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的桥接治疗
脑梗静脉溶栓,为什么限制在4.5h内?超过时间窗该如何挽救?
脑梗静脉溶栓,为什么限制在4.5h内?超过时间窗该如何挽救?展开全文脑梗死急性期时间窗内以血管再通为核心的各种治疗措施(静脉溶栓、机械取栓等等),主要是挽救梗死灶周围因缺血性损伤而发生功能异常但尚未死亡的神经细胞,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功能损害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梗死灶周围这种仍有救治机会的神经组织,一般被认为是「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
本文内容参考自《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临床评估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21》,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编写。
1缺血半暗带指什么?目前认为,缺血半暗带是指与脑梗死核心相同血管供血区内梗死灶周围的血流低灌注区,该区域神经细胞因缺血发生生理生化异常并导致功能障碍,但尚未死亡,及时改善低灌注可恢复正常,否则可恶化进展为梗死灶而加重脑损害。
传统上按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降低的程度区分正常供血脑组织和缺血脑组织,后者又可分为未发生功能障碍的轻度缺血、有功能障碍的缺血半暗带和梗死灶三个区域。
但研究发现,仅通过CBF 绝对阈值来判断缺血半暗带并不可靠。
研究认为,通过神经细胞蛋白合成和三磷酸腺苷(ATP)生成之间的「不匹配」来区分缺血组织更为准确。
但基于观察方法与条件的限制,该方法判定缺血半暗带尚未应用于临床。
2缺血半暗带病理生理改变与临床意义缺血半暗带内存在一系列动态变化的缺血缺氧级联反应。
一方面,CBF 降低后数分钟即出现细胞去极化、氧自由基损害、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等,并可持续数天,导致蛋白合成抑制;若 CBF 未有效改善,缺血诱导的炎性反应进一步引起细胞 ATP 合成障碍而导致神经元死亡,缺血半暗带转化为梗死灶。
另一方面,机体可以产生相关保护机制延缓缺血损害。
基于上述病理生理过程,研究发现,脑梗死发病早期以恢复血流灌注为主的如静脉溶栓或血管取栓治疗,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3缺血半暗带的临床预测与影响因素单纯依靠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预测缺血半暗带是不准确的。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桥接血管内介入治疗后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治疗的临床疗效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桥接血管内介入治疗后应用丁苯大庆市人民医院163311【摘要】目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桥接血管内介入治疗后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共60例,按照随机颜色球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30例。
参照组接受标准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治疗。
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对比存在差异,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存在差异,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
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桥接血管内介入治疗后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效果理想,且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桥接血管内介入治疗;丁苯酞氯化钠[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butylphthalide sodium chloride after bridging intra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60 case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9 to September 2020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reference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reference group received standard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odium butylphthalide chloride on the basis of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group (P < 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bett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with sodium butylphthalide chloride after bridging intra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s effective, and can improve the degree of neurological deficit, 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 】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ntravenousthrombolytic therapy bridging intra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Sodium butylphthalide chloride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高发病,此病大多起于仓促之间,且进展极快,故而在患者发病后临床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干预【1】。
脑梗死应急演练预案脚本
一、演练背景为了提高我院对急性脑梗死的应急救治能力,确保患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降低脑梗死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特制定本演练预案。
二、演练目的1. 熟悉急性脑梗死的救治流程。
2. 提高医护人员对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识别和救治能力。
3. 优化各科室之间的协作配合,确保救治流程的顺畅。
4. 检验我院卒中中心的应急响应能力。
三、演练时间2023年11月15日(星期三)上午9:00-11:30四、演练地点我院急诊科、神经内科、影像科、检验科、导管室等相关科室。
五、演练人员1. 演练总指挥:医务科主任2. 演练副总指挥:急诊科主任、神经内科主任3. 演练参演人员:急诊科、神经内科、影像科、检验科、导管室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4. 观摩人员:全院其他医护人员六、演练流程1. 情景设定:模拟一位49岁男性患者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拖拉,独自一人就诊于我院急诊科。
2. 急诊科接诊:- 护士接诊,询问病史,观察患者症状。
- 确认患者疑似急性脑梗死,立即电话通知卒中小组、放射科、检验科等科室。
- 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排除颅内出血,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
3. 卒中小组响应:- 接到通知后,卒中小组医生立即与患者沟通,告知溶栓治疗的风险和获益。
- 患者同意溶栓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
4. 静脉溶栓治疗:- 患者开始静脉溶栓治疗,记录入急诊至溶栓时间(DNT)。
- 患者进行脑部CTA检查,评估血管阻塞情况。
5. 桥接治疗:- 根据CTA检查结果,如需桥接治疗,患者将被送往导管室进行动脉溶栓或取栓手术。
6. ICU监护:- 患者术后被送往ICU进行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7. 演练总结:- 演练结束后,各科室负责人进行总结,分析演练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 提出改进措施,完善救治流程。
七、演练评估1. 评估各科室之间的协作配合情况。
2. 评估医护人员对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识别和救治能力。
3. 评估救治流程的顺畅程度。
4. 评估我院卒中中心的应急响应能力。
桥接支架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效果及神经功能影响
桥接支架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效果及神经功能影响阿木吉尔图;周彦兵;张新晨;巴吐鲁呼【期刊名称】《新疆医学》【年(卷),期】2024(54)2【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桥接支架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效果及神经功能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1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照交叉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40例)、观察(40例)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直接血管内支架取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
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为基础,评定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 d、10 d、20 d、30 d等不同时间段NIHSS评分。
根据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等指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水平。
以改良Rankin量表为基础,评定并对比两组治疗后1 d、10 d、20 d、30 d等不同时间段Rankin评分。
结果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 d NIHS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10 d、20 d、30 d观察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P<0.05)。
治疗前两组NSE等神经功能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NSE等神经功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P<0.05)。
两组治疗后1 d Rankin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10 d、20 d、30 d观察组Rankin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P<0.05)。
结论为进一步改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方案优于直接血管内取栓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同时逆转脑神经损伤,值得推广。
【总页数】4页(P144-147)【作者】阿木吉尔图;周彦兵;张新晨;巴吐鲁呼【作者单位】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3【相关文献】1.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血管再通率的影响分析2.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3.静脉溶栓桥接TREVO支架取栓对颈动脉T型闭塞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与炎性因子的影响4.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梗死桥接治疗心得体会
脑梗死桥接治疗心得体会脑梗死是由于供应脑组织的某一部位的血管阻塞,导致该区域缺血缺氧而引起脑组织坏死,占全部脑卒中的70%,其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因此掌握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特征及正确治疗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本人就1年来收治的100例脑梗死病例做一系统分析,以探讨对本病及时正确的治疗方法。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0例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27-90岁,平均年58.5岁,伴高血压病和高脂血症51例,2型糖尿病30例,心房纤颤9例,其他10例。
1.2分型及临床表现:采用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csp)的Bamford分型,简便实用,具有极好的临床可操作性。
1.2.1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表现三联征,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意识障碍、失语、视空间障碍),对侧同向性偏肓,对侧偏瘫。
1.2.2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表现上述三联征之二,或只有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或感觉运动障碍较TACI局限。
1.2.3后循环梗死(POCI):表现不同程度的椎-基底动脉综合征,如①交叉性瘫痪或交叉性感觉障碍;②四肢瘫或交叉性感觉障碍;③双眼协调障碍,不伴长束征的小脑功障碍、孤立的视野缺失或皮质肓。
1.2.4腔隙性脑梗死(LACI):表现腔隙性综合征,常见如运动性轻瘫、纯感觉性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感觉运动性卒中和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性。
1.3辅助检查:①颅脑CT:全部病例首选CT检查,阳性率50%。
优点:可排除脑出血或其他占位性病变,缺点:超早期、小病灶及对颅后窝病灶不敏感;②MRI检查:入院即刻或24~48小内进行MRI检查,阳性率98%,MRI确诊高,优点:对小病灶及超早期病灶敏感,缺血即刻有改变,判决缺血半暗带,能区分新旧病灶,缺点:观察缺血欠理想;③化验血糖:空腹血糖>16.8mmol/L预后差;④BP>200/120mmHg或1.4治疗:①有溶栓适应症者在病后3-6h溶栓:尿激酶50万u+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点滴1h内滴完,只用一次;②抗凝:奥扎格雷80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1h内滴完,不主张所有病人全部抗凝;③抗血小板,不能溶栓者应尽快抗血小板治疗,如用肠溶阿司匹林100-150mg/1次,1次/d;④治疗基础病,如高压、2型糖尿病;⑤其他,对症抗自由基,防颅压、调脂防治并发症、心理疏导及康复训练。
急性脑梗死的桥接治疗
15
血管内治疗的禁忌症
(二)禁忌症 1、有出血性脑血管病史,活动性出血或已知有出血倾向者。 2、6个月内有严重致残性卒中[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3分]或颅
脑、脊柱手术史。 3、卒中时伴发癫痫。 4、血管闭塞的病因初步判定为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如颅内动脉夹层。 5、患者存在可能影响神经和功能评估的精神或神经疾病病史。 6、可疑的脓毒性栓子或细菌性心内膜炎。 7、生存期预期< 90天。 8、已知颅内出血(ICH)、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动静脉畸形
急性脑梗死的桥接治疗
神经内科 陶中海
精选文本
1
脑血管病:全球第二位死因(1990)
病因 0
缺血性心脏病 脑血管病
下呼吸道感染 腹泻性疾病
新生儿期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结核 麻疹 交通事故 气管、支气管和肺部肿瘤 疟疾 先天性疾病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
总死亡或寿命损失年 (YLLs)的百分比
5
南也给予了明确治疗推荐。 对于以往认为是相对禁忌证的情况(既往3个月有大手术和心肌梗死
史),新指南也采用了更为积极的态度。同时须权衡潜在增加的风险 和预期获益(Ⅱb/C)。 对于在溶栓时间窗内的患者,指南首次引入急诊流程时间控制的概念, 把患者到院至用药时间(DNT)作为指南的重要内容。新指南指出, 对于适合静脉rtPA溶栓治疗的患者,其治疗获益有时间依赖性,治疗 应尽快开始,到院至用药时间应在60min以内(Ⅰ/A)。
尽可能早的进行静脉溶栓,在静脉溶栓不 同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去明确是不是大 动脉的病变。
精选文本
11
急性脑梗死的血管内治疗
急性脑梗死早期血管内治疗包括急性期动脉溶栓,多模式动脉内机械 血管再通及其他血管内辅助治疗方式。
替罗非班用于静脉溶栓桥接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318•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March2021,Vol.33,No.3张体肺循环,从而降低心脏前后负荷,迅速改善呼吸困难与乏力等症状叫可以利钠利尿,降低血容量,增加尿量而不影响血肌酹水平;可以多环节拮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而导致的心脏毒性。
两种药物联合可有效提升患者心力衰竭症状缓解能力,促进患者恢复叫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临床心功能、NT-proBNP及24h尿量改善更明显,这提示联合治疗可有效增加利尿效果,改善患者失代偿状态。
研究组治疗后炎症因子PCT及CRP明显低于对照组,血钠水平高于对照组,这提示治疗后机体损伤修复,改善心肌损伤,抑制炎性反应。
低钠血症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联合治疗患者血钠水平维持较为稳定指出其治疗的安全性,对患者远期预后具有良好效果。
两种药物联合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状况,同时还能延缓心脏重塑,避免心肌增生肥厚,间质纤维化,降低远期病死率,而且无正性肌力和正性心率作用,不会增加心肌耗氧量,也不会弓I起心率失常叫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指出其治疗具有明显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1]常连庆,赵香芳,刘乃琴,等.新活素对老年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I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10(3):345-347.[2]周艺,王莹,何虹,等.新活素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0z2):49.[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0):760-789.[4]盖婉丽,梁云亮,吴琼.等.早期联合应用托拉塞米、托伐普坦及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9,11(8):971-974.977.[5]吴西娟,赵养俊.新活素联合地高辛对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心功能及NT-pro-BNP影响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47(5):659-661.[6]赵东坡,孙小燕,冯倩,等.新活素在难治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医学,2018,24(1):122-125.[7]徐建辉,李睿,李朋,等.托拉塞米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8,27(1):57-60.[8]张凤云.徐晤,王向东,等.新活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19,48(6):50-54.收稿日期=2020-12-25(本文编辑:孙海儿)替罗非班用于静脉溶栓桥接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徐国强,涂汉明,程超婵【摘要】目的探究替罗非班用于静脉溶栓桥接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急性脑梗死诊疗规范
急性脑梗死诊疗规范一、评估和诊断:包括:病史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疾病诊断和病因分型等。
(一)病史和体征1.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最为重要,若于睡眠中起病,应以最后表现正常的时间作为起病时间。
其他包括神经症状发生及进展特征;血管及心脏病危险因素;用药史、药物滥用、偏头痛、痫性发作、感染、创伤及妊娠史等。
2.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
3 .用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常用量表有:(1)N IHSS 。
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量表。
⑵饮水实验。
(3) MRS 评分。
⑷ Essen 卒中风险评分量表: ( ESRS )(二)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1.脑病变检查:(1)平扫CT :急诊平扫CT 可准确识别绝大多数颅内出血,并帮助鉴别非血管性病变(如脑肿瘤),是疑似脑卒中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多模式CT :灌注CT 可区别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缺血,因此可识别缺血半暗带。
对指导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3)标准MRI :在识别急性小梗死灶及后颅窝梗死方面明显优于平扫CT 。
可识别亚临床缺血灶(4)多模式MRI :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 、灌注加权成像(PWI) 、水抑制成像和梯度回波、磁敏感加权成像(SWI) 等DWI 在症状出现数分钟内就可发现缺血灶并可早期确定大小、部位与时间,对早期发现小梗死灶较标准MRI 更敏感。
PWI 可显示脑血流动力学状态。
灌注不匹配(PWI 显示低灌注区而无与之相应大小的弥散异常)提示可能存在缺血半暗带。
已超过静脉溶栓目前公认时间窗4.5 h 的患者,可考虑进行CT 灌注或MR 灌注和弥散成像,测量梗死核心和缺血半暗带,以选择潜在适合紧急再灌注治疗(如静脉/动脉溶栓及其他血管内介入方法)的患者。
这些影像技术能提供更多信息,有助于更好的临床决策。
2.血管病变检查:颅内、外血管病变检查有助于了解卒中的发病机制及病因,指导选择治疗方法。
急性后循环大动脉闭塞桥接治疗与直接血管内治疗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急性后循环大动脉闭塞桥接治疗与直接血管内治疗疗效及安全性对比黄石;周峰;蒋腾;施洪超;周俊山;张颖冬【摘要】目的对比急性后循环大动脉闭塞桥接治疗与直接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48例后循环大动脉闭塞型脑梗死行血管内治疗患者,其中13例接受桥接治疗(静脉溶栓+血管内治疗),35例接受直接血管内治疗.对比两组再灌注率、预后良好率和症状性颅内出血、脑疝形成、卒中相关肺炎率及死亡率的差异.结果桥接治疗和直接血管内治疗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疗效、并发症方面,两组在成功再灌注率(92.3%VS.85.7%)、完全再灌注率(76.9%VS.65.7%)、预后良好率(mRS 0~2分)(61.5%VS.51.4%)、症状性颅内出血率(15.4% VS.17.1%)、脑疝形成率(7.7%VS.11.4%)、卒中相关肺炎率(69.2% VS.65.7%)、死亡率(30.8% VS.34.3%)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相较于直接血管内治疗,桥接治疗能明显减少取栓次数[单纯血管内治疗:2(1,3);桥接治疗:1.5(1,2),P<0.05].结论后循环大血管闭塞型脑梗死行血管内治疗安全有效,桥接治疗在再通率及安全性方面并不优于直接血管内治疗,但可以显著减少取栓次数,从而降低潜在颅内出血等风险并减少不良预后.【期刊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年(卷),期】2019(032)003【总页数】5页(P166-170)【关键词】后循环脑梗死;血管内治疗;桥接治疗;疗效;安全性【作者】黄石;周峰;蒋腾;施洪超;周俊山;张颖冬【作者单位】210006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10006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10006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10006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10006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10006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急性后循环梗死病情危重,若无法及时开通闭塞血管,高达80%患者预后不良[1]。
桥脑梗塞最佳治疗方法
桥脑梗塞最佳治疗方法
桥脑梗塞的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但是以下方法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1. 急性期治疗:争取在3小时内进行血栓溶解(静脉注射rtPA)治疗,或者进行机械取出血栓(血管内治疗)。
2. 慢性期治疗: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加强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3.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包括针灸、推拿、中草药等方法,应根据病情、体质、年龄等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功能等作用。
4. 食疗:多吃水果蔬菜、粗杂粮、牛奶、蛋类等富含营养的食物,同时避免摄入过多盐、油和脂肪。
5. 康复训练:进行物理治疗、运动训练、语言康复等多种方法,帮助恢复患者的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功能。
总之,桥脑梗塞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加强自我康复,以提高治疗效果。
桥接治疗
识不清入院。行头部MRA显示椎基底动脉完全闭
塞,行全脑血管造影示:右椎先天异常纤细,
左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以上无显影,行机械开
通、支架拉栓、球囊扩张后,患者血流恢复,
目前患者病情稳定,神志清楚,肢体肌力恢复
,复视消失。
thanks
绿色通道意义重大:
• 急性脑梗死发病后1年病死率10%,残疾率30%。 • 在4.5h时间窗内,发病到治疗的时间每减少15分 钟,在院死亡率、症状性出血风险降低4%,步行 离院率增加3%。 • 溶栓治疗每延迟20-30min,降低疗效达10%。 • 脑梗塞情况下,每分钟死亡190万个脑细胞。 • 绿色通道尽可能减少患者入院到开通血管的时间 ,从而挽救更多的脑细胞,降低死亡率、致残率 。
时间就是大脑:
院前脑卒中的识别
①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 ②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③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④双眼向一侧凝视; ⑤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⑥眩晕伴呕吐; ⑦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⑧意识障碍或抽搐。
院前脑卒中的识别:120
• 1张嘴 • 2只手 口角是否歪斜 一侧肢体是否无力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桥接治疗
急性缺血性卒中≈脑梗塞
• 脑动脉血管堵塞引起脑细胞缺血、缺氧、死亡 的过程。 • 可分为大血管堵塞和小血管堵塞。 • 尽早开通血管为治疗脑梗塞首选理念。 • 目前国际上推荐的首选治疗为静脉溶栓。 • 大血管堵塞静脉溶栓开通率低,颈内动脉闭塞 的再通率小于10%,大脑中动脉M1段的再通率 也不超过30%。 • 需要血管内治疗,机械开通血管来提高再通率。
桥接治疗定义:
• 急性脑梗塞患者从静脉途径应用药物溶栓同时 或继之从动脉途径行药物溶栓、经导管吸栓、
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超早期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研究·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超早期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黄彩球,蒙喜斯,李胜愉,崔伟,韦生伟(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广西 南宁 530199)0 引言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1]。
而急性脑梗死属于急危重症,发病率较高,需要及时有效的给予血管复通治疗,以此来提高患者生命安全[2]。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可使部分患者获益,但血管再通率低。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临床对超早期脑梗死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其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应用动静脉联合溶栓或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不仅可改善临床症状,还可以提高治疗效果[3]。
本次研究针对动静脉联合溶栓或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取60例患者开展研究,现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展开研究,研究时段: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对60例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分组原则(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n=30):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44-78岁之间,年龄均值(60.17±10.33)岁,发病时间1-6小时,平均发病时间(3.57±1.11)小时。
观察组(n=30):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在45-80岁之间,年龄均值(61.20±10.57)岁,发病时间1-5.8小时,平均发病时间(3.25±1.01)小时。
对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基本资料(年龄、发病时间等)进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下数据可比。
所有参与研究患者经头颅CT排除脑出血,或经MRI检查确诊,并参照超早期脑梗死诊断标准进行评价,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药物禁忌症者排除。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法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法
急性脑梗死是指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血栓形成等原因导致脑血流不足引起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急救措施: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确保患者安全,保持呼吸道通畅,掌握脉搏和呼吸情况,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2. 溶栓治疗:在确诊急性脑梗死后的4.5小时内,可以考虑使用静脉注射血栓溶解药物溶解血栓,促进血液再灌注,以恢复脑组织功能。
3. 血管扩张治疗:通过使用药物或介入手术,扩张梗死脑血管,恢复血流通畅。
4. 抗凝治疗: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再形成。
5. 降低颅内压:通过给予呼吸支持、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等方法,降低脑水肿、颅内压力。
6. 早期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康复、认知训练等,促进脑功能恢复和神经损伤修复。
请注意,以上治疗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进行判断和决定。
对于急性脑梗死来说,及早就医、尽早接受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方法
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方法
急性脑梗塞的治疗包括早期抢救、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
1. 早期抢救:在急性脑梗塞发作后的前几个小时内,尽可能快地采取措施恢复脑血流,以减少脑组织受损。
这包括将患者送往医院急诊,进行血液检查、头部CT或MRI等,以确定脑梗塞的程度和位置。
2.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溶栓药。
抗凝血药可以防止血栓形成,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以防止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溶栓药物如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可以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
3.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康复训练等。
这些治疗方法有助于恢复患者的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语言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语言障碍和吞咽功能。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技能。
总之,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在早期抢救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以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功能。
治疗的效果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因此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桥接治疗流程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桥接治疗流程图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桥接治疗流程图:
1.疑似卒中患者(120转运或自行到院)需前往急诊科门诊。
2.急诊科门诊需要通知卒中救治小组人员(电话联系)。
3.卒中救治小组人员需要询问病史,建立静脉通道,病情评估,并完成基线NIHSS评分,完善ECG,头颅CT等检查和静脉血采样。
4.NIHSS≥8分的疑似脑血管主干闭塞患者(并同意桥接治疗)。
5.NIHSS﹤8分患者或者拒绝进入桥接治疗的NIHSS≥8分患不同意动静者:直接进入静脉溶栓流程脉溶栓者。
6.静脉溶栓同时启动血管内治疗,并通知介入小组(电话通知)。
7.静脉溶栓无效(患者家属同意血管内治疗)或者经多模影像评估为脑血管主干闭塞:转为血管内治疗流程。
8.在静脉使用rt-PA或尿激酶静脉溶栓同时,予以完善血管内治疗术前准备、视频谈话、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9.按内科专科治疗指南实施相关治疗,并注意调节血压、血糖及病因筛查、血管评估等。
10.动脉溶栓机械取栓血管成形术,必要时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1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各项评分量表评估病情及疗效、进入NICU重症监护治疗。
早期预警评分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内科护理•早期预警评分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李桂英 陈娟【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预警评分干预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按照组间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预警评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情绪状况、神经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恢复情况。
结果 观察组入院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入院至血管再通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活动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预警评分应用于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急性脑梗死危重患者护理中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改善其情绪状况、神经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
【关键词】 早期预警评分;静脉溶栓;桥接治疗;动脉取栓;急性脑梗死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23.16.015Application of early warning score in nursing care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bridging arterial thrombotomy LI Guiying, CHEN Juan (Xuzhou Central Hospital, Xuzhou,221009,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arly warning score intervention in nursing care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bridging arterial thrombotomy. MethodsTo select 76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ho underwent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bridging arterial thrombectomy treatment in hospitals from October 2021 to October 2022, an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balanced and comparable data betweengroups, with 38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received early warning scor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care to compare the treatment eff ectiveness,occurrence of adverse events, emotional status,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daily activity recovery of two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time from admission to femoral artery puncture and the time from admissionto vascular recanaliz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diff 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 cant(P<0.05). The good prognosis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 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 cant(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even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signifi cant(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self -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 and generalized anxietydisorde-7(GAD-7)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 erences werestatistically signifi cant(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 score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编号:XZSYSKF2020008)作者单位:221009 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第一作者:李桂英,女,本科,主任护师通信作者:陈娟,本科,副主任护师急性脑梗死做为常见危急重症的一种,主要是由局部脑组织血流急剧降低导致的脑梗组织缺血缺氧所引发,其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需及时进行积极治疗[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脑梗死的桥接治疗
15
血管内治疗的禁忌症
• (二)禁忌症 • 1、有出血性脑血管病史,活动性出血或已知有出血倾向者。 • 2、6个月内有严重致残性卒中[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3分]或颅脑、脊柱手术史。 • 3、卒中时伴发癫痫。 • 4、血管闭塞的病因初步判定为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如颅内动脉夹层。 • 5、患者存在可能影响神经和功能评估的精神或神经疾病病史。 • 6、可疑的脓毒性栓子或细菌性心内膜炎。 • 7、生存期预期< 90天。 • 8、已知颅内出血(ICH)、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动静脉畸形(AVM)或肿瘤病史。
时间(DNT)作为指南的重要内容。新指南指出,对于适合静脉rtPA溶栓治疗的患者,其 治疗获益有时间依赖性,治疗应尽快开始,到院至用药时间应在60min以内(Ⅰ/A)。
急性脑梗死的桥接治疗
9
静脉溶栓的再通率
• 平常的静脉溶栓的确能看到很多大血管的病变 • 基底动脉的再通率只有30%左右 • 颈动脉末端的病变只有6%的再通率 • 颈总动脉只有27%左右的再通率 • 这些大血管的闭塞单用静脉溶栓实际上是不够的,单纯的静脉溶栓可能不足以使病人获益。
• 发病3小时内者取消了年龄的限制。 • 对于以往指南认为不需要溶栓的轻型和症状逐渐好转的卒中患者,指南也给予了明确治疗
推荐。 • 对于以往认为是相对禁忌证的情况(既往3个月有大手术和心肌梗死史),新指南也采用了
更为积极的态度。同时须权衡潜在增加的风险和预期获益(Ⅱb/C)。 • 对于在溶栓时间窗内的患者,指南首次引入急诊流程时间控制的概念,把患者到院至用药
急性脑梗死的桥接治疗
感谢您的阅览
脑血管病:全球第二位死因(1990)
病因 0
缺血性心脏病 脑血管病 下感染 腹泻性疾病
新生儿期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结核
总死亡或寿命损失年 (YLLs)的百分比
5
10
交通事故 气管、支气管和肺部肿瘤
死亡 寿命损失年
疟疾
先天性疾病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
急性脑梗死的桥接治疗
• (一)适应症
• 1、年龄18-80岁。
• 2、临床诊断缺血性卒中,神经系统功能症状持续30分钟以上且在治疗 前未缓解。
• 3、发病时间8小时内、后循环可酌情延长至24小时。
• 适合动脉溶栓患者的时间窗:前循环发病6小时以内,后循环可酌情延 长至24小时(症状出现时间定义为患者能够被证实的最后正常时间)。
2
在我国,卒中是极其严重的问题
缺血性卒中(85%)
发病率: 120~180/10万人口
每年新发病例: >200万
死亡率: 80~130/10万人口
每年死亡病例: >150万
患病率: 400~700/10万人口 全国脑卒中存活者: 600~700
万 无症状脑卒中是有症状的5倍
急性脑梗死的桥接治疗
急性脑梗死的桥接治疗
7
近期一项58353例静脉溶栓患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提示:
• 在4.5h时间窗内,发病到治疗的时间(OTT)每降低15分钟,在院死亡率降低4%,症状性 出血风险降低4%,步行离院率增加3%。
• 如果OTT延误因此超过8分钟,就会抵消群体获益。
急性脑梗死的桥接治疗
8
2013年美国指南的更新
• 4、CT检查排除颅内出血,且无大面积脑梗死影像学早期征象或低密度 影(前循环未超过大脑中动脉供血区1/3,后循环未超过脑干体积 1/3)。
• 5、多模式或多时相(或单项)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 (CTA/MRA)检查证实责任大血管狭窄或闭塞。
• 6、患者或患者的法定代理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急性脑梗死的桥接治疗
12
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介入学组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组制订的《急性 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发布,全文刊登在《中华医学杂志》2014年7月15日第94卷第27期。
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血流以挽救缺血半暗带组织。
• 目前AIS早期血管开通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静脉溶栓),但由于严格的时间窗限制(3-4.5小 时),且合并大动脉闭塞再通率低(13%-18%),能够从此项治疗中获益的患者不到3%,90天病死率 和致残率高达21%和68%,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 近年来一些新的血管内治疗器械(支架取栓装置以及血栓抽吸装置等)相继应用于临床,显著提高了 闭塞血管的开通率,血管内治疗(动脉取栓、血管内取栓、血管成形支架术)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急性脑梗死的桥接治疗
10
脑梗死治疗的关键:血管再通和早期治疗
• 尽可能早的进行静脉溶栓,在静脉溶栓不同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 度去明确是不是大动脉的病变。
急性脑梗死的桥接治疗
11
急性脑梗死的血管内治疗
• 急性脑梗死早期血管内治疗包括急性期动脉溶栓,多模式动脉内机械血管再通及其他血管 内辅助治疗方式。
急性脑梗死的桥接治疗
6
IST-3研究结果
• 治疗时间窗延长至6h后,短期(7天)的神经功能恶化以及死亡率显著增加; • 中长期(6,18个月)死亡率无显著差异; • 中长期(6,18个月)神经功能明显改善; • 80岁以上患者获益并未降低。 • 总的来说静脉溶栓更强调的是时间的观念,就是尽可能缩短时间。
急性脑梗死的桥接治疗
13
血管内治疗的现状
• 但在目标人群及时间窗选择、最佳治疗流程、远期获益等方面尚缺乏肯定的 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支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AIS血管内治疗可能仍将作 为静脉溶栓禁忌或静脉溶栓无效的大动脉闭塞患者的一种补充或补救性治疗 手段。
急性脑梗死的桥接治疗
14
血管内治疗的适应症
3
脑血管病造成的死亡日益攀升
急性脑梗死的桥接治疗
4
重要性-流行病学
• 目前现状: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占 卒中的85%),且有年轻化趋势
• 危害大:高发病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 致残率。抑郁症与血管性痴呆
急性脑梗死的桥接治疗
5
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
• IST-3研究(第三次国际卒中试验)是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非双盲研究,研究入选了从2000 年5月至2011年7月共3035例患者,来自12个国家156家中心。患者年龄80-90岁的占47%,90 岁以上患者占7%;
• 住院期间终点事件评估是开放的,采用盲法评估6个月时患者情况。 • 是最大规模的溶栓RCT研究。 • IST-3研究的溶栓时间窗为6小时。 • 入组患者的规则是医生和患者及家属均不确定患者溶栓是否获益才纳入研究,确定不获益
或获益者均不进入此研究。 • 80岁以上的患者超过50%。 • 合并房颤、小卒中患者比例均比既往研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