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文言学习知识点归纳
赤壁赋重点文言文字词归纳
《赤壁赋》重点文言文字词归纳一、文学常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赤壁赋》即是他此时所作。
在词的创作上,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书法上,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
二、虚词1.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4)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5)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6)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7)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8)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连词,表因果因而、所以)2.之(1)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2)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3)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取独)(6)不知东方之既白(取独)(7)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取独)(8)纵一苇之所如(取独)(9)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10)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11)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1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13)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14)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3.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4.乎(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7)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吗)5、然(1)凌万顷之茫然 / 苏子愀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2)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3)其声呜呜然(语气词,相当于“焉”,表陈述语气,可不译)9、其:(1)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2)其声呜呜然(代词,那)(3)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4)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三、实词(一)通假字(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二)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指他所思慕的人。
高考复习之赤壁赋--文言知识归纳分析
第一自然段
文言句式
状语后置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定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
省略句
(苏子)举酒属客 月出于东山之上,(月)徘徊于斗牛之间
第一自然段
词类活用、通假字
举酒属客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通“嘱”, 劝酒 通“凭” ,乘
第一自然段
重点虚词
而
而不知其所止
连词,表转折
又何羡乎 虽一毫而莫取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转折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连词,表顺承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连词,并列
客喜而笑
连词,表修饰
之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代词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代词
且夫天地之间 苟非吾之所有
助词,无意义 主谓之间,无意义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结构助词,的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代词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修饰
结构助词,的 主谓之间,无意义 结构助词,的 助词,无意义 音节助词,不译
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的
第三自然段
重点虚词
以
举匏樽以相属 挟飞仙以遨游
连词,表目的 连词,表目的
于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托遗响于悲风 寄蜉蝣于天地
主谓倒置
渺渺兮予怀 (予怀渺渺兮)
省略句
(箫声)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第二自然段
词类活用、通假字
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使……起舞,使……哭泣 名词作动词 扣舷而歌之
歌,名作动 唱
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知识就是力量”。
你可能会认为这句话没有什么特殊的,三岁的孩子都知道。
是的,这句话里蕴藏着深奥的含义:知识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⑴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⑵山川相缪(通“缭”,环绕)⑶ 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⑷ 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2.古今异义(1) 徘徊于斗牛之间A古义:明月停留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B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竞技方式(2) 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 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美貌的人3.一词多义(1)东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2) 望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3) 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4)如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如诉如泣(副词,像)(5)白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6)歌歌窈窕之章(唱,动词)歌曰:“……”(歌词,名词)倚歌而和之(歌曲的曲调或节拍,名词)4.词类活用(1) 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2) 名词用作动词。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下江陵(攻占)/ 顺流而东(向东进军)(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4) 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 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二、文言虚词1.而(1) 连词,表转折。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2) 连词,表修饰。
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归纳
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归纳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归纳引导语:苏轼《赤壁赋》是被贬调湖州是所作,那么其中的知识点,大家学习了哪些?我们一起阅读下文学习。
一、虚词1. 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连词,表修饰 )2. 之(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2)凌万顷之茫然(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 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2)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从 )(3)徘徊于斗牛之间( 介词,在 )(4)于是饮酒乐甚( 介词,在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介词,被 )(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7)寄蜉蝣于天地( 介词,在)(8)托遗响于悲风( 介词,在 )4. 乎(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形容词词尾)(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形容词词尾 )(3)郁乎苍苍( 形容词词尾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语气词,表示疑问)(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6)相与枕藉乎舟中( 介词,在 )二、实词1. 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 ( 通“嘱”,劝人饮酒 )(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2. 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游戏方式(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3. 一词多义(1)东 a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b东望武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2)望 a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3)下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4)如 a纵一苇之所如 (动词,往) b如怨如慕(副词,像)4. 词类活用(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名词用作状语,向南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10)渺沧海之一粟(形容词用作动词,渺小的像 )(11)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 )三、文言句式1. 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 疑问句(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3)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3. 省略句(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4. 变式句(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短语后置)(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4)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短语后置)四、重点语句翻译1.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赤壁赋》知识点总结(12篇)
《赤壁赋》知识点总结(12篇)赤壁赋的艺术特点篇一“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此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
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
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
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语文赤壁赋优秀知识点篇二知识点:字音窈窕(yǎo)(tiǎo) 棹(zhào) 扣舷(xián) 袅袅(niǎo)酾(shī)酒横槊(shu) 匏(páo)尊相与枕藉(jiè) 嫠(lí)妇愀(qiǎo)然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lú) 蜉蝣(fú)(yóu)知识点:通假字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山川相缪:通“缭”连结,盘绕。
知识点:词类活用(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作状)(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作动)(3)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使动)(5)乌鹊南飞(名作状)知识点:一词多义如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属举酒属客(通“嘱”,劝酒)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酒)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之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的)纵一苇之所如(往)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标志)倚歌而和之(代词,歌)哀吾生之须臾(主谓之间)不知东方之既白(主谓之间)知识点:特殊句式定语后置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任凭小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
2.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答案版)
精心整理《赤壁赋》文言知识点归纳一、解释下列加点实词:(1)七月既望..:.既,过了。
望,农历每月十五(2)举酒属.客:通“嘱”,劝酒(3)纵.一苇之所如.:.纵,任。
如,往(4)凌.万顷之茫然..:.凌,越过。
茫然,辽阔的样子(5)击空明..兮溯.流水:空明,月光浮动的清澈的江水。
溯,逆流而上(6)渺渺..兮予怀:悠远(7)倚.歌而和.之:依,按。
唱和(8)不绝如缕.:.细丝(9)苏子愀然..:.忧郁的样子(10)正襟危.坐:端正(11)方.其破荆州:当(12)横槊赋..诗:朗诵。
(13)固.一也之雄也:本来也:消减二、文言现象【古今异义词】:(1)徘徊于斗牛..之间(2)白露(3)(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美貌的女子【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2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3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4歌窈窕之章(名作动,吟咏)二、名词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三、名词作状语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用作状语,向南?)3桂棹兮兰桨(名词作状语,用桂树,用木兰)四、动词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起舞,五、形容词作动词1不知东方之既白2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2山川相缪(通“缭”,环绕?)3举酒属客?4【一词多义】1望:眺望,向远处看)2歌:3、如: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文言句式】1.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疑问句(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3)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 (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3.省略句(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4.变式句(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短语后置)??????????????????????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 (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4)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5(61A.窈.窕yǎo愀.然chǒu蜉.蝣fú山川相缪.liáoB.徘徊.hái枕藉.jiè幽壑.hè冯.虚御风pínɡC.嫠.妇lí桂棹.nào匏.樽páo酾.酒临江shīD.肴.核yáo扁.舟biǎn糜.鹿答案.B.(愀:音qiǎo piān)2A.举酒属.B.凌.万顷之茫然凌:越过CD答案D3ABC.“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归纳
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归纳《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由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
下面整理归纳了《赤壁赋》中的主要文言知识点。
《赤壁赋》有着非常丰富的文言表达,包括词语、句式、修辞手法等等。
其中,以下是《赤壁赋》中常见的文言知识点:1.佳句《赤壁赋》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能够体现苏轼的文学才华和对自然、人生、历史等的思考。
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顾惭乎人之众口,拂袖而起流云。
”、“临帝子之降虞,受命而来;若江河之清且曰休矣,背负青天而莫之闻。
”这些佳句在后来受到了广泛的传颂和赞赏。
2.对景描写《赤壁赋》中的对景描写是苏轼用来表达自己感受和情感的重要手段。
苏轼通过对赤壁战场、长江、周围山水等的生动描写,展示了他对江山之美的热爱和对战争、人世沧桑的深思。
他运用了大量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绘大自然的景物,使读者如同身临其境。
3.史诗气势《赤壁赋》是苏轼对赤壁之战的描写,表现了万众瞩目的壮丽场面和英雄豪情,具有史诗般的气势。
苏轼运用了壮丽的叙事手法,通过对各种战场景面的描写,展现了英雄们的勇猛和智慧,表达了对英雄壮丽事迹的赞美和对历史进程的思考。
4.辞章运用《赤壁赋》中使用了大量的古代典故和历史典故,如“应弦而倒”、“千古兴亡多少事”等,使文意更加深厚丰富,给人丰富的联想空间。
苏轼还使用了许多诗词名句和典故,如杜甫的《登高》诗、“冷艳秋霜”等,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韵味。
5.修辞手法《赤壁赋》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称、比喻、拟人等,以及诸多的修辞手法使得整篇赋文色彩丰富,文笔流畅。
苏轼将对战争和英雄的赞美与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相融合,既展现了文人的情感,又使文章具有艺术的美感。
总之,《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苏轼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写,既展现了湖光山色的壮美和英雄的豪情,又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思和感慨。
通过《赤壁赋》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了解和领悟中国古代文言文的艺术魅力。
关于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关于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关于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阅读过文言文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分享,希望有帮助到大家。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
既,过了。
望,农历每月十五)2、少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不多一会儿)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4、凌:凌万顷之茫然(越过)5、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6、溯: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7、予怀:渺渺兮予怀(我的心)8、倚:倚歌而和之(循、依)9、方、破:方其破荆州(当;占领)10、下:下江陵(攻下)11、渚: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12、卒、消长:而卒莫消长也(到底;消减和增长)13、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14、狼藉:杯盘狼藉(凌乱)15、白:不知东方之既白(亮)二、通假字1、属:举酒属客(通嘱,劝酒)2、冯: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通凭,乘)3、缪:山川相缪(通缭,环绕,盘绕)三、一词多义1、望:①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名词)②西望夏口(向远处看,眺望,动词)2、长:①抱明月而长终(永远,副词)②而卒莫消长也(增长,动词)3、然:①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②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4、于: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词)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④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表示后一件事紧接前一事,连词)5、白:①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②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6、歌:①歌窈窕之章(唱,动词)②歌曰(歌词,名词)③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四、词类活用1、羽:羽化而登仙(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2、舞: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起舞)3、泣: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使哭泣)4、正:正襟危坐(使动,整理,端正)5、南、西:乌雀南飞西望夏口(名作状,朝南、往南;朝西,往西)6、下:下江陵(名作动,攻下)7、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作动,砍柴)8、侣、友: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以为伴侣,以为朋友)五、古今异义的词1、徘徊:徘徊于斗牛之间(①古义:明月停留。
《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模板
《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篇1一、文学常识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当时,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十分苦闷。
同年,他先后两次游览黄州的赤鼻矶,借地抒情,相继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
本文是《前赤壁赋》,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二、重点字、词、句(一)通假字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二)词类活用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三)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篇2一、本课成语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赤壁赋》(成语、一词多义、重点实词、情境默写 、写作素材等)语文课内古诗文要点梳理与素材积累
《赤壁赋》知识梳理成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挖空练习、作文素材等一、相关成语物各有主:意思是世间万物各有其所属。
水波不兴:指没有涟漪和波纹。
形容十分平静。
水光接天:水的光色与天的光色相连接,比喻水域宽广。
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独立”的意思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凄凉。
余音袅袅:原意指声音已经结束,余音还在缭绕。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不绝如缕:原意是只有一根细线连系着,似断非断。
比喻事情极其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
沧海一粟:指大海里的一粒谷子。
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一毫莫取:比喻极其微小的东西。
连一根毫毛那样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也不拿人家的。
形容为人廉洁,不占他人或公家的便宜。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拿不完,用不尽。
形容非常丰富。
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二、文化常识苏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想象丰富,成就卓越,因而有“浑涵光芒,雄视百代”的称誉。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其词开豪放一派,与南宋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
他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
苏轼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赋:是中国古代兼具诗歌与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主要有三个特点: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和谐;三、文辞上进究藻饰和用典。
汉代赋称为古赋,篇幅较长,多采用问答体,韵散夹杂,喜用生僻字。
六朝赋称为骈赋,又称“俳赋”,篇幅较短,讲究对偶和用典。
唐宋时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诗体赋称律赋,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和谐,并由考官出题限韵,全文一般不超过400字。
中唐以后,受古文运动影响,赋更加散文化,句式参差,多以散代骈,押韵较随便,比较注意行文的清新流畅,几乎与散文相接近,故称文赋。
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归纳及全文翻译
一、虚词1.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2.之(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4.乎(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二、实词1.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2.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游戏方式(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3.一词多义(1)东 a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b东望武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2)望 a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3)下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4)如 a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b如怨如慕(副词,像)4.词类活用(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用作状语,向南)(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10)渺沧海之一粟(形容词用作动词,渺小的像)(11)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疑问句(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3)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3.省略句(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4.变式句(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短语后置)(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4)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短语后置)四、重点语句翻译1.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梳理
⾚壁赋⽂⾔知识点梳理“知识就是⼒量”。
你可能会认为这句话没有什么特殊的,三岁的孩⼦都知道。
是的,这句话⾥蕴藏着深奥的含义:知识是⽣活中必不可少的。
下⾯给⼤家分享⼀些关于⾚壁赋⽂⾔知识点梳理,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实词1.通假字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⑵⼭川相缪(通“缭”,环绕)⑶举酒属客(通“嘱”,劝⼈饮酒)⑷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饮酒)2.古今异义(1) 徘徊于⽃⽜之间A古义:明⽉停留今义:⼈在⼀个地⽅来回⾛动B古义:⽃宿和⽜宿,都是星宿名今义:⼀种竞技⽅式(2) ⽩露横江古义:⽩茫茫的⽔汽今义:⼆⼗四节⽓之⼀(3) 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4)望美⼈兮天⼀⽅古义:内⼼所思慕的⼈,古⼈常⽤来作为圣主贤⾂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美貌的⼈3.⼀词多义(1)东顺流⽽东(动词,向东进军)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2) 望七⽉既望(名词,农历每⽉⼗五)望美⼈兮天⼀⽅(动词,眺望,远看)(3) 下⽅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苏⼦与客泛⾈游于⾚壁之下(名词,下⾯)(4)如纵⼀苇之所如(动词,往)如诉如泣(副词,像)(5)⽩⽩露横江(⽩⾊的,形容词)不知东⽅之既⽩(亮,形容词)(6)歌歌窈窕之章(唱,动词)歌⽈:“……”(歌词,名词)倚歌⽽和之(歌曲的曲调或节拍,名词)4.词类活⽤(1) 名词⽤作状语。
⽉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西望夏⼝,东望武昌(向西,向东)(2) 名词⽤作动词。
况吾与⼦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下江陵(攻占)/ 顺流⽽东(向东进军)(3)名词的意动⽤法。
侣鱼虾⽽友麋⿅(以……为侣,以……为友)(4) 动词的使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泣孤⾈之嫠妇(使……哭泣)(5)形容词⽤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 渺沧海之⼀粟(渺⼩得像……) / 不知东⽅之既⽩(显出⽩⾊)⼆、⽂⾔虚词1.⽽(1) 连词,表转折。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不知其所⽌ / 逝者如斯,⽽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卒莫消长也(2) 连词,表修饰。
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归纳
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归纳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一、虚词1.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2.之(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4.乎(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二、实词1.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2.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游戏方式(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3.一词多义(1)东a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b东望武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2)望a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3)下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4)如a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b如怨如慕(副词,像)4.词类活用(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用作状语,向南)(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10)渺沧海之一粟(形容词用作动词,渺小的像)(11)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疑问句(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3)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3.省略句(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4.变式句(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短语后置)(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4)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短语后置)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四、重点语句翻译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赤壁赋》知识点总结
《赤壁赋》知识点总结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赤壁赋》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
既,过了。
望,农历每月十五)2、少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不多一会儿)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4、凌:凌万顷之茫然(越过)5、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6、溯: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7、予怀:渺渺兮予怀(我的心)8、倚:倚歌而和之(循、依)9、方、破:方其破荆州(当;占领)10、下:下江陵(攻下)11、渚: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12、卒、消长:而卒莫消长也(到底;消减和增长)13、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14、狼藉:杯盘狼藉(凌乱)15、白:不知东方之既白(亮)二、通假字1、属:举酒属客(通嘱,劝酒)2、冯: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通凭,乘)3、缪:山川相缪(通缭,环绕,盘绕)三、一词多义1、望:①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名词)②西望夏口(向远处看,眺望,动词)2、长:①抱明月而长终(永远,副词)②而卒莫消长也(增长,动词)3、然:①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②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4、于: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词)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④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表示后一件事紧接前一事,连词)5、白:①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②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6、歌:①歌窈窕之章(唱,动词)②歌曰(歌词,名词)③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四、词类活用1、羽:羽化而登仙(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2、舞: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起舞)3、泣: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使哭泣)4、正:正襟危坐(使动,整理,端正)5、南、西:乌雀南飞西望夏口(名作状,朝南、往南;朝西,往西)6、下:下江陵(名作动,攻下)7、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作动,砍柴)8、侣、友: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以为伴侣,以为朋友)五、古今异义的词1、徘徊:徘徊于斗牛之间(①古义:明月停留。
2025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文言文《赤壁赋》知识清单
一、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2.山川相缪(通“缭”,环绕、盘绕)3.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请)二、一词多义1.歌①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动词,歌唱)②倚歌而和之(名词,歌曲的声调和节拍)③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名词,歌词)2.望①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②望美人兮天一方/西望夏口(动词,眺望,远看)3.下①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方位名词,下面,与“上”相对)4.长①抱明月而长终(读cháng,副词,永远)②而卒莫消长也(读zhǎng,动词,增长)5.虚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名词,太空)②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形容词,缺)6.横①白露横江(动词,笼罩、覆盖)②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动词,横握)7.于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寄蜉蝣于天地/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表被动)④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引进动词涉及的对象)8.而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却)②扣舷而歌之/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③正襟危坐而问客曰/羽化而登仙(连词,表承接)④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⑤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来)9.乎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郁乎苍苍(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④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吗)⑤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⑥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10.然①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②何为其然也(代词,这样)11.如①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②如泣如诉/不绝如缕(副词,好像)12.东①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②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13.之①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②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③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④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⑤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⑥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⑦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⑧吾与子之所共适(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三、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赤壁赋》文言知识整理
《赤壁赋》文言知识小结实词1.望(1)农历每月十五,名词例:七月既望(2)向远处看,眺望,动词例:西望夏口2.长(1)永远,副词例:抱明月而长终(2)增长,动词例:而卒莫消长也3.白(1)白色的,形容词例:白露横江(2)亮,形容词例:不知东方之既白4.歌(1)唱,动词例:歌窈窕之章(2)歌词,名词例:歌曰(3)歌曲的曲调或节拍,名词例:倚歌而和之5.纵一苇之所如如:往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御:驾7.击空明兮溯流光溯:逆流而上8.渺渺兮予怀予怀:我的心9.倚歌而和之倚:循,依10.方其破荆州方:当;破:占领。
11.下江陵下:攻占12.渔樵于江渚之上渚:江中小洲13.而卒莫消长也卒:到底;消长:消减和增长。
14.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受15.杯盘狼籍狼籍:凌乱,也写作“狼藉”。
虚词1.之(1)壬戌之.秋结构助词,的(2)颂明月之.诗同上(3)歌窈窕之.章同上(4)徘徊于斗牛之.间同上(5)纵一苇之.所如音节助词(6)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的标志(7)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8)倚歌而和之.同上(9)舞幽壑之.潜蛟结构助词,的(10)泣孤舟之.嫠妇同上(11)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结构助词,的(1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于主谓结构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3)固一世之.雄也结构助词,的(1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同上(15)驾一叶之.扁舟音节助词(16)渺沧海之.一粟结构助词,的(17)哀吾生之.须臾同上(18)羡长江之.无穷同上(19)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指“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这一现象。
(20)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同上(21)且夫天地之.间结构助词,的(22)苟非吾之.所有用于主谓结构间,取消句子独立性(23)惟江上之.清风结构助词,的(24)与山间之.明月同上(25)耳得之.而为声代词,指“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26)目遇之.而成色同上(27)取之.无禁同上(28)用之.不竭同上(29)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结构助词,的(30)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用于主谓结构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1)不知东方之.既白同上2.而(1)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关系(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连词,表并列关系(3)扣舷而.歌之连词,表修饰关系(4)倚歌而.和之同上(5)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关系(6)顺流而.东也同上(7)而.今安在哉“而今”连用,现在(8)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关系(9)抱明月而.长终连词,表修饰关系(10)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关系(11)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同上(1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关系(13)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同上(14)而.又何羡乎连词,表因果关系(15)虽一毫而.莫取连词,表修饰关系(16)耳得之而.为声连词,表承接关系(17)目遇之而.成色同上(18)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连词,表递进关系(19)客喜而.笑连词,表修饰关系3.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4)于.是饮酒乐甚与“是”连用,表示在这时(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给词类活用1.羽化而登仙羽:名词作状语,像长了翅膀一样2.桂棹兮兰桨桂、兰:名词作定语,用桂树做的,用木兰做的。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赤壁赋》知识点全梳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赤壁赋》知识点全梳理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赤壁赋》知识点全梳理一、知识点梳理1、文体知识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
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
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
汉赋分为骚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
赋的特点:①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并追求骈偶;②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③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④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
经历长期的演变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
《赤壁赋》即是一篇文赋。
2、作家作品: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3、课文解读《赤壁赋》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
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二、综合练习题(一)给加点字注音壬戌(,)举酒属客()一苇()窈()窕()冯()虚御()风扣舷()桂棹()溯()嫠()妇袅袅()不绝如缕()愀然()潜蛟(,)和之()挟()山川相缪()舳舻(,)旌旗()酾酒()横槊()渔樵()江渚()麋鹿()匏尊()蜉蝣(,)粟()须臾()愀然()枕藉()洗盏()更酌()肴核()杯盘狼籍()(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2、杯盘狼籍(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七月既望2、举酒属客3、徘徊于斗牛之间4、纵一苇之所如5、凌万顷之茫然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7、桂棹兮兰桨8、击空明兮溯流光9、倚歌而和之10、其声呜呜然11、余音袅袅,不绝如缕12、苏子愀然13、正襟危坐14、山川相缪15、方其破荆州16、下江陵17、酾酒临江,横槊赋诗18、固一世之雄也19、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20、举匏樽以相属21、哀吾生之须臾22、知不可乎骤得24、盈虚者如彼,23、托遗响于悲风25、而卒莫消长也26、相与枕藉乎舟中(四)词类活用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6、侣鱼虾而友麋鹿(五)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画线处的译法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3.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4.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而今安在哉?7、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梳理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梳理赤壁赋知识点归纳梳理在我们的学习时代,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
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赤壁赋知识点归纳梳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梳理1《赤壁赋》知识点:字音窈窕(yǎo)(tiǎo) 棹(zhào) 扣舷(xián) 袅袅(niǎo)酾(shī)酒横槊(shuò) 匏(páo)尊相与枕藉(jiè) 嫠(lí)妇愀(qiǎo)然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lú) 蜉蝣(fú)(yóu)《赤壁赋》知识点:通假字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山川相缪:通“缭” 连结,盘绕。
《赤壁赋》知识点:词类活用(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名作状) (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作动)(3)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使动)(5)乌鹊南飞(名作状)《赤壁赋》知识点:一词多义如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属举酒属客(通“嘱”,劝酒)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酒)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之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的) 纵一苇之所如(往) 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标志)倚歌而和之(代词,歌) 哀吾生之须臾(主谓之间)不知东方之既白(主谓之间)《赤壁赋》知识点:特殊句式定语后置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任凭小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
2.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有个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奏。
介词结构后置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译: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在斗宿、牛宿之间徘徊。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译: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归纳
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归纳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归纳引导语:苏轼《赤壁赋》是被贬调湖州是所作,那么其中的知识点,大家学习了哪些?我们一起阅读下文学习。
一、虚词1. 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连词,表修饰 )2. 之(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2)凌万顷之茫然(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 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2)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从 )(3)徘徊于斗牛之间( 介词,在 )(4)于是饮酒乐甚( 介词,在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介词,被 )(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7)寄蜉蝣于天地( 介词,在)(8)托遗响于悲风( 介词,在 )4. 乎(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形容词词尾)(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形容词词尾 )(3)郁乎苍苍( 形容词词尾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语气词,表示疑问)(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6)相与枕藉乎舟中( 介词,在 )二、实词1. 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 ( 通“嘱”,劝人饮酒 )(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2. 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游戏方式(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3. 一词多义(1)东 a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b东望武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2)望 a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3)下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4)如 a纵一苇之所如 (动词,往) b如怨如慕(副词,像)4. 词类活用(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名词用作状语,向南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10)渺沧海之一粟(形容词用作动词,渺小的像 )(11)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 )三、文言句式1. 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 疑问句(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3)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3. 省略句(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4. 变式句(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短语后置)(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4)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短语后置)四、重点语句翻译1.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赋》文言知识点归纳一、 字音:1、壬戌(r énx ū) 10、酾酒(sh ī)2、桂棹(zh ào ) 11、横槊(shu ò)3、余音袅袅( ni ǎo ) 12、渔樵(qi áo )4、幽壑(h è) 13、扁舟(pi ān )5、嫠妇( l í ) 14、匏樽(p áo )6、愀然(qi ǎo ) 15、蜉蝣(f úy óu )7、山川相缪(li áo ) 16、无尽藏(z àng )8、舳舻千里(zh úl ú) 17、狼籍(j í)9、旌旗(j īng ) 18、枕藉(ji è)二、通假字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三、实词的含义。
(1)七月既望:...既,过了。
望,农历每月十五 (2)举酒属.客:劝人饮酒 (3)纵.一苇..之所如:..纵,任。
如,往 (4)凌.万顷之茫然:...凌,越过。
茫然,旷远的样子(5)击空明..兮溯.流水:空明,月光下的清波。
溯,逆流而上(6)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7)倚.歌而和.之:循,依。
唱和 (8)不绝如缕:..细丝 (9)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10)正.襟危.坐:都是端正的意思 (11)方.其破荆州:当 (12)横槊.赋.诗:朗诵。
(13)固.一也之雄也:本来 (14)寄蜉蝣..于天地:喻人生短促 (15)逝者如斯:..此,指水 (1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消减和增长 (17)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连、竟 (18)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四、重点虚词(1)于.月出于.东山之上:从徘徊于.斗牛之间: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表被动(2)之.纵一苇之.所知:助词,主谓间,无实义目遇之.而成色:它们,代清风、明月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无实义惟江上之.清风:助词,的(3)而.倚歌而.和之:表修饰关系,不译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但,表转折关系耳得之而.为声:就,表顺承关系(4)其.其.声呜呜然:那方其.破荆州:他,代曹操何为其.然也:语气词(5) 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的样子,形容词词尾而又何羡乎:..呢,表疑问语气词(6)挟飞仙以.遨游: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7)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如果(8)而今安.在哉:哪里(9)纵一苇之所.如:的地方五、词类活用(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舞。
“泣”,使……泣。
动词的使动用法。
(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向西。
东,向东。
名词作状语。
(3)下江陵,顺流而东:下,攻下,名词作动词。
东,向东进军,名词作动词。
(4)侣鱼虾而友麋鹿:侣,以……为侣。
友,以……为友。
名词的意动用法。
(5)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
(6)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作动词,显出白色六、文言句式(1) 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即“凌茫然之万顷”。
(2) 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即“予怀渺渺兮”。
(3)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即有吹洞箫之客。
(4) 何为其然也:介词宾语前置,“何为”即“为何”。
(5)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安”作宾语,宾语前置。
(6)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句。
(7)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宾语前置。
(8)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9)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于”,被。
(10)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句七、名言名句:(1)清风徐来,。
举酒属客,,。
(2)月出于东山之上,。
,水光接天。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3)其声呜呜然,,,,不绝如缕。
,泣孤舟之嫠妇。
(4)舳舻千里,,,,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5)寄蜉蝣于天地,。
,。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答案:(1)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文章(2)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3)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舞幽壑之潜蛟(4)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5)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知识整理一、虚词1.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2.之(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4.乎(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二、实词1.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2.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游戏方式(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3.一词多义(1)东a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b东望武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2)望a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3)下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4)如a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b如怨如慕(副词,像)4.词类活用(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用作状语,向南)(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10)渺沧海之一粟(形容词用作动词,渺小的像)(11)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疑问句(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3)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3.省略句(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4.变式句(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短语后置)(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4)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短语后置)四、重点语句翻译1.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2.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译文:任凭小船在茫茫无际的江面上自由漂流,越过那浩荡渺远的江面。
3.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译文:多么广阔浩瀚啊,我们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我们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界的神仙。
4.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译文: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5. 盖其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译文: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
一、一词多义(实词)1.歌(1)扣舷而歌之:名作动,歌唱(2)歌曰:歌词(3)倚歌而和之:歌曲(4)歌窈窕之章:名作动,歌诵、朗诵2.望(1)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2)望美人兮一方:眺望(3)德高望重:名望、声望(4)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观察(5)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6)并、汾乔木,望秋先殒:临近3.下(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名作动,攻占(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下面(3)无边落木潇潇下:落下4.如(1)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如同(2)纵一苇之所如:往(3)王如其言:依照、遵从(4)固不如也:及、比得上(5)如能克谐,天下可定也:假如、如果二、虚词1.之(1)哀吾生之须臾:取独(2)惟江上之清风:的(3)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音节助词,无义(5)均之二策:指示代词,这(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得(7)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词2.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3)月出于东山之上:从3.乎(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相当于“然”,…的样子(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3)相与枕藉乎舟中:相当于“于”,在(4)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表揣测语气,相当于“吧”(5)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呼:用于感叹句,相当于“啊、呀”(6)郁乎苍苍:句中表停顿三、通假字1.举酒属客:通“嘱”,这里指劝人饮酒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3.扣舷而歌之:通“叩”,敲4.山川相缪:通“缭”,盘绕5.杯盘狼籍:通“藉”,凌乱四、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古:白茫茫的水气今:二十四节气之一2. 望美人兮天一方:古: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美貌的女子五、词类活用1、歌窈窕之章:名作动,歌诵、朗诵2、扣舷而歌之:名作动,歌唱3、击空明兮溯流光:形作名,月光下的清波4、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起舞5、泣孤舟之嫠妇:使动,使…哭泣6、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形作动,整理7、乌鹊南飞:名作状,向南8、西望夏口:名作状,向西9、东望武昌:名作状,向东10、下江陵:名作动,攻占11、顺流而东也:名作动,向东流1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作动,砍柴13、侣鱼虾而友糜鹿:意动,以…为侣;以…为友14、渺沧海之一粟:形作动,渺小得像15、托遗响于悲风:动作名,声音16、不知东方之既白:形作动,显出白色六、特殊句式1、状语后置: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