和用量。

一般以每日输注500~1000ml为宜。

超过此数量时,可配用平衡盐液或5%葡萄糖盐水、葡萄糖液等,每日补液总量一般不超过2500~3000ml。

(二)调整血浆胶体渗透压休克时,血浆胶体渗透压明显降低,血管内液体大量流向组织间隙,造成血管内血容量急骤下降,组织间隙组织液迅速增加。

重型休克或血管渗出现象特别显著者,若单纯输晶体液,血浆胶体渗透压将进一步下降,大量液体又迅速渗出血管外,以致造成血压不稳和内脏、浆膜腔进行性水肿的恶性循环,还易诱发肺水肿等。

应及时输注新鲜血或血浆300~400ml/次,调整血浆胶体渗透压,稳定血压,减轻组织水肿,将有利于休克的逆转。

(三)纠正酸中毒休克时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

后者可降低心肌收缩力和血管张力,并可影响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因此纠正酸中毒是治疗休克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般首选5%碳酸氢钠,用量不宜过大(24小时内用量不超过800ml),以防钠储留而加重组织水肿和心脏负担。

(四)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如休克得不到纠正,应及时加用血管活性药物,以调整血管舒缩功能,使血流重新畅通,从而中断休克的恶性循环。

血管活性药物有血管收缩药和血管扩张药两类,可根据休克类型来选用。

1.血管收缩药物:适用于血管张力降低的患者。

出血热休克以小血管扩张为主的温暖型休克为多见,一般采用血管收缩药如去甲基肾上腺素、间羟胺、麻黄碱等。

(1)去甲基肾上腺素:兴奋血管的α-受体,使血管(主要是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以皮肤粘膜血管收缩最为明显,其次是肾、脑、肝、肠系膜甚至骨骼肌的血管。

冠状血管则舒张。

本药尚有兴奋心脏β-受体的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搏出量。

常用剂量为0.5~1mg置于100ml液体中静脉滴注。

(2)间羟胺(阿拉明):主要作用于α受体,与去甲基肾上腺素相似,本药可被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摄取,进入突触前膜附近囊泡,通过置换作用,促使囊泡中储存的去甲基肾上腺素释放,连续使用可使囊泡内去甲基肾上腺素耗尽,而使效应减弱或消失。

常用量为10mg置于100ml液体中静脉滴注。

(3)麻黄碱: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能兴奋α、β两种受体,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也能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递质,间接地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

本药可使皮肤粘膜和内脏血管收缩,对骨骼肌血管的舒张作用微弱。

兴奋心脏,使心搏出量增加。

麻黄碱升高收缩压的作用较明显,而舒张压变化较小,其作用可持续3~6小时。

短期内反复应用,作用可逐渐减弱,较快出现耐受性,停药数小时后可恢复。

应用量为10~20mg置于100ml液体中静脉滴注。

2.血管扩张药物适用于冷休克病例,应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给予。

常用者有:(1)β受体兴奋剂:常用者有多巴胺等。

多巴胺为去甲肾上腺素的前身,对心脏有β受体兴奋作用,对周围血管有轻度收缩作用,但对内脏如肝、胃肠道、肠系膜、肾脏等的小动脉及冠状动脉则有扩张作用。

用后可使心肌收缩加强,心搏出量增多,肾血流量和尿量增加,动脉压轻度增高,并有抗心律紊乱作用。

常用量为10~20mg置于100ml液体中静脉滴注,滴速为每分钟2~5μg/kg。

(2)α受体阻滞剂:苄胺唑啉能解除内源性去甲肾上腺素所致的微血管痉挛和微循环阻滞,亦可解除高浓度去甲肾上腺素等所致的肺微循环阻滞,使肺循环血液流向体循环,故可防止由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肺水肿和肾脏并发症。

常用量为0.1~0.2mg/kg 置于100ml液体中静脉滴注。

3.血管活性药物的联合应用一种血管活性药物的效果不明显时,可考虑联合应用,缩血管药物和扩血管药物合用,如去甲肾上腺素+苄胺唑啉、间羟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有利于疏通微循环,并增强升压效果。

(五)强心药物的应用适用于心功能不全而休克持续者。

强心药物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搏出量,改善微循环,促进利尿等。

常用者为毛花强心丙0.2~0.4mg加于葡萄糖液40ml稀释后静脉缓慢推注。

少尿期的治疗患者出现少尿现象时,必须严格区别是肾前性抑或肾性少尿,确定肾性少尿后,可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

(一)一般治疗少尿期病人血液中血浆胶体渗透压仍处于较低水平,病人常伴有高血容量综合征和细胞脱水现象。

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病人,应作血液渗透压监测,以区别高渗性脑病抑或低渗性脑水肿。

有高血容量综合征伴有低胶体渗透压的病人,若输液不当易诱发肺水肿。

通常给高热量、高维生素半流质饮食,限制入液量,可根据病人排出量决定摄入量;即前一日尿量、大便与呕吐量加400ml。

当发生少尿或无尿时,液体要严格控制,24小时进液量不宜超过1000ml,并以口服为主。

(二)功能性肾损害阶段的治疗1.利尿剂的应用(1)解除肾血管痉挛的利尿药物:利尿合剂(咖啡因0.25~0.5g,氨茶碱0.25g,维生素C1~2g,普鲁卡因0.25~0.5g,氢化可的松25mg置于25%葡萄糖液3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2)作用于肾小管的利尿药物:速尿和利尿酸钠作用于肾曲管抑制钠和水的再吸收,而发挥较强的利尿作用。

速尿副作用小,可较大剂量应用。

用法为20~200mg/次静脉推注。

利尿酸钠剂量为25mg/次,肌注或静脉推注。

2.抗凝治疗丹参可减轻肾血管内凝血,有疏通肾脏血液循环的作用。

其用法与剂量见发热期中医中药治疗。

(三)肾器质性损害阶段的治疗1.导泻疗法本法可使体内液体、电解质和尿素氮等通过肠道排出体外,对缓解尿毒症、高血容量综合征等有较好的效果,且使用方法简便,副作用小,是目前治疗少尿的常用方法之一。

(1)20%甘露醇250~350ml一次口服。

效果不显时,可加用50%硫酸镁40ml同服。

(2)大黄30g,芒硝15g。

将前者泡水后冲服后者,也可与甘露醇合用。

2.透析疗法有助于排除血中尿素氮和过多水分,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缓解尿毒症,为肾脏修复和再生争取时间。

应用指征:①无尿1天,经静脉注射速尿或用甘露醇静脉快速滴注无利尿反应者;②高钾血症;③高血容量综合征;④严重出血倾向者。

(1)腹膜透析: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继发感染,并保持管道通畅。

透析期间蛋白质丢失较多,应适当补充白蛋白、血浆等,以防止发生低蛋白血症。

(2)血液透析:比腹膜透析作用快,效果好,短期内可透出尿素氮等,可迅速改善尿毒症。

缺点是肝素化时易引起出血。

透析时应注意透析液的渗透压,如低于血液渗透压,可使透析液流向血液,易引起肺水肿和心力衰竭;透析脱水过快、或休克刚过、血容量不足的病人,易引起休克,应及时停止脱水,并给予输液或输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