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分制实施的有关工作 2

合集下载

学分制实施方案

学分制实施方案

XX学校学分制实施方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为培养实用性、技能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第二条实施学分制是学校教学组织和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

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基础,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的学习量,以学分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单位,以平均学分绩点(General Point Average,即GPA)为尺度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以取得必要的学分作为毕业的前提条件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第三条签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医学教育的特点,学校实行学年学分制。

第二章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第四条为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学校各专业均应制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

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导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由教学管理部汇同各专业系部根据市场需求和人才结构分析的情况拟定初稿,经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通过,主管校长签批,在新生入学时向学生公布。

第五条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分为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以下简称限选课)和任意选修课(以下称简称任选课)三类。

根据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各专业各类课程学分所占的大致比例为:必修课约占总学分的65%~75%;限选课约占应修总学分的15%~25%;任选课约占应修总学分的5%~10%。

(一)必修课必修课是指为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质量,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

包括思想政治、公共基础、专业基础课、主干专业课、专业实训课等。

(二)限选课限选课是指学生在专业业务范围内,按照规定要求选修的有关深化、拓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课程。

(三)任选课任选课是指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需要选择的扩大专业知识面,提高个人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的课程。

任选课设置要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发学生潜能。

中学学生学分认定工作方案

中学学生学分认定工作方案

中学学生学分认定工作方案中学学生学分认定工作方案随着教育的不断推进和竞争的加剧,学分认定已成为了中学学生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学分认定涉及到学生成绩、学科、学生素养等多个方面,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地认定学生的学分,已成为各中学教育教学管理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从学分认定工作的制定、实施、监督等方面,制定一份完整的中学学生学分认定工作方案。

一、工作方案制定(一)确定认定标准学分认定标准包括学科要求、课程内容、考试成绩和社会活动等方面,其中学科要求是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课程内容则是特定课程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考试成绩是需要学生在学科考试中达到的要求,社会活动则是指学生在课外或者社会实践中所取得的成长和收益。

(二)明确认定流程学分认定流程是学生学分认定工作的程序规范,其中包括了认定时间、认定条件、认定周期、认定结果等具体内容。

明确流程可以确保学生的学分认定合理公正,同时可以规范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管理。

(三)确定认定权责学分认定的标准和流程都必须有人负责,因此在工作方案制定过程中,需要明确具体的权责,如认定人员、认定条件、专业知识、认定结果等。

同时也需要规定学生自我认定的标准和条件,以及学校对学生认定结果进行复核、监督和评估的措施。

二、工作方案实施(一)开展宣传工作学分认定工作需要广泛宣传和动员,教育和引导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认识和理解学分认定的重要性和程序规范,提高大家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素质。

(二)组织评审工作学校应当成立学分认定领导小组和相关评审委员会,制定实施细则和工作方案,推进学分认定评审工作的开展,确保权责公正和程序规范。

(三)监督和评估工作学校应当对学分认定工作进行全面监督与评估工作,及时查处认定不公或者学术不端行为,加强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教育质量和学生素养等方面的质量管控和监督评估。

三、工作方案验收学校应当对学分认定工作方案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验收,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工作方案,同时对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和总结,制定对策,约束权责,实现教育和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学分实施方案

学分实施方案

学分实施方案一、学分实施方案的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学分制教育作为一种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逐渐在各大高校得到推广和应用。

学分制教育以学分为核心,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和自主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二、学分实施方案的内容1. 学分获取途径学分获取的途径主要包括课程学习、实习实践、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

学生可以通过选修课程、参与科研项目、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获取学分,满足学分要求。

2. 学分要求学分要求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达到的学分数量和种类要求。

一般包括必修学分、选修学分和实践学分等。

学生需要根据学校规定的学分要求,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完成相应的学分要求。

3. 学分认定标准学分认定标准是指学校对学生获取学分的条件和标准进行认定和审核。

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实习表现、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认定学生是否达到相应的学分要求。

4. 学分管理制度学分管理制度是指学校对学生学分获取和使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制度。

学校会建立健全的学分管理机制,对学生的学分获取和使用进行记录和管理,确保学生学分的真实有效性。

5. 学分转换和认可学分转换和认可是指学生在不同学校或不同学习阶段所获取的学分能够相互转换和认可。

学校会根据相关规定对学生的学分进行转换和认可,确保学生学分的流动性和通用性。

三、学分实施方案的意义学分实施方案的推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通过学分制教育,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方向,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四、学分实施方案的建议1. 建立健全的学分管理制度,加强学分认定和审核,确保学生学分的真实有效性。

2. 完善学分转换和认可机制,促进学生学分的流动和通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3. 加强学生学分获取途径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和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课堂学分建设实施方案

课堂学分建设实施方案

课堂学分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分制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分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课堂学分建设实施方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目标。

1.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 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实施方案。

1. 完善学分制度。

在学分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合理确定学分设置,确保学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包括课堂参与度、课堂表现、课堂作业等方面,建立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3. 推行课堂互动教学模式。

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性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5. 建立课堂学分档案。

建立学生的课堂学分档案,记录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和成绩,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依据。

6.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实施课堂学分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实施保障。

1. 加强领导与管理。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课堂学分建设工作,加强对课堂学分建设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

2. 建立监督评估机制。

建立健全的监督评估机制,对课堂学分建设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3. 加强宣传和推广。

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课堂学分建设实施方案的宣传和推广,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学分制度实施方案

学分制度实施方案

学分制度实施方案学分制度是指按照学生所修课程的学分来评定学业成绩和学位授予的制度。

学分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推动学分制度的实施,我们制定了以下方案:一、学分计算方法的明确。

学分制度的核心是学分的计算方法。

在制定学分计算方法时,需要明确各门课程的学分数,并根据课程的学时、难度、实践性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

同时,还需要考虑学分的转换规则,确保学分的转换公平合理。

二、课程设置的优化。

为了更好地实施学分制度,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

首先,要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合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要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开设跨专业课程,促进学科交叉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学分认定的规范。

学分认定是学分制度实施的关键环节。

为了规范学分认定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的学分认定标准和流程,明确学分认定的责任主体和程序,确保学分认定的公平公正。

同时,要加强对学分认定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学分认定中的问题。

四、学分管理的信息化。

为了更加高效地管理学分,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学分管理系统。

通过学分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学生学分的自动积累和查询,方便学生和教师对学分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同时,学分管理系统还可以为学校领导提供数据支持,为学分制度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依据。

五、学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

学分制度的实施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为了增强全校师生对学分制度的理解和认同,需要加强学分制度的宣传工作,向师生们介绍学分制度的意义和好处。

同时,还需要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对学分制度的认识和应用能力,确保学分制度的顺利实施。

六、学分制度的监督和评估。

学分制度的实施需要进行定期的监督和评估。

通过监督和评估,可以发现学分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同时,还可以借助监督和评估的结果,对学分制度进行动态调整,不断完善学分制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学分建设实施方案

学分建设实施方案

学分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学分制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已经在我国高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学分制度的实施,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促进教学改革,完善教学管理体制。

因此,建立科学的学分建设实施方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目标确定。

1. 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学分建设实施方案,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完善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的学分管理体系,提高学分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服务。

3. 提升学生素质。

通过学分建设实施方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

三、实施方案。

1. 完善学分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学分管理制度,明确学分的获取和使用规定,规范学分的认定和转换流程,确保学分管理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2. 加强课程建设。

优化课程设置,推动课程体系的改革,注重课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水平。

3. 强化实践教学。

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拓宽实践教学的渠道,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 加强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5. 完善学分认定机制。

建立健全的学分认定机制,明确学分认定的标准和程序,保障学分认定的公正和规范。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学分建设实施的领导小组,明确学分建设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加强对学分建设实施的组织领导。

2. 完善政策法规。

制定相关的学分管理政策和法规,明确学分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标准,为学分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3.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对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学分制度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家对学分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4. 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的学分建设实施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大对学分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确保学分建设实施的质量和效果。

五、总结。

学分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学分实施方案

学校学分实施方案

学校学分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学分制度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一种以学分为核心的学习成绩和学业进度管理制度。

学分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学校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学分实施方案,以确保学分制度的有效实施。

二、学分计算规则1. 学分的获取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课堂教学、实验、实习、社会实践、学术科研等方式获取学分。

不同类型的课程和活动所对应的学分数不同,学校将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明确各个课程和活动所对应的学分数。

2. 学分的认定学生在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后,需要通过考试、评价等方式进行学分认定。

学分认定的标准应当公平、公正,并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规定进行。

3. 学分的累积学生所获取的学分将被累积计入学生的学分账户,学生可以根据学分账户的情况,进行选课、毕业申请等操作。

学分的累积应当及时、准确地记录在学生的学籍档案中。

三、学分管理制度1. 学分监测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学分监测机制,对学生的学分获取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学分监测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学生学业进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2. 学分警示对于学分不足或学业进展缓慢的学生,学校应当及时进行学分警示,并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学分警示的目的是提醒学生注意学业进展,及时调整学习计划,确保学业顺利完成。

3. 学分奖惩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学分情况,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对于学分优秀的学生,可以给予荣誉称号或奖学金等奖励;对于学分不达标的学生,可以给予警告、降级或劝退等惩罚。

四、学分实施方案的监督和评估学校应当建立学分实施方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学分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

评估的内容包括学分获取情况、学分认定标准、学分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等,评估的结果将作为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五、结语学校学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分制实施方案

学分制实施方案

学分制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更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高素质、个性化、有特色的优秀毕业生,根据《山东省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的意见》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学分制是以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进程为核心、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课程学分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质的指标、以取得一定学分和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实施学分制的指导思想是: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与人才培养过程,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建立多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多样性、个性化和创造性人才。

二、培养目标和规格(一)培养目标1、普通本科。

重在培养学生紧跟时代步伐的时代意识和超前意识,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2、普通专科。

重在培养学生紧跟时代步伐的意识,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实现“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技能”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培养规格1、普通本科学生。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具有深厚的文化和科学素质;系统掌握主修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发展,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具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不断创新的能力,达到主修专业的培养目标。

2、普通专科学生。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系统掌握主修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职业技能;具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达到主修专业的培养目标。

学生“综合学分制”实施方案

学生“综合学分制”实施方案

学生“综合学分制”实施方案学生“综合学分制”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加强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提高学生专业就业能力,自本学期开始,教务处、政教处、团委和就业办联合制定学生综合学分制。

通过对学生每学期的学习、操行评定,将考评成绩转化为综合学分,以学分的形式直观展现学生的学习效果、道德修养与日常行为表现,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遵规守纪自觉性的目的,促进良好学风和校风的形成。

二、组织机构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组员:教务处主任、政教处主任、团委书记、就业办主任、各系主任执行科室:教务处、政教处、团委、就业办、教学部三、学分制结构1、学分制:定义:将学生在校期间和实习期间的学习、实习效果和操行表现量化为分数即为学分。

2、构成:学分制总体分三部分:学业分、德育分、和实习分。

每位学生三年总学分为360分。

分两个阶段:前两学年为第一阶段,总学分为300分,其中学业分180分,德育分120分;第三学年为第二阶段,总学分60分,就业学生设为实习分,对口升学学生设为德育分。

3、执行科室:综合学分制由教务处、政教处、团委、就业办共同制定,德育分由政教处、团委制定考核;实习分由就业办制定考核。

执行科室指导各部具体落实,各部指定专职人员具体负责,班主任、学生自治会共同参与配合实施。

4、学分与相关荣誉取得:1、授予“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的学分必须达到本学期(年)应得学分的80%;2、授予"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的学分,必须达到本学期(年)应得学分的60%;四、学分制的应用:1、前两学年总学分达到220分及以上为学业合格,第三学年学分达到40分为实习德育合格,两个阶段都合格后方可如期取得毕业证,学校按学分高低优先安排优质岗位。

2、留级重修:(1)第一学年学分达不到75分,第二学年达不到150分需留级重修,重修学年的教学分和德育分归零重积;(2)留级重修需按规定缴纳学费和住宿费;(3)不按规定留级重修的,劝其退学。

学分制实施细则范本(二篇)

学分制实施细则范本(二篇)

学分制实施细则范本第一条目的和基本原则为了实施学分制教育管理,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主管部门学分制的实施由学校教务处负责,院系教务负责具体实施。

第三条学分制的基本要素学分制的基本要素包括学分、课程和学分积累。

学分是评价学生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单位,一般以学时计算;课程是按照一定的学时和学习要求设置的,学生需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方可获得学分;学分积累是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后所获得的学分。

学分制实施应当依据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具体化。

第四条学分的获取和使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教学计划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后,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学分可以用于获得学位、申请奖助学金、参加学术活动等。

学分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过期不得使用。

第五条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学校应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

课程设置应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学科发展需求,教学计划应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和获取的学分。

第六条学分认定和评价学分的认定和评价由教师和教务部门进行。

教师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

教务部门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记录和统计,确保学分的准确认定。

第七条学分管理和监督学校教务处应建立学分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学生学分积累情况的监督和管理。

学生应自觉遵守学分制相关规定,确保学分的准确积累和使用。

第八条附则本细则由学校教务处制定,经学校相关部门审核后正式实施。

本细则于发文之日起生效,具体实施细则可根据需要进行修订和完善。

以上即为学分制实施细则范本,具体实施细则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学校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需求的要求。

学分制实施细则范本(二)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单位进行学业管理的教育制度。

为了落实学分制,制定实施细则可以确保学分制的顺利执行和管理。

一、学分的定义和计算方法1. 学分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和学习负担的单位,一般以学时为基本单位,1个学分等于16学时。

2024年学分制实施细则(三篇)

2024年学分制实施细则(三篇)

2024年学分制实施细则一、绪论学分制是以学分为核心,以学分为单位度量和积累学习成果的教育制度。

学分制旨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适应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为了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特制定本细则,规范学分制的实施。

二、学分计划1. 学分计划是指学生在一个学年内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成果。

学分计划应明确规定学分总数、各学科、课程类别、选修课程、实践环节等要求。

2. 学分计划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学科要求、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能力,确保学生具备相应的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

3. 学分计划的设计应科学合理,合理安排各类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学分比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学分获取与认定1. 学分的获取应以学生实际完成的学习任务为基础,学生需通过考试、作业、报告、实验、实习等形式去完成。

2. 学分的认定管理员工需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评价标准进行,确保公平、公正地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3. 学生在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任务后,根据教学大纲和评价标准,学分管理员工对其学习成绩进行评定,学生达到及格标准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4. 学生也可以通过课外学术活动、志愿服务、科研实践等方式获取学分,需经过学校相关部门认定和评价。

四、学分转换与转移1. 学分转换是指将某门课程的学分在不同学校或教育机构之间互相转移的过程。

学分转换应遵循相应的政策和程序,确保学分的科学合理转移。

2. 学生在不同学校之间转学时,可以申请将已获取的学分转移。

原学校应提供相关成绩和学分认定材料,并按照要求出具学生的学分证明。

3. 学生转学时,目标学校应核实申请学生已获取学分的真实性,并按照转学协议或协商确定的规定接纳学分。

4. 学分转移应注重课程内容的对接,确保学生转学后可以顺利进行学习,避免重复学习和浪费学时。

五、学分积累与累积1. 学分积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门课程的学分逐步积聚的过程,学分积累是学生学业发展的基础。

2024年学分制实施细则(二篇)

2024年学分制实施细则(二篇)

2024年学分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学分制是以学生自主选课为机制,以学分与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与质的计算单位,以取得一定的学分和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人才培养规格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第二条为深化我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发挥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____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分制收费管理试行办法》,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章学习年限第三条我校本科专业的学制,除建筑学专业为五年外,其余均为四年。

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制。

四年制本科在校学习年限为____年,五年制本科在校学习年限为____年。

第四条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学完人才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修满毕业要求的总学分,准予毕业;对符合《____学位条例》和《____工程学院授予学士学位实施细则》的学生,授予学士学位。

第五条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因患病、出国、创业等原因可申请休学____年,休学期限以学年为单位计算,学生最多可申请休学____次,累计时间最多____年。

学生休学须本人提出申请,经家长签字确认,学院院长审核,报教务处批准。

第三章课程、学分与成绩考核第六条人才培养计划内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

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对各类课程和实践环节均有最低学分要求规定。

必修课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包括____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

选修课指为加深专业基础、拓宽专业知识面以及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课程。

分为限制性选修课(简称限选课)和任意选修课(简称任选课)两种。

限选课指与专业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以及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课程;任选课指为扩大学生知识面的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以及就业方向选修的课程。

第八条学分计算学分计算以该门课程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安排的学时数为主要依据。

学分实施细则 (2)

学分实施细则 (2)

学分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学分实施细则是指在高等教育机构中,为了规范学生学分的获取和管理,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学分是衡量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指标,通过学分的积累和达到一定要求,学生可以顺利毕业或获得学位。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分实施细则的相关内容。

二、学分获取方式1. 课程学分学生通过选修不同课程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

一门课程通常对应一定的学分,学生完成该课程并达到要求后,将获得相应的学分。

不同课程的学分数可以根据课程的难度、学时等因素进行调整。

2. 实践学分实践学分是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所获得的学分,包括实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等。

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积累实践经验并完成相应的实践任务,可以获得一定的实践学分。

3. 学术研究学分学术研究学分是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发表等学术活动所获得的学分。

学生通过参与学术研究,深入了解某一学科领域,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可以获得一定的学术研究学分。

4. 其他学分除了以上提到的学分获取方式外,高等教育机构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其他学分获取方式,例如参与社团活动、学术竞赛等。

三、学分管理1. 学分积累和转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不同的学习活动获得学分。

学分积累是指学生在每门课程或实践活动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将相应的学分计入学生的学分总数。

学分转换是指将学生在不同学习活动中获得的学分进行转换和统计,以便于对学生学业进展的评估和管理。

2. 学分要求和标准高等教育机构会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学分要求和标准。

学分要求和标准包括学分总数要求、学分分布要求、学分修读时间要求等。

学生需要根据学分要求和标准,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确保能够按时完成学分要求。

3. 学分认定和记录学分认定是指高等教育机构对学生所获得的学分进行认定和审核。

学分认定需要根据学生提交的相关材料,如课程成绩单、实践报告、学术论文等,对学生的学分进行核实和确认。

学分记录是指将学生所获得的学分记录在学生的学籍档案中,以便于学生和教育机构进行学分管理和查询。

综合学分制实施方案

综合学分制实施方案

综合学分制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分制已经成为国内外高校教学管理的主流模式。

学分制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因此,我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推行综合学分制,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实施目标。

1. 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学分制的实施,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分制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课程和学习进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分制下,学生可以通过选修课程和实践环节,丰富自己的课外活动,培养综合素质,提高综合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三、实施内容。

1. 课程设置。

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引入前沿知识和新兴技术,增设选修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 学分计算。

根据学科难度和学时安排,合理计算学分,确保学分的公平合理性,鼓励学生多学多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实践环节。

加强实践环节的设置和管理,提高实践环节的质量和效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 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实施保障。

1. 教师培训。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适应学分制的教学要求,推动教学改革。

2. 学生指导。

加强学生指导,引导学生正确选择课程,合理安排学习进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管理,完善学分制下的教学管理体系,确保学分制的顺利实施,提高教学质量。

五、总结。

综合学分制的实施,是我校教学管理体系的一次重大改革,对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实施学分制改革的工作方案

关于实施学分制改革的工作方案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实施学分制改革的工作方案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伴随而来的教学管理“宽进严出”的必然走向,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和教学管理体制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学院决定在我院高职各专业实施学分制,加快教育教学的改革步伐。

为做好此项工作,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科学稳妥;各方协力,统筹兼顾;提高质量,提高效益。

二、组织领导机构学院成立学分制改革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胡茂成副组长:顿祖义、黄树福、邹依琴、成员:张捷、余明学、方园、陈兴无、冯小俊、戴友凯、江向东、何启明、文大贵、张鸣峰、邱昌明、丰文珍、黄绪华、谭金海、吴刚、李先谷、卢鑫、洪江教务处为领导小组日常办事和联络协调机构。

各系(部)和机关相关职能部门应成立学分制改革工作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落实专人具体从事此项工作。

三、工作日程(一)、2004年9月至11月底,调研阶段。

主要任务:1、对我院2000年以来教育教学的情况、效果、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进行学分制改革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

2、广泛进行调研,收集、整理关于学分制改革方面的文件和资料,外出走访兄弟院校,了解他们实行学分制的经验和做法等。

调研方向包括:(1)、国内外高校实施学分制的历史、现状及相关资料。

由改革与发展研究室牵头。

(2)、学分制的教学计划、学籍管理制度、课务管理(含院系互开课问题)、评价考核制度等。

由教务处牵头。

(3)、学分制背景下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招生和就业指导方式的改革、学生综合测评方式和指标体系的改革、学生班团组织和社团组织模式的改革等。

由宣传部、学工处、团委牵头。

(4)、学分制背景下学生学费等项费用核算和缴纳方式的改革、教学经费投入渠道和机制的改革等,由计财处牵头。

(5)、学分制背景下后勤保障、服务方式的改革。

关于学分制实施的有关工作 2

关于学分制实施的有关工作 2

3、了解学分制实施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2)班主任注意的事项: a、登记(成绩、不同学分的记载、操行评语等) b、保存 c、交接 d、做好宣传 (3)其它部门:检查督促、统计公布 教学管理中心(教务处)、学生管理中心(政教处)、就业办

序 号 1 2 3 4 5 学 生 姓 名

专业学生各科学分统计表
科任教师:

序 号

专业 (公共基础课程)考试成绩及学分登记表
学 生 姓 名 成 期 中 成 绩 学 分 (40%) 绩 学 分 期 末 成 绩
科任教师:
学 分 (60%)
小 计 得 分
课 时 学 分
合 计
1 2 3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注:各科学分多少根据该学科的周课时量确定,由成绩学分和课时学分组成,分值各占一半;课时学分由学生学习的课 时在学期末统一评定;成绩学分按期中40%和期末60%分别计算。
1、了解学分制方案
二 、学分计算 学分计算以学期为单位时间。课时学分和成绩学分以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安排的课 时数和考试成绩计算,其中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中各课程学分分数以该课程在周课时 中的比例确定;选修课的学分按专业不同而设定,选修课开设的时间在课外和早晚自 习,每1学分要求的学习时间为15-20节课;实习学分以实习时间和效果计算;操行评 定学分按班级德育量化细则评定,技能考证学分、奖励性学分以获得各项证书和奖励 计算,不同性质的学分具体计算如下: 1、课时学分和成绩学分的计算 公共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中各课程设定的学分一半为课时学分,另一半为成绩 学分。 如某课程周课时数为4节,则其该课程学分为4分,其中课时学分占2分,成绩 学分占2分 ;全期每课时的学分为2学分∕4节课×18周=0.028分;成绩学分=实际得分 (百分制试卷)÷100×2.(按期中成绩40%,期末成绩60%计算) 2、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社会实践学分为每周1学分。按实习时间和相关要求计算。 3、操行评定学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根据学校学生德育量化细则等学生 管理制度以学分的形式予以评定,每学期3分。 4、技能考证学分。学生在毕业前通过各类考试获得自己所学专业或选修专业的技 能等级证书给予学分。 5、奖励性学分以获得相关荣誉称号和各奖项加分,其中国家、省、市、区、校分 别加10、8、5、3、2学分∕项。各类比赛获国家、省、市、区、校一、二、三等奖分别 加20分、15分、10分;10分、8分、5分;5分、4分、3分;3分、2分、1分;2分、1 分、0.5分(该项不累计,取同期同类奖项的最高分)。 6、所有得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数。 7、各专业三年总基本学分为200学分左右(其中课程学习的学分为132分,操行评 定为18学分,实习、顶岗实习等为40学分,技能考证学分以实际得分计算,每获得一 证得5分,选修课学分根据专业不同确定分值)。具体见各专业学分设置表。

教导处中学学分管理制度方案

教导处中学学分管理制度方案

背景介绍
某学校为提高教育质量,将学分制度 与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相结合。
学分与教学质量关联
将不同课程学分数与教学质量相关联 ,鼓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以增加学生 获得学分的途径。
学分与素质拓展结合
设立素质拓展类课程,学生可根据兴 趣选择相应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
实践效果
该实践有效提高了学校整体教育质量 和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学分兑换与奖励
学分兑换
学生可以通过积累学分来兑换一些奖励 ,如奖学金、荣誉证书、课外活动机会 等,以激励学生积极学习和表现。
VS
学分奖励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学分表现,给予不同 级别的奖励,如优秀学生、进步学生等, 以表彰学生的努力和成就。
03 学分制度实施流 程
学分计划制定
01
02
03
确定课程与活动
学分兑换
学生可用学分兑换兴趣课程、课外活动、实 践体验等项目。
学分认定
学校根据学生在校表现、考试成绩、社会实 践等方面进行学分认定。
实践效果
该机制有效促进了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提高 了综合素质。
案例四:某学校的学分制度改革与创新实践
背景介绍
某学校为适应新时代 教育发展需要,开始 进行学分制度改革与 创新实践。
学生完成课程和活动后,应按照学分认定流程进行申 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要点二
学分公示
经过认定的学分应通过校园网站、公告栏等方式进行 公示,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分情况。
学分总结与反馈
学分总结
在学期末或毕业前,应对学生的学分情况进行汇总和统 计,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分完成情况。
学分反馈
根据学生的学分完成情况,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 馈,以便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

班级学分实施方案

班级学分实施方案

班级学分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分制度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分制度的实施,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班级学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设定1.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 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 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

三、具体实施方案1. 学分获取方式学分将通过学生在课程学习、科研实践、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表现来获取。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课堂表现、课外科研实践、社会实践报告、创新创业项目等。

2. 学分获取标准针对不同的学习活动,设定相应的学分获取标准。

比如,课堂表现包括课堂讨论、作业完成情况、课堂提问回答等,学生根据表现情况获得相应学分;科研实践包括科研项目参与、科研成果发表、科研竞赛获奖等,学生根据实践情况获得相应学分。

3. 学分使用范围学分可以用于评定学生的学业水平、奖励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申请学位、奖学金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分情况,选择是否申请学位、奖学金等。

四、实施效果评估1. 定期对学生的学分获取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2. 对学分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评估学分制度的实施效果;3. 收集学生对学分制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优化学分制度。

五、总结班级学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方案,使其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希望通过学分制度的实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