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语文教案6 咕咚来了3_北京版

合集下载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优质教案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优质教案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大自然的语言》中的《咕咚来了》。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咕咚”这个神秘的声音展开,通过描述动物们对“咕咚”声的猜测和寻找,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咕咚”声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从而引出“咕咚”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3.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4. 解析课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咕咚”声的来源,以及动物们寻找“咕咚”声的过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描述它是如何寻找“咕咚”声的。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咕咚来了》2. 生字词:咕咚、猜测、寻找、奥秘、神奇等。

3. 课文结构:动物们猜测“咕咚”声的来源——动物们寻找“咕咚”声——揭示“咕咚”声的奥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课文中的小动物,你会怎么寻找“咕咚”声?2. 答案要求:语言流畅,描述生动,想象力丰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奥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北京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第3册教案咕咚来了

北京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第3册教案咕咚来了
4.动笔写一写: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种小动物,你会怎样想?怎样说?
5.反馈,评价
学生读句子
学生回答:
带着感受读句子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用不同方式朗读句子
学生回答
学生口头造句
学生回答:它们认为“咕咚”是一种可怕的东西,要来吃它们了
学生看动画画面感受句子的意思
学生齐读
学生读句子,回答问题
分角色朗读
学生倾听
学生回答:大象拦住了大伙儿
学生背诵
培养学生积累的能力
出示填空
五、小结
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种动物?为什么?
我们在生活中,以后遇到这种事情怎么办?
学生回答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感悟第三自然段:
1.当大家都盲目的跟着吓跑时,大象走来了,大象是怎么做的?(拦住了大伙儿)
2.大象拦住了大伙儿,是怎样问的?先问什么?又追问什么?
3.指名分角色读它们的对话。(出示课件)
4.当大伙儿都说是兔子说的时,大象还继续追问兔子,说明大象做事的态度怎么样?(打破沙锅问到底,一定要弄清事情的真伪。)
它们为什么要叫快逃命啊,心里是怎样想的?
想象一下,“动物们”可能包括哪几种小动物?森林里所有的小动物都跟着跑起来,边跑还边叫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呢?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出示课件热闹场面)
谁能读出这种热闹的场面?(指名读)大家一起读一读这热闹的场面。(出示:这下子可热闹了,动物们全跟着跑起来,边跑还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课件出示它们说的话,比较“兔子”“小猴”“动物们”说的话,有什么不同?分别指名读一读它们说的话,想一想它们说话的意思。
(小兔子的意思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其它的动物以为“咕咚”吃它们来了。它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

北京版《咕咚来了》教学设计

北京版《咕咚来了》教学设计

北京版《咕咚来了》教学设计北京版《咕咚来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问:学会1个生字(热),熟悉“四点底”。

力量:1、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2、会读指定的词语,能用“喧闹”说一句话。

3、能把这个好玩的故事复述下来。

情感: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听别人说的话也要动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别人说的是对还是错。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听别人说的话也要动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别人说的是对还是错。

教学难点:1、能把这个好玩的故事复述下来。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听别人说的话也要动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别人说的是对还是错。

查阅资料:阅读自己喜爱的童话故事。

教具预备:课件、图片教学时数:1课时板书设计:6、咕咚来了小兔图小猴图逃跑动物们大象图挡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2)1、(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在这座漂亮的森林王国里,生活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

在这里,每天都会发生许多好玩的故事,今日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座森林王国,看看又有什么好玩的故事发生了。

2、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2)1、自己看音节读课文,要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你能叫出下面词语伴侣的名字吗?木瓜:谁知道木瓜是什么?指名说。

看图介绍:木瓜是一种植物的果实,它生长在温度较高的地区,木瓜可以吃,也可以用来入药。

水花:你见过水花吗?在哪儿见到的?(石头扔进水里;手拍打水面)咕咚:当石头扔进水里的时候,我们不仅能看到水花,还能听见声音呢。

出示词。

逃跑:这个词表示的是一种动作,谁情愿给大家做一做?跑的时候要用到脚,所以跑这个词就是足字旁。

跟着:像这样的词还有“跟着”,跟着别人走也要用到脚,所以它也是足字旁。

喧闹:提示“闹”在这里应当读轻声。

课文里怎么喧闹了?出示句子读:这下子可喧闹了,动物们全跟着跑起来。

是啊,那么多的动物都跟着跑起来,能不喧闹嘛。

你还见到过哪些喧闹的场面?你能用喧闹说一句话吗?齐读:吓坏、正好、熟了、大伙儿(提示儿化音)、哈哈笑3、把这些词带回课文里,再读课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 咕咚来了课件3 北京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 咕咚来了课件3 北京版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8/2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9
谢谢欣赏!
2019/8/2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0
我认识
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o
xià
pǎo
逃吓跑
shuō

qiǎo
说 哈巧


nào

gēn

词语学习
rènao
热闹 水花 正巧 吓坏
shú
木瓜 熟了 逃命 说话
gēn zhe pǎo
大伙儿 哈哈笑 跟着跑
木瓜熟了。一个木瓜从 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 咚!
书写指导
“逃”:先写兆再写走之旁,走之 旁3笔写成,最后一笔捺要托住兆 字。 “热”:上面部分要写的紧凑, 横折弯钩弯得不要太大。
说一说
请同学们说一说,学了 这篇课文以后你都有哪些收 获?它对你以后的生活有什 么启发?
作业
1.熟读课文,并背诵第4自 然段。
2.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 家人或者是小伙伴听。
1.知识目标:学会“热”、“闹”两个 字,认识“四点底”。
2.能力培养: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3.情感目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咕咚来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29至31页的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小兔子听到“咕咚”声,误以为是怪物而引发的一系列趣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了解课文中的拟声词和象声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合作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要勇敢、独立思考,克服恐惧心理,学会与同伴分享快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拟声词和象声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勇敢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进而引入课题《咕咚来了》。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通过查字典、问同学等方法解决问题。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 实践活动: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的拟声词和象声词,感受课文的趣味性。

5.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勇敢面对未知事物。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咕咚来了》2. 生字词:咕咚、兔子、害怕、勇敢、怪物等。

3. 拟声词和象声词:咕咚、咚咚、沙沙等。

4.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课文,用彩色笔标注出生字词。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注意使用拟声词和象声词。

(3)思考: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害怕的事情吗?你是如何克服恐惧的?2. 答案:(1)见板书设计。

(2)见板书设计。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趣味故事,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1)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1)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大自然的语言》,具体章节为《咕咚来了》。

本节课详细内容为:通过讲述“咕咚”这一自然现象,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奥秘,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学会运用新学的词汇造句。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提高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态环境,培养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自然现象“咕咚”的成因。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自然界中的声音,引导学生猜一猜这些声音的来源,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咕咚来了》。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教师进行指导。

3. 讲解生字词:教师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咕咚”现象的成因,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类似现象。

5. 随堂练习:学生运用新学的词汇造句,进行课堂互动。

6.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然界中其他有趣的现象,分享观察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咕咚来了》2. 内容:(1)生字词:咕咚、奇怪、惊讶、仔细、观察、发现、研究、自然、现象。

(2)课文大意:讲述“咕咚”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

(3)自然现象:咕咚、回声、彩虹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新学的词汇造句。

(2)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写一篇观察日记。

作业答案:1. 造句示例:(1)我听到了一声咕咚,原来是妈妈在倒水。

(2)他仔细观察了树叶上的露水,发现了自然的奇妙。

2. 观察日记示例:2021年10月20日星期三晴今天放学后,我在小区里发现了一只蝴蝶。

咕咚来了教案

咕咚来了教案

咕咚来了教案咕咚来了教案咕咚来了教案1【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懂得遇到事情不惊慌,要问清楚、弄明白再行动。

3.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教学重点】鼓励孩子们大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遇到事情要冷静思考。

【活动准备】故事《咕咚来了》动画视频,小白兔、狐狸、猴子、狮子等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兴趣导入--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就故事内容提问)--观看故事视频(加深故事理解)--角色表演)【活动过程】一、兴趣引入1.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小客人,大家看看他是谁呀?(小白兔)2.教师:大家看看这只小白兔它在做什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跑呀?3.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咕咚来了》就会明白小白兔为什么跑了。

(提供给孩子们思考的机会,并将小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

)二、听讲故事《咕咚来了》1.讲完故事后,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故事内容。

2.提问:小白兔为什么跑呀?"咕咚"原来是什么声音?3.提问:小白兔听到"咕咚"的声音时,心里有什么感觉?它是怎么样做的?三、幼儿观看故事视频1.教师播放故事《咕咚来了》的视频,幼儿欣赏,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提问:(1)小白兔一路上碰见了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2)长毛狮子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呢?小结:遇到事情不惊慌,要问清楚、弄明白再行动。

三、讨论1.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心里有什么感受?有趣吗?这个故事里,你最喜欢哪个动物,为什么?我们要向谁学习?2.教师总结:小白兔它们不知道咕咚是什么,没弄清楚,就吓得慌慌张张的逃跑,后来在狮子的帮助下,知道咕咚原是熟透的木瓜掉入水中发出的声音,所以他们就不害怕了。

很多疑问只要我们弄清楚了,就会变得更勇敢,也能想出办法来。

四、角色表演1.教师:我们看完了《咕咚来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当小动物表演故事情节好不好呀?(激发幼儿想象与学习的兴趣)2.请幼儿扮演故事里的动物,表演故事。

2024年二年级上册《咕咚来了》教案

2024年二年级上册《咕咚来了》教案

2024年二年级上册《咕咚来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咕咚来了》。

教学内容包括: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寓意,掌握自然段的划分,学会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划分自然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故事的趣味性,理解“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划分自然段。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神秘声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出课题《咕咚来了》。

2. 新课学习:(1)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尝试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课文。

(2)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生字词,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3)教师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词,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划分自然段。

3.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一句话,让学生学会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用完整的句子描述自己喜欢的一个动物。

六、板书设计1. 生字词2. 课文内容概括3. 自然段划分4. 句子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完整的句子描述你喜欢的一个动物,并划分自然段。

2. 答案示例:我喜欢的小动物是小狗。

它长着黑亮的眼睛,棕色的毛发。

它非常可爱,总是摇着尾巴跟我玩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学生的参与度如何。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完整的句子进行描述,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阅读类似的寓言故事,丰富知识储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自然段的划分3.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4. 作业设计及课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1. 确保学生正确认读生字词,注意纠正发音错误。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通用8篇)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通用8篇)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通用8篇)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篇1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懂得“遇到事情要想一想,只听别人说是不行的。

”道理。

★学习生字“吓、腿、啦、热、闹”,掌握字形,理解“拔腿就跑、热闹”等词语的意思,并能用“热闹”一词练习说话。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小动物们“惊慌失措”和狮子“沉着、冷静”的语气。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热闹”一词的意思,能够用“热闹”进行说话练习。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事情要想一想,只听别人说是不行的。

”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出示课题,学生齐读2、复习字词咕咚成熟拦住大伙儿小猴小鹿说明:采用“摘木瓜”的形式复习字词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复习中抓住难点字词的音、形、义,帮助学生巩固。

二、学习课文2—4节1、听2—4节录音,练习说话课件出示:一个木瓜“咕咚”一声掉进湖里,兔子;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

(根据回答在黑板上逐幅出示动物图)说明:通过说话练习,培养学生边听边记的学习习惯,并引导学生把话说得连贯,说得流利,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1)要求:轻声朗读课文2—4节,能够读正确。

(2)播放“小动物逃窜”的录像,学生根据内容说说看到了什么。

(3)出示句子“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快跑啊!”,指导朗读。

(4)给录像配音说明:句子的朗读指导层层递进,先请学生观看录像,创设情境,感受当时小动物紧张、害怕的心情,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后再进行朗读,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让学生为这段录像配音,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理解课文,指导朗读(1)学生再读2—4节,找找还能体现小动物紧张、害怕的词语,进行圈划。

(2)交流①理解“拔腿就跑”并板书,指导朗读这句话。

②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③学习3个生字:吓腿啦说明:采用“分散中的小集中”识字教学,既能突出本堂课生字教学的重点,又能使生字反复出现,强化学生识记。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咕咚来了》。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课文《咕咚来了》的故事情节,学习生字词,掌握句子结构和语法,培养朗读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咕咚来了》的故事内容,体会故事寓意。

2.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如“咕咚、紧张、高兴”等。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语法,如拟声词和动词的运用。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体会故事寓意,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声音,引出课题《咕咚来了》。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如“咕咚是什么声音?”、“故事中发生了什么趣事?”3. 课堂讲解:a.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读写,理解词义。

b. 句子解析:分析句子结构,讲解语法知识。

c. 课文解析:分段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体会故事寓意。

4. 课堂实践:a.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表情。

b. 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故事角色及原因。

5.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连线等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咕咚来了》2. 生字词:咕咚、紧张、高兴等3. 句子解析:拟声词、动词的运用4.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1)咕咚是什么声音?2)故事中,小动物们为什么紧张又高兴?3)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角色?为什么?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和句子解析,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但在课堂实践中,应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

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课后搜集其他关于大自然声音的素材,与同学分享。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6咕咚来了3_北京版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6咕咚来了3_北京版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6咕咚来了3_北京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明白得课文,明白得“遇到情况要想一想,只听别人说是不行的。

”道理。

2.学习生字“吓、腿、啦、热、闹”,把握字形,明白得“拔腿就跑、喧闹”等词语的意思,并能用“喧闹”一词练习说话。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小动物们“惊慌失措”和狮子“沉着、平复”的语气。

教学重点1.明白得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明白得“喧闹”一词的意思,能够用“喧闹”进行说话练习。

教学难点在明白得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得在生活中我们“遇到情况要想一想,只听别人说是不行的。

”的道理。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声音,揭课题: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许多奇特的声音,认真听,能猜出这是什么声音吗?(多媒体播放音效)那一样东西掉进水里,你们觉得会发出如何样的声音呢?是呀,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2、读题写题:一起读课题。

观看这两个字,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吗?(加一加、加偏旁)拿起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二、初读,了解课文大致1、自由读课文,建议:用笔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这些字读准;关于自己专门喜爱的句子,还能够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小猴儿大伙儿兔子狐狸喧闹挡住领着拔腿就跑可怕极了(1)自由读;(2)小老师带读(2个)(3)开火车(两列)(4)轮读课文3、再读课文,完成填空:快速地读课文,同桌共同完成填空。

全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____幅图,讲了____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也跟着跑,只有____没有跟着跑,关心大伙儿弄清了情况的真相。

4、汇报交流。

过渡:是呀,确实是这声音,难道吓跑了那么多的小动物!真是不可思议!现在就让我们去感受咕咚的威力吧!三、看图,精读课文(一)第1~2自然段1、读第一自然段,问:咕咚指的的是什么?(咕咚指的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北京版二上:《咕咚来了》教学设计

北京版二上:《咕咚来了》教学设计

北京版二上:《咕咚来了》教学设计《咕咚来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的生字和认读字,会写“热”“闹”两个字,认识掌握“四点底”这个偏旁。

★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及课文的内容,知道听别人说话要动脑筋想一想,才能了解事实真相。

★能够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生字、认读字的字音及“热闹”的书写指导。

★了解课文重点词句的意思,读出语气。

教学难点★写好“热”字。

★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知道听别人说话要动脑筋想一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解题:这节课,咱们一起学习第6课,齐读课题。

提问:咕咚是什么呀?还谁知道呀?”过渡:既然咕咚是一种声音,那它怎么能来呢?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习反馈(重点是生字新词)。

投影片:逃命正巧熟了热闹大伙儿吓坏了跟着跑说一说(1)自由读。

(2)指名读。

(3)开火车读。

(4)去掉拼音读。

教师顺势点拨“跟着跑”的字形及意思:跟着别人跑要用到脚,所以这两个字都是足字旁。

3、学习“热闹”(1)出示句子:这下子可热闹了,动物们全跟着跑起来,边跑边喊:“快逃命啊,咕咚来了!”(2)读词。

认识新偏旁“四点底。

”(引导学生观察四个点的方向不同、长短不一,)跟老师一起书空写写四点底。

(3)了解偏旁表示的意思。

“四点底有两种意思:一种表示火,还表示小鸟的尾巴。

想一想,热字里面的四点底表示什么呢?”(4)记字形。

仔细观察这两个字,谁有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说一说。

(5)写字。

①观察“热”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师提示字形特点。

②教师范写“热”字。

③师生共同完成“闹”字的范写。

④学生练习。

写字前提醒:身直、头正、肩平、臂开。

⑤反馈,再练。

(6)再次出示句子。

过渡:动物全跟着跑起来,能不热闹嘛。

究竟因为什么,让这里变得如此热闹呢?”三、学习了解内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感悟道理。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大自然的语言》,具体章节为《咕咚来了》。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咕咚”的小动物在森林里的奇遇。

教学内容包括: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描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2.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描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森林里小动物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词义,对不理解的生字词进行讲解。

3. 精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分析课文,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描绘。

4. 实践活动: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彩色笔在生字词卡片上标注,提高学生的字词认读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咕咚来了》2. 生字词:咕咚、森林、小动物、奇遇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答案示例:从前,有一个叫咕咚的小动物,他在森林里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一天,他遇到了一只会说话的鸟,还遇到了一群可爱的小兔子。

咕咚和小兔子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2. 课后作业:结合课文内容,画一幅关于咕咚的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二年级语文《咕咚来了》教材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咕咚来了》教材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咕咚来了》教材教案《咕咚来了》讲的是书上一个木瓜熟了,掉进湖里。

兔子听见咕咚一声响,吓得边跑边叫,许多动物都跟着跑起来。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二年级语文《咕咚来了》教材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二年级语文《咕咚来了》教材教案一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懂得“遇到事情要想一想,只听别人说是不行的。

”道理。

学习生字“吓、腿、啦、热、闹”,掌握字形,理解“拔腿就跑、热闹”等词语的意思,并能用“热闹”一词练习说话。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小动物们“惊慌失措”和狮子“沉着、冷静”的语气。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热闹”一词的意思,能够用“热闹”进行说话练习。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事情要想一想,只听别人说是不行的。

”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出示课题,学生齐读2、复习字词咕咚成熟拦住大伙儿小猴小鹿说明:采用“摘木瓜”的形式复习字词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复习中抓住难点字词的音、形、义,帮助学生巩固。

二、学习课文2—4节1、听2—4节录音,练习说话课件出示:一个木瓜“咕咚”一声掉进湖里,兔子; 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

(根据回答在黑板上逐幅出示动物图)说明:通过说话练习,培养学生边听边记的学习习惯,并引导学生把话说得连贯,说得流利,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1)要求:轻声朗读课文2—4节,能够读正确。

(2)播放“小动物逃窜”的录像,学生根据内容说说看到了什么。

(3)出示句子“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快跑啊!”,指导朗读。

(4)给录像配音说明:句子的朗读指导层层递进,先请学生观看录像,创设情境,感受当时小动物紧张、害怕的心情,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后再进行朗读,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让学生为这段录像配音,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024年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

2024年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

2024年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大自然的语言》,具体章节为《咕咚来了》。

内容讲述了一个关于小熊和咕咚的有趣故事,通过小熊对咕咚的寻找,让学生了解自然中各种声音的来源,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如“咕咚、小熊、树洞、寻找”等。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课文的正确朗读。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拟声词和动词,如“咕咚、寻找、翻找”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咕咚道具。

学生准备: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让学生猜测声音的来源,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2. 课堂讲解:(1)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2)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拟声词和动词的使用。

(3)通过例句和情景,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角色的情感。

4. 实践活动:学生分成小组,用咕咚道具进行寻找咕咚的游戏,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咕咚来了》2. 生字词:咕咚、小熊、树洞、寻找3. 课文大意:讲述小熊寻找咕咚的故事,认识大自然中的声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生字词造句。

(3)熟读课文,思考:小熊为什么能找到咕咚?2. 答案:(1)略(2)例句:小熊在树洞里寻找咕咚。

(3)因为小熊认真倾听大自然的声音,用心去寻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朗读、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课文内容。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应学生的需求,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北京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北京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北京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咕咚来了》一、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

讲的是树上一个木瓜熟了,掉进湖里,兔子听风咕咚一声响,吓得边跑边叫,许多动物都跟着跑起来,多亏大象拦住了大伙,问明情况,于是,大家来到湖边,亲眼看到了原来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大家都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偏听偏信,要尊重、了解事实。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8个生字,认读4个字。

认识“四点底”。

会读指定的词语。

2、能力目标:能用“热闹”写一句话。

背诵第4自然段。

3、情感目标:能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并知道不能偏听偏信。

三、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能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并知道不能偏听偏信。

在识字过程中,掌握识字方法,并运用方法是字,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要求:1、学会8个生字,认读4个字。

认识“四点底”。

会读指定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在识字过程中,掌握识字方法,并运用方法是字,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1、拼音:x、h、t、r、n、l、ai、ao、ang、an2、旧字:下门市包3、偏旁:(二)、识字1、学生自己读文,找出本文生字,教师半数。

2、自主学习。

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说说记字方法。

(2)组词理解意思。

3、全班交流:(1)识字方法:用熟字(偏旁)组合记生字。

“闹、吓。

”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记生字。

“吓、跟、跑、哈。

”用会意字的构字规律记生字。

“闹”将熟字加、减或换一部分记生字。

“哈、吓、闹、很——跟、抱——跑”按结构记字。

左右结构:吓、说、跑、跟、哈。

上下结构:热半包围结构:逃、闹(2)教师指导:新偏旁“灬”四点底。

找一找带有“灬”的字。

(热、黑)“闹”先外后内。

(3)组词:(4)理解词语意思:木瓜:蔷薇科植物。

结满:4、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指导汉字运笔、占格。

(2)学生照田字格里范字描红、书写。

北京版二上《咕咚来了》教学设计

北京版二上《咕咚来了》教学设计
展示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书
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书,引导学生回忆阅读童话的乐趣,激发学 生对《咕咚来了》的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合作讨论 、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深 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合作学习 和沟通能力。
情境模拟
在课堂上模拟童话中的情境,让 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通过亲身 体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媒体选择
PPT课件
使用PPT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图片和 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音频、视频素材
利用音频、视频素材辅助教学,增强 学生对童话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 解。
04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故事导入
教师讲述一个与课文主题相关的简短 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 入学习情境。
情境创设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与课文内容相 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课 文所描述的场景。
讲授新课
阅读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生词。
角色扮演
学生分组,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表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巩固练习
练习题
设计相关练习题,如填空、选择、判断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口头表达
组织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练习,如复述故事、描述场景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 美情趣。
02 教学内容
课文内容解析
1 2
3
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动物们正在湖边玩耍。 突然,传来“咕咚”一声,小兔子被吓得慌忙逃跑,其他小 动物也跟着逃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6 咕咚来了3北京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懂得“遇到事情要想一想,只听别人说是不行的。

”道理。

2.学习生字“吓、腿、啦、热、闹”,掌握字形,理解“拔腿就跑、热闹”等词语的意思,并能用“热闹”一词练习说话。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小动物们“惊慌失措”和狮子“沉着、冷静”的语气。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热闹”一词的意思,能够用“热闹”进行说话练习。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事情要想一想,只听别人说是不行的。

”的道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声音,揭课题: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许多奇特的声音,仔细听,能猜出这是什么声音吗?(多媒体播放音效)那一样东西掉进水里,你们觉得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是呀,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2、读题写题:一起读课题。

观察这两个字,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吗?(加一加、加偏旁)拿起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二、初读,了解课文大概
1、自由读课文,建议:用笔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这些字读准;对于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小猴儿大伙儿
兔子狐狸热闹拦住领着拔腿就跑可怕极了
(1)自由读;
(2)小老师带读(2个)
(3)开火车(两列)
(4)轮读课文
3、再读课文,完成填空:快速地读课文,同桌共同完成填空。

全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____幅图,讲了____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也跟着跑,只有____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儿弄清了事情的真相。

4、汇报交流。

过渡:是呀,就是这声音,居然吓跑了那么多的小动物!真是不可思议!现在就让我们去感受咕咚的威力吧!
三、看图,精读课文
(一)第1~2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问:咕咚指的的是什么?(咕咚指的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随机出示木瓜图片)
2、感受声音的响、重: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怎么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木瓜熟了,很大很重;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


3、感受兔子的行为、心理:这响亮的声音可把一旁的兔子吓了一大跳。

瞧!(出示课文插图)这是一只怎样的兔子?(慌张、害怕)你从哪里看出来?(引导学生观察兔子的表情、动作)
4、随机理解“拔腿就跑”:你把兔子慌慌张张的样子说的生动极了!课文中用哪个词写了兔子逃跑的样子。

(词卡出示)生活中,你在什么时候也会拔腿就跑,那个时候,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5、齐读第二自然段:就当当这只落荒而逃的兔子吧!
6、引导读好兔子的话(老师扮演猴子,带上猴子的头饰):小兔,小兔,你为什么跑得这么快呀?(个别读2个,齐读)
(二)第3~4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继续扮演猴子)嘿!真不得了了!我也得想个法子才是呀!小猴子会怎么做呢?请大家读读第3段吧!
2、交流:小猴子怎么做?他还说了什么?(把小猴子的话描红)
3、看图:还有谁也跟着跑起来了?介绍介绍他们的样子。

4、自由读第4自然段:课文中把这幅图片的场面的用一个词语来描述,就是——热闹(词卡出示,跟读)
5、出示语言:他们又在叫喊些什么呢?
6、出示兔子、小猴子、大伙儿叫喊的话:每个动物听到咕咚都喊着不同的话,现在请大家一起来读读,想一想:这些话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
“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有很多话都是越传越走样。

因为他们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说的,而他们的理解不一定对。

他们不是有意造谣来吓唬人的。


(三)第5~7自然段
1、认识大象的动作,想象大象的语言:这个时候,大象走来了,他跑了吗?是怎么跑的?你想此时大象会喊些什么?
2、出示插图三:这么多的动物,都神色慌张,狂跑起来?只有谁没有跑?
3、自由读5~7自然段:野牛为什么没有跑?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再来读读课文5、6、7自然段。

4、交流:
(1)为什么不跑:
因为野牛不知道“咕咚”是什么,它在哪里,所以它没有跑。

(出示第5自然段第4句)
(2)怎么做:
让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

(3)结果:他们来到湖边看见什么?听到了什么?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
5、观察插图四:此时此刻,你觉得这些小动物的脸上会露出怎样的表情?(都笑了)为什么会笑?(因为大伙儿明白“咕咚”是从树上掉进湖里
发出的声音,不是什么可怕的怪物,真相大白了,它们感到自己的行为十分可笑。


6、理解成语:人云亦云
四、回归课文,悟理
1、齐读课文一遍。

2、感悟道理:你读了这篇童话,懂得了什么?(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板书设计
“咕咚”来了兔子拔腿就跑小猴子跟着
狐狸、山羊、小鹿一个跟着一个
狮子拦问
遇到事情要想一想,只听别人说是不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