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考研中南财大806经济学真题回忆版

合集下载

201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真题与答案(1)(1)

201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真题与答案(1)(1)

2019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滞胀2.基尼系数3.法定准备金率4.替代效应5.纳什均衡二、辨析题1.在现实中,人们可以通过政府预算判断政府财政政策。

2.如果LM曲线水平,则财政政策失效。

3.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净出口。

4.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总是一致的。

5.如果一个人只消费两种商品,那么这两种商品不能都是劣等品(低档商品)。

6.两种正常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正,那么这两种商品为互补品。

三、简答题1.说明宏观经济目标的一致性和冲突。

2.简要说说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内涵,并举一简单的例子。

3.简述价格限制的负面作用及解决方案。

4.简述通货膨胀的成因。

四、计算题1.有两个寡头企业生产同质商品,其反需求函数为P=160-q1-q2,两厂商的边际成本MC1=MC2=40,固定成本FC1=FC2=0。

(1)求两厂商的古诺均衡及各自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如果两厂商合谋,计算合谋后的各自产量、价格和利润。

(3)比较(1)、(2),说明合谋前后的变化。

2.某经济体C=100+0.25Y,I=200-25r,G=100,中央银行货币供给为2000,货币需求函数L=Y-100r,求该经济体的总需求函数。

五、论述题1.说明由市场机制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困难,并根据你的见解,说说解决方案。

2.结合你所学的经济学知识,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解决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问题。

2019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滞胀答:滞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指经济生活中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存在的现象,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

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总产量y和价格水平P。

在短期内,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比较频繁。

它向左和向右的移动造成产量y的减少和增加以及相应的价格水平的下降和上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历年真题及详解(含2008~2012年真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历年真题及详解(含2008~2012年真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历年真题及详解(含2008~2012年真题)201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4分×5=20分)1.需求的价格弹性2.消费者剩余3.奥肯定律4.实际汇率5.资本的黄金率水平二、正误辨析(5分×6=30分)1.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出现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

2.因为垄断企业能够控制产品价格,所以通过索要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他们总是能确保生产有利可图。

3.纳什均衡就是占优策略均衡。

4.当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阶段时,财政政策最有效。

5.如果其他条件相同,较高的平均储蓄倾向会导致较高的增长率。

6.在生产所有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的一国与在生产所有产品上均具有绝对劣势的一国之间没有贸易的必要。

三、计算题(10分×2=20分)1.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为,市场的产品价格为,求:(1)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长期平均成本、利润;(5分)(2)该行业处于长期均衡时,每个厂商的产量、长期平均成本、利润。

(5分)2.在一个封闭经济中,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政府转移支付,税收。

求:(1)该经济的均衡产出水平及预算盈余;(4分)(2)若政府改征定额税,它是否影响经济的均衡产出水平,此时的平衡预算乘数为多少?(6分)四、简答题(10分×4=40分)1.简要说明“谷贱伤农”这一现象背后的经济原因。

2.在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的条件下,厂商如何确定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3.简述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的联系与区别。

4.什么是挤出效应?其影响因素有哪些?五、论述题(2分×20=40分)1.什么是市场失灵?原因有哪些?如何纠正市场失灵?2.试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经济的长期动态调整过程。

201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4分×5=20分)1.需求的价格弹性答: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大纲与真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大纲与真题

中南财经政法⼤学806经济学⼤纲与真题806 经济学(宏、微观)该⼤纲旨在为选拔硕⼠研究⽣⽽设置,要求考⽣对西⽅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思想具有较好的理解程度,并能够灵活运⽤所学经济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应⽤问题。

考试形式为闭卷,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答题⽅式为笔试(微观部分)第⼀章西⽅经济学概论⼀、西⽅经济学说的历史与发展。

⼆、西⽅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法第⼆章需求与供给⼀、需求、需求函数、需求定理⼆、供给、供给函数、供给定理三、均衡、均衡价格、供求曲线变动四、内⽣变量、外⽣变量及其分析五、弹性及影响因素六、价格限制分析七、蛛⽹模型第三章效⽤论⼀、效⽤理论、消费者剩余及均衡分析⼆、偏好、⽆差异曲线与边际替代率三、预算线四、消费者均衡分析五、价格变化和收⼊变化对均衡影响五、替代效应与收⼊效应六、不确定性、期望效⽤与风险第四章⽣产论⼀、⼚商的概念及⽬标⼆、⽣产函数及形式三、⼀种可变要素⽣产函数四、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含义与关系五、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六、短期⽣产三个阶段七、两种可变要素的⽣产函数⼋、等产量曲线九、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最优⽣产要素组合⼗⼆、规模报酬第五章成本论⼀、各种成本的概念、相互关系⼆、各种短期成本曲线随产量变化的关系三、各种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四、各种长期成本曲线随产量变化的关系五、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相互关系六、规模经济、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的含义七、最优产出率与最优规模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商与市场类型的含义与特征⼆、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三、完全竞争市场的收益曲线四、⼚商实现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件五、完全竞争市场⼚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与长期供给曲线六、⽣产者剩余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的特点和成因⼆、垄断⼚商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三、垄断⼚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四、垄断⼚商的供给曲线与价格歧视五、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六、垄断竞争⼚商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七、垄断竞争⼚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寡头垄断市场的概念与特征九、古诺模型与斯威齐模型⼗、博弈论初步知识第⼋章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产要素及其报酬⼆、引致需求三、完全竞争⼚商与卖⽅垄断⼚商使⽤⽣产要素的原则四、完全竞争⼚商与卖⽅垄断⼚商对⽣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五、⼚商需求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六、买⽅垄断情况下⽣产要素的价格与数量决定第九章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要素供给、原则与⽆差异分析⼆、劳动供给曲线、替代效应和收⼊效应、⼯资率决定三、歧视经济学四、⼟地供给曲线与地租决定五、资本、资本供给与利息决定六、欧拉定理七、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贫困分析第⼗章⼀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般均衡及实现过程⼆、经济效率与判断标准三、埃奇渥斯盒状图四、交换、⽣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五、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六、社会福利函数、不可能性定理与均衡多样性七、效率和公平第⼗⼀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垄断与低效率⼆、寻租理论三、政府管制四、外部影响与解决⽅法五、科斯定理六、排他性与竞争性七、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九、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委托代理问题(宏观部分)第⼗⼆章国民收⼊核算⼀、宏观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特点⼆、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三、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四、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五、GDP、GNP、DPI的概念六、名义GDP、实际GDP、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七、⽣产法与收⼊法核算GDP ⼋、收⼊循环模型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决定理论⼀、均衡产出⼆、消费函数三、两部门与三部门中国民收⼊的决定四:乘数理论第⼗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般均衡⼀、投资的决定⼆、利率的决定三、IS-LM 分析四、凯恩斯的国民收⼊决定理论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的影响和效果⼆、货币政策的影响和效果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经济政策⽬标⼆、财政政策⼯具三、功能财政、⾚字与公债四、充分就业与就业预算五、货币政策⼯具六、存款创造、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七、西⽅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证券⼀级市场与⼆级市场:九、期货与期权市场⼗、现值、投资收益与风险第⼗七章 AS—AD 模型⼀、衰退与萧条⼆、AD 曲线三、AS 曲线四、AS—AD 模型对现实的解释第⼗⼋章失业和通货膨胀⼀、失业、周期性失业与⾃然失业率⼆、奥肯定律与牺牲率sacrifice ratio三、最低⼯资与效率⼯资四、通货膨胀的概念、度量与分类五、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与治理六、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与⽣产者价格指数PPI 七、费雪效应Fisher Effect ⼋、菲利普斯曲线第⼗九章国际经济学⼀、⽐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Heckscher—Ohlin 理论三、⾦本位制四、布雷顿森林体系五、外汇市场⼲预第⼆⼗章国际经济学⼀、汇率、标价与汇率制度⼆、实际汇率与均衡汇率三、购买⼒平价理论四、国际收⽀平衡表五、开放经济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第⼆⼗⼀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增长核算⽅程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产率的作⽤与决定因素三、经济增长政策四、收益递减(diminishing returns ) 五、追赶效应(catch-up effect)六、经济周期含义与特征七、实际经济周期(RBC)理论中南财经政法⼤学2013年硕⼠研究⽣⼊学考试806经济学试题⼀、名词解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考前冲刺最后三套卷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考前冲刺最后三套卷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考前冲刺最后三套卷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劣等品【考点】微观:效用论——劣等品(高鸿业第6版第3章第5节)【解析】劣等品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随收入变化而成反方向变化,收入增加,其需求量反而减少的商品。

对于劣等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

而且,一般情况下,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这样使得其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但是,在少数的场合,某些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的作用会大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于是,就会出现违反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现象。

这类物品就是吉芬品。

2.垄断势力【考点】微观:市场论——垄断市场——垄断势力(超纲内容)【解析】垄断势力指市场中企业能够定价高于竞争价格的能力。

垄断势力越大,说明企业越有可能对市场形成垄断。

当企业定价高于竞争性价格时,企业利润的增加并不能弥补消费者剩余的损失从而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所以垄断势力越大,社会福利的损失越高。

垄断势力大小可通过价格超过边际成本的幅度来衡量,这被称为勒纳垄断权力度或者称勒纳指数:L=(P-MC)/P=1/E d,式中,E d=-(dQ/dP)·(Q/P)。

从公式可知,企业的垄断程度与产品需求价格弹性成反向变化,企业的产品需求弹性越大,企业的垄断程度越小;反之,产品需求弹性越小,企业的垄断程度越大。

勒纳指数值在0与1之间。

勒纳指数值越接近于0,市场越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勒纳指数值越接近于1,市场越接近于完全垄断市场。

3.帕累托最优【考点】微观: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学——帕累托最优(高鸿业第6版第9章第2节);2011年已考【解析】帕累托最优,又称帕累托最优状态,指当社会中的一些人的境况变好就必定要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坏时,该社会所处的一种理想状态。

该理论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帕累托提出,并因此得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考试大纲解析-宏观经济学(第十二~十六章)【圣才出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考试大纲解析-宏观经济学(第十二~十六章)【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2.1考纲要求一、宏观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特点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三、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四、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五、GDP、GNP、DPI的概念六、名义GDP、实际GDP、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七、生产法与收入法核算GDP八、收入循环模型12.2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宏观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特点★1.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

测量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最重要指标有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即通货膨胀率。

其他比较重要的指标还有政府财政预算赤字及贸易赤字的变动、利率等。

3.宏观经济学的特点(1)宏观经济学的加总法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因而不能像微观经济学那样运用个量分析方法,而要用总量分析方法,即从个量分析的加总中引出总量的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学运用经济加总法时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①宏观分析中有些总量变化可以从微观分析的个量中直接加总(大部分是加权平均加总)而得到,因为微观是宏观的基础。

②有的时候微观经济学中一些个体变量尽管可以加总,但是这种加总却达不到研究整个社会经济行为的目的。

可见,尽管微观是宏观的基础,但总体经济行为并不是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

对微观经济是正确的东西,对宏观经济未必也是正确的,其原因除了经济个体与经济总体所追求的目标不同以外,还在于某些行为对经济个体之所以正确或真实是因为假定了其他情况不变,即假定某一经济个体的行为对其他个体不产生影响,但宏观经济涉及的是经济总体,即所有的经济个体,因而再不能假定同一类别的其他个量不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模拟试题(三)【圣才出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模拟试题(三)【圣才出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模拟试题(三)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2.混合策略均衡3.外部性内在化4.凯恩斯陷阱5.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二、辨析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当政府向垄断企业征税时,垄断企业总是有能力把全部税收转嫁给消费者。

2.占优策略均衡肯定是纳什均衡。

3.吉芬物品和低档物品的需求曲线都向右上方倾斜。

4.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则该国没有必要与其他国家开展国际贸易。

5.根据支出法,购买股票的支出应该计入GDP。

6.如果通货膨胀被完全预期到了,那么通货膨胀将是没有成本的。

三、计算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某商品市场为双寡头垄断市场。

已知市场总需求函数为Q=240-2p。

寡头厂商1没有生产成本,寡头厂商2的成本函数为C(q2)=q22/4。

(1)若2个寡头厂商同时定产,求各厂商的反应函数以及均衡时的产量水平;(2)若厂商1为产量领导者,厂商2为产量跟随者,求均衡时各厂商的产量水平;(3)若厂商1为价格领导者,厂商2为价格跟随者,求均衡时各厂商的产量水平;(4)若2个厂商形成卡特尔并进行产量串谋,求均衡时各厂商的产量水平。

2.假定总量生产函数为Y=K1/2L1/2。

如果储蓄率为28%,人口增长率为1%,折旧率为6%,利用新古典增长模型,回答如下问题:(1)请计算稳态下的人均产出水平。

(2)与黄金律水平相比,28%的储蓄率是过高还是过低?(3)在向黄金律水平调整的过程中,人均产出如何变化?四、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理性消费者是如何实现消费者均衡的?2.试分析垄断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

3.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否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4.简述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内容。

五、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为什么会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应采取哪些政策弥补市场失灵?2.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并兼论其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2020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考试科目、参考书目、805-806真题

2020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考试科目、参考书目、805-806真题

专业介绍招生学院、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真题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任选其一③303 数学三④805 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占 40%;微观经济学占 60%)复试科目:不一一列举,在研招网有复试科目以及复试参考书目财政税务学院财政学金融学院金融学、投资学、房地产经济学、金融工程、工商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工业经济、贸易经济)公共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数量经济学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任选其一③303 数学三④806 经济学(宏、微观)文澜学院国民经济学(数理经济与金融、产业经济与贸易)④844 经济学(微观、计量)参考书1.805经济学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七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第二版)卢现祥等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朱巧玲等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806经济学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七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七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经济学原理》(微观分册)(第七版)曼昆,北京大学出版社。

《经济学原理》(宏观分册)(第七版)曼昆,北京大学出版社。

注:以上参考书目非学校指定,由往年经验给出,仅供参考。

2019年中南财经大学805经济学初试专业课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20分)1.收入效应2.激励相容约束3.帕累托最优4.纯粹流通成本5.相对剩余价值二,简答(60分)1.行业短期供给曲线可以由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水平相加,那么在长期是否能够用所有厂商的供给曲线水平相加2.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内容3.在什么条件下,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不存在4.长期平均成本变动的原因5.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是怎么划分的6.个别资本的扩大方式有两种,请说明他们的关系三,计算(30分)1.关于生产函数,消费者剩余,社会福利静损失的问题,纯字母,理论,式子比较难算2.关于扩大再生产相关问题,扩大再生产的条件掌握了不难四,论述题(40分)1.外部性是什么,怎么用资源配置的方式去解决2.劳动力成为商品为什么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劳动力商品的内容和特点2019年中南财经大学806经济学初试专业课真题(回忆版)名词解释:1.替代效应;2.纳什均衡;3.法定准备金率;4.基尼系数;5.滞胀辨析1.在现实中,人们可以通过政府预算判断政府财政政策;2.如果LM曲线水平,则财政政策失效;3.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净出口;4.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总是一致的;5.如果一个人只消费两种商品,那么这两种商品不能都是劣等品(低档商品) ;6.两种正常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正,那么这两种商品为互补品。

中南财经806经济学真题08至17精选全文完整版

中南财经806经济学真题08至17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00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真题专业名称:应用经济学各专业科目名称:经济学(宏、微观)方向名称:科目代码:806注:所有试题答案均须写清试题序号做在答题纸上,凡在试题上答题,答案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需求的价格弹性2,边际替代率3,机会成本4,完全竞争5,租金6,局部均衡7,公共物品8,替代品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

2.简述厂商生产的投入要素。

3.简述什么是价格歧视。

4.简述洛伦茨曲线的基本内容。

三、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图解分析厂商生产的规模效应。

2.计算分析设某产品的市场逆需求曲线为P=10-Q,生产该产品的固定成本为F=0,边际成本为常数MC=2.(1)计算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当市场出清且处于局部均衡状态时,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社会总剩余。

(2) 计算在完全垄断市场结构下,当市场出清且处于局部均衡状态时,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社会总剩余。

(3)根据步骤A和步骤B的计算,分析垄断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1.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从经济外部性的角度,论述政府应采取的政策。

2.用经济学原理论述我国电力行业垄断形成的原因及改革的对策。

2009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公共物品2.外生变量3.机会成本4.收入效应5.基尼系数6.价格歧视二、简答题1.简述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

2.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3.说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关系。

4.举例说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内涵。

5.简述“挤出效应”及其决定因素。

三、计算题1.假定:(1)消费函数C=50+0.8y(y为收入),投资函数I=100-5r(r为利率);(2)消费函数C=50+0.8y,投资函数I=100-10r;(3)消费函数C=50+0.75y,投资函数I=100-5r。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目 录2008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考研真题2008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09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考研真题2009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10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考研真题2010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1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考研真题201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1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考研真题201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考研真题201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14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考研真题2014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15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考研真题2015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16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考研真题2016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考研真题及详解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考研真题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考研真题及详解2018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考研真题2018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考研真题及详解2019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考研真题2019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考研真题及详解2008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5分)1需求的价格弹性2边际替代率3机会成本4完全竞争5租金6局部均衡7公共物品8替代品二、简述题(共4题,每题10分)1简述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决定因素。

2简述厂商生产的投入要素。

3简述什么是三级价格歧视。

4简述洛伦兹曲线的基本内容。

三、分析题(共2题,每题15分)1图解分析厂商生产的规模效应。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考试大纲解析(成本论)【圣才出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考试大纲解析(成本论)【圣才出品】

第五章成本论5.1 考纲要求一、各种成本的概念、相互关系二、各种短期成本曲线随产量变化的关系三、各种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四、各种长期成本曲线随产量变化的关系五、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相互关系六、规模经济、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的含义七、最优产出率与最优规模5.2 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各种成本的概念、相互关系★★★★总的来说,成本是指企业对所购买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

然而在经济学的分析中,仅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成本概念是不够的。

为此经济学家提出了机会成本、显成本和隐成本等成本概念。

1.机会成本(1)机会成本的概念: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理解这一概念时要注意三个问题:①机会成本不等于实际成本,它不是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

②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是用于其他选择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③机会成本并不全是由个人选择所引起的。

在作出任何决策时都要使收益大于或至少等于机会成本。

如果机会成本大于收益,则这项决策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就是不合理的。

(2)机会成本的成因:稀缺性使得一个社会(或企业)用一定的资源生产某种或某几种产品时,这些资源就不能再被用于其他生产用途。

2.显成本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即显成本是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包括雇佣工人、贷款、租用土地的费用等。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这笔支出的总价格必须等于这些相同的生产要素被用在其他用途时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3.隐成本企业生产的隐成本是指企业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自己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即隐成本是指不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包括亲自管理企业、使用自己的资金、使用自己的土地等的成本。

隐成本也必须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最佳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收入来支付,否则企业会把自有生产要素转移出本企业,以获得更高的报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806经济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806经济学

806经济学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低档物品蛛网模型纳什均衡适应性预期边际消费倾向自动稳定器
二,简答题
1,试画图说明土地供给曲线为何是一条垂直的直线。

2,试用公地的悲剧说明公共资源面临的困境。

3,简述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及产生的原因。

4,简述挤出效应及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

(这不变态么?09年刚考了的,今年又考,简直是原题!!!)
三,计算题
1,劳动市场上的需求曲线DL=6000-100w,供给曲线SL=100w,问:
(1)均衡工资?
(2)如果政府工资征税10元,新的均衡工资?
(3)实际上税是由谁出的?
(4)政府的征收的总的税额是多少?
2,算国民收入,及支出乘数,政府财政盈余,具体方程不记得了,望
后来补充
C=100+0.8YD ; I=50 ;政府购买200 ;比例税率0.25 ;固定税
额是60
四,论述题
1,试画图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及长期均衡及其条件。

2,试通过菲利普斯曲线说明通货膨胀及失业的关系,及其政策含义。

(注意:09年刚考了简答,今年就考论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三)【圣才出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三)【圣才出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模拟试题(一)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恩格尔法则2.规模不经济3.比较优势理论4.古典二分法5.错觉理论二、辨析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企业决策不考虑沉没成本。

2.在劳动市场上,货币工资率越高,个人提供的劳动供给量就越大。

3.对于不同的产品生产,短期和长期的界线规定是不相同的。

4.公开市场业务是目前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

5.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不足主要是由于居民边际储蓄倾向过高。

6.根据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其他条件相同,储蓄率较高国家的人均收入将高于储蓄率较低国家的人均收入,并且前者的增长率也高于后者。

三、计算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已知某垄断者的成本函数为TC=0.5Q2+10Q,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90-0.5Q。

(1)计算利润极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假设国内市场的售价超过P=55时,国外同质的产品即将输入本国,计算售价P =55时垄断者提供的产量和赚得的利润。

2.三部门组成的经济的消费函数C=80+0.8Y d,投资函数I=20-5r,货币需求函数L=0.4Y-10r,政府购买支出G=20,税收T=0.25Y,名义货币供应量M=90,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285。

其中r是利率,Y d是可支配国民收入,Y是国民收入。

(1)若价格水平P=2,则IS-LM决定的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各为多少?(2)若总供给曲线为Y=235+40P,则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决定的均衡国民收入和价格各为多少?(3)继续(2),若通过变动政府购买而实现充分就业,试求政府购买的变动量。

(4)继续(2),若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而实现充分就业,则需要如何变动货币供应量?四、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规模报酬的含义、变动规律及变动原因。

2.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谈谈如何处理环境污染。

3.运用IS-LM模型分析,什么时候财政政策无效,什么时候财政政策最有效?4.简述经济社会中总有些人是失业者的原因,失业的主要代价何在?五、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怎样理解微观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也就是价格理论?这与生产资源的配置和效率(或效益)有什么关系?2.论述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BP曲线
2.经济周期
3.占优策略均衡
4.外在不经济
5.奥肯定律
二、计算
1.已知某经济体的消费函数为C=4000+0.8Y,投资函数I=100-50r,政府购买G=1000,货币需求函数L=1500+0.5Y-10r,货币供给M=100,价格水平P=1。

(具体数字记不清了)
(1)推导IS,LM曲线方程
(2)计算均衡国民收入和利率
(3)如果政府购买增加1000,IS曲线会如何移动?移动的距离是多少?(4)新的均衡国民收入是多少?国民收入变动和IS曲线移动的距离一样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张三的效用函数为U=W½,初始的财富值为1000。

张三可以选择参与一次赌博,赢得概率为50%,财富值会变为1600;输的概率为50%,财富值会变成400。

(1)判断张三的风险类型并解释。

(2)张三会参与赌博吗?为什么?
3.某公司面对以下两段需求曲线p=25-0.25Q(当产量为0-20时) p=35-0.75Q(当产量超过20时) 公司总成本函数为TC=200+5Q+0.25Q².
求均衡时的产量,价格,利润或亏损情况。

三、简答题
1.简述厂商在要素市场的要素使用原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寡头厂商之间的关系相对于其他市场有什么特殊之处?这种特殊性会产生什么后果?
3.在IS和LM两条曲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均衡收入是否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什么?
4.什么是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5.试用边际分析方法分析要素市场均衡的决定。

四、论述题
1.简述并评价新古典增长理论。

2.比较不同市场的长期均衡的决定并分析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