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评价体系2020》完整解读
高中历史《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与课堂教学
请各位老师指正! 谢谢!
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的课堂教学
(三)情境教学与任务驱动:提高教学实效,促进深度学习 情境教学是指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或方法,营造出与教学
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让学生融入历史现场,能够身临其 境地感受特定的历史环境、理解历史中的人,从而积极参与教 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比如“影视图片”、“史料呈现”、 “语言描述”等方式。创设历史情境时可以从学生熟悉的事物 出发,在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经验世界、社会生活之间搭建桥梁, 让学生消除对历史的隔阂感、陌生感。
三、下阶段工作计划
(一)教学进度:根据教研室安排期中考试前完成《中外历史 纲要》上册1-15课的新课内容,期中考试后完成《中外历史纲 要》后半部分16-29课的学习。每周两节正课两个晚自习,人 均3-4个班,课程内容多,杂,进度比较紧,任务重,初步估 算期中考试争取留一周复习时间。我们主要以导学案的形式, 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老师的讲授少而精。
3.关键能力,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 能力。
4.必备知识,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 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有效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 知识。
一、《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解读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秦统一疆域图 材料三:十六年九月,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初令男子书年。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 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pí皮,通“疲”)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 财匮(kuì愧,缺乏)力尽,民不聊生。重之以苛法峻刑,使天下父子不相 安。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与课堂教学
一、《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解读
高考评价体系解读2024
全国通用新版高考评价体系解读(2024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高考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
其中,“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
才、引导教学。
“四层”指的是高考的考查内容,包括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
“四翼”则是高考的考查要求,包括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2. 高考评价体系强调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强调
对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3. 高考评价体系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
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 高考评价体系还对命题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情境设计、素材选取、题目表述等,要求命题贴近学生
实际,增加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自由发挥。
总之,新版高考评价体系解读(2024版)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2020》完整解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2020》完整解读2019年12月19日,在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考试蓝皮书》发布暨高考评价体系研讨会上发布了《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中国高考报告:政策与命题解读》《中国高考报告: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北京志鸿教育考试研究院是本次发布会的协办单位。
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与志鸿教育研究院强强联手,委托世纪天鸿作为中国高考报告系列丛书的总发行,通过专业、权威的政策解读和试题解析,强大的渠道影响为广大高考师生提供最实用的高考解决方案和备考策略。
高考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着力于教-考-招等领域的全景式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分类考试、综合评价、阳光招生、多元录取的道路。
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
2019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意味着发轫于2014年的高考综合改革正式落地。
未来新高考改革将在认真总结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高考改革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成效的基础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助推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2019年的高考综合改革,走过了一条务实前行的艰苦奋进之路。
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义务教育三大领域顶层设计悄然完成、全面发力;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学科评价体系新立,高考命题标准发生深刻变化;规范学业考试,改善综合素质评价,提升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录取体系的重要性,多元录取的录取体系全面升级。
职业教育扩招百万,助力高考综合改革。
未来已来,新高考改革在中国教育现代化前进的大道上,稳步迈进。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习与解读之一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习与解读之一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构建的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三个部分组成。
一核为核心功能: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四层为考查内容: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翼为考查要求: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其中四层与四翼与高考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因此对教学有引导价值,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关注。
四层:1.核心价值:3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政治立场观念: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法治意识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的世界观的方法论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品德修养、奋斗精神、责任担当、健康情感、劳动精神2.学科素养:3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学习掌握:信息获取、理解掌握、知识融合实践探索:研究探索、操作运用、语言表达思维方法:科学思维、人文思维、创新思维3.关键能力:三个方面的关键能力群知识获取能力群:语言解码能力、符号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搜索能力、信息整理能力等实践操作能力群:实验设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转化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应用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思维认知能力群: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演绎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4.必备知识:内容:由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技术与基本原理组成的基本知识体系形式: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整体性知识框架与基本事实以陈述性知识形态掌握并形成知识结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与方法以程序性知识形态掌握并保持语言或符号表达的知识以程序性知识形态掌握并保持四翼:1.基础性:内容:学科主干内容、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与基本素养考查方式:以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中最基本的问题情境作为任务创设和基本知识能力运用的考查载体,测量评价学习者就掌握的基本概念、原理、技能和思维方法2.综合性:内容: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合理地组织知识、调动不同学科的相关能力,高质量地应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中的复杂问题情境考查方式:以多项相互关联的活动组成的复杂情境作为载体,测量评价学习者知识、能力、素养之间的纵向整合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水平3.应用性:内容:探索并解决日常生活、学术科研、国家发展乃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考查方式: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为载体,设计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测量与评价学习者迁移课堂所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水平4.创新性:内容: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思维品质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特征考查方式:创设合理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测量和评价学习者在新颖或陌生的情境中主动思考,完成开放性或探究性的任务,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的水平从高考准备和日常教学的角度看,四层的具体指标(二级指标及其内涵)对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教与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这个体系中的二级指标的内涵,教师是需要好好研究的。
《_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发布_解密新高考政策
Info 14资讯2020年01月05日·第1期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
该体系从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考查要求三个方面回答“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考试本源性问题,从而给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在高考领域的答案。
高考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其中,“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从对该体系改革要求的提出到研制完成经历了三年的时间。
在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深化高考内容改革的要求,教育部考试中心牵头组织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五所高校的150余位专家,进行深入研究。
高考评价体系:实现高考三个转变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说道,高考评价体系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从深化高考内容改革、衔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进行顶层设计,构建全面考查的内容体系,是一个以价值为引领、系统、科学、创新的评价体系,实现了高考的三个转 变。
具体而言,在教育功能上,实现了高考由单纯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关键环节的转变;在评价理念上,实现了高考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评价的转变;在评价模式上,实现了高考从主要基于“考查内容”的一维评价模式向“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评价模式的转变。
高考评价体系:高考的理论框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基础工程、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是深化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助推器,是提升高考治理能力的重要基础,是命题评价的准绳和量尺。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说明 ppt课件
三、“四翼”:高考的考查要求
(二)综合性:高考强调融会贯通 高考要求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既包括同一层面、
横向的交互融合,也包括不同层面之间、纵向的融会贯通。以 必备知识为例,各个知识点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处于整体知 识网络之中。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之间 紧密相连,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整体网络;基础知识内容 之间、模块内容之间、学科内容之间也应相互关联、交织成网。 在命制试题时,要从研究对象或事物的整体性、完整性出发, 不仅要从学科内容上进行融合,突显对复合能力的要求,也要 在试题呈现形式上丰富多样,从而实现对学生素质综合全面的 考查。
13
三、“四翼”:高考的考查要求
(三)应用性:高考强调学以致用 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
1. 落实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考性质定位的决定要素 2. 突出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考甄选功能的核心标准 3. 坚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考导向作用的集中体现 (二)服务选才——高考的基本功能 1. 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 推动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加速 3. 助力社会公平公正秩序的维护 (三)引导教学——基础教育对高考的现实要求 1. 助力素质教育发展,促进核心素养落实 2. 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促进人的持续发展
2
高考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
3
“为什么考”: “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 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考什么”:
“四层”为高考的考查内容,
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 ;
“怎么考” “四翼”为高考的考查要求, 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4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梳理了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遵 循正确的研究方向、目标和科学的路径、方法,创造性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解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解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进行详细解读,并结合新高考官方模拟考对2020高考各科复习进行指导分析。
高考评价体系:命题指南和复习指南“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涵盖了考查目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一核”为考查目的,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内容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一核”考查目的: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要体现在高考升学上,由简单的上大学并为就业做好准备提升为上好大学并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高考的核心功能也必须调整确立为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
“四层”考查内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以司机开车类比,司机必须要了解道路安全法规、驾车基本理论、车辆基本构造等基本内容,这些属于必备知识;一个合格的司机,能够熟练开车上路,平安行驶,可以说具备了关键能力;一个高水平的司机,能够在复杂的路况中应对棘手问题,能够完成较为困难的驾驶任务,可以说具备了学科素养。
核心价值是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健康的情感态度的综合,强调的是学科共性。
学科素养是指经过高中阶段学习后,学生面对复杂现实问题情境或复杂学术问题情境时,能够在正确思想观念指导下,运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方法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
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指经过高中阶段学习后,学生在应对现实问题情境或学术问题情境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与各学科原有的能力要求相比,关键能力有2点不同:一是更加契合时代需求。
如阅读能力一直是高考语文的考查重点,信息时代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发生变化,因此高考语文的关键能力之一——阅读能力也相应要由注重精读转向强调精读、泛读等各种阅读策略的灵活运用,由注重文本内容理解接受能力转向侧重对文本传递的各类信息的审视阐释能力。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2020》完整解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2020》完整解读2019年12月19日,在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考试蓝皮书》发布暨高考评价体系研讨会上发布了《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中国高考报告:政策与命题解读》《中国高考报告: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北京志鸿教育考试研究院是本次发布会的协办单位。
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与志鸿教育研究院强强联手,委托世纪天鸿作为中国高考报告系列丛书的总发行,通过专业、权威的政策解读和试题解析,强大的渠道影响为广大高考师生提供最实用的高考解决方案和备考策略。
高考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着力于教-考-招等领域的全景式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分类考试、综合评价、阳光招生、多元录取的道路。
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
2019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意味着发轫于2014年的高考综合改革正式落地。
未来新高考改革将在认真总结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高考改革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成效的基础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助推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2019年的高考综合改革,走过了一条务实前行的艰苦奋进之路。
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义务教育三大领域顶层设计悄然完成、全面发力;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学科评价体系新立,高考命题标准发生深刻变化;规范学业考试,改善综合素质评价,提升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录取体系的重要性,多元录取的录取体系全面升级。
职业教育扩招百万,助力高考综合改革。
未来已来,新高考改革在中国教育现代化前进的大道上,稳步迈进。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说明
高考的前行方向和价值取向;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既各有
侧重又相互关联,是高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两个基
本手段。“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构成结构严
谨的整体系统,体现了高考在教育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和关
键作用。
精品课件
7
二、“四层”:高考的考查内容
1.核心价值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应当具备的良 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科学思想方法的综合。
精品课件
11
三、“四翼”:高考的考查要求
(一)基础性:高考强调基础扎实
素质教育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这
种连续性体现在前一阶段学习成果是后一阶段学习成果的基
础。对于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来说,应当为继续发展
打下坚实牢固的地基。在广阔的学科领域,高考关注各学科
中的主干内容,关注学习者在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所
精品课件
2
高考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
精品课件
3
“为什么考”: “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 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考什么”:
“四层”为高考的考查内容,
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要求, 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精品课件
9
二、“四层”:高考的考查内容
必备知识是在梳理高校专业学习要求、普通高中课程标 准中的内容标准、历年高考考查的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根据 考试形式和教学实际情况系统整合、掇菁撷华而成的。与此 前高考考查的知识内容相比,必备知识主要有三点不同。一 是有所更新,体现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新研究、 新认识、新成果,如思想政治学科及时吸纳补充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二是有所增删,如数学学科根据普通高 中课程标准的修订情况以及文理不分科的新高考要求,对知 识内容进行了调整。三是考查方式上有所变化,减少对静态 知识的考查,而将考查点放在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必须 具备的可迁移的知识上。
解读《国家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
解读《国家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总体要求如下:“一核”“一体”即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
解读:1.高考再怎么重要,也是教育的一环,都必须服从于我国教育“立德树人”这- -根本目标。
2.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为了给高等学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挑选合适人才,试题必须有难度,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
不能认为高考要改革了、上大学容易了 ,命题难度就会下降。
3. "导向教学"其实就是说“高考=教学的指挥棒”, 不论是高中教学还是初中、小学教学,都要紧盯这根指挥棒。
“四层”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
第一层:必备知识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
解读:考尽管是选拔性考试,但也至少有60%的基础题。
这些知识绝大部分都在教材上有明确体现,检验的方法,就是教材上的例题、练习题要都能熟练解答。
第二层:关键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
第三层:学科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
解读: "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要把握两个字“思”、"广” : 思,就是对每-道试题,要多想:考查知识是什么?解答思路有几个?同类试题见过没?答案组织顺畅吗?广,就是广泛涉猎学科相关内容:除了教材、各种优质试题,还有相关读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
第四层:核心价值要求学生能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这也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说明
四、情境: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载体
(三)情境和“四层”“四翼”的关系 命制试题时要根据学科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情境,发挥不同
水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功能,共同实现核心价值 的引领作用。同时,由于情境活动不同,情境与“四翼”也存在 一定的对应关系。 简单的情境活动即考查基本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情境活动,主要对 应“四翼”中的基础性要求,也包括一定程度的应用性和综合性 要求。 复杂的情境活动主要考查学生应对生活实践问题情境与学习探索 问题情境的综合素质,即在核心价值引领下综合运用知识和能力 的水平,体现了考查的“综合性”“应用性”与“创新性”。
22
四、情境: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载体
四是创新性为主的试题。当今时代,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创新性试
题命制要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科学技
术前沿理论、工程技术领域的重大项目等进行编拟,使试
题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中国特色。此类问题情境
与社会实际密切相关,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引领作用,要
13
三、“四翼”:高考的考查要求
(三)应用性:高考强调学以致用 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
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教 育培养中,应关注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 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相关的内容。为发挥高考的正向引 导作用,避免考试内容与理论学习、实践应用脱节,在 命题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用贴近时代、贴 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选取日常生活、工业生产、 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中的实际问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 能力和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 堂所学内容中蕴含的应用价值。
20
新高考培训:《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解读
7.奋斗精神
• 树立高远志向,认同奋斗成就幸福、奋斗者最幸 福的观念。历练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 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 为、自强不息。
8.责任担当
• 具有社会责任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履行义务。 具有集体主义精神,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为先。 积极维护公共利益,关注并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构建。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行使人民当家 作主的政治权利。
(三)“道徳品质和综合素质”
• 是指即将进人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应当具备的社会 主义道德情操、意志品质和精神情怀。
• 品德修养 • 奋斗精神 • 责任担当 • 健康情感 • 劳动精神
6.品德修养
• 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大爱大德大 情怀。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崇尚家庭美德, 培育个人品德。理性面对当代社会经济、文化、 科技、环境等方面的伦理问题与伦理冲突,自尊 自信、意志坚强。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解决:
• “为什么考、 考什么、 怎么考”
•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一、总纲
• 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 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 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 帽子的顽瘴痼疾。
• 构建包括“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 备知识”在内的高考考查内容体系。
• 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 理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 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重任。
2.爱国主义情怀
• 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 认同中华民族,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自觉维护民 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维护国家尊严与利益。认同 中华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 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高考评价体系解读(2024)
高考评价体系解读(2024)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一核四层四翼”为基本构架,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通过对高考评价体系的系统构建,引导教学回归教材、回归课堂、回归考试,引导学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引导社会关注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公平公正、科学有效、权威有序的高考评价体系的形成。
2.核心目标: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建立全面、系统、科学的高考评价体系,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
同时,高考评价体系也是引导高中教学、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3.主要内容:高考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一核四层四翼”等五个部分。
其中,“一核”指的是考查目的,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高考的根本性质的明确;“四层”指的是考查内容,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是高考的考查内容和目标;“四翼”指的是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高考的考查要求和方向。
4.实施建议:高考评价体系的实施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强考试内容改革,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灵活应用和综合运用的题目。
其次,要完善评价方式和方法,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如笔试、面试、作品评价等,同时要注重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最后,要加强教学管理,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高考评价体系解读(2024)旨在建立全面、系统、科学的高考评价体系,引导教学回归教材、回归课堂、回归考试,推动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高考评价体系也是选拔合格新生的重要依据,需要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灵活应用和综合运用的题目。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政治科、历史科、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政治科、历史科、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高考评价体系确立“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为考查内容,历史科考试内容改革依此设计,同时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遵循学生的认知实际和考试评价规律,科学构建历史科考试的“四层”考查内容。
1. 核心价值历史科考试的核心价值应在高考评价体系倡导的核心价值下,引导学生培养人文精神、理性思维和探究意识,引导学生培养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开拓视野和提高思辨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历史科考试应该聚焦于能够使学生表现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情境,体现高考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引领作用。
2. 学科素养结合《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要求,同时考虑这些要求在纸笔考试中可测量的程度,提出历史科学科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6个方面。
1)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考查学生掌握和辨识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历史的本质。
2)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考查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时空尺度,理解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辨识史料中的时空信息;将史事定位在特定的历史时间和空间框架下加以叙述和概括;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历史或现实问题加以分析和探究。
3)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鉴别和辨析,去伪存真,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整合与归纳,从而提出历史认识和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方法与能力,考查学生整理和辨析史料,鉴别史料作者的意图与目的,区分不同史料的价值,分析与整合史料的有效内容和价值,运用可靠史料论证问题,对历史形成正确、客观的理解;利用不同类型的史料,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
4)历史理解是指对历史事物的准确把握,是认识历史的基础,考查学生概述历史事物,提炼历史叙述的要点,了解历史文本中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相互关系,知道历史文本与作者的关系,了解历史文本所述历史事物与其所处特定历史环境的关系。
新高考评价体系解读
新高考评价体系是指中国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传统的高考评价主要以一次性的高考成绩为依据,而新高考评价体系的目标是综合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超越单一的考试成绩。
新高考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考试科目改革:新高考评价体系将高中阶段教育的考试科目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共同的基础学科,如语文、数学、外语等;另一类是个性化学科,包括文科、理科、艺术类、体育类等不同学科门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
考试形式改革:新高考评价体系中,除了传统的笔试外,还增加了实践性考试,如综合素质评价和技能考核等。
这些考试形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新高考评价体系注重综合素质的评价,包括学科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将从学科成绩、综合素质评价考试、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个角度综合考量。
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录取并重:新高考评价体系将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评价视为录取的重要依据。
学生不仅需要有较好的学科成绩,还要在综合素质评价方面有一定的表现,才能更好地获得高等教育的录取机会。
新高考评价体系的实施旨在推动高中阶段教育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通过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能力和特长,为学生提供更加适合个性化需求的高等教育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2020》完整解读2019年12月19日,在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考试蓝皮书》发布暨高考评价体系研讨会上发布了《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中国高考报告:政策与命题解读》《中国高考报告: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北京志鸿教育考试研究院是本次发布会的协办单位。
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与志鸿教育研究院强强联手,委托世纪天鸿作为中国高考报告系列丛书的总发行,通过专业、权威的政策解读和试题解析,强大的渠道影响为广大高考师生提供最实用的高考解决方案和备考策略。
高考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2014 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着力于教-考-招等领域的全景式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分类考试、综合评价、阳光招生、多元录取的道路。
2018年9月 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
2019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意味着发轫于2014年的高考综合改革正式落地。
未来新高考改革将在认真总结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高考改革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成效的基础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助推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2019年的高考综合改革,走过了一条务实前行的艰苦奋进之路。
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义务教育三大领域顶层设计悄然完成、全面发力;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学科评价体系新立,高考命题标准发生深刻变化;规范学业考试,改善综合素质评价,提升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录取体系的重要性,多元录取的录取体系全面升级。
职业教育扩招百万,助力高考综合改革。
未来已来,新高考改革在中国教育现代化前进的大道上,稳步迈进。
2019年是教育领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高考内容改革也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五育并举”“六个下功夫”“八统一”是中国共产党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方针,也是2019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高考内容改革的根本遵循。
2019年高考,进一步深化立德树人考查要求,进一步加强从“考知识”到“考能力”的考查,尤其加强了创新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特别是以“一核四层四翼”为主体内容的高考评价体系发布,昭示着高考命题和评价的新标准已然确立,高考指挥棒的指挥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它将深刻地影响每一位考生和一线教师,也必将助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迈向纵深。
高考与国运民生相连,中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总体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
置身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之列,中国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堪称奇迹,与经济增长和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相匹配。
但是,因为教育有着很强的正外部性,教育无法以一般的市场机制来提供和达到均衡,需要政府这只“有形之手”来统筹协调。
未来将是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模式,在普遍性的制度竞争、成本竞争之外,创新水平将成为决定一个经济体综合实力的最重要因素。
本轮高考改革、特别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制定,就是突出了创新教育、能力教育、思维教育的优先性,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向指挥能力,提高高考指挥棒的指挥水平,从国家人才储备战略的高度着眼,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培育、选拔高水平的人才。
高考撬动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推动创新发展。
《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依托国内权威高考命题与研究机构,从七个部分(包括总报告和六大专题板块)分别讨论了2019 年中国高考改革的政策分析、命题实践、教学改革、升学渠道、社会影响和评价体系,为高考的再设计、再出发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总报告总结了2019 年高考改革的三大内容,强调高考命题标准的深刻变化。
第一板块为高考政策解读,系统阐述了2019年新高考综合改革的内容创新,展示高考内容改革的根本原则、考查重点和未来方向;第二板块为高考命题分析,综合阐释高考命题的宏观趋势与学科测量前景,分别从九大学科深入探讨了高考命题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为广大教师、学生及家长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要义与趋势提供参考;第三板块为教学改革经验,强调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目标,教育理念、价值导向、教学模式、学科内容等正发生悄然变化;着力展示中国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良好态势,发掘教学创新的珍贵经验,及时正视改革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第四板块是升学与招生,2019 年招生工作稳步推进,录取规模稳中有升,录取工作平稳有序;强调坚持国家的统一招生政策主导地位,有效落实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职教分流,切实配合高考改革,提升考试服务,稳步推进高考多元录取,建设多渠道、多路径的合理、科学的招生录取体系;第五板块是社会影响,通过规范的实证分析,研究改革开放40余年来高考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经验证据表明,以高考为导向的教育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最重要的动力因素。
第六板块是专业解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它明确了高考内容改革的方向、着力点和要求,是制定命题标准的重要依据,是评价试题试卷、考生水平和考试目标达成度的量尺。
高考评价体系是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基础工程、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对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各章内容紧扣改革政策方向,扎根中国高考改革实践经验,以团队合力攻关的模式,力图为社会提供一份权威、专业的高考改革研究成果。
《中国高考报告:政策与命题解读》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机构的权威专家对2019年的高考命题政策及未来趋势进行专业解读。
政策层面从高考评价体系入手,详解“一核四层四翼”与未来高考命题的内在关联。
命题实践上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和地理9科分科解读2019年全国试卷命制过程、试卷特色及考核要点,并对未来命题方向作出预测,是广大教师和学生应对新高考的必备书籍。
《中国高考报告:高考评价体系解读》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机构的权威专家对教育部考试中心出台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进行专业分科解读,立足学科特色,重点解析近年来高考命题实践特点,关注价值“金线”和思维“银线”的交叉汇合,展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的内在结构,剖析不同学科情境的命题实践内涵。
在《考试大纲》分省逐步取消的背景下,《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成为未来高考命题与评价的标准,本书对高考评价体系进行专业解读,是广大师生必备的学习指南。
此次发布会还同时发布了中国高考报告系列丛书,包括《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纲要:试题分析》(系列)、《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纲要:标准样卷》(系列)等。
其中,《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纲要:试题分析》由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核心专家团队编写,以教育部考试中心最新颁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标准,首次对2019年各科高考试题进行详尽解读,分别从题眼、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情境设计、解题思路等方面展开全面、系统的分析,让广大师生清晰、准确地认识和把握高考命题的标准、意图和未来趋势,真正做到了紧扣最新命题政策、把握最新命题动向,与其它各类试题分析有着明显的区别,是广大师生应对新高考的必备参考书目。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纲要:标准样卷》由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编写,标准样卷紧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命题标准,准确把握未来高考命题方向,从试题开放性、思维过程考察、现实情境要求等方面设计样卷,同时充分体现核心价值“金线”和思维能力“银线”两条主线,围绕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等方面来进行试题开发,本套丛书是高考评价体系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具有实用性、针对性、权威性特点,是广大师生快速适应新高考、精准对接新高考的必备学习材料。
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
其中,“一核”为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同时,高考评价体系还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以此来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
高考评价体系是制定命题标准的基本纲要,在高考评价体系确定的“一核四层四翼”整体框架下制定的学科标准明确了考试的性质与功能,规定了考试的内容与形式,是指导命题的规范性文件,也是学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
高考评价体系也是考试评价的准绳和量尺,为考试评价建立了全面的评价标准,可以检测试题是否全面涵盖了考试目标,可以检测考试目标实现的程度以及考试要求达成的幅度。
我们要有“金线”和“银线”思维,全面理解和把握高考评价体系。
2019年11月底12月初,山东、海南等省市举行了一次适应性考试,试题主要就是依据高考评价体系的指标来命制的,试题结构和内容等变化很大,向全国传递了一个信号,即从2020年开始,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各省命制的试卷,都将全面对标高考评价体系。
高考评价体系的发布,必将对高校优秀人才的选拔以及基础教育的改革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和推进作用。
为了让广大师生准确把握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精准对标新高考,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团队,对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进行了分学科权威解读,推出了《中国高考报告:高考评价体系解读》,本书立足学科特色,重点解析近年来高考命题实践特点,关注政治“金线”和思维“银线”的交叉汇合,展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的内在结构,剖析不同学科情境的命题实践内涵。
在《考试大纲》分省逐步取消的背景下,《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成为未来高考命题与评价的标准,本书对高考评价体系进行了专业解读。
此次发布会还同时发布了中国高考报告系列丛书,包括《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纲要:试题分析》(系列)、《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纲要:标准样卷》(系列)等。
其中,《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纲要:试题分析》由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核心专家团队编写,以教育部考试中心最新颁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标准,首次对2019年各科高考试题进行详尽解读,分别从题眼、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情境设计、解题思路等方面展开全面、系统的分析,让广大师生清晰、准确地认识和把握高考命题的标准、意图和未来趋势,真正做到了紧扣最新命题政策、把握最新命题动向,与其它各类试题分析有着明显的区别,是广大师生应对新高考的必备参考书目。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纲要:标准样卷》紧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命题标准,准确把握未来高考命题方向,从试题开放性、思维过程考察、现实情境要求等方面设计样卷,同时充分体现核心价值“金线”和思维能力“银线”两条主线,围绕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等方面来进行试题开发,本套丛书是高考评价体系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具有实用性、针对性、权威性特点,是广大师生快速适应新高考、精准对接新高考的必备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