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或许是某个夏夜,我们抬头仰望,思索广阔无垠的星空。这时候,心中会油然生出一种神秘

感,一系列问题叩击头脑:“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我们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是什么?”这些思索表明

①万物因人的思考而显现其意义和价值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

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④哲学就是人们的惊讶、惊异和思考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需要智慧,学习哲学可以使人们拥有智慧。哲学的智慧产生于

A.人类的大脑 B.人类的意识

C. 人类的生理状况

D. 人类的实践活动

3.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④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它们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在

湍急的思想河流中曲折前进。回答4-6题。

4.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类的认识问题。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但_______ 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A.世界观和方法论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思维和存在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5.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

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

A.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C.物质存在是否依赖意识的问题 D.物质和意识是否均是本原的问题

6.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期《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他们的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科学的物质观 D. 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①是否信仰宗教②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不同回答

③世界可否认识的问题④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

之所以做出上述判断,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③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全面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将哲学发展推向更高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恩格斯指出:“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再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做了政治崩溃的前导。”这说明

A.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

B.任何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

C.反映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

D.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10.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和。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A.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 B.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C.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文化生活 D.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11.有这样一个故事: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从哲学的角度看,欧布里德错误在于

A.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B.否认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C.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D.肯定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12.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其依据在于,劳动和社会交往

①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②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③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④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右图体现的哲学道

理是

A.意识具有目的计划性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 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 意识具有科学预见

14.通过人体感官的眼睛,使我们看到了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样子,那青山绿水、姹紫嫣红,

那浩渺烟波、重峦叠嶂……通过“思维的眼睛”,我们能够解释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这表明,意识活动具有

①目的性②计划性③主动性④创造性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生活在河里的小鱼听说陆地上有一种动物叫奶牛,于是向青蛙询问奶牛的长相。青蛙说:“奶牛体形很大,四条腿站立,头顶上长着一堆尖尖的犄角,身上布满黑色斑点,喜欢吃青草。”于是,小鱼脑海里生成了奶牛的形象。小鱼脑海中的奶牛形象及其生成过

程说明

A.没有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获得真知

B.认识是具有生动、具体和丰富特性

C. 认识的形成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D. 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16.毛泽东同志对“实事求是”做过科学的解释,其中“是”是指事物的

A.客观性

B.物质性

C.可知性

D.规律性

17.判断某种联系可否称为规律,关键是看这种联系是否是物质运动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

的,稳定的联系。下列属于规律的是

①水往低处流

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③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18.漫画《破旧立新》启发人们办事情要

A. 分工协作

B. 勇于创新

C. 实事求是

D. 依靠群众

19.对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表述,最准确、最完整的是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物质和意识相互决定,相互转化20.“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与1963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个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不仅体现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魅力,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它揭示了

①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

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③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

④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这句话告诉我们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C.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D.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

田径比赛中,4×100接力赛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在于能否充分发挥每个队员的优势。第一棒,要求反应速度快、爆发力强;第二、三棒,要求奔跑速度快、耐力强;第四棒,要求心理素质好、冲刺能力强。回答22~23题。

22.只有将个人优势转化为集体优势,才能够取得好成绩。这是因为

A.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 B.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C.整体功能决定部分功能 D.整体的功能是部分功能的总和

23.在四名队员组成不变的情况下,排列顺序的优化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这说明A.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B.要重视量的积累

C.数量上的增减能引起事物的质变 D.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4.英国管理学家霍金森说:“哲学的任务在于它必须先于行动,倘若哲学家不能成为管理者,那么,管理者就应成为哲学家。”这一观点强调了

A.管理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C.真理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哲学对管理实践有指导作用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它们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在湍急的思想河流中曲折前进。回答25~26题。

25. 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

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

A.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C.物质存在是否依赖意识的问题 D.物质和意识是否均是本原的问题

26.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谈到,读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

人的哲学辩论,“加深了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这一评价强调了哲学是

A.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B.启迪人类智慧的综合科学

C.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D.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

27.庄子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气”。这是

A.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8.钱文忠在《让汉字高兴一会儿》中写道:“囧,我很囧。这个字非常有意思,真的奇思妙想,它的本义是光明的……这个字早就退出历史舞台,没人用了。”古字新用,像当下“囧”

字这样的奇思妙想

A.使得意识不再根植于物质世界 B.让意识天马行空,无可约束

C.仍没有打破物质决定意识的铁律 D.为人们实践再造了一个新的客观物质对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回答29-30题。

29.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的特点是

①客观物质性②主观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④科学实验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分析了士大夫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这句话的哲学道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

C.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共18分)

31.在人们选择前进目标和获得幸福感的关系上有三种状态:当目标唯一且难以达到时,幸福感往往很低,因为只有一条道路可通“罗马”;当目标不唯一且有多种选择时,幸福感会随之增加,因为有多条道路可通“罗马”;当目标切合实际且实现时,幸福感就会变为最大,因为走到哪里,那里就成为“罗马”。

三个“罗马”带来了三种“幸福感”,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4分)

32.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是平的。15、16世纪哥伦布等航海家证实地球是圆的。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图日益精准,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

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8分)

33.全球环境变化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四当前,极端天气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常态挑战。主流观点认为,极端天气日渐频繁仅以自然界气候多变无法解释,很明显,人类活动所致的气候变化正在发挥作用。

频繁的极端天气呼唤人类协同行动,选择更科学、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与发展路径。

运用《生活与哲学》规律的相关知识,说明人类应如何面对极端天气的挑战。(6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3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

35.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和回答,是人们在实践和认识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懂得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是我们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36.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定理。到了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

从哲学上看,上述材料说明真理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7.有这样一种观点:聪明的人总是按照规律办事,领悟力较差的人爱凭自己的经验处理问题,愚蠢的人只是根据个人的需要行事。

从哲学的角度看,只凭个人愿望行事的人之所以不能获得成功,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到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道小题,共12分)

38.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正式成为国家战略,为实现这一战略构想,需要转变观念,扎实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话题引起诸多专家学者的热议,以下是某知名高校学者论坛中一专家学者的发言。

学者甲: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上看,京津冀三地密不可分,协同发展势在必然。要坚持区域统筹,完善顶层设计,充分考虑地理位置、环境资源、产业基础以及交通状况等各个因素,最大限度发挥各个城市优势,最终实现1+1+1>3的效果。……

运用联系的相关知识,针对“学者甲”的看法发表意见。

(注意联系材料,运用相应知识观点,多层次加以分析)。

2014.11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二、问答题(共18分)

31.选择前进目标,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坚持辩证的观点,防止思想僵化。

32. 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图是平的,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分)15 16世纪哥伦布等

航海家证实地球是圆的,说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分)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图日益精准,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分)地图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分)

三、简答题(每空2分,共20分)

四、论述题(共12分)

38.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我们要坚持联系观点,把握三地之间存在的内在有机联系,

充分考虑地理位置、环境资源、产业基础以及交通状况等各个因素,促进三地协同发展。

(4分)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我们要立足整体,搞好局部,坚持区域统筹,完善顶层设计,最大限度发挥各个城市优势,推动三地协同发展。(4分)

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等特性。要运用综合思维方式看待三地的发展问题,掌握系统优化方法,最终实现1+1+1>3的效果。(4分)

2018学年华二高二上期中考试试卷

2. 在某些月饼的包装盒内有个小纸袋,将小纸袋打开,可看到灰黑色粉末,其中有些已变成 棕褐色。将灰黑色粉末溶于盐酸,溶液呈浅绿色,滴入几滴氯水,溶液变成棕黄色。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该灰黑色粉末用作抗氧化剂 C.小袋中可能装有活性铁粉 B.小袋中的原装粉末是 Fe 2 O 3 D.该灰黑色粉末不可食用 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 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 2018 学年华二高二上期中考试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A g-108 B r-80 Fe-56 Cu-64 Zn-65 Ba-137 一、选择题 1. 历史上,铝、钛、铁、铜四种金属,最早使用的是 A.铜 B.铁 C.钛 D.铝 物质. A.②⑤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 4.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 32- +2H+→CO 2↑+H 2O B.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Fe 3+ + Fe→2Fe2+ D.向硫酸中加入 Ba(OH)2 溶液:Ba 2++2OH -+2H++SO 42-→BaSO 4↓+2H 2O 5. 以 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5.6gFe 与足量的 Cl 2 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 0.2N A B.标准状况下,22.4L 水中含有 N A 个水分子 C. 常温下,1L 0.1mol/LAlCl 3 溶液中含有 Al 3+ 个数小于 0.1N A D. 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每生成 0.3molH 2,被还原的水分子数目为 0.2N A 6. 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下列区分它们的方法正确的是 A. 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 B. 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 C. 先将两种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 D. 用两只小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样品,再加入等量的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苏打 C.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2Fe 2++2Br -+3Cl 2→Br 2+2Fe 3++6Cl - 3. 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金属先熔化 ②在空气

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期中考语文试卷 共150分,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我们的时代已不容置疑地进入了“数字时代”,数字技术瞬息万变,进入了我们现实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领域。当代影视、摄影、广告的图像泛滥所形成的“视觉文化转向”,提供给大众的视觉形象是无限复制的影像产物,从而对大众的日常生活形成包围。消费型社会更加强化了建立在影像基础上的文化,越来越多的图像加速“挪用现实”,社会几乎被图像“绑架”。复制技术让影像的生产和消费不仅高度繁荣,而且正越来越自主化。传统社会,人们欣赏艺术是主体的自觉行为,在数字时代对数字技术所批量复制生产出来的视觉形象,人们是因拟像世界的围剿而不得不去关注与传播。这些视觉形象是符号,而不是传统的艺术。艺术审美的韵味被数字时代拟像世界的“奇观”所带来的震撼悉数替代,人们逐渐习惯于被动地为图像所逼迫,而不再有意识地、自为地去选择欣赏的对象。随之而来的便是即时审美的冷漠与疲劳。 图像作为表述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欲望映像,强化了人类根深蒂固的自恋情结——人类的自身经验被最大程度地转化为满足人类意愿的观看的对象。数字时代既能生产图像,又能消解图像(泛滥的PS技术便大大提升了图像的虚拟化程度,将图像随意拼贴、篡改、美化)。于是各类恶搞、戏仿、游戏、虚无主义、道德主题等杂糅在一起,图像的表述失去目标与信念,人成为空洞的能指。图像和信息符号正在成为我们了解现实的主要来源。数字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复制和仿造了的世界中,对真实的证明是那么不可能,因为我们所掌握的一切都只是复制品而已。我们无时无刻不被广告、影视、信息爆炸所笼罩着,并置身于“超现实”之中:虚饰成了现实的核心,艺术因此表现为无处不在。艺术不再是单独的、孤立的、高悬于现实之上的精致的精神活动,艺术被符号统领,泛化为日常的一种基本审美和即时审美。 数字时代,技术作为“物”的存在逻辑已经让位于“物与人相互融合”的逻辑,即技术的人文性。随着人类对于机器以及对于机器与人类之间变化着的关系的认识不甚了了,人类对机器产生恐惧与敌意。事实上,我们不断与机器分享空间,并与之相互依赖。数字时代,网络似乎在构筑人类与机器的边界,但又不断让技术更吸引人,让人与机器更加唇齿相依。 艺术主体由此经历了一个解构与重构的过程。机器和技术的介入,使传统艺术家的中心和霸权地位被严重消解与解构,数字化网络使艺术家的中心身份模糊。发送者和接收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绝对界限已不复存在。 比特打造的“数字化境遇”为人类诗意栖居营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超现实氛围,逐渐走向成熟的虚拟现实技术,使得日常生活审美化和艺术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之间,不再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表现也逐渐成为可能。“数字人格”“技术理性”使主体变得越来越自由,也变得越来越肤浅与模糊。艺术本来是虚实相映的,文化则来自虚幻形象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在大众文化盛行的数字时代,却出现了用虚幻的形象代替一切现实、用形象化生存代替真实生存的趋势。

河北省邢台市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河北省邢台市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共29题;共58分) 1. (2分) (2019高三下·南昌模拟)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决定》将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个人所得税改革优化了税率结构,大幅拉大了中低档税率级距,改革红利更多地惠及中低收入人群。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是基于() ①改革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②把满足中低收入人群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③变革上层建筑能够促进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要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 (2分) (2017高二下·临朐期中) 帐篷理论说明的是帐篷的容量不仅取决于篷布的大小,还要看支撑帐篷的竹竿高度。帐篷的中心支柱伸长时,该支柱附近的篷布才会跟着升高。但如果只有一个支柱,整个帐篷只能撑起支柱中心点周围。要将帐篷下的空间伸展到最大,必须用多个支柱使帐篷伸展在空中。该理论揭示了() ①在解决矛盾时必须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要做到统筹兼顾 ③矛盾双方相互制约相互联接,要全面分析矛盾 ④无视次要矛盾的解决就不能顺利地解决矛盾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3. (2分) (2019高二上·株洲月考)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脱出愚蠢。”亚里士多德意在说明() ①哲学智慧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产生的 ②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③人们创造哲学最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④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4. (2分) (2016高二上·河北月考) 哲学是遭人误解最久、最深的一门学问。可以说它不是科学,也可以说它是最抽象的科学。这句话中前后两个“科学”分别是指() A . 具体科学朴素的、零散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 具体科学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 .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之科学 D . 现世的智慧,文化的活的灵魂科学之科学 5. (2分) (2016八上·重庆月考) 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推动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就会一定程度如同你自己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的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A . 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

考高二政治试卷(附答案)

广东省普宁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度月考(2011年11月) 高二政治 命题人:周庆水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字迹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造型融人了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这说明 A.文化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B.文学、艺术源于灵感 C.文化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D.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2. 有人认为:“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上述观点 A.承认了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B.没有看到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C.肯定了文化有其自身的独立性 D.否定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3.“我们应从更广泛的经济繁荣的决定因素来理解文化的作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文化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同步B.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C.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D.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4. 2009年9月21日,刘云山在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上强调,宣传文化部门要努力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为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作出积极贡献。优秀文化之所以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是因为其 A.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B.成为心灵的火炬、前进的旗帜 C.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和感召力D.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5. 2009年5月12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得到锤炼和升华的“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的强大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在灾后重建以及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必须百倍珍惜、大力弘扬。我们要百倍珍惜、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因为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独立存在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在《陈情表》中,陈述自己家没有什么亲属、仆人的实情的句子是 “,。” (2)李密在《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比喻要守孝道的句子是“,。”(3)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认为,古人看各种风景,都有心得,其原因是“。”(4)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为表明只有卓越超群不同一般的人才能名传后世,举了很多历史人 物的事例,其中举周文王和孔子的例子的两句是“;。” (5)我们一般用司马迁《报任安书》“,,”三句话来概 括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 二.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 2.下面加点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可汗 .. kè hán 瞋.目 chēn 床蓐. rù覆校.无疑 jiào /老校.退卒 xiào B.拔擢. zhuó砧.板 zhēn 彘.肩 zhì剌谬. miào / 戮.力lù C.揾.泪 wèn 刀俎. jǔ玉玦. quē目眦.尽裂 zì / 恣.卒为暴 zì D.籼.稻 shān 车骑. jì盘桓. huán 责臣逋.慢bū / 吾未晡.食 bǔ 3.下面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跨进新年,深圳正以勃勃英姿 ....,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B.他根据自己的实践,以科学家的胆识和眼光断定杂交水稻研究具有光辉的前景,决心义无反顾....地坚持研究。 C.你除了你的善良的精神以外,身无长物 ....,我恭维了你又有什么好处呢? D.多情女子决不反弹琵琶 ....;我要是与他人共枕同衾,怎么对得起地下的先灵? 4.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除此之外,发达国家占便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世界上的大部分钱在他们手里的缘故,即 他们占据着金融市场。 B. 市场规则的建立,离不开完备的法律规范,也离不开有效的道德支撑和约束,他们共同规范着人

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试卷

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 温馨提示:本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文科学生实行闭卷方式,理科学生实行开卷方式。祝同学们考试顺利!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宪法和法律规定了我们的权利和义务。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为基础和准则的。 A.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 B.获得中国公民身份,享有民主权利 C.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D.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履行政治性义务 2.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是公民应具备的能力。中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可以表现为 ①参与社区的“网民沟通会”②参观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③关注中美领导人的庄园会晤④投诉商品房的质量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国家不再是为特定阶层服务,其存在的意义在于维护和改善当前的制度,使全体国民都能最大限度地从现行制度及改革中获益。”下列对这一观点的评价,正确的是 A.没有揭示出国家的阶级性 B.揭示了国家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C.准确说明了国家的本质属性 D.揭示了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4.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人民的利益得到充分的实现,这表明人民民主具有 A.广泛性 B.阶级性 C.平等性 D.真实性 5.与以往所有媒体不同的是,微博大幅度降低了内容创建和信息发布的门槛。在微博上,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人人都是播音员。有人说,“微博主人”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地盘,“我的地盘我作主”。这一观点 A.错误,因为在网络上发表言论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权 B.正确,因为公民有言论自由,可以自由表达个人的观点 C.正确,因为国家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D.错误,因为在我国公民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高二政治试卷

启秀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政治(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变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④文化是与自然相对而言的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④2.龙,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自称是龙的传人。在农历“龙”年,普天下炎黄子孙赛龙舟、舞龙阵、唱“龙的传人”,沉醉在“龙”的世界之中。这主要说明 ①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④民族节日是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思想上仍能演奏第一提琴。”恩格斯的这段话说明了A.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C.文化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经济不能决定文化 4.文化素养是现代人的一个基本素质,其核心和标志是 A.掌握文化知识的深度和广度B.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D.理论水平的高度 5.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 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该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6.文化学者于丹说过:“民族节日是一种信号,让所有属于这个民族的人会因为这个时候去共同进行一个仪式。”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④民族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近年来,南京一些学校的民乐队在暑假中多次远赴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为欧洲观众带去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得到了很高评价。这表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不相同B.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C.世界各国文化具有趋同性D.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8.随着一些具有传统民间文化色彩的古村落被一步步逼进狭小的“胡同”,保护古村落已刻不容缓。这是因为,古村落是 ①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②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④影响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④D.②③ 9.我国定期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电视、文学“骏马奖”评选。这有利于 ①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②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③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④彰显民族文化的核心地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0.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南宋就有《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 后来民间流传最广的是《老鼠娶亲》的年画。民国初年,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发展成如今的挂历。这反映了 A.传统文化源于民间艺术 B.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传统文化能够因时而变 D. 中华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11.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商家适时推出了富有英国文化气息的奥运纪念品。来自世界各地 的人们在欣赏、购买这些奥运纪念品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英国文化的理解。这说明 ①商业贸易可以推动文化的交流与发展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④文化因交流而传播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高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考试试卷

高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多选题 (共4题;共12分) 1. (3分) (2018高二上·原平期中) 关于等势面正确的说法是() A . 电荷在等势面上移动时不受电场力作用,所以不做功 B . 等势面上各点的场强大小相等 C . 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 D . 两数值不等的等势面永不相交 2. (3分) (2018高二下·东山期末)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的主要成就是发明了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他们的发明利用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原理。如图所示电路可研究光电效应规律,图中标有A和K的为光电管,其中K为阴极,A为阳极。理想电流计可检测通过光电管的电流,理想电压表用来指示光电管两端的电压。现接通电源,用光子能量为的光照射阴极K,电流计中有示数,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缓慢向右滑动,电流计的读数逐渐减小,当滑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计的读数恰好为零,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0V;现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 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4.5eV B . 若增大入射光的强度,电流计的计数不为零 C . 若用光子能量为12eV的光照射阴极K,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变大 D . 若用光子能量为9.5eV的光照射阴极K,同时把滑片P向左移动少许,电流计的读数一定不为零 3. (3分) (2016高二上·南市期中) 图中虚线为一组间距相等的同心圆,圆心处固定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一

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射入电场,实线为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三点是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则该粒子() A . 带负电 B . 在c点受力最大 C . 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 D . 由a点到b点的动能变化大于由b点到c点的动能变化 4. (3分) (2017高二上·拉萨期末) 下述关于用多用表欧姆档测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测量电阻时如果指针偏转过大,应将选择开关S拨至倍率较小的档位,重新调零后测量 B . 测量电阻时,如果红、黑表笔分别插在负、正插孔,则会影响测量结果 C . 测量电路中的某个电阻,应该把该电阻与电路断开 D . 测量阻值不同的电阻时都必须重新调零 二、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 5. (2分)如图所示,虚线a、b、c是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同,实线为一个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的运动轨迹,P、Q是轨迹上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三个等势面中,等势面a的电势最高 B . 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点时小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真题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 化学平衡主要研究下列哪一类反应的规律() A . 部分反应 B . 任何反应 C . 可逆反应 D . 气体反应 2. 下列不属于自发进行的变化是() A . 红墨水加到清水使整杯水变红 B . 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 C .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D . 铁器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3. 在密闭容器中于一定条件下进行下列反应:2SO2+O2?2SO3当到达平衡时通入18O2,再次平衡时,18O存在于() A . SO2、O2 B . SO2、SO3 C . O2、SO3 D . SO2、O2、SO3 4. 反应A(g)+3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 υ(D)=0.4 mol/(L?s) B . υ(C)=0.5 mol/(L?s) C . υ(B)=0.6 mol/(L?s) D . υ(A)=0.15 mol/(L?s)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反应条件是加热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 .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通常放出大量热 C . 物质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 D . 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6. 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因素是:() ①扩大容器的容积②使用催化剂③增加反应物的质量④升高温度⑤缩小容积.

A . 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③④⑤ D . ④ 7. 下列各电离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 . CH3COOH═H++CH3COO﹣ B . KHSO4?K++H++SO42﹣ C . Al(OH)3?Al3++3OH﹣ D . NaH2PO4?Na++H2PO42﹣ 8. 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 A B C D 强电解质 Ba(OH)2 盐酸 HClO4 BaSO4 弱电解质 HI CaCO3 HClO NH3?H2O 非电解质 SO2 NH3

2019高二政治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2019 高二政治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22 题,每题 3 分,共66 分)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11 月第 3 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哲学日”。这个做法旨在强调学习和使用哲学思想的重要性,并鼓励全世界都来 分享彼此的哲学遗产。材料启示我们重视哲学的学习,是因为哲学是() A. 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B. 科学之科学,是概括的科学 C. 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综合科学 D. 哲学家思维活动的科学总结2.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表现在() A.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B.哲学是绝对的,具体科学是相对的 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特殊规律 D.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3.2014年6 月29 日,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郝解贺 教授主持的“扩大经蝶入路切除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的临床研究”项 目在太原通过了专家鉴定。专家组认为,该项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 进水平。研究者的新发现再次证明() A.思维与存有具有同一性B.存有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诧 4. 河南省贫困县,耗资千万元建造办公“风水楼”,“风水楼”附近 建有“聚宝盆”“牌坊”“龙眼”“怪兽”等。该事件被媒体披露后,相关的主要官员被免职。由材料能够看出,这些被免职的官员的思想 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主观唯心主义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B.17 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哲学 C.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D.18 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哲学 6. 下列对真正的哲学理解错误的是()A.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真正的哲学准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C.真正的哲学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D.只有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7. 在2014 年南京青奥会上,一位80 岁老人当上青奥志愿者成为美谈,这位老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生命在于运动”的人生信条。“生命在于运动”主 要说明() A.物质是运动的特性B.运动是物质的存有方式 C.运动离不开物质D.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8. 2014 年8 月3 日,云南省鲁甸县发生 6.5 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这表明() ①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是无能为力的②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自然界的存有和发展是客观的④人类无法预测地震的发生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9. 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此观点是() A.朴素唯物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陈红斌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匪我愆(qiān)期荫(yìn)庇踯躅(zhú)剽(piāo)悍 B.将(jiāng)子无怒伶俜(pīng)纤(qi ān)夫欺罔(wǎng) C.熏陶渐(jiàn)染穴(xuè)位机杼(zhù)奇葩(pā) D.大腹便便(pián)赍(jī)赠庙观(gu ān)殄(tiǎn)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置若罔闻靡日不思夙兴夜寐遗人口实 B.殉属可贵匪夷所思搔首弄姿纠自由取 C.欲盖弥彰一暴十寒否极泰来络绎不绝 D.抱薪救火叛若鸿沟吉人天相不速之客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是() A.10月10日,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诗人余光中在南京的媒体见面会上对“诺 奖”主要以西方人当评委的评审方法不以为 ...意.,称诺贝尔文学奖是西方人的文学奖。 B.多年来中国足球联赛中层出不穷的罢赛、 黑哨、球霸、暴力事件已经屡见不鲜 ....,在这些事件中伤得最重的是中国足球,伤得最深的是中国球迷。

C.随着华尔街金融风暴愈演俞烈,越来越 多的美国及欧洲金融机构资就像涸辙之鲋 ....,迫切需要政府注资来度过危机。 D.在美国七千亿美元救市计划通过之后,欧盟各就解救金融危机召开了各国首脑会议,欧 盟各国的救市计划也呼之欲出 ....,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极大关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10月11日起,北京市机动车开始试行按车牌尾号每周停驶一天的交通管理新措施,限行范围为五环路以内道路,限行时间为6时至21时之间。 B.据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10月与9月相比,肉类、水产品、水果全国均价整体微降,鸡蛋价格持平,成品粮油、蔬果、奶类价格平稳。 C.我国社会组织保持了较快发展的速度,截至2008年6月,全国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总量已经超过38.6万个。 D.2008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71岁的芬兰前总统马尔蒂·阿赫蒂萨里,理由是因为他在过去三十多年中致力于在几个大洲解决国际冲

长春市2020年高二上册政治(理)期中考试试卷C卷

长春市2020年高二上册政治(理)期中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2分) 1. (2分) (2017高二上·遂宁期末) 文化承载着民族发展的血脉,是构筑民族精神的基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这里的“文化”() ①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是人类改造世界活动中创造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 ③特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内容 ④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 (2分) (2016高二下·东莞期中)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这说明() ①书籍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②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书籍引导人们的世界观,传递正能量④书籍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3. (2分)(2016·济宁模拟) 民谣代表着诗意、淡泊、流浪和乡愁,一把吉他,低吟浅唱,清新自然。由马頔创作的《南山南》用民谣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往感情的追忆,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迅速窜红,引起了众多人的共鸣。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回归是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科技在推动文化交流、传播、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③成功的文化作品必须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前进的动力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4. (2分) (2017高二上·腾冲期末) 西方学者约瑟夫·奈曾就柏林墙倒塌感慨:“早在柏林墙倒塌之前,西方的影视就已经‘穿墙而过’影响了一大批人。如果没有西方流行文化年累月传递的那些影像,光凭锤子和压路机是难以推倒柏林墙的。”这表明() ①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政治是文化的基础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②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word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数学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要求。 1.抛物线22y x =的焦点坐标是 A .10(,) B .1 02 (,) C .1 04 (,) D .1 08 (,) 2.若{a ,b ,}c 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则下列向量不共面的是 A .+b c ,b ,-b c B .a ,+a b ,-a b C .+a b ,-a b ,c D .+a b ,++a b c ,c 3.方程22x y x y -=+表示的曲线是 A .一个点 B .一条直线 C .两条直线 D .双曲线 4.如图1,在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中,AC 与BD 的交点为M . 设11A B =a ,11A D =b ,1A A =c ,则下列向量中与 12B M 相等的向量是 A .2-++a b c B .2++a b c C .2-+a b c D .2--+a b c 5.椭圆221259x y +=与椭圆22 1259x y k k +=--(9k <)的 图1 A .长轴长相等 B .短轴长相等 C .离心率相等 D .焦距相等 6.设平面α与平面β的夹角为θ,若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1n 和2n ,则cos θ= A . 12 12|||| n n n n B . 1212| |||| |n n n n C . 1212 ||| |n n n n D . 1212||| || |n n n n 1

7.与圆221x y +=及圆228120x y x +-+=都外切的圆的圆心在 A .圆上 B .椭圆上 C .抛物线上 D .双曲线的一支上 8.以(4,1,9)A ,(10,1,6)B -,(2,4,3)C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 A .等边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9.已知点P 在抛物线24y x =上,点Q 在直线3y x =+上,则||PQ 的最小值是 A . 2 B C D .10.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90BCA ∠=?,1D ,1F 分别是11A B ,11A C 的中点,1BC CA CC ==,则1 BD 与1AF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A B . 12 C D 11.已知双曲线22 221x y a b -=(0a >,0b >)的离心率2e =,若A ,B ,C 是双曲线上任意三点,且A , B 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则直线CA ,CB 的斜率之积为 A .2 B .3 C D 12.已知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P 是单位球O 内一定点,A ,B ,C 是球面上任意三点,且向量PA , PB ,PC 两两垂直,若2Q A B C P =++-(注:以X 表示点X 的坐标),则动点Q 的轨迹是 A .O B .O C .P D .P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双曲线224640x y -+=上一点P 与它的一个焦点间的距离等于1,那么点P 与另一个焦点间的距离等于 . 14.PA ,PB ,PC 是从点P 出发的三条射线,每两条射线的夹角均为60?, 那么直线PC 与平面PAB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含答案

高二物理试卷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10分,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其中1-6为单选,7-10为不定项选择;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 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假说法和等效替代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 ..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非常小时,就可以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 C.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同一次实验两次拉细绳套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该实验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2、杂技表演的安全网如图甲所示,网绳的结构为正方形 格子,O、a、b、c、d等为网绳的结点,安全网水平张紧后, 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高处落下,恰好落在O点上.该处下凹 至最低点时,网绳dOe、bOg均为120°张角,如图乙所示,此 时O点受到向下的冲击力大小为2F,则这时O点周围每根网 绳承受的张力大小为( ) A.F B. C.2F+mg D. 匀加速拖出的过程中()

A .材料与平台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摩擦力逐渐减小 B .材料与平台之间的相对速度逐渐增大,摩擦力逐渐增大 C .平台对材料的支持力逐渐减小,摩擦力逐渐减小 D .材料与平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支持力也不变,因而工人拉力也不变 4、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AB 、BC 均为轻质杆,各图中杆的A 、C 端都通过铰链与墙连接,两杆都在B 处由铰链相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AB 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甲、乙 B .图中的AB 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甲、丙、丁 C .图中的BC 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乙、丙 D .图中的BC 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乙、丁 5、距地面高5m 的水平直轨道A 、B 两点相距2m ,在B 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 地高度为h ,如图。小车始终以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经过A 点时将随车携带 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B 点时细线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可求得h 等于 A .1.25m B .2.25m C .3.75m D .4.75m 6、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 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s 和2s 。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 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2/m s 由静止加速到2m/s ,然后匀速向前,则最 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 A .关卡2 B .关卡3 C .关卡4 D .关卡5 7、近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雾霾天气,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 影响。在一雾霾天,某人驾驶一辆小汽车以30m/s 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 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 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但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a 、b 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 -t 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

高二政治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

高二政治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 高二政治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 1.有人以前这样评价苏格拉底,“他的生活和他的哲学是一回事, 但他的哲学绝不是脱离现实而退避到自由纯粹思想领域中去”。该观 点 ①肯定了苏格拉底的哲学对社会的现实影响②认为苏格拉底的哲 学智慧产生于他的实践活动③否认了苏格拉底的哲学是人的思维活动 ④认为苏格拉底的哲学割裂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2.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哲学 ①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②作为意识形态,具有直 接现实性③作为社会科学,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④作为世界观,是 人们生活的向导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述准确的有 ①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② 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 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 ④要形成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新华网刊文称,“人生必须放下四样东西”。其中,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是 ①放下压力:累不累取决于心态②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 ③放下狭隘:心宽,天地自然宽④放下烦恼:快乐其实很简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这意味着今后“拍脑袋决策”的人休想再“拍屁股走人”。下列选项中,与“拍脑袋决策”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按图索骥照本宣科 B.竭泽而渔杀鸡取卵 C.*者迷旁观者清 D.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6.庄子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气”。这是 A.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7.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点的集合” B.“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C.“世异则事异,世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8.“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时间都去哪儿了》句句歌词直戳心扉,掀动了多少人的感慨。材料体现了 A.物质运动具有绝对性 B.世界存有尚未理解的事物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D.物质世界的复杂性多样性

高二上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恒口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5分) 第一节: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Children should be taught to ______ their own problems if they can, which helps train their ability of problem solving. A. give B . hand C. handle D. analyze 2.The Southern States wanted to ______ from the Union, so the American Civil War ______. A. get away with; broke up B. get away from; broke up C. break away; broke out D. break away from; was broken out 3.At the bottom of her heart, nobody can ________ of her father, who made what she is today. A. take the place B. take place C. in instead D. replace 4.So many young men want to ___ writing. A. take in B. take up C. take over D. take off 5.It was in the factory _______the TV sets were produced ________ we met for the first time. A. where, where B. that, where C. that, that D. where, that 6.——Would you mind my telling him the news? ——____________ A.Yes, please B.Never mind C.It doesn't matter D.No, go ahead. 7.They had the goods _____ to the airport on time in spite of the bad weather. A. delivered B. delivering C. to deliver D. deliver 8.He hurried to the stadium without supper, ________ the football match he had been longing to watch was cancelled. A. only to be told B. only telling C. only to tell D. only told 9.The people ________ to the party were famous American scientists. A. invited B. to invited C. being invited D. inviting 10. ________ in his work, Carol simply forgot food and sleep. A. Absorbing B. To absorb C. Absorb D. Absorbed 11.Unless _______ to speak, you should remain silent at the conference. A.invited B.inviting C.being invited D.having invited 12. As we joined the big crowd I got _____ from my friends. A. separated B. spared C. lost D. missed 13. _______ confidence resulted in his failure in the interview. A. Lack of B. Lack for C. Lacking of D. Being lacked 14.In fact, I’m not used ________ to like that. – Neither am I. A. to being spoken B. to be spoken C. to speak D. to speak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