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城》看沈从文的创作特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内容摘要、关键词 (1)

二、正文

1、《边城》没有写阶级斗争,“掏空了人物的阶级属性”。 (2)

2、《边城》写的是一个世外桃源,脱离现实生活。 (2)

3、故事情节简朴优美。 (3)

4、与众不同的地区人情风俗和精致描绘,具有民俗学价值。 (3)

5、洁简的笔墨,独到的细节描写刻画出众多栩栩如生的美好人物形象。 (4)

6、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朴素、洁净的语言。 (4)

7、巧妙的场景设置和含蓄的结尾。 (5)

三、结束语 (5)

四、参考文献 (6)

从《边城》看沈从文的创作特色

徐鹏

内容摘要:

沈从文作为理想主义者,作为抒情小说家笔下描绘的那种从不迫的韵味和平静舒缓的格调。那种将诗和散文融合起来,用亲切素淡的语言塑造的或者讲述人生的善恶与悲欢,或者歌唱生命与人性的艺术境界。那份无处不显示作者的聪灵雅静而又暗藏苦闷孤寂灵魂的和谐。善于从平淡无奇中挖掘出美的艺术造诣。

关键词:情节;人情风俗;人物;语言;结构

《边城》曾被朱光潜称为“是在世界范围内受到热烈欢迎的一部作品”,被美国学者金介莆盛赞为“是世界上好多文学着永远要看,而且自己的子女看的”一部作品。

作为理想主义者,作为抒情小说家的沈从文笔下描绘的那种从容不迫的韵味和平静舒缓的格调;那种将诗和散文融合起来,用亲切素淡的语言塑造的或者讲述人生的善恶与悲欢,或者歌唱生命与人性的艺术境界;那份无处不显示作者的聪灵雅静而又暗藏苦闷孤寂灵魂的和谐。

作为青少年时代在湘西特殊历史环境下生长并有士兵生涯的沈从文,正是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一切叙述于笔端,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幅宁静淳朴的田园般的湘西人民风情画,同时又寄托了他所追求的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各得其乐的人生理想。正如他自己所

说的“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主要不在于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路一个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事牵连在一处时,个人应有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从他的作品中,我看到的是对于人类智慧与美丽永远的倾心康健诚实的赞颂。

沈从文是产量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生长的湘西流水流域,地处湖南、四川、贵州三省的交界,是土家族、苗家族等聚居的地区。沈从文出身当地一行伍家,青年时代又当过兵,后来受“五四”运动余波的影响,毅然离开家乡去北京求学。他原想上大学,但没成功,于是就在郁达夫、徐志摩等人的帮助下学习创作。特殊的生活环境,丰富的生活经历,使他带着他特有的眼光去审视中国的社会生活,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他的创作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相当广阔,从地主资本家、官僚政客、军阀武既夫,到生活在最底层的船夫、水手、渔民、猎户、木工、石匠、以及娼妓、巫师、快子手等等,三教九流,系入笔底。其小说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也富有浪漫主义风格。形成了他不同于一般的恬淡优美的艺术风格。从其代表作《边城》可见一般。

写于一九三四年的《边城》,是一部描绘湘西农村的风俗人情,寄托着作者美好理想的作品,被一些评论家称之为现代的《桃花源记》,小说描写的故事、人物、社会风情、及自然界,渗透着作者特有的审美理想。就其创作特色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边城》没有写阶级斗争,“掏空了人物的阶级属性”

他写的第一个被掏空阶级属性人物大概是顺顺,他们主观先验地提

高了顺顺的成分,说他是“水上把头”是“龙头大哥”的团总,恨不能把他划成恶霸地主才好,事实上顺顺只是一个水码头的总管,为人正直公平,德高望重时常为人排难解纷,这样人很难把他写成穷凶极恶。

至于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乡下行船时,个随了自己的船只充伙计,甘苦与人相共,荡桨时选最重要的一把,被纤时拉头纤二纤”,更别说是阶级敌人。

针对这样的批评沈从文作了挑战性的答复他们知道作品有“思想”有“血”有“泪”,且要求一个作品具体表现这些东西当故事发展上,人物语言上,甚至本书的封面上、目录上,你们要的事多容易办。可是,我不能给你们这个,我存心放弃你们…

二、《边城》写的是一个世外桃源,脱离现实生活

《边城》写的是一个怀旧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边城》的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

《边城》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

沈从文从乡下跑到大城市,对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对城里人的“庸俗小气自私市侩深恶痛绝”,这引发了他的乡愁,使他对故乡尚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所摧残的淳朴民风十分怀念。

沈从文表现的本事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从文对文学的社会功能有他自己的看法,认为好的文学作品除了使人获得“真美感觉外,还有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从作品中接触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发,对人生或生

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

三、故事情节简朴优美

在依山旁水的边城碧溪咀的白塔下,住着一个靠摆渡为生的老船夫和他相依为命的外孙女翠翠,他们过着勤劳而安闲的生活。老人不愁吃穿,心中唯一操心的是为活泼可;爱的翠翠找个婆家。掌管水码头的船总顺顺有两个儿子,同时都爱着翠翠。大儿子天宝托人捎话给老船夫提亲,而翠翠不爱老大,却很喜欢他的弟弟傩送。船总有意让老大娶翠翠。盼望老二能够和有一座崭新碾作坊作陪嫁的王团长的女儿结婚,当兄弟俩人发现都在爱着催催时,哥哥天宝主动退让,乘船离走,途中失事,不幸淹死。老二在暗中爱者翠翠时,却得不到她的理会,家中又逼迫他接受新碾坊,于是赌气之下就离开桃源。老船公忍受不住这沉重的打击,在雷电风暴袭击的一个夜晚,悄然去世。翠翠接替了外祖父的事业,继续撑船摆渡客人,他怀着对老人的哀悼和对傩送的挂念,带着“软软的酸酸的心”等着。他“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这是一个健康纯洁而复杂的三角恋爱来招待读者,而是借这一曲爱情的哀歌歌颂湘西劳动人民的道德品格和思想灵魂。全篇布局合理,情景设置恰如其分,作者一恬淡舒缓的笔调娓娓道来。让人读后仿佛是在听一个古老的传说,或者是听一首悠远的情歌,不由产生出无尽的遐想,令人回味无穷,语语不休。

四、与众不同的地区人情风俗和精致描绘,具有民俗学价值

《边城》中的茶峒社会处处都融洽和谐、欢乐优美,连湘西的风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