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的爱国情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悲鸿的爱国情怀

徐悲鸿的爱国情怀

宋天宇

徐悲鸿(####-####年),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年#月##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岁。按照徐悲鸿的愿望,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万余件,全部捐献给国家。对于徐悲鸿的爱国情怀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

一、徐悲鸿的异国思乡情:

徐悲鸿于####年到法国朱利安画院学习,在学习期间他特别注意对素描的训练,这为他以后的油画中的表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曾以他的妻子为模特创作了大批具有思乡情感的作品。他

特别注重西方油画和中国画意境之美的结合。其代表作品《箫声》对优化的中国特色进行了一次完美而充实的表达。此作品在构图、色彩、笔法甚至思想、情趣和笔墨情趣上,都蕴含着浓郁的东方绘画精神。画面中女子忧郁的眼神所流露出的思乡之苦慑入心弦,那无声的泪水仿佛已溢出画面,而画面中的箫声则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美的享受,这也是当时中国人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品质的完美体现。徐悲鸿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艺术的真谛,心中割舍不掉的是那份浓浓的爱国情怀。

徐悲鸿在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的挑衅。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就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一年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得了第一,他的个人画展,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远远不能及的。

二、徐悲鸿游子归来的爱国情怀:

####年,徐悲鸿回到祖国的怀抱,开始秉承欧中绘画的经典手法进行了一系列的创作,其中较为经典的是他于####年创作的《放下你的鞭子》。该作品是徐悲鸿现场观看王莹的表演的一部戏而被戏中的爱国精神感动而创作的。这部戏讲的是在“九一

八”事变以后,从中国东北沦陷区逃出来的一对父女以卖唱为生的故事。在表演时,女儿准备提桑,却因饥饿而晕倒在地,老父亲却拿起鞭子抽他,这时有位愤怒的青年高声一喊,“放下你的鞭子”,并夺下辫子。老父亲和女儿诉说了日本侵华的行径和沦落他乡的艰难生活,激起了观众强烈的抗日救国的情绪。由此,徐悲鸿创作了大幅油画《放下你的鞭子》。徐悲鸿在创作中对民族风格进行了深入探索,有意将中国美术和艺术精神融入其中。比如,他虽然对人物的脸部和手部进行的较为写实的刻画,但在衣服的表现上却用了中国画中的写意的方法。此外,主人中的脚部也也有明显的写意成分,再加上衣服的色彩本身就是中国水墨画的特征。画面的表现既有西方油画的写实精神,又有中国艺术美学中写意的笔墨韵味。背景中的街道和农民形象使人倍感亲切,体现出中国老百姓的质朴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徐悲鸿以表现中华情感为己任,其作品流露出他对祖国和人民强烈的爱。

三、徐悲鸿的抗战爱国情怀:

####年,在中国东北三省沦陷、国难当头之际,徐悲鸿为了鼓励中国同胞,创作了《新生命活跃起来》。画面中瘦骨嶙峋的雄狮侧身腾空,飞跃到三座大山之上。其中雄狮代表了贫苦且力量弱小的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下依然奋力一搏、决不放弃、斗争到底、取得胜利的决心,画面中三座大山代表了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画面中的松树、山石朝着雄狮的方向倾倒,再现了中华民族势不可挡的精神力量,表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

####年,徐悲鸿以大型历史故事为题材创作了油画《田横五百士》,画面长###厘米,宽###厘米。《田横五百士》所描绘的是《史记·田丹列传》中的农民起义领袖田横在刘邦称帝后,将到洛阳招安,他手下忠心的###名战士为他送行的情景。田横是秦代末年齐国的旧王族,继田檐之后为齐王。汉高祖刘邦消灭群雄后,田横和他的五百壮士逃亡到一个小岛上,刘邦听说田横得人心,恐日后有患,所以派使者去说服田横,赦他的罪,召他回来,欲封其王或侯,否则威胁将要诛灭他们。但田横在走到“尸乡”时,终因不肯屈服于刘邦的淫威而自杀。岛上五百壮志得知后也随其后而自杀,表现了田横及其子民的“威武不屈”的“高节”,这也是千百年来,优秀中华民族的许多仁人志士所拥有的、当民族处于外忧内患之危难之际表现出来的“高节”。画面选取了田横与五百壮士诀别的场面,着重刻画了不屈的激情。田横身着红袍,挺胸昂首,面容肃穆地拱手向岛上的壮士们告别,他的眼睛里闪着凝重、坚毅、自信和视死如归的光芒。壮士中白发老者沉默低首,垂髫者掩面而泣,忧伤无限;远处更多的勇士在表示愤怒和反对他的离去。一瘸腿老者,右手拄杖,左手微伸,眼神中

流露出依依不舍的神情,似再向田横做最后的劝说。执剑的壮士,无助和悲戚的目光射向画面之外,他们仿佛已感觉到这已是最后的诀别。在田横身侧画面的右下角,一个少妇和一个老妪身拥着一个幼童昂首注视着田横。画面着重刻划了不屈的激情,表现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鲜明主题。徐悲鸿创作此画时,正值中国政局动荡,日寇开始在中国横行,徐悲鸿意在通过田横故事,歌颂宁死不屈的精神。

####年至####年期间成就了大量佳作,并创办了中国美术学院。

“皖南事变”时,徐悲鸿怀着愤怒的心情,在盘溪中国美术学院画了一幅《怒猫图》。图中画了一只小老虎似的雄猫立于巨石之上,竖立两耳,怒睁一双像手电灯泡那样闪闪发光的圆眼睛,猫须挺直如利锥,微张巨口,面向纸外作捕扑鼠状。不久田汉来访,悲鸿将此画给他看,田汉赞不绝口,当即吟诗一首,写在画幅的上角:”已是随身破布袍,那堪唧唧啃连宵,共嗟鼠辈骄横甚,难怪悲鸿写怒猫。”

####年秋天,中国美术学院地址选在盘溪石家花园石家祠,每天清晨,徐悲鸿步行去嘉陵江边,在小摊上买两个烤红薯当早餐,然后坐渡船过河到沙坪坝中央大学艺术系上课,中午始回,下午和晚上在此作画。徐悲鸿过着艰苦的生活。吃集体伙食,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