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四川大学普通物理(诉讼法学)考研真题-考研真题资料

合集下载

2001年全国法律硕士联考民法学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1年全国法律硕士联考民法学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1年全国法律硕士联考民法学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纸上所选答案的字母涂黑)1.公民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才符合宣告死亡的条件。

A.1年B.2年C.3年D.4年【答案】B【解析】《民法通则》第23条第1款规定,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①下落不明满4年的;②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2年的。

2.民事行为的有效条件包括()。

A.行为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B.行为人有意思表示C.行为内容不违法D.行为的形式为书面形式【答案】B【解析】一般而言,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备4个条件,即行为人主体适格、内容合法、意思表示真实、形式合法。

但是,对于民事行为而言,则不像民事法律行为的要求那么高,具体而言,民事行为只要求行为主体有意思表示即可,而不论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与否。

3.最长诉讼时效可以适用()的规定。

A.中止B.中断C.延长D.中止、中断和延长【答案】C【解析】根据《民通意见》第175条的规定,普通诉讼时效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而最长诉讼时效只适用延长的规定,不适用中止、中断的规定。

4.所有权的继受取得方式包括()。

A.添附B.买卖C.拾得遗失物D.善意取得【答案】B【解析】所有权取得方式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

所有权原始取得的方式包括生产、收益、先占、添附、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善意取得、国有化、没收等。

所有权继受取得的方式包括法律行为(如买卖、赠与)和法律行为以外的事实行为(如继承遗产、接受遗赠)。

5.善意取得制度适用于()。

A.不动产B.枪支弹药C.毒品D.货币【答案】AD(原答案为D)【解析】根据2007年生效的《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善意取得制度也能适用于不动产。

B项,枪支弹药属于国家管制的物品,不适用善意取得;C项,毒品属于国家禁止流通的物品,不适用善意取得。

2001法律硕士全国联考基础课民法学试题

2001法律硕士全国联考基础课民法学试题

2001法律硕士全国联考基础课民法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公民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

A、1年B、2年C、3年D、4年【答案】A【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宣告死亡的时间条件。

宣告死亡是法律上对下落不明达一定期限的人所作的死亡推定,所以时间条件尤为重要。

根据《民法通则》第23条规定:“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宣告他死亡。

(1)下落不明之日起满4年的;(2)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自事故发生之日起满2年的。

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自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

需注意的是,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也要满4年(《民法通则意见》第27条)。

因此,B项正确。

【考生注意】类似题目需要注意的是时间界限。

当遇到以时间作为适用的条件的,与相关制度一起记忆。

如宣告失踪适用的时间条件是2年,不管任何情况。

其正好与意外情况下宣告死亡适用的时间一致。

该题可能在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比较中出现。

2.民事行为的有效条件包括()。

A、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B、行为人有意思表示C、行为内容不违法D、行为形式为书面形式【答案】B【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事行为的有效条件。

出题人给考生绕了一个小圈子,该题实际上是考查民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

民事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在不清楚民事行为的有效条件的情况下,可直接与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相对照,不难得出结论。

民事法律行为人有效要件包括三个方面:主体合格,即是有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内容合法,即行为内容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三是意思表示真实,即不是基于欺诈或胁迫等做出的意思表示。

本题所给选项中A、C、D三项都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要求,只有B符合。

四川大学考研专业课历年真题资料三(免费下载)

四川大学考研专业课历年真题资料三(免费下载)

四川大学考研专业课历年真题资料三(免费下载)1.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原理(会计学、企业管理)2001试题资料下载2.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原理(会计学、企业管理)2002试题资料下载3.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原理(管理科学与工程)20052001试题资料下载4.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原理(会计学、企业管理)2000试题资料下载5.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原理(管理科学与工程)2005试题资料下载6.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运筹学2005试题资料下载7.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城市规划设计(8小时)2005试题资料下载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四川大学政治学院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试题资料下载31.四川大学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试题资料下载32.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高等数学(环境科学专业)2005试题资料下载33.四川大学政治学院政治学原理2005试题资料下载34.四川大学政治学院邓小平理论2002试题资料下载35.四川大学政治学院政治学原理2004试题资料下载36.四川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2004试题资料下载37.四川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2005试题资料下载38.四川大学数学院数学分析、高等代数2004试题资料下载39.四川大学数学院数分、高代基础2003试题资料下载40.四川大学数学院概率统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2004试题资料下载41.四川大学数学院数学分析、高等代数2005试题资料下载42.四川大学数学院常微分方程2005试题资料下载43.四川大学数学院数学分析2002试题资料下载44.四川大学数学院泛函分析2003试题资料下载45.四川大学数学院概率论2002试题资料下载46.四川大学数学院近世代数2004试题资料下载47.四川大学数学院泛函分析2002试题资料下载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2002试题资料下载7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外文学2002试题资料下载72.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外文学2000试题资料下载73.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古代汉语2000试题资料下载74.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古代汉语2001试题资料下载75.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古代汉语(中文)2001试题资料下载76.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古代汉语2003试题资料下载77.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古代汉语2002试题资料下载78.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古代汉语(中文)2000试题资料下载80.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古代汉语(中文)2002试题资料下载8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外国文学史1997试题资料下载82.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外国文学史1998试题资料下载83.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外国文学史1999试题资料下载84.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外国文学史2000试题资料下载85.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外国文学史2001试题资料下载86.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外国文学(含比较文学)2004试题资料下载87.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外国文学(含比较文学)2003试题资料下载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10.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史论2005试题资料下载11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史论2003试题资料下载112.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史论2000试题资料下载113.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史论2001试题资料下载114.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比较文学2001试题资料下载115.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现代汉语2000试题资料下载116.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比较文学2002试题资料下载117.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现代汉语2003试题资料下载118.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西方文论2000试题资料下载120.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现代汉语2002试题资料下载12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现代汉语2005试题资料下载122.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比较文学2000试题资料下载123.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西方文论2001试题资料下载124.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语言学概论2000试题资料下载125.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西方文论2002试题资料下载126.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语言学概论2001试题资料下载127.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语言学概论2002试题资料下载147.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普通物理(力学、电学、光学)(光学、无线电物理专业)2001试题资料下载148.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普通化学2002试题资料下载149.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普通物理(力学、电学、光学)(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2003试题资料下载150.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普通物理(力学、电学、光学)(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2002试题资料下载。

2001年全国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1年全国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1年全国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真题及详解第一部分法学基础理论一、名词解释(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1.法的预测作用答:法的预测作用是指人们根据法律可以预先估计人们相互间将怎样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等,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

2.私法答:私法主要是指关于个体与个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民法、商法等。

二、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法律的产生经历了一个从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发展过程。

【答案】√【解析】原始习惯先是被国家认可为习惯法,接着又发展为国家的立法,出现成文法。

2.法律与道德都是由一定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答案】√【解析】法律和道德作为人们的行为准则,都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和强制性,只不过法律的强制力是国家强制力,而道德的强制力是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内在修养等通过人们的内在的自觉而进行的,道德是一种内在强制力。

3.法的内容最终是由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的。

【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从人们对法的认识过程来看,法的第一层次本质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但这绝不是说法是以这种意志为基础的,更不意味着这种意志创造了社会经济关系。

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法的内容也最终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4.法的社会作用直接体现法的本质和目的。

【答案】√【解析】法对社会关系的作用即为法的社会作用。

从法对社会关系的作用上可以直接看出法的本质和目的是确认、维护并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

5.法律制定程序不同于立法程序。

【答案】×【解析】法律制定程序就是立法程序。

对法律制定应当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其既包括法的创制活动,也包括法的修改、补充、废止以及认可活动。

6.法律的两大基本的、主要的构成要素是法律概念和法律规范。

【答案】×【解析】一般认为,法律由规则、原则和概念三种要素组成,其中基本的、主要的构成要素是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

2001年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综合

2001年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综合

2001年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综合课试题法理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法的预测作用;【答案】法的作用是指法对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生活以及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功能。

作用对象涉及――对人的行为的作用和对社会的整体影响。

法的作用在直接意义上是指对人的行为的作用;在间接意义上指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法的预测作用是指人们根据法律可以预先估计人们相互间将怎样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等,从而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合理的安排。

法的预测作用有助于人们预测风险,评估损益,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益。

2.私法;【答案】。

公法和私是古罗马法学家首创的一种法律的分类方法。

它被大陆法系国家普遍采用。

根据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的说法:“公法是关于罗马国家的法律,私法是关于个人利益的法律。

”现代法学一般认为,凡是属于个人利益、个人权利、自由选择和平权关系的法就是私法,包括民法、商法、家庭法等。

二、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法律的产生经历了一个从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发展过程。

【答案】正确。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的产生规律【考点分析】尽管世界各国的历史条件不同,但是法的产生都有一般规律可循。

概括而言,法产生的一般规律有如下几个方面:法的产生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法的产生经历了一个长期渐进的发展过程;法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长期发展过程;法的产生经历了与道德、宗教等社会规范从融合到分离的过程。

•法律和道德是由一定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答案】正确。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与道德强制力【考点分析】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由经济关系最终决定、按照善恶标准来评价并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维持的规范、原则、意识的总称。

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特点在于:第一,它评价人们行为和思想的标准是善与恶,包括公正与偏私、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等等;第二,它依靠社会舆论、社会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持。

四川大学历年法律硕士复试笔试真题资料

四川大学历年法律硕士复试笔试真题资料

四川大学历年法律硕士复试笔试真题2006年法律硕士专业复试笔试科目:法理学(总体来说比较基础,有些题是太基础了反而不好答了,属于你知道但是说不清楚地那种,还考了几道选择题是关于西方法制史的内容好像,比如公法私法的划分是谁先提出来的实证主义和分析主义是谁划分的,我感觉好像指导用书上没有,有也是一笔带过的类型,还好是一分一个。

)一、单选题20道(每题1分)二、多选5个(2分)三、概念解释5个1.不成文法:不成文法(Unwritten Law)是指非经国家立法机关以特定程序制定的,亦不以条文化形式展示法律内容的,却具有国家法律效力的法律形式。

它包括习惯法(Common Law)和判例法(Case Law)两种形式。

不成文法主要不仅指判例,还包括惯例。

2.法律关系: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3.法律编纂:又称法典编纂,是指对属于某一法律部门的全部现行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内部的加工整理而使之成为一部系统化的新法典的活动。

它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的立法活动。

4.实体法:法理学在研究法律和法律现象的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标准,将法律分为不同的种类。

根据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来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实体法(Substantive Law) 是指规定具体权利义务内容或者法律保护的具体情况的法律,如民法、合同法、婚姻法、公司法等等。

程序法是规定以保证权利和职权得以实现或行使,义务和责任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如行政诉讼法、行政程序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立法程序法等等。

5.法律解释:指由一定的国家机关、组织或个人,为适用和遵守法律,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政策、公平正义观念、法学理论和惯例对现行的法律规范、法律条文的含义、内容、概念、术语以及适用的条件等所做的说明。

四、判断分析4个1.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修改宪法?人大常委会提议修改全国人大通过1)对宪法的权利来讲,全国人大修改宪法、监督宪法实施。

2001年法律硕士入学考试(民法学)试题(含答案及试卷分析)_法律硕士_

2001年法律硕士入学考试(民法学)试题(含答案及试卷分析)_法律硕士_

2001年法律硕士入学考试(民法学)试题(含答案及试卷分析)一、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纸上所选答案的字母涂黑)1、公民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才能符合宣告死亡的条件。

A、1年B、2年C、3年D、4年2、民事行为的有效条件包括A、行为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B、行为人有意思表示C、行为内容不违法D、行为的形式为书面形式3、最长诉讼时效可以适用()的规定A、中止B、中断C、延长D、中止、中断和延长4、所有权的继受取得方式包括A、添附B、买卖C、拾得遗失物D、善意取得5、善意取得制度适用于A、不动产B、枪支弹药C、毒品D、货币6、一方委托他方从事研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在协议未作约定时,其专利申请权归()享有。

A、委托方B、受委托方C、双方共同D、专利主管机关指定的人7、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为A、25年B、50年C、作者终生及死后50年D、不受限制8、商标权的有效期为10年,自()起计算。

A、商标使用之日B、商标注册申请之日C、商标核准注册之日D、公告之日9、无需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的遗嘱形式为A、代书遗嘱B、录音遗嘱C、口头遗嘱D、自书遗嘱10、正当理由是一般侵犯民事责任的抗辩事由之一,包括A、自助行为B、不可抗力C、意外事件D、受害人的过错二、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1、甲于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向债务人行使了履行债务请求权,诉讼时效中断。

2、抵押权与质权的区别是:抵押权以不动产为标的物,而质权则以动产为标的物。

3、债权转让的,债权人必须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的,转让无效。

4、违约方依约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后,已支付定金的守约方还有权要求违约方双倍返还定金。

5、出租车在马路上待客空驶是要约,乘客打车是承诺。

6、下大雪清扫路面,避免行人跌伤,构成无因管理。

2001法律硕士(法学)联考专业基础课真题及答案

2001法律硕士(法学)联考专业基础课真题及答案

2001法律硕士(法学)联考专业基础课真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本题共 5 小题、10 空,每空 1 分,满分 10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1、享有和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2、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犯罪,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管制的期限,为以上以下。

4、追诉期限从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起计算。

5、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是指组织、领导或者参加以、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

二、判断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10 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1、罪责自负、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三项基本原则。

2、无意识的危害社会的动作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

3、同时实施犯罪而故意内容不同,不构成共同犯罪。

4、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盗窃罪、诈骗罪,均为结果犯。

5、必要的共犯,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以三人以上的共同犯罪行为作为犯罪构成的犯罪。

6、具有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

7、对于累犯,不适用减刑。

8、特赦是对于受罪刑宣告的特定犯罪分子免除其刑罚的全部或部分的执行,所以,特赦后再犯罪的,不构成累犯。

9、持刀致人死亡的一定构成故意杀人罪。

10、根据刑法第 267 条第 2 款的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刑法关于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三、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10 分;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纸上所选答案的字母涂黑)1、《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的决定》属于A、狭义刑法B、单行刑法C、附属刑法D、刑法典2、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A、犯罪的同类客体B、危害行为的形式C、犯罪对象的特点D、行为人的主观心态3、犯罪的本质特征是A、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B、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C、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D、犯罪是触犯法律的行为,具有违法性4、从一般意义而言,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包括了A、犯罪的行为、犯罪的结果B、犯罪的动机、犯罪的目的C、犯罪的故意、犯罪的过失D、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在下列情形中,应当采用限制加重原则实行并罚的是A、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者最重刑为死刑的B、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者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C、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D、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6、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人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A、表面联系B、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C、一般联系D、普遍联系7、我国刑法学普遍公认的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A、行为B、犯罪构成C、法益D、因果关系8、在下列犯罪中,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的是A、重大责任事故罪B、交通肇事罪C、放火罪D、破坏交通工具罪9、根据刑法的规定,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法定对象有A、火车、汽车、电车、拖拉机B、汽车、电车、船只、摩托车C、电车、船只、航空器、火车轨道D、船只、航空器、火车、汽车、电车10、某国有林场为解决本单位职工福利,擅自采伐所管理的林木 1000 余棵。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考研2001-2011历年考研真题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考研2001-2011历年考研真题

目录四川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四川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四川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3)四川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3)四川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4)四川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4)四川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5)四川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6)四川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6)四川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7)四川大学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8)四川大学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8)四川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9)四川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0)四川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0)四川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1)四川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2)四川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2)四川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3)四川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综合(当代这回思潮、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概论)科目代码:664适用专业:社会学人类学一、解释(20%)劳动异化论《文明及其不满》社会化发生认识论符号学二、判断(20%)1、人口密度与社会时髦的传播力度是否成正比?为什么?2、艺术起源于劳动吗?为什么?三、述评(20%)1、阐释马克思的下面这段话语:“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2、认知不和谐理论的要点及其应用价值。

2001年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1年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1年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刑法学 2. 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的决定》属于______。

A.狭义刑法B.单行刑法C.附属刑法D.刑法典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理论,《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的决定》属于广义刑法的单行刑法。

2.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______。

A.犯罪的同类客体B.危害行为的形式C.犯罪对象的特点D.行为人的主观心态正确答案:A解析:我国刑法分则主要是根据某一类犯罪共同侵犯的某种社会关系,作为分类的标准,即同类客体。

3.犯罪的本质特征是______。

A.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B.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C.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D.犯罪是触犯法律的行为,具有违法性正确答案:C解析: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其中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4.从一般意义而言,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包括了______。

A.犯罪的行为、犯罪的结果B.犯罪的动机、犯罪的目的C.犯罪的故意、犯罪的过失D.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正确答案:D解析:不是所有的犯罪都必须具备的客观方面的要件,即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一般包括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

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在下列情形中,应当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实行并罚的是______。

A.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者最重刑为死刑的B.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者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C.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D.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刑法第69条的规定,采用限制加重原则实行并罚的只有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情况。

2001年法律硕士真题

2001年法律硕士真题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1、附带性审查【答案】是指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因提出对所运用的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是否违宪的问题,而对该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所进行的合宪性审查。

附带性审查往往以争议事件为前提,所审查的也是与诉讼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

它是宪法实施保障的一种方式,与宪法控诉相对应。

【考生注意】这是考察违宪审查的方式。

在记忆时,要正确理解“附带”的含义。

附带性审查与专门审查相对应,是一种在美国式的司法审查体制下的审查方式。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它是我国的政体,是共和制政体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具体说来是指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产生其他国家机关,组成统一协调的国家政权机关体系行使国家权力,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一种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具有优越性。

【考点分析】这是考察人大制度的内容。

内容本身在教材上有完整的表述,答题时要注意完整性。

人大制度与全国人大或地方人大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一种制度,后者是我国的国家机关。

二、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2分;含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纸上所选答案的字母涂黑)1、在英国,尽管1215年的()并不是近代意义的宪法性法律,但它对英国宪法的发展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A、《权利法案》B、《自由大宪章》C、《人身保护法》D、《王位继承法》【答案】B【考点分析】第1项是1689通过的,第3项是1676年通过的,第4项是1700年通过的,只有第3项是1215年能过的。

所以只有第2项是正确的。

【考生注意】除了本题所列的四个文件外,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等都是世界宪法史上重要的文献,可以放在一起记忆。

2001年高考物理试题全集(含答案)

2001年高考物理试题全集(含答案)

2001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集目录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物理卷.错误!未定义书签。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浙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津晋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北京、内蒙古、安徽卷)物理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综合能力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理科使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题物 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共3页,第Ⅱ卷4至10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 在下列四个方程中,x 1、x 2、x 3和x 4各代表某种粒子. ① 3Xe S r n U 1385495381023592++→+x 1 ② +H 21 x 2n H 1032+→③+→Th U 2349023892x 3④+→+Al He Mg 2713422412x 4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 x 1是中子 (B) x 2是质子 (C) x 3是α粒子 (D) x 4是氘核 2.一个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和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 1和n 2,则正常工作时输入和输出的电压、电流、功率分别为U 1和U 2、I 1和I 2、P 1和P 2.已知n 1>n 2,则 (A) U 1>U 2,P 1<P 2. (B) P 1<P 2,I 1<I 2 (C) I 1 < I 2,U 1>U 2 (D) P 1>P 2,I 1>I 23. 在X 射线管中,由阴极发射的电子被加速后打到阳极,回产生包括X 光在内的各种能量的光子,其中光子能量的最大值等于电子的动能。

[考研真题]2001年法律硕士研究生入学联考试题综合课真题

[考研真题]2001年法律硕士研究生入学联考试题综合课真题

【考试年份】年月【考试科目】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满分分年法硕试题——综合课第一部分法理学一、名词解释(本题共小题,每小题分,满分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法地预测作用、私法二、判断题(本题共小题,每小题分,满分分;正确地打√,错误地打×,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法律地产生经历了一个从习惯到习惯再到成文法地发展过程.、法律与道德都是由一定地强制力保证实施地社会规范.、法地内容最终是由统治阶级地意志决定地.、法地社会作用直接体现法地本质和目地.、法律制定程序不同于立法程序.、法律地两大基本地、主要地构成要素是法律概念和法律规范.、法律后果就是法律制裁.、法律机构在社会生活中地相对独立性是与法律职业专门化等因素相联系地.、司法机关应当积极主动地为市场经济主体服务.、在我国,法地渊源特指法地内容地来源.、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地思想、观点地总称.、行政处分与行政处罚一样,都是法律制裁地方式.、文义解释就是将被解释地法律条文放在整部法律中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联系此法条与其他法条地相互关系来解释法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法律责任是由特定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据其违法行为而采取地惩罚措施.、法律事件是指与当事人意志无关地,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地事实.、权利是可能地,义务是必须地.、按照法律规范内容地确定性程度,可以将法律规范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法律地溯及力又称法律地溯及既往地效力.、立法体制就是有关立法权限地制度结构.、法律与国家同时产生.三、简答题(本题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简述法地社会作用与规范作用之间地区别.四、论述题(本题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试论司法权地性质及其保障.第二部分宪法学一、名词解释(本题共小题,每小题分,满分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附带性审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选择题(本题共小题,每小题分,满分分;含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地,请将答题纸上所选答案地字母涂黑)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英国,尽管年地()并不是近代意义地宪法性法律,但它对英国宪法地发展与英国宪政体制地确立,产生了非常大地影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权利法案》.《自由大宪章》.《人身保护法》.《王位继承法》、世界各国宪法实施保障地体制主要有()..立法机关负责保障实施地体制 .司法机关负责保障实施地体制.执政党负责保障实施地体制.专门机构负责保障实施地体制、规定“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地补充”,是在对我国现行宪法进行()修正时作出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我国宪法规定地解释宪法地机关是()..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地规定,享有选举权地基本条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未被剥夺政治权利.在我国居住满三年.年满周岁、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基层政权机关.基层政权机关地派出机关 .基层群众性团体、我国宪法地修改,由()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地三分之二以上地多数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 .五分之一以上地全国人大代表、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享有不受法律追究地权利是指在.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地发言.各种会议上地发言.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地表决.进行视察活动时地一切行为、根据我国宪法和基本法律设立地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地自治权,但()除外..司法终审权.外交权.国防权.货币发行权、我国公民广义地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全国人大常委地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地职务..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检察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法院地院长、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必须是年满()地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周岁周岁周岁周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分析题(本题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我国宪法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地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地职责.(请以这一规定来分析宪法规范所具有地最主要地特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三部分中国法制史一、填空题(本题共小题、空,每空分,满分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商有乱政,而作();周有乱政,而作().、在清朝,()是中央主审机关,()是中央监察机关.二、判断题(本题共小题,每小题分,满分分;正确地打√,错误地打×,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所谓“殷彝”,指地是商朝地法律.、汉朝以律、令、格、式为基本地法律形式.、“八议”制度地正式确立始于《北齐律》.、在汉朝,皇帝交办地刑事案件,称为“诏狱”.、唐朝末期,法律上已经确立了“刺配刑”.、元朝曾在法律上将境内之民分为高下四等,以实施同罪异罚地原则.、清末地变法修律活动直接导致了中华法系地解体.、年公布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国家政体问题上,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年至年公布地《中华民国民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地民法典.、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随即颁布了《中华土地法大纲》.三、单项选择题(本题共小题,每小题分,满分分;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地成文法是指()..宋国地“刑器” .邓析地“竹刑” .晋国地“铸刑鼎” .郑国地“铸刑书”、下列法律中不属于汉律六十篇地是()..《九章律》.《傍章律》.《金布律》.《朝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亲亲相隐”原则是()在法律上确定下来地..春秋时期 .汉朝.唐朝.明朝、封建制五刑正式确立于()..《北魏律》.《北齐律》.《开皇律》.《唐律》、唐律规定,如果“嫁娶违律”,().独坐结婚者.独坐主婚者.结婚、主婚皆坐.结婚、主婚皆不坐、汉唐法律在刑罚适用上采取()..从轻主义原则.从重主义原则 .从重从新主义原则.从重从旧主义原则、元朝专理宗教审判地机关是()..枢密院.宣政院.道教所.大宗正府、年,清政府任命了两位修订法律大臣,一位是沈家本,一位是()..张之洞.劳乃宣.刘坤一.武廷芳、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地宪法是由哪个政权公布地?.孙中山政权.袁世凯政权.曹锟政权.蒋介石政权、南京国民政府地司法审判制度实行()..四级三审制.三级三审制.三级二审制.二级二审制四、简答题(本题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唐律疏议·名例》规定:“诸断罪而无正条者,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简要回答其含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凯程法硕优势:凯程法硕辅导经验丰富,每年都有大量学员考取北大、清华、人大、中国政法、贸大、中财、北师大、中央民族大学、社科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等院校,在凯程官方网站有他们地经验谈视频,同学们可以查看,相信他们地经验对每位同学都有很大地帮助.对法硕参考书、就业、择校、分数线、备考指导等不清楚地同学,可以查看凯程地官方网站,可以联系咨询老师,为同学们详细解答.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凯程法硕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很多机构说自己考了多少人,亮出来多少经验谈,但是几乎没有机构把自己学员地经验谈视频亮出来,凯程有实力把凯程学员部分学员视频经验谈亮出来,体现凯程地绝对优势.详细请查看凯程官方网站法硕栏目.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凯程简介: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地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地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地首选.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地帮助下顺利考取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中传等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凯程考研成立于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索玉柱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地考研服务.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综合(含中国法制史、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综合(含中国法制史、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综合(含中国法制史、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考研真题及详解考试科目:法学综合考试(中国法制史、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中国法制史部分(25分)一、解释下列名词。

(每题3分,共9分)1.禁榷2.凌迟3.厂卫二、填空。

(每题2分,共6分)1.西周时期把过失犯罪称为______,故意犯罪称为______。

2.《晋律》又称为______或______。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审判采用______的体制。

三、单项选择。

(每题1分,共3分)1.汉《九章律》在《法经》六篇基础上增加了等三篇。

A.盗贼B.户C.杂律D.吏律2.廷杖制度盛行于时期。

A.唐朝B.宋朝C.秦朝D.明朝3.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时期。

A.土地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成立初期四、简述《唐律》中“十恶”制度的主要内容。

(7分)宪法部分(共25分)一、名词解释。

(每题3分,共9分)1.联邦制2.行政区划3.选民二、简答题。

(每题8分,共16分)1.简述我国宪法对公民个人财产权的保障,2.简述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条件和制定程序。

刑法部分(共25分)一、名词解释。

(每题3分,共9分)1.过于自信的过失2.结合犯3.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二、简答题。

(每题8分,共16分)1.简述数罪并罚的几种不同情况。

2.简述诈骗罪的构成特征。

民法部分(共25分)一、解释下列概念并举例说明。

(每题3分,共9分)1.演绎作品2.转继承3.用益物权二、简答题。

(每题8分,共16分)1.简述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中所附条件应符合的法律要求。

2.简述我国《合同法》对债权人撤销权的规定。

诉讼法部分(共25分)一、名词解释。

(每题2分,共Ⅱ0分)1.人民调解委员会2.先予执行3.委托调查4.提起公诉5.辩护。

二、简答题。

(每题5分,共Ⅱ5分)1.简述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调解达成协议后可以不制作调解书的几种情况。

2001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联考真题2

2001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联考真题2

200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联考专业基础课答案刑法学一、填空题:1.外交特权豁免权2.盲人从轻3.3 个月 2 年4.犯罪之日终了之日5.暴力威胁二、判断题:1.错2.对3.对4.对5.错6.对7.错8.错9.错10.对三、单项选择题:1.B 2.A 3.C 4.D 5.D 6.B 7.B 8.A 9.D 10.C四、多项选择题:1.ABCD 2.AC 3.BC 4.ABCD 5.ABC 6.BCD 7.BC 8.ABD 9.ABC 10.ABCD 五、名词解释:1.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具有两个特点:(1)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

(2)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也是根本反对的。

2.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具体地说,是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以及其他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意或虽有犯意但不坚定的人,使其决意实施自己所劝说,授意的犯罪,以达到犯罪目的的人。

其特点是:本人不亲自实行犯罪,而故意唆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并实行犯罪,对其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3.死刑也称生命刑,即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

其特点在于它是对犯罪分子的肉体予以剥夺而不是对犯罪分子的自由予以剥夺,它是最严厉的刑罚方法。

4.非法持有毒品罪是指违反国家毒品管理法规,非法持有毒品且数量较大的行为。

六、简答题:1.答:不作为犯罪之行为人的义务来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2)职务上或者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3)由行为人已经实施的行为所产生的责任,这主要是指行为人由于自己的行为,而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处于危险状态时,负有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

2.答:犯罪集团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其成立必须具有以下条件:(1)犯罪主体必须是三人以上;(2)犯罪组织成立的目的在于实施犯罪;(3)犯罪人所共同建立的组织具有相当的稳定性;(4)犯罪分子之间相互纠合体出现一定的组织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