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家具的精髓——明清家具》_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题网

合集下载

【答案版】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清华附中高三统练(四)语文试卷

【答案版】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清华附中高三统练(四)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清华附中高三统练(四)语文试卷一、本大题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源远流长。

至明清时代,中国古典家具的制造进入了鼎盛期。

明清家具用料讲究,造型简洁,榫卯.精密,宛若天成....。

....,表明当时中国的家具制作工艺已经登峰造极评价一件古典家具的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古典家具的材质价值不同的材质价位差别甚大,直接影响家具的价值。

例如紫檀属植物约有十五种,而传统认识中的紫檀只有一种,为印度南部迈索尔邦特产,学名“檀香紫檀”,出材率非常低,只有10%到15%,做小件家具的短材一般6.5到7.8万元一吨,做大件家具价位则在10到20万元一吨。

在紫檀属植物中,除檀香紫檀外,其余材种皆归属于“草花梨”种群内,出材率达70%,其价格要低得多,只要几千元一立方。

所以,确定材质,在评定家具价值时至关重要。

二、这在明式家具中反映得最为突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圈椅。

其背板全部用厚板挖制而成,呈“S”形,它是根据人体脊.背的自然曲线设计的。

椅背后边柱上端微向后弯,搭脑正中亦向后弯,使后背形成100度至105度的背倾角。

坐面多用弹性很强的藤席,人坐在上面,藤席受压下垂,与坐面前沿形成3度到5度的坐倾角,这个角度,按现代人体工程学研究,为人体休息最佳角度。

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在500年前的明代已经把家具的造型和人体各部的关系科学地结合起来。

三、无论何种器物,都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无可替代的实物见证,一般来说,年代越久其价值就越高。

当然器物本身要有确凿.的年代依据,如款识.。

款识有年号款、购置款和纪念款等。

有的器物虽无款识,但有史料或其它记载可证实其制作年代以及流传过程,也属于有准确纪年之物。

这些有明确纪年的家具对我们研究各时期家具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古典家具的文化价值数千年来,家具始终与社会的政治、文化及人们的风俗、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保持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浅谈明清家具中的文人气质

浅谈明清家具中的文人气质

浅谈明清家具中的文人气质【摘要】明清家具具有典型的民族特征,它的风格特点是历来中国各类设计中的经典,明至清中期的家具设计达到历史的顶峰,它积累了文人的幽雅气质,能工巧匠的精美工艺,传统艺术文化和材质的巧妙结合,令人叹为观止,我们无不为古人的创造力而折服。

【关键词】明清家具文人气质文化艺术家具是我们人类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它伴随着中国走过了几千年历史,它不仅仅是一件家具,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每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都在它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为我们研究历史,文化,艺术,甚至政治,经济提供了大量的线索。

研究明清家具使我们重申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现代艺术设计注入一剂强心剂。

为什么选择明清家具做为研究对象?一者是当今世界文化艺术的多元化,中西方文化交融也带来一种不好的趋势。

现今,无论文化,艺术设计,经济等方面都有点全盘西化的味道,逐渐失去自己的民族特点,大量的模仿,抄袭,充斥着设计领域,当然,我们艺术设计院校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些设计院校在教育上有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往往拔苗助长。

立足于传统,放眼未来,才是未来设计之出路。

明清家具具有典型的民族特征,它的风格特点是历来中国各类设计中的经典,明至清中期的家具设计达到历史的顶峰,它积累了文人的幽雅气质,能工巧匠的精美工艺,传统艺术文化和材质的巧妙结合,令人叹为观止,我们无不为古人的创造力而折服。

二者是明清家具的存世数量较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地处亚热带气候的环境注定了木制用具的盛行,而木制用具极易毁于战火,加上我们社会现代化进程,大量的拆毁,导致明以前的家具所剩无几,作为研究者来说,研究活文物要比平面化的资料来得实在,因此,大量的明清家具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研究资料。

在研究明清家具的过程中,我们采用宏观的角度,从时间,空间,立体等多个方位来剖析,达到从研究前人经典设计思想风格,为我当今之所用的目的。

文人气质特征:在历代家具设计中,明清的家具最体现文人幽雅的气质。

明清家具阅读附答案

明清家具阅读附答案

明清家具阅读附答案【原文】明清家具古典家具是中国悠长灿烂的艺术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天人们能见到的古代家具,主要是明清两代的制品。

中国明清家具同中国古代其它艺术品同样,不但拥有典雅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拥有实用的功能,使人叹为观止。

明代是我国家具史上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代的家具材美工精、结构公道、典雅简朴,到达美学、力学、功用三者的完善统一,被后世誉为“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的总体结构以框架式样为主要情势,显现有束腰和无束腰两大结构特点。

无束腰家具以圆腿侧足为主,造型简炼慎重。

有束腰家具方腿直足,或三弯腿或鼓腿,形体敦厚而显得慎重娟秀。

这两种造法,给人以虚实相间、方正慎重的感受,胜利地体现出科学性和艺术性融于一体的造型美。

明式家具造型上另外一特点是尤其讲求线条美。

它不以繁缛的花饰取胜,而侧重于家具外部轮廓的线条变化,因物而异,各呈其姿,给人以强烈的线条美。

如“S”形椅背,既相符人的生理特点,又别具一格。

线脚的变化和应用是明式家具线条造型的另外一体现。

线脚是指家具边框边沿的造型线条。

通过平面、凹面、凸面、阴线、阳线之间不同比例的搭配组合,构成千变万化的几何形断面,到达光鲜的装潢效果,极富艺术情趣。

明式家具装潢手法擅长提炼,精于取舍,主要通过木纹、雕刻、镶嵌和附属构件等来体现,到达了史无前例的水平。

【选料上,十分注意木材的纹理,凡纹理清晰好看的“美材”,老是放在家具的显著部份,格外隽永耐看。

】雕刻手法主要有浮雕、透雕、浮雕与透雕结合及圆雕等多种,其中以浮雕最为经常使用。

雕刻题材十分广泛,大致有卷草、莲纹、云纹、灵芝、龙纹、螭纹、花鸟、走兽、山水、人物、凤纹、宗教图案等。

刀法线条流畅,生动形象极富朝气。

雕刻的部位大多在家具的背板、牙板、牙子、围子等处,常做小面积雕刻,以少胜多,工精意巧的装潢效果格外引人注目。

清初家具因循明式家具的作风,但跟着历史发展,满汉文化的融合,和中西文化交换的影响,清康熙年间逐步构成了“清式家具”作风,到乾隆时到达颠峰。

2017年西城区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总

2017年西城区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总

北京西城区2017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源远流长。

至明清时代,中国古典家具的制造进入了鼎盛期,明清家具用料讲究,造型简洁,榫卯.精密,宛若天成.......,表明当时中国的家具制作工艺已经登峰造极.。

评价一件古典家具的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古典家具的材质价值不同的材质价位差别甚大,直接影响家具的价值。

例如紫檀属植物约有十五种,而传统认识中的紫檀只有一种。

为印度南部迈索尔邦特产,学名“檀香紫檀”,出材率非常低,只有10%到15%,做小件家具的短材一般6.5到7.8万元一吨,做大件家具价位则在10万到20万元一吨。

在紫檀属植物中,除檀香紫檀外,其余材种皆归属于“草花梨”种群内,出材率达70%,其价格要低得多,只要几千元一立方。

所以,确定材质,在评定家具价值时至关重要。

二、这在明式家具中反映得最为突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圈椅。

其背板全部用厚板挖制而成,呈“S”形,它是根据人体脊.背的自然曲线设计的。

椅背后边柱上端微向后弯,搭脑正中亦向后弯,使后背形成100度至105度的背倾角,坐面多用弹性很强的藤席,人坐在上面,藤席受压下垂,与坐面前沿形成3度到5度的坐倾角,这个角度,按现代人体工程学研究,为人体休息最佳角度。

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在500年前的明代已经把家具的造型和人体各部的关系科学地结合起来。

三、无论何种器物,都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无可替代的实物见证,一般来说,年代越久其价值就越高。

当然器物本身要有确凿.的年代依据,如款识.。

款识有年号款,购置款和纪念款等。

有的器物虽无款识,但有史料或其它记载可证实其制作年代以及流传过程,也属于有准确纪年之物。

这些有明确纪年的家具对我们研究各时期家具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古典家具的文化价值数千年来,家具始终与社会的政治、文化及人们的风俗、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保持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高三试题—2016-2017年高三上学期西城区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三试题—2016-2017年高三上学期西城区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几小题。

1.(1)材料一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源远流长。

至明清时代,中国古典家具的制造进入了鼎盛期。

明清家具用料讲究,造型简洁,榫卯精密,宛若天成,表明当时中国的家具制作工艺已经登峰造极。

评价一件古典家具的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古典家具的材质价值不同的材质价位差别甚大,直接影响家具的价值。

例如紫檀属植物约有十五种,而传统认识中的紫檀只有一种,为印度南部迈索尔邦特产,学名“檀香紫檀”,出材率非常低,只有10%到15%,做小件家具的短材一般6.5到7.8万元一吨,做大件家具价位则在10到20万元一吨。

在紫檀属植物中,除檀香紫檀外,其余材种皆归属于“草花梨”种群内,出材率达70%,其价格要低得多,只要几千元一立方。

所以,确定材质,在评定家具价值时至关重要。

二、这在明式家具中反映得最为突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圈椅。

其背板全部用厚板挖制而成,呈“S”形,它是根据人体脊背的自然曲线设计的。

椅背后边柱上端微向后弯,搭脑正中亦向后弯,使后背形成100度至105度的背倾角。

坐面多用弹性很强的藤席,人坐在上面,藤席受压下垂,与坐面前沿形成3度到5度的坐倾角,这个角度,按现代人体工程学研究,为人体休息最佳角度。

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在500年前的明代已经把家具的造型和人体各部的关系科学地结合起来。

三、无论何种器物,都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无可替代的实物见证,一般来说,年代越久其价值就越高。

当然器物本身要有确凿的年代依据,如款识。

款识有年号款、购置款和纪念款等。

有的器物虽无款识,但有史料或其它记载可证实其制作年代以及流传过程,也属于有准确纪年之物。

这些有明确纪年的家具对我们研究各时期家具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古典家具的文化价值数千年来,家具始终与社会的政治、文化及人们的风俗、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保持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智慧树知到《明清古家具鉴赏》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明清古家具鉴赏》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明清古家具鉴赏》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知到《明清古家具鉴赏》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中国古代家具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伴随着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生活方式的变革,家具的形制也经历了由低矮型向高型的变化。

对错答案: 对2、元代家具形体重厚,造型饱满多曲,雕饰繁复。

出现了罗锅怅、霸王帐、展腿式等品种造型总体上给人以雄壮、奔放、生动、富足之感。

对错答案: 对3、椅子的靠背板与人体的接触面被加工成S 型,这样的做法是从宋代开始的。

对错答案: 错4、明式家具的形成主要体现于工匠技艺与智慧的结合。

对错答案: 错5、苏作家具传统的工艺做法以“惜料如金”闻名于世,常常运用攒接、斗簇工艺将小料攒成各式图案应用于家具中。

对错答案: 对6、自乾隆朝开始崇尚精雕细刻、镶石嵌玉的错彩镂金之美。

对错答案: 错7、在唐代,家具的发展改变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这种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中国的广为传播从而促进了唐代高型家具的发展。

伊斯兰教波斯教佛教基督教答案: 佛教8、简约的结构形态和极素雅的装饰风格是()绝大多数家具的特点。

唐代宋代元代明代答案: 宋代9、()被称之为明清家具的三大名作。

苏作京作鲁作广作答案: 苏作,京作,广作10、广作家具形式多样,用材硕大,注重(),给人一种雄浑稳重、富贵华丽的视觉感受。

雕刻镶嵌彩绘包镶答案: 雕刻,镶嵌第二章1、太师椅是中国唯一一种以官衔命名的家具。

对错答案: 对2、圈椅即汉末北方传入的胡床,形制为前后两腿交叉,交接点作轴,上横梁穿绳代当。

对错答案: 错3、圈椅的椅圈与交椅椅圈完全相同,交椅以其面下特点而命名,圈椅则以其面上特点而命名。

对错答案: 对4、南方人喜欢用厚而软的铺垫,床屉大多用木板制作。

2020-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题06 论述类文本阅读_71-75

2020-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题06  论述类文本阅读_71-75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先概述了明代家具的发展背景,随后重点论述了漆饰家具与硬木家具的特征。

B.文章论述家具特色各有侧重,明式家具详述用材做工,清式家具则详述宫廷家具。

C.文章第三段运用事例论证的论述方法,概括分析出了清代宫廷家具的主体风格特色。

D.作者花费大量笔墨分述明清家具特色,是为了阐述明清家具对世界艺术的重大影响。

解析A项,说法不当,第二段的意思,“论述了漆饰家具”,但非“重点论述”。

答案A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木作行业出现,不仅是硬木家具业新兴的标志,也是明代家具业发展特色之一。

B.如果明式家具木料的色泽纹理不美观,就会以施漆美饰,进而促进漆作行业兴旺。

C.用料、装饰、做工都会影响到家具整体感,因而制作中不能偏倚其一而有损整体。

D.继承创新不仅让家具业积极影响了文化艺术,也成为了家具业不断发展的生命动力。

解析B项,曲解文意,依据第一段“不仅木作、漆作行业兴旺”的表述,并结合第二段内容,并不能得出“木料的色泽”与“漆作行业兴旺”之间存有“促进”关系。

答案B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如果将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与中华价值观进行一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中华价值观特别强调义务先于权利。

换言之,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而中华价值观特别是儒家价值观则更强调义务的优先性。

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强调义务为先,互相承担义务是中国伦理的根本特色。

他认为近代以来西方个人主义盛行,形成了一种个人本位的社会,其弊甚多,而中国则是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他说:“人生必有与其相关系之人,此即天伦;人生将始终处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此即伦理。

亲切相关之情,发乎天伦骨肉;乃至一切相关之人莫不自然有其情,情谊所在,义务生焉。

父义当慈,子义当孝。

兄之义友,弟之义恭,夫妇朋友至一切相与之人莫不自然互有应尽之义,伦理关系即表示一种义务,一个人似不为自己而存在,而以对方为重,近世之西洋人反是,处处形见其本位主义,一切从权利观念出发。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二十一 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二十一 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

备考专项狂练二十一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一、(西南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上适应性考试)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也,少有气力,好游侠,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群聚相随,挟持弓弩,负毦带铃,民闻铃声,即知是宁。

往依刘表,因居南阳,不见进用,后转托黄祖,祖又以凡人畜之。

于是归吴。

周瑜、吕蒙皆共荐达,孙权加异,同于旧臣。

宁陈计曰:“今汉祚.日微,曹操弥憍①,终为篡盗。

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

宁已观刘表,虑既不远,儿子又劣,非能承业传基者也。

至尊当早规之,不可后操。

图之之计,宜先取黄祖。

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财谷并乏左右欺弄务于货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

舟船战具,顿废不修,怠于耕农,军无法伍。

至尊今往,其破可必。

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

”权深纳之。

张昭时在坐,难曰:“吴下业业②,若军果行,恐必致乱。

”宁谓昭曰:“国家以萧何之任付君,君居守而忧乱,奚以希慕古人乎?”权举酒属宁曰:“兴霸,今年行讨,如此酒矣,决以付卿。

卿但当勉建方略,令必克祖,则卿之功,何嫌张长史之言乎?”权遂西,果禽祖,尽获其士众。

遂授宁兵,屯当口。

宁虽粗猛好杀,然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能厚养健儿,健儿亦乐为用命。

建安..二十年,从攻合肥,会疫疾,军旅皆已引出,唯车下虎士千余人。

并吕蒙、蒋钦、凌统及宁,从权逍遥津北。

张辽觇望知之,即将步骑奄至。

宁引弓射敌,与统等死战。

宁厉声问鼓吹何以不作,壮气毅然,权尤嘉之。

宁厨儿曾有过,走投吕蒙。

蒙恐宁杀之,故不即还,后宁赍礼礼蒙母,乃出厨下儿还宁。

宁许蒙不杀。

斯须还船,缚置桑树,自挽弓射杀之。

毕,敕.船人更增舸缆,解衣卧船中。

蒙大怒,击鼓会兵,欲就船攻宁。

宁闻之,故卧不起。

蒙母徒跣出谏蒙曰:“至尊待汝如骨肉,属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杀甘宁?宁死之日,纵至尊不问,汝是为臣下非法。

”蒙素至孝,闻母言,即豁然意释,自至宁船,笑呼之曰:“兴霸,老母待卿食,急上!”宁涕泣欺欷曰:“负卿。

明清家具感悟

明清家具感悟

明清家具感悟
明清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发展的高峰,代表着中国文化的高超技艺和艺术成就。

在这两个时代,家具制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人们对家具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在我看来,明清家具的最大特点就是精湛技艺和高雅审美。

无论是材质、款式、雕刻、绘画等方面,都表现出极高的技术水平和文化内涵。

明清家具的设计和制作,常常利用植物的枝叶、动物的皮毛、矿物的材料等天然材料,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同时,家具上的图案和纹饰,也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意蕴,如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诗词、歌赋、绘画等艺术形式,让人们在欣赏家具的同时,也深刻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

明清家具的雕刻也是一大特色。

家具上的雕刻技法种类繁多,线条婉转流畅,形态生动逼真,常常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艺术的元素,展现了制作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雕刻的过程中,制作者常常注重细节,追求精湛技艺和完美雕刻效果,这些工艺和技艺的传承,也让明清家具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明清家具的在使用和收藏价值上也表现出了极高的价值。

家具的使用和收藏价值,不仅在于它本身的艺术价值,更在于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在现代,明清家具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综上所述,明清家具在技艺、审美、文化内涵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平,让人们对家具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明清家具不仅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艺术和文化爱好者不可错过的珍贵艺术品。

明清家具论文

明清家具论文

我国的家具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发展取决于人们起居方式的变化。

从商周到秦汉,是以席地跪坐为中心的家具;从魏晋到隋唐,是席地坐与垂足坐并存交替的家具;北宋以后,是以垂足坐为主家具。

其总的趋势是矮型家具向高型家具发展。

但真正将中国家具推向艺术顶峰的,还是精工细制的明式家具。

优良的材质,纯朴的纹理,舒适的造型,简洁的雕饰,这些都是其它时期的家具所无法比拟的。

而明式家具中夹杂着文人化的意趣,体现着古人求真崇朴的思想,这又是前朝后代的家具所无法拥有的。

中国传统家具多以较名贵的优质木材做成,这些木材均有不同的色彩和纹理,因此很少雕刻花纹,而且材质坚硬,木性稳定,能制出复杂的榫卯,以及刻出各式各样的装饰线条和花纹。

所用木材有:紫檀木、花梨木、鸡翅木、铁梨木、红木、楠木、乌木、椐木等。

清代家具有不同于明式家具的独到之处。

其总体尺寸要比明式家具宽大,形成稳定、浑厚的气势。

而样式也十分丰富:有床座榻,屏灯笼,箱橱柜,椅凳墩,桌几案等。

例如新兴的太师椅就有多种式样,至于靠背、扶手、束腰、牙条等新形式,更是层出不穷。

装饰上求多、求满,常运用描金、彩绘等手法,显出光华富丽、金碧辉煌的效果。

而在家具的作工方面,又有京坐、广作、苏作之分,使清代家具完全系统化、风格化。

明代这是我过古典家具成就的高峰和代表,在世界家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明式家具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造型简练,以线为主、严格的比例关系是明代家具造型的基础。

局部与局部的比例(如坐高与椅背高的尺度比),细部装饰与整体形态的比例,都极为匀称而协调。

如:椅子、桌子等家具,其上部与下部,其腿部、靠背、搭脑之间,他们的高低、长短、粗细、宽窄都会令人感到无可挑剔地匀称、协调,并且与功能要求极相符合,没有多余的累赘,整体感觉就是线的组合。

其各个部件的线条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和大方之美。

结构严谨,做工精细。

明代家具的榫卯结构,极富科学性。

不用钉子不用胶,不受自然条件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作上采用攒边等做法。

浅谈中国家具的精髓-明清家具

浅谈中国家具的精髓-明清家具

卷书琴桌"螺钿梳妆台"五屏螺钿榻等$均为清式家具的 精粹#家具 种 类 为 坐 卧 类 家 具 有 太 师 椅" 扶 手 椅" 圈 椅" 躺椅"交 椅" 连 椅" 凳" 杌" 交 杌" 墩" 床" 榻 等* 凭 倚 承物类家 具 有 圆 桌" 半 圆 桌" 方 桌" 琴 桌" 炕 桌" 书 桌" 梳妆桌"条几 (案)" 供 桌 (案 )" 花 几" 茶 几 等* 贮 藏 类 家具有博古柜架"架格"闷芦橱"书柜"箱等*其他家具 还有座屏"围屏"灯架等#
明式家具制作工艺精细合理$全部以精密巧妙的榫卯 结合部件$大平板则以攒边方法嵌入边框槽内$坚实牢固$ 能适应冷热干湿变化#高低宽狭的比例或以适用美观为出 发点$或有助于纠正不合礼仪的身姿坐态#装饰以素面为 主$局部饰以小面积漆雕或透雕$以繁衬简$朴素而不俭$ 精美而不繁缛#通体轮廓及装饰部件的轮廓讲求方中有圆" 圆中有方及用线的一气贯通而又有小的曲折变化#家具线 条雄劲而流利#家具整体的长"宽和高$整体与局部$局 部与局部的权衡比例都非常适宜#家具工艺到了清代总的 来看造型已趋向笨重$并一味追求富丽华贵$由于繁缛的 雕饰破坏了造型的整体感$触感也不好#但在民间$家具 仍沿袭 %明式& 程式$保留了朴实简洁的风格#
明的明代家具风格#把中国古代家具推向顶峰时期$
仗恢复和发展明代优秀传统#家具保持着明代的一贯作法#
明代家具是在宋%元家具的基础上发展成熟的#形成
并且有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如漆家具中的康熙黑漆嵌螺钿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市级示范高中2019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市级示范高中2019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市级示范高中2019届高三12月联考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代手工业高速发展,文化艺术复兴昌盛,在这种情况下,明代在衣、食、住、用等领域里,出现了种种不寻常的文化现象。

家具成了流通的商品,许多文人雅士参与了室内设计和家具造型。

在全国最富庶的江南地区,不仅木作、漆作行业兴旺,而且出现了一批专做硬木家具的小木作行业。

店铺内不仅生产出售各种硬木家具,店主还常常根据用户需求到家中加工制造。

按不同的用材,明代家具可分为传统的漆饰家具和新颖的硬木家具,以及采用竹藤等制作的民间家具。

国内最早的漆饰家具是明宣德年间的方角双门橱,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

这种被称为雕漆的工艺,比单纯填漆家具更华丽.明中叶后,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出现了以黄花梨、紫檀木等优质木材为主材的復木家具。

在另外的广大南方地区,人们就地取材,制成别具一格的竹家具,尤以斑竹所制枝木家具最为贵重。

明代家具在宋代家具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明式家具品种丰富,用材多样,其中以黄花梨最佳.这种硬木色泽柔和、纹理清晰坚硬,富有弹性。

由于木质坚硬且有弹性,所制家具用料的横断面很小。

因此,家具造型简练、挺拔。

由于木材本身的色泽纹理美观,所以明式家具很少施漆,仅仅擦上透明蜡即可充分显示木材本身质感。

另外,明式家具制作工艺精细合理,全部以精密巧妙的榫卯结合部件,坚实牢固,能适应冷热干湿变化。

高低宽狭的比例或以适用美观为出发点,或有助于纠正不合礼仪的身姿坐态。

清代家具多结合厅堂、卧室等不同居室进行设计,分类详尽,功能明确。

清代家具中最出色的是宫廷家具.各种宫廷家具色彩鉤丽、纹饰华美。

其中,最华贵富丽的雕漆家具以吉祥图案为装饰主题,刀法深锐,花纹与離刻手法均严整细密,无论在中国家具史上,还是中国漆器史上,都是不可多得的杰作。

这些家具的主要特征是:造型庄重,雕饰繁重,体量宽大,气度去伟,脱离了宋明以来家具秀丽实用的淳朴气质,并逐步扩展成了“清式”家具的主体风格。

30道中国明代家具知识选择题和答案

30道中国明代家具知识选择题和答案

30道中国明代家具知识选择题和答案1. 明代家具的主要特点之一是(A)A. 造型简练、以线为主B. 装饰繁复C. 色彩鲜艳2. 以下哪种木材在明代家具中较为常用(C)A. 松木B. 杨木C. 黄花梨3. 明代椅子的典型样式是(A)A. 官帽椅B. 太师椅C. 圈椅4. 明代桌子的常见类型有(B)A. 圆桌B. 方桌C. 折叠桌5. 明代家具注重(A)的表现。

A. 结构美B. 装饰美C. 色彩美6. 明代家具的装饰纹样以(A)为主。

A. 吉祥图案B. 山水风景C. 人物故事7. 明代床榻的高度通常(B)A. 较高B. 较低C. 适中8. 明代家具的制作工艺精湛,其中(C)的运用较为突出。

A. 雕刻B. 镶嵌C. 榫卯9. 明代家具的设计受到(A)思想的影响。

A. 儒家B. 道家C. 佛家10. 以下哪种明代家具体现了收纳功能(B)A. 屏风B. 箱柜C. 衣架11. 明代家具的装饰风格呈现出(C)的特点。

A. 豪放大气B. 富丽堂皇C. 古朴典雅12. 明代椅子的座面通常采用(A)材料。

A. 木材B. 藤编C. 皮革13. 明代家具中,(B)是常见的装饰手法。

A. 鎏金B. 髹漆C. 镶嵌宝石14. 明代桌子的腿部造型多样,以下哪种较为典型(C)A. 直腿B. 弯腿C. 三弯腿15. 明代家具的发展与(A)的繁荣密切相关。

A. 商品经济B. 农业经济C. 手工业经济16. 以下哪种明代家具具有休闲功能(B)A. 书桌B. 躺椅C. 梳妆台17. 明代家具的色彩以(C)为主色调。

A. 红色B. 黄色C. 黑色18. 明代家具的设计注重(A)的合理性。

A. 人体工学B. 装饰效果C. 材料利用19. 以下哪种明代家具常用于卧室(C)A. 茶几B. 花几C. 床20. 明代家具的制作注重细节,以下哪项不属于细节之处(B)A. 榫卯的精密B. 木材的重量C. 线脚的处理21. 明代家具在造型上追求(A)的美感。

浅谈中国明清家具装饰艺术

浅谈中国明清家具装饰艺术

浅谈中国明清家具装饰艺术
中国明清家具是中国家具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它的设计和制作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这些家具通常是由珍贵的木材制成,具有精致的雕刻和细致的装饰,代表了中国古代家具制作技艺的巅峰。

明清家具的特点是造型简洁、线条流畅、比例协调,以及多样化的装饰。

其中,雕刻是最重要的装饰形式之一。

明清家具雕刻技艺独步天下,精美绝伦,传承了中国古代的雕刻艺术,以龙、凤、狮子等神兽为主题,以花鸟、山水等自然景观为辅助,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明清家具的颜色多以红木和紫檀为主,其纹理细密而纹路独特,经过精细的打磨和上漆,让家具表面呈现出鲜艳的色泽和光泽。

同时,明清家具的装饰还有一些其他的特点,如金线、银贴、玉鱼、珐琅等装饰材料,使得家具更加豪华、精致。

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明清家具的结构设计与功能使用相结合,用心考虑人的需求,例如文房用具的存储、床的舒适度、座位的稳定性等方面。

家具的设计,不仅仅追求美感,更注重实用价值,这一点也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特点。

总之,中国明清家具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代表了中国古代家具制作技艺的高峰,仍然广泛地应用在现代生活中。

浅谈中国家具的精髓——明清家具

浅谈中国家具的精髓——明清家具

作者: 王翔子
作者机构: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设计系,河南郑州450052
出版物刊名: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页码: 74-75页
主题词: 明清时期 中国 明式家具 清式家具 造型 室内陈设品 传统文化 材料 设计理念
摘要:明清作为中国最具影响的家具时代,不仅是我国家具发展的鼎盛时期,也影响了中国室内装饰的风格和特点,同时在世界文化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明代家具是在宋元家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制作工艺精细合理,用材考究,选型朴实大方,风格鲜明;清代家具造型厚重,形式繁多,技艺精良,材料精细.明清家具作为室内主要日用品和陈设品,应用于民居、园林和宫廷,是中国古代追求家具完美和恬静生活的反映.。

明清家具详解

明清家具详解

明清家具详解明清家具作为中国古典家具的精髓所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

二者一脉相承,而又各有不同:明式家具简练,以造形取胜;清式家具繁琐,以装饰见长。

两者原料材质精良制作工艺的精湛,装饰技法的独特多样使之在世界家具领域中别具魅力。

本文着重在造型、装饰手法、选材与结构上进行比较研究,并分析造成明清家具不同风格的原因,以便进一步了解明清这段盛世家具的风格内涵。

明清家具是中国乃至世界家具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华夏子孙智慧的结晶。

明式家具是指制作于明至清代前期材美工精、典雅简朴具有特定造型风格的家具。

明式家具以结构上的合理化与造型上的艺术化,充分地展示出简洁、明快、质朴的艺术风貌。

并善于将雅俗熔于一炉。

雅而致用,俗不伤雅,达到美学、力学、功用三者的完美统一。

明清两代的家具除了造型优美,结构牢固,装饰性强,民族味浓等共同特点外,还因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结构类似等特点而并称于世。

是中国古典家具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是中国家具的精髓所在。

清代家具是在明代家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又有自己的风格。

清初家具沿袭明式家具,然而,随着历史发展,满汉文化的融合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清康熙年间逐渐形成了注重形式、追求奇巧、崇尚华丽气派的清式家具风格,到乾隆时达到巅峰。

乾隆时期的家具,尤其是宫廷家具,材质优良、做工细腻,多种材料、多种工艺结合运用,是清式家具的典型代表。

所以,即使是清代制作的明式家具也具有明显的清代家具的装饰风格。

明清家具装饰风格比较(一)造型1.明式家具:简练挺秀,以线为主明式家具造型特别讲究线条美且功能合理。

它不以繁缛的花饰取胜,而着重于家具外部轮廓的线条变化,因物而异,各呈其姿,给人以强烈的线条美。

如“S”形椅背,既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又别具一格。

明式家具造型简洁,刀法疏朗明快,不事雕琢。

不论是椅凳类、几案类、橱柜类、床榻类,还是台架类,其造型都是简练质朴、比例匀称、线条雄劲,以线为主。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已审阅)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已审阅)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语文本试卷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源远流长。

至明清时代,中国古典家具的制造进入了鼎盛期。

明清家具用料讲究,造型简洁,榫卯.精密,宛若天成....。

....,表明当时中国的家具制作工艺已经登峰造极评价一件古典家具的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古典家具的材质价值不同的材质价位差别甚大,直接影响家具的价值。

例如紫檀属植物约有十五种,而传统认识中的紫檀只有一种,为印度南部迈索尔邦特产,学名“檀香紫檀”,出材率非常低,只有10%到15%,做小件家具的短材一般6.5到7.8万元一吨,做大件家具价位则在10到20万元一吨。

在紫檀属植物中,除檀香紫檀外,其余材种皆归属于“草花梨”种群内,出材率达70%,其价格要低得多,只要几千元一立方。

所以,确定材质,在评定家具价值时至关重要。

二、这在明式家具中反映得最为突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圈椅。

其背板全部用厚板挖制而成,呈“S”形,它是根据人体脊.背的自然曲线设计的。

椅背后边柱上端微向后弯,搭脑正中亦向后弯,使后背形成100度至105度的背倾角。

坐面多用弹性很强的藤席,人坐在上面,藤席受压下垂,与坐面前沿形成3度到5度的坐倾角,这个角度,按现代人体工程学研究,为人体休息最佳角度。

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在500年前的明代已经把家具的造型和人体各部的关系科学地结合起来。

三、无论何种器物,都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无可替代的实物见证,一般来说,年代越久其价值就越高。

当然器物本身要有确凿.的年代依据,如款识.。

款识有年号款、购置款和纪念款等。

有的器物虽无款识,但有史料或其它记载可证实其制作年代以及流传过程,也属于有准确纪年之物。

这些有明确纪年的家具对我们研究各时期家具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高三语文专题练习【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论证题)】

高三语文专题练习【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论证题)】

高三语文专题练习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论证题)(时间:30分钟满分:2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19分)材料一景德镇制瓷史上具有特色的产品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宋代的青白瓷,第二是元明清的青花瓷,第三是清代的粉彩瓷。

青白瓷是北宋初景德镇窑工在五代青瓷和白瓷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原料特点和广大民众审美需求的变化,模仿青白玉质和玉色的效果而创造出来的。

这种风格独特的单色釉瓷器使景德镇在宋代进入了中国名窑的行列。

景德镇这个响亮的名称,就是因为宋真宗赵恒偏爱青白瓷,而于公元1004年的景德元年用自己的年号来命名的。

一个皇帝将自己的年号赐予一个城镇,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这自然促进了景德镇青白瓷的发展。

青花瓷是一种运用钴料进行釉下装饰的瓷器。

它虽早在唐代河南的巩县窑就已萌芽,但真正成熟来自元代中后期景德镇窑工的贡献。

景德镇元代青花瓷的烧制成功,既得益于宋代青白瓷的烧制基础,又得益于磁州窑、吉州窑釉下黑彩瓷的生产技术,同时还得益于此前波斯对青花钴料的运用。

元代青花瓷对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青白瓷。

由于青花瓷具有素雅大方、纹饰丰富、彩料不易磨损、无铅毒等优点,很快赢得了国内外各阶层的普遍青睐,并成为明清景德镇瓷器生产数量最多的品种。

元代以后,以青花为主的彩瓷逐渐统治了明清时代整个世界瓷器的市场,景德镇开始真正成为中国及世界的制瓷中心。

粉彩瓷是一种釉上彩瓷,它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从康熙珐琅彩瓷器蜕化而来的。

粉彩瓷器到了雍正、乾隆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但很快地取代五彩瓷成为景德镇釉上彩瓷的主流,而且也成为能够与青花瓷器抗衡的景德镇瓷器的主要品种。

粉彩瓷的色彩丰富,有立体感,形象刻画生动细腻,给人以华丽富贵的艺术感觉,正好迎合了清代追求华丽丰满的审美思潮。

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瓷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扩大,景德镇的瓷业发展空前繁盛。

然而,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世界制瓷业逐渐进入了多元争霸的时代。

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景德镇瓷业的国际地位每况愈下,昔日陶瓷霸主的地位怎么也恢复不了。

青海省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I)卷

青海省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I)卷

青海省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三上·呼兰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古典家具的发展源远流长。

至明清时代,中国古典家具的制造进入了鼎盛期。

明清家具用料讲究,造型简洁,榫卯精密, ,表明当时中国的家具制作工艺已经。

这里面很有特色的是家具上的吉祥图案。

吉祥图棠在家具上的运用大约起源于商周,至宋代已被广泛使用,明清更盛,达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

它不仅有洪福吉祥之内涵,更是绘画艺术和语言艺术的。

中国古典家具吉祥图案的构成手法很多。

利用汉语的谐音表达某种吉祥寓意,在吉祥图案的运用中十分普遍。

也可以根据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有着不同的生态属性,借物寓志,附会象征。

例如,鹿的不食荤腥、性情温顺比作仁,马之顺从主人谓之义等。

()。

例如金线、玉石、元宝等都是属于财物象征的,表示对富贵的追求。

文字本身就具有很好的装饰性,装饰在家具上有较强表现力的文字或其各种变体或书法形式都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手段。

像“福”“禄”“寿”“喜”四个字,常与室内艺术品或屏风雕刻结合起来,体现出书法艺术和民族工艺的,颇具意味。

家具上很多吉祥图案综合运用了以上多种构成手法,涵意更丰富,作品也更加成熟。

(1)文中划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有较强表现力的装饰在家具上的文字或其各种变体或书法形式都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手段B . 将有较强表现力的文字或其各种变体或书法形式装饰在家具上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手段C . 文字或其各种变体或书法形式装饰在家具上时有较强的表现力,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手段D . 装饰在家具上的有较强表现力的文字或其书法形式或各种变体都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手段(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用代表性事物来寓意吉祥喜庆,是吉祥图案对素材的直接应用,给人最为直观的祈福印象B . 吉祥图案直接应用素材,然后可用代表性事物来寓意吉祥喜庆,给人最为直观的祈福印象C . 给人最为直观的祈福印象的方法就是用代表性事物寓意吉祥喜庆,吉祥图案直接应用素材D . 用寓有吉祥喜庆意思的代表性事物作为素材直接用于吉祥图案,给人最为直观的祈福印象(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宛若天成登堂入室珠联璧合相反相成B . 蹙金结绣登堂入室并驾齐驱相应相生C . 宛若天成登峰造极珠联璧合相应相生D . 蹙金结绣登峰造极并驾齐驱相反相成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2017·阳东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明清家具精妙结构大揭秘

明清家具精妙结构大揭秘

明清家具精妙结构大揭秘我国传统家具结构有悠久而优良的传统,至宋代而愈趋成熟。

自宋历明,又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各部位的有机组合既提炼到简单明确,合乎力学原理,又十分重视实用与美观。

材料的使用,力求不悖其本性,善于展显其长而隐避其短。

某些手法在节约用料上颇有成效。

这些优点的萃合,使我国传统家具结构千百年来形成一个精练合理、实用美观而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完整体系。

举其大者,传统家具结构有下列几个特点,它们主要集中表现在明及清前期的家具上:以立木作支柱,横木作联结材,吸取了大木构架和壶门台座的式样和手法。

跟房屋、台座一样,家具的平面、纵的或横的断面,除个别变体外,都作四方形。

四方形的结体是可变的、不稳定的,但由于传统家具使用了“攒边装板”、各种各样的枨子、牙条、牙头、角牙、短柱及托泥等等,加强了结点的刚度,迫使角度不变,将支架固定起来,消除了结体不稳定的缺憾,同时还能将重量负荷,均匀而又合理地传递到腿足上去。

各构件之间能够有机地交代联结而达到如此的成功,是因为那些互避互让、但又相辅相成的榫子(南方叫“榫头”)和卯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更因为使用了质理坚实致密的硬性木材,使匠师们能从心所欲地制造出各种各样精巧的榫卯来。

构件之间,金属的钉子完全不用,鳔胶粘合也只是一种辅佐手段,凭借榫卯就可以造到上下左右、粗细斜直,联结合理,面面俱到,工艺精确,扣合严密,间不容发,常使人欢喜赞叹,有天衣无缝之妙。

我国古代工匠在榫卯结构上的造诣确实不凡,这项宝贵遗产值得我们格外重视,认真地加以整理、研究和总结。

即使它对于我们今后的家具设计未必完全适用,还是应当有选择地去学习继承。

家具结构,试加归纳,分为以下四类:基本接合;腿足与上部构件的结合;腿足与下部构件的结合;另加的榫销。

当然,本文所涉及的只是明及清前期家具中常见的造法,要求详备是有困难的。

鲁班馆的老匠U币如石惠、李建元、祖连朋等都曾谈到,即使从事家具修理已几十年,仍偶然会发现某一榫卯或它的某一局部造法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家具的精髓——明清家具》_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
做题网
明代手工业高速发展,文化艺术复兴昌盛,在这种情况下,明代在衣、食、住、用等领域里,出现了种种不寻常的文化现象。

家具成了流通的商品,许多文人雅士参与了室内设计和家具造型。

在全国最富庶的江南地区,不仅木作、漆作行业兴旺,而且出现了一批专做硬木家具的小木作行业。

店铺内不仅生产出售各种硬木家具,店主还常常根据用户需求到家中加工制造。

按不同的用材,明代家具可分为传统的漆饰家具和新颖的硬木家具,以及采用竹藤等制作的民间家具。

国内最早的漆饰家具是明宣德年间的方角双门橱,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

这种被称为雕漆的工艺,比单纯填漆家具更华丽。

明中叶后,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出现了以黄花梨、紫檀木等优质木材为主材的硬木家具。

在另外的广大南方地区,人们就地取材,制成别具一格的竹家具,尤以斑竹所制硬木家具最为贵重。

明代家具在宋代家具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明式家具品种丰富,用材多样,其中以黄花梨最佳。

这种硬木色泽柔和、纹理清晰坚硬,富有弹性。

由于木质坚硬且有弹性,所制家具用料的横断面很小。

因此,家具造型简练、挺拔。

由于木材本身的色泽纹理美观,所以明式家具很少施漆,仅仅擦上透明蜡即可充分显示木材本身质感。

另外,明式家具制作工艺精细合理,全部以精密巧妙的榫卯结合部件,坚实牢固,能适应冷热干湿变化。

高低宽狭的比例或以适用美观为出发点,或有助于纠正不合礼仪的身姿坐态。

清代家具多结合厅堂、卧室等不同居室进行设计,分类详尽,功能明确。

清代家具中最出色的是宫廷家具。

各种宫廷家具色彩绚丽、纹饰华美。

其中,最华贵富丽的雕漆家具以吉祥图案为装饰主题,刀法深锐,花纹与雕刻手法均严整细密,无论在中国家具史上,还是中国漆器史上,都是不可多得的杰作。

这些家具的主要特征是:造型庄重,雕饰繁重,体量宽大,气度宏伟,脱离了宋明以来家具秀丽实用的淳朴气质,并逐步扩展成了“清式”家具的主体风格。

家具工艺到了清代,总体已趋笨重,并一味追求富丽华贵,繁缛的雕饰破坏了整体感。

但在民间,家具仍沿袭“明式”特色,保留了朴实简洁的风格。

中国家具艺术成就对世界艺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特别是明清家具。

西方一些著名设计师将西方古典主义风格与中国传统家具风格相互贯通,设计出既适合东方人口味又能引起西方人兴趣的创新家具。

(摘编自王翔子《浅谈中国家具的精髓——明清家具》,有删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