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期末考试押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答题
一、上皮组织的分类与特征:
分为被覆上皮与腺上皮。
特征:由大量排列紧密的细胞与少量细胞外基质所组成; 细胞排列具有极性,可分为游离面与基地面,基地面附着于基膜上;
上皮内无血管,由组织液透过基膜供给营养;上皮内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二、被覆上皮的分类分布:
单层上皮:
1单层扁平上皮:
①内皮:心、血管、淋巴管的腔面
②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
③其她:肺泡、肾小囊壁层等的上皮
2单层立方上皮:肾上腺、甲状腺滤泡等
3单层柱状上皮:胃肠与子宫等的腔面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道等的腔面
复层上皮:
1复层扁平上皮:
①未角化:口腔,食管,阴道的腔面
②角化:皮肤表皮
2复层柱状上皮:睑结膜与男性尿道等腔面
3变移上皮: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等腔面
三、纹状缘、刷状缘位于何种器官上皮的游离面:
纹状缘:单层柱状上皮
刷状缘:单层立方上皮
微绒毛: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与细胞质共同形成的指状突起,内含许多纵行微丝,微丝下端细胞顶部的终末网上,微绒毛较多时可形成光镜下的纹状缘或刷状缘
四、疏松结缔组织的基本组成:就是由细胞、纤维、基质组成
细胞:成纤维细胞,吞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白细胞
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基质:大分子构成的胶状物质,化学成分主要就是蛋白多糖与糖蛋白
五、固有结缔组织的分类、形态:
可以分类: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与网状组织
形态特点: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细胞数量少,散在分布于间充质中;细胞间质多,有纤维,基质,组织液;有血管,神经分布
六、简述一些细胞的结构、功能:
成纤维细胞:数量多,形态不规则,扁平多突起,胞核较大,椭圆形,着色浅,核仁明显,弱嗜碱;产生纤维,分泌基质,有较强再生能力
巨噬细胞:数量多,形态多样,有促足,胞核小,着色深,胞质丰富,含有空泡或异物,嗜酸性;防御功能,趋化性定向运动,吞噬与清除异物及衰老变性的细胞,分泌多种活性物质,参与机体免疫应答功能
浆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核较小圆形多偏于一侧,染色质呈块状附于核膜呈车轮状,胞质丰富,嗜碱;合成分泌免疫球蛋白,参与体液免疫
肥大细胞:胞体较大,呈圆形或卵圆形,胞核小而同位于中央,胞质内有染色颗粒,易溶解;合成分泌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白三烯、肝素
七、软骨分类的根据、分布:根据所含纤维数量、性质不同:
透明软骨:在鼻、咽、喉、肋、关节等弹性软骨:耳廓、会厌
纤维软骨:椎间盘、关节盘、耻骨联合
八、三种肌组织结构:
骨骼肌:有横纹,核扁椭圆,多核细胞(几十~几百),核位于肌膜下方细胞边缘
心肌:有横纹,核卵圆形,多数一个核,少数双核,核位于细胞中央
平滑肌:无横纹,核杆状、椭圆形,有一个核,核位于细胞中央九、心肌结构特点:肌原纤维分隔不完全,形成肌丝束,线粒体丰富;横小结粗,在Z线水平;肌浆网不发达,多形成二联体;细胞间连接结构形成二联体
十、化学突触的超微结构:化学突触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三部分构成,突触前后成分彼此相对的细胞膜分别称为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它们比一般的细胞膜较厚。突触前成分,多数就是神经元轴突终末呈球状膨大,称突触扣结,内含许多突触小泡,少量线粒体,滑面内质网,微管,微丝等。突触间隙为突触前后膜之间的狭窄间隙,宽约15-30nm,内含糖蛋白与一些细丝,突触后成分,即为突触后膜,膜上有特异性受体,能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结合
十一、神经元分类、各分神经元:A、根据突起的数量分类:多级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B、根据轴突的长短分类:高尔基体I型神经元,高尔基体Ⅱ型神经元C、按神经元的功能分类: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D、根据神经元释放递质的性质分类:a胆碱能神经元b 胺能神经元c肽能神经元d氨基酸能神经元
十二、电镜下各毛细血管分类分布:
1连续毛细血管;结缔组织、肌组织、肺、中枢神经系统2有孔毛细血管;胃肠粘膜、肾血管球、某些内分泌腺
3血窦;肝、脾、肾、骨髓、某些内分泌腺
十三、肌性动脉、弹性动脉结构特点:
弹性:
动脉:大动脉>10mm
内膜:内皮下层较厚、有多层内弹性模
中膜:主要有40~70层弹性模与弹性纤维、含有少量平滑肌
外膜:较薄
肌性:
动脉:中动脉1~10mm
内膜:内皮下层较薄,有一层明显的弹性模
中膜:主要为10~40层环形平滑肌、含少量弹性纤维与胶原纤维
\外膜:厚度与中膜相同,有一层外弹性模
十四、淋巴系统再循环:
周围淋巴器官与淋巴组织内的淋巴细胞可经过各级淋巴管道最后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流经全身,她们又可通过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再回流到淋巴器官内,如此周而复始,使淋巴细胞迁移的现象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有利于识别抗原,促进细胞间的协作。使全身的淋巴细胞成为一个相关的统一体
十五、淋巴结与脾的结构功能异同:
相同:都就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的小架都就是由结缔组织构成,都就是有两部分构成,淋巴结:皮质与髓质,脾:白髓与红髓,脾白髓与淋巴结副皮质区结构与功能相似,含有大量的弥散淋巴组织,淋巴小结组成成分相同
不同点:脾不仅有免疫作用,还有滤血造血,储血作用。
十六、阑尾的结构:
粘膜层:上皮:单层柱状上皮,由柱状吸收细胞与杯状细胞组成固有层:大肠腺短而小,含丰富的淋巴组织,并突入粘膜下层,无绒毛
粘膜层:不完整
粘膜下层:较厚,含丰富的弥散淋巴组织与淋巴小结
肌层:较薄,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
外膜:浆膜
十七、肝小叶结构:肝小叶以中央静脉为中轴,肝板、肝血窦、窦周隙、胆小管呈放射状走行,组成了肝小叶的立体结构
十八、胰液的分泌排出: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润管汇合成小叶内导管,再汇合成小叶间导管,最后会合成一条主导管,与胆总管共同开口与十二指肠
十九、比较肺泡ⅠⅡ型细胞:
Ⅰ型:
结构:细胞扁平光滑,覆盖肺泡表面绝大部分
功能:进行气体交换,参与构成气-血屏障
Ⅱ型:
结构:胞质色浅,呈泡沫状,细胞略凸向肺泡腔。内含各种细胞器及分泌内含嗜锇板层小体的颗粒
功能:具有分泌功能,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稳定肺泡大小气重要作用
二十、分泌内含氮激素细胞与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机构: 含氮:胞质内含丰富的粗面内质网与高尔基复合体,分泌颗粒有胞包被
含类固醇:胞质内含丰富的滑面内质网,线粒体较多,含有较多的脂滴,其中胆固醇等为合成激素的原料,无分泌颗粒,类固醇激素具有脂溶性,通过包膜扩散。二十一、调节血钙的两种激素:
降钙素:来自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就是一种多肽,能促进骨细胞的活动,并抑制肠胃与胃小管吸收Ca+使血钙下降甲状旁腺素:来自甲状旁腺中的主细胞,就是肽类激素,增强破骨细胞的活性,并促进肠胃与胃小管吸收Ca+,使血钙升高
二十二、黄体:
形成:成熟卵泡排卵后,残留的卵泡壁塌陷,卵泡膜与血管膜随之陷入,在LH的作用下发育成一个体积很大而又富含血管的内分泌细胞即黄体
结构:颗粒细胞分化为粒黄体细胞,细胞大数量多,呈多边形,膜细胞分化为膜黄体细胞,细胞小,数量少,呈多边形
功能:两种细胞均具有分泌类固醇激素的结构特征,粒黄体分泌孕激素,并与膜黄体细胞协同分泌雌激素
二十三、月经周期的各期的子宫内膜特点:
月经期:黄体退化,血中雌激素水平下降;功能层螺旋动脉收缩,内膜缺血,组织坏死;螺旋动脉短暂扩张,血液外溢,流入宫腔;内膜呈块状剥脱直到基底层,月经终止前,内膜基底层子宫腺残端细胞分裂增生,使内膜修复进入增生期
增生期:卵巢内一些原始卵泡开始生长发育,血液雌激素水平上升,早期腺体散在。短而直,腺上皮呈单层立方状,晚期腺体增多,腺腔弯曲,扩张,糖原积聚,内膜增厚,腺上皮呈单层柱状,螺旋动脉增长弯曲排卵,子宫内膜进入分泌期
分泌期:卵巢出现黄体,雌孕激素升高,刺激子宫内膜继续增厚至5mm;子宫腺进一步生长,并开始分泌;螺旋动脉增长弯曲,达内膜浅层;固有层组织也增多,内膜水肿;基质细胞增生并分化为前脱膜细胞与内膜颗粒细胞,若卵受精内膜继续增厚,未受精则进入月经期
二十四、血液中各种细胞特征、功能、正常值:
红细胞:特征:直径7、5~8、5μm,呈双面凹面盘状。成熟红细胞无核,也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
功能:它有结合与携带O2与CO2的功能。红细胞依靠血红蛋白完成在肺泡与全身各组织器官间O2与CO2的运输任务。正常值:每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男性12~15g,女性10、5~13、5g。
中性粒细胞:特征:直径10~12μm,胞核呈杆状或分叶状,一般为2~5叶,胞质含两种细小的颗粒:1噬天青颗粒2特殊颗粒。功能: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与较强的吞噬功能。正常值:占白细胞(4、0~10)×10*9/L的50%~70% 嗜酸性细胞:特征:直径10~15μm,双叶核多见,有鲜红色嗜酸性大颗粒,内含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与组胺酶等。功能:嗜酸性粒细胞具有趋化性,能做变形运动,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释放组胺酶灭活组织胺。另外还能杀灭寄生虫。正常值:白细胞的0、5~3%
嗜碱性细胞:特征:直径10~12μm,核呈S形或不规则形,胞质内有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紫蓝色嗜碱性颗粒,颗粒掩盖细胞核。颗粒内含有肝素、组胺与白三烯。功能: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组胺与白三烯参与过敏反应。正常值: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