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轻工职业技术院智慧校园建设规划(2017—2021)

合集下载

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

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

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智慧校园建设是指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校园内部各个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并集成管理,实现校园内各项事务的智能化、便捷化、优化化,提高办学水平和服务质量。

对于职业技术学院而言,智慧校园建设旨在提升办学水平,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一、网络基础建设智慧校园建设首先需要建立稳定高速的网络基础设施,包括校内局域网、校际互联网和校外互联网三个层面。

通过面向未来的网络的建设,实现信息的互通共享,为智慧校园的各项应用提供可靠的网络支持。

二、信息化平台建设1.校园管理信息化:建设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教职工信息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等,实现学生、教职工、教务等各个管理环节的信息化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2.教学信息化:建设在线学习平台、远程教育平台,支持网络课程的开设、教学资源的共享,提供全方位的教学辅助功能。

3.学生服务信息化:建设校园门禁系统、一卡通系统、考勤系统、校园电子图书馆等,方便学生进行课堂、宿舍、图书馆等场所的出入管理,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4.科研信息化:建设科研管理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等,提供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成果展示等功能,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共享。

三、智慧教室建设智慧教室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投资建设多媒体教室,配备电子白板、投影仪、电脑等设备,为教师授课提供更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同时,智慧教室还应该具备录播、直播、远程教学等功能,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异地教学的便捷化。

四、数据安全保障智慧校园建设需要处理大量敏感信息,数据的安全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建设安全防护系统,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攻击测试,及时修补漏洞,保障信息的安全和稳定。

五、智慧校园应用推广智慧校园建设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将智慧校园的应用推广到实际教学和管理中。

通过组织培训和推广活动,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和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将智慧校园的理念融入到学校的日常工作中。

教育部关于同意设置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的函

教育部关于同意设置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的函

教育部关于同意设置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4.05.31•【文号】教发函〔2024〕110号•【施行日期】2024.05.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同意设置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的函教发函〔2024〕110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报请批准设置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的函》(粤府函〔2023〕303号)收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以及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议结果,经教育部党组会议研究决定,同意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学校标识码为4144010833;同时撤销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建制。

现将有关事项函告如下。

一、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为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由你省领导和管理。

二、学校要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学校专业设置按我部有关规定办理,同意首批设置现代精细化工技术、合成生物技术、软件工程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产品设计、现代物流管理等6个职业本科专业。

四、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20000人。

望你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引导学校注重内涵发展,坚持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加强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研究和模式探索,科学规划专业布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产业发展、技术变革和社会人才需求紧密对接,促进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广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教育部2024年5月31日。

智慧校园详细解决方案

智慧校园详细解决方案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2017年11月一、数字校园建设目标在国家教育行业信息化的政策背景下,数字校园的建设水平体现了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程度,也反映了决策者的对现代教育发展趋势高瞻远瞩的水平;更是衡量学校办学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关于“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

利用先进网络和信息技术,整合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高等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要求,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开展本期数字校园建设。

实现学校信息化跨越式发展,充分提升学校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数字校园建设的主要目标是:1.实现校园内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和科研水平;2.实现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的合理规划、合理分配、合理利用;3.提高学校管理过程和管理系统的质量、效益、效率;4.保证资源和服务的可靠性、安全性、科学性。

二、信息化现状和需求1.信息化现状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学校完成建立校园骨干网络建设。

已经完成部分应用系统建设,这些信息化建设内容在学校取得了许多很好的实际应用效果,也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传统的信息化建设存在以下问题:1.存在信息孤岛,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等系统及数据各自独立,部门数据不能有效及时交互,导致财务收支存在漏洞。

➢新生数据不能及时同步到各部门,导致各部门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学籍变动、人事变动,信息缺乏互通,造成财政收支漏洞;➢学生处和后勤部门信息不统一,学生突发状况很难处理;➢……2.缺乏校园信息化集中应用与展示平台,各自独立的应用系统导致缺乏协同工作能力,也缺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能力.重管理轻服务,为师生提供的信息服务没有良好的应用体验。

➢学生入学时:对于报到注册流程不能及时获取,迎新现场无序;➢学生在校时:各类申请服务需要填写大量的重复信息,十分繁杂;➢学生离校时:不清楚离校手续审批情况,仍然需要到每个业务部门排队盖章;➢老师年底时:年终总结填写,仍要到各个系统去统计自己的工作量、科研情况,不能通过系统统一获取和生成;➢……3.单个部门的信息系统(如教务管理、图书馆管理、资产管理等),很难站在自己这个信息集上,进行整个学校的全面信息查询和决策分析,各个应用系统能够发挥的效益没有更好地利用和挖掘。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院智慧校园建设规划(2017—2021)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院智慧校园建设规划(2017—2021)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院智慧校园建设规划(2017—2021)“十三五”时期,是广东轻工职业技术院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学质量,提高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高职院校的关键时期。

教育信息化是学校实现这一总目标的重要发展战略,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将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学校深化改革和教育创新的突破口。

为实现学校教育信息化,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等文件的精神和要求,结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发展目标及建设需求,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回顾(一)基本情况“十二五”期间,学校抓住机遇,按照规划顺利地完成了各项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了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

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服务、数字资源和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等方面提供信息化支撑,2011年底学校被批准成为“教育部、财政部网络数字化学习分中心”,2012年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以上成绩的取得,为我校“十三五”教育信息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重要成果“十二五”期间,学校信息化建设取得的主要进步和成效如下:1、IT基础设施更加改善校园网的硬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核心网的性能得到增强,学生用户带宽从512Kbps提升到最大4Mbps,两校区互联带宽由1.5G增加到2G,互联网出口带宽由2134M增加到16134M。

数据中心机房配置了高性能刀片中心、小型机,现有PC服务器40多台,网络存储容量80TB。

数据中心以虚拟化方式为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包括用1000多个云桌面改善公共教学环境。

2023-职院智慧校园整体规划建设方案-1

2023-职院智慧校园整体规划建设方案-1

职院智慧校园整体规划建设方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大众对于学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现代化、智能化的校园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高校的目标。

职院智慧校园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布局,旨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教育智能化、管理智慧化、服务人性化,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

接下来,本文将以“职院智慧校园整体规划建设方案”为目标,分步骤来阐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一、明确智慧校园的整体规划作为一项整体规划的工程,智慧校园建设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

首先,我们需要在模拟、实验、研讨等多个领域中,明确所需的信息化技术和设施设备,并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

同时,我们还需要结合职院的特点和发展定位,明确智慧校园的发展方向,如建立完整的信息化教学体系、构建一站式学生服务平台、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校园等。

只有制定出科学、可行的规划,才能顺利地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二、推进信息化设施建设理想的智慧校园需要全面、高效的信息化设施作为支持,这一方面需要扩容、升级现有的学校网络设施、实现网络和设备的无缝对接,更需要加强安全防范,确保教育信息的安全可靠。

另一方面,需要统筹规划硬件设施,如智慧教室、智慧楼宇、智慧园区、智慧图书馆等,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满足师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三、构建一流的教学模式智慧校园的建设不仅是设施的建设,更是一种教育模式的全面升级。

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作用,拓展教学空间、创新教学形式,形成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环境。

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改变传统的线性教学方式,开设互动、实践性实验课程,深化教学效果。

四、建设一站式学生服务平台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在实现教育智能化的同时,也要实现服务人性化。

因此,我们需要建设一站式学生服务平台,整合学生管理、就业服务、校园信息等各类服务信息,引进智能技术,可通过智能终端、APP、网络等各类渠道向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如导师咨询、心理疏导、成绩查询、课程管理等。

基于职业院校治理模式的智慧校园设计与实践——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基于职业院校治理模式的智慧校园设计与实践——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化建设中心,广东 广州 510300 ; 2.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摘 要:针对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缺乏顶层设计、统一规划,信息孤岛、重复 建设严重,重管理、轻服务,业务模式厚重等问题,立足“智能 + 职业教育”构建具 有“三大一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特色的智慧校园,深化信息技术在大学治理体 系、教育空间重构、精准育人、教育服务及教育创新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创新高职 院校智慧校园建设模式,实现共治共享、整体联动、一体化治理和提高办学资源获取 及应用效率的大学治理现代化体系。 关键词:智慧校园;三大一强;大学治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TP311 ;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950(2021)02 -0033 -06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现代职
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 2020 年)》《广东 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15—2020 建设规划》,确 立 了“ 以 信 息 技 术 为 支 撑 , 创 新 智 慧 校 园 建 设 ” 具体方向,国家标准(GB/T 3642- 2018)《智慧 校园总体框架》的出台,清晰地勾勒出高校智慧 校园建设包括智慧教学环境、校园管理、校园服 务、教学资源、信息安全等内容的总体架构[2-5]。 新时代下实现大学治理现代化,离不开信息技术 的融合、智慧校园的建设,遵循大学之道的基本 原理和高校办学规律,需按照时代要求探索中国 特色的大学治理现代化。
理体制的变革,建立大学教育治理能力高水平发 展, 是 大 学 治 理 现 代 化 必 然 要 求[9]; 沙 托 克 探
务咨询、IT 支撑等的完善的呼叫中心服务,通 过智慧的手段为全校师生提供了响应快速、管理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及管理相关工作,加快我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以《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手册》、《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及与之相关的管理活动。

第三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管理坚持统一规划及资源共建、共享、实用的原则,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第四条凡建设、使用、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部门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项目申报第五条申报原则。

按照“自主建设、全校统筹、遴选立项、择优支持、边建边用、验收评议、持续应用”的原则组织申报。

第六条申报流程。

校级项目申报程序:二级学院推荐申报项目;教务处审核申报材料;专家评审;学校教学科研教授咨询委员会表决;校长办公会议审议;校内公示;公布立项项目。

省级项目申报参照校级项目申报程序,在已立项的校级项目中遴选;国家级项目申报参照校级项目申报程序,在已立项的省级项目中遴选。

第七条申报条件。

项目的第一申请单位须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主持人须具有高级职称,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有较强的团队组织能力,有比较充分的前期准备,能作为项目的实际主持者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

校级资源库项目以专业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省级、国家级资源库项目根据申报文件确定专业群或专业等研究范围。

第三章项目立项第八条评审原则。

采用同行专家评议、学校教学科研教授咨询委员会表决、校长办公会议审议、择优支持的原则进行评审。

第九条立项要求。

经公示无异议者进行立项。

立项项目要按时间要求及时提交任务书等立项材料,按时保质完成建设任务。

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联合对立项项目每年定期进行督促和检查,项目主持人应及时向教务处报告项目研究的进展情况。

第十条立项项目要对项目研究计划、主要人员作重大调整、变更或要求中止项目者,必须由项目主持人提出书面申请,研究团队主要成员共同签名,经教务处报学校或上级有关部门审批同意。

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是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

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主要包括远程教育平台建设、物联网技术应用、数字校园建设、数据安全保障等方面。

一、远程教育平台建设职业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与现代科技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远程教育平台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步骤。

建设远程教育平台,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学生学习时间的灵活安排。

建设远程教育平台需要从平台选型、开发、上线和运维等方面进行规划。

1、平台选型:应根据成本、性能、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选择,具体可以选择开源或商用平台。

2、开发:搭建系统架构、数据库设计、接口开发等方面进行开发。

3、上线:进行系统测试、功能上线等方面进行操作。

4、运维:进行系统监测、维护等方面进行管理。

二、物联网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是当前最先进的技术之一,将其运用于职业院校可以实现对校园内物品、设备、人员的智能化管理,提升校园的安全性、便捷性和效率。

职业院校可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以下方面:1、智能门禁管理:应用智能门禁系统,实现学生进出校园的自动安全控制。

2、智能灯光系统:实现自动开关、调节亮度、颜色等功能,提升校园路灯、教室、宿舍等环境的舒适度。

3、智能设备管理: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学校各个设备的在线监控和远程控制,提高维修效率。

4、智能考勤管理:建立考勤实时监控系统,实现实时录入学生考勤信息,提升学生考勤记录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数字校园建设数字化校园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字化校园建设应包括以下方面:1、数字化教室:应用多媒体技术、智能电子白板、互动式教学终端等设备实现信息化课堂。

2、数字化实验室:应用虚拟实验技术、多媒体设备等建设数字化实验室,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3、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数字化图书馆,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数字化阅读资源和自主学习环境。

4、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校园信息化、办公自动化、教务自动化、财务自动化等方面的管理。

智慧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智慧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智慧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的进步,智慧校园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智慧校园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升高校的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的效率和质量。

智慧高校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打造一个信息互通、服务高效、智能化管理的智慧高校,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满意度,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原则(1)技术先进性原则: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确保智慧高校的建设具备科技先进性。

(2)可持续发展原则:建设过程中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实现智慧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3)用户体验原则:以提升用户体验为核心,完善智慧高校的功能和服务,满足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各类用户的需求。

(4)开放共享原则:注重智慧高校内外的信息共享和合作,促进智慧校园建设的融通发展。

三、智慧高校建设的关键要素1.网络基础设施(1)构建高速、稳定、安全的校园网络,满足教职员工和学生对网络资源的需求。

(2)建设无线网络覆盖全校,实现移动学习和移动办公的便利。

(3)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保护校园网络的信息安全。

2.智慧教育(1)建设智慧课堂,融合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学效果。

(2)推广在线教育平台,提供在线课程和学习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3)推动学生信息化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3.智慧服务(1)建设智能图书馆,实现图书借阅、检索等功能的自助操作,提供更便捷的图书服务。

(2)推广智慧校园卡,实现一卡通功能,包括消费、门禁、考勤等,提升校园管理效率。

(3)建设智能餐厅、宿舍等,提供智能化的生活服务。

4.智慧管理(1)建设综合信息平台,集成各类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共享。

(2)推动教务系统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升级和优化,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3)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校运营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四、实施路径1.建设规划:制定智慧高校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建设的重点和目标。

职教城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职教城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职教城智慧校园建设方案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智慧校园已经成为了许多学校发展的重点。

作为一所职业教育学校,职教城更应当将智慧校园建设作为全方位、全流程的目标。

下面,我将从硬件设施、软件平台、信息管理、教育教学四个方面,提出职教城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一、硬件设施硬件设施是智慧校园建设中最基础的方面,包括数字化建筑、网络及设备、物联网设备等。

职教城要建设智慧校园,需要通过全校范围内的布置,合理选用成熟的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创造良好的学习与教学环境。

硬件设施包括以下方面:1.数字化建筑:包括智能楼宇、智能教室、智能宿舍、智能食堂等,通过各种传感器、数据采集和研发技术,对建筑物进行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改造。

2.网络及设备:建设高效可靠的智慧校园网络,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提供全面、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服务。

同时,建设多元化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IT设备,包括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等。

3.物联网设备:职教城应在校园内布置大量物联网设备,包括智能门禁、智能安防、智能照明、智能教学、智能体育等,增强校园安全性和管理性,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软件平台软件平台是建设智慧校园的核心,是各种智能设备和信息采集终端的运行核心。

为了实现职教城建设智慧校园,需要建立完善的软件平台,包括如下方面:1.智能设备平台:建立智能设备管控平台,将各种设备整合进一个软件平台,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检测、预报、故障处理等重要管理服务。

2.教学管理平台:建设信息化的教务管理、教学管理、实训管理、师资管理等教学管理体系和平台,覆盖学业管理、成绩管理、教学课表、实训方案、课程资源库等多方面,以实现教学管理的全面协调。

3.校园管理平台:建立校园管理的体系和平台,以实现各项业务管理、技术支持、运维保障等的协调性和统一性,达到整体管理的优势。

三、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建设智慧校园的基础,包括信息共享、信息流通,信息整合和处理等。

高校高职智慧校园整体建设方案

高校高职智慧校园整体建设方案
5G与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
5G和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智慧校园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网络连接和数据传输服务,推动智慧校园 的进一步发展。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挑战应对
随着智慧校园建设的深入推进,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未来需要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和隐私保护 技术研究,确保智慧校园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用户数据的安全可控。
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 实现校园信息服务的随 时随地访问。
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高校 进行智慧校园建设。
02
技术发展
01
政策推动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 的不断成熟,为智慧校园建设提
供了有力支撑。
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 实践探索: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智慧校园建设实践,并 取得了一定成果。
定义
智能化
感知化
物联化
移动化
智慧校园是指通过云计 算、大数据、物联网、 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构 建智能化、感知化、物 联化、移动化的新型校 园环境与综合信息服务 平台。
通过智能感知设备和技 术,实现校园各项服务 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 对校园环境、设备、人 员等的全面感知。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 校园内各种设备、系统 的互联互通。
开放性原则
构建开放、共享的校园环境,促进校内 外资源的高效利用。
可持续性发展
注重环保、节能,推动绿色校园建设, 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校园网络升级
提升网络带宽,优化网络架构,满 足大数据传输和处理需求。
物联网应用推广
部署智能感知设备,构建物联网平 台,实现校园环境实时监测与智能
控制。
云计算中心建设
注重用户体验

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校园已经成为了很多高职院校的发展趋势。

智慧校园建设可以让学校在管理上更加高效,教学上更加精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

以下是针对高职院校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一、建设智能化管理系统1. 实施一卡通系统。

将学生、教职工的身份信息、课表、考试成绩等信息录入到一卡通中,方便学生和教职工查阅和管理。

还可以通过一卡通开通消费功能,包括图书馆借阅、餐饮消费、门禁授权等。

2. 建立讲座/会议预约系统。

教职工和学生可通过该系统预约教学楼的讲座室和会议室,方便管理,避免同时使用造成的混乱。

3. 建立设备预约系统。

学生和教职工可通过该系统预约实验室、机房、图书馆等设备或资源,方便管理和协调。

4. 建立学生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该系统记录学生的缺勤、违纪等信息,方便教务部门管理学生。

5. 建立校园WiFi管理系统。

通过该系统可以对校园WiFi 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监控,对上网行为进行监管和限制。

二、智慧教学系统1. 实施智能化教学评估系统。

该系统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在线评估,并给出个性化建议。

同时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教学质量评估数据和反馈。

2. 构建MOOCs平台。

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提供高质量的在线课程资源。

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灵活的选择课程学习。

3. 实施数字化课堂。

在课堂上设置电子屏幕和表头,可以在课程讲解的同时展示相关的视频、图文信息等资源。

4. 引入在线问答平台。

让学生在课程学习和作业学习中,可以随时随地提出问题,获取答案。

三、智能化教学设施建设1. 建设智能化实验室。

在实验室中,引入智能实验设备和实验教学平台,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让学生在实验中更加方便和有效的掌握实验技能和知识。

2. 建设智能化教室。

在教室中设置大屏幕、投影仪、光电板等设施,提供多媒体教学环境。

3. 引入VR教学设备。

使用VR教学设备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探究式学习,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深入度。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校广东轻工业学院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校广东轻工业学院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校广东轻工业学院广东轻工业学院。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广东轻院”。

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高等专业教育学校。

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

广东省教育厅直接管理。

前身是创建于1933年的“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

至今已有77年的职业教育历史。

先后为社会培养了近6万名毕业生。

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学生18000多人。

xx年6月。

学校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评估结果为优秀。

xx年。

被列为省级示范性院校建设单位。

xx年。

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中文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英文名,Guangdong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

简称,广东轻院。

校训,德能兼备学以成之。

创办时间,1933年。

所属地区,广东省广州市。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理工。

学校属性,全日制普通专科院校。

办学条件。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年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高等专业教育学校。

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

广东省教育厅直接管理。

前身是创建于1933年的“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

至今已有77年的职业教育历史。

先后为社会培养了近6万名毕业生。

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学生18000多人。

xx年6月。

学校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评估结果为优秀。

xx年。

被列为省级示范性院校建设单位。

xx年。

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单位。

学校有广州和南海两个校区。

校园总面积1778亩。

校舍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100万元。

学校有实验实训场地面积148205平方米。

有145个实验实训室。

18个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

663个校外实习基地。

现在。

全校教职工1132人。

专任教师826人。

专业教师中有企业背景的占%。

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任教师总数的%。

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青年教师总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院智慧校园建设规划(2017—2021)“十三五”时期,是广东轻工职业技术院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学质量,提高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高职院校的关键时期。

教育信息化是学校实现这一总目标的重要发展战略,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将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学校深化改革和教育创新的突破口。

为实现学校教育信息化,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等文件的精神和要求,结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发展目标及建设需求,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回顾(一)基本情况“十二五”期间,学校抓住机遇,按照规划顺利地完成了各项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了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

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服务、数字资源和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等方面提供信息化支撑,2011年底学校被批准成为“教育部、财政部网络数字化学习分中心”,2012年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以上成绩的取得,为我校“十三五”教育信息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重要成果“十二五”期间,学校信息化建设取得的主要进步和成效如下:1、IT基础设施更加改善校园网的硬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核心网的性能得到增强,学生用户带宽从512Kbps提升到最大4Mbps,两校区互联带宽由1.5G增加到2G,互联网出口带宽由2134M增加到16134M。

数据中心机房配置了高性能刀片中心、小型机,现有PC服务器40多台,网络存储容量80TB。

数据中心以虚拟化方式为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包括用1000多个云桌面改善公共教学环境。

搭建了网络防火墙、WAF应用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备份与恢复和数字安防等系统来提高安全性。

2、信息化应用服务更加深入建立了涵盖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信息化平台,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化支撑与服务。

目前投入运行的校级应用系统90多个,其中包括新增的协同办公、数字迎新、档案管理、科研管理、“i广轻”移动校园等10多个重要应用系统,更换了电子邮件、自主招生、数据采集和网络计费等系统,升级了校园一卡通、图书管理和财务管理等系统。

建立了学校数据标准和编码规范,初步实现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信息门户、数据交换与共享,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集成、整合和优化,提高了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

3、数字化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十二五”期间,学校建成了专业录播室,搭建了精品课程网、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平台、优秀教学成果讲堂、高职公共基础课多元化自主学习平台。

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33门,校级精品开放课程39门,校级网络课程256门。

拥有丰富的数字图书资源,电子资源数据库共23个,电子图书7TB、电子期刊8千多种。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公共教学资源进行了实际教学。

(三)存在问题“十二五”期间,学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信息化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目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1)缺乏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信息化建设处于难以控制的状态;(2)应用系统建设分散,总体集成和数据分析及利用较弱;(3)信息化与教育教学“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不够深入;(4)信息化推动机制建设滞后于系统建设,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尚未理顺;(5)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尚需加强,学校网络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二、机遇和挑战1、新形势:建设一流高职院校成为学校战略目标在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促进现代职业教育服务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保就业、惠民生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制度性安排”。

《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指出:“紧密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加快建立与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相匹配、与社会充分就业相适应、富有生机活力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完善国家资助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把广东建设成为职业技术教育强省”。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强校工程”(2016-2020年)建设规划》提出:“紧密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广东省高职教育“创新强校工程”战略部署,强调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与协同创新、建设一流高职院校和品牌专业,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基础能力提升、管理水平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对外交流与合作、学生中心地位提升工程等8大类、39个项目建设,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职院校”。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转型、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重点和热点。

信息化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和支撑平台,是连接联通校内外国内外的重要通道和纽带,是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强校、引领、特色发展和国际化的新机遇与必然选择。

2、新技术:新IT催生信息化建设新模式以信息技术为本质的传统IT,已经发展到了以移动应用、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为主要要素的新IT,新IT的本质是智慧应用。

新IT 以服务化、智能化、自适应、随需而变为主要特征,正在重塑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模式,推动着信息化向着更加智慧化,个性化和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

因此,以“云、大、物、移、智”为特征,以智慧应用为代表的教育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

以互联网+教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以智慧校园建设为抓手,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为重点,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强校战略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最佳实践路径。

3、新挑战:信息化建设需要方法和机制创新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孤岛”、“烟囱”等问题,表面上是技术问题,本质上是管理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转变信息化的管理和建设方式,需要一套全新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指导,使信息化建设从局部规划和设计向全局规划和顶层设计转变,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实现信息系统集成整合、信息资源共享的必由之路和关键一步,是保证信息化建设质量更好、建设效率更高、建设费用更低的重要举措和科学方法。

业务数据是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核心,但过去大家往往更关心如何通过信息系统固化和优化业务流程,实现业务的电子化处理。

随着大数据等技术的成熟,信息化建设的重心将逐步从信息技术向数据技术转化,从以流程为中心向以数据中心转化,未来信息化建设的重心将是如何对组织内外部的数据进行深入、多维、实时的挖掘和分析,以满足决策层的需求,推动信息化向更高层面进化。

面对这些挑战和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十三五”期间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将出现诸多新的特点,这些新特点将成为未来几年的“新常态”。

信息化应用将进入发展阶段转型的关键期,信息化建设的技术、理念、理论、模式,以及评价标准等都已发生或将发生重大变化,需要用全新的理念和方法去筹划。

因此,面对“新常态”,“十三五”期间的信息化应用不能再沿用原有的发展模式,而是要突破发展惯性和路径依赖,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探索发展的新动力,不断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和基业长青。

三、指导思想“十三五”时期,学校信息化建设将以学校“三大一强”发展战略为统领,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方向,以智慧校园建设为落脚点,按照“教育为本、整合共享、融合创新、前瞻开放”的原则,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作用,通过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解决教育问题,实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模式、服务模式、治理模式的变革,持续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治理水平;实现学校“人才强校、创新强校、特色强校、质量强校”的发展战略,打造具有轻工特色、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开放性大学。

学校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推手、帮手、抓手、助手、旗手”作用,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是发挥教育信息化的“推手”作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学校的双创工作,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二是发挥教育信息化的“帮手”作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师生素质;三是发挥教育信息化的“抓手”作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校管理服务以及各类业务的融合和发展,提升学校管理服务水平;四是发挥教育信息化的“助手”作用,推动学校教育成果的转化,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五是发挥教育信息化的“旗手”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将学校打造成为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应用高地,促进学校的国际化发展。

四、战略定位教育信息化是学校“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建设方面,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动力,是实现国际化战略和人才战略重要保障,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信息化将作为推动学校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方法、途径和平台,通过建设智慧校园为学校各类业务提供技术、平台、信息化人才的支撑,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打造学校新优势、新空间,形成新气象,引领职业教育全面发展和创新发展。

五、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三大一强一平台”的信息化整体架构,为学校教育事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智慧型的信息化服务。

战略助推学校建设“轻工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增强,现代教育治理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建成中央电教馆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实验校,省级智慧校园,培育2个省级智慧教育项目,完成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目标,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颇具影响力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应用典范。

(二)具体目标——构建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

建成覆盖10个专业群、开放共享的具有轻工特色的数字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提供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精英锻造等职业技术教育服务。

互联网+课程达到500门,建成9个高水平专业沉浸式VR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构建互联网+思政、互联网+素质教育、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打造在线名师工作室,开通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实现精致人才培养。

——形成基于大数据应用的高效信息化管理服务模式。

数字化校园应用更深入,移动互联网服务更丰富,人财物过程管理、服务保障、考核监督更完善。

整合资源与应用,实现系统的互联互通,基本消除“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实现业务流程优化和重组,构建网上服务大厅,营造高效管理、保障和督察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