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方案
中职校示范项目建设方案数控技术
专业二:数控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概述根据市装备制造业对数控技能人才的要求,本专业主要面向及其周边装备制造业的一线操作岗位,培养服务于机电产品制造、汽车制造、模具制造、装备制造等行业,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掌握数控编程与维修知识,适应生产、建设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合格技能人才。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是完善校企深度融合“四结合四融合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将课本知识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实训与考证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中融入职业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建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外引内培、专兼结合,重点开展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培训。
三是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建立符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激励考核制度以及项目评估和反馈体系。
1。
需求论证(1)行业背景分析国内制造企业广泛应用机械制造与加工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我国制造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这必然对掌握机械制造与加工技术的技术人才,特别是对一线数控技术工人形成了巨大需求。
近年来,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为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造就了第一机床厂、齐耀瓦锡兰菱重麟山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海信模具有限公司、优先出锐工具有限公司等数十家国内著名、有较大国际影响的装备制造企业,形成了地区先进装备制造企业集群的优势.这些企业的发展需要装备高精度数控加工中心、高速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等大量先进的数控设备,需要先进的高速度、高精度的加工技术,引领全省装备制造企业向更高技术发展.与此同时,以模具制造业为代表的众多中小装备制造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也在进行设备更新及技术升级改造,大量装备数控机床,数控技术得到普遍应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数控人才更是供不应求。
在我校的周边地区,加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为了提高产品制造能力和竞争力,这些企业大量购进数控设备,因此需要大量的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人才.(2)区域经济发展分析据统计局《2011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装备制造业正强化优势产业集聚效应,总投资1338。
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菏泽市牡丹区技工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制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一、课程体系建设指导思想课程体系建设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的关键,课程体系内容建设要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适应培养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需要,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持续的需要,适应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需要。
以统编课程为基础,将未来得及编入统编教材的新知识、新技术,将用人单位需要的知识技术,将企业文化内容编入课程。
从而使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企业技术进步的需要,适应当地产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课程体系结构要体现工作过程导向,任务引领教学模式的需要,适合职业技术教育规律,适合中职生学习特点,使学生能够学得进、学的好,顺利就业,服务社会.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课程体系建设要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采用“能力本位”课程观,构建以“项目教学”为主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立足于培养既有特长又有综合素质、可持续、终身发展能力的学生,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寻求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拓展课程以及校内实训课程协调开发的平衡点,突出职业性,把技能、知识、态度有机结合,将能力标准转化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构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方向课程、选修课程模块化课程体系,重组教学资源,培养“职业道德好、专业技能强、发展后劲足、综合素质高”的新型教育行业的技能型人才。
(一)调研岗位群及典型岗位,确定课程培养目标深入企业,调研数控技术岗位群、数控技术典型工作岗位,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相关岗位的岗位能力要求,分析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主要面向制造业的企事业单位,培养在生产、服务一线从事数控设备的操作和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以数控车床、数控铣床为主)、计算机绘图及技术档案管理、加工质量检测与管理、数控设备的销售与技术服务、CAD/CAM软件的应用、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等工作,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
数控专业建设规划
数控专业建设规划
一、数控专业建设总体目标
1、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三五规划》和《高等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要求,确定数控专业的建设总体目标,立足校企合作,实现专业的发展,培
养适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素质优秀的数控人才。
2、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坚持“双师型”、“双证书”、“双资质”和“双向引领”的办学模式,以学校和企业相互交流、互动、参与、合作
为基础,在合作、发展和开放的大潮中锻造出胜任未来国家高技术企业的
高素质数控人才。
3、通过严格控制专业的招生规模,持续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
提升对学生技能培养能力,以解决市场就业技能的缺口。
二、数控专业建设的实施方案
1、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数控类专业实践性教育水平。
选择具有行业
特色的课程,加强实践性教学,结合实际,重视实践课程的设计和研究,
以及实践环境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实用的数控专业知识。
2、建立市场导向的实训实习体系。
在企业的参与和导师的带领下,
学生从实践中提升实战能力,从而有效地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问题,提高
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背景及目标(一)背景分析数控技术是一门涉及机械、电气、电子、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的交叉专业,随着制造业的和发展,数控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目前,我国数控技术人才供应不足,各行各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但人才质量和数量并不满足实际需求。
因此,有必要加大对数控技术专业的建设力度,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数控技术人才,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目标设定1.培养适应制造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数控技术人才。
2.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能够独立进行数控系统设计、调试和维护的专业人员。
3.加强与制造业企业的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和科研项目,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的数控技术人才。
二、专业设置及课程规划(一)专业设置根据数控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就业需求,设置数控技术专业及其相关专业方向。
数控技术专业设置数控工艺与装备、数控编程与应用、数控系统与维护等核心课程。
(二)课程规划1.基础课程:数学、物理、机械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等。
2.专业课程:数控工艺学、数控编程、数控系统原理、数控机床操作与维护等。
3.实践环节:开设实验课程,进行数控机床操作和编程实验;组织实习,到企业实地参观学习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团队建设(一)组建强大的教师队伍1.增加招聘数控技术专业的高水平教师,提高专业教师的素质。
2.组织教师参加业界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
3.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二)加强教师团队建设1.建立定期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建立教学评估机制,定期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四、实验室和设备建设(一)实验室建设1.设置数控机床实验室,配备不同类型的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以满足教学和实践需求。
2.配置先进的数控刀具和检测设备,提高实验室的技术水平。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及方案建设规划申请报告书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及方案建设规划申请报告书满足实践考核要求。
1、建设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业已经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成为国家实体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柱,数控技术作为现代机械制造业的重要技术支撑和核心支柱,为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
本校结合本校发展战略和学生就业形势,积极推进新机械技术专业的建设,为本校的发展奠定基础。
2、建设目标
本专业的建设目标是建设一个面向新机械制造业技术,重点培养能够胜任新机械制造业技术管理的高等技术人才,实现本校数控技术从传统的“分散性”向“一体化”的发展,搭建一个连接本校与其他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等的网络,共同推动数控技术专业的发展。
3、建设内容
(1)教学设备方面:教学方面,本专业的建设要求配备可以满足教学需要的最先进的数控技术设备。
(2)课程建设方面:本专业的课程建设配备三大模块:一是机械自动化技术,包括数控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二是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包括机械设计分析、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精度调试等;三是计算机数控技术,包。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一、建设的必要性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推动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是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学校建设高水平中职学校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贯彻落实《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的重要抓手。
通过打造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群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深入推进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群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全面提升适应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同时示范引领带动学校其他专业群和省内外同类学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二、建设思路以学校创建高水平中职学校项目为引领,以建设高水平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群为载体,从校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师资共享为主线,从完善团队研训制度、全面实施企业实践、提升课程实施能力、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进1+X 证书制度融入教学、国际交流访学和聘请产业导师辅导等方面着手打造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建设具体路径为:一是学校健全团队建设制度体系顶层设计,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
二是专业系部围绕团队建设建立完整的制度措施,从团队目标任务、遴选机制、任务实施、保障措施等方面给予团队最大化基础支持。
三是依托教师发展中心,以名师引领、青蓝工程、对接培养等项目为引领,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实施分类施教专业化培训。
四是对开展专业教学法、专业教学标准、专业课程标准等培训,通过赛课、讲座、同课异构等活动提升教学能力。
五是建立校企互派共育机制,探索实施“双岗互聘”模式,以双向互聘、双岗一体的形式,优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专兼结构。
六是推进团队进行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把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团队共同的目标,促进“校企双元”育人,建立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
数控专业建设规划
数控专业建设规划一、背景介绍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数控技术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还能降低人工成本和减少资源浪费。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我校计划建设数控专业,培养具有优秀技术和创新精神的数控人才。
二、建设目标1.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掌握数控技术核心知识和技能,具有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数控机床操作、数控编程等专业能力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2.提升科研与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数控专业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研究能力和技术创新意识,能够参与科研项目和技术改造,推动数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三、专业设置与课程1.专业设置:数控专业将设置数控技术与应用、数控机床操作与维护、数控编程与仿真技术等核心课程,涵盖数控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2.实践教学:数控专业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引入实训课程和实验室培训,提供真实的数控机床和模拟操作环境,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维护技能。
3.课程开发:数控专业将与行业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开发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的数控课程,保持专业的前沿性和时效性。
四、师资队伍建设1.引进优秀教师:通过人才引进计划,引进具有数控技术研究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2.教师培训:组织数控技术的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数控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了解,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活动,与行业专家和其他高校开展合作,提高学院的科研水平。
五、实践基地建设1.校内实验室:建设配备先进的数控机床、仿真软件和实验设备的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环境,提高实践能力。
2.校外实践基地:与行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场景下的实习机会,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六、实习就业保障。
数控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数控专业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满足市场对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我校决定开展数控专业建设工作,制定实施方案,以期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数控专业人才,为工业发展做出贡献。
二、目标。
1. 建设目标,建设一支高水平、应用型、复合型的数控专业人才队伍,满足现代制造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
2. 建设内容,通过课程设置、实验室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努力,全面提升数控专业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建设方案。
1. 课程设置。
(1)基础课程,数控原理、数控编程、数控加工工艺等。
(2)专业课程,数控机床操作与维护、数控加工工艺与设备、数控系统与应用等。
(3)实践课程,数控加工实习、数控编程实训等。
2. 实验室建设。
(1)现有实验室改造,更新数控机床设备,完善数控编程软件,提升实验室硬件设施水平。
(2)新建实验室,新建数控仿真实验室,提供仿真实验环境,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 教学团队建设。
(1)引进专业人才,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数控专业教师,提升教学团队整体水平。
(2)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数控专业教师参加行业培训,更新教学理念和技术。
四、实施计划。
1. 第一阶段(1年),完善课程设置,推进实验室改造,引进数控专业教师。
2. 第二阶段(2年),加快实验室建设进度,开展数控专业实践课程,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 第三阶段(3年),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数控专业教学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数控专业人才。
五、评估与调整。
1. 定期评估,每学年末对数控专业建设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方案。
2. 不断完善,根据评估结果,不断完善数控专业建设方案,适应市场需求和教学改革的要求。
六、总结。
数控专业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是我校为适应现代制造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数控专业人才的重要举措。
通过全面实施方案,将为数控专业的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保障,为我校数控专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方案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方案数控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制造技术,在制造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数控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建设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将从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教学环境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专业设置:1.专业名称:数控技术应用专业2.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数控机床操作、编程和维护等技能,能够独立进行数控加工、生产管理和技术创新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3.专业课程设置:数控加工技术、数控编程与调试、机床电器与自动控制、现代制造工程基础、制图与CAD/CAM技术、数控车、铣、镗、钻加工技术等。
二、师资队伍:1.教师队伍:该专业教师团队由2名教授、4名副教授、8名讲师组成,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比70%以上。
2.教师培训: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行业培训、学术研讨会和实践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教学环境:1.实验室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一流的数控机床实验室,配备先进的数控机床设备和软件,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需求。
2.教学设施:提供专业课程所需的教材和参考资料,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使教学更加生动、直观。
四、实践教学:1.实习基地:与知名企业合作,搭建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应用数控技术。
2.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研究,提供企业实际需求的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五、就业前景:综上所述,建设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通过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环境建设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措施,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为制造业的发展和智能化进程贡献人才力量。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方案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方案为使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在“十二五”期间主动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更好的服务于区域、行业经济建设,结合《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发展规划》,按照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制定本专业建设方案。
第一部分专业建设背景和基础一、专业建设背景(一)社会发展背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世界加工制造业专业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传统的机械制造行业在经历了设备改造、技术革新之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国外高新技术、新工艺迅速涌进、机械行业的加工手段越来越多,加工精度、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数控技术的应用时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数控机床是国防工业现代化的中药战略装备,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当今社会机械制造业竞争的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因此,大力培养数控技术人才,是加快发展我国制造业发展、实现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二)行业发展背景青州位于潍坊市最西端,与工业城市淄博市接壤,地理位置优越.在潍坊市经济委员会的《潍坊制造业战略升级的行动纲要》中指出:加快推动制造业的战略升级,坚定的走出新兴工业化道路,是实现“四个中心”的客观要求.青州制造业战略升级的重要包括: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和现代生物与现代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重点发展汽车、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工程设备制造、起重设备制造安装、新能源和新型环保设备制造业、液压件及石油机械加工制造;原材料制造业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制造业物流、技术服务等产业;大力发展就业广、清洁型的都市型工业,上述产业都与数控技术应用密切相关,而作为工业城市的青州市,各类机电产业生产的厂家众多,给数控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背景.山东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地处于青州市经济开发区,有山起重工、环盾锅炉、建富齿轮、卡特彼勒、江淮轻卡、中辰电力等众多的机械制造企业,因此,数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岗位需求量日益扩大。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规划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规划一、发展基础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于2000年开设,是我校的自治区示范性专业,并在2009年中央财政400万支持下建设了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一一数控实训中心。
目前在校生人数250人左右,规模位居全区中职同类学校前列。
专业建设的SWoT分析如下:(一)优势1.专业发展的大环境好。
《中国制造“2025”》将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列为“加快突破的战略必争领域”,其中提出要加强前瞻部署和关键技术突破,积极谋划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造点,提高国际分工层次和话语权。
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2.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基础好。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作为学校较早设置的专业,有雄厚的师资队伍,现专任教师7人,高级讲师3人,讲师2人,助理讲师2人,“双师型”教师5人。
3.2020年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的要求修订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技能竞赛成绩喜人。
指导学生参加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数控综合技术应用》赛项2019年获一等奖,2020年获二等奖,2021年获一等奖。
2020年参加广西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数控综合技术应用》赛项获二等奖。
5.实训室建设。
从专业设立至今,学校共投入约800万元建设了数控实训中心、普通机加工实训室、钳工实训室、CAD/CAM实训室等多间实训室,其中数控实训中心占地面积约800m2,工位30个。
其中用于教学的数控机床30台套。
(二)劣势L师资队伍人员职称、年龄结构分布不均。
有2名副高讲师5年内退休,并有1名副高讲师从事行政工作,教师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状态。
6.实训室实训设备老旧,大部分是2009年之前购置,与现在的技术发展有些脱节。
7.教科研能力薄弱。
教学任务比较重,教师在教学论文发表、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成果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团队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8.随着国家对职业学生培养方向的进一步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中与目前行业发展和学生升学需求有很大冲突,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和创新有待深化,配套的专业教材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青蓝工程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我校特制定本方案,以推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二、背景意义1、时代需求当前,全球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在这一背景下,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适应时代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数控技术应用人才,我校需加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校内资源利用我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质较高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师队伍,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尚不充分,资源利用不够高效。
通过实施青蓝工程,可以有效整合校内资源,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实现教师队伍的协同发展。
3、团队建议意义青蓝工程旨在搭建一个教师专业成长平台,通过师徒结对、交流互动等形式,促进教师间的经验分享和技能提升。
这将有助于构建和谐共进的教师团队,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工作目标1、加速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针对青年教师,通过青蓝工程提供系统的专业培训和实践指导,帮助他们快速掌握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能力和技术水平。
具体措施包括:- 设立专项培养计划,针对青年教师的专业需求进行定制化培训。
- 安排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作为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 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研讨会和技能大赛,拓宽视野,提升自身能力。
2、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利用骨干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影响力,发挥他们在团队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具体措施包括:- 组织骨干教师开展公开课、示范课,分享教学心得和成功案例。
- 鼓励骨干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项目,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更新。
数控建设方案
专业二:数控加工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1、需求论证⑴专业建设的必要性随着中国经济全面与国际接轨,并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我国制造业进入了一个空前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近几年来,国内机械加工业大量采用数控机床取代传统的普通机床进行机械加工,普通机械逐渐被数控机械所代替。
数控机床综合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电机与拖动,电子和电力、精密测量、气液压及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是数控机床的心脏。
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决定了今后发展数控机床是我国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的必由之路,是工厂自动化的基础。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如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机械制造业中,普通机械正逐渐被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的数控机械所代替。
随着我国机制行业新技术的应用,我国世界制造业加工中心地位形成,数控机床的使用、维修、维护人员在全国各工业城市都非常紧缺,再加上数控加工人员从业面非常广,可在现代制造业的模具、钟表业、五金行业、中小制造业从事相应公司企业的电脑绘图、数控编程设计、加工中心操作、模具设计与制造、电火花及线切割工作,所以目前现有的数控技术人才无法满足制造业的需求,而且人才市场上的这类人才储备并不大,企业要在人才市场上寻觅合适的人才显得比较困难,以至于导致模具设计、CAD/CAM工程师、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等已成为我国各人才市场招聘频率最高的职位之一。
据报载,我国高级技工正面临着“青黄不接”的严重局面,原有技工年龄已大,中年技工为数不多,青年技工尚未成熟。
在制造业,能够熟练操作现代化机床的人才已成稀缺。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基本条件建设
培养学生掌握数控技术应用的专业知识 和技能,具备数控机床操作、编程、维 护及故障排除能力,以及零件加工工艺
分析和生产组织管理能力。
面向机械制造、模具制造、汽车制造等 企业,培养从事数控机床操作、编程、 维护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依据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制定符合职业能力要 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基本条件建设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基本条件建设概述 •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案 •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contents
目录
•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教材建设和教学资 源建设
•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质量监控和评估体 系建设
开展实践教学
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
定期评估和更新教学资源
定期评估现有教学资源,根据实际需求更新和改进,确保教学质量 。
06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质量监控 和评估体系建设
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建设的现状和需求
现状
现有的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大多 侧重于课程和教学的评估,缺乏 对专业整体质量的监控和评估。
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及时收集和分析反馈 信息。
定期进行自我评估, 总结经验和教训,持 续改进。
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的运行和管理
要点一
运行
要点二
管理
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应定期运行,对专业的各个方面进行 评估和监控。
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人员,负责体系的运行和管理, 确保体系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实施。同时,应建立完善的信 息档案管理制度,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潍坊职业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于2003年由省教育厅批准招生,现在校生人数共558人,其中高职生为330人。
是省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潍坊市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
该专业已于2008年建成为省级特色专业,专业带头人主持的教研课题《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校企共建的探索与实践》,2009年荣获第六届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团队带头人于2011年被评为山东省教学名师。
为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使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适应当地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办学条件更加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现提出如下建设方案:1、原有专业建设基础九年来,数控技术专业在专业建设历程中,经历了以下几个提升阶段:◆2003年,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迅猛发展,我院在充分社会调研的基础上申报新上数控技术专业,并被教育厅批准备案。
当年招生50人。
◆2004年,数控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当年投资40余万元,筹建了实训基地,并招聘高技能指导教师2名。
当年招生105人。
◆2005年,被潍坊市政府确定为潍坊市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由市政府和学院共同投资600余万元扩建了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并引进专业人才3名。
当年招生200人。
◆2006年,以数控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依托,成立了潍坊市数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团队负责人兼任中心主任。
建成了“校中厂”——智源博瑞机械加工厂。
10月,组织学生参加山东省大学生数控技能大赛,个人获银奖,团体获三等奖。
当年招生243人。
◆2007年,我院数控技术专业实训基地被列为山东省政府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由省政府和学院共同投资158万元再次对数控技术实训基地进行扩建。
当年招生272人。
◆2008年,数控技术专业被评为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基础》精品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数控编程与加工》精品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从企业招考高技能指导教师2名。
当年招生297人。
◆2009年,团队带头人主持的教研课题《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校企共建的探索与实践》获山东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主编的教材《数控编程与加工》被教育部评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规划书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规划书数控技术作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推动工业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适应我国制造业升级的需求,我校决定建设数控技术专业,培养高素质的数控技术人才。
该专业建设规划书如下:一、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产品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控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但我国目前在该领域的人才供应数量和质量都无法满足行业的需求。
因此,我校决定建设数控技术专业,系统培养具备数控技术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为制造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二、目标与任务1.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技术,能够独立开展数控设备操作、维护和改进工作的高素质数控技术人才。
2.基本任务:(1)设置专业课程:包括数控机床原理与操作、数控编程、自动化控制技术、数学建模与优化、机械制图与CAD等专业课程。
(2)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配备一流的数控机床和先进的编程软件,提供学生实践培训的场所。
(3)开展重点科研项目:与行业企业合作,致力于数控技术的前沿研究和应用开发。
三、专业建设1.专业设置:设立“数控技术”本科专业,实行4年制本科教育。
2.建设实验室:投入资金建设现代化数控技术实验室,配备各类数控机床和先进的编程软件。
3.培养师资: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丰富经验和高水平的数控技术教师,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4.实践教学:(1)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2)与数控设备生产企业合作,利用企业实践基地提供学生实习机会,使学生掌握真实的生产环境和问题解决能力。
(3)推动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和竞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质量保障1.教学质量监控: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定期进行教师教学评估和学生意见反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2.实践教学质量评估:定期开展实践教学质量评估,检验实验室设备运行状态和学生实践能力。
五、预期效果与成果1.毕业生就业情况:大部分毕业生能够顺利找到与数控技术相关的岗位,就业率达到90%以上。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规划数控技术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对于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数控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建设目标1.建设高素质、高技能的数控技术人才,满足制造业的发展需求;2.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术研发人员,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3.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数控技术人才。
二、课程设置1.加强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数学、工程力学、图学等基础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2.强化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机械设计、CAD/CAM、数控编程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3.开设创新实践课程:包括数控机床的调试、维修与保养和模型制作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拓宽应用领域课程:包括航空航天制造、汽车制造、医疗器械制造等领域的应用课程,提供多样化的就业岗位选择。
三、实训基地建设1.购置一流设备:引进最新的数控机床设备,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先进的数控技术;2.建设数控机床实验室:配备完善的实验设备和模拟操作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3.与企业合作:与当地的制造企业合作,提供实习和实训机会,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实际的生产环境;4.组织竞赛活动:定期组织数控技术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1.完善师资结构: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教授和副教授,提高专业教师的学术水平;2.建立培训机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3.鼓励科研成果转化:建立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的激励机制,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五、实践教学环节加强1.实习实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训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2.校企合作项目:与有实力的制造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和实施;3.实践教学:推进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基地建设方案一、建设基础和依据一)现有基础我校拥有完善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教学资源。
二)建设依据根据国家产业发展规划,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建设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基地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性。
二、建设目标和内容一)建设思路本实基地建设以“培养实用型人才,服务产业发展”为宗旨,以“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原则,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核心。
二)建设目标1.建设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2.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3.提高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水平,促进产学研结合。
三)建设内容1.机械传动实训室:包括机械加工、机械设计、机械维修等内容;2.液压传动实训室:包括液压系统组装、调试、维修等内容;3.机械制图实训室:包括机械制图、三维建模等内容。
三、建设进度安排一)机械传动实训室1.前期准备:选购设备、确定教学内容、编写实大纲等;2.中期建设:搭建实训平台、安装设备、配置工具等;3.后期完善:进行试运行、调试设备、完善教学内容等。
二)液压传动实训室1.前期准备:选购设备、确定教学内容、编写实大纲等;2.中期建设:搭建实训平台、安装设备、配置工具等;3.后期完善:进行试运行、调试设备、完善教学内容等。
三)机械制图实训室1.前期准备:选购设备、确定教学内容、编写实大纲等;2.中期建设:搭建实训平台、安装设备、配置工具等;3.后期完善:进行试运行、调试设备、完善教学内容等。
四、保障措施1.配备专业教师,确保教学质量;2.配备专业设备和工具,确保实训效果;3.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供实机会和就业机会。
五、预期效果1.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2.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提高产学研结合水平;3.提高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声誉。
为了贯彻国家和省、市有关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我们结合教育部示范专业建设的要求,依据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机械工程系专业建设规划,按照突出“先进性,生产性,综合性,开放性”的建设指导思想,决定建设校内生产性实基地,成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平台。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具体见文档
一、建设背景
按照国家“双一流”战略的要求,朝阳职业技术学院拟建设数控技术
专业,以更好的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提升学院的教学质量与师资队伍建设,同时拓宽毕业生就业空间,也将有助于学校办学声誉和发展实力的提升。
二、专业建设任务
1、教育计划:制定专业教育计划,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模等,并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发展方向和课程设置;
2、教材建设:根据专业教育计划和培养目标,制定完整的课程教材,编写教材,保证教材内容的系统性,贴近实际;
3、实验教学设备:建设完善的实验室,配备足够的实验设备,满足
教学和实验需要;
4、师资队伍建设:结合专业特点,吸纳具有国内一流专家和专业技
术人才,筛选优秀毕业生充实师资队伍;
5、学生能力强化:抓好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现代技
术的精湛技能及职业技能;
三、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城地区乌苏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方案一、需求论证(一)产业背景乌苏化工园区于2005年5月成立,是自治区级重点石化工业园区之一。
成立之初,规划一期(东区)面积25.32平方公里。
近年来,化工园区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狠抓项目建设,逐步形成了以园区带动项目,以项目拉动投资,以投资增强后劲的良性互动格局,园区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五大产业”在园区内仿若如鱼得水,形成了结构合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如能源化工产业以四棵树煤炭、中电投、华巨化工、大成实业等企业为支撑,积极打造煤-电-冶产业链;装备制造产业以四川中胜、鸿舟车业、北方新科、钵施然等企业为重点,大力引进配套企业,促进其快速发展壮大;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依托丰富的大农业资源,以昌茂纺织、天玉生物、乌苏啤酒、龙首油脂等企业为龙头,培育壮大棉花、玉米、番茄、啤酒、食用油等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体系。
产业重点的调整及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对数控技术实用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长。
(二)社会人才需求现代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而数控技术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是制造业现代化的基础。
“十二五”期间,乌苏装备制造业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期,考虑到数控加工工艺和编程、维护维修等岗位的需要,未来几年内新疆数控机床操作人员的年需求量至少要达到3万人以上。
我们在新疆三一重工、新疆乌苏北方新科等多家制造业类企业所做的调查显示,2011年下半年,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
部分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如表所示。
(三)专业定位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把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数控加工编程和数控设备操作人员与管理人员。
牢固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数控机床加工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有较强实践能力,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勇于创新,与人合作的良好品德,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毕业生具有数控机床加工的工艺工装设计和编程能力,能熟练地操作数控机床进行产品加工,能够进行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也可以从事车间生产与技术管理工作。
(四)现有基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基础。
2011年开设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以来,在学校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本专业采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了能力培养;实施“以典型任务为载体,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制定了课程发展规划和课程改革方案,构建了体现岗位需求和专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开发了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专业特色教材,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建成了试题库、素材库、专家讲座、网络课件等几大类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交流和共享。
师资队伍建设基础。
教师队伍快速成长,现有专业课教师44名,其中实习指导教师2名,兼职教师3名,“双师型”教师已达90%。
自2011年开始,先后有5名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培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基础。
一是成立了校企合作领导小组、专业指导委员会和校企合作办公室,健全了机构;二是制定了《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校企合作联系制度》等管理规章制度,具体指导校企合作工作。
三是获得财政部专项资金支持,加大了专业设备的投入,建成车工实习车间、计算机实训室、数控实训基地。
目前已有数控加工中心3台,数控车床12台,普通车床20台,钻床10台,锯床1台,数控模拟设备2套(含计算机41台)等设备;四是建成了北方新科等校外实训基地,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师及学生的校外实训提供了保障,满足了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
(五)存在的问题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作为我校的重点专业,学校加大了专业建设和专业研究的力度,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学模式方面。
目前数控专业的教学主要采取普通教室上课、多媒体教学、CAM机房练习,数控实训室实践等形式,构建出了“以典型任务为载体,做中学、做中教,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注重了学生技能的培养,但与企业的岗位要求脱节,无法真正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需要一个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真实再现的教学情景。
教材建设方面。
教材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主要是缺乏指向岗位群需求的针对性及对新知识、新问题、新发展的实用性,不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造能力的培养。
评价模式方面。
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所采用的指标体系和考核方式,对学生岗位能力评价缺乏针对性,主要局限于学校对学生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考核,缺乏企业和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评价,导致评价不够全面。
教学队伍建设方面。
本专业于2011年成立以来,经过几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支较强的教师团队,但仍不能满足数控专业的发展需求,表现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数量偏少,“双师型”教师层次不高等方面。
实训基地建设方面。
目前我校数控校内实训基地功能还不够丰富,加上部分实训设备老化,不能完全满足实训要求,学校设备更新还有待加强。
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缺乏有利于实践教学的机制,学生顶岗实习时常出现企业热衷用工淡化培养,学校重视教学成果却不理解生产规律的现象。
如何做到既能满足生产的要求,又能兼顾实践教学,是当前本专业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面临的最大难题。
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是学校与地方经济发展高度结合的产物,通过课程构建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使该专业人才培养达到专业性和实用性。
为期两年的专业建设,将构建“以典型任务为载体,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建设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构建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技能方向课+专业拓展课”为重点的课程体系,聘请企业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生产一线技术能手,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和生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性、生产性实训基地,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满足岗位综合能力课程教学和顶岗实习需求。
通过两年的建设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在山东省同类专业中特色鲜明、起示范引领作用的品牌专业。
(二)具体目标加强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岗位需求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完善“订单培养”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处于山东半岛中部的地理优势,与周边企业合作办学,在建设期内进一步深化与原有企业合作,扩大合作企业数量,按照机械加工制造企业的岗位需求,构建“工学结合、岗位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优质毕业生。
依照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构建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技能方向课+专业拓展课”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编写。
建成覆盖本专业的信息资源库。
大力推行“企业情景”教学模式,将专业课依照教学内容分项目搬入车间进行,以提高数控技术应用与操作能力为主线,参考企业生产工艺和学生认知规律,开发适合学生的特色化校本教材。
组织企业骨干、行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修订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依据课程体系,确定专业技能方向课程。
围绕技能方向课程,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做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继续进行立体化教材建设,编写9本校本教材;毕业生双证率达100%。
积极改革评价体系,采取多元评价体系,建立试题库;完成实习(训)指导书的编制。
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
全面推行“项目教学”,通过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数控仿真软件的特点和本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矛盾,运用仿真软件建构适合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究型学习模式;在建设期间再购买41台计算机,组建数控仿真教室、CAD/CAM实验室两个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室和PLM技能实训平台软件。
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专业教师团队。
通过两年的建设使专业教师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上更趋合理,“双师型”教师将达到96%。
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
培养教学骨干5名,抓好青年教师培养,选派5名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进行学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
建设集“教学、社会培训、职业鉴定、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校内实训基地,争取成为我省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在山东省中职教育中发挥骨干、引领和辐射作用。
在建设期内校内数控实训基地将再购买数控铣床、数控车床、数控仿真软件、空调、投影机,进一步打造现代化的实训基地,并依托多功能数控技术实训中心,积极开展对企业员工的在岗培训,提升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及专业理论水平,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实训管理运行机制。
三、建设思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建设坚持以服务区域发展为宗旨,面向山东半岛高端制造业基地,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核心,改革办学模式,进一步完善机制体制建设,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使专业建设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实施“工学结合、岗位需求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利益的统一。
遵循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知规律,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实现校、企、生利益的统一。
构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技能方向课+专业拓展课”的课程体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深入企业调研,掌握数控技术岗位职业能力构成和人才需求的实际,开展课程内容开发与更新,建立与教学模式改革相适应的全新课程体系。
在核心课程中以典型任务为载体,编写一批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和实训指导书。
推行“以典型任务为载体,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与行业、企业合作将实际工作项目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将教室、实训室和车间合为一体,采用互动式、情景模拟、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让教师在做中教,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融“教、学、做”为一体。
进行多元化评价模式改革,形成评价模式新体系。
以能力为核心,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模式。
加快信息资源库建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在现有学校网站的基础上开设在线学习模块、资源共享模块和教学视频模块。
积极组织教师进行课程开发,制作教学课件,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资源共享,方便任课教师和学生使用。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大教师进修和培训力度。
通过内部培养、外出进修培训、到企业顶岗锻炼等途径,加大师资培养培训的力度,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招聘和引进高水平兼职教师和社会能工巧匠,使之在教学、教改、科研攻关中发挥骨干作用。
以岗位聘任制为基础,改革和健全管理体制,形成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