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世界班队会教案
通用劳动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教案7篇

通用劳动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教案7篇通用劳动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教案7篇各位教师们,你们给学生们开展过劳动教育主题班会吗?有没有哪些好用的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通用劳动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教案,欢迎大家来阅读。
通用劳动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德育目标]:激发学生从小爱劳动的情感和当好值日生的责任感、光荣感。
[智育目标]:知道当好值日生是爱劳动、爱集体的表现。
[素质发展目标]:初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当好值日生是爱劳动、爱集体的表现。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从小爱劳动的情感和当好值日生的责任感、光荣感。
教学准备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一些认真做值日、热爱劳动的素材。
课件[附件:课件]学生活动设计“观察我们的教室”、“访问今天的值日生”、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昨天放学时,我们班的环境卫生状况是怎样的呢?老师:现在大家再看看我们班是什么样的状况呢?老师:环境卫生是不是有了很大变化?教室多整洁啊!这都是谁的贡献呢?老师:这多亏了值日生认真做值日!(过渡)【讲授新课】一、认真做值日(板书)(一)为什么要做值日老师:我们为什么要那么认真地做值日呢?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老师:值日既是为集体服务,为大家创造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有利于个人在良好的环境里学习。
因为在干净、整洁的教室里学习、生活会感到很舒服、很高兴。
大家能更好地学习,所以需要大家认真地值日,大家说是不是啊?(二)怎样做值日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第五十四页,我们看看图中的同学是怎样做值日的?老师:在值日时要进行合理的分工,然后分次序(先洒水,再扫地,摆齐课桌椅,收拾值日工具,然后关窗。
)来完成值日,这样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值日。
(给同学们讲“这样分工好”和“值日的学问”,详见文本资源。
)老师:下面我们请今天的值日生说一说,他们是怎么做得?怎样使我们的教室整洁呢?老师:让我们先来夸一夸今天的值日生吧!老师:(问受到大家表扬的值日生)听了大家的表扬,你们有什么感受呢?(让同学们欣赏视频“当好值日生”、“今天我值日”;图片“擦地”、“擦桌子”、“值日(一)”、“值日(二)”、“做值日(一)”、“做值日(二)”、“扫地”、“认真做值日(二)”、“认真做值日(一)”。
劳动创造美主题班会教案

劳动创造美主题班会教案一、引言劳动是一项伟大的创造性活动,通过劳动,人类创造出美丽的世界。
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创造能力,本次班会以“劳动创造美”为主题,通过互动讨论、案例分享和小组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激发幼儿参与劳动的热情,并体验劳动创造美的过程。
二、活动准备1. 班会场地布置:将班级装扮成一个小工厂,墙上贴上制造工具和材料的图片,摆放一些手工制作的产品样本,营造出劳动创造美的氛围。
2. 教学资源准备:电子展示板、投影仪、制作工具和材料。
三、活动展开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劳动创造美的视频,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并引发思考:劳动如何创造美?2. 主体活动(1)案例分享:选取一个劳动者的故事,以及他们通过劳动创造美的成果。
与学生分享这个案例,并引导学生思考劳动创造的美好之处。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以“我身边的劳动创造美”为话题展开讨论,让每个小组分享一个他们所认识的创造美的劳动者或者事例。
(3)艺术创作:根据刚才的讨论,引导学生使用制作工具和材料,进行艺术创作,表达他们对劳动创造美的理解。
3. 展示和总结(1)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介绍他们的作品以及他们所讨论的劳动创造美的事例。
(2)全员投票,评选出最具创意和美感的作品,并表彰这些学生的劳动创造力。
(3)教师进行总结性发言,强调劳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勇于参与劳动并创造美。
四、教育反思与延伸1. 反思环节: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反思,总结本次班会活动的收获和感受,以及对劳动创造美的新认识。
2. 延伸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劳动活动,如义务清洁活动、志愿者服务等,锻炼劳动技能,进一步感受劳动创造美的过程。
五、结语通过本次班会,学生对劳动创造美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了他们的劳动意识和创造能力。
劳动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世界。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勇于参与劳动,用自己的创造力创造更多美的事物。
劳动创造班会教案

劳动创造班会教案教案标题:劳动创造班会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劳动创造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劳动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劳动创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劳动创造的定义和特点。
2. 劳动创造的种类和实践案例。
3. 劳动创造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谈谈他们对劳动创造的理解和认识。
2. 提出问题:你认为劳动创造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劳动创造的定义和特点。
2. 介绍劳动创造的种类和实践案例。
3. 分析劳动创造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几个劳动创造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创新点和价值。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案例中的创新点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提出一个劳动创造的实践方案。
2.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方案,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强调劳动创造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教学辅助手段:1. PPT演示。
2. 实物或图片展示劳动创造的案例。
3. 小组讨论和汇报。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对劳动创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方案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劳动创造活动,如组织社区义工活动、参与创业竞赛等。
2. 定期组织劳动创造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
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2. 教学步骤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3. 教学辅助手段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有效地支持教学过程?4. 教学评估是否准确,是否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5. 教学延伸和反思是否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
劳动教育主题班会的教案7篇最新2023

劳动教育主题班会的教案7篇最新2023劳动教育主题班会的教案精选篇1队会目的:结合劳动主题,激发学生爱劳动的情感,树立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爱护环境的思想,“我们爱劳动”主题。
活动准备:队员查找有关热爱劳动的资料,编排有关爱劳动的含有教育意义的节目。
活动过程:1、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推进着社会的发展和前进,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可见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也是一切财富的创造者。
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在他们各自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祖国、为人民辛勤地劳动着、工作着。
我们的生活可以说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汗水换来的,所以我们从小要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听,这首儿歌就讲述了这个简单的道理。
儿歌朗诵《劳动成果人人爱》2、对啊,无论是吃的、穿的还是用的都来之不易。
我们都要十分爱惜,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却常常发生一些不尽人意的事情——请看小品看完小品之后请同学们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3、对啊,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珍惜,同时我们自己也要努力去创造财富,做一个爱劳动的孩子,爱劳动的孩子人人爱,劳动增加了人的智慧,锻炼了人的意志,那些懒惰的,不爱劳动的人最终也不会有好结果的。
请听故事《人最宝贵的东西》4、从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一份耕耘一个收获,只有辛勤的劳动才会换来丰收的果实。
可是有些同学却不是这样的,他们在家里当小皇帝、小公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甚至连自己的书包都有不会整理,同学们说这种做法好不好呀?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5、我们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爸爸妈妈减轻负担,看他们行动起来了,那儿走来了两个拾稻穗的小姑娘——请看舞蹈《拾稻穗的小姑娘》6、在家我们要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让爸爸、妈妈高兴,你在家帮爸爸妈妈做了些什么事?而爸爸妈妈总希望我们在学校的表现好一些,在学校我们也要做个好学生,爱劳动也是好学生的表现之一,课本是我们学习知识不可缺少的工具,我们要十分珍惜。
劳动创造,点亮美好生活的火苗——美好生活主题班会教案

【引言】劳动创造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人们获得美好生活的途径之一。
为了让学生明白劳动的价值和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学校举行了一场美好生活主题班会,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劳动创造对美好生活的贡献。
本文将从班会内容、主题演讲、劳动体验和教育意义四个方面来探讨这次美好生活主题班会。
【正文】一、班会内容1.主题演讲。
该班会主题演讲是由班级辅导员带头,其他学生也积极参与。
演讲中,辅导员介绍劳动创造的历史、重要性和对美好生活的意义。
其他学生也分享了自己在劳动和创造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2.劳动体验。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班会还特别安排了一些具体的劳动体验,如手工制作、植物种植等。
通过实际的劳动体验,同学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劳动创造对美好生活的贡献。
3.问题探讨。
在班会的老师引导学生们探讨了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些劳动和创造方面的问题,如劳动与资本、科技与就业等。
同时,学生们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促进了大家对于劳动创造的思考和探讨。
二、主题演讲在主题演讲中,辅导员强调了劳动创造对于美好生活的影响和作用,他说:“劳动创造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没有劳动创造就没有现代人类的社会和生活。
从生产与生活、文化与艺术、科学与技术等多个方面来看,劳动创造对于美好生活的构建是至关重要的。
”接着,辅导员也分享了一些具体的例子,如工人的辛勤劳动、科学家的创新研究、文艺家的创作等,说明了各行各业的劳动和创造都对美好生活的实现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他也强调,劳动创造的重要性并不在于获得金钱或者名利,而在于造福社会、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三、劳动体验为了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劳动和创造的快乐和意义,班会还安排了一些具体的劳动体验。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手工制作,同学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手工作品,如手绘明信片、制作折纸、编织手链等。
班会还安排了植物种植、田园体验等多个项目,让同学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意义。
“劳动最光荣,创新展未来”主题班会教案3篇

“劳动最光荣,创新展未来”主题班会教案3篇“劳动最光荣,创新展未来”主题班会教案1**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
2. 激发学生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创造性劳动中。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4.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 强调劳动的意义,弘扬劳动精神。
2.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实践探索。
**难点**:1. 如何将劳动与创新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深入体会。
2. 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确保活动效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些劳动场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劳动话题。
- 提问学生:“你觉得劳动有哪些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重要性。
- 宣布本次班会主题:“劳动最光荣,创新展未来”。
2. **劳动光荣宣讲**- 邀请学校内的劳动模范或社会上的劳动者来班上进行宣讲,分享他们的劳动故事。
- 开展“劳动最光荣”小组讨论,每组分享自己对劳动的认识和感受。
- 举行“劳动技能小比拼”,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技能,如系鞋带、叠被子等。
3. **创新思维激发**- 开展“头脑风暴”活动,围绕一个实际问题(如环保、节能等),让学生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创新实验室或科技馆,了解科技创新对劳动方式的影响。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小发明、小创意,并评选出“最具创意奖”。
4. **团队协作实践**- 安排小组合作任务,如共同完成一幅以劳动为主题的墙报或制作一个小型劳动工具模型。
- 在合作过程中,引导学生相互支持、互相学习,体验团队协作的快乐和成就。
- 进行小组展示,评价各组的团队协作和创新程度。
5. **总结提升**- 通过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活动,再次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和创新的价值。
- 呼吁学生将劳动和创新精神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争做一名优秀的新时代劳动者。
劳动教育主题班会优秀教案(最新7篇)

劳动教育主题班会优秀教案(最新7篇)趁着劳动节的机会,老师可以开展劳动教育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那么写一份教案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劳动教育主题班会优秀教案,欢迎大家来阅读。
劳动教育主题班会优秀教案精选篇1目标要求懂得我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物品都是劳动者辛勤劳动的成果,来之不易,知道珍惜劳动成果就是尊重劳动者。
1、能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挑吃穿,不乱用钱,不攀比,不讲排场,不奢侈浪费。
2、培养爱护校园环境的良好意识,保持校园墙体干净整洁。
课前准备教师搜集相关课件资料。
学生搜集一些劳动成果的生产过程和劳动者为此付出的辛勤劳动。
活动对象:嘎多小学一年级学生活动时间:20__年3月22日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嘎多小学的校园是不是比上学期更加美丽整洁,我们的墙体已经刷上了漂亮的颜色,那么是谁让我们的校园变得这么美丽?(生答)。
那么那些帮助我们粉刷墙体的工人叔叔心不辛苦?在老师眼中劳动者是最美的。
他们默默无闻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劳动着,奉献着。
那么让我们一起欣赏他们美丽的劳动着的身影。
(教师播放“光荣的劳动者”)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不但为我们带来了多种多样的物质财富,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财富。
劳动者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劳动成果”。
学生交流:哪些属于别人的劳动成果?(打扫干净的教室、食堂阿姨做的饭、新粉刷的墙体、草坪上栽种的花、老师讲授的知识等等)二、学习我们身边的劳动成果。
师:不同的职业的劳动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劳动成果。
请找一找,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劳动成果?这些是谁的劳动成果?(教师播放“身边的劳动成果”)教师小结:同学们,劳动成果是说不完的,数不尽的,因为大到整个社会,小到我们的学校,无论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我们的身边的一切存在都是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所以劳动是光荣的,是劳动创造了这个世界,是劳动改变了世界。
“千人笔”的故事。
劳动创造世界教案

第四单元劳动创造世界课标要求1.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课程标准1.1.5)2.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
必须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课程标准3.4.2)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本单元通过认识劳动的重要性,了解劳动对学生人生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
本单元3课内容。
第九课《人类的需要》包含3个部分,“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文明”和“劳动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
分别从劳动与人类的形成、劳动与人类文明、劳动与个人的发展的关系角度阐述了劳动的意义。
第十课《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可敬的劳动者”和“珍惜劳动成果”。
第一部分赞叹了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伟大与光荣,使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光荣,鄙视劳动可耻的思想;第二部分分析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使学生懂得如何珍惜劳动成果,如何尊重劳动者。
第十一课《乐于劳动,善于劳动》分为两个部分,“快乐的劳动者”和“新型的劳动者”。
第一部分引导学生懂得劳动既是自己快乐的源泉,也是法定的光荣义务,学会从劳动中寻找快乐;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认识劳动中的创造,了解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懂得通过创造性劳动造福人民、发展自己,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掌握劳动的本领。
教材知识结构: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并认同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文明和劳动促进人的发展等基本观点。
认识劳动的价值,应该具备的劳动素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讨论、讲授等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劳动对个人发展的作用;要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应该树立怎么样的劳动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树立尊重劳动者的思想,抵制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抵制歧视劳动者,尤其是抵制歧视体力劳动者的思想,形成“不劳者不得食”的价值观。
3.学生情况分析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作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能力、气质相比较,在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
劳动的主题班会教案(精选7篇)

劳动的主题班会教案(精选7篇)劳动的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1)活动背景“五一”劳动节是教育幼儿热爱劳动的最好时机,为了让幼儿了解和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激发幼儿的劳动激情,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
让幼儿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懂得劳动最光荣的道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活动目标1、教幼儿知道国际劳动节是几月几日。
2、懂得劳动最光荣的道理,在劳动中体会快乐。
3、让幼儿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学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过程一、通过谈话让幼儿知道劳动节的日期。
二、讲解“五·一”节的来历及意义,告诉幼儿这是全世界劳动、工作的人都过的一个节日。
来历: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胜利。
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意义:工人斗争取得可喜成果,工人的工作时间普遍缩短。
在工人的压力下,一些国家的`政府颁布了有利于工人利益的法律,增强了工人阶级的斗争信心,也为国际工人运动积累了富贵经验。
三、认识谁是劳动的人,他们都做哪些工作。
(1)观看录像片断,边看边穿插提问和引导,启发幼儿理解劳动者是用自己的劳动为大家服务的人。
(2)谈谈自己身边的劳动者。
请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拿出家人的照片说一说他们都是干什么的。
教师引导孩子们发现他们的工作和小朋友生活的关系,引导幼儿尊重他们。
劳动的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2)活动目标1、欣赏并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2、了解歌词含义,能有感情的唱儿歌。
3、感受歌曲中劳动最快乐,劳动创造最光荣。
活动准备:歌曲《劳动最光荣》视频及音乐。
活动过程:导入教师和幼儿进行讨论,引出儿歌。
提问:1你们知道5月1号是什么几日么?2你们觉得劳动为什么是光荣的?3关于劳动有什么好听的儿歌呢?教师总结: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一个人在劳动或者学习中充分体会到成长的喜悦、收获的快乐,当他这些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淀下来,最终形成的是自尊、自豪、自信——“光荣”由此而萌发。
2024年关于我爱劳动主题班会教案

2024年关于我爱劳动主题班会教案主题:我爱劳动,创造美好未来班会目标:1. 培养学生爱劳动、乐于劳动的意识和态度;2. 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学生勤劳、创造的品质;3. 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实践动手能力;4. 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的价值观。
时间安排:45分钟一、导入(5分钟)1. 介绍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引起学生对劳动的思考和兴趣;2. 展示一些劳动者的故事或者短视频,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劳动知识介绍(10分钟)1. 讲解劳动的分类和内容,如农田劳作、家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等;2. 介绍不同劳动对社会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对劳动的认识。
三、劳动竞赛与实践活动(20分钟)1. 设置劳动小竞赛,如书法比赛、画画比赛、植树比赛等,通过参与竞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努力创造的精神;2. 安排一些实践活动,如清扫教室、整理图书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过程和成果。
四、劳动者故事分享(5分钟)邀请家长或者邻里劳动者到班会上分享自己的劳动经历和感受,激励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的辛勤付出。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1. 结合班会主题,总结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2. 展望未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建设美好社会做出贡献。
六、延伸活动(5分钟)1. 布置师生共同完成的班级劳动墙,展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劳动的成果和体验;2. 鼓励学生回家后进行一项劳动活动,并在下次班会上分享自己的劳动经历。
备注:以上教案仅为参考,具体内容和活动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同时,教案中涉及到的劳动活动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适度选择,确保活动的安全和有益性。
劳动创造美主题班会教案

劳动创造美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主题导入1.1 教师引导:介绍“劳动创造美”的主题,解释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
1.2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的认知和体会,引导他们认识到劳动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第二章:劳动的意义2.1 教师讲解:介绍劳动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包括培养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自律性等。
2.2 实例分享:分享一些劳动的正面例子,如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积极影响。
第三章:劳动与创造力3.1 教师讲解:介绍劳动对于创造力的培养作用,如何通过劳动激发创新思维。
3.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劳动中的创新案例,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
第四章:劳动与环境保护4.1 教师讲解:介绍劳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如何通过劳动来保护环境。
4.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劳动,如校园绿化、垃圾分类等,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第五章:劳动与社区服务5.1 教师讲解:介绍劳动对于社区服务的重要性,如何通过劳动来服务社区。
5.2 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通过劳动为社区做出贡献,鼓励他们提出具体的行动计划。
第六章:劳动与个人成长6.1 教师讲解:介绍劳动对于个人成长的影响,如何通过劳动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6.2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通过劳动取得的成就和个人成长经历,激励他人。
第七章:劳动与职业规划7.1 教师讲解:介绍劳动与职业规划的关系,如何通过劳动来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发展方向。
7.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职业规划,鼓励他们思考劳动对于职业发展的影响。
第八章:劳动与团队合作8.1 教师讲解:介绍劳动对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如何通过劳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8.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团队合作劳动,如校园美化、社区服务等,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第九章:劳动与感恩意识9.1 教师讲解:介绍劳动对于感恩意识的重要性,如何通过劳动培养感恩之心。
9.2 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劳动中的感恩经历,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最新劳动创造世界班队会教案教学提纲

逃出应试教育的羁绊,会劳动、乐吃苦的同学越来越少,轻视劳动之风在校园蔓延,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已不再
是笑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油瓶倒了不去扶”的现象,也绝然不是个别。针对这种现象,今天我们班举行“劳 动创造世界”的主题班会课,使同学们认识劳动创造世界的重要性,体味劳动的乐趣和光荣,屏弃冷落、异化、扭曲
主持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没有少年儿童劳动的幸福, 就没有教育的一切。 ”他还强调指出: “孩子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然而,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劳动的时间被剥夺了,劳动的乐趣没有了,有的还把
劳动认为是可耻的事, 实际上, 就是劳动的意义被扭曲了。 同学们可以针对刚才的小品, 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谈谈你 对劳动的认识,也可以谈谈你的老师和同学对劳动的认识,也可以谈怎样纠正这种做法。也请家长谈谈看法。
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式,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劳动创造世界 ---- 主题班会
教学目的: 在素质教育的口号叫的很响亮的今天, 由于我们的教育仍然未能逃出应试教育的羁绊,
会劳动、 乐
吃苦的孩子越来越少, 轻视劳动之风在校园蔓延, 学生“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 已不再是笑话, 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油瓶倒了不去扶”的现象,也绝然不是个别。针对这种现象,举行这样形式的班会课,引导学生认识劳动创造世界 的重要性,体味劳动的乐趣和光荣,屏弃冷落、异化、扭曲劳动的观念。
第三部分:以竞赛、辩论的形式,使学生重视劳动、热爱劳动。
1、知识竞猜:可用动画课件的形式展示人类通过劳动而进化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回答:劳动在人类进化的过
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主题班会教案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主题班会教案主题: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班会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劳动技能,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2. 了解不同的劳动形式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3. 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激发他们对劳动的热爱和追求。
班会活动一:主题演讲比赛(时间:20分钟)1. 提前邀请几名学生参加主题演讲比赛,主题为“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2. 学生根据主题准备演讲稿,并在班会上发表演讲。
3. 其他学生可以给予评价和点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班会活动二:劳动技能展示(时间:20分钟)1. 分组安排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展示,例如手工制作、绘画、种植等。
2. 学生在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前,先简要介绍所选择的劳动形式和相关技能。
3. 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对方的技能和经验。
班会活动三:劳动体验活动(时间:30分钟)1. 安排学生进行一次劳动体验活动,例如义务劳动、社区服务等。
2.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劳动项目,提前进行准备,例如募捐、环境清理等。
3. 活动结束后,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班会活动四:名人故事分享(时间:20分钟)1. 邀请一位社会知名人士、企业家等来校进行主题分享。
2. 该嘉宾可以分享自己的创业、劳动经历,以及对劳动的看法和体会。
3. 学生可以向嘉宾提问,了解更多关于劳动的信息和经验。
班会活动五:劳动精神宣传短片观看(时间:20分钟)1. 选择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劳动精神宣传短片进行观看。
2. 观看完后,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习的劳动精神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制定实施计划。
班会活动六:劳动歌曲合唱(时间:20分钟)1. 学生分组练习合唱一首有关劳动的歌曲。
2. 合唱结束后,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3. 鼓励学生将所学习的劳动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用劳动去创造美好生活。
班会小结: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活动,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增强他们的劳动能力,让他们明白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激发劳动创造美的热情主题班会教案

激发劳动创造美的热情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设计本次班会活动的主题是激发劳动创造美的热情,通过该主题的引导,学生们将了解劳动创造了我们周围的美好,也将由此产生对于劳动的热情。
具体的教学设计如下:1.活动目的(1)了解劳动创造的美(2)激发对于劳动的热情(3)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4)加深学生对于环保教育的认识2.活动过程(1)引导学生树立“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并介绍劳动创造周围的美好(2)让学生了解一些环保知识,启发他们如何通过劳动来保护环境(3)生动形象地介绍几个与环保相关的手工制作项目,并指导他们制作(4)鼓励学生就周围的环境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互相交流讨论(5)组织学生进行五分钟环保宣传演讲3.活动准备(1)PPT介绍环保知识(2)U盘存储有具体制作流程的视频教程并在班会上播放(3)各种环保材料(4)准备一些奖品,以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二、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法采用合作学习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协作,充分利用每个人的才能,并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2.体验式学习法通过手工制作等体验式学习法,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加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3.讨论式学习法在班会活动过程中,采用讨论式学习法,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三、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认识劳动创造美根据主题,通过PPT来向学生介绍人们在劳动中所创造的美,如工业美、农业美、旅游美、文化美等,激发学生对于劳动的理解和认识。
2.讲解环保知识,启发学生如何通过劳动来保护环境通过具体的实例介绍化纤织物和天然棉麻面料的区别、废电池如何分类回收、废纸制作方法等后将具体要求放在班级中,进行小组合作,采取互相检查的方式,倡导参赛、评优的形式,促进班级环保知识的普及与加强班级环保意识。
3.进行实践性操作——手工制作学校可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分别设计适用的制作项目。
劳动创造地球主题班会

劳动创造地球主题班会一、主题导入班主任: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劳动创造地球。
地球上的一切事物都是通过劳动而创造出来的,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正是因为劳动,人类才有了稳定的生活,才有了丰富的物质和文化。
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处处都有劳动的痕迹。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劳动对地球的影响,感受劳动的重要性以及劳动的意义吧!二、劳动创造地球教师:劳动是人类创造地球的源泉,没有劳动就没有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
同学们,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地球上的哪些事物是由劳动创造的?学生1:我觉得房子是由劳动创造的,建筑工人们用自己的双手修建房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
学生2:我认为食物也是由劳动创造的,农民们辛勤劳动、耕种,才能让我们有丰盛的粮食。
学生3:交通工具也是通过劳动创造的,汽车、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都是工人们辛勤劳作所成。
学生4:衣服、电器、学习用品等各种生活用品都是通过劳动创造的。
教师:非常好,同学们都给出了很好的回答。
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事物都是通过劳动创造的,劳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劳动对地球的影响。
三、劳动对地球的影响教师:劳动是一种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利用,也就是对地球的改变。
同学们,劳动是如何影响地球的呢?劳动使地球上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人们通过劳动,开采、开垦各种资源,使之成为我们生活所需要的物品。
学生6:劳动改变了地球的面貌。
比如城市的建设,原本荒芜的地方变得繁华,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学生7:劳动让地球变得更美丽。
通过劳动,人们修建了花园、公园,增加了绿化面积,让地球更加美丽宜居。
教师:非常好,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棒。
劳动改变了地球的面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劳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四、劳动给我们带来的教师:劳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
学生8:劳动可以给我们带来财富和物质的满足。
只有通过劳动,我们才能创造财富,才能有更好的物质生活。
劳动创造世界班队会教案

劳动创造世界----主题班会教学目的:在素质教育的口号叫的很响亮的今天,由于我们的教育仍然未能逃出应试教育的羁绊,会劳动、乐吃苦的孩子越来越少,轻视劳动之风在校园蔓延,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已不再是笑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油瓶倒了不去扶”的现象,也绝然不是个别。
针对这种现象,举行这样形式的班会课,引导学生认识劳动创造世界的重要性,体味劳动的乐趣和光荣,屏弃冷落、异化、扭曲劳动的观念。
教学设想:围绕教学目的,应用小品表演、劳动竞赛、演讲、知识竞赛等形式,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营造劳动创造世界的氛围。
还可邀请学校校长、劳技课教师、家长参加讨论。
教室布置:黑板上书写:劳动创造世界班会过程:主持人: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世界。
在素质教育的口号叫的很响亮的今天,由于我们的教育仍然未能逃出应试教育的羁绊,会劳动、乐吃苦的同学越来越少,轻视劳动之风在校园蔓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已不再是笑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油瓶倒了不去扶”的现象,也绝然不是个别。
针对这种现象,今天我们班举行“劳动创造世界”的主题班会课,使同学们认识劳动创造世界的重要性,体味劳动的乐趣和光荣,屏弃冷落、异化、扭曲劳动的观念。
第一部分:用小品的形式,表现孩子们从小学到高中对劳动观念的慢慢异化。
三个连惯的小品:(也可以制成动画课件)几个小学生唱着《劳动最光荣》的歌曲上场,边走边议论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回家后帮妈妈做一件事,并把做事的经过用语言叙述出来。
一个小学生回到家里,喊着要帮妈妈做事,要热爱劳动,可妈妈说,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读书,将来当个科学家,劳动这是妈妈的事,不要你管闲事。
一个初中生上场,一边走一边唱,回到家里,手里拿着一个航模模型,高兴的喊着:“妈妈我的航模比赛得了第一名,妈妈迎上前来,不屑一顾的说:“只知道玩,你的考试成绩总是不能让妈妈满意。
”我看你呀,老象这样玩下去,你明儿长大了,非去扫大街不可,初中生表现出特别丧气的样子。
劳动创造班会教案

劳动创造班会教案教案标题:劳动创造班会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劳动创造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探讨劳动创造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4. 提高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劳动创造?a. 定义:指通过劳动创造新的物质财富或创新的想法、发明、技术等;b. 劳动创造的形式和领域:包括生产劳动、科学研究、艺术创作等。
2. 劳动创造的重要性:a. 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b.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 提升个人价值和满足个人成就感。
3. 劳动创造的案例分析:a. 名人故事:介绍一些成功的劳动创造者,如发明家、科学家、艺术家等;b. 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创造经历或观察到的劳动创造案例。
4. 培养劳动创造能力的方法:a. 培养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勇于尝试;b. 实践锻炼:提供实践机会,如手工制作、科学实验、艺术创作等;c.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或团队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引入话题:请学生谈谈对劳动创造的理解和认识;b.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些劳动创造的案例或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与案例分析(15分钟):a. 讲解劳动创造的概念和重要性;b. 分享一些劳动创造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的劳动创造者。
3. 学生分享与讨论(15分钟):a.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创造经历或观察到的劳动创造案例;b. 引导学生讨论劳动创造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4. 培养劳动创造能力的方法(15分钟):a. 讲解培养劳动创造能力的方法和策略;b.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5. 总结与展望(5分钟):a. 总结本次班会的内容和学习收获;b. 展望未来的劳动创造班会活动。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班会中的积极参与程度;2. 学生分享:评估学生分享的劳动创造经历或观察到的案例的质量和深度;3. 学生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思考和表达能力;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班会内容的反馈和意见。
哥劳动创造世界教案

哥劳动创造世界教案教案标题:哥劳动创造世界教学目标:1. 了解哥劳动的背景和重要性。
2. 探讨劳动对个人、社会和全球发展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哥劳动的定义和起源。
2. 分析劳动对个人的影响:提供工作机会、培养技能、实现个人价值等。
3. 探讨劳动对社会的影响: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减少贫困等。
4. 讨论劳动对全球发展的影响:促进国际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全球经济繁荣等。
5.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经历和创造性劳动想法。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劳动场景,引起学生对劳动的兴趣。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劳动对个人、社会和全球的重要性是什么?知识讲解:3. 介绍哥劳动的定义和起源,解释其与创造世界的关系。
4. 分析劳动对个人、社会和全球发展的影响,提供相关数据和案例支持。
讨论活动:5.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劳动对个人、社会和全球的影响,并总结出关键观点。
6.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论。
个人反思:7. 学生个人反思:要求学生写下自己对劳动的认识和感悟,以及对自己未来劳动的期望。
创造性劳动:8.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经历和创造性劳动想法,可以通过小组展示、个人陈述或书面形式呈现。
总结和评价:9.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学生的表现,并给予积极评价。
10.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并记录家庭成员的劳动,并写下自己对家庭劳动的感悟。
教学资源:- 图片或视频展示劳动场景- 相关数据和案例支持-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材料- 学生个人反思和创造性劳动的记录表格教学评估:-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展示表现- 学生个人反思和创造性劳动记录的内容和质量- 学生对于劳动重要性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教学延伸:-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劳动场所,如工厂、农田等,增加实践体验。
- 邀请劳动者来校进行经验分享,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劳动的实际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创造世界----主题班会教学目的:在素质教育的口号叫的很响亮的今天,由于我们的教育仍然未能逃出应试教育的羁绊,会劳动、乐吃苦的孩子越来越少,轻视劳动之风在校园蔓延,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已不再是笑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油瓶倒了不去扶”的现象,也绝然不是个别。
针对这种现象,举行这样形式的班会课,引导学生认识劳动创造世界的重要性,体味劳动的乐趣和光荣,屏弃冷落、异化、扭曲劳动的观念。
教学设想:围绕教学目的,应用小品表演、劳动竞赛、演讲、知识竞赛等形式,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营造劳动创造世界的氛围。
还可邀请学校校长、劳技课教师、家长参加讨论。
教室布置:黑板上书写:劳动创造世界班会过程:主持人: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世界。
在素质教育的口号叫的很响亮的今天,由于我们的教育仍然未能逃出应试教育的羁绊,会劳动、乐吃苦的同学越来越少,轻视劳动之风在校园蔓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已不再是笑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油瓶倒了不去扶”的现象,也绝然不是个别。
针对这种现象,今天我们班举行“劳动创造世界”的主题班会课,使同学们认识劳动创造世界的重要性,体味劳动的乐趣和光荣,屏弃冷落、异化、扭曲劳动的观念。
第一部分:用小品的形式,表现孩子们从小学到高中对劳动观念的慢慢异化。
三个连惯的小品:(也可以制成动画课件)几个小学生唱着《劳动最光荣》的歌曲上场,边走边议论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回家后帮妈妈做一件事,并把做事的经过用语言叙述出来。
一个小学生回到家里,喊着要帮妈妈做事,要热爱劳动,可妈妈说,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读书,将来当个科学家,劳动这是妈妈的事,不要你管闲事。
一个初中生上场,一边走一边唱,回到家里,手里拿着一个航模模型,高兴的喊着:“妈妈我的航模比赛得了第一名,妈妈迎上前来,不屑一顾的说:“只知道玩,你的考试成绩总是不能让妈妈满意。
”我看你呀,老象这样玩下去,你明儿长大了,非去扫大街不可,初中生表现出特别丧气的样子。
一个高中生上场,一边走一边说:“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今天刚刚期中考试完毕,可要好好轻松轻松了。
走进家们,妈妈迎上前来,给孩子脱掉鞋子,拿下书包,递上一杯水,孩子大腿翘到二腿上表现出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然后指挥妈妈,一会拿个这,一会拿个那,妈妈把饭递过来。
……主持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少年儿童劳动的幸福,就没有教育的一切。
”他还强调指出:“孩子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然而,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劳动的时间被剥夺了,劳动的乐趣没有了,有的还把劳动认为是可耻的事,实际上,就是劳动的意义被扭曲了。
同学们可以针对刚才的小品,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谈谈你对劳动的认识,也可以谈谈你的老师和同学对劳动的认识,也可以谈怎样纠正这种做法。
也请家长谈谈看法。
(同学及家长的谈话略)第二部分:以测试、小品表演、讨论的形式,探讨目前这种冷落、异化、扭曲劳动意义的现象的原因。
1、测试:主持人先不告诉测试什么,让学生上台,看其上台时能否把丢在地上的东西拾起来,然后宣布测试结果。
(在学生上台的路上,有意放置一些东西,如扫把、竹棍、塑料袋等之类的东西。
)主持人:这个题目,是几年前在北京举行的一次青少年某项知识大赛颁奖仪式前的一次测试,结果这些在知识大赛中获奖的同学,在这次小小的测试中全军覆灭。
这里可让我们的校长谈谈看法。
校长的讲话:(详略)。
应点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
”《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规定劳动课时间是:初中每学年两周,高中每学年四周。
《大纲》还对从初一到高三各个年级的具体内容做了安排。
2、小品表演:劳技课现象教室里课代表宣布,同学们到劳技课教室上劳技课。
语文老师匆匆忙忙走进教室宣布,已与劳技课老师讲妥,本节课上语文复习课,马上就要月考了,这次说定了,考试不及格的,罚擦黑板、扫走廊一周。
3、主持人就小品表演请劳技课教师、同学们一起参加讨论。
主持人归纳讨论要点: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劳动教育已与“劳动改造”划了等号,他们对劳动一产生了一种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还谈什么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呢,难怪一些学校班级干部中,“劳动委员”没有愿意做,至于出现少数同学花钱雇人替自己值日,也就不足为怪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劳动课程被冷落,劳动的内容被异化,劳动的意义被扭曲。
“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的游手好闲好”,约翰·白拉斯的这句名言,值得我们好好的深思!第三部分:以竞赛、辩论的形式,使学生重视劳动、热爱劳动。
1、知识竞猜:可用动画课件的形式展示人类通过劳动而进化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回答:劳动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要点:第一,劳动促进了人的体质的进化:从古猿向人的进化中,发展变化最快的是上肢,这是劳动的结果;因为劳动,人不得不直立行走,直立行走促进了大脑的不断发育和人脑形成。
第二,劳动创造了生活:创造了工具,制造工具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扩大了食物的来源。
2、播放有关劳动的歌曲,竞猜:播放《南泥湾》歌曲,说出这首歌反映的是哪个革命历史时期的事情,与劳动有什么关系?播放几首《劳动号子》,如《乌苏里船歌》、《拉网小调》、《采茶舞》等,学生可猜一猜这些劳动号子反映的是怎样的劳动生活,你还会唱哪些劳动号子。
或者唱一首有关劳动的歌曲。
3、展示两位劳动模范时传祥、袁隆平的照片,猜一猜这两位劳动模范的姓名及主要事迹。
明确要点:时传祥,新中国第一位受到中央领导人接见的环卫工人;袁隆平,世界著名的水稻专家。
4、劳动竞赛活动:男女生可分为小组,进行洗衬衫与擦皮鞋的比赛。
比赛包括:洗衣、擦鞋的步骤,效果,时间。
5、辩论赛:主持人: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式,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诚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劳动的体力部分将逐渐减少,但“机器文明”能否取代双手而“包打天下”呢?那么我们就以“机器文明能否取代体力劳动”为话题进行辩论。
(可自行组成辩论小组,正方与反方)最后还可以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看看双方的支持率。
辩论的要点:正方:(1)“机器时代”不需要体力劳动:“机器时代”要求更多的脑力劳动者,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逐渐缩减,社会生产中大量需要有一定的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他们的劳动主要表现在既定程序的操作上,生产机器的设计、产品的设计、生产程序的设计上,简单的体力劳动将失去市场。
(2)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已经逐步取代了人手和人的某些体力所能达到的功用,甚至更多的完成了人类体力劳动所无法做到的事情,人工智能、机器的自动化等等,技术的飞速进展,未来将不需要简单的体力劳动。
反方:机器时代仍然需要体力劳动:(1)机器不能代替所有的体力劳动,机器劳动是解放人的繁重劳动,但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手工和体力劳动仍然不可缺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可能的。
(2)机器需要人操作,而人操作机器本身就是体力劳动,何况不靠人本身的勤奋劳动,想从天上掉下一个机器时代,这更是不可能的。
马克思说:“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消毒剂。
”体力劳动无论是对人的思想道德水准的提高、良好个性的磨练,还是对人的智力的开发,都有着其他教育形式难以替代的作用主持人:归结论辩的结果,通过对支持率的统计,大多数同学赞成反方的论题:机器时代仍然需要体力劳动第四部分:班主任总结: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的好:“教育不仅应当发展人的理智,传授他一定范围的知识,还应该在他身上燃起对认真劳动的渴望,没有这种渴望,他的生活既不可能是可尊敬的,也不可能是幸福的。
”没有劳动教育的教育不是完全的教育,而是残缺的教育,这一点在许多国家以引起了重视。
如日本在中小学推行“上山下乡”、“土留学”的活动,德国法律对中小学学生劳动内容的规定,美国对中小学劳动时间的规定等等,都说明劳动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劳动的锻炼,才能增长才干,锻炼意志,一辈子受益无穷。
今天的主题班会大家认识到劳动创造世界的重要性,体味了劳动的乐趣和光荣,大家一定能够屏弃冷落、异化、扭曲劳动的观念,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大家一定能够在劳动中体会更多的乐趣,在劳动中增长更多的才干。
愿我们大家都能成为劳动的能手。
最后让我们在《劳动最光荣》的这首儿歌中,体味儿时劳动的快乐,结束我们的班会!部分资料参照《中国教育报》李明高的文章《劳动节忧劳动课》。
《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作者:柳光艳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10-4-23 10:40:51活动目的1、开展“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辛勤劳动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劳动是光荣的,不劳动是可耻的。
3、通过展示自己的劳动才能,品味劳动的愉悦感、自豪感。
活动准备:1、学生和家长一起如实填写学生平时劳动情况调查表。
2、观察、收集身边辛勤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例。
3、每个人选自己认为做得好的一种劳动(如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扫地等),并在家练习,提高劳动技能。
4、教师准备两个录象片段:镜头1:校园里高年级的同学正在打扫校园,一会儿整个校园一尘不染,晨会上这几个同学站到了学校的领奖台上。
镜头2:一个低年级的小同学在家里帮妈妈收拾屋子,妈妈脸上露出了灿烂的微笑,爸爸也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活动时间:一课时活动过程:一、播放录象导入:(播放录象的片段后)班主任问:刚才的录象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为什么受到了学校的表扬?那个小朋友的爸爸为什么向他竖起了大拇指?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板书:劳动最光荣。
(在劳动下画大拇指、画笑脸。
)二、班上的情况调查1、公布班上学生平时劳动情况的调查:项目自己穿衣整理书包洗脸洗脚收拾房子主动学习人数2、学生发表看法:从这份调查表的统计中说明我们班上的劳动情况是怎么样的?(班主任总结:从这次调查中可以知道,我们的小朋友能自己主动地去劳动的实在是太少了,大多数同学是依赖父母,他们过着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生活。
大家说这样好不好?(学生齐答:不好。
)为什么不好呢?)三、听书信,明白不爱劳动的严重后果1、教师读书信——《一个少年罪犯的悔恨书》。
(故事梗概:小朋友张亮从小在家里不喜欢自己做事情,任何事情都要求父母做,久而久之养成了不劳而获的坏习惯,终究有一天因为不劳动而偷走别人的东西被警察逮捕入狱。
)2、学生说听书信后的感受。
(班主任:对,不爱劳动只顾贪玩的想法是可能导致犯罪的重要原因。
看来“不劳动”的危害真大,它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四、听故事,说说自己身边的劳动榜样1、教师讲故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故事梗概:建国后,中共中央副书记、中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虽然整天忙着国家大事,但他从没有放弃教育子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