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化管理要求
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
![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2fc3132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c.png)
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1. 引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旨在规范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确保幼儿园环境的卫生与健康,保障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幼儿园卫生保健的管理要求、工作程序以及相关责任和措施。
2. 管理要求2.1 幼儿园卫生保健目标为了维护幼儿园环境的卫生与健康,保护幼儿身心健康,幼儿园应确保以下目标的实现:•提供安全、洁净、无污染的室内外环境;•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健康饮食与营养均衡;•指导幼儿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2 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责任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责任涉及以下方面:•幼儿园负责人应确保卫生保健工作得到有效组织和实施;•幼儿园教职工应加强对幼儿卫生保健的宣传和教育;•幼儿园家长要积极支持和配合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
3. 工作程序3.1 卫生保洁工作幼儿园应制订定期的卫生保洁工作计划,包括以下工作程序:1.定期清洁幼儿园的教室、走廊、卫生间等公共场所;2.定期对幼儿园的床上用品、餐具等进行清洗、消毒;3.定期清理幼儿园的室外环境,包括操场、花坛等;4.定期检查幼儿园内的卫生设施,保证其正常运行。
3.2 环境卫生监测为了确保幼儿园环境的卫生与健康,幼儿园应进行定期的环境卫生监测,包括以下方面:1.对室内空气进行定期检测,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2.定期对饮用水进行检测,保证水质安全;3.对卫生间、厨房等重点区域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卫生状况良好。
3.3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幼儿园应制定针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计划,包括以下工作程序:1.对幼儿入园前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健康状况符合入园标准;2.定期开展幼儿传染病的预防宣传和教育活动;3.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隔离患病幼儿并报告相关部门;4.对患病幼儿的隔离和治疗进行管理,并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
3.4 饮食与营养管理幼儿园应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与营养管理计划,包括以下方面:1.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确保食品安全;2.在食谱设计中注意营养均衡,合理搭配食品;3.加强对幼儿饮食的监督,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4.对食品加工和供餐过程进行监控,确保食品卫生。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规范与标准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规范与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6935e2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8.png)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规范与标准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而卫生保健工作对于幼儿园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规范与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本文将从卫生保健工作的目标、内容和标准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卫生保健工作的目标1.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卫生保健工作的首要目标是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通过合理的饮食营养、定期的体检和健康教育等手段,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预防儿童常见疾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 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幼儿园需要提供一个清洁、整洁、安全、卫生的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
三、卫生保健工作的内容1. 饮食营养:制定科学的膳食计划,保证幼儿的饮食营养均衡,避免偏食,预防儿童肥胖和营养不良等问题。
2. 环境卫生:定期对教室、食堂、卫生间等场所进行卫生消毒,保持空气清新,有效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同时要有对应的环境卫生常规及特殊操作规范,如卫生间使用常规,食堂食品管理规范等。
3. 疾病预防: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定应急预案,增强传染病防控能力。
4. 健康教育:开展针对幼儿的健康教育,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卫生保健工作的标准1. 制定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责任和任务分工。
2. 配备专业的卫生保健人员,定期对幼儿和教职工进行健康检查。
3. 建立健全的卫生档案,定期组织对幼儿园内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4. 落实学校卫生保健法规法规,确保卫生保健工作符合国家标准。
5. 积极开展与家庭、社区的卫生保健合作,形成工作合力。
五、结语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儿童健康和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执行制定的卫生保健工作规范与标准,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们的健康素质,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观点和理解:卫生保健工作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仅要有了良好的健康体质,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规范与标准必须严格执行,确保幼儿园内的环境卫生安全,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关于幼儿园卫生保健规章制度范文
![关于幼儿园卫生保健规章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d27678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c.png)
关于幼儿园卫生保健规章制度范文一、前言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保障幼儿园卫生保健至关重要。
制定规章制度,建立科学的卫生保健管理体系,能够有效保障幼儿健康成长。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卫生保健规章制度的范文,为幼儿园的管理者提供指导与参考。
二、卫生保健制度1.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责任1.1 幼儿园园长为全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指导全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
1.2 每位教职工在日常工作中要重视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积极参与卫生保健活动,确保卫生环境的整洁与安全。
2.卫生设施管理2.1 幼儿园应配备洗手间、消毒室等基本卫生设施,并定期进行维护与检查。
2.2 卫生设施的使用应符合卫生标准,定期进行消毒,保证幼儿的健康与安全。
3.卫生保健活动开展3.1 定期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幼儿、家长和教职工的卫生意识。
3.2 组织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幼儿的健康问题。
4.应急处理4.1 建立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疫情或意外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
4.2 保障幼儿园的医疗设备和急救药品齐全,提高应对危急情况的能力。
三、卫生保健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监督1.监督机制建立1.1 设立卫生保健管理专责部门负责对幼儿园卫生保健规章制度的监督与检查。
1.2 定期组织卫生保健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评估,及时调整与改进工作措施。
2.监督方法2.1 随机抽查卫生保健工作质量,促使幼儿园建立健全的卫生保健管理制度。
2.2 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与检查,确保卫生保健规章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四、总结与展望本文围绕幼儿园卫生保健规章制度范文展开讨论,从卫生保健管理责任、卫生设施管理、卫生保健活动开展和应急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可行的规章制度建议。
建立科学的卫生保健管理体系,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
在未来的工作中,应进一步细化规章制度,加强监督与评估工作,不断提高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水平,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以上就是关于幼儿园卫生保健规章制度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要求细则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要求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712a960d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61.png)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要求细则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任务。
为了提供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幼儿园需要制定一系列卫生保健工作要求细则。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要求细则,包括卫生保健设施的设置、环境卫生、儿童健康监测、感染防控、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一、卫生保健设施的设置1. 幼儿园应当建立完善的卫生保健设施,包括洗手间、厕所、水龙头、儿童洗手池等。
这些设施应当符合儿童身高和体型的特点,能够满足幼儿日常生活和卫生需求。
2. 幼儿园应当定期进行设施维护和清洁,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和卫生安全。
二、环境卫生1. 幼儿园应当保持整洁、干净的环境。
教室、活动室、厨房和食堂等场所应当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并保持通风良好。
2. 幼儿园应当加强垃圾分类、垃圾处理工作,保持环境的清洁和整齐。
3. 教具、玩具等物品应当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传播病菌。
三、儿童健康监测1. 幼儿园应当每年进行一次儿童健康体检,包括身高体重、生长发育、听力视力等方面的检查,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幼儿的基本健康信息和体检结果,方便监测幼儿的健康状况。
四、感染防控1. 幼儿园应当制定感染病防控计划,加强对幼儿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包括加强幼儿手卫生、定期进行环境消毒、加强空气流通等。
2. 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康教育制度,提高幼儿对卫生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食品安全1. 幼儿园应当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安全。
包括食品采购验收、食品储存、食品加工和餐饮过程的卫生管理等方面。
2. 幼儿园应当合理搭配食谱,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
总结回顾: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要求细则涵盖了卫生保健设施的设置、环境卫生、儿童健康监测、感染防控和食品安全等方面。
为了提供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幼儿园需要确保卫生保健设施的完善和清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儿童健康监测,制定感染防控计划,并注意食品安全。
通过这些工作的合理实施,可以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124560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3.png)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1.引言托儿所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卫生保健工作是保障幼儿健康和安全的关键。
本文旨在介绍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的相关规范和要求,确保幼儿园环境的洁净、卫生,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2.环境卫生管理2.1 室内清洁- 定期进行室内清洁,包括地面、桌椅、玩具等的清扫和消毒。
- 保持室内通风,确保空气流通,减少病原微生物传播的风险。
- 室内摆放花卉植物,清新空气,增加触觉和视觉刺激。
2.2 室外环境- 定期检查和清理外部环境,包括花园、游乐设施等。
- 确保安全无隐患的场所,避免幼儿受伤。
3.洗手和个人卫生3.1 洗手常识- 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特别是在进食前、上厕所后、接触动物或其他脏物后。
- 指导幼儿使用肥皂和流水进行彻底洗手,并帮助幼儿正确掌握洗手的步骤。
3.2 个人卫生- 定期为幼儿测量体温,以及进行视力和听力检查。
- 监督幼儿保持整洁的外貌,包括指导幼儿修剪指甲、清洁口腔等。
- 教育幼儿如何正确使用手帕和纸巾,避免交叉感染。
4.饮食卫生和营养4.1 饮食安全- 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标准采购、保存和加工食材。
- 定期检查食品质量,确保幼儿食物安全。
4.2 营养均衡- 提供多样化、均衡的膳食,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 考虑幼儿的个人需求,特别是过敏、素食等特殊饮食需求。
5.疾病预防和应对5.1 疫苗接种- 严格按照国家疫苗接种计划,确保幼儿接种必要疫苗保护健康。
5.2 疾病预防- 不让患有传染病的幼儿入园,特别是流感、腹泻等高传染性疾病。
- 定期检查幼儿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幼儿。
5.3 应对突发疾病- 建立应急预案,包括联络急救机构、做好家长沟通等。
- 为幼儿提供急救箱和基础药品,以应对常见疾病和意外事故。
6.育儿知识培训6.1 幼儿园工作人员培训- 为幼儿园老师提供卫生保健方面的培训,包括幼儿疾病预防、手部消毒等知识。
- 定期组织卫生知识的培训和复习,提高教师的意识和水平。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规范与标准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规范与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ddc9a3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4.png)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规范与标准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规范与标准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卫生保健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其卫生保健工作的规范与标准直接关系到幼儿健康成长和身心健康。
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工作经验,深入探讨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规范与标准,并提出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相关法律法规与规范1.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应当符合《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的要求。
该规范包括幼儿园环境卫生、饮食卫生、生活卫生、健康档案管理等内容,涵盖了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方方面面。
2. 幼儿园环境卫生标准幼儿园的环境卫生是保障幼儿健康的重要因素。
根据规定,幼儿园应当保持教室、活动室、卫生间等场所的干净整洁,定期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确保幼儿的健康安全。
3. 幼儿饮食卫生标准幼儿园的饮食卫生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
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控制食品的来源和加工过程,确保食品卫生安全,避免食品中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三、实际工作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规范与标准需要得到严格执行和落实。
除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外,还需要注重以下几点:1. 建立健全的卫生保健管理制度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全的卫生保健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定期进行卫生保健工作的检查和评估,确保规范与标准的执行。
2. 加强幼儿健康宣教工作幼儿园应当加强幼儿健康宣教工作,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提高幼儿对健康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3. 多方合作,共同推进卫生保健工作幼儿园可以与家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多方合作,共同推进卫生保健工作,加强对幼儿健康的关注和保护。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规范与标准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加强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借鉴,才能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还需要加强幼儿健康宣教工作,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全)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全)](https://img.taocdn.com/s3/m/145ba1d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8.png)
(一)托幼机构应当根据各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季节变化和本托幼机构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生活制度。
(二)卫生保健人员应当参预园(所)内儿童作息时间安排,参预儿童睡眠、进餐、大小便、活动、游戏等各个生活环节保育要求的制订。
儿童各个生活环节的时间、顺序和次数,注意动静结合、集体活动与自由活动结合、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结合,不同形式的活动交替进行。
(三)每日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儿童户外活动时间每日不少于2 小时,寄宿制儿童不少于3 小时,寒冷、炎热季节可酌调整。
儿童进餐时间20~30 分钟/餐、餐后肃静活动或者散步时间10~15 分钟/餐、午睡时间根据季节为2~2.5 小时/日为宜。
(四)卫生保健人员每日巡视时,应当观察生活作息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以保证儿童在托收幼机构内生活的规律性和稳定性。
饮食次数(正餐+点心)3+23+1 或者2 正餐间隔时间(小时)3.5~4睡眠日间时间(小时/次1.5~2.52~2.5室外活动时间(小时)≧2夜间(小时)10~128~10年龄1~2 岁3~6 岁日间次数2 11、托幼机构的食堂必须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执行《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规定。
2、食堂应当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食品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制度等。
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3、托幼机构应当制订食堂管理人员、炊事人员的工作职责,食堂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参加食品安全、儿童营养等专业知识培训。
4、儿童膳食应当专人负责,建立有家长代表参加的膳食委员会并定期召开会议,进行民主管理。
工作人员和儿童膳食要严格分开,儿童膳食费专款专用,账目每月发布,每学期膳食收支盈亏不超过2%。
1、托幼机构应当为儿童提供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并保证儿童按需饮水。
2、儿童食堂和食品库房应当定期清扫,保持内外环境整洁卫生,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
2024年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制度
![2024年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3e1264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a.png)
2024年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保健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
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使幼儿园成为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制定了本卫生保健管理制度。
二、目的和原则1. 目的:确保幼儿园环境的卫生与安全,提供健康、安全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2. 原则:(1) 人民至上:以幼儿的健康为第一原则,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
(2) 预防为主:预防疾病和事故的发生,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3) 综合施策:结合不同环节和对象,全方位、多角度保证卫生保健工作的全面展开。
三、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体制1. 树立卫生保健领导小组,由园长全面负责,并聘请专业医生或护士作为顾问。
2. 成立卫生保健部门,负责具体的卫生保健工作,包括室内、室外环境的检查、消毒和卫生教育等。
四、幼儿园环境卫生措施1. 室内卫生:(1) 日常清洁:每天对活动室、卫生间、休息室等处进行清洁,保持地面干净整洁。
(2) 定期消毒:定期对各种玩具、游戏器材、餐具等进行彻底消毒,确保幼儿园环境的卫生。
(3) 通风换气: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 室外卫生:(1) 定期清理:对幼儿园周边的道路、公园等进行定期清理,保持室外环境的整洁。
(2) 安全措施:设置合适的围栏和保护措施,防止儿童出现意外伤害。
(3) 季节性卫生: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对室外环境进行相应的清理和保养。
五、幼儿卫生保健措施1. 疾病预防:(1) 疫苗接种:幼儿应按照国家卫生部门的要求,接种相应疫苗,保证免疫力。
(2) 个人防护:加强幼儿的个人卫生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咳嗽遮嘴等。
2. 事故预防:(1) 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教育幼儿识别危险和保护自己的能力。
(2) 安全设施:在幼儿园设置安全设施,如防滑地板、护栏等,确保幼儿的安全。
六、卫生保健培训1. 教师培训:(1) 定期开展教师卫生保健培训,增强教师的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内容与要求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内容与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6bdb976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6a.png)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内容与要求一、卫生保健工作内容1.幼儿园环境卫生管理:包括保持幼儿园整洁、干净、安全的环境。
要求定期对幼儿园进行清洁消毒,并做好环境卫生监测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2.幼儿园食品卫生管理:要求严格控制食品质量,确保幼儿食品的安全和营养。
制定食品卫生管理制度,落实食品的采购、加工、存储、配餐和分发等各个环节的卫生要求。
3.幼儿园疾病预防控制:要加强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管理工作,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定期对幼儿进行健康体检和健康教育,加强疫苗接种管理。
4.幼儿园卫生保健宣教:开展幼儿园卫生保健宣教,加强幼儿的卫生保健意识,让他们懂得如何保持个人卫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卫生保健工作要求1.严格遵守卫生保健相关法律法规: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人员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确保卫生保健工作符合规范要求。
2.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人员要具备相关的医学、卫生、与健康教育等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开展卫生保健工作。
3.建立完善的卫生保健管理制度:幼儿园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卫生保健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和要求,确保卫生保健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4.注重幼儿健康教育: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人员要注重与幼儿的健康教育,让他们了解一些简单的卫生保健知识,如洗手、刷牙、饮食健康等。
5.实施有效的卫生保健措施:幼儿园要制定明确的卫生保健措施,并进行有效的实施,如定期消毒、食品安全检测、接种疫苗等。
6.建立卫生保健档案与监测体系:幼儿园要建立幼儿的卫生保健档案,对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卫生保健状况进行监测和记录,以便及时了解幼儿的健康情况。
7.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幼儿园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合作,及时向家长传递有关幼儿卫生保健的信息,共同关心和呵护幼儿的健康成长。
总结起来,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环境卫生管理、食品卫生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保健宣教等方面,要求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建立完善的卫生保健管理制度,注重幼儿健康教育,实施有效的卫生保健措施,建立卫生保健档案与监测体系,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实施细则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29c1aee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4d.png)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实施细则以下是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实施细则:1. 卫生保健工作的组织管理- 成立卫生保健工作小组,负责卫生保健工作的协调和监督。
- 制定卫生保健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分工。
- 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幼儿的健康情况和接种疫苗情况。
2. 环境卫生管理- 定期对幼儿园的各项卫生设施进行检查和消毒。
- 组织幼儿指导员和保育员进行环境清洁工作。
- 确保饮用水和食品的卫生安全。
3. 健康监测和预防工作- 定期开展幼儿身体健康检查和口腔健康检查。
- 保持幼儿园的通风和日常消毒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 加强幼儿园的安全教育,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4. 传染病防控工作- 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门的要求,对进入幼儿园的幼儿进行传染病筛查。
- 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
- 加强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如正确洗手、咳嗽礼仪等。
5. 疾病及伤害的急救工作- 建立健全幼儿园的急救系统,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 培训相关工作人员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提供急救培训课程。
- 定期开展急救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6. 家长互动和教育-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告知幼儿的健康情况和重要通知。
- 组织家长参加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对幼儿健康的关注和重视。
- 倡导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家庭卫生保健,共同创建健康的生活环境。
7. 卫生保健工作的评估和改进- 定期对卫生保健工作进行评估,检查工作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工作方案和改进工作方法。
- 积极借鉴其他幼儿园的经验,提高卫生保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制度范本
![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738de90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6.png)
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制度范本一、绪论卫生保健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方面,为了确保幼儿园环境的安全、幼儿的健康,制定科学规范的卫生保健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确保幼儿园内部环境的卫生与安全。
二、卫生保健管理机构和人员1. 幼儿园设立卫生保健管理机构,由专职卫生保健管理人员负责管理与监督卫生保健工作。
2. 卫生保健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卫生设施管理、健康档案管理、预防接种管理等工作。
三、卫生保健设施管理1. 幼儿园应配备卫生保健设施,包括洗手设施、医药箱、垃圾处理设施等,并定期检查设施的完好性和功能性。
2. 幼儿园应建立卫生保健设施管理制度,明确设施的使用规范和责任。
四、幼儿健康档案管理1. 幼儿园应建立幼儿健康档案,记录幼儿的基本信息、疫苗接种情况、健康检查结果等。
2. 幼儿健康档案应妥善保管,保密处理。
五、环境卫生管理1. 幼儿园应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检查,包括课室、厨房、卫生间等各项设施和区域。
2. 发现卫生问题应立即整改,并记录整改情况。
六、食品卫生管理1. 幼儿园应建立食品卫生管理制度,指导食品的采购、存储、烹饪等环节,并确保食品的安全与卫生。
2. 食品供应商应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食品采购应保留相应的凭证。
七、传染病防控1. 幼儿园应建立传染病防控制度,加强幼儿园内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控。
2. 发现传染病疫情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八、急救与安全管理1. 幼儿园应配备急救设备和急救人员,确保发生意外事件时能够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2. 幼儿园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防火、防溺水、防坠高等安全措施。
九、卫生健康教育1. 幼儿园应定期开展卫生健康教育,教育幼儿掌握正确的卫生习惯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幼儿园应与家长进行卫生健康交流,共同培养孩子的健康意识。
十、考核与评价1. 幼儿园应定期对卫生保健工作进行考核与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卫生保健管理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提升管理能力和卫生保健知识。
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制度(5篇)
![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cdf3a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6.png)
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制度是保障幼儿园环境卫生和幼儿身体健康的一套管理规范和流程。
它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环境卫生管理:包括清洁、通风、消毒等环境卫生工作。
要求保持幼儿园室内外环境清洁,定期消毒,保证幼儿的居住环境安全、卫生。
2. 餐饮卫生管理:包括食材采购、饭菜烹饪、餐具保洁等方面。
要求食材新鲜、卫生,烹饪过程规范,餐具清洗消毒彻底,确保幼儿的饮食安全。
3. 疾病预防控制:包括疫苗接种、传染病预防控制等方面。
要求幼儿接种规定的疫苗,定期检查幼儿的健康状况,发现患病儿童及时隔离,控制传染病的蔓延。
4. 健康教育:包括幼儿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安全常识教育等方面。
要求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学习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 健康档案管理:包括幼儿健康信息存档、体检记录等方面。
要求建立每个幼儿的健康档案,及时记录体检结果,追踪幼儿健康状况。
以上是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通过有效的管理,能够保障幼儿园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制度(2)是为了确保幼儿园内的环境卫生、食品安全和儿童健康而制定的规章制度。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制度中的内容:1.卫生设施与设备要求:规定幼儿园的教室、厕所、饮水设备等卫生设施的要求,包括清洁与消毒频率、设备维护等内容。
2.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幼儿园内的地面、墙壁、窗户等清洁管理要求,如定期清理垃圾、消毒等。
3.食品安全管理:制定幼儿园食品采购、存储、加工和供应等方面的规定,包括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同时制定适合幼儿的饮食计划。
4.儿童健康管理:规定幼儿健康检查的时间和频率,对于健康问题的处理和儿童生病的管理等。
5.传染病防控管理:规定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控措施,包括儿童健康证明的要求、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疫苗接种等内容。
6.突发事件管理:规定幼儿园在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等)发生时的应急预案和管理措施。
7.卫生保健人员管理:确定幼儿园的卫生保健管理人员的要求、岗位职责和培训计划。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化管理要求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化管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dbd31cd7f1922791688e8be.png)
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化管理要求场地设施场地设备 1.园舍建筑及场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室外活动场地平整、防滑、无障碍、无尖角;2.各类器材符合国家相关规定;3.未种植有毒、带刺植物;4.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要求,设立保健室,保健室面积不少于12平方米;5..配齐:儿童观察床、桌椅、药品柜、资料柜、流动水或代用流动水等设施;6..配全儿童杠杆式体重秤、身高计、国际标准视力表或标准对数视力表灯箱、体围测量软尺等设备,以及消毒压舌板、体温计、手电筒等晨检用品;7.配备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灯或其他空气消毒装置;8.各班有独立厕所和盥洗室,水龙头数量充足、间距合理。
人员资质健全机构、配备符合相关资质的卫生保健人员1.成立卫生保健管理组织机构,健全管理网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托幼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是本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管理机构图);2.根据预招收儿童的数量配备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保健人员。
按照收托150名儿童至少设1名专职卫生保健人员的比例配备卫生保健人员,收托150名以下儿童的可配备兼职卫生保健人员;3.卫生保健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当地妇幼保健机构组织的卫生保健专业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持有上岗证;证照证照材料取得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符合本《规范》的卫生评价报告,卫生保健评价意见在B级以上;制度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幼儿园工作规程》、《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各项卫生保健制度健全。
1.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要求,建立一日生活制度、入园及定期健康检查制度、膳食管理制度、体格锻炼制度、卫生消毒制度、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制度、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伤害预防制度、健康教育制度、卫生保健信息收集的制度等;晨午检制度、全日观察制度、病儿隔离制度、家园联系制度、特殊幼儿管理制度等(健全完善成册并张贴上墙);2.各项制度责任到人,分工明确,执行严格,有记录。
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制度(五篇)
![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制度(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6c304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2.png)
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制度一、体格锻炼制度:1、有组织地经常开展适合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育活动,幼儿做一至二次体操或活动性游戏。
2、在正常天气下,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一天坚持两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加强冬季锻炼。
3、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有计划地锻炼儿童体格。
4、锻炼要经常和循序渐进。
运动项目和运动量要适合各年龄的特点。
对个别体弱的幼儿要给以特殊照顾。
二、健康检查制度:1、入园制度:对于新入园的幼儿务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对于传染病接触史的小儿务必做胸透和肝功能化验。
园工作人员参加工作前务必进行定时体检,如胸透和肝功能检查,无传染病、健康合格者才能就职。
2、定期体格检查制度:幼儿每年体格检查一次,测量后做好记录,并进行健康分析,及时矫治缺点。
工作人员每年检查一次,查出传染病调离工作岗位。
3、坚持晨检及全日观察制度,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
三、卫生消毒和隔离制度:1、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一天小扫、每周大扫,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时间、定期检查,保证园内的良好卫生环境。
2、保证室内空气清洁,坚持每一天开窗通风,持续园内空气流通,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病率。
3、为防止传染病发生,交叉感染,幼儿每人二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有专人负责清洗、消毒,培养幼儿有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4、幼儿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要彻底(jy135幼儿教育jy135.)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方可回园。
5、对患传染病的幼儿所在班进行检疫。
隔离、观察期间不收新幼儿,园内幼儿不混班、不串班、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解除隔离。
四、饮食管理制度:1、幼儿园每周订一次食谱,每月一次营养分析统计,注意搭配合理,调配花样,提高烹调技术,增加幼儿进食量。
2、厨房的用具做到生熟分开。
不买腐烂的食物,杜绝食物中毒。
五、预防接种制度:1、建立一套必要的、完整的卡、表、册等预防接种档案。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化管理要求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化管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57ae32b5ef7ba0d4b733ba8.png)
卫生保健工作规化管理要求场地设施场地设备园舍建筑及场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室外活动场地平整、防滑、无障碍、无尖角;各类器材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未种植有毒、带刺植物;4.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要求,设立保健室,保健室面积不少于12 平方米;5..配齐:儿童观察床、桌椅、药品柜、资料柜、流动水或代用流动水等设施;6..配全儿童杠杆式体重秤、身高计、国际标准视力表或标准对数视力表灯箱、体围测量软尺等设备,以及消毒压舌板、体温计、手电筒等晨检用品;5.配备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灯或其他空气消毒装置;6.各班有独立厕所和盥洗室,水龙头数量充足、间距合理。
人员资质健全机构、配备符合相关资质的卫生保健人员1.成立卫生保健管理组织机构,健全管理网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托幼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是本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管理机构图);2.根据预招收儿童的数量配备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保健人员。
按照收托150 名儿童至少设1 名专职卫生保健人员的比例配备卫生保健人员,收托150名以下儿童的可配备兼职卫生保健人员;3.卫生保健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当地妇幼保健机构组织的卫生保健专业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持有上岗证;证照证照材料取得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符合本《规》的卫生评价报告,卫生保健评价意见在B 级以上;制度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幼儿园工作规程》、《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各项卫生保健制度健全。
1.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要求,建立一日生活制度、入园及定期健康检查制度、膳食管理制度、体格锻炼制度、卫生消毒制度、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制度、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伤害预防制度、健康教育制度、卫生保健信息收集的制度等;晨午检制度、全日观察制度、病儿隔离制度、家园联系制度、特殊幼儿管理制度等(健全完善成册并贴上墙);2.各项制度责任到人,分工明确,执行严格,有记录。
计划目标年度工作计划幼儿园年度、季度、月卫生保健工作计划、总结及落实的过程性材料。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标准与要求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标准与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8a9cd73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0.png)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标准与要求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标准与要求在幼儿园教育中,卫生保健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保障幼儿园环境的清洁、安全和健康,不仅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也能够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和教育效果。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标准与要求成为了各地幼儿园普遍遵循的规范。
一、环境卫生标准1. 幼儿园的卫生要保持整洁干净,地面、墙壁、桌椅、玩具等物品应经常进行清洁消毒。
2. 厕所、洗手间等场所应保持清洁,保持通风良好。
3. 室内空气质量要求达标,定期进行空气检测,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4. 食堂食品安全和卫生要求严格执行,定期进行食品安全检查。
5. 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设备要齐全,如急救箱、灭火器等。
二、师生卫生标准1. 教师和保育人员要保持个人卫生,定期体检并且儿童卫生保健学历认证。
2. 幼儿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洗手、如厕等。
3.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三、疾病预防和控制标准1. 幼儿园要建立健全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对于常见传染病要建立报告制度,并及时采取隔离措施。
2. 定期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培训,提高师生家长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3. 定期对幼儿园环境、用品等进行消毒,预防传染病的扩散。
四、食品安全标准1. 幼儿园食堂要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保障饮食安全。
2. 食品的来源要求安全,食材的储存和加工要符合卫生要求,并保证食品新鲜、卫生。
3. 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要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
五、卫生保健管理标准1. 幼儿园要聘请专业的卫生保健管理人员,负责卫生保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定期进行卫生保健工作的评估和总结,不断改进和提高卫生保健工作的质量。
六、其他相关标准1. 幼儿园要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日常安全教育、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
2. 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要建立和健全,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的应对处理。
总结回顾: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标准与要求是确保幼儿园环境安全、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2024年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制度范本(二篇)
![2024年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制度范本(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96fff2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5.png)
2024年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幼儿园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健康保障,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幼儿园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
第三条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的目标是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安全,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第四条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科学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五条幼儿园应建立健全卫生保健管理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提供必要的卫生保健设施和资源。
第二章幼儿园卫生保健的基本要求第六条幼儿园应当定期进行卫生保健安全风险评估,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幼儿园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第七条幼儿园应当定期组织卫生保健知识培训,加强师幼健康教育,提高师幼卫生意识和应急能力。
第八条幼儿园应当建立科学的膳食保障机制,提供营养均衡的餐食,确保幼儿的健康饮食。
第九条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幼儿的身体发育情况、接种疫苗情况等重要信息,定期开展健康检查。
第十条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康管理制度,制定健康生活规范,加强个人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
第十一条幼儿园应当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检测,保持幼儿园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第十二条幼儿园应当配备专职保健医生,并与医疗机构建立健康管理协作机制,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
第十三条幼儿园应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幼儿园安全防护,确保幼儿的人身和生命安全。
第三章幼儿园卫生保健的具体措施第十四条幼儿园应建立完善的卫生保健管理档案,包括食品安全档案、教职工健康档案、幼儿健康档案等,做到档案齐全、资料完整、便于查询。
第十五条幼儿园应定期进行设施、设备和器材的卫生消毒,确保使用安全和卫生。
第十六条幼儿园应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食品的采购、加工、储存和供应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第十七条幼儿园应建立个人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师幼的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定期开展体检和健康宣教活动。
第十八条幼儿园应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疫情,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规范
![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c728a0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b.png)
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规范引言:幼儿园是儿童接受教育和成长的重要场所,保障幼儿园的卫生保健管理规范对于提升幼儿的健康素养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育环境、人员管理、健康保障和规范制度四个方面,探讨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规范的实施和改进。
一、教育环境一个干净和卫生的教育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教育环境的规范化包括定期对教室、洗手间、活动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设施器械的使用要符合安全标准,避免伤害儿童;教室要布置清新、美观,营造温馨而又舒适的学习氛围。
二、人员管理教师和保育员是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的关键。
教师应具备专业的卫生保健知识与技能,能够为幼儿提供正确的卫生保健指导和服务;保育员要按照规定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身体健康;幼儿园应对教师和保育员实行每日体温测量,记录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确保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三、健康保障幼儿园应建立完善的健康监测和保障机制。
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包括体格发育、听力、视力等方面的检查,及时发现和干预潜在的健康问题;加强传染病预防工作,定期进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毛巾、床上用品等物品要个人使用,并进行合理消毒;保持幼儿园内的食品卫生安全,定期检查和更新食品供应商清单,遵循食品卫生管理规范。
四、规范制度完善的规范制度是保障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的重要保障。
制定和执行幼儿园的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工作职责和要求;制定并落实幼儿园常规的健康保健措施,如晨检、午睡、饮食等;加强卫生教育,通过启发式教育、讲座等方式,增强幼儿的卫生保健意识和生活行为规范。
结尾: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规范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教育环境的规范化、人员管理的规范化、健康保障的规范化和规范制度的完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健康和愉快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在幼儿园度过一个美好的童年。
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要求
![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9dc0c7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3.png)
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要求一、环境卫生管理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环境卫生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幼儿园需要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确保空气清新、充满活力。
首先,每天清洁和消毒教室、洗手间等公共区域,保持干净整洁。
消毒要选择专业的消毒剂,并按照指定比例使用。
其次,要定期清洗与幼儿接触较多的物品,如玩具、书籍、床上用品等。
这些物品容易成为病原体滋生的温床,所以要确保它们的清洁和消毒。
二、食品卫生管理饮食是幼儿园生活中重要的一环,食品卫生管理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首先,幼儿园需要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监督措施。
其次,要选择新鲜、安全的食材,严禁使用过期或不合格的食品。
此外,要做好食品的储存和加工,确保食品在合适的环境下保存,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三、个人卫生管理在幼儿园中,个人卫生是每个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环节。
幼儿园要教育孩子们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衣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另外,要确保每个孩子有自己的毛巾、牙刷等个人用品,并进行定期更换和清洗。
四、健康监测管理幼儿园应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包括身高体重测量、听力视力检查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孩子的健康问题。
此外,要做好传染病监测和预防工作,教育孩子们正确使用纸巾、咳嗽时遮挡口鼻等,防止传播病菌。
五、安全意识教育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与成长的地方,安全是第一要务。
幼儿园应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教会孩子们安全交通、防止火灾、防止意外伤害等知识和技能。
此外,幼儿园要定期检查危险地点和设施,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预案。
六、外出管理外出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部分,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幼儿园应制定外出管理规定,确保外出活动的安全性。
教职工要做好组织和指导工作,确保孩子的安全,同时要制定必要的预防措施,如急救知识的授课和携带急救包等。
七、应急处理幼儿园应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理机制,包括突发疾病、意外伤害、自然灾害等各种应急情况。
幼儿园要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做好与医院、急救中心的合作,以确保对孩子的及时有效救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化管理要求场地设施场地设备园舍建筑及场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室外活动场地平整、防滑、无障碍、无尖角;各类器材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未种植有毒、带刺植物;4.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要求,设立保健室,保健室面积不少于12 平方米;5..配齐:儿童观察床、桌椅、药品柜、资料柜、流动水或代用流动水等设施;6..配全儿童杠杆式体重秤、身高计、国际标准视力表或标准对数视力表灯箱、体围测量软尺等设备,以及消毒压舌板、体温计、手电筒等晨检用品;5.配备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灯或其他空气消毒装置;6.各班有独立厕所和盥洗室,水龙头数量充足、间距合理。
人员资质健全机构、配备符合相关资质的卫生保健人员1.成立卫生保健管理组织机构,健全管理网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托幼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是本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管理机构图);2.根据预招收儿童的数量配备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保健人员。
按照收托150 名儿童至少设1 名专职卫生保健人员的比例配备卫生保健人员,收托150名以下儿童的可配备兼职卫生保健人员;3.卫生保健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当地妇幼保健机构组织的卫生保健专业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持有上岗证;证照证照材料取得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符合本《规范》的卫生评价报告,卫生保健评价意见在B 级以上;制度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幼儿园工作规程》、《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各项卫生保健制度健全。
1.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要求,建立一日生活制度、入园及定期健康检查制度、膳食管理制度、体格锻炼制度、卫生消毒制度、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制度、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伤害预防制度、健康教育制度、卫生保健信息收集的制度等;晨午检制度、全日观察制度、病儿隔离制度、家园联系制度、特殊幼儿管理制度等(健全完善成册并张贴上墙);2.各项制度责任到人,分工明确,执行严格,有记录。
计划目标年度工作计划幼儿园年度、季度、月卫生保健工作计划、总结及落实的过程性材料。
健康检查体检1.新录用的教职工必须取得《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合格证》、炊事员取得《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后方可上岗;2.教职工每年进行1 次健康检查,查体率及合格率均为100%;3.新入园幼儿应当经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入园,查体合格率达100%;4.在园幼儿每年健康检查1 次,每半年测身高、视力1 次,每季度测体重1 次,及时进行分析、评价,并向家长反馈检查结果;5.对特殊幼儿(肥胖、偏食、体弱、有残疾等)予以特殊照顾,进行有效干预,建立管理档案;6.细心观察并及时纠正幼儿偏异行为,建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档案;7.儿童离开园3 个月以上需重新按照入园检查项目进行健康检查。
“儿童转园健康证明”有效期3 个月;晨午检、巡检1.保健员、班主任严格执行晨午检及全日观察等各项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2.保健员每日定期深入各班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3.按有关规定严格管理幼儿携带药品,做好药品的交接和登记,有幼儿服药记录,并请家长签字确认。
疾病防控预防接种1.配合卫生防疫部门,督促家长按免疫程序和要求完成幼儿预防接种((发放接种通知并请家长签字登记),幼儿预防接种建档率达100%。
疾病防控1.卫生保健人员应当定期对儿童及其家长开展预防接种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防护能力和意识; 2.定期对教职工和家长进行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和培训;3.传染病流行期间,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工作。
缺勤追踪班级老师每日登记本班儿童的出勤情况。
对因病缺勤的儿童,应当了解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原因,对疑似患传染病的,要及时报告给园疫情报告人。
园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追查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人的早发现。
疫情处理与上报1 明确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发现疑似传染病例时,应当及时设立临时隔离室,对患儿采取有效的隔离控制措施。
临时隔离室内环境、物品应当便于实施随时性消毒与终末消毒,控制传染病在园内暴发和续发;2.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要早报告、早治疗,有登记,相关班级要重点消毒管理(有措施)。
有效防范1.应当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可疑污染)的物品和环境实施随时性消毒与终末消毒。
疫情高发期做好园内环境卫生、各项日常卫生和消毒工作; 2.发生传染病期间,应当加强晨午检和全日健康观察,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保护易感儿童。
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按要求进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间该班与其他班相对隔离,不办理入托和转园(所)手续; 3.患传染病的儿童隔离期满后,凭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痊愈证明方可返回园。
根据需要,来自疫区或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儿童,检疫期过后方可入园。
常见病预防与管理防范机制与措施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各班每日不少于2 小时户外体格锻炼,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3.定期开展儿童眼、耳、口腔保健,发现视力低常、听力异常、龋齿等问题进行登记管理,督促家长及时带患病儿童到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诊断及矫治;4.对贫血、营养不良、肥胖等营养性疾病儿童进行登记管理,对中重度贫血和营养不良儿童进行专案管理,督促家长及时带患病儿童进行治疗和复诊;5.对先心病、哮喘、癫痫等疾病儿童,及对有药物过敏史或食物过敏史的儿童进行登记,加强日常健康观察和保育护理工作;6.重视儿童心理行为保健,开展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发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儿童及时告知家长到医疗保健机构进行诊疗。
伤害预防防范机制与措施(该项指标与安全管理工作有重复,但作为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规范的规定要求,属必须开展的工作,可与安全工作档案重复使用)加强幼儿园伤害预防控制工作:有制度、有要求、有奖有检查监督、有整改落实;2.各项活动应当以幼儿安全为前提,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做好园内伤害干预和评估工作,建立定期全园安全排查制度,落实预防儿童伤害的各项措施;3.房屋、场地、家具、玩教具、生活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和规定;4.应当建立重大自然灾害、食物中毒、踩踏、火灾、暴力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如果发生重大伤害时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5.应当加强对工作人员、儿童及监护人的安全教育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的培训,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普及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救的能力;6.保教人员应当定期接受预防儿童伤害相关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做好儿童安全工作,消除安全隐患,预防跌落、溺水、交通事故、烧(烫)伤、中毒、动物致伤等伤害的发生。
卫生消毒环境卫生应当建立室内外环境卫生清扫和检查制度,定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
活动室、寝室、室内外玩教具、餐具、被褥等卫生清洁。
每天一小查、每周全面检查1 次并记录,为儿童提供整洁、安全、舒适的环境;2.室内应当有防蚊、蝇、鼠、虫及防暑和防寒设备,并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集中消毒应在儿童离园(所)后进行。
3.采取湿式清扫方式清洁地面。
厕所做到清洁通风、无异味,每日定时打扫,保持地面干燥。
便器每次用后及时清洗干净;卫生洁具各班专用专放并有标记。
抹布用后及时清洗干净,晾晒、干燥后存放;拖布清洗后应当晾晒或控干后存放;枕席、凉席每日用温水擦拭,被褥每月曝晒1~2 次,床上用品每月清洗1~2 次;保持玩具、图书表面的清洁卫生,每周至少进行1 次玩具清洗,每2 周图书翻晒1次;4.流水洗手设施齐全,数量充足。
幼儿饮用水符合国家《生活用水卫生标准》,保证幼儿按需用水。
个人卫生1.儿童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保持清洁。
要求每人每日1 巾1 杯专用,每人有安全独立使用的床位与被褥,每班有专用毛巾架、水杯架,明显标识,摆放合理,避免交叉感染,及时清洗、消毒;2.培养儿童良好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应当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早晚洗脸、刷牙,饭后漱口,做到勤洗头洗澡换衣、勤剪指(趾)甲,保持服装整洁;3.教职工仪表整洁,个人卫生状况良好。
食堂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和保教人员给幼儿分餐时,要穿工作服、戴餐帽和口罩。
饭前便后和护理儿童前应用肥皂、流动水洗手;上班时不戴戒指,不留长指甲;不在园(所)内吸烟。
预防性消毒1.消毒设施设备齐全,工作人员熟知各项消毒制度,能采用紫外线、84 消毒液、暴晒、高温等相应方式进行消毒。
消毒流程规范,责任到人,有记录,有监督检查机制;2.儿童活动室、卧室应当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 次,每次至少10~15 分钟。
在不适宜开窗通风时,每日应当采取其他方法对室内空气消毒2次;3.餐桌每餐使用前消毒。
水杯每日清洗消毒,用水杯喝豆浆、牛奶等易附着于杯壁的饮品后,应当及时清洗消毒。
反复使用的餐巾每次使用后消毒。
擦手毛巾每日消毒1 次; 4.门把手、水龙头、床围栏等儿童易触摸的物体表面每日消毒1 次。
坐便器每次使用后及时冲洗,接触皮肤部位及时消毒;5.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规定的消毒器械和消毒剂。
环境和物品的预防性消毒方法应当符合要求。
健康教育教育、培训与宣传1.应当根据不同季节、疾病流行等情况制订全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2.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膳食营养、心理卫生、疾病预防、儿童安全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等。
健康教育的形式包括举办健康教育课堂、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宣传专栏、咨询指导、家长开放日等;3.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健康教育宣传。
每季度对保教人员开展1 次健康讲座,每学期至少举办1 次家长讲座。
每班有健康教育图书,并组织儿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4.做好健康教育记录,定期评估相关知识知晓率、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养成、儿童健康状况等健康教育效果。
膳食管理营养管理1.严格使用带量食谱,按人按量配餐。
食物品种要多样化,食谱荤素、干湿、蔬果、营养等搭配科学合理,花样丰富,正餐至少一荤一素一汤。
食谱每周更换并及时公布。
幼儿两餐间隔时间不少于3.5 小时;2.每季度对幼儿进行1 次膳食调查和营养评价,方法科学,营养评价资料与食堂原始资料相符。
每日早餐、午餐、晚餐热量分配比例为30%、40%和30%。
优质蛋白质占蛋白质总量的50%以上;3.有条件的托幼机构可为贫血、营养不良、食物过敏等儿童提供特殊膳食。
不提供正餐的托幼机构,每日至少提供1次点心。
食堂管理1.食堂按照《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要求,取得《餐饮业服务许可证》食堂管理员培训证,厨房卫生洁净整齐,布局合理,确保生进熟出,避免交叉;2.食堂工作人员熟知各项有关制度与要求,并能严格执行;3.食品采购票证制度健全,杜绝“三无”食品流入,月盘点记录、食品存放、出入库管理等科学规范。
食堂监管1.按规定设置区域性餐饮具集中清洗消毒间,消毒后有保洁存放设施;2.食堂保持干净整洁,各种用具按要求消毒,生熟分开,标识明确,定位存放;3.库存食品分类存放,无过期食品;4.每餐食品有48 小时留样,每类留样不少于100g,并做好记录;5..成立伙委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并做好记录;6..每学期膳食收支盈亏不超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