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_谢德体_第1章土壤的形成与演变概述
土壤肥料学第一章
02
03
04
05
06
粘质土壤主要特性:
粉粒大于30%
01
北方称为二合土;
02
性质介于粘土与砂土之间,是农业生产较为理想的土壤质地。
03
壤质土壤主要特性:
4、土壤质地与肥力的关系及其改良 将砂质土、壤质土、粘质土基本肥力性状比较如下: (一)砂质土 农民称白土、白塘土,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它通气透水性强,保水保肥性差,养分含量少,耕性好,春天升温快,是暖性土。适种抗旱耐瘠作物,保证水源,及时灌溉,多施有机肥,少施勤施化肥,保证养分、水分供给。(轻、薄、暖) (二)粘质土 农民称红土、红淤土红泥头等,广泛分布于平原洼地、山间盆地、湖洼地区,南方分布较广。它的特性与砂土相反,通气透水性差,保水保肥性强,养分含量高,土温比较稳定,但春天土温转暖慢是冷性土,耕性差。由于它肥劲稳、肥效长,因此适种粮食作物。 (重、壮、冷) (三)壤质土 农民称两合土、连合土,砂粒粘粒含量适中,集砂土粘土优点于一身,适种作物广,肥力较高。(柔、沃、温)
三、机械组成和质地分类
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所占的百分质量分数,也称为颗粒组成。
土壤质地:根据机械组成的一定范围划分的土壤类型。
01
02
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的大小及含量多少即土壤的颗粒组成不同,对土壤的肥力性质影响很大,在颗粒组成基本相似的土壤中,常常具有类似的肥力特征。因此土壤学家根据肥力特征相近与否,把土壤颗粒组成划分成若干组,每组为一个质地类别,这种分类办法就叫土壤质地分类。 现介绍3种常用的质地分类标准:
3、水解作用--最基本、最重要
4、氧化作用
2KalSi3O8 + CO2 + 2H2O H2Al2Si2O8 H2O + 2SiO2 + K2CO3 (正长石) (高岭石) (含水二氧化硅) (钾盐)
土壤肥料课件第一章
2.风化作用的概念
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大气圈、生物圈作用下,所引 起的破碎和分解,通常称为岩石的风化作用。
3..风化类型
❖① 物理风化作用 ❖②化学风化作用 ❖③生物风化
回 目 录回 目
三、土壤母质的形成及我国的主要成土母质
❖首先:由岩石坚硬致密状态破碎为粘散多孔的状 态,产生了对水分与空气的通透性。 教学进程 (含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辅助 手段)
当土壤质地不适合作物生长时,或者在某种质地土壤上作
物生长较慢时,要么更换作物种类,要么进行土壤质地改
良。对于大规模生产来讲,更换作物种类相对容易,对于
园艺生产来讲,改良土壤质地有时也是可行的。
改良土壤质地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增施有机肥:
可以改变土粒之间黏着性的大小,还能改善土壤的其他性
质,所以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措施。
❖ ③壤土类:
❖ 介于黏土和砂土之间,是一种比较优良的质地类型,兼有砂土和
黏土的优点,却没有二者的不足。因此,适合种植大多数作物回。 目 录
质地与肥力的关系?
(2)、土壤质地的利用与改良
适宜于作物种植和生长的土壤条件称为作物的土宜。不同
作物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同,但大多数作物对土壤质地的
适应范围较广。(见表1-11,书P17)
四、 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和利用改良
❖ ①砂土类:
❖ 土粒间为大孔隙,排水通气性能强,保水性差,易旱。有机质分 解快,保肥力弱,但施肥易见效,早春土温上升快,昼夜温差大, 所以有时称“热性土”。适合种植薯类,花生、谷子等生育期短、 要求土壤疏松的作物。
❖ ②黏土类:
❖ 肥力一般与砂土正好相反。土粒间多毛管孔隙和非活性孔隙,土 壤通透性差,但保水力、保肥力强,养分含量高,肥效长。春季 升温较慢,所以称“冷性土”。适合种植稻、麦、棉花等生长期 长对养分需求量大的作物。
土壤肥料学_谢德体_第1章土壤的形成与演变
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
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在大气和水的联合作用以 及温度变化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系 列崩解和分解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影响岩石风化的主要因素为温度、水、氧气、 CO 2 和生物的作用,同时人类活动也是一个不可 忽略的因素。 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大类。
1. 物理风化
成土的主要矿物
2. 铁镁类矿物 这类矿物主要包括辉石、角闪石、橄榄石等。主 要为Fe3+、Mg2+、Ca2+的硅酸盐,一般为黑色或绿色。 其稳定性要比长石小得多,,易发生化学风化而分 解,生成各种次生铝硅酸盐,故为土壤中粘粒和有 效性养分的来源之一。 3. 云母类 是硅酸盐类,为各种火成岩的成分之一,代表矿物 为黑云母和白云母,其中,黑云母的稳定性较低, 风化游离出钾素,为土壤中钾素营养来源之一。
成土的主要岩石
3. 变质岩 由岩浆岩、沉积岩与原有的变质岩经高 温高压或受岩浆接触的影响而使岩石成分 和内部结构、构造发生重大改变,矿物重 新结晶或重新排列,甚至化学成分改变, 而生成新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变质岩
(1) 板岩 由粘土岩(如页岩)、粉砂岩或中酸 性凝灰岩经区域浅变质而成岩。没有明显的重结 晶,矿物颗粒极为细小。 (2) 千枚岩 为富泥质(包括凝灰岩)岩石经浅 变质而成,分布很广。矿物成分主要丝绢云母和 石英组成,还有绿泥石等。因含云母较多,含钾 素丰富。
沉积岩-2. 砾岩
属于粗碎屑岩类。凡碎屑直径>2mm,含 量>50%的岩石都属于此类。砾石的主要成 分是比较坚硬的石英、硅质类等岩石碎屑。 胶结物常为钙质、铁质、硅质及粘土质等。 其风化产物及其形成的土壤多含大小不等 的石块,从而形成石质土。养分含量较瘠 薄,肥力水平较低。
《土壤肥料学》第一章土壤矿物质-课后思考题解析
《土壤肥料学》第一章土壤矿物质课后思考题解析1、试比较不同类型风化作用的特点。
物理风华是指岩石因受物理因素作用而逐渐崩解破碎,但不改变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的过程。
物理风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
物理风化只能引起岩石形状大小的改变,而不改变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
化学风化是指岩石在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组成矿物有化学成分发生分解和改变,直至形成在地表环境中稳定的新矿物。
引起化学风化的因素有水、CO2和O2等大气因素。
经溶解、水化、水解和氧化等作用后,进一步分解岩石,彻底改变原来的岩石内部矿物的组成和性质,并产生一批新的次生黏土矿物。
生物风化是指岩石和矿物在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物理和化学的变化。
特点是植物营养元素在母质表层集中,同时积累了有机质,发展了肥力。
2、试述岩石、母质、土壤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岩石是指由一种或数种矿物组成的天然集合体。
母质是指岩石经风化作用而形成的疏松的、粗细不同的矿物颗粒的地表堆积体,是形成土壤的母体。
土壤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构成土壤的骨架。
岩石经风化作用后形成母质,继续在有机物作用下形成土壤。
3、试比较不同土壤质地分类和特点。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是根据土壤中砂粒、粉粒和黏粒三种粒级的含量将土壤分四类12个质地名称。
卡钦斯基简制是根据物理性黏粒的含量以及不同土壤类型将土壤划分为三类9级。
我国土壤质地分类经过进一步演变,将土壤类型分为三类12级。
4、试述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砂质土捍卫砂粒多,黏粒少,粒间多为大孔隙,透水排水快,因而土壤持水量小、抗旱能力差;主要矿物为石英,养分贫乏,因缺少黏土矿物,保肥能力弱,养分易流失。
黏质土含砂粒少,黏粒多,毛管孔隙特别发达,大孔隙少,土壤透水通气性差,排水不良,不耐涝,因水分损失快而耐旱能力差;含矿质养分较丰富,保肥能力强,养分不易淋失,肥效来得慢,平稳而持久。
壤质土由于所含砂粒、黏粒比例较适宜,因而既有砂质土的良好通透性和耕性,发小苗等优点,又有黏土对水分养分的保蓄性,肥效稳而长的优点。
土壤肥料学第一章--土壤组成
第一章土壤组成第一节形成土壤母质的矿物、岩石一、主要的成土矿物1、矿物的概念:一类天然产生于地壳中且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物理特性和内部结构的化合物或单质。
2、矿物的类型:矿物按成因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原生矿物:由地壳深处熔融状态的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矿物称原生矿物。
如石英、长石、云母、辉石、角闪石等种类:硅酸盐类、氧化物类、硫化物类、磷化物类次生矿物:原生矿物经物理、化学风化作用,组成和性质发生化学变化,形成的新矿物称次生矿物。
如高岭石,蒙脱石等。
种类:次生硅铝酸盐矿物、氧化物类矿物有结晶和非结晶两种、简单盐类矿物3、主要成土矿物的性质1)石英:土壤砂粒的主要来源2)正长石:可为土壤提供大量K养分(月光石)3)角闪石:软玉,俗称羊脂玉辉石:硬玉,俗称翡翠4)方解石:又称汉白玉,与溶洞形成有关5)抗风化能力最强的是:石英最弱的是:橄榄石、钙长石4、溶洞是怎样形成的?石灰岩地区,岩石的风化主要受二氧化碳和水的溶解作用形成重碳酸盐,随水流失5、矿物能为土壤提供什么营养物质?二、主要的成土岩石1、岩石的概念:岩石是一种或几种矿物组合而成的自然集合体。
2、岩石的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喷出岩:玄武岩(五大连池)侵入岩:花岗岩(黄山、华山、衡山)主要由石英组成,地壳中分布最多的岩石。
沉积岩:一般分为机械沉积岩、化学沉积岩和生物沉积岩三类特点:有化石,成层性变质岩:构造上有定向排列性第二节矿物岩石的风化作用与土壤母质一、风化作用的概念和类型1、风化作用概念:风化作用是地球表面或近地球表面的岩石在大气圈各种引力作用下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
2、风化作用的类型: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1)引起物理风化的因素:热力作用、冰劈作用、风和流水的作用、冰川作用、卸荷作用2)引起化学风化的因素:影响因素:水:地表化风化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温度:影响化学风化的速度3)引起化学风化作用的类型:溶解作用:指岩石矿物溶解于水的作用(滴水穿石, 海枯石烂)水化作用:指水分子与矿物化合生成含水矿物的化学作用。
《土壤肥料学教案》
《土壤肥料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土壤的基本概念与性质1.1 土壤的定义与重要性解释土壤的概念强调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2 土壤的组成与结构介绍土壤的颗粒组成、有机质、微生物和水分等主要组成部分解释土壤层次结构,包括表土、心土和底土1.3 土壤的分类与分布介绍土壤的主要分类体系,如美国土壤分类系统和中国土壤分类系统讨论不同土壤类型的特征和分布规律1.4 土壤性质及其测量介绍土壤质地、孔隙度、容重、有机质含量等主要土壤性质讲解土壤性质的测量方法和评价标准第二章:土壤肥力与肥料的基本概念2.1 土壤肥力的概念与评价解释土壤肥力的含义介绍土壤肥力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如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等2.2 植物营养元素的基本概念介绍植物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等讲解植物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和来源2.3 肥料的分类与施用介绍肥料的种类,包括有机肥、化学肥料和生物肥料等讲解肥料的施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式等2.4 土壤肥料测试与肥料诊断介绍土壤肥料测试的方法和意义,如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氮磷钾含量等测试讲解肥料诊断的方法和步骤,以确定合理的施肥方案第三章:土壤水分与灌溉3.1 土壤水分的概念与作用解释土壤水分的含义和重要性介绍土壤水分的来源、存在形式和运动规律3.2 土壤水分的测量与评价讲解土壤水分的测量方法,如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水势等指标的测定介绍土壤水分评价的标准和方法3.3 灌溉的基本原理与技术讲解灌溉的必要性、时机和方式,如灌溉制度、灌溉方法等介绍灌溉设备和技术,如喷灌、滴灌、渗灌等3.4 灌溉水质与水资源的利用讨论灌溉水质的要求和标准强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包括节水灌溉、雨水利用等技术第四章: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4.1 土壤侵蚀的概念与危害解释土壤侵蚀的含义和特点强调土壤侵蚀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环境的影响4.2 土壤侵蚀的类型与过程介绍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等不同类型的土壤侵蚀讲解土壤侵蚀的过程和影响因素4.3 水土保持的措施与技术介绍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讲解水土保持的措施和技术,如梯田、梯地、水土保持林草等4.4 土壤改良与培肥强调土壤改良的重要性介绍土壤改良的方法和措施,如土壤深翻、土壤改良剂等第五章:有机肥料与生物肥料5.1 有机肥料的概念与作用解释有机肥料的含义和特点强调有机肥料对土壤肥力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5.2 有机肥料的分类与施用介绍有机肥料的种类,如农家肥、绿肥、堆肥等讲解有机肥料的施用方法和注意事项5.3 生物肥料的概念与作用解释生物肥料的含义和特点强调生物肥料对土壤生物活性和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5.4 生物肥料的分类与施用介绍生物肥料的种类,如根瘤菌肥、菌肥、生物有机肥等讲解生物肥料的施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第六章:土壤污染与修复6.1 土壤污染的概念与类型解释土壤污染的含义和特点介绍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放射性污染等不同类型的土壤污染6.2 土壤污染的来源与影响讨论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如工业废弃物、农药化肥、生活污水等强调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6.3 土壤修复的原理与技术讲解土壤修复的基本原理,如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方法介绍土壤修复的技术,如土壤替换、固化/稳定化、植物修复等6.4 土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强调土壤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讨论土壤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和技术途径,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七章:化肥与农药使用7.1 化肥的作用与分类解释化肥的概念和作用介绍氮肥、磷肥、钾肥等不同类型的化肥及其特点7.2 化肥施用的原理与技术讲解化肥施用的原则和方法,如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式等强调合理施用化肥的重要性,以避免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风险7.3 农药的概念与分类解释农药的概念和作用介绍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不同类型的农药及其特点7.4 农药使用的安全与环保强调农药使用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讨论农药使用的规范和技术,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第八章:土壤生态与保护8.1 土壤生态的概念与功能解释土壤生态的含义和特点强调土壤生态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如碳循环、养分循环等8.2 土壤生态的评估与保护介绍土壤生态评估的方法和指标讨论土壤生态保护的措施和技术,如生态恢复、生态建设等8.3 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强调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介绍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如保护土壤栖息地、减少农药使用等8.4 土壤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强调土壤生态农业的重要性讨论土壤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九章:土壤质量与监测9.1 土壤质量的概念与评价解释土壤质量的含义和特点介绍土壤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如土壤肥力、土壤污染等9.2 土壤监测的方法与技术讲解土壤监测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如采样、分析、监测等强调土壤监测的重要性,以保障土壤质量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9.3 土壤改良与修复的案例分析分析土壤改良与修复的成功案例9.4 土壤管理与保护的政策措施强调土壤管理与保护的重要性讨论土壤管理与保护的政策措施和技术途径,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第十章:土壤肥料学的前沿与发展10.1 土壤肥料学的研究动态介绍当前土壤肥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进展强调土壤肥料学在农业科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0.2 土壤肥料学的新技术与发展讲解土壤肥料学领域的新技术,如土壤传感器、无人机监测等强调新技术在土壤肥料学中的应用前景和潜力10.3 土壤肥料学教育的现状与展望分析土壤肥料学教育的现状和挑战展望土壤肥料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10.4 土壤肥料学家的职业发展强调土壤肥料学家的重要性和贡献介绍土壤肥料学家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第六章:土壤污染与修复补充说明:土壤污染的来源包括工业废弃物、农药化肥、生活污水等,这些污染源对土壤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土壤肥料学PPT..
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
持不变的现象。
如四面体中的Si被AI替代,八面体中的AI被Mg替
代、被Fe替代等较为常见。
*同晶替代的结果使土壤产生永久电荷,能吸
附土壤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使土壤具有保 肥能力。
表 三种主要类型铝硅酸盐黏粒矿物性质比较
黏粒矿物类型 性质 大小 (毫微米) 形状 比表面 (m2/g) 外表面 内表面 蒙脱石 (2:1型膨胀性) 0.01-1.0 不规则片状 700-800 高 很高 伊利石 (2:1型非膨胀性) 0.1-2.0 不规则片状 100-200 中等 中等 高岭石 (1:1型) 0.1-5.0 六方形晶体 5-20 低 无
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构成的,是矿物 的天然集合体。
二、原生矿物与岩石
2. 岩石的风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风化作用:矿物、岩石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逐渐崩 解和分解等各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变成碎块和细粒的 疏松物质,这一过程叫做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 风化作用 的类型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
二、原生矿物与岩石
热量特性
耕性 特性概括
适中 “柔、沃、温” 生长均衡 均衡施肥
作物生长 与施肥
(4)土壤质地改良
对不同质地的土壤,首先要强调因土制宜地 耕作和管理。 对过砂或过黏的无法种植的土壤也可以通过 以下几种途径进行改良。
客土法 引洪漫淤 多施有机肥 翻淤压砂,翻砂压淤 种绿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有关名词:
原生矿物 次生矿物 粘粒矿物 四面体 1:1型黏粒矿物
三、次生矿物
种类
硅氧四面体晶层与铝氧八面体晶层的不同组合 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层状铝硅酸盐粘土矿物。 1:1型黏土矿物:高岭石类
土壤肥料学土壤的形成分类及分布培训课件
土壤肥料学土壤的形成分类及分布培训课件第一节土壤的形成■一、风化作用及母质类型■地表的岩石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形态、组成和性质变化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1.物理风化因温度变化和孔隙中水的冻融以及盐类的结晶而产生的机械崩解过程。
只有物理形状的改变,由大变小,而不会引起岩石的成分和性质的改变。
1)热力作用受热因昼夜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化,因而气温与地表温度均有相应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2)冰劈作用在寒冷地带、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的水在冻结成冰时,由于体积的膨胀,产生960kg∕cm2的压力,使岩石逐渐崩解为岩屑。
3)盐崩作用随着水分的蒸发,浓度逐渐达到饱和,对周围裂隙壁产生巨大的压力,使岩石崩裂。
2.化学风化-水解作用水解作用是水中呈离解状态的印和OH-离子与风化矿物中的离子发生交换的反应,影响水的解离平衡,有两大因素:一为温度。
二为水中溶解的C02和各种酸类,K2A水解的结果使一些金属离子与OH离子一道溶解于水被淋失,还有一部分金属离子可被土壤胶体吸附。
水解作用是化学风化中最主要的作用与基本环节。
2.化学风化-水化作用水化作用指无水的矿物与水结合,成为含水矿物的作用。
CaSOK硬石膏)+2Hz0fCaSOi•2乩0(石膏)2良2。
3(赤铁矿)+。
40-Fe2O3∙nH2O(褐铁矿)矿物经水化后,硬度降低,体积增大,溶解度增加,从而促进物理风化。
2.化学风化-溶解作用溶解作用水是一种极性溶剂,岩石中的矿物都是无机盐,在水中都将产生一定程度的溶解。
Ca(PO1)2+2⅛0+2C02-Ca(H2PO1)2+2CaC03矿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岩石中易溶解矿物的含量愈多,愈易风化。
2.化学风化-碳酸化作用碳酸化作用指溶解在水中的COz成为H2CO3溶液后,其可以促进对岩石的水解作用。
CaCo3(方解石)+C02+⅛0->Ca(HCO3)2(重碳酸钙)KAISi3。
8(正长石)+4H20+2C02-2K2CO3+8SiO2+A1[Si4O1o][OH]8(高岭石)这一反应在含CO2的水溶液中的速度要比在纯水中快得多。
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教案
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教案第一章:土壤概述1.1 土壤的概念与重要性1.2 土壤的组成与结构1.3 土壤的分类与分布1.4 土壤的形成与发育1.5 土壤的功能与作用第二章:土壤物理性质2.1 土壤颗粒组成与质地2.2 土壤孔隙度与容重2.3 土壤水分性质与保持2.4 土壤温度与空气2.5 土壤的磁性、电性与其他物理性质第三章:土壤化学性质3.1 土壤矿物质与有机质3.2 土壤养分与有效性3.3 土壤酸碱性与pH值3.4 土壤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与Eh3.5 土壤中的碳酸盐与CO2第四章:土壤生物与微生物4.1 土壤生物的分类与作用4.2 土壤微生物的生态与代谢4.3 土壤动物与它们的功能4.4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肥力的关系4.5 土壤生物活性与土壤健康第五章:土壤退化与环境保护5.1 土壤侵蚀与风蚀5.2 土壤盐渍化与次生盐渍化5.3 土壤污染与净化5.4 土壤质量评价与监测5.5 土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第六章:土壤水分与植被6.1 土壤水分的来源与流动6.2 土壤水分的保持与利用6.3 土壤植被与覆盖6.4 土壤-植物系统中水分的转化与利用6.5 土壤水分管理与农业灌溉第七章:土壤肥力与植物营养7.1 土壤养分的来源与循环7.2 土壤肥力的评价与提高7.3 植物营养的平衡与失调7.4 土壤改良与施肥技术7.5 有机农业与土壤健康第八章:土壤与全球变化8.1 土壤碳循环与气候变化8.2 土壤氮循环与大气污染8.3 土壤有机质分解与温室气体排放8.4 土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8.5 土壤管理与全球环境治理第九章:土壤调查与土壤地理9.1 土壤调查的方法与步骤9.2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9.3 土壤图的编制与解读9.4 土壤地理分布与区域特征9.5 土壤信息系统与数据管理第十章:土壤科学与可持续发展10.1 土壤资源的评估与利用10.2 土壤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10.3 城市土壤与城市生态10.4 土壤科学研究的新进展10.5 土壤科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土壤的概念与重要性土壤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教学的重点,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土壤肥料学》课程笔记 (2)
《土壤肥料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土壤的形成与演变一、绪论1. 土壤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定义:土壤学是研究土壤的起源、形成、分类、分布、性质、功能、演变、利用和管理的一门自然科学。
- 研究对象:包括土壤的物理性质(如质地、结构、孔隙度等)、化学性质(如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状况等)、生物性质(如微生物多样性、根系分布等)以及土壤与环境、生态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
2. 土壤学的研究意义- 生态系统的基础: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质,为生物提供栖息地,参与地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资源载体: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提供食物、纤维和能源。
- 环境调节:土壤具有过滤、缓冲、降解和转化污染物的能力,维持水循环和气候稳定。
- 人类健康:土壤质量直接影响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
3. 土壤学的研究方法- 野外调查与采样:使用土壤剖面刀、采样器等工具进行土壤剖面观察和样品采集。
- 室内实验分析:通过化学分析、物理测量、生物活性测试等方法对土壤样品进行详细分析。
- 遥感与GIS技术: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高分辨率图像进行土壤资源调查和监测。
- 模型模拟与预测:建立土壤形成、侵蚀、污染等过程的数学模型,进行模拟和预测。
二、土壤的形成与演变1. 土壤的形成- 成土因素:- 母质:不同类型的岩石和沉积物对土壤性质有决定性影响。
- 气候:温度和降水影响土壤的风化速度和类型。
- 生物: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活动是土壤形成的关键因素。
- 地形:坡度、坡向和海拔影响土壤的水分和养分状况。
- 时间:土壤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土壤类型形成时间差异很大。
- 成土过程:- 物理风化:机械破碎作用,如冻融作用、温度变化引起的膨胀收缩。
- 化学风化:化学反应,如氧化、水解、碳酸盐的溶解等。
- 生物风化:生物活动对岩石的分解作用,如根系穿插、微生物分泌有机酸。
- 沉积作用:河流、湖泊和海洋中沉积物的堆积形成土壤。
2. 土壤的演变- 土壤演变的概念:土壤在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随时间发生的变化。
《土壤肥料学完整(1)》课件
土壤的组成和特征
土壤由固体颗粒、液相和气相组成。固体颗粒主要包括矿物颗粒、有机质颗粒和微生物颗粒。土壤的特征包括质地、 结构、色泽、水分含量、通气性等。
土壤中的养分循环
土壤中的养分循环是指养分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氧化、还原、迁移和转化过程。养分循环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至关重要,决定了土壤肥力的维持和提高。
不同类型的土壤肥料
不同类型的土壤肥料包括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料。 它们具有不同的营养成分组成和施用方法,可根据农作物的需求进行选择和 调整。
土壤改良技术
土壤改良技术包括有机质添加、矿物质施用、酸碱度调节和水分管理等措施。这些技术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保持 土壤肥力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土壤肥料的应用方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土壤肥料的应用方法包括基施、追施、叶面喷施和滴灌等。合理的施肥方法能够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肥料浪费, 并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土壤肥料学的发展趋势
土壤肥料学的发展趋势包括研究土壤健康、营养管理技术、精准施肥以及绿 色肥料的应用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境意识的提高,土壤肥料学将继续适 应农业发展的需求。
《土壤肥料学完整(1)》 PPT课件
通过《土壤肥料学完整(1)》PPT课件,我们将探索土壤肥料学的定义、土壤的 组成和特征、土壤中的养分循环、不同类型的土壤肥料、土壤改良技术、土 壤肥料的应用方法以及土壤肥料学的发展趋势。
土壤肥料学的定义
土壤肥料学是研究土壤和肥料的性质、组成、相互关系及其对农作物生长发 育的影响的科学。它的研究范围包括土壤分类、土壤形成、土壤肥力评价、 土壤肥料的供应与管理等方面。
土壤肥料学_谢德体_《土壤肥料学》复习思考题
土壤肥料学_谢德体_《土壤肥料学》复习思考题《土壤肥料学》复习思考题绪论1. 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哪些作用显示答案1)营养库的作用 2)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 3)雨水涵养作用 4)生物的支撑作用 5)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2. 为什么说土壤是一种再生自然资源显示答案土壤作为资源,在农业生产上发挥其资源作用是不应有时间限制的。
土壤资源虽经开垦种植,只要用养合理,肥力就不断提高,创造的物质就不断增多。
3. 土壤肥力的几种观点是什么显示答案1)成分观点——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土壤不断地、同时以最大量供应植物水分和养分的能力;2)2)生物热力学观点——土壤肥力是在太阳辐射热周期变化的影响下,土壤能够稳、匀、足、适地协调供应作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水、热、气、肥养分的能力,这一观点也称之为土壤肥力的生物热力学观点;3)3)生态学观点——认为土壤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土壤是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中心,土壤肥力应作为土被的重要特性。
因此,必须把土壤肥力概念扩大到生态的肥力,甚至为生物地理群落的肥力。
在系统生态环境中,土壤是基础,植物是对象,这一开放系统补充物质和能量,维持整体功能,才能满足植物生产所需的物质与能量的供应与交换4.土壤科学与期其他学科的关系显示答案大多数学科有助于土壤肥料科学的研究,基础学科,如物理学、化学、数学,对土壤肥料学只作单方面的贡献,而地球学(气候学、地质学、地理学)、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应用科学(农学、林学、工程学)与土壤肥料学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
总之,学习土壤肥料学要求有广泛的基础科学、地学、生物学和栽培为中心的农学知识。
而反过来,对土壤有肥料学的深入了解,又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地学、生物学、农学等学科。
第一章土壤的形成与演变1. 土壤主要的成土矿物和岩石有哪几种显示答案1)长石类2)铁镁类矿物3)云母类4)氧化硅类矿物5)碳酸盐类矿物6)硫化物7)磷灰石8)铁矿9)粘土矿物10)由岩浆作用形成的岩浆岩(火成岩)11)由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沉积岩12)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
土壤肥料学完整课件
计划产量养分需求总量
计划产量指标 100
×
形成100kg经济产 量所需养分数量
土壤供肥量
无肥料区作物产量 100
×
形成100kg经济产 量所需养分量
指植物吸收来自所施肥料的 养分占所施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 率。
有两种测定方法:
示踪法和差值法
计划施 肥用量
=
计划产量所 需养分总量
肥料的养 分含量
第一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3学时) 第二章 土壤与植物氮素营养及化学氮肥(3学时) 第三章 土壤与植物磷素营养及化学磷肥(2学时) 第四章 土壤与植物钾素营养及化学钾肥(1学时) 第五章 土壤与植物的中、微量元素营养与 微量元素肥料(1学时) 第六章 复混肥料(1学时) 第七章 有机肥料(1学时)
最小养分律(木桶理论):
植物产量受土壤中某一相对 含量最小的有效性因子制约的规 律。
报酬递减律:
在其它生产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 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单位肥料的作物增 产量却呈递减的趋势。
施肥技术包 括三个环节
施肥量确定 施肥时间 施肥方法
施肥量确 定依据:
植物计划产量的养分需求总量 土壤供肥量 肥料利用率
63.8
穗粒数
0.14 2.3 17.1
籽粒数/g.m2
0.03 1.0 14.0
1.溶液的组成
不同溶液组成叶片吸收速度不同 KCl>KNO3 >KH2PO4 尿素>其它N肥
2.溶液浓度及pH
在不引起伤害的前提下养分进入叶 片的速度和数量随浓度升高而升高
大量元素 0.2~2%
微量元素 0.01~0.2%
微 量 元 素 的 有 效 性
5
6
土壤肥料学-第1章土壤的形成与演变
条带状构造。
片麻岩
片麻岩
石英岩
天坛
大理岩(石)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故宫
颐和园
巴黎
维
纳
斯
第三部分 岩石的风化
风化作用
岩石矿物在大气和水的联合作用 以及温度变化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发生的分解作用。
中性 酸性
主
要 的
喷出岩
岩
浆
岩 浅成岩
中性科岩马SiO2 提岩
含量52%~65% 如闪长岩,安山岩
玄武岩 安山岩 流纹岩
基性岩SiO2 含量45%~52% 如辉长岩,玄武岩
辉岩
超基性岩
辉绿岩
SiO2含量小于45%
闪长 玢如岩橄榄岩
花岗 斑岩
深成岩 橄榄岩 辉长石 闪长岩 花岗岩
超基性岩类
橄榄岩
基性岩类
第1章 土壤的形成与演变
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主要成土矿物、岩石以及风化产物
(母质)的类型; 掌握矿物岩石的主要风化过程以及土壤与
母岩、母质 的区别; 掌握土壤形成因素;
1.1 土壤母质的形成
成土母质---岩石风化后的
风化产物
土壤 母质 岩石 矿物
第一部分 矿物
矿物:一种或多种元素在一定 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质 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喷出岩 侵入岩
深成岩 浅成岩
浅层侵入岩 深层侵入岩
岩浆岩的构造:
块状构造 如花岗岩。
岩
浆
流纹状构造 如流纹岩
岩
的 构
气孔状构造 如玄武岩
造
杏仁状构造
❖杏仁构造 ❖枕状构造 ❖流动构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提要
本章主要对土壤母质的形成和土壤的形成进行阐 述。了解形成土壤母质的主要成土矿物和岩石, 掌握矿物岩石的主要风化过程,熟悉土壤形成因 素,弄清土壤演变规律及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 环的相互关系。 土壤是由裸露在地表的坚硬岩石,在漫长的历史 岁月中,经过极其复杂的风化过程和成土过程而 形成的。它的演变过程,经历了从岩石在地质大 循环作用形成土壤母质,进一步在生物小循环的 作用下,形成真正的土壤。
页岩
粉砂岩 石灰岩 片麻岩 板岩
由<0.005mm的粘粒经压实脱水和胶结作用硬化而成。
粒径为0.005—0.05mm占50%以上,成分以石英为主,以泥质为主。 由CaCO3沉积结晶而成。 由岩浆岩、沉积岩或浅变质岩等经高温高压深度变质而成。 由泥质页岩等轻度变质而来,较粗且脆。 由泥质岩或隐晶质酸性岩浆岩浅变质而成。 由泥质岩、页岩、基性岩中度变质而来。 由砂岩、粉砂岩等热接触变质而成。 由石灰岩、白云岩等热接触变质而来。
成土的主要矿物
4. 氧化硅类矿物
此类矿物在地壳中分布甚广,主要为酸性火成岩的成 分,在沉积岩和变质岩中也常存在,在成土母质中, 主要矿物为石英,化学性质稳定,硬度高,溶解度小, 不易风化,成为地面最稳定的矿物,石英成为土壤中 砂粒的主要来源。
5. 碳酸盐类矿物
主要为方解石和白云石,此类矿物的风化主要表现为 溶解作用。方解石在自然界中含CO2的水作用下发生溶 解与移动,成为母质和土壤中碳酸盐的主要来源;为 土壤中钙、镁营养元素的来源。
成土的主要岩石
1. 花岗岩 为深成岩,是岩浆岩中最主要的成土母岩。
主要矿物有石英(30% 左右),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一 般是钾长石(平均约40%)多于斜长石(平均约25%)。物 理风化为主的情况下,花岗岩最易发生崩解,这与它的粒 状结构及矿物组成复杂有关。 由花岗岩发育而成的土壤,层次多半深厚,又有长石 风化后供给的钾素,稍加培育后,肥力尚佳,但在砂性过 强,遭受侵蚀的地方,便十分贫瘠。
成土的主要岩石
种 类 名 称 矿物成分
主要含石英、正长石、云母及少量角闪石等。 正长岩主要含正长石。粗面岩由正长石和角闪石等组成。 主要由斜长岩、角闪石等组成。有少量的云母和辉石。 辉石和少量的角闪石和黑云母组成。玄武岩主要由辉石、斜长石 由直径大于2mm的碎石经胶结物胶结而成。 由0.05—2mm的砂粒经胶结物胶结而成,主要成分为石英。 花岗岩与流纹岩 岩浆岩 (火成 岩) 正长岩与粗面岩 闪长岩与安山岩 辉长岩与玄武岩 砾岩 砂岩 沉积岩
2. 玄武岩 是分布最广的喷出岩,主要由辉石和斜长
石等矿物组成,富含铁镁,颜色较深,易吸热,。在气候 潮湿的热带,玄武岩常风化为富铁的硬壳,成为铁矿。形 成的土壤,多呈暗棕或棕红色,含盐基丰富,养分较多。
成土的主要岩石
2. 沉积岩 沉积岩是在地表和接近地表的常温、常压条件下, 原有岩石(岩浆岩、变质岩、原有的沉积岩)经过 风化剥蚀的产物,在原地或经过搬运到不同环境的 地方沉积下来,再经过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另外生 物的遗骸或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所形成的物质的沉 积也可形成沉积岩。 分三类:碎屑岩类、粘土岩类(或泥质岩类)、 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沉积岩的重量仅占地壳 总量的5%,但在地表分布的面积很广,约占75%。
成土的主要矿物
6. 硫化物 这类矿物主要包括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 锌矿等,其抗风化能力很低,很容易在水和氧的 作用下变为硫酸盐,使风化产物呈酸性反应。 7. 磷灰石 羟磷灰石、氟磷灰石、碳酸磷灰石和氯磷灰石等, 羟磷灰石最为常见,主要分布于沉积岩中是土壤 中磷素营养的主要来源。
成土的主要矿物
成土的主要矿物
2. 铁镁类矿物 这类矿物主要包括辉石、角闪石、橄榄石等。主 要为Fe3+、Mg2+、Ca2+的硅酸盐,一般为黑色或绿色。 其稳定性要比长石小得多,,易发生化学风化而分 解,生成各种次生铝硅酸盐,故为土壤中粘粒和有 效性养分的来源之一。 3. 云母类 是硅酸盐类,为各种火成岩的成分之一,代表矿物 为黑云母和白云母,其中,黑云母的稳定性较低, 风化游离出钾素,为土壤中钾素营养来源之一。
变质岩
千枚岩 片岩 石英岩 大理岩
成土的主要岩石
1. 岩浆岩(火成岩)
由岩浆冷却而形成的岩石统称岩浆岩, 岩浆在地壳深处,冷凝形成的叫深成岩, 在地壳浅处冷凝形成的叫浅成岩, 岩浆流出地面冷凝而成的叫喷出岩。 深成岩和浅成岩又合称侵入岩。 岩浆岩据其SiO2含量又可分为酸性岩(SiO2>65%)、中 性岩(SiO2 :50%—65%)、基性岩(SiO2 :45%—50%) 和超基性岩(SiO2%<45%)四种。主要的成土岩石有花 岗岩、玄武岩等。
1.1
土壤母质的形成
出露地表的岩石经风化后,变成了在地 表广泛堆积的疏松的风化产物,而这些堆 积物的表层即是形成土壤的重要物质基础 ━成土母质。 1 土壤母质的来源 土壤由母质发育而成,成土母质由岩石风 化而来,岩石又是由一种或数种矿物所组 成的复合体
地壳物质的元素组成
就整个地壳来说,其化学组成非常复杂, 几乎包括所有的已知化学元素,但这些化 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差别很大,而主要 包有 10 种元素总计占地壳重量的 99.96% , 其中氧几乎占一半,硅占四分之一强,硅 氧合占四分之三,是构成地壳的最基本元 素。
地壳中主要元素重量百分比
元素 重量(%) 元素 重量(%) 氧O 46.95 钠Na 2.78
硅Si
27.88
钾K
2.58
铝Al
8.13
镁Mg
2.06
铁Fe
5.17
钛Ti
0.62
钙Ca
3.65
氢H
0.14
成土的主要矿物
1. 长石类 为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矿物,是构成火 成岩及一部分变质岩的主要成分。长石 类主要包括正长石和斜长石,是土壤中K 素主要来源。
8. 铁矿
主要包括赤铁矿、褐铁矿、磁铁矿、菱铁矿等。在风化 过程中,可形成含水氧化铁类的胶体物质,使土壤染成红 色,褐色或黄色,在热带和亚热带土壤最为常见。
9. 粘土矿物
是原生矿物经风化作用后产生的次生铝硅酸矿物,又称 次生粘土矿物。依其内部构造特点分为1:1型和2:1型两 大类,主要粘土矿物有高岭石、蒙脱石、水化云母、绿泥 石等。是土壤中最活跃的部分,对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