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攻击技术和应对加密技术分析
基于单片机的多级通信系统安全性分析与防护策略
基于单片机的多级通信系统安全性分析与防护策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将互联网连接到了一起,形成庞大的网络系统。
这些系统中,单片机常常作为关键控制部件,负责从硬件层面进行数据处理和通信连接。
然而,由于单片机通信系统的特殊性,安全性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对基于单片机的多级通信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策略。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多级通信系统中安全性的关键问题。
在单片机通信系统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的安全性威胁:1. 数据泄露: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可能会被未授权的人员获取或窃取,导致敏感信息泄露。
2. 篡改攻击:攻击者可能会在通信过程中修改数据或命令,从而干扰系统运行或实施恶意操作。
3. 拒绝服务攻击:攻击者可能会通过大量的请求或意图造成系统资源耗尽,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为了提高基于单片机的多级通信系统的安全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护策略:1. 加密通信:使用合适的加密算法,对通信过程中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以确保数据传输过程的机密性。
在可行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基于硬件的加密模块,提供更高的安全性保障。
2. 认证与授权:为通信系统设立合适的认证机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设备或用户能够访问系统。
可以采用双因素认证、数字认证证书等方法,提高系统的可信度。
3. 安全升级策略:针对单片机设备的固件程序和操作系统,定期进行安全升级,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确保系统的健壮性。
此外,加强对固件下载和升级过程的验证和控制,防止未经授权的固件更改。
4.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在多级通信系统中,安装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防火墙用于监控和控制数据包的流动,限制不合法的访问和数据传输。
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阻止潜在的入侵或攻击行为。
5. 完整性检查和防篡改技术:通过使用哈希函数、数字签名和校验和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检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被篡改。
6. 安全培训和意识:提高系统管理员和用户的安全意识,提供相关的安全培训,定期更新安全策略和政策,确保系统的安全性能得到适当的维护和管理。
AT89C 系列单片机的解密与加密技术
AT89C系列单片机的解密与加密技术北京中青世纪科技发展公司(101300) 徐 晖 周湘峻摘 要:首次公开了A T89C系列单片机的解密原理,同时介绍了两种新的不可破解的加密方法,彻底解决了A T89C系列单片机的加密问题。
关键词:A T89C系列单片机 加密 解密 加密锁定位 A T89C系列单片机已在我国推广应用4年多,它与M CS51完全兼容,使我国的绝大多数单片机开发人员都能用它展开设计,原使用80C31、87C51、8751的产品和开发工具都可直接适用89C51等单片机。
以上的优点使越来越的工程师采用A T89C系列单片机设计制作从小到大的各种产品、系统。
然而,由于A T89C系列单片机在加密锁的设计上存在缺陷,使用A TM EL公司提供的标准加密方法不能对用户程序实施有效的保护。
使那些需要对程序保密的用户不敢使用A T89C系列单片机,从而阻碍了它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我公司曾在1995年初开发出低价位的BCQ2 A T89C编程器,对A T89C系列单片机的推广应用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详见《电子技术应用》1995年第9期)。
在96年初又应客户要求首家开发了专用的A T89C单片机自动解密器,能对加密的A T89C全系列单片机自动、完全解密。
1 原有的加密、解密方案A T89C系列单片机的加密步骤:(1)通过总线把程序写入片内程序存储器。
(2)写入加密锁定位, A T89C51 52为3个(即所谓一、二、三级加密), A T89C1051 2051为2个(即所谓一、二级加密)。
写入锁定位后单片机将禁止对片内程序存储器进行校验操作,同时禁止使用M OV C指令访问片内程序存储器。
以达到保护片内程序不能被非法读出的目的。
在BCQ2A T89编程器等烧写工具上可以自动完成上述各级加密。
但是,A T89C系列单片机内部程序擦除操作时序设计上并不合理,使在擦除片内程序之前可以首先擦除加密锁定位。
芯片破解
单片机解密1、背景单片机(MCU)一般都有内部EEPROM/FLASH供用户存放程序和工作数据。
为了防止访问或拷贝单片机的机内程序,大部分单片机都带有加密锁定位或者加密字节,以保护片内程序。
如果在编程时加密锁定位被使能(锁定),就无法用普通的编程器直接读取单片机内的程序,这就是所谓单片机加密或者说锁定功能。
事实上,这样的保护措施很脆弱,很容易破解。
单片机攻击者借助专用设备或自制设备,利用单片机芯片设计上的漏洞或软件缺陷,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就可以从芯片提取关键信息,获取单片机内程序。
2、解密方法1)软件方法:主要针对SyncMos. Winbond等在生产工艺上的漏洞,利用某些编程器空位插字节,通过一定的方法查找芯片中是否有连续的空位,也就是查找芯片中连续的FF FF 字节,插入的字节能够执行把片内的程序送到片外的指令,然后用破解的设备进行截获,这样芯片内部的程序就被破解完成了。
2)硬件电路修改方法:其流程为a:测试使用高档编程器等设备测试芯片是否正常,并把配置字保存。
注:配置字指的是在PIC等系列的单片机里,其芯片内部大都有设置一个特殊的存储单元,地址是2007,由用户自由配置,用来定义一些单片机功能电路单元的性能选项。
b:开盖可以手工或开盖机器开盖。
c:做电路修改对不同芯片,提供对应的图纸,让厂家切割和连线,对每一个割线连线一般需要提供芯片位置概貌图、具体位置图、FIB示意图三张图纸(部分小的芯片只提供概貌图和FIB图)。
d:读程序取回电路修改后的单片机,直接用编程器读出程序。
e:烧写样片按照读出的程序和配置,烧写样片提供给客户。
这样就结束了IC解密。
3)软件和硬件结合的方法,比如对HOTEK,MDT等单片机破解。
3、芯片解密服务流程当客户有芯片解密的需求后,可以通过联系解密客户服务厂家进行沟通、咨询,提供详细的需解密的芯片信号及后缀、封装等相关特征。
厂家根据客户提供的具体型号由技术部门进行评估,确认是否能破解,若能破解,厂家确认好所需的费用和解密的周期,客户提供完好的母片并支付部分定金(对于某些芯片,可能还需要必要的测试环境),解密服务正式启动。
单片机数据加密算法
单片机数据加密算法
1. 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相同的密钥来加密和解密数据。
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包括AES(高级加密标准)、DES(数据加密标准)和3DES。
这些算法在单片机上通常具有较高的执行效率和较小的存储需求。
2. 非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公钥和私钥来加密和解密数据。
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包括RSA、ECC(椭圆曲线加密)和DSA(数字签名算法)。
这些算法通常比对称加密算法更复杂,因此在单片机上的实现可能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
3. 哈希函数,哈希函数用于将任意长度的数据映射为固定长度的哈希值。
常见的哈希函数包括SHA-1、SHA-256和MD5。
在单片机上,哈希函数通常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生成消息摘要。
4. 随机数生成器,随机数生成器用于生成加密过程中需要的随机数。
在单片机上,通常使用伪随机数生成器来产生随机数序列。
在选择单片机数据加密算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安全性、执行效率和存储需求。
合适的加密算法可以保护数据安全,同时不会对单
片机的性能造成过大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注意算法的实现细节,以防止可能的侧信道攻击和其他安全风险。
最终选择的加密算法应该能够满足具体应用场景的安全需求。
常用的单片机加密手段(二)
常用的单片机加密手段(二)昨天写了一种常用的单片机加密手段,受到很多电子同行的反响,也引起来很多此类话题讨论,是我没想到的。
由于现在的公众号还没开通原创功能,没办法针对同学们的提问进行解答,而且内容也比较复杂,所以我单独再开一章来讲解关于单片机加密方面,大家普遍比较关心的问题。
第一:昨天的那种常用方法,有部分同学担心量产效率问题。
效率肯定是影响的,既要保证安全性,必然要牺牲少许效率,但是影响远远比同学们想象的影响低。
其实就是烧写两次程序,首先,写一个读取芯片ID,然后根据我们设计的算法计算出来数据,并且写入到EEPROM里数据的这样一个程序1,我们的功能程序作为程序2。
那烧写程序时,我们先烧写程序1进入单片机,固话好我们的数据后,再然后烧写程序2到单片机;或者采用流水线式工作,工作人员甲专门烧写程序1来一遍,工作人员乙烧写程序2来一遍。
程序1的功能其实非常简单,因此烧写起来肯定很快,不管如何影响到一定的效率,但是影响是非常小的。
第二:昨天的那种方法,就可以确保万无一失了么?当然不是。
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绝对安全的东西,就看付出多大的代价。
据称STM32的某些型号内部的96位的ID是烧写在system区域,而破解者找到了原厂的调试工具,可以直接烧录改变这个ID。
在利益面前,总是会有人去做这种事情,甚至说这种原厂调试工具的泄露,不排除是他们自己人做的。
那我们电子工程师的劳动成果就这么白白窃取,我们无能为力么?当然不是了。
安全和攻击一直在较量着,我们只需要多方面增强我们产品的安全性,让破解着花费的代价,超过了重新开发出来花费的代价,那就可以让破解着直接望而却步了。
我们一个产品可以采用多层加密的手段来做,这样就可以尽可能的加大破解者的难度,提高我们产品的安全性能。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安全加密方面的方法,由于部分方法详细讲解比较复杂,我只是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原理,先让各位同学涨一下见识,让你知道有这么回事。
(完整版)单片机解密方法简单介绍(破解)
单片机解密方法简单介绍下面是单片机解密的常用几种方法,我们做一下简单介绍:1:软解密技术,就是通过软件找出单片机的设计缺陷,将内部OTP/falsh ROM 或eeprom代码读出,但这种方法并不是最理想的,因为他的研究时间太长。
同一系列的单片机都不是颗颗一样。
下面再教你如何破解51单片机。
2:探针技术,和FIB技术解密,是一个很流行的一种方法,但是要一定的成本。
首先将单片机的C onfig.(配置文件)用烧写器保存起来,用在文件做出来后手工补回去之用。
再用硝酸熔去掉封装,在显微镜下用微形探针试探。
得出结果后在显微镜拍成图片用FIB连接或切割加工完成。
也有不用FIB用探针就能用编程器将程序读出。
3:紫外线光技术,是一个非常流行的一种方法,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时间快、像我们一样只要30至1 20分钟出文件、成本非常低样片成本就行。
首先将单片机的Config.(配置文件)用烧写器保存起来,再用硝酸熔去掉封装,在显微镜下用不透光的物体盖住OTP/falsh ROM 或eeprom处,紫外线照在加密位上10到120分钟,加密位由0变为1就能用编程器将程序读出。
(不过他有个缺陷,不是对每颗OT P/falsh都有效)有了以上的了解解密手段,我们开始从最简的紫外光技术,对付它:EMC单片机用紫外光有那一些问题出现呢?:OTP ROM 的地址(Address:0080H to 008FH) or (Address:0280h to 028FH) 即:EMC的指令的第9位由0变为1。
因为它的加密位在于第9位,所以会影响数据。
说明一下指令格式:"0110 bbb rrrrrrr" 这条指令JBC 0x13,2最头痛,2是B,0X13是R。
如果数据由0变为1后:"0111 bbb rrrrrrr"变成JBS 0x13,2头痛啊,见议在80H到8FH 和280H到28FH多用这条指令。
AT89C系列单片机加解密原理
AT89C系列单片机加解密原理AT89C系列单片机加解密原理单片机解密简单就是擦除单片机片内的加密锁定位。
由于AT89C系列单片机擦除操作时序设计上的不合理。
使在擦除片内程序之前首先擦除加密锁定位成为可能。
AT89C系列单片机擦除操作的时序为:擦除开始---->擦除操作硬件初始化(10微秒)---->擦除加密锁定位(50----200微秒)--->擦除片内程序存储器内的数据(10毫秒)----->擦除结束。
如果用程序监控擦除过程,一旦加密锁定位被擦除就终止擦除操作,停止进一步擦除片内程序存储器,加过密的单片机就变成没加密的单片机了。
片内程序可通过总线被读出。
对于AT89C系列单片机有两种不可破解的加密方法。
一、永久性地破坏单片机的加密位的加密方法。
简称OTP加密模式。
二、永久性地破坏单片机的数据总线的加密方法。
简称烧总线加密模式。
OTP加密模式原理这种编程加密算法烧坏加密锁定位(把芯片内的硅片击穿),面不破坏其它部分,不占用单片机任何资源。
加密锁定位被烧坏后不再具有擦除特性,89C51/52/55有3个加密位进一步增加了加密的可靠性。
一旦用OTP模式加密后,单片机片内的加密位和程序存储器内的数据就不能被再次擦除,89C51/52/55单片机就好象变成了一次性编程的OTP型单片机一样。
如果用户程序长度大于89C51单片机片内存储器的容量,也可使用OPT模式做加密,具体方法如下:1、按常规扩展一片大容量程序存储器,如27C512(64K)。
2、把关键的程序部分安排在程序的前4K中。
3、把整个程序写入27C512,再把27C512的前4K填充为0。
4、把程序的前4K固化到AT89C51中,用OPT模式做加密。
5、把单片机的EA脚接高电平。
这样程序的前4K在单片机内部运行,后60K在片外运行。
盗版者无法读出程序的前4K程序,即使知道后60K也无济于事。
炼总线加密模式原理因为单片机片内的程序代码最终都要通过数据总线读出,如果指导单片机的数据总线的其中一条线永久性地破坏,解密者即使擦除了加密位,也无法读出片内的程序的正确代码。
单片机加密及几种方法
单片机加密及几种方法单片机加密的几种方法(1)单片机加密方法:科研成果保护是每一个科研人员最关心的事情, 目的不使自己的辛苦劳动付注东流。
加密方法有软件加密, 硬件加密, 软硬件综合加密, 时间加密, 错误引导加密, 专利保护等措施。
有矛就有盾, 有盾就有矛, 有矛、有盾, 才促进矛、盾质量水平的提高。
加密只讲盾, 也希望网友提供更新的加密思路。
现先讲一个软件加密: 利用MCS-51 中A5 指令加密,( 本人85 年发现的, 名软件陷阱), 其实世界上所有资料, 包括英文资料都没有讲这条指令, 其实这是很好的加密指令。
A5 功能是二字节空操作指令。
加密方法在A5 后加一个二字节或三字节操作码, 因为所有反汇编软件都不会反汇编A5 指令, 造成正常程序反汇编乱套, 执行程序无问题。
仿制者就不能改变你的源程序, 你应在程序区写上你的大名、单位、开发时间及仿制必究的说法, 以备获得法律保护。
我曾抓到过一位“获省优产品”仿制者, 我说你们为什么把我的名字也写到你的产品中?硬件加密:8031/8052 单片机就是8031/8052 掩模产品中的不合格产品, 内部有ROM( 本人85 年发现的), 可以把8031/8052 当8751/8752 来用, 再扩展外部程序器, 然后调用8031 内部子程序。
当然你所选的同批8031 芯片的首地址及所需用的中断入口均应转到外部程序区。
(2) 单片机加密方法:各位, 我在这里公开场合讲加密, 有的只能讲思路, 有的要去实验, 要联想, 要综合应用各种方法, 甚至有的不能言传, 只能意会。
因为这里有的造矛者也在看我们如何造盾, 当然, 我们也要去看人家怎样造矛, 目前国内、外最高造矛的水平怎样。
“知已知彼, 才能百战百胜”。
硬件加密: 使他人不能读你的程序① 用高电压或激光烧断某条引脚, 使其读不到内部程序, 用高电压会造成一些器件损坏。
② 重要RAM 数据采用电池( 大电容, 街机采用的办法) 保护, 拔出芯片数据失去。
51单片机的加密与解密 - 单片机
51单片机的加密与解密 - 单片机51 单片机的加密与解密单片机在当今的电子技术领域,单片机的应用无处不在。
51 单片机作为一种经典的单片机类型,因其简单易用、性价比高而被广泛采用。
然而,随着其应用的普及,51 单片机的加密与解密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要对 51 单片机进行加密。
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单片机内部运行的程序往往包含了开发者的核心技术、商业机密或者独特的算法。
如果这些程序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读取和复制,可能会导致知识产权的侵犯、商业竞争的不公平,甚至可能对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威胁。
因此,为了保护开发者的权益和产品的安全性,对 51 单片机进行加密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常见的 51 单片机加密方法有哪些呢?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代码混淆。
通过对程序代码进行复杂的变换和重组,使得代码难以理解和分析。
比如,将关键的变量名、函数名进行重命名,使用复杂的控制流结构等。
这样,即使攻击者获取了代码,也很难理清程序的逻辑和功能。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硬件加密模块。
一些 51 单片机芯片本身就提供了硬件加密的功能,例如加密锁、加密密钥存储等。
通过在程序中使用这些硬件加密模块,可以增加破解的难度。
还有一种加密方式是对程序进行加密存储。
将程序在存储时进行加密,只有在单片机运行时通过特定的解密算法进行解密后才能执行。
这样,即使存储介质被读取,攻击者得到的也是加密后的乱码。
然而,尽管有了这些加密手段,51 单片机的解密仍然是可能的。
解密的动机通常是为了获取他人的技术成果用于非法复制或者破解产品限制。
常见的 51 单片机解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逆向工程是一种常见的解密手段。
攻击者通过对单片机的硬件进行分析,包括芯片的引脚、内部电路等,尝试推断出程序的运行方式和存储结构。
此外,通过软件分析也是一种方法。
利用专业的工具对单片机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分析,尝试找出加密算法的漏洞或者获取解密的关键信息。
还有一种比较暴力的方法是通过物理手段破解。
几种常用的单片机加密方法
几种常用的单片机加密方法一、加密方法1、烧断数据总线。
这个方法我想应不错,但应有损坏的风险,听说也能**。
2、芯片打磨改型,这个方法有一定作用,改了型号能误导,但同时也增加成本,解密者一般也能分析出来。
3、用不合格的单片机的的存储器:这个方法听起来不错,值得一试。
很多单片机有这种情况,有的是小容量改为大容量来用,**者应很难发现。
例:8031/8052 单片机就是8731/8752掩模产品中的不合格产品,内部可能有ROM。
可把8031/8052 当8751/8752 来用.但使用时要测试可靠。
4、其他还有添加外部硬件电路的加密方法。
但那样增加成本,效果不一定好。
5、软件加密,是一些防止别人读懂程序的方法,单一的这种方法不能防止别人全盘复制。
须配合其他的加密方法。
6、通过序列号加密,这个方法当你的产品是连接PC时或网络,我想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方法。
原理跟电话产品防伪标志相近。
就是在你的单片机中生成一个唯一的随机长序列号,并加入复杂的特种算法,或加入你们重新编码的企业信息在里面,每个芯片内不同,复制者只能复制到一个序列号。
这个方法不能防止复制,但能发现复制品,并可在升级或在网络状态控制它或让他自毁。
如果产品不联机或不可升级,则这个方法完全无效,只能是在上法院时可当作证据,因为内含特种算法破解者是无法知道的。
7、通过单片机唯一的特性标识(不可修改)进行加密这个方法最好,能很好的防止复制。
但大多单片机没有唯一标识。
STC单片机里面含唯一标识,但本人没用过,下次一定要研究使用一下。
理论上只要含唯一标识是单片机都可实现,ATMEL AVR系列单片大部分型号有RC校正字节(几十个芯片才有一个相同,并且不可修改)能实现这个理想功能,可做到即使芯片内程序被读出也无法直接在另一个同型号的单片机上正常运行。
并且如果用这个唯一标识来生成含有加密算法的序列号,结合第6种方法,哪应是最理想的加密方法。
以上方法应都是一种加密的思路,各种方法可接合着用,6、7两种方法是本人认为比较合适,实现起来比较容易的方法。
单片机破解
单片机破解的常用方法及应对策略摘要:介绍了单片机内部密码破解的常用方法,重点说明了侵入型攻击/物理攻击方法的详细步骤,最后,从应用角度出发,提出了对付破解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单片机;破解;侵入型攻击/物理攻击1引言单片机(Microcontroller)一般都有内部ROM/EEPROM/FLASH供用户存放程序。
为了防止未经授权访问或拷贝单片机的机内程序,大部分单片机都带有加密锁定位或者加密字节,以保护片内程序。
如果在编程时加密锁定位被使能(锁定),就无法用普通编程器直接读取单片机内的程序,这就是所谓拷贝保护或者说锁定功能。
事实上,这样的保护措施很脆弱,很容易被破解。
单片机攻击者借助专用设备或者自制设备,利用单片机芯片设计上的漏洞或软件缺陷,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就可以从芯片中提取关键信息,获取单片机内程序。
因此,作为电子产品的设计工程师非常有必要了解当前单片机攻击的最新技术,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才能有效防止自己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辛辛苦苦设计出来的产品被人家一夜之间仿冒的事情发生。
2单片机攻击技术目前,攻击单片机主要有四种技术,分别是:(1)软件攻击该技术通常使用处理器通信接口并利用协议、加密算法或这些算法中的安全漏洞来进行攻击。
软件攻击取得成功的一个典型事例是对早期ATMELAT89C系列单片机的攻击。
攻击者利用了该系列单片机擦除操作时序设计上的漏洞,使用自编程序在擦除加密锁定位后,停止下一步擦除片内程序存储器数据的操作,从而使加过密的单片机变成没加密的单片机,然后利用编程器读出片内程序。
(2)电子探测攻击该技术通常以高时间分辨率来监控处理器在正常操作时所有电源和接口连接的模拟特性,并通过监控它的电磁辐射特性来实施攻击。
因为单片机是一个活动的电子器件,当它执行不同的指令时,对应的电源功率消耗也相应变化。
这样通过使用特殊的电子测量仪器和数学统计方法分析和检测这些变化,即可获取单片机中的特定关键信息。
如何防范数据加密技术的攻击与破解(一)
数据加密技术是当今社会中应用广泛的一项技术,它能够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
但是,随着黑客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加密技术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攻击和破解。
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数据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
首先,选择合适的加密算法是防范数据加密技术攻击与破解的重要一步。
目前,常用的加密算法有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速度较快,但安全性较低。
非对称加密算法采用公钥和私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安全性更高,但速度较慢。
因此,在选择加密算法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权衡安全性和效率。
其次,密钥的安全性也是防范数据加密技术攻击与破解的关键。
密钥是加密和解密的关键,如果密钥泄露,数据将很容易被攻击者获取。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密钥的安全。
一是定期更换密钥,以减少密钥被破解的风险。
二是使用强密码保护密钥,包括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的组合,以增加破解的难度。
三是使用密钥管理系统进行密钥的存储和管理,防止密钥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
此外,保护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也是防范数据加密技术攻击与破解的重要环节。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容易被窃听和篡改。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
一是使用安全的传输协议,如SSL/TLS协议。
SSL/TLS协议可以通过加密数据传输通道,防止数据被窃听和篡改。
二是使用数字证书进行身份验证,确保数据发送方和接收方的身份真实可靠。
三是进行传输完整性检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被篡改。
四是使用安全的网络设备和防火墙,阻止非法访问和攻击。
此外,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也是防范数据加密技术攻击与破解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安全管理措施包括访问控制、日志审计、漏洞管理等方面。
一是进行访问控制,对数据的访问进行限制,只有授权的人员才能够访问和修改数据。
二是进行日志审计,记录数据的访问和操作日志,以便追溯和监控数据的使用情况。
三是进行漏洞管理,及时修补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漏洞,减少被攻击的风险。
单片机代码加密防破解方法
单片机代码加密防破解方法摘要:一、单片机代码加密的必要性二、单片机代码加密方法1.编写时加密2.运行时解密3.加密算法选择三、加密技术的局限性及应对策略四、案例分享五、总结与建议正文:一、单片机代码加密的必要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单片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在工业控制、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单片机程序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威胁,加密单片机代码以防止被破解成为必要手段。
一旦单片机程序被破解,可能导致设备失控、数据泄露等严重后果。
因此,加密单片机代码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二、单片机代码加密方法1.编写时加密:在将代码写入单片机之前,可以使用加密算法对代码进行加密。
这种方法在编写时较为麻烦,但能有效防止代码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泄露。
常见的加密算法有AES、DES等。
2.运行时解密:在单片机运行时,可以根据特定条件对加密代码进行解密。
这种方法可以在保证代码安全性的同时,降低加密和解密过程中的执行速度影响。
解密条件可以设置为特定时间段、特定操作等。
3.加密算法选择:选择合适的加密算法是提高代码安全性的关键。
常用的加密算法有对称加密算法(如AES)、非对称加密算法(如RSA)和哈希算法等。
在选择加密算法时,需综合考虑算法的安全性、执行速度和资源占用等因素。
三、加密技术的局限性及应对策略虽然加密技术能有效提高单片机代码的安全性,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首先,加密和解密过程会消耗部分计算资源,可能导致程序执行速度降低。
其次,加密算法可能被破解,尤其是弱加密算法。
此外,硬件保护措施(如FPGA)容易被攻击者绕过。
为应对这些局限性,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采用多层加密:对代码进行多层加密,增加破解难度。
2.动态加密:根据程序运行状态,动态生成加密代码。
3.选择强加密算法:使用安全性较高的加密算法,如AES。
4.结合其他安全措施:如硬件保护、防火墙等。
四、案例分享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方法可以应用于单片机代码加密。
单片机解密方法简单介绍(破解)
单片机解密方法简单介绍下面是单片机解密的常用几种方法,我们做一下简单介绍:1:软解密技术,就是通过软件找出单片机的设计缺陷,将内部OTP/falsh ROM 或eeprom代码读出,但这种方法并不是最理想的,因为他的研究时间太长。
同一系列的单片机都不是颗颗一样。
下面再教你如何破解51单片机。
2:探针技术,和FIB技术解密,是一个很流行的一种方法,但是要一定的成本。
首先将单片机的C onfig.(配置文件)用烧写器保存起来,用在文件做出来后手工补回去之用。
再用硝酸熔去掉封装,在显微镜下用微形探针试探。
得出结果后在显微镜拍成图片用FIB连接或切割加工完成。
也有不用FIB用探针就能用编程器将程序读出。
3:紫外线光技术,是一个非常流行的一种方法,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时间快、像我们一样只要30至1 20分钟出文件、成本非常低样片成本就行。
首先将单片机的Config.(配置文件)用烧写器保存起来,再用硝酸熔去掉封装,在显微镜下用不透光的物体盖住OTP/falsh ROM 或eeprom处,紫外线照在加密位上10到120分钟,加密位由0变为1就能用编程器将程序读出。
(不过他有个缺陷,不是对每颗OT P/falsh都有效)有了以上的了解解密手段,我们开始从最简的紫外光技术,对付它:EMC单片机用紫外光有那一些问题出现呢?:OTP ROM 的地址(Address:0080H to 008FH) or (Address:0280h to 028FH) 即:EMC的指令的第9位由0变为1。
因为它的加密位在于第9位,所以会影响数据。
说明一下指令格式:"0110 bbb rrrrrrr" 这条指令JBC 0x13,2最头痛,2是B,0X13是R。
如果数据由0变为1后:"0111 bbb rrrrrrr"变成JBS 0x13,2头痛啊,见议在80H到8FH 和280H到28FH多用这条指令。
stc8单片机 加密算法
stc8单片机加密算法1.引言1.1 概述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数据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数据的传输和存储变得日益频繁和广泛。
然而,这也为各类黑客和不法分子提供了机会,他们可以窃取、篡改或破坏我们的数据。
因此,保护数据安全成为了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了满足数据安全的需求,加密技术应运而生。
加密算法是一种数学算法,通过对数据进行特定的变换和运算,使得未经授权的方无法获取或理解所加密的数据内容。
这样,即使数据被黑客截获,也无法解读其中的信息,从而保证了数据的机密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STC8单片机的加密算法。
STC8单片机是一种常用的单片机系列,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我们将详细探讨STC8单片机的加密算法概述,包括加密算法的基本原理、实现方式以及应用场景等内容。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可以了解到STC8单片机加密算法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术,为数据安全提供一种有效的保护手段。
同时,本文还将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探讨加密算法在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期望本文能够揭示加密算法的重要性,并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通过本文的展示,我们相信读者不仅可以了解STC8单片机加密算法的概述,还可以对加密算法的基本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加密算法都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看到加密算法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保护数据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章结构是指文章整体的组织和安排方式,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等部分。
通过合理的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论述,从而达到文章的目的。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介绍stc8单片机的背景和应用领域。
1.2 文章结构:概述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1.3 目的: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和预期效果。
2. 正文:2.1 STC8单片机介绍:详细介绍stc8单片机的特点、硬件结构和功能,包括其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软件安全的攻防技术和漏洞分析
软件安全的攻防技术和漏洞分析在当今信息时代,软件无处不在,它们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软件安全问题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和重视的议题。
随着黑客技术的日益发展,软件安全攻防技术和漏洞分析也日渐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探讨软件安全攻防技术以及漏洞分析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
一、软件安全攻防技术1.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软件安全的一项基础技术,它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来保障信息的安全。
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是两种常见的加密技术。
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速度快但密钥传输不安全;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公钥和私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安全性高但速度较慢。
2.防火墙防火墙是保护网络安全的一道屏障,它可以监控网络流量并根据事先设定的安全策略来阻止恶意攻击。
防火墙可以过滤网络数据包,识别并屏蔽潜在的攻击行为,为软件系统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护。
3.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用于监测网络和主机上的异常行为的软件或硬件设备。
它可以通过监控网络流量和系统日志来发现潜在的入侵行为,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帮助软件系统及时发现并应对安全威胁,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抗攻击能力。
二、漏洞分析漏洞是软件中存在的安全弱点,黑客可以利用这些漏洞来对软件系统进行攻击。
漏洞分析是通过对软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寻找其中存在的漏洞并提出相应的修复方案。
1.静态分析静态分析是指在不运行软件的情况下,通过对软件的源代码或二进制代码进行分析,来寻找其中可能存在的漏洞。
静态分析可以通过代码审查、程序切片等方法来找出潜在的错误和安全隐患,为软件系统提供修复漏洞的依据。
2.动态分析动态分析是指在运行软件时通过监控和分析其行为来寻找漏洞。
动态分析可以通过模糊测试、符号执行等方法来发现软件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并生成相应的攻击向量。
动态分析可以模拟各种攻击场景,为软件系统的漏洞修复提供有力的支持。
总结:软件安全攻防技术和漏洞分析是确保软件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
单片机应用中的安全性与防护措施分析
单片机应用中的安全性与防护措施分析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单片机已经成为许多电子设备的核心组件。
然而,随着单片机应用的普及,其安全性和防护措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对单片机应用中的安全性与防护措施进行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自己的单片机应用。
一、安全性问题分析1. 物理安全性问题物理安全性问题是指对单片机硬件及其周边设备的物理攻击。
例如,黑客可以通过拆解设备来获取内部信息,或者通过物理连接来干扰或破坏设备的工作。
为了提高单片机的物理安全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设备外壳加密:使用具有防拆功能的外壳,以增加攻击者对设备的拆解难度。
- 密封封装:使用密封封装技术来防止设备内部信息的泄露。
- 防篡改标记:在关键部件上使用防篡改标记,以便检测设备是否被拆解过。
2. 软件安全性问题软件安全性问题主要涉及到单片机的代码和程序的安全性。
黑客可以通过软件漏洞、缓冲区溢出等方式来攻击单片机应用。
为了提高软件安全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代码审计:定期对单片机应用的代码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并修复漏洞。
- 数据加密: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防止黑客获取敏感信息。
- 访问控制:限制对单片机的访问权限,只允许授权人员进行操作。
- 安全升级:定期更新单片机的固件和软件,修复已知漏洞。
3. 网络安全性问题随着物联网的普及,许多单片机应用需要与网络进行连接。
然而,这也带来了许多网络安全性问题。
黑客可以通过网络攻击单片机应用,获取用户数据或远程控制设备。
为了提高网络安全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防火墙保护:使用防火墙来控制单片机与网络之间的通信,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 数据加密:采用加密通信协议,保护通信数据的安全性。
- 身份验证:使用身份验证机制,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单片机应用。
- 安全升级:定期更新单片机的网络固件和软件,修复已知的网络漏洞。
二、防护措施分析1. 加强物理安全措施为了提高单片机的物理安全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外壳加密技术,增加对设备的拆解难度。
单片机电子密码锁毕业论文
单片机电子密码锁毕业论文单片机电子密码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中,单片机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中。
本文将探讨单片机在电子密码锁中的应用,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设计。
一、电子密码锁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安全的日益重视,传统的机械密码锁逐渐被电子密码锁所取代。
电子密码锁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可以避免传统密码锁容易被暴力破解的问题。
同时,电子密码锁还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如记录开锁记录、远程控制等,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二、单片机在电子密码锁中的应用单片机作为电子密码锁的核心控制部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编程实现密码的输入、验证和控制锁的开关。
同时,单片机还可以与其他外设进行通信,如键盘、显示屏、指示灯等,实现更多的功能。
1. 密码输入和验证在电子密码锁中,用户通过键盘输入密码,单片机接收并进行验证。
单片机可以通过编程实现密码的存储和比对,确保只有输入正确密码的用户才能开锁。
这种密码验证方式相比于传统机械密码锁更加安全可靠。
2. 控制锁的开关单片机可以通过控制电磁锁或电动锁的开关,实现锁的自动开关。
当密码验证通过后,单片机发送信号给锁,使其解锁;反之,当密码验证失败或超过尝试次数时,单片机发送信号给锁,使其上锁。
这种自动控制方式提高了开锁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3. 其他功能扩展单片机还可以与其他外设进行通信,实现更多的功能。
例如,可以通过单片机控制显示屏显示开锁记录,方便用户了解开锁情况;还可以通过单片机实现远程控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远程开锁。
三、单片机电子密码锁的设计在设计单片机电子密码锁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硬件设计硬件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单片机、键盘、显示屏、锁等元件,并进行电路连接。
单片机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考虑到处理速度、存储容量等因素。
键盘和显示屏的选择应方便用户的操作和信息显示。
瑞萨单片机解密
瑞萨单片机解密简介:单片机(MCU)是一种集成了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I/O)接口和其他功能模块的高度集成的集成电路芯片。
瑞萨电子(Renesas Electronics)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商之一,其开发和生产了许多用于嵌入式应用的单片机产品。
本文将介绍瑞萨单片机解密,包括解密方法、解密工具及解密的风险和限制等内容。
瑞萨单片机解密方法:1. 逆向工程:逆向工程是一种常用的单片机解密方法。
逆向工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分析和破解单片机的硬件和软件来还原其原始的功能和代码。
逆向工程单片机需要特定的技术和知识,例如芯片翻新、硬件分析、软件逆向等。
2. 物理攻击:物理攻击是指通过直接对芯片进行物理操作,如聚焦离子束(FIB)切割、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电子探针测试等手段来获取单片机内部的信息。
这种方法需要现代技术设备和专业知识,对硅芯片产生的痕迹相当微小,需要仔细检查。
3. 仿真方法:仿真方法是通过将单片机连接到特定设备上并使用仿真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来进行解密。
通过仿真工具,可以观察和分析单片机的内部运行状态、内存使用、输入输出等。
瑞萨单片机解密工具:1. 硬件解密工具:硬件解密工具是一种专业的设备,用于对芯片进行物理攻击,例如电子显微镜(SEM)、离子束切割机等。
这些工具可以对芯片进行操作和分析,以获取内部的关键信息。
2. 软件解密工具:软件解密工具是一种用于逆向工程的软件应用程序,可以对单片机的二进制代码进行分析和破解。
这些工具可以还原出单片机的原始代码,并提供一些附加功能,如代码优化、调试等。
解密的风险和限制:1. 法律风险:解密单片机可能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的法律问题。
许多国家和地区对知识产权保护有严格的规定,对于未经授权的解密行为可能会面临法律追究。
2. 成本和时间限制:单片机解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例如专业知识和设备。
对于复杂的单片机来说,解密的成本和时间可能非常高,甚至可能无法获取所需的信息。
基于单片机的远程监测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分析
基于单片机的远程监测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分析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基于单片机的远程监测系统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实际应用中,保障远程监测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基于单片机的远程监测系统进行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分析,以期提供一些有用的见解和建议。
安全性分析:1. 数据传输安全性:在远程监测系统中,数据传输是一个关键环节。
针对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使用加密技术:通过使用加密算法,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以防止数据被未经授权的访问者窃取。
- 强化认证机制:在系统中引入双因素身份认证机制,如指纹识别、脸部识别等,以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系统。
- 建立安全通信通道:通过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等技术,建立起加密的通信通道,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2. 远程控制安全性:远程控制是远程监测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
为了确保远程控制的安全性,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访问权限控制:设定不同用户权限,根据角色和职责来限制其对系统的控制能力,防止恶意操作。
- 强化身份验证机制:使用基于令牌的身份验证、双因素身份认证等严格的认证机制,仅允许授权用户对系统进行远程操控。
- 实施安全协议:使用常用的安全协议,如SSL/TLS(安全套接层/传输层安全)协议来加密传输的数据,以防止中间人攻击。
3. 防止入侵攻击:攻击者可能会试图入侵远程监测系统以获取机密信息或破坏系统运行。
为了防止入侵攻击,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强化系统的防火墙:通过在系统中部署防火墙来过滤和阻止非法的网络流量,减少入侵的风险。
- 及时修补漏洞:定期更新系统的软件和固件,并应用最新的安全补丁,以修补已知的漏洞并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 实施入侵检测系统:使用入侵检测系统(IDS)来监测和识别潜在的入侵行为,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稳定性分析:1. 系统硬件稳定性:单片机作为远程监测系统的核心控制器,其硬件稳定性对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攻击技术和应对加密技术分析
随着单片机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者必然面临系统被仿制或剽窃的问题。
为了使更多的单片机系统的原创者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开发成果和知识产权,文章分别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对单片机及其应用系统的加密技术进行了阐述和比较,供大家参考。
标签:单片机系统双芯片互校验加密技术
0 引言
随着单片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产品市场不断扩大。
人们应用单片机及相关的外围电子器件,研制开发了各种各样的智能化仪器仪表和小型控制系统等自动化高新技术产品,在此类产品开发及推广应用中,碰到的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新产品刚一推出就被仿制和剽窃,使单片机应用产品开发商常常蒙受损失,极大地挫伤了开发人员的积极性。
加密问题就成为新产品开发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之—。
1 单片机攻击技术
1.1 软件攻击该技术通常使用处理器通信接口并利用协议、加密算法或这些算法中的安全漏洞来进行攻击。
软件攻击取得成功的一个典型事例是对早期ATMEL AT89C系列单片机的攻击。
攻击者利用了该系列单片机擦除操作时序设计上的漏洞,使用自编程序在擦除加密锁定位后,停止下一步擦除片内程序存储器数据的操作,从而使加过密的单片机变成没加密的单片机,然后利用编程器读出片内程序。
1.2 电子探测攻击该技术通常以高时间分辨率来监控处理器在正常操作时所有电源和接口连接的模拟特性,并通过监控它的电磁辐射特性来实施攻击。
因为单片机是一个活动的电子器件,它执行不同的指令时,对应的电源功率消耗也相应变化。
这样通过使用特殊的电子测量仪器和数学统计方法分析和检测这些变化,即可获取单片机中的特定关键信息。
1.3 过错产生技术该技术使用异常工作条件来使处理器出错,然后提供额外的访问来进行攻击。
使用最广泛的过错产生攻击手段包括电压冲击和时钟冲击。
低电压和高电压攻击可用来禁止保护电路工作或强制处理器执行错误操作。
时钟瞬态跳变也许会复位保护电路而不会破坏受保护信息。
电源和时钟瞬态跳变可以在某些处理器中影响单条指令的解码和执行。
1.4 探针技术该技术是直接暴露芯片内部连线,然后观察,操控、干扰单片机以达到攻击目的。
为了方便起见,人们将以上四种攻击技术分成两类,一类是侵入型攻击(物理攻击),这类攻击需要破坏封装,然后借助半导体测试设备、显微镜和微定位器,在专门的实验室花上几小时甚至几周时间才能完成。
所有的微探针技
术都属于侵入型攻击。
另外三种方法属于非侵入型攻击,被攻击的单片机不会被物理损坏。
在某些场合非侵入型攻击是特别危险的,这是因为非侵入型攻击所需设备通常可以自制和升级,因此非常廉价。
大部分非侵入型攻击需要攻击者具备良好的处理器知识和软件知识。
与之相反,侵入型的探针攻击则不需要太多的初始知识,而且通常可用一整套相似的技术对付宽范围的产品。
因此,对单片机的攻击往往从侵入型的反向工程开始,积累的经验有助于开发更加廉价和快速的非侵入型攻击技术。
2 单片机系统软件加密
这里的软件加密是指在不改变硬件电路及其资源的情况下只靠程序实现的加密。
2.1 数据加密对于数据,可设计密钥,并采用数据与密钥进行逻辑异或等方法进行加密。
还可采用将数据进行模糊处理方法,即掺沙子,并进行真假数据地址的交叉混叠。
但这些方法对解密高手来说都没有太大难度。
2.2 程序加密单片机系统的监控程序是剽窃者的主要破解目标之一,因此也就成为保密的重点。
可以采用单片机本身的加密位或动态加密法对程序进行加密。
2.2.1 单片机加密锁定位实现程序加密近年推出的大多数单片机内部都有加密锁定位或加密字节,开发者将调试好的程序固化到单片机内部程序存储器的同时将其锁定,这样就无法使用普通的仿真器或编程器读出其程序代码,这就是所谓的拷贝保护和锁定功能。
但是许多单片机在此功能的设计上是有漏洞的,如,ATMEL的AT89C系列单片机,拷贝者可想办法(如自编程序)擦除其加密锁定位,且紧接着停止擦除内部程序存储器的下一步操作,然后就可利用仿真器或编程器读出程序代码,而且这种加密方法对有些单片机而言会使得片内程序存储器失去重新编程功能。
2.2.2 虚实地址实现程序加密虚实地址加密是一种动态加密技术,即开发者在编写系统程序时,使程序表面上看到的是虚地址,而其对应的实地址在某个不易破解的芯片中,由CPU运行程序时动态地赋予。
3 单片机系统硬件加密
单片机产品的硬件加密方法有很多种,只要能使其硬件电路核心部分不能或者很难破译,就是有效的硬件加密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硬件加密的方法。
3.1 总线烧毁法单片机内程序存储器的读写都是通过数据总线特定的I/O 口以并行或是以串行方式来传送,如果把单片机数据总线的特定I/O口永久性地破坏,解密者即使擦除了加密位,也无法读出片内程序的正确代码。
开发设计人员在设计单片机硬件系统时只要预留出总线的其中一条不用,就可以使用总线烧毁
法对单片机加密。
这种加密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可靠;缺点是占用了单片机资源,不能再使用总线扩展接口芯片和存储器。
使用总线烧毁法需要注意:程序的大小受片内程序存储器容量的限制;单片机被加密后,总线被永久性破坏,片内存储器就不再具有重复编程的特性,只有当确认程序无误后才能加密。
3.2 总线置乱法在单片机的应用领域中,对于采用MCU +EPROM结构的产品,设计时,将MCU 和EPROM之间的数据线和地址线的顺序排乱,然后再将仿真器上调试好的源程序固化到EPROM 前,必须按排乱的数据线和地址线将源程序(明文)——转化成EPROM中的目标程序(密文)。
这样,剽窃者如果想要破译EPROM 中的程序,必须同时破译硬件路,并将其排乱的数据线和地址线恢复正常,然后根据排乱和正常状态的对应关系,将EPROM 芯片中读出的数据(密文)经反向转换成原始程序(明文)。
再考虑程序得反汇编和分析等,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3.3 RAM 替代法随机存储器大都是CMOS电路,功耗很低,用电池对其进行掉电保护数据,电流仅几微安。
因此一粒锂电池可以保护数据15年之久,利用随机存储器的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采取单片微机仿真器对随机存储器进行编程。
先将一系列数据写入随机存储器,接上电池,然后将其余的芯片插上,单片微机系统运行后,CPU首先从随机存储器中读出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CPU执行程序的条件判别依据,也可以是CPU将执行的程序。
如果数据正确,整个系统正常运行,反之,系统则不能运行。
假若对硬件电路没有剖析清楚,拔下了随机存储器或者取下电池,则随机存储器中的数据就会消失,在无正确的源程序的情况下,根本无法恢复原来的数据。
3.4 用GA1 器件对外EPROM 中的软件进行加密GAL是一种可电擦写、可重复编程、并能够加密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GAL器件内部有一加密锁定位,一旦这个位被编程,就使其存取阵列电路中止工作,从而防止再次编程或者检验,此加密位只能够在整体擦除时和阵列一起擦除。
由此可见,一旦GAL芯片内的加密位被编程,整个GAL芯片内的已编程的逻辑电路,对用户来说是不透明的,这就起到了对硬件电路的加密作用。
单片机系统中的芯片其内部译码电路是不可以改变的,而且它本身没有可以加密的内部阵列。
所以只能够将单片机系统中的EPROM 的数据线或者地址线重新定义后新连结,使用户仿真时从EPROM芯片中读出的程序代码变成随机数,从而反汇编时使原程序面目全非,变成不可明读的密码程序,从而达到了对软件加密的目的。
应用GAL器件对外EPROM 中的软件进行加密可采取变位加密法:将原机器码中的位序进行某种交换;逻辑运算加密法:将原机器码进行逻辑运算后获得每一位加密的机器码;地址总线加密法:改变地址总线,使读出代码的顺序发生变化,从而达到加密的目的。
将各种加密技术结合起来,可实现复杂的加密技术,使得加
密的软件保密性较高,不易破译。
3.5 采用多单片机结构设计一个控制系统或产品可采用两个或多个单片机,控制系统是由CPU控制的,CPU 最终执行的是机器码语言。
而这些机器码程序又存放在外部存储器中。
我们将原源程序的机器码,按高半字节和低半字节进行分割,分别存放在两片EPROM 中去。
当CPU输出地址访问外部程序存贮器时,选用内置程序存储器的单片机EP1、一般单片机EP2同时有效,分别把有效的半字节送到CPU总线上,重新组台恢复了原指令的代码,保证了CPU取指的正确,而盗用取出其中的一片或两片分别进行反汇编时,会因代码混乱而无法进行反汇编,这样达到了加密的目的。
EP1和EP2构成性能稳定的控制系统。
把带内置程序存储器的单片机作为主处理,另一单片机完成其他集成电路的功能。
这样在编制程序时,把程序的关键部分安排在EPl,其他程序安排在EP2中,或交替地存放程序。
这样就增加了程序的反汇编的难度。
4 结束语
对单片机应用系统软硬件而言,要做到绝对保密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采取合适的加密技术尽量提高解密成本,这是加密的一个基本原则,只要能使一般剽窃者望而却步,就是成功的加密方法。
参考文献:
[1]任克强,刘晖.单片机系统硬件与软件加密技术.电子设计应用.2003年7期.
[2]陆利忠.单片机程序的加密和解密.电子技术(上海).1997年24卷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