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合集下载

抓好种养重头戏唱好兴社主旋律—五华县供销合作社积极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抓好种养重头戏唱好兴社主旋律—五华县供销合作社积极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3 3间分店 在 石 岐 宏 基 路举 行 开业 仪 工 。百
与一些有信誉 、 有专业技术的养殖专业大户, 并 与之 合作 。本 着 双赢 的 目的 , 销 合 作 社 向专 供
业 户们 提 供 资金 和农用 物 资 等方 面 的支 持 , 帮
助 他们发 展生产 。
惠连 锁超 级 市 场 坚持 走 农 村市 场 的 路线 , 以连
是于 19 97年 与 县 农 业局 在歧 岭联 办 了
30亩 的蜜柚 基地 ,先 后 投人 8 0 O多万 元 资金 ,
在 19 年遭受严重霜冻的影响下 ,通过加强 99 管理 , 0 0年仍如期挂 果,被市政 府定为梅 20
州 市农业 龙头 企业 。
导 ,以提高 农业生 产 经营效 益为 目的 ,在做 好 常 规 生 意 的 同时 , 发动 下属公 司 、基 层 社兴 办种植 业和养 殖 业 ,取 得 明 显 的 效 果 。其 主 要 做 法
动 当地农户 耕 山致 富。 ( 下转 第 1 9页)
维普资讯
不放 8月 1 l 转 制后 新 组建 的 中山市 石 化 7E,
浪 网供 销合作 社在 参与农 业产业 过 程中应 该 是“ 新 回归农 门” 路 的一 个体现 。浪网供 重 思 销 合作社 在 为改制付 出了 10多万元 的改革 成 3 本后 , 他们 开 始 决 定将 手 头上 盈 余 的一 些 钱借
华书店 合作 的新华 书店连 锁店 以崭 新 的 面貌出 现在 中 山的城 乡 。新 华书 店连锁 店 为农 民提供
他 们共 同调查 研究市 场行 情 , 出在 化肥 、 药 提 农 供 应 和市 场推 销方面进 行 合作 。板芙供 销合 作 社 积 极参 与 当 地农 村 经济 建 设 , 去年 以参股 方 式 投 资办 起 一 间生 猪屠 宰场 , 助农 民解 决 了 帮 生 猪 的销 路 问题 , 同时 也使 当地农 民吃上 了放 心肉 。浪 网、 古镇 、 芙等 供销 合作社 的做法 与 板

农业提质增效 农民持续增收

农业提质增效 农民持续增收

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五华县特色休闲高效农业凸现勃勃生机近两年来,五华县把发展特色休闲高效农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来抓,大力发展特色休闲高效农业,全县农业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一、发挥资源优势,建设特色农业基地追溯历史,“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国家级粮食主产区”都是对五华这个农业大县的美誉。

然而在发展中,五华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特色产业多、规模基地少;名优产品多、产品总量少;特色产品多、品牌建立少;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少。

为此,该县出台了《关于推进特色休闲高效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特色农业基地,提高特色休闲高效农业发展规模和水平。

优质稻基地建设。

全面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制,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4万亩,总产35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72万亩,总产32万吨,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粮食生产考核指标;大力推广超级稻、有机稻种植,优化粮食品种结构,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其中优质稻播种面积达86%以上,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坚持每年创办4个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每个镇举办2个千亩示范片,每个示范片举办1至2个百亩核心示范区,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县粮食生产的发展。

特色农业基地建设。

坚持市场导向,按照稳定传统产业、做大优势产业、培育特色品牌的思路,扎实推进“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建设,加大“名优特稀”水果、茶叶等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力度,建设新品种示范基地,增强示范效应,引导带动群众发展特色农业。

力争至2017年,建设千亩标准化特色水果生产示范基地5个,新增发展名优水果种植2.5万亩、油茶15万亩、优质茶5300亩,南药2800亩,蔬菜稳定在15万亩,水产品年总产量达到2万吨,形成特色比较鲜明的产业区、产业带。

二、突出地方特色,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五华县围绕茶叶、板栗、大米、水果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加强招商引资力度,主动与广州市和番禺区农业局的对接,搭建合作平台和发展载体,引进实力雄厚的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农业提质增效 农民持续增收

农业提质增效 农民持续增收

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五华县特色休闲高效农业凸现勃勃生机近两年来,五华县把发展特色休闲高效农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来抓,大力发展特色休闲高效农业,全县农业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一、发挥资源优势,建设特色农业基地追溯历史,“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国家级粮食主产区”都是对五华这个农业大县的美誉。

然而在发展中,五华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特色产业多、规模基地少;名优产品多、产品总量少;特色产品多、品牌建立少;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少。

为此,该县出台了《关于推进特色休闲高效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特色农业基地,提高特色休闲高效农业发展规模和水平。

优质稻基地建设。

全面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制,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4万亩,总产35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72万亩,总产32万吨,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粮食生产考核指标;大力推广超级稻、有机稻种植,优化粮食品种结构,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其中优质稻播种面积达86%以上,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坚持每年创办4个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每个镇举办2个千亩示范片,每个示范片举办1至2个百亩核心示范区,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县粮食生产的发展。

特色农业基地建设。

坚持市场导向,按照稳定传统产业、做大优势产业、培育特色品牌的思路,扎实推进“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建设,加大“名优特稀”水果、茶叶等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力度,建设新品种示范基地,增强示范效应,引导带动群众发展特色农业。

力争至2017年,建设千亩标准化特色水果生产示范基地5个,新增发展名优水果种植2.5万亩、油茶15万亩、优质茶5300亩,南药2800亩,蔬菜稳定在15万亩,水产品年总产量达到2万吨,形成特色比较鲜明的产业区、产业带。

二、突出地方特色,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五华县围绕茶叶、板栗、大米、水果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加强招商引资力度,主动与广州市和番禺区农业局的对接,搭建合作平台和发展载体,引进实力雄厚的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五华乡村振兴美丽家园建设

五华乡村振兴美丽家园建设

五华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打造农村群众幸福生活的美丽家园标签:杂谈美丽的樱花谷、白族风情小镇、秀美山水画廊、骑行者天堂、天然森林氧吧、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未来的西翥,将被打造成为“美丽家园”。

12日下午,五华区在西翥街道召开了美丽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会上分析了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形势,部署了当前和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理清思路,狠抓落实,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加快美丽乡村、幸福乡村建设步伐,打造农村群众幸福生活的美丽家园。

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美丽家园”今年五华区将建设1个美丽乡村“市级示范村”,即陡坡社区陡坡村;3个美丽乡村“区级示范村”,即厂口社区高村、上会村、前会村;2个“提升改造村”,即三多社区大村和厂口社区界牌村。

其中,“市级示范村”陡坡社区陡坡村要力争建设成为全市美丽乡村的样板村;3个“区级示范村”要按照以点带面,串点成线,点、线、面统筹衔接的要求,连片建设,整体提升;2个“改造提升村”要以省级重点建设村项目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为主,重点对村容村貌、基础设施等进行改造提升。

五华区美丽乡村建设将按照“三清四美三宜”要求,实施环境卫生整治、产业发展富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特色文化培育和综合改革深化“六大工程”,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开展建设,努力实现村村优美、户户整洁、处处和谐、人人幸福。

在五华区美丽乡村建设中,陡坡社区将结合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等特点,形成白族民俗旅游、黑松林森林公园和仙人石地质公园一体化的综合发展模式,将重点实施美化、绿化、靓化、净化、洁化、亮化工程。

包括对社区房屋进行“穿衣戴帽”改造,打造白族特色民居,在社区周边打造樱花谷和自行车骑行道,对迎龙河进行景观改造,在黑松林公园内设置林间休闲漫步小道,林间休闲养生中心,天然森林氧吧等。

在3个区级示范村,也将进行特色文化、村庄绿化、环境洁化、街道美化、市场规范化、水体净化、村庄亮化、传承文化等方面的改造提升。

数字乡村 广东 案例

数字乡村 广东 案例

数字乡村广东案例
广东省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案例:
1. 梅州市五华县:五华县通过数字乡村建设,实现了农村宽带网络全覆盖,农民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获取政务、农业、教育等信息。

同时,五华县还建立了农村电商平台,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提高农民收入。

2. 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区通过数字乡村建设,实现了农村公共服务信息化,包括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

此外,南海区还推动了农村产业升级,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

3. 汕头市潮阳区:潮阳区通过数字乡村建设,实现了农村公共安全信息化,包括视频监控、警务信息化等方面。

同时,潮阳区还推动了农村环境整治,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环保工作。

4. 江门市新会区:新会区通过数字乡村建设,实现了农村政务服务信息化,包括农村土地流转、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

此外,新会区还推动了农村文化传承,通过数字化手段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5. 惠州市惠东县:惠东县通过数字乡村建设,实现了农村金融服务信息化,包括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农村金融扶贫等方面。

同时,惠东县还推动了农村人才培养,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这些案例表明,广东省数字乡村建设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保护农村环境、传承农村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华县发展农机化的有利条件及对策

五华县发展农机化的有利条件及对策

态势 。 国家购 置补贴 政 策为农 机化 发展 提供 强大 的助 推力 。
2 农机化 的发 展对 策
的形势 , 为农机 化 起步 较晚的 地 区 , 别 是为像 五华 县 这种 特 经 济比较 落 后 、 境特 殊 的山 区大 县 , 力发展 农机 化 提供 环 大
了契 机 。
1 农 机化 发展 的有利 条件 .
改 革开 放 历经 3 0多年 , 业 生产 由原 来 的 人 工 、 力 农 畜
逐渐 向机 械 化发 展 , 业 的基 础 地位 没有 变 , 有保 持 农业 农 只 的持 续稳 定 发展 , 经济 才能 实现 稳定 增长 。 现阶 段 多种 有利
为 2 36万元 .0 6 2 1 年 均为 9 . 元 , 2. 2 0 - 0 0年 25万 呈快 速 增长
13 农 机手寻 找新 的途 径成 为农机 发展 的 内在动 力 .
推机 型 时要 有市场 预见 性 , 有适度 超 前 的眼光 。
22 要 有针对 性地 扶持 农机大 户 .
农业 现 代化 是集 约化 、 模化 的经营 模式 . 规 农机 大 户承
包 经 营 大 片 农 田应该 重 点扶 持 。 目前 , 比较 有代 表性 的 有
农 业 机 械 化 历 来 受 到 中 央 及 各 级 政 府 的 重 视 , 有 没 农 业 的现 代 化就 不 可 能实 现 全面 的现 代化 , 过 多 年 的 不 经 懈 努 力 , 在 终 于 迎 来 了发 展 的 契 机 , 根 据 当 地 实 际 , 现 要
精心谋划农机 化的发展蓝 图 , 导农机化 有序 、 康 、 引 健 快
1 元涨到 5 0多 O多元 , 了 5 , 业 生产 成本 高 , 械化 翻 倍 农 对机

依靠农业科技发展五华现代都市农业

依靠农业科技发展五华现代都市农业

转变, 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城乡同步实 现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 撑不懈努力。
果树新品种及栽培技术等一批新技术和适用新品种在示范户中 进行实 验推广并取得良 好
效果 , 高了农业科技的推广示范带动效应。 提
五华区 农业科技工作才刚刚起步, , 今后 五华区科技局将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对科
技的新需求, 努力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为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的
委、 政府统筹城乡发展方略 , 区 着眼于增强农业科技 自 主创新能力,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
步,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构建强有力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积极探索和实践农 业科技服务“ 三农” 的有效途径, 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20 年以来, 05 五华区科技局围绕两乡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 建立了科技助理员、 科技 信息员制度, 完善了科技工作架构。在省农大、 省农科院、 省农职院等大专院校、 科研院所 的大力支持下, 建立了一支机制灵活、 门类齐全的 3 名农业科技专家组成的“ 8 五华区农业 科技专家小分队”编制了“ , 五华区农业科技专家小分队建制及服务路径手册”组织广大 ,
维普资讯
I 汉 。 业 科技创新・ 农业
依 靠农业 科 技发展五华现 代都市农业
20 年 9 昆明市区划调整后 , 04 月, 五华 区辖 区面积 由 1. 5 6平方公 里拓展为 37 6 9 9 . 平 8
方公里, 产业结构中新增了第一产业, 涉农面积 30多平方公里, 5 形成具有市区、 城郊和乡
科技人 员进村入 户, 开展农业新技术推 广和技术服务。开展 了农民“ 色证 书”农村 实用 绿 、
技术、 农村劳 动力技能等全方位、 层次的培训, 提高 多 切实 农民生产技能和科技文化素质。

梅州市五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五华县2019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梅州市五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五华县2019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梅州市五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五华县2019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9.08.09•【字号】华府办函〔2019〕170号•【施行日期】2019.08.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五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五华县2019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华府办函〔2019〕170号各镇人民政府,县府直属和中央、省、市属驻五华有关单位:《五华县2019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已经2019年7月30日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迳向县农业农村局反映。

五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8月9日五华县2019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转发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粤自然资耕保发〔2019〕7号)《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激励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农建发〔2019〕1号)《关于印发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若干用地政策措施(试行)的通知》(粤自然资规字〔2019〕1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涉农资金统等整合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粤府〔2018〕123号)等文件精神,为加快推进我县2019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根据机构改革后新的形势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我县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专门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耕地保护领导小组,县、镇、村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责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截至2018年底,我县耕地(含可调整地类)面积为62.6369万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为49.8020万亩。

二、建设任务按照上级下达的任务要求,我县2019年度应完成2.66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其中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计划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计划1.16万亩。

梅州五华乡村振兴战略

梅州五华乡村振兴战略

梅州五华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中国政府的一项重要战略。

梅州五华作为广东省内的重要乡村地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产业升级梅州五华区通过推进“两新”(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建设、推进“三化”(农业现代化、工业智能化、人居环境现代化)改革,促进规模企业和龙头企业发展,好处是在于增强了农村经济活力,提高了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促进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文化传承梅州五华区坚持文化自信,积极发扬传统文化。

通过弘扬梅州话、传播客家文化、保护非遗文化等做法,梅州五华区的文化特色日益凸显。

区内文化资源得到充分挖掘,进入市场的文化产品、文化产业也日益丰富。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一种产业、一种经济发展手段,更是一种整体精神高度的表现。

同时,文化传承也能为地方人民的精神生活提供丰富的保障。

三、旅游业兴起梅州五华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博大精深的名优饮食等,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区内的黑砂皮茶、牛奶双皮、马蹄酥、菜面等美食更是成为当地的名片。

因此,打造乡村旅游品牌被放在了五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并未停滞于网红景点的顶层流量消耗,而是在深度升级品质,全面提升游客体验,接待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四、生态环境改善梅州五华区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强生态建设,提高产业和生活方式的环保水平,推进节能减排、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全面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区内的人工种植的山林、平原川谷、坝洼河网等地方成为一道道靓丽的绿色廊道和景观。

加强生态建设,使梅州五华区的发展更具可持续性,能够体现地域的自然优势和区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总之,梅州五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该地区带来了诸多的重要变化。

产业升级、文化传承、旅游业兴起、生态环境改善四个方面的工作,不断推动着梅州五华区走向良性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

梅州五华区在“科学发展、特色发展、绿色发展”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展现出广东优秀乡村发展的榜样。

五华县高效种植模式栽培技术

五华县高效种植模式栽培技术

五华县高效种植模式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五华县超甜玉米—杂交稻制种—紫云英高效种植模式及主要栽培技术,以期为该种植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种植模式;栽培技术;广东五华近年来,五华县大力加强种植业结构调整[1],发展“超甜玉米—杂交稻制种—紫云英”高效种植模式,改变土壤肥力逐年下降的状况,提高种植业综合生产能力,取得显著成效:超甜玉米鲜苞产量14.7t/hm2,杂交稻良种产量为 4 215kg/hm2,紫云英鲜产量31.5t/hm2,年产值9.15万元/hm2,同时还有效地推动了我县无机农业向有机农业的方向发展。

现将该种植模式的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模式布局超甜玉米1月下旬至2月上旬分批播种,2月中下旬种植,5月中旬采摘,生育期95~100d;杂交稻制种父本6月下旬分2期播种,母本根据不同的组合安排播期,一般在7月上中旬播种,9月上旬始穗,10月上旬收割,生育期105d 左右;紫云英9月下旬播种,来年2月底进入盛花期后犁耙压绿,生育期145d 左右。

该模式全生育期345~350d,其中秧苗期45~50d,大田栽培期300d左右。

2品种和组合选择超甜玉米选用黄金3号、台湾华珍、粤甜3号、穗甜1号等,它们具有早熟矮秆抗倒伏、含糖量高、需肥量大、喜湿怕渍、鲜苞产量高、皮薄口味极好、适宜鲜食和加工的优点。

杂交稻制种的母本宜选用起点温度低、配合力好、对九二○敏感、分蘖力强、花时集中、柱头外露率高、米质优的不育系,父本宜选择耐肥抗倒伏、分蘖力强、穗直立、穗大粒多、品质优良、花时集中、花粉量足的恢复系,我县应用的制种组合有:优ⅠA×广恢122、天丰A×广恢122[2]、珍汕97A×明恢82等;紫云英选用江西大叶。

3适时播种与育苗超甜玉米1月下旬播种,需种子8.25kg/hm2。

育苗地应选择地势较高且向阳的田块,犁耙细碎后起畦作苗床,苗床整平后施复合肥1 125kg/hm2,用沙泥比3∶7的肥沃菜园土加水25%搅拌,捏成直径约5cm的泥丸,并在每个泥丸上用食指按1.2cm深的空穴,每穴放1粒种子,盖上1cm厚半干湿细泥土,用米乐尔颗粒剂撒施防治地下害虫,最后插竹片覆盖薄膜。

快速发展的五华县农产品加工业

快速发展的五华县农产品加工业

快速发展的五华县农产品加工业经过多年努力,五华县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表现为:(1)逐渐培育了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资源为重点,以“丰华有机农产品”、“岭南裕宝果蔬”、“康奇力药业”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体系支柱产业。

比如2005年以来,五华县政府帮助香港有机产品集团公司在县横陂镇集约了6500亩土地,注册成立了梅州丰华有机农业发展公司,以发展有机水稻、有机甜枣、有机果蔬等有机农产品,产品通过加工,包装、全部销往香港,经济效益显著。

其中,打造的“真田”牌有机农产品,品牌效应明显,为五华县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在有机产品的生产加工上,2006年梅州市岭南裕宝实业有限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同研制金柚果(原)浆饮料(易拉罐),通过打浆后的粗浆采用华南理工大学研发的专利生物技术处理而制得柚子果浆,其用途广泛,在果汁、果酱、果冻、果冰、糕点、面条、饼干、饮料、冲剂、啤酒、奶茶、糖果、面包和洗发液等食品和化工行业都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岭南裕宝实业有限公司的自动生产线的投入应用,年产量60万吨,不仅给该公司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而且对五华县乃至整个粤东区域的水果生产起到了推动作用,还打造了地方特色,增加了农民收入;在中草药加工业上,广东康奇力有限公司是五华县一家国有企业转制合资公司,属下有广东五华县康和医药有限公司和广东康奇力药业有限公司中草药(岗梅)GAP种植全国示范基地。

经过艰苦努力,该企业通过了国家药品GMP认证的中草药材前处理提取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酒剂、合剂(含口服液)5个剂型80多品种的生产线,年生产能力、中草药材前处理提取12000吨、片剂20亿片、硬胶囊剂14亿粒、颗粒剂4000吨、酒剂150吨、合剂30吨,有力推进了五华县南药生产,走出了J D、企业联合发展的道路,并使“康奇力”药业品牌日益做大做强。

(2)在打造五华农业精品上,五华县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提升农业,加大特色产品加工业投入,打造名、优、特农业产品,形成了“七大亮点”,在提高农产品的产值的同时,也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

五华县生态农业模式构想及效益分析

五华县生态农业模式构想及效益分析

气 池 , 园里 养鸡 , 果 以清 除 杂草 和 害虫 , 杂草 、 猪鸡 粪 入 沼气 池 生产 沼 气 , 决燃 料 和 照 明 问题 , 解 沼液 用 作 果 园肥 料 。 通 过 采 用这 种 模 式 , 明 显 减 缓 农 村 燃 料 短 缺 , 护 森 林 资 可 保
源 , 善 土 壤 结 构 , 高 土壤 肥 力 , 少病 虫 危 害和 环 境 污 改 提 减
染 。 高 农 产 品 质量 和 产 量 。 安流 红 山村 、 提 如 河东 茶亭 岗 开
展“ 猪一 沼一 果 ” 式 。 是 丘 陵区 稻 、 、 、 综 合 型生 态 模 三 果 牧 渔
农 业 模 式 。 丘 陵 区 的 山坑 田种稻 , 养 猪 、 、 , 堤 养 在 饲 鸡 鸭 筑 鱼 , 坡 种 果 结合 , 水 土 保 持 、 果 、 殖 于 一体 , 成 一 高 集 林 养 构
法进 行 经 营 和管 理 的 良性 循 环 、 持久 发 展 、 耗 高效 、 约 低 集 化 的现 代 农 业发 展模 式 , 具有 中国特 色 的 实质性 内容 , 是把 现 代 经营 管 理和 传统 农 业 精华 结合 起 来 , 立 具 有高 效 益 、 建 低 耗 能 、 保性 的农业 体 系 . 调 了生 态效 益 和 社会 效 益 同 环 强 步发 展 , 未 来农 业发 展 的方 向。 能 充 分合 理 利用 山 区 资 是 其 源, 促进 山 区农 、 、 、 、 业 的发 展 , 为 山 区农 业 的保 林 牧 副 渔 成 障 , 山区人民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 给 生态 效 益 和 社 会 效 益 , 为山 区经 济 发展 的 有效 途 径 。 态农 业 的发 展 作 为一 成 生 种 促进 生 态 良性 循环 和 有利 于 资源 环 境保 护 的农 业 生态 体

五华县农村土地流转的必要性及对策

五华县农村土地流转的必要性及对策

摘要本文结合五华县基本情况,分析了土地流转必要性,并提出了加速土地流转的相关对策,加快促进“三大转变”,着力推进五华县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必要性;对策;使用效益;广东五华中图分类号F32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7)23-0294-02五华县农村土地流转的必要性及对策邓文辉1吴碧云2幸娜3(1广东省五华县双华镇农业服务中心,广东五华514400;2五华县华城镇农业服务中心;3五华县农业局)收稿日期2017-08-14“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根本是土地问题,农村土地制度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但随之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农业的小规模分散经营,难以体现规模效益;农产品缺乏竞争力,无法满足当前农业市场化、国际化需求。

土地流转作为当前土地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结合五华县实际情况,阐述五华县农村土地流转的必要性和相关对策[1]。

1五华县基本情况五华县有16个镇,412个行政村,34个居委会,县域总面积32.26万hm 2,耕地面积4.15万hm 2,其中水田面积3.18万hm 2,旱地面积9666.67hm 2,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农业大县。

五华县是国家级粮食主产区、国家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广东省产粮大县。

2006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09年被评为“全省粮油高产创建先进单位”,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粮食生产先进县”。

“十二五”时期,农业总产值由33.9亿元增加到48.1亿元,年均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411元增加到10138元,年均增长13.4%。

2土地流转的必要性五华县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为特色产业多、规模基地少;名优产品多、产品总量少;特色产品多、品牌建立少;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少;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多、示范带动作用发挥少。

五华县发展农机化的有利条件及对策

五华县发展农机化的有利条件及对策

五华县发展农机化的有利条件及对策摘要介绍五华县农业机械发展的有利条件,提出农机化发展的对策,以促进该县农机化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机化;有利条件;对策;广东五华改革开放历经30多年,农业生产由原来的人工、畜力逐渐向机械化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没有变,只有保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经济才能实现稳定增长。

现阶段多种有利的形势,为农机化起步较晚的地区,特别是为像五华县这种经济比较落后、环境特殊的山区大县,大力发展农机化提供了契机。

1农机化发展的有利条件1.1农村劳动力成本提高为农机化发展提供直接推动力近2年,劳动力紧张的状况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逐渐蔓延到内陆地区,从工厂产业工蔓延到农村劳务工,推高用工成本。

就五华县的情况来看,农村用工价格从每人每天10多元涨到50多元,翻了5倍,农业生产成本高,对机械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同时,农机价格变化不大,农机经营者因工价的提高受益,投资农机回收时间大幅缩短,直接推动农机化的发展。

1.2农忙时间短为农机提供发展空间每年“三夏”期间农业生产十分紧张,大片成熟稻谷要在短短几天内收割,收割后要尽快整地、插秧。

在广东等沿海地区稻谷成熟季节经常遭遇台风袭扰,要求稻谷在较短时间内收割。

2008年第7号热带风暴“海鸥”来临之前,农村到处在抢收稻谷,农民争相出高价雇收割机。

价格由平时的1500元/hm2涨至2250元/hm2,收割机农机化发展空间广阔。

1.3农机手寻找新的途径成为农机发展的内在动力现阶段,拖拉机逐渐淡出运输市场。

据统计,1995年前后五华县有手扶拖拉机6000台,到2010年已不足3000台,而且手扶拖拉机主要以机耕为主,外部条件促使农户转向购买中型拖拉机或收割机。

同时小型收割机的低效率、低适应性、多故障的局限性越来越凸显,2007年以前。

五华县收割机以“丹霞”为主,小型机占80%左右,而2007-2010年,购机户则转向选择中、大型机为主。

种种迹象表明,随着经济结构逐渐转型,农机手也在积极转变方向,寻找新的经济增长途径。

五华县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与对策

五华县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与对策

五华县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与对策
徐文坚
【期刊名称】《福建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对五华县发展生态农业的现状、主要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就如何加快五华县生态农业发展作一些浅显的探讨,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思路与对策。

【总页数】3页(P85-87)
【作者】徐文坚
【作者单位】广东省五华县农业局,514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81
【相关文献】
1.福建省丘陵区乡村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思路与技术对策研究 [J], 刘朋虎;赵雅静;王义祥;罗旭辉;邢世和;翁伯琦
2.现代生态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 [J], 翁伯琦;仇秀丽;张艳芳;张伟利;赵雅静
3.闽台生态农业协同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J], 张景瑞
4.乡村振兴背景下无锡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J], 沈虹; 毛春皓
5.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J], 王海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东山区县域农业发展驱动力分析及发展思路——以五华县为例

广东山区县域农业发展驱动力分析及发展思路——以五华县为例

广东山区县域农业发展驱动力分析及发展思路——以五华县
为例
赵莹雪
【期刊名称】《热带地理》
【年(卷),期】2003(23)2
【摘要】利用五华县统计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相关分析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广东山区县域农业发展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并对其重要性进行排序,得出主要驱动因子及其重要程度依次为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投入、农业科技。

依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研究区农业发展的思路,包括发展山区现代生态农业;依据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业结构;以农村工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

【总页数】4页(P158-161)
【关键词】广东;山区;县域农业发展;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生态环境;农业投入;农业科技;产业化经营
【作者】赵莹雪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地理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65
【相关文献】
1.退化坡地土壤改良与发展绿色食品生产的途径--以广东省五华县河东镇农业开发基地为例 [J], 邓南荣;吴志峰;郭治兴;李定强;刘平
2.对广东省山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分析与思考——以梅县、东源、清新、乳源四县为例 [J], 王明星;崔铁成
3.走出去,引进来:发展山区县域经济的战略选择--对广东和平县山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 [J], 黄文彬;黄华
4.山区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以五华县为例 [J], 赵莹雪
5.山区县域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思路探究——以柘荣县为例 [J], 王晓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五华县农业局开展十大示范行动

五华县农业局开展十大示范行动

五华县农业局开展十大示范行动

【期刊名称】《广东农村实用技术》
【年(卷),期】2007(000)004
【摘要】3月7日下午,五华县委副书记、县长黎健平到农林水系统调研时提出今年及今后的农业农村工作中要“突出重点、做出亮点、争取支持、打好基础”,农业方面要做出产业特色,培育龙头企业,增加农民收入。

3月8日,县农业局召开副股以上千部参加的局务会议,提出2007年农业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黎县长的指示,
【总页数】1页(P6)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
【相关文献】
1.农业部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十大主题示范行动 [J],
2.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十大主题示范行动的通知 [J], ;
3.农业部决定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十大主题示范行动 [J],
4.五华县农业局举办“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保障食品安全”培训班 [J], 无
5.农业部:开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十大主题示范行动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华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近年来,我县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科学做好耕山致富文章,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1、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结合我县优质稻、水果、茶叶、油茶、南药、烤烟、蔬菜、水产养殖等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突出优势的原则,专门聘请省农科院专家编制了《五华县特色农业发展总体规划》,规划我县北部为特色粮果示范区、中部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南部为有机茶果示范区,各镇也根据自身的特色主导产业,认真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扩大种植规模。

2、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近年来,按照国家级粮食主产区和广东省产粮大县的建设要求,层层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制,不折不扣地落实强农惠农补贴政策,调动群众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加强办点示范,积极水稻高产创建“万千百”活动,即早晚两造在河东、横陂分别建立了2个万亩国家级水稻创高产示范片,其余各镇建立1个千亩示范片,并在每个示范片中建立1个百亩核心示范区,全县早晚两造水稻高产示范面积6.8万亩,辐射带动了全县粮食生产的发展。

受“8〃17”特大洪灾影响,2013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823506亩,29.89万吨,对比减产6.66%,其中水稻播种面积69.59万亩,总产27.46万吨。

2012年被评“广东省粮食生产先进县”。

3、积极发动耕山致富。

近年来,制订出台了耕山致富扶持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围绕巩固提高老基地,开发建设新基地的发展思路,大力做好耕山致富文章。

2013年全县新种特色水果面积2.15万亩,新种茶叶1665亩;新开发连片100亩以上特色果、茶、南药和蔬菜基地78个,面积1.59万亩,全县特色休闲高效农业发展逐步走向基地管理规范化、新种品种优良化、基地开发集约化、经营管理产业化、特色产品品牌化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了大田果合柿、河东金柚、周江百香果、双华板栗、潭下鹰嘴桃、棉洋桃驳李、华阳三华李、益塘荔枝、横陂火龙果等的特色水果产业区、产业带。

据统计,2013年全县水果面积220257亩,总产69592吨,其中沙田柚20250亩,总产7206吨,蜜柚16648亩,总产3537亩。

全县已建立200亩以上特色水果基地15个,其中500亩以上基地9个。

4、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

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发展力度,发展壮大实力,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与企业、产品与市场有效链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目前,全县累计发展各级农业龙头企业59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23家、县级34家;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10个,注册成立家庭农场6个。

5、积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积极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树立现代经营理念,规范企业管理,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创建特色农业品牌。

2013年,新开展“三品”认证12个、注册商标3个,培育创建省级名牌产品4个,其中“七畲径牌”红条茶、绿茶分别获省第十届名优质量竞赛银奖和优质奖;登云嶂云雾茶公司的“黄金芽绿茶”、松岗嶂绿色生态茶园生产的绿茶(单枞茶)、田信农业科技术公司的“大田柿花”、丰华公司的有机米等四个农产品被评“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实现了我县在名牌农产品创建上的突破。

(二)全方位加大农业投入,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后劲1、改善设施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近年来,通过积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等项目建设,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2013年全面完成龙村镇的19个村2.1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建设了5000亩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改造中低产田1.46万亩;完成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议案项目的实施。

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机械,至目前,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3.6万千瓦,水稻机耕率达91.4%,水稻机械化综合水平达48%,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

2、出台政策助推产业化经营。

为进一步加强广大农民对发展特色休闲高效农业的信心和积极性,促进了特色农业的规模发展。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特色休闲高效农业发展实施意见》、《五华县耕山致富实施意见》、《推进特色休闲高效农业发展和耕山致富扶持奖励暂行办法》等政策措施。

2014年共落实兑现耕山致富、品牌创建、灾后改种、冬种生产等扶持奖励政策,共发放扶持奖励资金共计294.932万元。

3、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

结合国家、省、市产业政策,精心储备一批效益好、带动力强的农业大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农业项目资金,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化等方面项目。

争取了600吨果合柿加工扩建项目,总投资270万元,扶持长布富强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扩大柿花加工厂房建设,提高加工生产能力。

申报争取了广东省茶叶带项目,获得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600万元,重点扶持松岗嶂有机茶叶专业合作社、联发茶叶专业合作社、云溪圣峰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帮助完善基础设施,扩大种植规模,提升打造我县特色茶叶品牌。

同时抓好茶亭岗现代农业示范区、广东清闲农业旅游度假山庄、鼎得信现代农业休闲庄园建设。

同时,积极引进高科技、高附加值、带动力强的企业和项目,全面提高特色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进我县农业现代化建设。

4、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能力。

不断加强与农科院校、科研单位的有机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

深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积极改善基层科技推广服务条件,配臵技术推广、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验等检验检测设备和农民培训、农技人员日常办公等设备。

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深入开展科技入户工程、阳光工程,加强科技培训力度,选派130名农业技术干部进村入户,挂钩指导建立科技示范户1100户,辐射带动周边镇村20000户农户学科学、用科学。

每年开展各类培训班38场次以上,培训3400人次以上,印发技术资料10000多份,不断提高群众科学种养水平。

(三)健全完善“三大体系”,强化现代农业发展支撑1、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结合农业生产季节,对农资批发市场、集散地和经营门店等重点地区的监管力度,集中力量开展以种子、农药、肥料等为重点的农资产品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规范了农产品和农资产品生产经营秩序,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据统计,今年来共出动农业执法人员187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218间次,立案查处农资违法案件1宗,责令改正违法行为3宗,抽检蔬菜样品1034个,总合格1027个,抽检合格率达99.3%。

2、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不断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优化农业信息服务,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装备农业,以“五华农业信息网”、企信通平台、电视专栏和互联网相结合的涉农信息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公布农业行政管理、生产、市场流通等公共信息资源,为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各类信息资源,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3、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不断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规划建设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加快推行直销配送、连锁经营、农超对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坚持对全县较具规模蔬菜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超市的农产品进行日常监测抽检,为广大农民及时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交流平台和服务。

预计至2015年规划在县城和华城、安流、龙村等中心镇建设一批辐射范围广、功能齐全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成为区域性农产品集散中心。

二、制约瓶颈我县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仍处于起步爬陂阶段,特色农业的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五大差距”、“五大制约”上:五大差距:一是有特色无规模。

虽然我县大部分镇都培育发展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如大田柿花、双华板粟、潭下鹰嘴桃、周江百香果、茶亭岗金柚、高山云雾茶等,但都普遍存在有基地无规模的现状,现有农业基地大部分小而散、规模不大,产品总量少。

二是有产品无品牌。

虽然我县在品牌创建设实现了零的突破,但有产品无品牌的现状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大部分农产品由于缺乏规模和品牌,没有走向商场成为商品,真正拿得出、叫得响的品牌少。

三是加工水平不高。

目前我县大部分农业企业都属于种养型,产、加、销一体化的综合型企业发展缓慢、为数不多,产品开发、加工能力弱,初级产品多,高端、精深产品少,农产品附加值低。

四是标准化生产程度低。

由于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内在质量和品牌建设,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安全生产意识不强,标准化生产推广难度较大。

五是营销方式落后。

农产品市场与流通业发展滞后,营销手段原始单一,主要靠内销维持,市场拓展能力弱,难于适应“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发展要求。

五大制约:一是各级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中央连续十多年都出台了中央一号文件,我们县委、县政府把特色休闲高效农业发展列入“两新两特两重点”产业发展战略,耕山致富大会战也是五大会战之一,但由于发展农业周期长、投入大、见效难、风险大,各级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有待提高。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

尽管近年来我县制订出台了耕山致富、特色休闲农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增加,但仍然存在投入资金总量少、规划专项资金少、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小等问题,投入不足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的“瓶颈”。

同时,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农民创业、农业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农村金融资源不能满足产业化发展需求,直接影响农业产业化的持续快速发展。

三是思想观念不够解放。

一些干部群众、农业企业对转变传统农业观念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没有打破传统观念上的桎梏,在盘活资源、挖掘内涵方面,不善于发现挖掘,不善于谋划策划,不善于保护开发,不善于包装推介。

四是企业人才匮乏。

目前我县农业企业仍处于父子档、夫妻档、家庭作坊的初级阶段,企业发展思路不广、标准不严、品牌不响、市场不稳,难以上档次和提速发展。

五是发展机制不活。

农业体制机制创新不够,农村土地盘活难,集约化水平低;在管理体制机制上,我县在整合资源资金、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有待加强,未形成各级各部门积极主动扶持和服务特色休闲农业园区建设、特色品牌创建强大合力。

三、发展思路(一)转变发展观念,做活耕山致富文章。

把发展特色休闲高效农业发展作为各级党委、政府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切实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形成长期坚持、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进一步解放思想,改变传统农业观念,创新农业发展思维,积极引导群众跳出“耕山就要种果”的思想束缚,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围绕抓龙头、扩基地,兴科技、重质量,深加工、精包装,树品牌、促营销的发展思路,大胆地推进农业、林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做特、做巧、做大“山”的文章,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