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手少阴心经及其腧穴
手少阴心经五穴
手少阴心经五穴
一、少冲(井穴)
部位在手小指内廉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
证治热病烦满.上气.心痛.痰冷.少气.悲恐善惊.掌中热.胸中痛.口中热.咽中酸.乍寒乍热.手挛不伸.引肘腋痛.针灸针入一分.可灸三壮.
二、少府(荥穴)
部位在小指本节后陷中.平直劳宫.
证治烦满少气.悲恐畏人.掌中热.臂酸.肘腋挛急.胸中痛.手卷不伸.
针灸针入二分.可灸七壮.
三、神门(俞穴)
部位在掌后兑骨之端陷中.
证治疟.心烦甚.欲得饮冷.恶寒则欲处温中.咽干不嗜食.心痛数噫.恐悸.少气不足.手臂寒喘逆身热狂悲狂笑.呕血.上气遗溺.大小人五痫.
针灸针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七壮.炷如小麦大.
四、灵道(经穴)
部位在臂内下廉.去掌后横纹后一寸五分.
证治心痛.悲恐相引螈肘挛.暴喑不能言.
针灸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五、少海(合穴)
部位在肘内廉横纹头尽处陷中.曲手向头取之.
证治寒热齿龋痛.目眩发狂.呕吐涎沫.项不得回顾.肘挛.腋胁下痛.四肢不得举.
针灸针入五分.不宜灸.
按∶以上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为心本藏之井木.荥火.俞土.经金.合水五穴.乃扁鹊所增.本输篇并未记载.然神门一穴.照子午流注甲己日卯时针之.治大小人痫证有特效.(仙)用
针数十年.心本藏九穴.仅取神门一穴.余八穴未曾一次取用.盖尊经旨.外经病而内不病.独取其经于掌后兑骨之端之正义.兑骨即掌外侧腕后高起之踝骨.手踝骨向内转.踝内侧骨有空即神门穴.踝骨上另有一空即养老穴.经称此骨名兑骨.兑有内通之义.向内一转则神门养老两孔穴皆开.与足内外踝之顽梗不开无穴可取者.迥然不同.故别其名曰兑骨.继起针灸家多书作锐骨.义未妥.。
经络腧穴学(含穴名释义)-手少阴心经
语,肘关节神经麻痹或疼痛; 【刺灸法】 刺法: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前臂及
手指放散。 针刺时避开尺动、静脉。 灸法:艾炷灸1~3壮,艾条灸10~15分钟。
2019/7/8
小结: 1 取穴要点:主要掌握肘横纹头、尺侧腕屈肌腱等解剖
标志。 2 主治重点:
神志病:少海治疗癫狂善笑,手颤健忘;通里治疗暴 喑心悸,悲恐;神门治疗一切神志病;少府治疗善笑, 悲恐善惊;少冲治疗癫狂。 血证:通里治疗妇人经血过多,崩漏;神门、少冲治 疗大便脓血、吐血
2019/7/8
33
【取法】
仰掌,在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当神
门与少海连线上,腕横纹上1.5寸处取穴。
【穴名释义】通,通达,通畅。里,邻里。 以其能通达手少阴太阳之里也。
【特异性】
手少阴经之络穴。
【功用】
清热安神,通经活络。
2019/7/8
18
通里 Tongli( HT 5 )
【主治病症】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眩晕,神经衰弱,癔病性失
五输穴之荥穴,五行属火
【功用】
清心泻热,理气活络。
2019/7/8
27
少府 Shaofu( HT 8 )
【主治病症】 1.循环系统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
心律不齐;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癔病,肋间神经痛,臂神经痛; 3.妇产科系统疾病:阴道及阴部瘙痒症,月经过多。 【刺灸法】 刺法:直刺0.3~0.5寸,局部胀痛。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穴名释义】神,指心神及人身之阳气。门,出入
十二经络学习(5):手少阴心经及心经上的原穴、洛穴和输穴
十二经络学习(5):手少阴心经及心经上的原穴、洛穴和输穴手少阴心经循行部位及分布手少阴心经从心中开始,向下过膈至小肠,支系向上过咽抵于目,由心过肺斜入腋下,沿上肢内侧后缘,向下出于小指末端,接手太阳小肠经。
手少阴心经分布于人体腋下、上肢内侧后缘、手掌及手小指桡侧,循行9个穴位,首穴为极泉,末穴为少冲。
其中有1个穴位在腋窝部,其余8个穴位则分布在上肢掌侧面的尺侧。
手少阴心经的循行路线分支手少阴心经,起始于心中,出属与心相连的血管等组织,下行经过膈肌,联络与本经相表里的小肠。
它的支脉,从心系的脉络分出,上行夹食管,而与眼球内连于脑的系带相联系。
它的主干,再从心系的脉络分出,上行至肺,横出腋下,沿上臂内侧后缘,走行在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之后,到达肘窝,沿手臂内后侧,直达掌根豌豆骨部,进入掌内后缘,沿小指的桡侧缘至小指末端,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交接。
主治病症手少阴心经的主治疾病心经主要承担“心主神明”的功能,主要管理与心脏有关的问题,原发性的心脏病以及情志方面的疾病,比如各种抑郁、焦虑、神志失常、癫狂以及由于心情而出现的失眠、悸、头痛等问题,都可以通过调养心经进行缓解。
本经经脉变动异常可出现的病症有:咽干,心痛,渴而欲饮,这是由于前臂经脉所过部位气血阻逆而发生的症状。
本经主心所生的疾病:眼睛发黄,胸胁疼痛,上臂内侧后缘疼痛、厥冷,掌心反而发热。
调理方法按揉极泉穴极泉穴,这是一个解郁的大穴。
假如大家因为情志因素出现心悸心慌,就可以弹拨极泉。
极泉在腋窝顶点,这里聚集着各种血管,大家可以把食指和中指并拢,伸入腋窝内按揉。
这样做可以帮我们宽胸理气、通经活络,缓解心烦心痛以及肩臂疼痛等症状。
睡'子午觉'“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子时是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1点,正是阳气将尽的时候,前面我们讲过,这时候是胆经当令,大家要上床就寝。
至于午时,是中午11点钟到下午1点,这时候阳气最盛,阴气衰弱,但这个时候也开始慢慢转阴了,阴阳转换。
针灸学课件:第五节 手少阴心经
小指挛痛,遗尿,小便不利,阴痒。 • 【现代用法】心绞痛,心律不齐,癔
病,手指挛急,小儿遗尿等。
少冲 HT9 (井穴)
• 【定位】在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 【刺灸法】浅刺0.1寸,三棱针点刺。 • 【功效】清热熄风,宁神醒脑。 • 【主治】心悸,心痛,热病,癫狂,昏厥。 • 【现代用法】中风,休克,小儿惊厥,癔病,
• 【刺灸法】张口,直刺0.5-1.0寸。留针时 应保持一定的张口姿势。
• 【主治】耳聋,耳鸣,牙关不利,齿痛。 • 【现代用法】聋哑,中耳炎,下颌关节功
能紊乱等。
手太阳小肠经腧穴歌
• 手太阳经小肠穴; • 少泽先行小指末; • 前谷后溪腕骨间; • 阳谷需同养老列; • 支正小海上肩贞; • 臑俞天宗秉风合; • 曲垣肩外复肩中; • 天窗循次上天容; • 此经穴数一十九; • 还有颧髎入听宫。
颔肿颈痛,痫证。 • 【现代用法】尺神经疼痛、麻痹,
齿龈炎等。
肩贞 SI9
• 【位置】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 腋后纹头直上1寸。
• 【刺灸法】直刺0.5-1寸。不宜向胸侧 深刺。
• 【主治】肩胛痛,手臂不举。 • 【现代用法】上肢瘫痪,肩关节周围
炎等。“肩三针”
臑俞 SI10
• 【位置】在肩部,当腋后纹 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 【主治】热病,小便赤,耳鸣,
头痛,手指麻木。 • 【现代用法】突发性耳鸣耳聋,
发热等。
※后溪 SI3 (输穴、八脉交会穴)
• 【位置】当第五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 肉际凹陷中。
• 【刺灸法】直刺0.5-1寸。或透刺合谷。
手少阴心经、腧穴讲义
手少阴心经、腧穴大纲要求: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月俞穴的定位和主治(共9穴)要点:极泉、少海、通里、阴郄、神门、少冲一、手少阴心经循行:1.起于心,下络小肠2.支脉,上行连接目系3.直行支脉,从心上肺,走腋窝,经上肢内侧之后缘,止于少冲穴。
考点:在胸部无穴位的是----心经1.极泉【定位】在腋区,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极泉穴主治】①心痛、心悸等心疾(对应心脏,自然治心疾)②胁肋疼痛③肩臂疼痛、肘臂冷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经络所行)④瘰病(特殊记忆一腋下淋巴结肿大)⑤上肢针麻用穴―-联系合谷穴,扶突穴之针麻【操作】避开腋动脉,直刺或斜刺0.5-0.8寸。
2.少海合穴【定位】在肘前区,横平肘横纹,肱骨内上髁前缘【少海穴主治】①心痛、癔症、癫狂、痫证等心病、神志病(心经之穴)②肘臂挛痛,麻木、手颤(腧穴所在,主治所及)③头项痛,腋胁痛(经络所行,主治所及)④瘰病(特殊记忆,极泉亦治,腋下淋巴结肿大)【操作】直刺0.5〜1寸。
手少阴心经---少海,手太阳小肠经---小海3.通里络穴【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通里穴主治】①心悸、怔忡等心病(心经之穴,自然治心脏问题)②舌强不语、暴喑等舌窍病证(心开窍于舌)③肘臂挛痛、麻木、手颤等上肢病证(腧穴所在主治所及)【操作】直刺0.5〜1寸。
4.阴郄郄穴【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主治】①心痛、心悸、惊恐等心病(心经之穴,自然治疗心疾)②吐血,衄血等血证(郄穴治急证,阴经郄穴主血证)③骨蒸盗汗(汗为心之液)【操作】直刺0.3〜0.5寸。
心绞痛主穴:二戏贪官失眠主穴:三阴照百会,神脉安眠5.神门输穴;原穴【定位】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神门穴主治】①心痛、心烦、惊悸、怔忡等心疾(天职)②不寐、健忘、痴呆、癫狂痫等神志病(心主神明)③胸胁痛(经络所行,主治所及)【操作】直刺0.3〜0.5寸6.少冲井穴【定位】在手指,小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主治】①心悸、心痛等心病(心经之穴治心病)②癫狂、昏迷等神志病(心主神明)③目赤④热病(井穴大多能泻热)⑤胸胁痛手少阴心经穴位:第十二单元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大纲要求: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月俞穴的定位和主治(共19穴)要点:少泽,后溪,养老,支正,天宗,颧髅,听宫一、手太阳小肠经循行:1.起于小指尺侧端之少泽穴一沿上肢后外侧上行,绕肩胛,交大椎穴一入缺盆,络心一下行属小肠2.支脉:从缺盆分出,沿颈部,上面部,到目外眦一入耳,止于听宫穴3.另一支脉从颊部分出,至目内眦考点:既到目内眦,又到目外眦的是小肠经!三、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1.少泽井穴【定位】在手指,小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少泽穴主治】①肩臂后侧痛、小指麻木疼痛等上肢病证(循行)②乳痈、乳少等乳疾(催乳要穴!特殊记忆)③昏迷、癫狂等神志病证(井穴共有功效)⑷头痛、目翳、咽喉肿痛、胬肉攀睛、耳聋耳鸣等头面五官病证——(经络所行主治所及)【操作】斜刺0.1寸,或点刺放血;孕妇慎用。
《黄帝内经》骨灰级5:十二经脉之“手少阴心经”,图文详解!
《黄帝内经》骨灰级5:十二经脉之“手少阴心经”,图文详解!阴阳和经脉是《黄帝内经》中的最核心,人体一共12经脉,连接了五脏六腑和重要腧穴,就像是人体的12道生命线。
难怪有人说,熟练并领悟了人体12经脉,等于领悟了中医精华的一半!接下来我们根据《内经》就12经脉详细解说,学好这12课,将终身受益,一定要耐心!这是十二经脉第5课:心经。
一. 心经组成起始于心中,从心出来以后就联属于心的脉络,然后就向下贯穿横膈膜,而联络于与本经相表里的脏腑--小肠腑。
支脉:从心的脉络向上走行,并挟行于咽喉的两旁,此后再向上行而与眼球连络于脑的脉络相联系。
它直行的经脉,从心的脉络上行至肺部,然后再向下走行而横出于腋窝下,此后再向下沿着上臂内侧的后缘走行,且循行于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络经的后方,一直下行而至肘内。
再沿着前臂内侧的后缘循行,直达掌后小指侧高骨的尖端,并进入手掌内侧的后缘,再沿着小指内侧到达小指的前端,而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衔接二.心经腧穴极泉穴:腋窝正中,脉动脉搏动处。
青灵穴:申臂,确定少海与极泉位置,从少海沿两者连线4横指处。
少海穴:屈肘90°。
肘横纹内侧端凹陷处。
灵道穴:仰掌用力握拳,沿小指侧肌腱的内侧缘,从腕横纹向上2恒指处。
通里穴:仰掌用力握拳,沿小指侧肌腱的内侧缘,从腕横纹向上1横指处。
阴郄穴:仰掌用力握拳,沿小指侧肌腱的内侧肌,从腕横纹向上0.5寸处。
神门穴:微握掌,另手四指握住手腕,屈拇指,指甲尖所到凹陷处。
少府穴:握拳,小指尖所指指骨缝中。
少冲穴:伸小指,沿指甲底部与指桡侧引线处交点处。
三.心经病症外邪入侵心经,会出现咽喉干燥,头痛,口渴而想要喝水等症状,这样的病证就叫做臂厥证。
四.心经强弱心经经气亢盛:其寸口脉的脉象要比人迎脉的脉象大两倍。
心经经气虚弱:其寸口脉的脉象反而会比人迎脉的脉象小。
五.治疗方法手少阴心经上的腧穴主治心脏所发生的疾病:眼睛发黄,胁肋疼痛,上臂及下臂的内侧后缘处疼痛、厥冷,掌心处发热、灼痛。
5手少阴心经及其腧穴-针灸学
神志病
外经病
➢不寐,多梦,癫狂, ➢ 肘臂痛,掌心热。 痫证,小儿高热惊 厥。
特殊作用
少海瘰疬。
通里舌强不 语、暴哑。
阴郄急症、 盗汗。
神门失眠。
操作要点
• 极泉避开动脉针刺。
12 34
思考题
患者孙某,女,59岁。
主诉:发作性心悸、憋闷3年,加重1天。
患者3年来,每于劳累及情绪波动时出现心悸、憋闷,可自行缓 解。 西医诊断为冠心病。1天前因收拾房间出现心悸、憋闷加 重,经口服硝酸甘油等略缓解,伴气短乏力,舌质黯,苔薄黄, 脉弦细。
注释
(1)心系——是指心与其他脏器相连的组织。 (2)(挟)咽——即指咽喉。 (3)目系——指眼球联系于脑的部位。 (4)掌后锐骨——指腕骨之豌豆骨部。
8
白话文
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向下通
过横膈,联络小肠。
上行支脉,从心系向上,沿咽
喉至目系。
其直行主干,从心系上行至肺,
再向下浅出腋下,沿上臂内侧 后缘到达肘窝,沿前臂内侧后 缘至掌后腕豆骨部,进入掌内, 沿小指桡侧至末端,与手太阳 小肠经相接。
第五节 手少阴心经及其腧穴
中医药大学 卢老师 P49
目录
1 案例导入
2 本经循行
3 主要病候
4 主治概要
5 本经腧穴
6
小结
7 思考题
案例分析
患者孙某,女,59岁。 主诉:发作性心悸、憋闷3年,加重1天。 患者3年来,每于劳累及情绪波动时出现心悸、憋闷,可
自行缓解。 西医诊断为冠心病。1天前因收拾房间出现 心悸、憋闷加重,经口服硝酸甘油等略缓解,伴气短乏 力,舌质黯,苔薄黄,脉弦细。 讨论:诊断、治法、处方、操作
手少阴心经:经络循行图、穴位图、用药歌诀及主治疾病
手少阴心经:经络循行图、穴位图、用药歌诀及主治疾病手少阴心经午时(中午11:00~下午1:00)气血流注于心经,称「手少阴心经」,专家提醒我们,中午不宜剧烈运动,就是担心在心经气血充盈时,造成血脉运行紊乱,血不归经,因此应适度休息,但午睡不宜过久。
解决情志方面的问题,主心理,思虑,神智,睡眠,感情纠葛等。
是调解心理,安定神智的经络。
1、手少阴心经主要症状主治病候:心血管病:冠心病、心绞痛、心动国缓。
神经及精神疾病:失眠健忘、神经衰弱。
其他:经脉所过的肌肉痛。
虚症:胸闷、脸发红、四肢沉重、易疲倦、气血不良、胸痛、心悸亢奋、语言障碍等。
实症:呼吸不畅血液循环不良引起的头痛、口干口苦、掌心发热等。
2、手少阴心经用药歌诀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
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合来大有功。
玄胡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
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
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3、手少阴心经经络循行图4、手少阴心经穴位歌诀图5、手少阴心经取穴视频详解6、手少阴心经穴位(9穴)手少阴心经起于极泉穴、青灵、少海(合)、灵道(经)、通里(络)、阴郄(郄)、神门(输、原)、少府(荥)、止于少冲穴(井)、共9穴。
1.极泉穴:在腋窝中点。
可以探查是否有心血管疾病。
预防心血管早期的疾病、调节心率,治疗两肋疼。
探知心血管功能的要穴。
方法:用大拇指点按极泉穴然后拨动一下小筋,就会有电麻感(通的)痛而不麻(血管有淤阻)不痛不麻(供血不足)预防心梗、心绞痛。
2.青灵【定位】臂内侧,在极泉穴与少海穴的连线上,肘横纹上3寸,肱二头肌的尺侧缘;举臂,在少海与极泉的连线上,少海上3寸,肱二头肌的尺侧沟中【功能】理血止痛【主治】①头痛,振寒,目黄;②胁痛,肩臂疼痛。
3.少海穴:肘横纹边沿处(靠里)。
是心经的合穴。
合治内腑对心脏的调节很好。
属水(水在五行中是属肾)多梦叫心肾不交,就会造成五心烦热,踏实不下来。
可调节心脏,交通心肾,减缓心律,减缓心率降低血压。
手少阴心经穴位图--经络知识
1、穴位图:图1手少阴心经穴位图图2手少阴心经脉循行图2、经脉循行: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连系的部位),过膈,联络小肠。
“心系”向上支脉:挟咽喉上行,连系于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心系”直行的脉:上行于肺部再向下出于腋窝部(极泉)沿上臂内侧后缘,行于手太阴和手厥阴经的后面,至掌后豌豆骨部入掌内,沿小指内侧至末端(少冲)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图2)3、主要病候: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胁痛、上臂内侧痛、手心发热等。
主治心、胸、神经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常用腧穴:图3 手少阴心经穴位少海HT3 合穴位置:在肘横纹尺侧端,当肱骨内上髁与曲泽穴之间。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责要静脉,尺侧下副动脉,尺侧返动、静脉。
分布着前臂内侧皮神经。
阴郄HT6 郄穴位置: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骨腱桡侧缘,腕横纹(神门穴)上5分处。
血管和神经分布:血管、神经分布同灵道。
神门HT7 输穴原穴位置:在腕掌侧横纹尺侧部,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凹陷处。
血管和神经分布:血管、神经分面有灵道。
[参考资料]据报道,给犬注射垂体素造成垂体性高血压,针刺神门穴有明显的降压作用;针刺癫痫病人的神门、阴郄等穴,可使部分大发作的患者的脑电图趋向规则或使病理性脑电流电位降低。
少冲HT9 井穴位置:在小指桡侧,距指甲根角外上方1分处。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
分面着来自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手少阴心经(共9穴,图1)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该文章转自[中国太极拳网] 原文地址:/TJYJ/JLZS/2008/12/26/1257141001.html。
针灸笔记——手少阴心经
循行路线:起于腋窝的极泉穴→上肢内侧后缘→止于小指桡侧端
少冲穴
重点穴位:极泉
1.定位: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
主治:①上肢瘫痪、肩臂痛、胁肋疼痛②瘰疬刺灸:避开腋动脉,直刺或斜刺0.3~0.5寸.可灸
少海
2.定位:屈肘,当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①手臂挛痛、腋胁痛②心痛③瘰疬刺灸:直刺
0.5~1寸。
可灸
通里阴郗神门
3.定位:
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
腕横纹上1寸腕横纹上0.5
寸腕横纹尺侧端主治:
共性:①心悸怔忡
心痛心烦②健忘失眠癫狂痫③腕臂痛差异:④暴喑哑症
④吐血衄血④胸胁痛舌强不语
骨蒸盗汗刺灸:
直刺0.3
~0.5寸。
可灸少冲
4.定位:小指桡侧距指甲0.1寸。
主治:①心悸、心痛②癫狂、昏迷③热病
刺灸: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可灸手少阴心经
2022年8月19日12:17。
老年健康服务《手少阴心经腧穴》
本经单穴9个,起于极泉,止于少冲,重点穴6个。
极泉、青灵、少海、灵道、 通里、 阴郄、神门、 少府、少冲。
第一页原穴
【定位】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 肌腱的桡侧缘。 取法:于豌豆骨上缘桡侧凹陷中,在腕掌侧远 端横纹上取穴。 【主治】心痛,心烦,惊悸,痴呆,健忘, 失眠,癫狂,惊痫。 【操作】直刺03~05寸。
第二页,共五页。
手少阴心经腧穴
少冲 井穴
【定位】小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 方01寸。
【主治】①心痛,心悸,心烦,神昏。
②胁痛。
【操作】浅刺01~02寸;或棱针点刺出血。
第三页,共五页。
谢谢观看!
第四页,共五页。
内容总结
手少阴心经腧穴。本经单穴9个,起于极泉,止于少冲,重点穴6个。极泉、青灵、少海、 灵道、 通里、阴郄、神门、 少府、少冲。【主治】①心痛,心悸,心烦,神昏。谢谢观看
第五页,共五页。
手少阴心经及其腧穴
手少阴心经及其腧穴
一、静脉循行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连的组织);下行经过横膈,联络小肠,其支脉,从心系向上,夹食道上行,连于目系(眼球连接于脑的组织)。
其直行经脉,从心系上行到肺部,再向外下到达腋窝部,沿着上臂内侧后缘,行于手太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后面,到达肘窝,再沿前臂内侧后缘、至掌后豌豆骨部,进入掌内,止于小指桡侧末端。
图来自梁繁荣王华主编的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新世纪第四版
二、主要病候
心痛、咽干、口渴、目黄、协痛、上臂内侧痛,手心发热等症。
三、主治概要
1、心、胸、神志病心痛、心悸、癫狂痫等。
2、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肩臂疼痛、胁肋疼痛、腕臂痛等。
四、本经腧穴
本经共有9个腧穴,分别是极泉、青灵、少海、(合穴)、灵道(经穴)、通里(络穴)、阴郄(郄穴)、神门(输穴;原穴)、少府(荥穴)、少冲(井穴)。
附:手少阴心经经穴歌
九个腧穴是心经,起于极泉至少冲,
心病神志与血病,烦热悸汗皆可用,
极泉腋窝动脉牵,青灵肘上三寸见,
少海骨髁纹头间,灵道掌后一寸半,
通里掌后一寸间,阴郄五分在掌后,
神门横纹肌腱间,少府握拳小指尖,
少冲小指桡侧缘。
【以上内容均选自梁繁荣王华主编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针灸学》(新世纪第四版)略有改编】。
现代穴位临床:手少阴心经
现代穴位临床: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1.极泉定位: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
性能:喻最深的泉水。
宽胸宁神,清热止渴,活络止痛。
主治:内热,口干,烦渴,心痛,半身不遂,腋臭。
2.青灵定位:少海穴与极泉穴的连线上,肘横线上3寸,肱二头肌的内侧沟中。
性能:理血止痛,可改善心功能。
主治:口唇发青,心绞痛。
3.少海定位: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之中点。
性能:合穴,属水。
清热解暑,宁心安神。
主治:中暑,手颤,狂证,臂麻,疔疮。
4.灵道定位:腕横纹上1.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性能:经穴,属金。
散寒解表,宽胸理气。
主治:心经受寒所致抽搐、心肌炎,治节失职。
5.通里定位: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性能:络穴。
有通于心里之义。
祛痰通络,清心安神。
主治:语言不利,心悸,怔忡,虚烦不眠,小儿弱智,多动秽语。
6.阴郄定位:腕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
性能:郄穴。
清虚热,益阴凉血。
主治:兼有盗汗的血证,心痛,惊悸。
7.神门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
性能:输穴,原穴,属土,与神有关,神之门户。
养心安神,培元益智。
主治:痴呆、失眠、健忘、心烦、怔忡等与神志有关的疾病。
8.少府定位:第四、五掌骨之间,握拳,当小指尖处。
性能:荥穴,属火,穴为火经之火穴,喜中之喜。
益火除悲,养心怡神。
主治:悲伤过度,心烦,心痛,痈疡。
9.少冲定位:手小指末节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
性能:井穴,属木。
清热通经,醒神开窍。
主治:神昏,癫狂,神乱,胸满气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 手少阴心经及其腧穴
一、经脉循行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连的组织);下行经过横膈,联络小肠。
其支脉,从心系向上,夹着食道上行,连于目系(眼球连接于脑的组织)。
其直行经脉,从心系上行到肺部,再向外下到达腋窝部,沿着上臂内侧后缘,行于手太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后面,到达肘窝;再沿前臂内侧后缘,至掌后豌豆骨部,进入掌内,止于小指桡侧末端。
《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夹咽,系目系。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经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二、主要病候
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胁痛,上臂内侧痛,手心发热等症。
三、主治概要
1. 心、胸、神志病 心痛,心悸,癫狂痫等。
2.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肩臂疼痛,胁肋疼痛,腕臂痛等。
四、本经腧穴(9穴)
1. 极泉(Jíquán) 出自《针灸甲乙经》
【别名】臂内
【穴名释义】极,高及甚为极,意指尺处、深凹处;泉,水之高而有源者曰泉,手少阴心经主血脉。
本穴位于腋窝深凹处,且居于九穴中最高处,喻本经脉气由此如泉中之水急流而出,故名极泉。
【定位】在腋区,腋窝中央,腋动脉搏动处(图5‐1)。
(图 5‐1 )
【解剖】在胸大肌的外下缘,深层为喙肱肌;外侧为腋动脉;布有尺神经、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及臂内侧皮神经。
【功效】舒筋活血,宽胸理气。
【主治】①心痛、心悸等心系病证;②肩臂疼痛、胁肋疼痛、臂丛神经损伤等痛证;③瘰疬;
④腋臭;⑤上肢痿痹;⑥上肢针刺麻醉用穴。
【操作】避开腋动脉,直刺或斜刺0.3~0.5寸。
【常用配伍】
①配侠白,治心痛干呕,烦满。
②配太渊、天突、偏历、太冲,治咽干,咽喉肿痛。
③配神门、内关、心俞,治心悸,心痛。
2. 青灵(Qīnglíng)出自《太平圣惠方》
【别名】青灵泉。
【穴名释义】青,犹少也,为春色。
喻青春之生气,万物生机之色;灵,神明之谓,亦即神灵。
本穴属心经,心藏神而主血脉,是生命之本,神灵所居之处,故名青灵。
【定位】在臂前区,肘横纹上3寸,肱二头肌内侧沟中(图5‐2)。
图 5‐2
【解剖】当肱二头肌内侧沟处,有肱三头肌;有贵要静脉、尺侧上副动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
【功效】通络止痛
【主治】①头痛,振寒;②胁痛,肩臂疼痛。
【操作】直刺0.5~1寸。
【常用配伍】
①配曲池,治肩臂疼痛。
②配光明、合谷,治头痛,目疾。
3. 少海(Shàohǎi)合穴 出自《针灸甲乙经》
【别名】曲节
【穴名释义】少,指手少阴经;海,为百川之汇。
本穴为手少阴经合穴,属水,乃手少阴经脉气汇聚之处,故名少海。
【定位】在肘前区,横平肘横纹,肱骨内上髁前缘(图5‐3)。
(图5‐3)
【解剖】有旋前圆肌、肱肌;有贵要静脉,尺侧上、下副动脉,尺侧返动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外前方有正中神经。
【功效】宁心安神,舒筋活络.
【主治】①心痛、癔症等心病、神志病;②肘臂挛痛,臂麻手颤;③头项痛,腋胁部痛;④瘰疬。
【操作】直刺0.5~1寸。
【常用配伍】
①配间使、神门、合谷、后溪、复溜、丝竹空,治癫狂。
②配天井,治瘰疬。
③③配风池、后溪,治头痛项强。
④配手三里,治两臂顽麻。
⑤配合谷、内庭;治牙痛,牙龈肿痛。
4. 灵道(Língdào)经穴 出自《针灸甲乙经》
【穴名释义】灵,指神灵,亦指心灵;道,指通道。
本穴为手少阴心经之所行,犹言心灵出入之通路,故名灵道。
【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图5‐4)。
(图5‐4)
【解剖】在尺侧腕屈肌腱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功效】理气宁心安神。
【主治】①心痛,悲恐善笑;②暴喑;③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3~0.5寸。
不宜深刺,以免伤及血管和神经。
【常用配伍】
①配内关,治胸痹,心痛,心悸,怔忡。
②配天突、天窗、廉泉,治舌强暴喑,口噤。
③配鱼际、外关,治臂痛,肘挛,指麻。
5. 通里(Tōnglǐ)络穴 出自《灵枢·经脉》。
【穴名释义】通,指通道,又有达的意思;里,有邑的含义,意指家乡。
【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图5‐5)。
(图5‐5)
【解剖】在尺侧腕屈肌腱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功效】宁心安神,活血通络开窍。
【主治】①心悸、怔忡等心系病证;②舌强不语,暴喑;③腕臂痛。
【操作】直刺0.3~0.5寸。
不宜深刺,以免伤及血管和神经。
【常用配伍】
①配曲泽、大陵,治心痛,心悸。
②配后溪、三阴交,治阴虚盗汗,骨蒸潮热。
③配中冲,治舌强,心下烦满。
6. 阴郄(Yīnxì)郄穴 出自《针灸甲乙经》。
【别名】少阴郄、手少阴郄、石宫。
【穴名释义】阴,指手少阴经;郄,有隙、空之意,指气血深聚之处。
本穴属手少阴
经之郄穴,故名阴郄。
【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图5‐6)。
(图5‐6)
【解剖】在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功效】宁心养血,安神固表。
【主治】①心痛、惊悸等心系病证;②骨蒸盗汗;③吐血,衄血。
【操作】直刺0.3~0.5寸。
不宜深刺,以免伤及血管和神经。
【常用配伍】
①配曲泽、大陵,治心痛,心悸。
②配后溪、三阴交,治阴虚盗汗,骨蒸潮热。
③配中冲,治舌强,心下烦满。
7. 神门(Shénmén)输穴;原穴 出自《素问·气交变大论》
【别名】兑冲、中都、兑骨、锐中、兑后。
【穴名释义】神,神明之谓;门,出入之口。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藏神, 为神气出入之门,故名神门。
【定位】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图5‐7)。
(图5‐7)
【解剖】在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功效】宁心安神,清心调气。
【主治】①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痴呆、癫狂痫等心与神志病证;②高血压;③胸胁痛。
【操作】直刺0.3~0.5寸。
【常用配伍】
①配内关、大陵、心俞,治心悸怔忡,失眠,健忘
②配大椎、丰隆,治癫,狂,痛证。
③配血海、膈俞,治呕血,吐血,便血。
④配合谷、风池,治喉痹。
⑤配少海,治手臂挛。
8. 少府(Shàofǔ)荥穴 出自《针灸甲乙经》。
【别名】兑骨。
【穴名释义】少,指手少阴;府,聚也。
本穴属手少阴心经,乃心气汇聚之处,故名少府。
【定位】在手掌,横平第5掌指关节近端,第4、5掌骨之间(图5‐8)。
(图5‐8)
【解剖】在4、5掌骨之间,有第4蚓状肌,指浅、深屈肌腱,深部为骨间肌;有指掌侧总动、静脉;布有第4指掌侧固有神经。
【功效】清心泻热,行气活血
【主治】①心悸、胸痛等心胸病;②阴痒,阴痛;③痈疡;④小指挛痛。
【操作】直刺0.3~0.5寸。
【常用配伍】
①配内关、郄门、心俞,治心悸,胸痛,悲恐善惊。
②配足三里,治小便不利
③配太冲、照海、曲泉,治阴挺,阴痒,阴痛。
9. 少冲(Shàochōng)井穴 出自《针灸甲乙经》
【别名】经始。
【穴名释义】少,小意,又指手少阴;冲,即通达,冲要。
穴属手少阴经并穴,心脉冲出之所在,又为手少阴、手太阳阴阳二经经气交通之要冲,故名少冲。
【定位】在手指,小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图5‐9)。
(图5‐9)
【解剖】有指掌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指掌侧固有神经。
【功效】开窍,泻热,醒神
【主治】①心悸、心痛、癫狂、昏迷等心与神志病证;②热病;③胸胁痛。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常用配伍】
①配大陵、腕骨、阳谷,治乍寒乍热
②配合谷、太冲、人中,治小儿惊风
③配百会、十宣,治中风昏迷
④配内关、心俞,治心悸,心痛,癫狂
⑤配曲池,治高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