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农业专题之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共27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1课时课件共24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1课时课件共24张](https://img.taocdn.com/s3/m/a5717a55524de518974b7d67.png)
(2)地形平坦, 土层深厚
(3)河网稠密, 水源充足
3.区位条件:
(4)人口稠密, 劳动力丰富
3.区位条件:
(5)历史悠久, 耕作经验丰富
(6)喜食稻米, 市场广阔
对世界上大部分人口来说,稻米就是生命, 并深深植根于许多社会的文化遗产之中。
大米是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仅在 亚洲,就有20亿人从大米及大米产品中摄取 60-70% 的热量。
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提高商品率
4、生产特点
资料:令李某最为头痛的是每年的水旱灾害,
每当发生灾害的年份,农田的经济损失就很大。 而李某又无力建设水利工程,需要政府大力投资 并组织水利工程建设。
⑤水利工程量大
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原因及发展措施
小一 特点 农大 大一 小农经营
原因 以家庭为单位, 人均耕地少
发展措施 集约经营, 适度扩大规模
水小 利,
单产量高, 商品率低
水热充足,精耕细作,
单产量高。
控制人口数量,
但本地人口多,耕地 提高商品意识
,一
规模小,自给为主
高高
经济水平低,耕地破 政府补贴农民
产三机械化水平低 低低科技水平低 商
碎,生产工序复杂,
不利于机械化推广;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
凭传统经验
购买农机具, 推广农业技术, 加大科技投入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2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1课时
一.季风水田农业
1.生产部门:种植业 主要作物:水稻
2.分布地区: 亚洲季风区
东亚
南
最大稻米生产国:中国
亚
东南亚 最大稻米出口国:泰国
最大种植面积国:印度
高中地理微专题——中国农业之农作物分布(37张PPT)
![高中地理微专题——中国农业之农作物分布(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4ace5078762caaedd33d4a3.png)
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 地
与高原比较,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地 势平坦,水源充足。
与我国东部相比,海拔高,热 量不足
培育良种.大棚
中国的种植业
4、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主要农作物
粮 小麦 春小麦
食
冬小麦
作 水稻
物 玉米
棉花
经 油料 济 作物 作 物 糖料
作物
花生 油菜 甜菜 甘蔗
主要分布区
粮食作物 小麦:
春季低温阴雨,夏季伏旱,人 均耕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 的洪涝灾害影响;酸雨危害。
发展水利
西北灌溉 新疆绿洲地带、河西走 农业区 廊、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 壤肥沃,有灌溉水源;地广人稀,地价 低。
水源紧缺;土壤盐碱化、冬季 易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
植树造林、节水农业
青藏高原 河谷农业
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 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 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2)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花种植(6分)
①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
②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
分布区
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区位条件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东北商品 三江平原、松嫩平源、 农业基地
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广 冬季温度低,热量不足,冬季
人稀、机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工业 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土地退
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化,土壤肥力下降;
改造措施
温室、培育良种;发展农业科 技,加大科技投入,改进耕作 方式;植树造林,保护生态, 发展生态农业
高三地理农业专题之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共27张PPT)
![高三地理农业专题之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261d290c1c708a1284a444b.png)
套种
在前种作物生长后期利用其行距再次种植 另一种作物的种植方法,套种的两种作物 其共同生长的生育期很短,往往是一种作 物的前期和另一种作物的后期共同生长, 其同共生长期不超过整个生育期的一半。
套种的优点
充分利用作物生长季节, 达到一年多熟、一年多收 的作用
Step01
Step02
改善土壤性状结构、调节 土壤肥力
避免土地前后两季作物种 植空闲期杂草生长
Step04
Step03
最大幅度的利Biblioteka 当地光热 资源“套种”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行间,精种或移栽后季作物,使生长周期较长的农作物有足 够的时间生长,得以成熟。“间作”是在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成分管相间种植不同农作物,使 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生产实践中,两种方式经常结合使用,形成“间作一一套种”模式, 是传统种植业常用的一项增产措施,但近年来采用的越来越少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套种“可显著提高 C A.劳动生产率 B.耕地的肥力 C.农作物熟制 D.农产品品质 4.最能体现对气候资源充分利用的间作搭配模式是 A A.株型”一高一缕” B.根系“一深一浅” C.播种“”一早一晚”D.需水“一多一少” 5.近年来,“间作套种”模式在我国农村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D A.农业劳动力不足 B.农作物种类减少 C.农产品供过于求 D.机械化生产不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758bcd7336c1eb91a375dc5.png)
乌克兰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主要商品谷物农业区
澳大利亚
阿根廷
中部平原 家庭经营
专业化 区域化
春小麦 冬小麦
区位条件
点拨精讲
DIANBOJINGJIANG
小麦、玉米
—— 自然条件优越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产品面向市场
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商品率高
市场广阔 交通运输便利 地广人稀 机械化水平高 农业科技先进
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居民喜食稻米
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生产特点
小农经营
单产高 商品率低
机械化 水平低
水利工程 量大
科技 水平低
特别提醒
日本的季风水田农业已实现了生产机械化,进入了 现代化阶段,商品率高。
主要作物 小麦、玉米
主要分布
—— 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东北商品粮基地
知识拓展
ZHISHITUOZHAN
问题与对策
—— 青藏高原
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土壤 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区。
—— 新疆内陆盆地和甘肃河西走廊
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湖沿岸,山麓地带以及冲积扇有地下水出露的地方。绿洲农 业多呈岛弧状、带状或串珠状分布于荒漠地区。
美国本土和中国东北部农业区分布示意图
5. 该区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商品谷物农业 B. 季风水田农业 C. 乳畜业 D. 地中海式农业
6. 图示地区的粮食自给率均在120%以上, 北部甚至达211%,远超该国粮食40%的 自给率水平,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① 科技发达,粮食单产高 ② 生长期长,粮食单产高 ③ 人口稀少,人均耕地多 ④ 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突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高一下学期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共27张PPT)
![高一下学期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2c6e7764afe04a1b171de21.png)
学习目标
1、读图探究和结合材料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 区位因素和特点 2、通过读图区位因素分析与案例分析,让学生领 会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种植结构、特点及区位 形成条件 3、通过列表对比的方法,找出季风水田农业和商 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差异。
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水 稻 生 产 过 程
一、季风水田农业
区位因素 气候
自然 因素
地形 土壤
水源 劳动力
社会 经济 因素
市场
生产、饮食 习惯
国家政策
区位优势 季风气候,终年或夏季高温,降 水丰沛,水热充足,雨热同期
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 亚洲水稻种植历史悠久 水稻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食
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水平;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可借鉴的经验 加快农业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成果的推广,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一体
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读“某区域略图”,完成1~3题。
1.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商品谷物农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D.混合农业
2.不属于该地区发展该种农业的区位优势的是
二、商品谷物农业
区位因素 交通
市场
社会 经济 因素
人口
工业
科技
区位优势 交通便利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的航运与 发达的公路、铁路网络相连接, 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主要影响
便于商品集散, 有利于降低运费, 提高经济效益
市场广阔
人教版必修2高中地理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共25张PPT)
![人教版必修2高中地理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93108df3b3567ec102d8afa.png)
3.水稻种植业生产特点及原因的搭配, 正确的是( ) A.单产高—生产经验丰富,精耕细作 B.商品率高—人口稀少,生产规模大 C.科学技术水平低—水旱灾害频繁 D.水利工程量大—水利工程设施陈旧
(1)该地发展水稻种植业,主要是改造了(C )
A.土壤 B.热量 C.地形 D.种子
(2)有关该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受市场的规模影响大 B.种植技术水平较低 C.属于现代混合农业 D.机械化水平较低
春小麦(春播秋收)
• 春小麦是在冬季很冷的地方种植,因为冬季 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比如 我国东北就是春小麦。
4、在季风区内,每年对侵袭
C.水旱灾害
D.台风袭击
二、商品谷物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二、商品谷物农业 1、主要作物 :小麦和玉米 2、主要分布区 3、主要区位优势 4、主要特点
2、主要分布区
俄罗斯 乌克兰
美国、 加拿大
家庭经营
我国东北和西北也有这类 农业,但一般是国营。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一、季风水田农业
(水稻种植业)
一、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作物 :水稻 2、主要分布区 3、主要区位优势 4、主要特点
2、主要分布区
主要分布在: 东亚 东南亚 南亚
南亚
东亚
东南亚
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图
3、主要区位优势
季风气候区 雨热同期
人口稠密 劳动力丰富
(1)材料中的“主季农作物”指的是( )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大豆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件(共29张)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件(共29张)](https://img.taocdn.com/s3/m/073e101a5fbfc77da369b1ab.png)
【当堂检测:6~9】
6.关于我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我国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 B.我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经营模式与国外一致——由农场主经营 C.我国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东北和西北 D.我国商品谷物农业种植的主要是水稻和玉米 7.关于美国农业生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当堂检测:1~5】
1.世界的水稻生产,绝大多数分布在( C )
A.非洲刚果盆地
B.南美洲亚马孙平原
C.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D.西欧、南欧
2.下列关于水稻种植业的正确叙述有( C )
A.水稻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B.水稻种植业为技术密集型农业
C.要使水稻稳产,政府需大力投资水利工程建设
C 8.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 ①农业科技先进 ②人均耕地面积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市场广阔 A.a-① b-② c-③ d-④ B.a-② b-① c-④ d-③ C.a-① b-③ c-④ d-② D.a-② b-④ c-③ d-①
B 9.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 A.水热条件优越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消费市场广阔 D.农业科技先进
【小结】
见学案 【知识补充】
部分
【回扣目标】 1.识记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及其生产特点 2.会分析、评价不同地区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条件
谢谢观看
商品谷物农业
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产品面向市场的农 业地域类型
高一地理——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PPT课件
![高一地理——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5602ca1711cc7931b716f6.png)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多地少
人少地广
水稻 小 低
小麦、玉米 大 高
低
高
低
高
家庭经营,规模 家庭经营的大农场 很小
热带、亚热带、 温带季风气候区, 所在国多为发展 中国家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所在国多为发达国 家
阅读课本 P50案例3 思考问题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与季风水田农业 作比较,最大差异是什么?
水平比较低 传统经验
加大科技投入
水利工程量大 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大力兴修水利
“一小一大一高三低”
三、商品谷物农业
小麦、玉米
读世界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图,找出主要 分布地区:
俄罗斯 乌克兰
家庭经营
美国、 加拿大
我国东北和西北也 有这类农业,但一 般是国营。
阿根廷 澳大利亚
我国东北地区的国营农场
我国东北地区的国营农场
美国中部平原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 业的优势条件
• 1、优越的自然条件 • 2、便利的交通 • 3、地广人稀 • 4、高度发达的工业 • 5、先进的科技
阅读课本 P50案例3 思考问题
1. 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农业地域类型 人均耕地
主要农作物 生产规模
机械化程度 科技水平 商品率 经营方式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高 商品率的高低
季风水田农业— 低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高中地理 高一下学期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共27张ppt)
![高中地理 高一下学期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5b0a35b763231126edb11d4.png)
2020/6/26
10
一、季风水田农业
3、特点、成因及措施
“一大一小一高三低”:即水利工程量大、小农经营、 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
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
集约经营
单产高、商品 率低
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口多,以自 给为主
二、商品谷物农业
社会经济因素
①交通运输便利:便于商品集散,利于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 ②市场广阔:促进了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 ③地广人稀:利于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 ④机械化水平高:为大规模经营创造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⑤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
俄罗斯、乌克兰 中国东北 中国西北
澳大利亚
2020/6/26
14
二、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的小麦玉米带
春小麦
乳畜业带
玉米带
冬小麦
棉花带
2020/6/26
15
二、商品谷物农业
2.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 自然因素 ①地势平坦开阔:便于机械化生产
美国的商品粮基地 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2020/6/26
16
2
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2020/6/26
3
新课导入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获得了国家最高科 学技术奖。 袁隆平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他于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 用九年时间于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并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 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亩产达623Kg)。为此,他于1981年 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 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 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 革命”。
农作物种植方式
![农作物种植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3da44e8e9b89680203d825a3.png)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禾谷类农作物有机碳含量多,而豆科农作物、油菜、棉 花等农作物有机氮含量较多,不同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 理化性状产生不同的影响。
密植性农作物根系细密,数量多,分布均匀,根系浅, 能起到改良土壤结构、疏松耕层的作用;而深根性农作 物对深层土壤有明显的疏松作用。
在长年淹水条件下,土壤会出现结构恶化、有毒物质增 多的后果,水早轮作能明显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今兹美禾,来兹美麦。——《吕氏春秋》 今年的禾苗长势好,明年的麦子收成一定好。 稻无所缘,唯岁易为良。——《齐民要术》 水稻对土地的要求并不严格,只要每年更 换一次稻田便好。
农作物种植方式
三、轮作与连作
两年两熟:棉花→棉花 两年三熟:玉米→小麦—棉花
(一)概念(名词解释)
轮作:在同一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 不同种类农作物的种植方式。
2、轮作的类型
包括大田农作物轮作、粮菜轮作和粮饲轮作三种类型。
北方主要轮作类型: 一年一熟轮作 粮经作物复种轮作 水旱轮作 绿肥轮作
(三)连作的危害与防治技术
危害:土壤养分结构失调,有害物质增加、土壤物 理结构破坏、生物结构的破坏
连作的技术:选择耐连作的农作物和品种、采用先 进的农业技术(选择判断简答)
一年一熟:大豆→小麦→玉米三年轮作 在一年多熟(作)条件下,轮作由不同的复种
方式组成,如油菜一水稻→绿肥一水稻→小麦 /棉花。
连作:在同一田地上两年种植相同种类农 作物的种植方式,在同一田地上采用同一 种复种方式,也称为连作。
农谚
倒茬如上粪; 三年两头倒,地肥人吃饱; 年花、年稻,眉开眼笑; 一年蚕豆一年麦,种到头发胡须白
农谚说:“年花年稻,眉开眼笑”。这句话的意 思是种一年棉花后,第二年种上水稻,棉花、水 稻皆丰收。因为,当棉花地种上水稻时,土壤中 原存的棉花立枯病菌,被淹死在水中。水稻田 再改为旱地种植棉花,水田中的喜湿性病菌(如 稻纹枯病菌等),又会旱死在土中。水旱轮作,能 使许多病菌因“不服水土”,遭受严重挫伤。 同时,水旱轮作能改善土壤的结构,有利于稻、 棉茁壮成长。
高三一轮复习 中国地理 中国农业(共44张PPT)
![高三一轮复习 中国地理 中国农业(共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94a89810722192e4436f601.png)
中国的农业
【考纲要求】
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
感悟高考
(2012·海南文综)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 红枣品种。据此完成1~3题。
1.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
A.耐旱 C.抗病虫害
A B.耐涝
D.占耕地少
2.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内蒙古自治区
黑龙江 吉林
南蔗北菜
甜菜 甘蔗
四川 云南
广西
福 建
广东
台 湾
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
甘蔗
生长期长。
糖
分 布:台湾、广东、福建、四
料 作
川、云南、海南是主要 产区(热带、亚热带)
物
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
甜菜
生长期短。
分 布:黑龙江、吉林、内蒙古、
新疆四个省区(中温带)
注:1、茶: 热带、亚热带排水好的低山丘陵区,
油菜分布范围
华南地区
(3) 油料 作物
花生: 重要性居于首位;主要分布在温带、 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产量 最多
油菜:我 分国布在播种长面江积流最域大。的有油“料北作移物南,迁主”要的 趋向,如黄淮海平原,辽、黑及华南 地区
大豆:我国为原产地,分布在东北地区
芝麻: 主要在河南
(4)糖料作物 a、甘蔗
A.干旱
B.洪涝
D
C.台风
D.冻害
3.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C.降水少,地形平坦
A
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
(2012·新课标全国卷)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
2022届高考微专题---农业栽培技术
![2022届高考微专题---农业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77fbed73968011ca2009131.png)
微专题——农业栽培技术一、畦作栽培田地里用土埂分开的整齐的小块地,即为畦。
畦作是我国精耕细作的一种耕作栽培方式。
畦作栽培的优点是:畦面不易积水,畦沟又可排水,可避免涝旱;畦上土壤疏松肥沃、土温较高有利于作物生长;可以合理密植,畦沟有利通风透气;畦沟还可做为田间步道或排灌水的渠道便于田间管理;在低温盐碱地,采用多行畦作即可排水,又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防止盐碱返回地面。
不同地区,作畦的形式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而定,雨水少且需进行畦灌的地区,要作平畦高梗;雨水多或地势较低的地方,应采用高畦、深沟。
如北方地区春季易旱,栽植时多用平畦;在南京地区,雨水较多,宜用高畦;此外畦的制作还应考虑作物的生长和其管理,比如,需要注意通风透光,便于整枝,果实采收等。
二、砂田栽培砂田也谓石田,是用不同粒径的砾石和粗砂覆盖在土壤表面而成,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形成的一种世界独有的保护性耕作方法,具有明显的蓄水、保墒、增温、压碱和保持地力作用【作用总结】减少表层土壤水分蒸发,保湿,一定程度上减轻土壤次生盐碱化;砂石间隙大,渗水作用强,增湿;减少地面辐射散失热量,保温;表面粗糙,减少土壤侵蚀,保土保肥;增大地表比热容,白天增温快,夜晚降温快,增大昼夜温差,利于养分积累。
砂田的铺砂、耕作和管理如下:①铺砂。
一般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的土地。
在铺砂前,先整平地表,耕翻耙磨,压实土壤。
然后施足底肥,肥料撒在土壤表面,待冬季土壤冻结以后,方可铺砂。
②耕作。
铺砂后,对土壤不进行直接耕作。
但为了疏松砂层,清除杂草,在前作收获后,播种前进行松砂,综合整理松砂只能在砂层,不能入土。
③播种。
瓜类和蔬菜多采用穴播,按一定株距扒开砂层,用手锄挖松土壤,将种子放入土内,覆土盖平,再盖3cm厚细砂。
④施肥。
先将砂层扒开66cm左右的行,扫净细砂,将肥料均匀施入行内,或者在植株周围扒开33cm见方的砂面,将肥料翻入土中,然后耙平拍实,覆盖砂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 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共3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 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731692eeefdc8d376ee322a.png)
再
见
主要作物
小 麦
玉 米
商品谷物农业
分 布
经营方式:我国以国营农场为主,俄罗斯、乌克兰 其他国家一般为家庭农场 中国东北
中国西北 美国、加拿大
阿根廷
澳大利亚
商品谷物农业
区位条件分析
自然条件优越 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 农业科技先进 市场广阔 交通便利
商品谷物农业(美国)
作物分布
春小麦 玉米带 冬小麦
好暖喜湿、需水量大、田地平整、劳动力多
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区位条件分析
1、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区与这里的气候有什么关系?
2、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与这里的地形有什么关系? 3、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与这里的人口分布有什么关系? 4、水稻种植主要选择在这里,可能还受那些因素影响?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和温 带季风气候区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的生长。
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季风水田的分布
东亚 东南亚
南亚
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季风水田的分布 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东亚 东南亚
主要分布于
亚洲季风区
南亚
看图思考:总结水稻的生长习性:
水稻是好暖喜湿作物,在生长期内 要求有较高的气温。水稻又是需水 量很大的作物,生长期内需求降水 量在750毫米以上,总需水量相当于 旱粮的2-4倍 。水稻种植要求田地 平整,排灌方便。水稻种植的生产 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 大量的劳动力 。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课件 (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课件 (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373aa1aee06eff9aef807e7.png)
活动四:结合材料,分析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特点
第 一 组 *
小农经营
机械化水平低 科技水平低
第 二 组 *
第 三 组 *
水利工程量大
单产高 商品率低
第 四 组 *
活动四:结合材料,分析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特点,填写表格
特点 小农经营 机械化水平低 科技水平低 水利工程量大 原因 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 生产规模小,以手工劳动为主, 种植主要凭传统经验 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
课堂练习
5.与四川省相比,黑龙江 水稻种植的不利自然因素 主要是 A.水热条件 B.地形 C.水源 D.土壤
6.与四川省相比,黑龙江 水稻种植 A.生产规模更小 B.商品率更高 C.水利工程量更小 D.机械化水平更低
7.分析黑龙江省发展水稻 种植业的有利区位因素
四川、黑龙江两省水稻的比较表 人口 (万) 四川 黑龙江 8329 3689 产量 播种面积 (千公顷) (万吨) 1997 3069 1536 2171
常见的水利工程
水渠 水库
水渠
蓄水池
GO
活动四:结合材料,分析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特点
材料一: 地区 人均耕地面积 (公顷)
世界
中国 韩国 日本 家家户户插秧忙
0.2
0.08 0.03 0.03
表1:2009年人均耕地面积
GO
活动四:结合材料,分析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特点
材料二:
犁田收割人畜忙
GO
活动四:结合材料,分析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特点
材料三:
水利设施保农田
GO
活动四:结合材料,分析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特点
材料四:
季风区人多地少,农民在田 里精耕细作,水稻单产比其他粮食 作物平均单产高41%,比小麦高 64%,比玉米高26%。 以家庭为单位生产,每户种植 规模小,因此总产量小,农民将收 上来的稻谷的相当一部分留作全家 的口粮以及家禽、家畜的饲料用粮, 送到市场上出售的稻谷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