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三 食叶害虫识别与防治
食叶类害虫

(1)清洁田园 及时清除田间残株
甘蓝幼苗期百株卵量30~
防治 50粒,百株3龄前幼虫15~
指标 20头;团棵期分别为200粒
以上和200头以上时开始用
(2)药剂防治
药。
药剂
可用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 5%氟虫腈悬浮剂2000倍液、
种类 15%安打悬浮剂3000倍液、
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200倍
1.大猿叶甲
(1) 为害状识别
以成虫和幼虫均食菜叶, 群聚为害, 使叶片千疮百 孔, 严重时吃成网状, 仅留叶脉。寄主有白菜、油 菜、青菜、菜薹、芥菜、萝卜、芜菁等十字花科 蔬菜
(2)形态识别
特征
体长4.7~5.2mm,长椭圆形,蓝黑色,
成虫 略有金属光泽;背面密布不规则的大
刻点;小盾片三角形
第1代幼虫 于6月上旬至7月
上旬发生
第2代发生很幼虫多群集为害, 有夜盗性
(4)防治方法
诱杀成虫 可采用黑光灯或糖醋盆等诱杀成虫
药剂防治
低龄期为点片发生阶段,进行挑治
4龄后夜出活动,因此施药应在傍晚前 后进行。5%氟虫腈悬浮剂1500倍、10 %虫螨腈悬浮剂1500倍、20%甲氧虫酰 肼悬浮剂2000倍、4.5%高效氯氰菊酯 油2000倍液、10d喷1次,连用2~3次。
(2)形态识别
成虫
体长14~18mm,翅展33~46mm;白色; 胸足具黑纹,腿节上方黄色或红色; 腹部背面除基节和端节外黄色或红色, 背面、侧面和亚侧面各有一列黑点; 前翅散生黑点,或多或少,变异极大
幼虫
土黄色至深褐色,背线橙黄色或 灰褐色,密生棕黄色至黑褐色长 毛,气门白色,头黑色,腹足土 黄色。蛹黑褐色,外面有黄色丝 茧,缀有幼虫体毛
食叶害虫的防治

Z i x u n t a i1前言森林是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
构成这个群落的成分除杨树、乔木、灌木外,还包括其他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居住的环境。
森林并非是树木的简单集合,而是有一定结构,各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制约,并与外界环境发生密切联系的极其复杂的集合体。
森林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降低噪音、防风固沙森林是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
构成这个群落的成分除乔木、灌木外,还包括其他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居住的环境。
森林并非是树木的简单集合,而是有一定结构,各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制约,并与外界环境发生密切联系的极其复杂的集合体。
2森林的作用森林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降低噪音、防风固沙、改良土壤、调节气候、减免自然灾害,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维护生态平衡;另外,森林还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林副产品。
3我国森林业的发展现状在建国初期,国家为了改变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投入了大批的财力、物力营造了广袤的人工林。
使得祖国的荒山秃岭都披上了绿装,也改善了人们居住的环境,使大部分人居住在如画环境之中。
但是,在人们庆幸生存环境改善之余,大面积的人工林也为人们带来了不少的烦恼。
因为人工林的特点是几千公顷甚至几万公顷都是纯林,这种单一的纯林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极易造成森林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使得林木及林副产品减产、甚至绝收,更有甚者森林病虫害会让大片林木死亡,造成大量森林资源的浪费。
因此,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林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4森林病虫害的概念森林病害是指森林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整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的现象。
园林病虫害防治(食叶性害虫)

松黄新松叶蜂 Neodiprion sertifer (Geoffroy)
樟叶蜂 Mesoneura rufonota Rohwer
早春专食嫩叶、嫩梢的樟树
害虫,对树木生长产生很大 影响,是樟树食叶类重要害 虫。 浙江1年2-3代,第一代虫口密 度大、危害重,常将嫩叶吃 光,4月下旬至5月上旬幼虫 老熟,入土结茧以预蛹越夏 越冬。极少部分幼虫入土结 茧化蛹,发生第2代。
舞毒蛾
Lymantria dispar (Linnaeus)
防治:树干涂白,或涂药环带;多角体病毒。
Gypsy moth (Video/Alien.Empire.EP6.War of the Worlds./10:00)
美国白蛾 Hlyphantria cunea(Drury)
世界性检疫性害虫,美国受害阔叶树100多种,欧洲230种,日 本317种。以糖槭、白蜡树、桑、樱花树及蔷薇科植物受害最重。 分布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河南、陕西;美国、加拿大、 墨西哥、欧洲、日本、朝鲜等。 以蛹在墙缝、浅土层、枯枝落叶层越冬。 1-4龄为群聚结网阶段,取食叶片小表皮和叶肉使叶片透明;5 龄后脱离网幕分散生活;6-7龄取食量为幼虫期的56%以上,进 入蚕食叶片期,仅留主脉,树上无叶后转移其它阔叶树或邻近 植株。 捕食性天敌:卵期和幼虫期有蜘蛛、草蛉、瓢虫、蝽类,蛹期 有寄生蜂和寄生蝇类。
*
南方豆天蛾
Clanis bilineata bilineata (Walker)
分布:西藏以外的全国各地;日本、朝鲜、印度。
为害:幼虫为害刺槐、大豆,大发生时常将树叶食尽。
南方豆天蛾
Clanis bilineata bilineata (Walker)
林木食叶害虫的特点 成因及防治措施

林木食叶害虫的特点成因及防治措施食叶害虫是林木生长期间常常会遇到的一类害虫,主要包括毒蛾、刺蛾、潜叶蛾、卷叶蛾、竹蝗等多种害虫。
该类虫害严重影响了林木的生长,给农户们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因此,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防控措施。
下面小只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林木食叶害虫的相关知识:
1、食叶害虫的特点和发生过程
1.1 食叶害虫的特点
食叶害虫都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产卵集中,发生量大。
食叶害
虫能主动迁移扩散,讯速传播。
猖獗发生时能将树叶全部吃光,削弱树势,常能召致天牛、小蠹等次生害虫的危害,特别是萌芽力弱的针叶树损毁更重,常常造成大面积死亡。
食叶害虫大多数营裸露生活,易受天气、天敌等外界环境条件的
影响,所以食叶害虫的虫口密度的变动幅度较大,时起时伏,表现具有一定的突发性与潜伏性。
因此,食叶害虫的防治必须在虫情测报的基础上,切不可忽视虫情盲目防治。
1.2 食叶害虫大发生的过程
食叶害虫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虫口密度的消长是有规律的。
其发
生发展一般经历以下4 个阶段:
1.2.1 准备阶段(初始阶段)
此时害虫的虫口密度不大,树木被害的症状不明显,害虫也不易
发现,这时天敌(捕食性或寄生性昆虫、菌类、益鸟)数量少,害虫食料充足,气候适宜,害虫数量呈上升趋势,这一阶段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1.2.2 增殖阶段
在气候、食料的有利条件下害虫的密度显著增长,并持续上升,。
介绍几种食叶害虫的防治方法

毒蛾类
种类识别
毒蛾是另一类常见的食叶害虫,幼虫身体较粗短,毛比较长。
危害特点
幼虫蚕食叶片,造成叶片残缺不全,严重时可将叶片全部吃光。
舟蛾类
种类识别
舟蛾幼虫身体比较宽,头部比较小,行动缓慢。
危害特点
幼虫蚕食叶片,常常将叶片咬成缺刻,严重时可把叶片全部吃光。
蝗虫类
种类识别
蝗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头大,前胸背板 发达。
可使用Bt乳剂、敌百虫晶体等 药剂进行防治。
尺蛾类害虫
可选用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 等药剂进行防治。
叶蝉类害虫
可选用吡虫脒、噻虫嗪等药剂进行 防治。
根据发生时间选择
越冬期
在害虫越冬前或越冬后进行防 治,可选用石硫合剂、波尔多
液等药剂进行防治。
春季发生期
在春季气温回升、害虫繁殖前 进行防治,可选用内吸性药剂
化学防治
喷雾防治
使用化学农药进行喷雾防治,如使用杀螟松、杀灭菊酯等农药。
土壤处理
在土壤中施用化学药剂,如涕灭威等,可以杀死害虫的幼虫。
物理防治
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使用黑光灯、高压汞灯等诱杀害虫。
色板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色性,使用黄板、蓝板等诱杀害虫。
04
防治方案选择
根据害虫种类选择
刺蛾类害虫
严重影响植物光合作用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叶片受损直接影响 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受阻会导致植物生长不良,抗逆性减弱,甚至死 亡。
03
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
保护害虫的天敌,如瓢虫、螳螂等,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
以菌治虫
利用某些病原菌可以感染害虫,导致害虫死亡,如利用Bt等细菌。
学习情境三(子情境1) 食叶害虫

返回
三、斜纹夜蛾
(一)寄主及为害: 寄主及为害: 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寄主广(99科290多种植物 多种植物) 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寄主广(99科290多种植物)。 多食性害虫 多种蔬菜( 十字花科、 旋花科、 豆科蔬菜等) 多种蔬菜 ( 十字花科 、 旋花科 、 豆科蔬菜等 ) 和观 赏植物( 荷花、 睡莲、 菊花、 香石竹、 月季、 赏植物 ( 荷花 、 睡莲 、 菊花 、 香石竹 、 月季 、 万寿 菊 、 木芙蓉 、 扶桑 、 绣球 、 马蹄金 、 细叶结缕草草 木芙蓉、 扶桑、 绣球、 马蹄金、 坪等) 均可受害。 幼虫食叶, 咬成孔洞或全叶吃光, 坪等 ) 均可受害 。 幼虫食叶 , 咬成孔洞或全叶吃光 , 有时也为害幼茎、 花蕾、 花瓣。 密度高时, 有时也为害幼茎 、 花蕾 、 花瓣 。 密度高时 , 一块地 吃光后,可成群迁移他地为害。 吃光后,可成群迁移他地为害。
返回
4、药剂防治:掌握在幼虫2~3龄进行。 药剂防治:掌握在幼虫2 龄进行。 有效药剂有: 有效药剂有: ①90%晶体敌百虫1000× 90%晶体敌百虫1000× 1000 ②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 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 1000 ③48%乐斯本乳油1000~1500× 48%乐斯本乳油1000~1500× 1000 ④20%杀灭菊酯乳油2000~3000× 20%杀灭菊酯乳油2000~3000× 2000 ⑤2.5%溴氰菊酯乳油3000× 溴氰菊酯乳油3000× 3000 ⑥20%菊马乳油2000× 20%菊马乳油2000× 2000 ⑦25%灭幼脲悬浮剂1500~2000× 25%灭幼脲悬浮剂1500~2000× 1500 ⑧5%抑太保乳油1000~2000 × 抑太保乳油1000~ 1000 ⑨1%甲维盐乳油2000 ~3000 × 甲维盐乳油2000
辽宁彰武县榆树3种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

4 防治方法
( 1 ) 充 分利 用成 虫具 有较 强 的假死 习性 ,成 虫期 早晚震动树干 ,人工捕杀落地成 虫。 ( 2 ) 人工剪除有卵块 的叶片和嫩枝 。 ( 3 ) 在 幼虫 和成 虫取 食 危害 期 间,树冠 喷洒 1 0 %
5月上旬结束冬眠开始活动 , 5月中旬为盛期 ,结束冬
-
1 I ) 6 -
中国园艺文摘
眠开 始活动 后交 尾产 卵 ,5 月 下旬孵 化 出幼虫 ,6月
2 0 1 7 年第5 期
9 0 %敌 百虫晶体 8 0 0倍液。 ( 4 ) 在 7~ 8月份成 虫夏 眠 期 间群聚 在树 干 分权
有 1 个 桃形 黑纹 ,额 中央有 1 条深纵 纹 ,黑 色触 角, 后方有三 角形黑纹 。前胸 背板有 3 个黑斑 。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 9 . 5 mm 左右 ,长方形 ,略 扁平 ,黄 白色 ,全 身毛瘤黑色 。前胸背板两侧后喙各 有 1 个黑斑 ,前喙 中央有 1 个黑色小斑 点。
CHI NE SE HOR TI C UL T URE A B S T RA C TS
辽 宁彰武县榆树 3 种食 叶害虫的识别与 防治
朱桂敏
( 辽宁省 国有 彰武县 四合城林场 ,辽 宁 阜新 1 2 3 2 0 0 )
摘 要 :阐述彰 武县榆树 3种食叶 害虫的分布、- i e .  ̄ q 要点、 发生 与危 害,并提 出有效的 防治方 法。
3 . 2 识 别 要 点
成 虫 :体长 7~8 . 8 mm,近长椭 圆形 ,黄褐色 。 鞘翅蓝绿色 ,有金属光泽 。头 小 ,复眼大 ,头顶 中央
杨树食叶害虫的综合防治

《杨树食叶害虫的综合防治》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杨树食叶害虫概述•杨树食叶害虫的监测与识别•杨树食叶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杨树食叶害虫的防治案例分析•杨树食叶害虫防治的未来展望01杨树食叶害虫概述食叶害虫是一类以植物叶片为食的害虫,包括蛾、蝶、蝗、蝽等昆虫。
根据食性,食叶害虫可分为单食性和多食性两类,其中单食性害虫仅取食一种植物,而多食性害虫则取食多种植物。
食叶害虫的定义和种类杨树食叶害虫以叶片为食,造成叶片缺刻、孔洞、残破、落叶等现象,严重影响杨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受害严重的林地,林相残破,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大降低。
杨树食叶害虫的危害杨树食叶害虫的发生与气候、土壤、天敌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般而言,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食叶害虫的发生,而干旱少雨则会导致其发生不良。
土壤质地、肥力等因素也会影响食叶害虫的发生,同时,天敌(如鸟类、寄生性昆虫等)的存在也会对其发生产生抑制作用。
杨树食叶害虫的发生规律02杨树食叶害虫的监测与识别1监测方法23对杨树林地进行定期巡查,观察树叶和树梢是否有异常情况,如树叶被咬食、树梢变黄等。
定期巡查利用害虫的趋光、趋色等特性,设置陷阱和诱捕器,吸引并捕获害虫。
安装陷阱和诱捕器在杨树林中释放害虫的天敌,如寄生蜂、寄生蝇等,以控制害虫的繁殖和扩散。
释放天敌识别技巧观察症状注意观察杨树叶片和树梢的症状,如叶片被咬食、树梢变黄等。
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害虫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了解习性了解杨树食叶害虫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有助于识别它们。
如尺蛾的幼虫喜欢在叶片上爬行,并在叶片上结蛹;蝗虫则喜欢在草地里产卵。
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可以查阅相关的书籍和网络资源,了解杨树食叶害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信息。
用于观察杨树叶片和树梢的细节,以及害虫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放大镜用于在夜间巡查时照明,以便观察树叶和树梢的情况。
手电筒用于捕捉杨树食叶害虫,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识别和研究。
食叶害虫防治PPT课件

(2)识别特征 成虫体翅黑色,翅半透明,无光泽。 雌蛾触角锯齿状,雄蛾触角羽毛状。初龄幼虫淡紫 色,老龄幼虫淡黄色,纺锤形。各节背面有黑斑一 对,每一体节有6个星状毛丛,故名星毛虫。
15
(3)生活习性 1年发生1代,个别地区1年2代,以 2~3龄幼虫在树干裂缝及粗老翘皮下、土块缝隙中 等处结茧越冬。翌年4月上旬梨树发芽时,幼虫出 蛰,咬食花蕾、嫩叶,展叶后将叶缀合成饺子状, 在其内啃食叶肉,幼虫有转叶危害习性。幼虫6月 上中旬老熟后在叶片内化蛹,6月下旬羽化成虫, 产卵于叶背。幼虫于7月下旬开始越冬。
幼虫孵化后可在囊内取食卵壳,约3-5d即蜂拥爬出, 在枝叶上爬行或吐丝下垂,随风扩散,降落在适宜的 寄主上后,以丝缀取叶子碎片或少量枝梗营囊护身。 幼虫共5龄,藏匿于囊内,取食迁移时均负囊活动。幼 虫喜光,故多聚于树枝梢头危害。
受环境影响大,冬季气温低,夏季多雨年份,不利于 幼虫越冬和孵化,发生量明显减少;干旱年份常爆发 成灾。
16
2.朱红毛斑蛾
(1)分布与危害 又名火红斑蛾、榕树斑蛾。分布于广东、云 南等省。危害榕树、高山榕、印度橡胶榕等各种榕属庭园树 木,危害相当严重。
(2)识别特征 成虫触角双栉齿状,黑色,端部灰白色。体及 翅红色,前翅和后翅的臀区有1个大的深蓝色斑。胸部背面 及腹部两侧红色的体毛较长。胸、腹部的腹面体毛为黑色。 卵扁椭圆形,呈鱼鳞状排列。初孵幼虫呈米黄色,老熟幼虫 体长17~19mm,每体节有4个白色毛突,每个毛突着生一根 棕色毛。蛹纺锤形,翅芽达第五腹节,腹末缺臀棘 。
32
(2)形态特征
与大袋蛾相似,比大袋蛾小。
茶袋蛾的识别特征为:护囊纺 锤形、丝质、枯褐色;幼时囊 外贴有叶屑、枝皮碎叶,稍大 则有许多断截小枝梗纵列于囊 外,排列非常整齐。
实验实训二十八 食叶害虫的调查与防治

实验实训二十八食叶害虫的调查与防治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常见的食叶害虫的危害特点和形态特征,熟悉各种食叶害虫的防治方法。
二、实验实训材料
1、材料蛾、蝶、叶蜂、甲虫等食叶害虫标本。
2、工具显微镜、注射器、镊子、放大镜、烧杯等。
三、方法步骤
1. 食叶害虫的危害特点
危害特点:咀嚼口器;营裸露生活;繁殖量大,能主动迁移;某些能周期发生。
2. 食叶害虫的形态特征
(一)刺蛾类
1. 主要品种
①黄刺蛾②桑褐刺蛾③褐边绿刺蛾④扁刺蛾、丽绿刺蛾、两色绿刺蛾
2. 识别:幼虫背侧有突起枝刺
3. 防治:灭虫源,黑灯绣杀,除虫叶,化防:有机磷类,除虫菊脂类,生防:a.颗粒体病毒致病 b.苏云金杆菌──青虫菌,天敌──上海青蜂,刺蛾广肩小蜂,赤眼蜂,姬蜂
(二)毒蛾类
⒈主要品种
①舞毒蛾②杨雪(柳)毒蛾③雪(柳)毒蛾④刚竹毒蛾⑤沁茸毒蛾、棉古毒蛾、双线盗毒蛾、榕透翅毒蛾
2. 识别:幼虫背面长毛瘤,对人有毒,幼虫腹部背面6、7 节或7、8节中央有毒腺。
3. 防治: 除虫源(人工),黑灯诱,树干涂毒环(舞毒,杨毒蛾),化防:有机磷,生防:Bt菌剂(青虫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菜粉蝶
菜粉蝶
凤蝶
凤蝶
花椒凤蝶
黏虫
2、食叶害虫种类
• (2)鞘翅目成虫
叶甲
黄曲条跳甲
瓢虫
茄二十八星瓢虫
茄二十八星瓢虫
芫青
金龟子
2、食叶害虫种类
• (3)膜翅目的幼虫
叶峰
2、食叶害虫种类
• (4)直翅目
1蝗虫
蝼蛄科
蟋蟀科
螽斯科
缺 刻
缺 缺刻
、 空 孔 、
刻、
、 开
开 天 窗
开 天
天
窗
窗
潜
叶
钻蛀性
性
• 常见的种类有: • 直翅目的成虫、若虫,如蝗虫; • 鞘翅目的成虫、幼虫,如天牛、金龟子等; • 鳞翅目的幼虫,如刺蛾、蓑蛾等; • 膜翅目的幼虫,如叶蜂等。
2、食叶害虫种类
• (1)鳞翅目幼虫
细蛾
尺蛾
蓑蛾
刺蛾
2、食叶害虫种类
• (5)其他蛞蝓Biblioteka 蜗牛3.食叶害虫的防治
• 使用药剂类型: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 • 常用的药剂有: • 辛硫磷、阿维菌素、苏云菌杆菌、高效氯
氰菊酯、聚醛.甲萘威(一种对蜗牛等软体害虫有
效的农药,具有诱杀和触杀之作用,温度在15-35摄氏度
的用药较佳,傍晚用效果更好)。
任务一 食叶害虫的识别防治
1、咀嚼式口器
昆虫最基本、最原始的口器类型。所有别的口器类型都 是由咀嚼式口器演化而来。
上唇
口
上鄂
器
的
下颚
构
造
下唇
舌
蝗虫咀嚼式口器图
咀嚼 式口器
咀嚼式口器害虫危害状
1.食叶性:开天窗、缺刻、孔洞,或将叶肉吃去, 仅留网状叶脉,或全部吃光。 2. 卷叶性:将叶片卷起,然后藏匿其中危害。 3. 潜叶性:断根或断茎,枯死,吐丝、卷叶、缀 叶等。 4. 钻蛀性:钻蛀根、茎、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