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部分不合格项目的说明

合集下载

不予验收的通知函

不予验收的通知函

不予验收的通知函尊敬的XX公司:您好!感谢贵公司长期以来对我公司的信任与支持。

我公司一直秉持“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的原则,力求在产品及服务上达到双方的满意。

然而,在最近的项目验收过程中,我们遗憾地发现,部分项目内容未能达到我公司的验收标准。

基于此,我公司决定发出此通知函,就有关事项告知贵公司。

一、验收不合格项目概述根据项目合同规定,我公司对以下项目内容进行验收:1.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 项目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3. 验收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经现场验收,以下项目内容存在以下问题:1.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2. 问题二:____________________3. 问题三:____________________二、验收不合格原因分析1. 原因一:____________________2. 原因二:____________________3. 原因三:____________________三、整改要求为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确保双方利益,现要求贵公司针对验收不合格项目进行以下整改:1. 整改措施一:____________________2. 整改措施二:____________________3. 整改措施三:____________________四、重新验收时间请贵公司在接到本通知后,按照上述整改要求,尽快完成整改工作。

我公司将于整改完成后重新进行验收,具体验收时间如下:1. 重新验收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五、相关事项说明1. 若贵公司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我公司将根据合同约定,有权依法追究贵公司的违约责任。

2. 整改期间,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协助,请随时与我公司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六、联系方式为便于沟通与协作,请贵公司指派专人与我公司进行对接,以下是我公司的联系方式:1. 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2.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3. 邮箱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再次感谢贵公司对我公司项目的关注与支持。

部分不合格检验项目小知识

部分不合格检验项目小知识

附件1部分不合格检验项目小知识一、氯霉素氯霉素是酰胺醇类抗生素,主要抗菌谱包括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

我国发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五批)》(整顿办函〔2011〕1号)中将氯霉素列为在肉制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在肉制品中不得检出。

肉制品中检出氯霉素的原因,可能是其抑菌效果好、相对廉价,养殖户在养殖中非法使用。

二、霉菌食品中霉菌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计数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形成的霉菌菌落数。

霉菌数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示性指标,其食品卫生学意义是作为判定食品被霉菌污染程度的标志。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冲调谷物制品》(GB 19640—2016)中规定,同批次样品中霉菌的5次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102CFU/g,且至少3次检测结果不得超过50CFU/g。

冲调谷物制品中霉菌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装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到位,还可能与产品储运条件不当有关。

三、腐霉利腐霉利是一种广谱内吸性的高效杀菌剂,对低温高湿条件下发生的灰霉病、菌核病有显著效果,但菌株容易对其产生抗性。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中规定,腐霉利在韭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2mg/kg。

韭菜中腐霉利超标的原因,可能是菜农未遵守采摘间隔期,为快速控制病情而加大用药量,致使上市销售时未降解至标准限量值以下。

四、维生素A维生素A又名视黄醇,是人类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在人体代谢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GB 10769—2010)中规定,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维生素A含量应在14μgRE/100kJ—43μgRE/100kJ范围内,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 13432—2013)中规定,营养成分的实际含量不应低于标示值的80%。

部分不合格项目小知识

部分不合格项目小知识

附件3部分不合格项目小知识一、不合格项目小知识1、二氧化硫残留量二氧化硫(以及焦亚硫酸钾、亚硫酸钠等添加剂)对食品有漂白和防腐作用,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剂,使用后均产生二氧化硫的残留。

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干制蔬菜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应≤0.2g/kg,酱腌菜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应≤0.1g/kg。

人体摄入的少量二氧化硫和亚硫酸盐会迅速以硫酸盐形式排出体外, 因此二氧化硫和亚硫酸盐的系统性毒性低。

但对二氧化硫有过敏反应的人(如哮喘病患者等),则会出现气喘、头痛或恶心等过敏症状。

因此过敏体质等人群应向食物供应者清楚说明自己的情况和需要,进食后如感到不适,应立即就医。

2、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包括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

亚硝酸盐作为护色剂和防腐剂,可以使肉制品呈现鲜艳的红色,也能够抑制肉毒梭菌的生长和繁殖,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肉制品加工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2012年第10号)中规定,餐饮服务单位禁止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亚硝酸钠、亚硝酸钾)。

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可将血液中的低血红蛋白氧化成高血红蛋白,且在酸性条件下(如胃液中)易与胺类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亚硝基化合物。

亚硝基化合物是最主要的化学致癌物之一,一次性食用过多或者误用亚硝酸盐均可引起急性中毒。

3、铝的残留量铝作为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的重要成分,经常会添加在食物中作为膨松剂或稳定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油炸面制品中的铝的残留量应≤100mg/kg,粉丝、粉条中的铝的残留量应≤200mg/kg。

铝有一定的慢性毒性,经常摄入铝超标的食品,在体内可造成铝的蓄积,轻者会使食欲减退,引起贫血,重者会表现为神经毒性,使人运动失调、记忆力衰退等。

4、苯甲酸及其钠盐苯甲酸及其钠盐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防腐保鲜剂,对霉菌、酵母和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现场不合格情况报告

现场不合格情况报告

现场不合格情况报告一、不合格情况说明在进行现场检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不合格情况:1.工作环境不符合要求:现场工作区域存在大量杂乱的工具、材料和垃圾,这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也对员工的安全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2.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部分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例如未佩戴安全帽、未戴耳塞等,这种行为不仅危害了个人的安全,也可能对项目造成不可预估的后果。

3.设备维护不到位:部分设备存在损坏、老化和未经定期维护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也增加了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

4.违反工艺操作规范:部分工艺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违反规定的行为,例如操作步骤不符合标准、设备调整不当等,这种操作不仅影响了产品的质量,也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坏。

二、原因分析1.管理不到位:对于工作环境和员工行为的管理不够严格,对于违规操作和设备维护的检查不够及时且彻底,导致一些不合格情况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2.员工培训不足:部分员工对于工作操作的规范要求缺乏了解和认识,对于安全操作和设备维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了违规操作和设备损坏的发生。

3.设备更新不及时:部分设备已经存在较长时间,年限已经达到或接近更换标准,但未进行及时更换和维修,导致设备损坏率增加,影响了正常生产。

4.监管不力:一些管理人员未能履行好监管职责,工作中未能发现和解决不合格情况,导致问题扩大化和职业化。

三、改进方案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改进方案:1.加强管理:增加对工作环境的管理力度,确保工作区域的整洁和无障碍;加强对员工行为的监督和培训,确保员工操作规范。

2.加强培训: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3.设备更新:对老化和损坏的设备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4.提高监管水平:加强管理人员对工作现场的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不合格情况,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四、实施计划根据改进方案,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计划:1.加强管理:设立专门的工作环境管理小组,负责工作环境的整理和维护;制定员工行为管理规范,并进行定期培训和检查。

关于服务质量监督抽检不合格的情况说明和整改报告

关于服务质量监督抽检不合格的情况说明和整改报告

关于服务质量监督抽检不合格的情况说明
和整改报告
1. 情况说明
根据最近一次服务质量监督抽检结果,我们发现了一些不合格的情况。

下面是具体情况的说明:
- 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部分产品在抽检过程中被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包括材料不达标、工艺不合格等情况。

- 服务流程存在瑕疵:抽检过程中发现服务流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服务质量降低,例如服务时间安排不合理、服务流程不规范等。

- 人员素质不足:抽检结果显示部分员工的技能水平和服务意识有待提升,严重影响了服务质量。

2. 整改措施
针对上述不合格情况,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
- 加强质量控制: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加强原材料采购和工艺控制,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 优化服务流程:重新评估服务流程,优化时间安排和流程规范,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 培训提升人员素质:针对技能和服务意识不足的员工进行培训,提升其专业素质,增强服务质量。

3. 效果评估
我们将定期对整改措施进行评估,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同时,我们也欢迎客户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进一步优化服务质量。

我们承诺将持续改进,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4. 结论
服务质量监督抽检不合格情况的发生,对我们的服务形象和客户信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深感抱歉,并将以积极的态度采取上述整改措施,解决问题并提升服务质量。

我们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我们的服务质量将再次得到提升。

谢谢!。

1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

1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

尊敬的各位先生/女士:根据《食品安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为维护食品安全,保护用户合法权益,现发布1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通告如下:1. 产品名称:XXX饮料不合格项目:饮料细菌超标举报时间:2021年5月1日相关措施:立即下架并启动召回,涉及区域停止销售2. 产品名称:XXX面包不合格项目:面包添加剂超标举报时间:2021年5月5日相关措施:责令生产企业停产整改,查封相关生产线3. 产品名称:XXX鸡蛋不合格项目:鸡蛋蛋壳微生物超标举报时间:2021年5月8日相关措施:责令生产企业停产整改,加强生产环境消毒4. 产品名称:XXX豆腐不合格项目:豆腐添加剂使用不合格举报时间:2021年5月10日相关措施:责令生产企业召回并停产整改,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5. 产品名称:XXX酸奶不合格项目:酸奶菌种异常举报时间:2021年5月15日相关措施:责令生产企业召回并停产整改,全面自查产品质量问题6. 产品名称:XXX火锅底料不合格项目:底料添加剂超标举报时间:2021年5月20日相关措施:责令生产企业召回并停产整改,加强原料检测环节7. 产品名称:XXX奶粉不合格项目:奶粉品质异常举报时间:2021年5月25日相关措施:责令生产企业召回并停产整改,对产品质量监管不力的相关部门进行责任追究8. 产品名称:XXX方便面不合格项目:方便面添加剂超标举报时间:2021年5月30日相关措施:责令生产企业召回并停产整改,加强产品检测环节9. 产品名称:XXX瓜子不合格项目:瓜子霉菌超标举报时间:2021年6月1日相关措施:责令生产企业召回并停产整改,全面消毒生产环境10. 产品名称:XXX鱼肉制品不合格项目:鱼肉品质不合格举报时间:2021年6月5日相关措施:责令生产企业召回并停产整改,立即停止销售11. 产品名称:XXX水饺不合格项目:水饺添加剂超标举报时间:2021年6月10日相关措施:责令生产企业召回并停产整改,对违规添加剂的生产企业进行立案处罚12. 产品名称:XXX酸辣粉不合格项目:酸辣粉添加剂使用不合格举报时间:2021年6月15日相关措施:责令生产企业召回并停产整改,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13. 产品名称:XXX冰淇淋不合格项目:冰淇淋洁净度不合格举报时间:2021年6月20日相关措施:责令生产企业召回并停产整改,对产品质量监管不力的相关部门进行责任追究14. 产品名称:XXX饼干不合格项目:饼干添加剂使用过量举报时间:2021年6月25日相关措施:责令生产企业召回并停产整改,全面自查产品质量问题15. 产品名称:XXX果汁不合格项目:果汁添加剂超标举报时间:2021年7月1日相关措施:责令生产企业召回并停产整改,加强原料采购管理16. 产品名称:XXX鱼子酱不合格项目:鱼子酱微生物超标举报时间:2021年7月5日相关措施:责令生产企业召回并停产整改,对产品质量监管不力的相关部门进行责任追究17. 产品名称:XXX薯片不合格项目:薯片添加剂使用不合格举报时间:2021年7月10日相关措施:责令生产企业召回并停产整改,加强产品质量管理18. 产品名称:XXX酱油不合格项目:酱油品质不合格举报时间:2021年7月15日相关措施:责令生产企业召回并停产整改,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19. 产品名称:XXX米饭不合格项目:米饭添加剂超标举报时间:2021年7月20日相关措施:责令生产企业召回并停产整改,对违规添加剂的生产企业进行立案处罚以上1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严重影响了用户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

此次基础考核判定不合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此次基础考核判定不合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此次基础考核判定不合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此次基础考核中,我经过全面的评估和判定发现自己的表现不符合要求,遗憾地得出了不合格的结论。

这个结果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我认识到它对我的成长和进步非常重要。

首先,这次基础考核对于我们个人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它不仅是检验我们所学知识和技能的一个机会,也是对我们自身实力的一次考验。

通过参加这次考核,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找到提高自己的办法和方向。

其次,概述了此次考核不合格的原因。

在整个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

不论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是技能的应用和实践,我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

这一点能引起自我的深刻反省,寻找自己的不足,并努力补上短板。

此外,我也意识到在此次考核中,自己在准备和规划方面存在着不足之处。

没有合理安排时间、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这些因素都是导致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未来的学习和备考中,我将更加重视时间的分配和合理规划,同时积极寻求学习上的指导和帮助。

最后,虽然不合格的结果让我感到失望和沮丧,但概述部分也提到了改善的目标和方向。

我将以此次考核为契机,坚定信念,努力克服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相信只要我持之以恒、不断努力,一定能够在以后的考核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总而言之,此次基础考核的不合格结果让我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我将以此次考核为契机,积极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加强知识的补充,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以期在将来的考核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设计:文章结构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概述了全文的内容,从整体上介绍了此次基础考核判定不合格的情况。

接着介绍了本文的组织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包含了两个要点,分别详细探讨了此次基础考核判定不合格的原因和影响。

发现材料不合格检讨书模板

发现材料不合格检讨书模板

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深感愧疚和懊悔,因为近期在工作中发现所使用的材料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给公司带来了不良影响。

在此,我谨向公司领导及同事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对此次事件进行深刻的检讨。

一、事件经过近日,在我负责的项目中,发现部分材料存在以下问题:1. 材料表面存在明显划痕、凹凸不平,不符合设计要求;2. 材料尺寸偏差较大,超出公差范围;3. 材料内部结构存在缺陷,影响使用寿命;4. 材料包装破损,导致部分材料受潮、发霉。

经调查,此次事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 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公司规定进行材料验收,对供应商提供的材料质量把关不严;2. 仓库管理人员在入库过程中,对材料质量检查不细致,导致不合格材料进入仓库;3. 我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材料检查不严格,未能及时发现材料问题;4. 项目团队内部沟通不畅,对材料质量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检讨与反思针对此次事件,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识到以下几点:1. 工作责任心不强。

我未能严格按照公司规定执行工作,对材料质量把关不严,导致不合格材料进入项目,给公司带来损失。

2. 业务能力不足。

在材料验收、检查过程中,未能发现材料存在的问题,反映出我在业务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3. 沟通协调能力欠缺。

在项目团队内部,我未能及时与同事沟通,导致材料质量问题未能得到及时解决。

4. 对公司规定执行不力。

我未能严格遵守公司关于材料验收、检查的规定,给公司带来了不良影响。

三、整改措施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我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1. 加强业务学习。

我将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确保在材料验收、检查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严格执行公司规定。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严格遵守公司关于材料验收、检查的规定,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3. 加强沟通协调。

我将加强与同事的沟通,及时了解项目进展,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4. 严格把控材料质量。

在材料验收、检查过程中,我将认真履行职责,确保不合格材料不被用于项目。

不合格项处置记录B3监

不合格项处置记录B3监

不合格项处置记录B3监
日期:B3监
不合格项描述:
在B3监中发现了一些不合格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温度过高或过低:B3监中的温度超出了合理范围,没有达到标准
要求。

2.清洁问题:B3监中出现了清洁问题,部分区域没有被彻底清洁,
存在卫生隐患。

3.设备故障:B3监中的部分设备出现了故障,需要及时修理或更换。

4.安全问题:B3监中存在安全隐患,例如楼梯扶手破损、地面不平
整等。

针对以上不合格项
1.温度过高或过低:立即调整B3监的温度控制系统,确保温度恢复
到合理范围内。

同时对温度控制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2.清洁问题:立即对B3监进行全面清洁,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
等各个区域。

加强对清洁工作的监督,确保卫生状况符合标准要求。

3.设备故障: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立即通知相关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确保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行,以保障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4.安全问题: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例如更
换损坏的楼梯扶手、修补不平整的地面等。

同时加强对安全问题的监督,
确保员工和访客的安全。

以上措施将由相关负责人亲自负责执行,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我们将确保B3监的各项工作都符合标准要求,提高监控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希望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能够及时解决B3监中存在的不合格项,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关于项目考核扣分情况的说明

关于项目考核扣分情况的说明

关于项目考核扣分情况的说明
项目考核扣分情况说明
一、扣分原因
在本次项目考核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相应的扣分:
1. 项目进度延误:由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未能按照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导致整体项目进度受到严重影响。

2. 质量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部分环节未能达到预定的质量标准,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错误。

3. 沟通问题: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不够顺畅,影响了信息的传递和工作的协调。

4. 文档缺失:部分重要的项目文档未能及时整理和完善,导致项目资料不完整。

二、扣分情况
根据上述问题,我们对各个考核项进行了扣分处理,具体情况如下:
1. 项目进度延误:每延误一个时间节点,扣5分。

2. 质量问题:每出现一个质量问题,扣3分。

3. 沟通问题:根据沟通不顺畅的程度,酌情扣2-3分。

4. 文档缺失:根据文档的重要性程度和缺失情况,酌情扣2-5分。

三、总结与改进
本次项目考核反映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为了提高今后的项目实施质量,我们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加强项目进度的管理和监控,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

2. 提高团队成员的质量意识,确保各环节达到预定的质量标准。

3. 加强团队内部的沟通与协作,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 重视项目文档的整理和完善,确保项目资料的完整性。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能够提高今后的项目实施质量,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部分不合格项目的小知识

部分不合格项目的小知识

部分不合格项目的小知识一、诺氟沙星诺氟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药物,因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等曾被广泛用于畜禽细菌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发布在食品动物中停止使用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4种兽药的决定》(公告第2292号)中规定,在食品动物中停止使用诺氟沙星(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

诺氟沙星残留在人体中蓄积,可能引起人体的耐药性。

长期摄入诺氟沙星超标的动物性食品,可引起轻度胃刺激或不适,头痛、头晕、睡眠不良等症状,大剂量还可能引起肝损害。

二、呋喃唑酮代谢物呋喃唑酮是属于硝基呋喃类广谱抗生素,广泛应用于畜禽及水产养殖业。

硝基呋喃类原型药在生物体内代谢迅速,和蛋白质结合而相当稳定,故常利用对其代谢物的检测来反应硝基呋喃类药物的残留状况。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公告第235号)中规定,呋喃唑酮为禁止使用的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

硝基呋喃类药物及其代谢物可引起溶血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眼部损害和急性肝坏死等残疾而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对人体有致癌、致畸胎副作用。

三、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快速的作用特点,对害虫以触杀和胃毒为主。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6)中规定,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在普通白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2mg/kg。

少量的农药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四、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作为一种广谱食品防腐剂,毒性较低,按标准规定的范围和使用量使用是安全可靠的。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中规定,糕点中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最大使用量为0.5g/kg。

造成脱氢乙酸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超量使用该添加剂,或者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该添加剂含量较高;也可能是在添加过程中未计量或计量不准确。

部分不合格项目的小知识

部分不合格项目的小知识

附件1部分不合格项目的小知识一、菌落总数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所使用的原辅料初始菌数较高,又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二、呋喃西林代谢物呋喃西林属于硝基呋喃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

《兽药地方标准废止目录》(农业部公告第560号)中规定,该类药物为禁用兽药,在淡水虾中不得检出。

呋喃西林及其代谢物可通过在动物体内残留,传递给人,长期摄入可能会引起溶血性贫血、多发神经炎、眼部损害等。

三、糖精钠(以糖精计)糖精钠(以糖精计)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合成甜味剂。

糖精钠对人体无任何营养价值,食用较多的糖精钠,会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

四、二氧化硫残留量二氧化硫(以及焦亚硫酸钾、亚硫酸钠等添加剂)对食品有漂白、防腐和抗氧化作用,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使用后均产生二氧化硫残留。

摄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在人体内经酶转化后由尿液排出体外,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但如果长期过量摄入二氧化硫,可能会对健康不利。

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加工过程中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亚硫酸盐等漂白剂,以达到漂白和防腐的作用,从而导致产品中二氧化硫残留不符合要求。

五、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属于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

本菌普遍存在,而在潮湿环境尤甚。

饮用水中超标可能是由于个别企业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等有关。

六、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

餐饮具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

大肠菌群超标可能由于产品包装材料受污染,或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工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而导致。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
1、二氧化硫残留量
二氧化硫残留主要来源于亚硫酸盐类化合物。

亚硫酸盐不仅具有漂白作用,它还对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有抑制作用。

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1)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没有掌握好二氧化硫类物质的使用量,或有些企业为了追求其产品具有良好的外观色泽,延长食品保存期限,或为掩盖劣质食品,不顾标准限制,超量使用二氧化硫类添加剂,造成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超过国家标准要求;(2)产品生产过程中工艺控制不严、生产技术水平不过关导致菌落总数超标。

亚硫酸盐过多地摄入可导致多发性神经炎,诱发过敏性疾病和哮喘,引起生长障碍,以及导致体内钙流失等不良作用。

2、极性组分
极性组分是食用油在煎炸食品工艺条件下发生一系列反应,产生比正常植物油分子极性较大的一些成分,是甘油三酯热氧化产物、热聚合产物、热氧化聚合产物、水解产物总称。

这些物质对人体酶系统有破坏作用,特别是分解产生的大量丙烯酰胺、多环芳烃类更是致癌物。

极性组分是衡量煎炸油脂质量的指标之一。

此次抽检发现煎炸后食用植物油检出极性组分不合格,主要原因是:餐饮单位为了节省油量,没有按期更换新油、反复使用旧油翻炸食品。

3、色值
食糖的品质指标之一,是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等质量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之一,它主要影响糖品的外观,是杂质多寡的一种反映,也是生产工艺水平的一种体现。

(根据每次不合格项目进行说明)。

产品不合格报告范文

产品不合格报告范文

产品不合格报告范文尊敬的领导:我是质量部门的负责人,我向您汇报一起关于我部门最近发现的一起产品不合格问题。

根据我部门的抽检工作,我们在最近一次抽检中发现了产品生产中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

经过对抽取的样本进行检测,发现了以下几个产品不合格的问题:首先,产品的外包装存在严重的瑕疵。

尽管产品内部的质量问题并不是很严重,但是外包装却给人一种不合格产品的印象。

我们发现外包装存在严重的破损、褪色和字迹模糊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产品整体的质量形象。

其次,产品的关键配件存在质量问题。

我们抽取了一部分产品进行了拆解和检测,发现一些关键配件存在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这些配件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了产品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可能会给用户带来一定的风险。

另外,在产品的标识和说明书方面也存在问题。

我们发现部分产品的标识缺失或者不清晰,用户很难区分产品的型号和规格,这给用户使用产品带来了困扰。

同时,产品的说明书中也存在翻译错误和不准确的问题,导致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可能会出现操作错误或误解产品的使用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我部门已经采取了紧急措施。

首先,我们立即停止了这批产品的生产,并对现有的产品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整改。

我们将对瑕疵外包装进行更换,确保产品外观符合质量要求。

同时,我们也会对产品的关键配件进行更换和重新检测,确保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性能够达到要求。

另外,我们也会对产品的标识和说明书进行全面的修订和改进。

我们将加强与翻译公司的合作,确保说明书的翻译准确无误。

同时,我们也会改进产品的标识设计,确保用户能够清晰地辨识产品的信息。

此外,为了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我们还将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更加严格的质量监督体系,加强对关键配件和原材料的检测和采购管控,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我部门也将向相关部门汇报此次问题,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整改工作的进行。

我们也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和培训,提高对产品质量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总之,我部门对于此次产品不合格问题深表歉意,并将全力推动整改工作的进行。

关于产品质量监督抽检不合格的情况说明和整改报告

关于产品质量监督抽检不合格的情况说明和整改报告

关于产品质量监督抽检不合格的情况说明和整改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公司的安排,我们对最近生产的产品进行了质量监督抽检。

经过检验,我们遗憾地发现了一部分产品不合格的情况。

经过认真调查和分析,我们将详细说明不合格情况及相关整改措施。

一、不合格情况的具体描述:1.产品规格不符:部分产品出现了尺寸偏差、包装不符合要求等问题,与设计要求存在差异。

2.外观缺陷:部分产品出现了漏涂、刮痕、气泡、变色等外观缺陷问题,严重影响产品的美观度。

3.功能性不足:部分产品在实际使用中出现了性能不稳定、强度不够、易损坏等问题,无法满足用户的基本使用需求。

4.工艺问题:在生产过程中,部分产品出现了工艺不良的情况,如焊接不牢固、零部件不严密等,导致产品质量无法保证。

以上不合格情况对我们公司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顾客带来了不良体验和安全隐患。

二、不合格情况分析:通过对不合格情况的分析,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导致不合格情况的原因:1.原材料问题:部分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没有按照标准进行抽样检测,存在质量问题。

2.生产工艺问题:有些工序的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较低,未能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生产操作,导致产品质量不可控。

3.设备维护不力:有些设备长时间未进行维护保养,导致工作状态不稳定,影响了产品质量。

4.质量管理不严格:质量管理人员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参数没有进行严格监控,导致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

三、整改措施报告:针对以上分析,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以确保产品质量的可控性和稳定性:1.供应链管理:加强对原材料供应商的严格筛选,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可靠,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应的质量检测报告,并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估体系。

2.工艺改进:加强工艺流程的管理并提供相应的培训,使每一个工序都能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良好的产品质量。

3.设备维护: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设备,确保设备运行稳定,提高产品质量。

竣工验收不合格项记录及处理反馈

竣工验收不合格项记录及处理反馈

竣工验收不合格项记录及处理反馈一、背景根据《竣工验收规范》的要求,本次竣工(预)验收工作对项目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经过认真的验收过程,发现了一些不合格项,现将记录及处理反馈如下。

二、不合格项记录1.问题描述:建筑结构不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详细说明:通过对建筑结构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发现存在以下问题:A.部分承重墙出现裂缝,强度不达标。

B.部分梁柱连接处接头不牢固。

C.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存在空鼓现象。

2.问题描述:装修材料不符合相关规范。

详细说明:对装修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发现,部分材料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如A.地板材料的耐磨性达不到标准要求。

B.墙面涂料中有有害物质超标。

C.门窗材料不符合防盗要求。

3.问题描述:电气系统安装不合格。

详细说明:对电气系统进行验收检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A.部分电线敷设不规范,存在漏电风险。

B.部分电器设备安装不牢固,易引发触电事故。

C.配电箱线路标识混乱,难以辨识。

三、处理反馈1.针对建筑结构不满足标准要求的问题,经相关专家评估后,进行了如下处理措施:A.对承重墙进行修补和加固,确保其强度达标。

B.对梁柱连接处进行重新加固,确保连接牢固。

C.对出现空鼓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拆除重建。

2.针对装修材料不符合规范的问题,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A.更换耐磨性更好的地板材料,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B.更换符合环保要求的墙面涂料,确保无有害物质超标。

C.更换符合防盗要求的门窗材料,提高整体安全性。

3.针对电气回路不合格的问题,将采取以下处理措施:A.对电线进行重新敷设,确保安全可靠。

B.对不牢固的电器设备进行加固,确保使用安全。

C.对配电箱进行重新标识,方便管理和维护。

四、总结本次竣工(预)验收工作中发现了建筑结构、装修材料和电气系统等方面的不合格项,我们将对每个问题进行仔细处理和整改,确保项目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在竣工验收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检查,提高验收质量和水平,确保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职业健康体检不合格调岗情况说明范文

职业健康体检不合格调岗情况说明范文

职业健康体检不合格调岗情况说明范文就说咱先得把员工的基本情况讲明白。

像员工叫啥名儿在公司是干啥岗位的呀。

比如说,小李在咱们生产车间做焊接工作呢。

这部分其实还蛮简单的,但别忘了前面提到的几点哦。

从我的经验来看,简单直接地把这些基本信息写上,能让看情况说明的人一下子就对涉及的人员有个清晰的概念。

接着就得说到健康体检的情况啦。

到底是哪些项目不合格呢?是听力因为车间噪音太大受损了呢,还是肺部检查有点小问题?这可得详细说说。

就好比说,如果是肺部的问题,那是不是长期接触车间里的粉尘导致的呢?我觉得这种推测性的表述也是可以有的,它能让整个情况更立体。

然后就是调岗的情况了。

为啥要调岗呀?那肯定是为了员工的健康着想嘛!把员工调到哪个岗位合适呢?是从高噪音、多粉尘的车间调到相对轻松干净一点的仓库管理岗位吗?这时候我们就要阐述调岗的合理性了。

这一点很重要哦!你也可以尝试这样写,把员工的健康状况和新岗位的工作环境做个对比,强调新岗位如何能避免对员工健康造成进一步损害。

这是不是让你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呢?在整个情况说明里,咱们的态度也要体现出来。

我们是关心员工的,虽然因为健康原因要调岗,但这是对员工负责任的表现。

我们不能让员工觉得自己是被抛弃了,而是在帮助他们。

这部分如果能加上一两句温馨的话语,就像“我们希望小李在新的岗位上能够尽快恢复健康,公司始终关注着他的情况”,这样会让整个情况说明充满人情味呢。

最后,我觉得再总结一下整体的情况就很好。

大概就是说,因为健康体检不合格,为了员工的健康考虑,所以进行了合理的调岗安排,并且公司会持续关注员工的健康发展。

这样的结构真的很常见,也非常有效,几乎每篇文章我都会用这个技巧。

总之呢,写这个职业健康体检不合格调岗情况说明并不难,只要按照上面这些思路来,把各个方面都照顾到,就能写出一份不错的情况说明了。

大家不妨试试看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部分不合格项目的说明
一、酒精度
酒精度又叫酒度,反映了酒中乙醇(酒精)的含量,是酒类的品质指标之一。

酒精度不合格可能是个别企业生产工艺控制不严格或检验器具不准确等因素造成。

二、恩诺沙星
恩诺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用于治疗动物的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动物专属用药。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规定,恩诺沙星(以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之和计),在鱼的皮和肉、泥鳅、河虾中的最高残留限量为100μg/kg。

长期食用恩诺沙星残留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三、呋喃西林代谢物
呋喃西林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可以治疗畜牲疾病,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50号《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规定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呋喃西林。

呋喃西林及其代谢物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长期摄入会引起各种疾病,对人体有致癌、致畸胎等副作用。

四、氯霉素
氯霉素是一种杀菌剂,也是高效广谱的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50号《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规定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氯霉素。

长期食用氯霉素残留超标的食品可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导致消化机能紊乱;人体过量摄入氯霉素可引起人肝脏和骨髓造血机能的损害,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肝损伤等健康危害。

五、4-氯苯氧乙酸钠(以4-氯苯氧乙酸计)
4-氯苯氧乙酸钠(以4-氯苯氧乙酸计)又称防落素、保果灵,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防止落花落果、抑制豆类生根、调节植物株内激素平衡等作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农业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豆芽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6-苄基腺嘌呤等物质的公告》(2015年第11号)中规定,生产者不得在豆芽生产过程中使用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赤霉素等物质,豆芽经营者不得经营含有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赤霉素等物质的豆芽。

豆芽中检出4-氯苯氧乙酸钠的原因,可能是生产者为提高豆芽产量,从而违规使用相关农药。

六、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
含铝食品添加剂可用作膨松剂、稳定剂、抗结剂和染色料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豆类制品中铝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
100mg/kg。

铝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为改善产品口感,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超限量、超范围使用含铝添加剂,或者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铝含量过高。

铝的主要毒性表现在神经毒性、生殖和发育毒性,没有致癌性。

铝虽然具有毒性,但并不是只要摄入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这不仅取决于食品中铝的含量,还与食用这些含铝食品的数量以及食用时间长短密切相关。

七、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
苯甲酸及其钠盐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防腐保鲜剂,对霉菌、酵母和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中规定,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在腌渍的蔬菜中最大使用量为1g/kg。

苯甲酸及其钠盐的安全性较高,少量苯甲酸对人体无毒害,可随尿液排出体外,在人体内不会蓄积。

若长期过量食入苯甲酸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肝脏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八、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主要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九、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

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

健康风险较低,但反映该食品卫生状况不达标。

大肠菌群超标可能由于产品的加工原料、包装材料受污染,或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工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而导致。

十、霉菌
霉菌属于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中的霉菌超标可能是由于原料受到污染,或是在生产、存储、运输、销售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当而导致产品被霉菌污染。

霉菌污染可使食品腐败变质,破坏食品的色、香、味,失去食品的食用价值,并产生真菌毒素危害人类健康。

十一、黄曲霉毒素B₁
黄曲霉毒素B1是一种强致癌性的真菌毒素。

食用黄曲霉毒素B1超标的食品,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中规定,黄曲霉毒素B1在花生及其制品中的最大限量值为20μg/kg。

黄曲霉毒素B1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使用的原料因储存条件不当产生了黄曲霉毒素B1;也可能是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严格;还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