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包虫病的超声诊断-推荐课件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1)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0c9f09f95fbfc77da269b1b5.png)
肝内血管
肝静脉
肝分为LHV、MHV、RHV三支。 通过肝右V单独汇入FV,肝左V和肝 中V分别汇入下腔V,亦可在汇入前 先汇合成 ,然后汇入下腔V位于 隔肌下方约1cm处,称“第二肝门”。
门静脉
门静脉主要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 成,汇合处在胰颈背侧,由此形成主门脉。 门脉在十二指肠第二段的上部后方斜向右上,走 行于十二指肠韧带中,居胆总管和肝动脉之后, 至第一肝门处分成左右两支进行肝脏。门静脉 右支较短,约1.5cm左右,也分成两支,即前叶 支及后叶支。前叶支分右前上段支及右前下段 支。后叶支分为右后上段支和右后下段支。
右侧卧位:显示左外叶。
坐位或半卧位:显示肝左、右膈顶部小病灶。 探头部位:
可分为(1)右肋下、(2)剑突下、(3)左肋下、 (4)右肋间四处。
右肋下位主要显示左内叶、尾状叶、右前叶、右后叶 及第一、二肝门。
剑突下位主要显示左内叶、尾状叶、左外叶的内侧部 及第二肝门。
左肋下位主要左外上段、左外下段及左叶的外侧角及 左下角。 右肋间位主要显示肝脏右前、右后叶各段及膈顶区。
肋缘下探头位向横膈方向(头端)倾斜,显示 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即“第二肝门”
一般不容易同时显示肝静脉左、中、右三支肝 V(LHV、MHV、RHV),但易显示LHV、MHV。 肝中静脉位于肝中裂内,为左肝和右肝的分界。
附加:
肝脏超声切面显像的大致分叶
肝叶名称声像标志和血管关系: 左叶和右叶肝中V分肝为右半肝和左半肝,
退、腹泻、便血、消瘦、乏力、发热、 低血糖症等。2、体征:小肝癌无任何 体征或仅表现肝硬化体征。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声像图的五大特征: 膨胀性生长:癌组织受压变性,产生声晕。 多形性:可出现不同强度、不同形态的图形。 多变性:癌肿生长快,形态增大,内部回声 也可改变,呈低、等、强回声改变。 迅速生长:原发性肝癌生长迅速,在3厘米以 下生长级,其直径超过3厘米后程倍增。 常具肝硬化基础:80%病人有肝硬化,表现 为肝实质的现状、网状回声增强,肝静脉变 细、扭曲,及肝外静脉增宽以及脾大、腹水 等。
肝包虫病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
![肝包虫病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07b745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c.png)
多学科协作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
肝包虫病的预防措施
肝包虫病的预防措施
卫生教育
开展针对居民的卫生知识宣传,提高防范意识。 教育内容应包括个人卫生、食品安全等。
肝包虫病的预防措施
环境卫生
保持养犬和养羊的环境卫生,定期对宠物进行驱 虫。
防止宠物成为感染源,减少传播风险。
合理的诊断流程能提高治疗效果。
肝包虫病的护理要点
肝包虫病的护现及实验室指 标。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措施。
肝包虫病的护理要点
营养支持
提供均衡饮食,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适当的营养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促进康复。
肝包虫病的护理要点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与疏 导。
此病常见于农村地区,特别是养犬和养羊的地方 。
肝包虫病的定义与病因
包虫的传播途径
包虫主要通过食入被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播,也可 以通过接触感染源传播。
家庭宠物(如狗)是主要的传播者,需注意卫生 。
肝包虫病的定义与病因
肝包虫病的流行病学
该病在某些地区发病率较高,尤其是中亚、南美 等地。
了解流行病学有助于制定预防措施。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
肝包虫病的治疗方法
肝包虫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可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阿苯达唑)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遵循剂量和疗程 。
肝包虫病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对一些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切除包虫囊肿。 手术后需进行长期随访,防止复发。
肝包虫病的治疗方法
综合治疗
肝包虫病护理业务学习
演讲人:
超声诊断肝包虫病11例
![超声诊断肝包虫病11例](https://img.taocdn.com/s3/m/c4b67a50be23482fb4da4c7d.png)
c m的形态不规则囊性 回声 团 , 两壁分离 呈双边影 , 内我 破入
腹 腔 内 , 部 扫查 可 见积 液 回声 。超 声 诊断 : 包 虫 嶷 肿 合 并 腹 肝 自发 性 破 裂 。 手术 诊 断 证实 。
3 讨 论
肝门附近可压迫门静脉引起门脉高压症 : 脾肿 大 、 食管 下段静
吉林 医学 2 1 0 0年 1 月第 3 卷第 3 1 1 1
超 声诊 断肝 包 虫病 1 1例
武冬 青 ( 吉林 省 榆 树 市 医 院 , 吉林 榆树 100 ) 340
[ 关键词 ] 超声 ; 肝包虫病 ; 诊断
包 虫 病 ( 称 棘 球 蚴病 ) 人 体 感 染 棘 球绦 虫 的 幼 虫 所 致 又 是 疾 病 的 统 称 。 本病 多 见于 海 拔 较 高 的 寒 冷 农 牧 区 , 一 种 人 是 畜 共 患 的 疾病 , 牧 区 的一 种 常 见病 , 虫 病不 仅 对 人 体健 康 是 包 造 成 严 重 危 害 , 果 造 成 牛 群 、 群 严 重 感 染 可使 畜 产 品 减 如 羊 产 , 成 畜 牧 业 巨 大 经济 损 失 。 造 3 1 单 个 或 多 发 囊肿 型 : . 声像 图显 示 : 型 多 见 , 圆 形 或 类 此 为 圆形 的单 个 或 多个 液 性 暗 区 , 壁 增 厚 回声 增 强 呈 双 层 , 层 囊 两
报告如下。
3 2 子囊孙囊型 : . 声像图显示 : 较大的母囊 内可 见大 小不一 , 多到数个囊肿 , 形成 包虫囊肿独具特 色的“ 囊肿 囊” 征象。 由
于子囊 、 孙囊过多声像 图可以显示 : ①多房囊肿 可见由多条光
带分隔成为多个小囊 腔 ; 多房囊肿 还可 以表 现子囊较 规律 ② 排列在母囊周边似为 车轮状 ; 多房囊 肿还 可以表现多 条光 ③
肝脏的超声诊断 ppt课件
![肝脏的超声诊断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9f0530763231126edb118c.png)
ppt课件
31
彩色多普勒,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显示肝左叶病灶 中央有分枝状彩色血流(箭头所示)
ppt课件
32
原发性肝癌
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 原发性肝癌按组织学类型分为肝细胞、胆管
细胞和肝细胞与胆管细胞混合型肝癌三类, 其中肝细胞肝癌最多见,占90%以上。原发 性肝癌极易侵犯门静脉分支,癌栓可经门脉 系统形成肝内播散 。
ppt课件
41
转移性肝癌
彩色多普勒:多具有原发灶肿瘤的血供特点,不同 组织来源及分化程度不同的转移性肝癌,因其血供 不同,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也有所不同。常表现为 少量彩色血流(相对于原发性肝癌),多为点线状, 阻力指数多>0.6。
超声造影:常在动脉期呈快速环状增强或整体增强 为主,且消退较快,常在动脉晚期或门脉早期病灶 即呈低回声表现,出现消退的时间明显比原发性肝 癌为早 。
ppt课件
18
肝脓肿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肝脓肿成熟期,彩色多普勒在液 化区未显示彩色血流信号,但在脓肿壁上可测及少 量动脉彩色血流信号,多呈低阻型。
超声造影:在动脉期表现为实质部分快速增强,而 坏死部分不出现增强,病灶呈现典型的“蜂窝样” 改变,而门脉期和延迟期原增强部分减退呈等回声 改变,如脓肿完全液化,则超声造影显示病灶无明 显增强呈无回声改变。
ppt课件
19
随着疾病进展,组织液化坏死,脓肿内部回声不均匀 或出现无回声或极低回声区,其内壁边缘不光整。如 脓液稠厚,则脓肿内容物不随体位改变而改变,呈现 类似实质的不均质回声(箭头所示)
ppt课件
20
在肝脓肿(箭头所示)成熟或液化期,脓肿可出现典型
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晰;脓肿壁呈典型的增厚的高
肝包虫病的超声诊断
![肝包虫病的超声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5bc58c6e482fb4daa58d4be9.png)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60
脓肿前期(炎症期):低回声区,边界不清,内部回声 均匀或不均匀,周围可出现高回声圈或低回声晕环;
脓肿形成期:边缘较清楚的无回声区,壁厚而粗糙,内 壁不光整;脓肿的内部回声特征依其液化程度和所含内 容物而有所不同;可呈单房或蜂窝状分房;
脓肿吸收期:脓肿壁回声增强,脓腔残留物回声杂乱。
6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7
囊型包虫病
肝脏内以囊性为主的占位性病变,约占人体包虫病的 70%;
超声诊断准确率可达98%。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8
囊型包虫病的超声分型
单纯囊肿型 内囊塌陷型 多子囊型 坏死实变型 钙化型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9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1.单纯囊肿型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61
肝脓肿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62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57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58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59
3. 细菌性肝脓肿
高热、寒战、右上腹痛; 细菌进入肝脏后引起炎症反应,形成多数小脓肿,进而
融合呈较大脓腔,脓腔中心为脓液和坏死肝组织,脓腔 外周被纤维组织包裹,其周围有退行性变肝细胞和炎症 细胞浸润、组织水肿。 肝右叶多见,可单发及多发。
46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47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48
肝包虫囊肿超声鉴别诊断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49
肝包虫囊肿超声鉴别诊断
其中前三型应与肝囊肿、多囊肝、肝脓肿鉴别; 后二型应与肝血管瘤、肝细胞肝癌鉴别。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肝脏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肝脏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f9025a336c1eb91a375da6.png)
肝 脏 外 形 轮 廓 多 无改变。高回声 多见,回声较均 匀,边界清晰。
囊实混合性:肝包虫
肝包虫病是牧区较常见的寄生虫,也称肝棘球蚴 病。在中国主要流行于畜牧业发达的新疆、青海、 宁夏、甘肃、内蒙和西藏等省区。病因犬绦虫寄 生在狗的小肠内,随粪便排出的虫卵常粘附在狗、 羊的毛上,人吞食被虫卵污染的食物后,即被感 染。虫卵经肠内消化液作用,蚴脱壳而出,穿过 肠黏膜,进入门静脉系统,大部分被阻留于肝脏 内。蚴在体内经3周,便发育为包虫囊。包虫囊肿 在肝内逐渐长大,依所在部位引起邻近脏器的压 迫症状,并可发生感染,破裂播散及空腔脏器阻 塞等并发症。
实时显象测得右肋下肝最大斜径(cm) 男12.3+1.29 范围:10.4--14.7 女12.26+1.08 范围:10.5--14.3
(二)病理声像图
弥漫性肝脏病变 局灶性肝脏病变
脂肪肝
正常肝细胞的脂肪含量约占肝脏重量的3~ 5%。如果脂肪含量超过40%时,或全肝脏 1/3肝小叶脂肪沉积叫做脂肪肝。 脂肪在肝细胞中发生过量的浸润,没有被 消耗的脂肪形成脂肪滴,散布在肝组织中, 肝细胞内有大小不等的脂肪颗粒,肝细胞 肿大、肝脏增大,边缘圆钝。 肝脂肪变性如进一步发展,也可能发生肝 硬化。 脂肪肝发生的原因较多,如高脂肪的饮食、 高胆固醇饮食、低蛋白饮食、感染、中毒、 内分泌疾病、肥胖病和肥胖者等。
弥漫性脂肪肝声像图特点
肝脏体积增大,边缘变钝。 肝区点状回声亮度增强,肝切面图前2/3~ 1/3点状 回声密集,回声明显增强,图像后的1/3~ 2/3回声 衰减、减弱。 肝脏血管回声明显减少,显示不清,门静脉分支 回声减弱。 肝、肾纵切面,同时显示肝、肾脏,肝与肾实质 回声反差增大。
肝脏常见疾病的超,包膜,边缘 斜切面肝脏呈楔形,右叶厚而大,向左 逐渐缩小变薄,延至左叶外侧缘形如三角 形的锐角。纵切面略呈三角形。轮廓光滑 整齐,包膜回声强而清晰。 肝实质回声:分布均匀的细小光点。 肝脏内管道系统回声:肝静脉及门静脉的 分支呈管状无回声。
肝包虫病的超声检查与诊断(一)
![肝包虫病的超声检查与诊断(一)](https://img.taocdn.com/s3/m/bcafe097f121dd36a32d82b6.png)
肝包虫病的超声检查与诊断(一)【关键词】肝包虫病超声诊断肝包虫病是棘球绦虫的幼虫在人体寄生所致的寄生虫病,是畜牧地区常见的人、畜共患的疾病。
人体肝包虫病包括细粒棘球蚴病(肝包虫囊肿)及泡状棘球蚴病,以前者多见,后者较少见。
包虫病在我国多见于新疆、甘肃、内蒙古等牧区,其他地区也散在发现。
【超声表现】1.肝细粒棘球蚴病(肝包虫囊肿)(1)多数病灶位于右肝,单发,直径较大,超过l0CM者可达50%以上,最大者可达30CM。
也可呈多发病灶,分布于肝左、右两叶。
(2)其内部回声多样化,可表现为囊性、囊实性、实性回声,因病程发展、病理改变、是否合并感染而不同。
国内学者将肝包虫囊肿回声分为以下6型。
①单发囊肿型:多见,约占70%,为无子囊包虫。
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无回声暗区,囊壁较厚,直径可达3~5CM,回声增强,光滑,与肝实质分界清楚,囊肿后方回声增强。
典型者囊壁呈双层结构,其间可见极窄无回声间隙,囊内可见“囊沙”所致的点状或簇状强回声沉积物,改变体位后光点漂浮于囊内,呈“落雪征”。
也可表现为薄壁囊肿,囊壁无双层结构。
动态观察,囊肿逐渐增大。
②多发囊肿型:肝内见多个独立或彼此相连的囊肿,为肝内多发包虫或外生性子襄所致。
囊肿大硝、、囊壁、内部回声不尽相同,以右肝多发较多见。
③子囊孙囊型:为含子囊包虫。
大的囊肿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小囊,即“囊中囊”征象,具有特征性。
子囊、孙囊较多时,可呈蜂窝状、花瓣状、车轮状等多房性改变,亦是包虫囊肿特征性表现。
④内囊分离型:包虫囊肿因自然衰亡、感染或损伤等原因,使内囊壁破坏。
表现为内囊壁部分分离,内外两层无回声间隙不均匀增宽,内囊不光滑;或内囊壁完全分离破裂,囊液内可见不规则强回声带漂动。
⑤囊壁钙化型:囊壁增厚呈圆形或弧形三习声,可伴声影,提示钙化。
囊内为不均专无回声或低回声,也可见斑点状强回声,兰示包虫多已死亡。
⑥囊肿实变型:包虫衰退或死亡后,内囊退化,囊液被吸收,虫体机化。
肝包虫病ppt课件
![肝包虫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0f16faed630b1c58eeb5be.png)
MRI:单房型包虫囊肿为肝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早期表现,囊 壁钙化少见,影像学表现与肝囊肿很难区别,囊 壁的显示为其主要鉴别点,肝囊肿T2WI信号高于 单房型肝包虫囊肿也可作为二者鉴别诊断的参考。 多房型肝包虫囊肿MRI表现特殊,包虫囊肿内可 见多个子囊呈车轮状或桑葚状囊壁钙化较为多见,
诊断与鉴别诊断:1)易误诊为肝肝囊囊肿肿 ,单纯性 肝囊肿超声及CT上通常表现为无分隔状;2)与 肝脏囊腺癌、肝肝脓脓肿肿 和肝肝包包虫虫病病鉴别:肝脏囊腺 瘤从影像上难以与肝脏囊腺癌相区别,一般认为
出现分隔明显增厚、乳头状突起或壁结节、粗大
钙化及囊内出血者多考虑为囊腺癌;多房性肝脓 肿CT表现类似囊腺瘤,但肝脓肿壁较厚,强化明 显,周围常有炎性水肿呈低密度,可出现“单 环”、“双环”征。
为肝包虫病的特征性表现。实质钙化型为包虫演
变的转归的最后阶段,不仅表现为囊壁的钙化, 囊内容物也部分或全部钙化,由于MRI对钙化敏 感性差,容易误诊。
肝脏囊腺瘤(Hepatic biliary Cystadenoma)是 较为少见的肝脏肿瘤,其发病率约占肝脏良性肿 瘤的5%。肝脏囊腺瘤多认为来源于胚胎期发育异 常所形成的肝内迷走性胆管,也有人认为来源于
病理:肝包虫病,慢性胆囊炎。
肝包虫病:
即棘球蚴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是西 北尤其是西北牧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常有 牧区生活史或有与犬、羊及其皮毛接触史,吞食 被绦虫卵污染的食物后,绦虫卵在小肠内孵出六 钩蚴并经肠壁血管随血流经门静脉入肝,逐渐发 育成肝包虫病。有两种类型,一是由细粒棘球绦 虫虫卵感染引起的囊性包虫病;另一种是由多房 或泡状棘球绦虫虫卵感染引起的泡型包虫病。
肝包虫查房PPT课件
![肝包虫查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e4ac9b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b.png)
康复期间应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及时发 现病情变化。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 运动等。
注意个人卫生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再次感染。
预防复发
如出现复发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 治疗。
06
肝包虫病案例分享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等。
病史概述
患者的主要疾病史,如是否有其他慢性疾病、家族病史等。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肝包虫病的主要治疗 方法,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的肝脏
或囊肿,达到根治的目的。
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 手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
方式。
手术后需注意护理,定期复查, 以确保手术效果。
其他治疗方式
其他治疗方式包括介入治疗、 放射治疗等,主要用于无法进 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将药物注 入病变部位,达到治疗目的。
某些情况下,肝包虫囊肿与其他肝脏 病变在影像学上相似,如肝囊肿、肝 癌等,可能导致误诊。
04
肝包虫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肝包虫病治疗的辅助手段, 主要用于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
药物治疗需长期坚持,并定期进行肝 功能检查,以确保药物对肝脏无损害。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寄生虫药、抗炎药、 止痛药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症状描述
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如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
诊断过程
患者接受的主要检查和诊断结果,如B超、CT、MRI等。
病例分析
治疗方案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治疗过程
详细描述治疗过程,包括手术操作、药物治 疗等。
治疗结果
治疗后的效果评估,如症状缓解、病灶缩小 等。
肝包虫病的超声检查与诊断
![肝包虫病的超声检查与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42389733f61fb7360a4c65c3.png)
肝包虫病的超声检查与诊断肝包虫病是棘球绦虫的幼虫在人体寄生所致的寄生虫病,是畜牧地区常见的人、畜共患的疾病。
人体肝包虫病包括细粒棘球蚴病(肝包虫囊肿)及泡状棘球蚴病,以前者多见,后者较少见。
包虫病在我国多见于新疆、甘肃、内蒙古等牧区,其他地区也散在发现。
【超声表现】1.肝细粒棘球蚴病(肝包虫囊肿)(1)多数病灶位于右肝,单发,直径较大,超过l0CM者可达50%以上,最大者可达30CM。
也可呈多发病灶,分布于肝左、右两叶。
(2)其内部回声多样化,可表现为囊性、囊实性、实性回声,因病程发展、病理改变、是否合并感染而不同。
国内学者将肝包虫囊肿回声分为以下6型。
①单发囊肿型:多见,约占70%,为无子囊包虫。
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无回声暗区,囊壁较厚,直径可达3~5CM,回声增强,光滑,与肝实质分界清楚,囊肿后方回声增强。
典型者囊壁呈双层结构,其间可见极窄无回声间隙,囊内可见“囊沙”所致的点状或簇状强回声沉积物,改变体位后光点漂浮于囊内,呈“落雪征”。
也可表现为薄壁囊肿,囊壁无双层结构。
动态观察,囊肿逐渐增大。
②多发囊肿型:肝内见多个独立或彼此相连的囊肿,为肝内多发包虫或外生性子襄所致。
囊肿大硝、、囊壁、内部回声不尽相同,以右肝多发较多见。
③子囊孙囊型:为含子囊包虫。
大的囊肿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小囊,即“囊中囊”征象,具有特征性。
子囊、孙囊较多时,可呈蜂窝状、花瓣状、车轮状等多房性改变,亦是包虫囊肿特征性表现。
④内囊分离型:包虫囊肿因自然衰亡、感染或损伤等原因,使内囊壁破坏。
表现为内囊壁部分分离,内外两层无回声间隙不均匀增宽,内囊不光滑;或内囊壁完全分离破裂,囊液内可见不规则强回声带漂动。
⑤囊壁钙化型:囊壁增厚呈圆形或弧形三习声,可伴声影,提示钙化。
囊内为不均专无回声或低回声,也可见斑点状强回声,兰示包虫多已死亡。
⑥囊肿实变型:包虫衰退或死亡后,内囊退化,囊液被吸收,虫体机化。
声像表现类似实性肿块,边界模糊,内部呈杂乱不均的高回声或强回声,有时可见声影。
肝超声诊断PPT课件
![肝超声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2a8f5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8.png)
肝膈面
肝脏面
借“H”形沟—右叶、左叶、方叶 、尾状叶
肝门 (第一肝门)
肝圆韧带裂 静脉韧带裂 静脉韧带 胆囊窝 腔静脉沟(第二 肝门)
胆囊 肝右叶
方叶
肝圆韧带
肝左叶 静脉韧带Βιβλιοθήκη 裸区尾状叶肝固有动脉
下腔静脉 肝门静脉
Couinaud肝分段和解剖示意图
下腔静脉 肝右静脉
S8 S7
S5 S6
肝中静脉 肝左静脉
S2 S4a
S3 S4b
肝圆韧带 门静脉 肝动脉 胆总管
S1 S2 S3 S4a S4b S5 S8 S6 S7
肝脏分叶分段的解剖标志及扫查方法
肝叶段
分界标志
尾状叶(S1)
静脉韧带 门脉左支 下腔静脉 肝中静脉
左外叶上段(S2)
肝左静脉外侧支
左外叶下段 (S3)
方叶 (S4)
肝中静脉-胆囊连线 门脉左支 肝圆韧带、矢状段
超声造影表现
原发性肝癌
肝血管瘤
小者低回声多见
小者高回声多见
小者均匀,较大者不均匀 网络状
边界尚清,周围有暗环 边界清,边缘回声增强
可轻度增强
增强
内部线状、分支状血流 血流较少,周边部为主
常有
少见
动脉频谱为主,阻力指数 静脉频谱为主,动脉的阻力指数
较高
较低
动脉期快速整体增强呈高 动脉期周边结节状增强,向心性
❖ 无回声暗区 ❖ 壁薄而规则 ❖ 囊肿后方有回声增强现象
单纯性肝囊肿
多发性肝囊肿
多囊肝声像图
肝脓肿
❖ 不同时期可表现不同 ❖ 典型图像为厚壁及周围炎性反应圈 ❖ 内壁呈虫蚀样改变 ❖ 腔内可呈不均匀的光点反射, 低回声或混合回声 ❖ 光点随体位改变而活动
肝包虫病ppt课件
![肝包虫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8ce9bf998fcc22bdd10d06.png)
肝囊肿
《腹部CT诊断学》
肝脓肿
《腹部CT诊断学》
肝包虫病
《腹部CT诊断学》
《腹部CT诊断学》
《腹部CT诊断学》
CT平扫时肝内可见单发或多发圆形、椭圆形或分 叶状低密度病变。边缘光滑锐利,境界清楚,大 小不一,单房或多房性,具有囊壁,厚度不同, 密度与肝实质不易区分。内容物为液体样密度, 有的很均匀,与肝囊肿不易区分。但其特征性表 现为囊内密度不均匀,囊内有子囊,或囊内有分 隔而呈多房,或囊内有软组织团块,增强扫描囊 内液体成分不增强,囊壁及囊内分隔有增强效应 。
平衡期
《腹部CT诊断学》
《腹部CT诊断学》
《腹部CT诊断学》
影像学描述:
肝脏外缘光整,肝脏右叶不规则囊性低密 度影,大小约10cmX8cm,多分隔,部分 呈蜂窝状,无强化,边界清楚。胆囊略增 大,囊内点状致密影。胰腺、脾脏、双肾 形态大小及密度未见异常。
影像诊断:1、考虑肝脏囊腺瘤;
2、胆囊略增大,胆囊小结石
病例
2015.10.27
患者,男,63岁。间断右上腹疼痛1个 月。
T 36.8 CP 86次/分 R 18次/分 BP 150/80mmHg
B超:胆囊结石并胆囊炎,肝大并肝脏 囊性肿物。
《腹部CT诊断学》
CT动脉期
《腹部CT诊断学》
《腹部CT诊断学》
门脉期
《腹部CT诊断学》
《腹部CT诊断学》
诊断与鉴别诊断:1)易误诊为肝肝囊囊肿肿,单纯性 肝囊肿超声及CT上通常表现为无分隔状;2)与 肝脏囊腺癌、肝肝脓脓肿肿和肝肝包包虫虫病病鉴别:肝脏囊腺 瘤从影像上难以与肝脏囊腺癌相区别,一般认为 出现分隔明显增厚、乳头状突起或壁结节、粗大 钙化及囊内出血者多考虑为囊腺癌;多房性肝脓 肿CT表现类似囊腺瘤,但肝脓肿壁较厚,强化明 显,周围常有炎性水肿呈低密度,可出现“单环 ”、“双环”征。
包虫病的防治实用PPT
![包虫病的防治实用PPT](https://img.taocdn.com/s3/m/6c9d295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9.png)
10-15年患者的(De)病死率高达90%以上。包虫 囊肿多发生在肝脏,其次是肺脏和脑,其它 脏器组织也会受到侵犯。包虫病发病多见于 20-50岁青壮年,久病患者可丧失劳动力,这 不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
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压力。
第三页,共二十四页。
2、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是影响人 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经(Jing)济发展的公共卫生 问题。包虫病终宿主为狗、狼、狐狸、猫等动物, 成虫寄生在这些动物的小肠内,虫卵随粪便排除 体外,污染饮水、牧草等;中间宿主牛、羊、马、 骆驼、猪和小型啮齿动物等食入虫卵可引起脏器 组织病变;人因误食虫卵可发生包虫病。
内容总(Zong)结
包虫病防治。2、将包虫病病人进行科学、规范地管理,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肝囊 型包虫病有肝区隐痛、上腹饱胀感、。其它脏器包虫病具有该脏器占位性疾病的特有临床 表现。发生转移时出现转移病灶所在脏器产生的临床表现。(1)妊娠期间和哺乳期的妇 女、2岁以下儿童、有蛋白尿、化脓性皮炎及各种急性疾病患者(Zhe)禁用。(2)有肝、肾 、心或造血系统疾病、胃溃疡病史者(Zhe)和HIV感染者(Zhe),应到县级以上医院检查后再确 定治疗方案。①囊性包虫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且B超检查具有以下特征之一者(Zhe) :囊直径缩小2cm以上。囊内容物中回声增强,光点增强增多。②泡型包虫病:临床症状 和体征改善或B超检查具有以下特征之一者(Zhe):病灶缩小。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缓解,且B 超检查显示病灶无任何变化或进行性增大。(1)经过药物治疗6个月后复查时,确定有明 确手术治疗指征并愿意接受受术者(Zhe)
③重度反应者应立即停药,必要时送县级以上医院 处理。
第十六页,共二十四页。
(二)手术治疗 1、囊型包虫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5/10/2020
27
5/10/2020
28
5/10/2020
பைடு நூலகம்
29
5/10/2020
30
5/10/2020
多 子 囊 型 并 部 分 坏 死 包 虫 病
31
4. 坏死实变型
包虫囊肿内液体逐渐吸收,大量变性坏死的胶泥样囊皮 充满其间;
超声显示为球形实质性病灶,病变有清楚的包膜,与周 围肝组织分界明确,内部呈强弱不均的杂乱回声,呈膜 状回声堆积;
脓肿吸收期:脓肿壁回声增强,脓腔残留物回声杂乱。
5/10/2020
61
肝脓肿
5/10/2020
62
5/10/2020
63
5/10/2020
64
5/10/2020
65
慢性肝脓肿
脓腔壁显著增厚,内壁肉芽组织形成,周围严重炎性浸 润
脓腔内稠厚的坏死组织不断积聚,表现为实质性杂乱高 回声;
脓肿壁或内部可合并有钙化。
肝内布满无数大小不一的无回声区,内径从数毫米至数 厘米不等,囊肿间隔一般较薄,呈线状回声。各个囊肿 后缘增强不明显。
右肾位置常可被推挤而移位。
5/10/2020
55
5/10/2020
56
5/10/2020
57
5/10/2020
58
5/10/2020
59
3. 细菌性肝脓肿
高热、寒战、右上腹痛; 细菌进入肝脏后引起炎症反应,形成多数小脓肿,进而
肝包虫病的超声诊断
5/10/2020
1
5/10/2020
2
Country/city with cases
囊型包虫病的病例分布
Case distribution of cystic hydatidosis
3
4
分型
囊型包虫病 泡型包虫病
5/10/2020
5
5/10/2020
6
5/10/2020
衰减程度 极低 低 中等 高 极高
组织器官
二维超声图像表现
尿液、胆汁、囊液、
无回声
皮下脂肪、肾髓质
低回声
肝、脾、肾皮质
等回声
肌腱、软骨、肝血管瘤
高回声
骨骼、钙化、肺(含气) 强回声(后伴声影)
5/10/2020
14
5/10/2020
15
5/10/2020
16
5/10/2020
17
5/10/2020
5/10/2020
66
5/10/2020
67
4. 肝血管瘤
肝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肝内出现边界清晰的占位性病变;浮雕征; 外形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内部以高回声型居多,少数为低回声型;病变区内部回声分布呈
筛网状; 边缘裂隙征或血管进入、血管穿通征; 病变后方回声多无明显变化; 随访观察,病变多无明显增大; CDFI:因血流缓慢常不能显示血流信号。
和折射方向而出现侧壁声影。 后方回声增强效应。 较大的囊肿常使肝内管腔受挤压、扭曲、移位。 囊肿合并感染或出血时,囊腔内可呈低弱回声(肝囊肿
的囊壁是肝脓肿与肝囊肿的鉴别点)。
5/10/2020
51
5/10/2020
52
肝囊肿
5/10/2020
53
5/10/2020
54
2. 多囊肝
肝脏不规则明显增大,形态失常,轮廓不光滑,高低不 平。
术中所见:囊内充满大量实性坏死的母囊和子囊碎片, 呈糊状或胶泥样称为基质物质。
5/10/2020
32
坏死实变型
5/10/2020
33
5/10/2020
34
5/10/2020
35
5/10/2020
36
5/10/2020
37
5/10/2020
38
5/10/2020
39
5/10/2020
5/10/2020
45
5/10/2020
46
5/10/2020
47
5/10/2020
48
肝包虫囊肿超声鉴别诊断
5/10/2020
49
肝包虫囊肿超声鉴别诊断
其中前三型应与肝囊肿、多囊肝、肝脓肿鉴别; 后二型应与肝血管瘤、肝细胞肝癌鉴别。
5/10/2020
50
1. 肝囊肿
形态:圆形或椭圆形,囊壁光滑,轮廓光滑整齐; 内部回声:呈无回声区; 囊肿二侧壁可见“回声失落”现象,并因回声反射方向
方回声增强。 囊肿的大小与囊壁的厚度与“虫龄”有关。 囊砂(头节)回声,显示为沉积于囊底部的密集强回声点,
随着体位的改变而漂浮于囊液中,呈典型的“落雪”征。 术中见囊液清晰,内囊洁白而新鲜。
5/10/2020
11
5/10/2020
12
肝单纯囊肿型包虫
5/10/2020
13
人体组织依衰减程度不同分类
18
5/10/2020
19
2.内囊塌陷型
代谢障碍、创伤或感染引起的内囊破裂漂浮于囊液中。 声像图为卷曲或折叠的带状回声,呈“水中百合花”征; 术中见囊液多呈淡黄色清晰或混浊液,内囊为暗灰白色
或黄胶样,并可见大的破口。
5/10/2020
20
5/10/2020
21
5/10/2020
22
5/10/2020
40
5/10/2020
41
5. 钙化型
包虫囊肿内充满干酪样物质,囊壁明显钙化,半环状、 蛋壳样,斑块状;
超声显示为强回声灶,伴有宽大的声影; 术中所见:囊壁坚硬如软骨甚至完全骨化,囊内充满干
酪样物质 。
5/10/2020
42
5/10/2020
43
5/10/2020
44
坏 死 实 变 型 并 部 分 囊 壁 钙 化
23
5/10/2020
24
3. 多子囊型
超声显示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 壁厚,囊内可见大小不等的环状回声带、分隔成“蜂房
状”或“车轮状”,声像图显示为典型的“囊中囊” ; 术中所见囊内充满大小不等的子囊,母囊多为黄色胶胨
样碎片或胶泥样混杂于子囊之间。
5/10/2020
25
5/10/2020
融合呈较大脓腔,脓腔中心为脓液和坏死肝组织,脓腔 外周被纤维组织包裹,其周围有退行性变肝细胞和炎症 细胞浸润、组织水肿。 肝右叶多见,可单发及多发。
5/10/2020
60
脓肿前期(炎症期):低回声区,边界不清,内部回声 均匀或不均匀,周围可出现高回声圈或低回声晕环;
脓肿形成期:边缘较清楚的无回声区,壁厚而粗糙,内 壁不光整;脓肿的内部回声特征依其液化程度和所含内 容物而有所不同;可呈单房或蜂窝状分房;
7
囊型包虫病
肝脏内以囊性为主的占位性病变,约占人体包虫病的 70%;
超声诊断准确率可达98%。
5/10/2020
8
囊型包虫病的超声分型
单纯囊肿型 内囊塌陷型 多子囊型 坏死实变型 钙化型
5/10/2020
9
5/10/2020
10
1.单纯囊肿型
早期原发包虫囊肿; 肝内圆形无回声区,囊壁光滑而完整,“双层壁”,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