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功能障碍疾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盆底功能障碍及康复治疗PPT课件
![盆底功能障碍及康复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e6fc36fc4ffe473368abb3.png)
家庭功能康复器
盆底肌肌力检查方法:
操作者左手放在病人腹部(监测病人收缩阴道时腹部不用力),右 手中、食指进入阴道后穹窿, 退后约1.5cm处,5点 和7点处,微微用力 下压,嘱患者收缩 阴道肌肉。
盆底肌肉训练(kegel)
1
2
3
1948年由 Arnold Kegel 首次提出
有意识地对以肛 提肌为主的盆底肌 肉进行自主性收缩, 以加强控尿能力及 盆底肌肉力量
------------------肛提肌
--------------臀大肌
女性会阴和尿生殖膈(内面观)
-------------耻骨阴道肌-1 -----------耻骨直肠肌-2 --------------耻骨尾骨肌-3 ------------髂骨尾骨肌-4 -------------坐骨尾骨肌-5
盆底康复适应症:
1、产后42天妇女常规盆底肌肉锻炼 2、计划第二次妊娠的经产妇、多胎多产后 3、各种尿失禁,尿潴留,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 4、阴道松弛、阴道痉挛、性生活不满意者 5、反复阴道炎、尿路感染非急性期 6、产褥期症状(腰背痛、腹痛、耻骨联合分离、子宫复旧
不良、产后缺乳、乳胀等) 7、人流术后、分娩后及手术后疼痛、慢性便秘、肠粘连、
压力性尿失禁产生机制 压力传导理论
盆底尿道括约肌松 弛
盆底肌肉松弛时,当膀 胱颈和近段尿道低于盆 底时,腹压增加时,压 力只传到膀胱,膀胱压 力迅速增加,而尿道压 力没有相应增加,膀胱 压大于尿道压
腹压增高
膀胱 颈及近 端尿道 下移
压力性尿失禁分度
轻度:尿失禁发生在咳嗽和打喷嚏时,至少每周发作2次; 中度:发生在快步行走等日常活动时; 重度:在站立位时即发生尿失禁。
盆底功能障碍性及生殖器官损伤疾病ppt课件
![盆底功能障碍性及生殖器官损伤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e40da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b.png)
15
治疗
• 症状 ✓ 轻者无症状 ✓ 重者阴道内肿物脱出,伴腰酸、下坠感 ✓ 尿频、尿急、尿痛 ✓ 压力性尿失禁症状 ✓ 排尿困难
• 体征 ✓ 阴道前壁呈球状膨出 ✓ 溃疡
16
分度
传统分度法 Ⅰ度:阴道前壁球状物突出,达处女膜缘,但仍在阴道 Ⅱ度:部分阴道前壁突出于阴道口外 Ⅲ度:阴道前壁全部突出于阴道口外
32
临床表现(1)
• 症状 ✓ 外阴肿物脱出 ✓ 轻症患者一般无不适 ✓ 重症患者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 ✓ 排便排尿困难、便秘,残余尿增加 ✓ 压力性尿失禁、排尿困难、尿路感染 ✓ 溃疡、出血
33
临床表现(2)
• 体征 ✓ 常伴阴道前后壁膨出 ✓ 阴道黏膜增厚角化 ✓ 宫颈肥大并延长 ✓ 随脱垂子宫的下移,膀胱、输尿管下移与尿道开口形成正三 角区
阴道半程系统分级法(halfway system) Ⅰ度:阴道前壁突出部位下降到了距处女膜的半程处 Ⅱ度:阴道前壁突出部位到达处女膜 Ⅲ度:阴道前壁突出部位达处女膜以外
17
*
诊断
病史 查体 注意:
✓ 膀胱膨出 ✓ 尿道膨出 ✓ 两者合并存在 ✓ 压力性尿失禁
18
治疗
• 轻、中度无症状患者不需治疗 • 重度有症状的患者可子宫托等非手术治
3
概述
4
女性盆底组织解剖及功能
盆底支持结构
✓ 盆底韧带 – (Pelvic Ligaments) ✓ 肛提肌及周围组织 – (Levator ani muscle and connective tissue)
5
6
7
盆底肌群(Pelvic Floor Muscles)
• 肛提肌是一对宽厚的肌肉,两侧肌肉相互对称,向下向内聚集成漏 斗状,对盆腔脏器有很强的支持作用
治疗
• 症状 ✓ 轻者无症状 ✓ 重者阴道内肿物脱出,伴腰酸、下坠感 ✓ 尿频、尿急、尿痛 ✓ 压力性尿失禁症状 ✓ 排尿困难
• 体征 ✓ 阴道前壁呈球状膨出 ✓ 溃疡
16
分度
传统分度法 Ⅰ度:阴道前壁球状物突出,达处女膜缘,但仍在阴道 Ⅱ度:部分阴道前壁突出于阴道口外 Ⅲ度:阴道前壁全部突出于阴道口外
32
临床表现(1)
• 症状 ✓ 外阴肿物脱出 ✓ 轻症患者一般无不适 ✓ 重症患者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 ✓ 排便排尿困难、便秘,残余尿增加 ✓ 压力性尿失禁、排尿困难、尿路感染 ✓ 溃疡、出血
33
临床表现(2)
• 体征 ✓ 常伴阴道前后壁膨出 ✓ 阴道黏膜增厚角化 ✓ 宫颈肥大并延长 ✓ 随脱垂子宫的下移,膀胱、输尿管下移与尿道开口形成正三 角区
阴道半程系统分级法(halfway system) Ⅰ度:阴道前壁突出部位下降到了距处女膜的半程处 Ⅱ度:阴道前壁突出部位到达处女膜 Ⅲ度:阴道前壁突出部位达处女膜以外
17
*
诊断
病史 查体 注意:
✓ 膀胱膨出 ✓ 尿道膨出 ✓ 两者合并存在 ✓ 压力性尿失禁
18
治疗
• 轻、中度无症状患者不需治疗 • 重度有症状的患者可子宫托等非手术治
3
概述
4
女性盆底组织解剖及功能
盆底支持结构
✓ 盆底韧带 – (Pelvic Ligaments) ✓ 肛提肌及周围组织 – (Levator ani muscle and connective tissue)
5
6
7
盆底肌群(Pelvic Floor Muscles)
• 肛提肌是一对宽厚的肌肉,两侧肌肉相互对称,向下向内聚集成漏 斗状,对盆腔脏器有很强的支持作用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ppt演示课件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08fb5dbe1e650e52ea992d.png)
Kegel针对产后妇女出现的尿失禁、子宫膀胱脱
垂、阴道紧缩度降低等问题,创造了盆底肌肉锻 炼法。通常称为Kegel锻炼法。
.
30
盆底肌肉锻炼
方法
Ⅰ类肌锻炼:缓慢收缩阴道及肛门,达最大力 持续 3 ~ 5秒,缓慢放松,持续3~5秒,
盆腔器官膨出(POP)
随着人口老龄化,POP发病率
妇女一生POP的发生率11%;30年后POP发生率 1倍。
- Luber KM, et al,2001
绝经后50%妇女I度子宫脱垂,10%II度以上子宫脱垂。
美国200,000人/年接受POP手术,普通妇科病房手术 量40%60%为POP手术,30%POP术需再次手术
.
27
治 疗
非手术治疗:
盆底肌肉锻炼 盆底电刺激 生物反馈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阴道前壁修补术 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 悬吊带术
.
28
非手术治疗优点
并发症少;
风险性小,尤其适合年老患者; 即使治疗效果不佳,也可减轻尿失禁症状; 患者依从性好。
.
29
盆底肌肉锻炼
1940年美国加里弗尼亚州的一位妇产科医生
.
23
POST – PARTUM 分娩
-------------阴道直切口
.
24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的预防
. 25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
控制妊娠期体重增加,控制胎儿体重
盆底肌训练
避免腹压增加的原因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 26
在欧美发达国家,政府要求产妇在 产后常规进行盆底肌肉功能训练; 很 多成年女性,也会使用阴道哑铃做家 庭训练,以追求更高质量的性生活。 在欧美国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的发病率不到10%,远远低于中国。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PT参考课件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PT参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553a722f60ddccda38a050.png)
24
子宫脱垂-临床分度
Ⅰ度 轻型: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 <4cm,未达处女膜缘;
重型:宫颈已达处女膜缘, 阴道口可见子宫颈。
Ⅱ度 轻型:宫颈脱出阴道口,宫 体仍在阴道内;
重型:宫颈及部分宫体脱出 阴道口。
Ⅲ度 宫颈及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25
26
阴道前壁脱垂-临床多见
多因膀胱和尿道脱垂所 致,膀胱脱垂常见
20
盆腔脏器脱垂-临床表现
轻度患者一般无不适; 中度以上患者可有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及阴
道内脱出“肿物”感,站立过久或劳累后症状 明显,卧床休息后“肿物”消失; 重度患者可有排尿、排便困难,宫颈和(或)阴 道壁长期与衣物摩擦,可出现溃疡,伴感染, 有脓性或血性分泌物。
21
盆腔脏器脱垂-体征
阴道分娩后会引起盆底肌收缩力量减弱 -产后8个月盆底括约肌收缩力尚不能恢复到产前的
水平 -34%妇女产后6周不能主动有效收缩盆底
13
妇科手术引起的盆底损伤
子宫根治术后 子宫切除术后
-压力性尿失禁 -阴道前、后壁脱垂 -穹窿脱垂 -充盈性尿失禁 -盆地器官脱垂
14
尿失禁-临床常见
由膀胱和/或括约肌机能障碍导致尿液非自
3
概述-女性盆底
盆底软组织由外向内分为三层: 外层为浅层筋膜与肌肉; 中层即泌尿生殖膈,由上下两层坚韧的筋膜及
一层薄肌肉组成; 内层由肛提肌及筋膜组成,是最坚韧的一层。
4
女性盆腔脏器、会阴中央矢状面解剖 图
直肠rectum--------
肛门内括约肌---------------------肛门外括约肌----------------------
34
子宫脱垂-临床分度
Ⅰ度 轻型: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 <4cm,未达处女膜缘;
重型:宫颈已达处女膜缘, 阴道口可见子宫颈。
Ⅱ度 轻型:宫颈脱出阴道口,宫 体仍在阴道内;
重型:宫颈及部分宫体脱出 阴道口。
Ⅲ度 宫颈及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25
26
阴道前壁脱垂-临床多见
多因膀胱和尿道脱垂所 致,膀胱脱垂常见
20
盆腔脏器脱垂-临床表现
轻度患者一般无不适; 中度以上患者可有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及阴
道内脱出“肿物”感,站立过久或劳累后症状 明显,卧床休息后“肿物”消失; 重度患者可有排尿、排便困难,宫颈和(或)阴 道壁长期与衣物摩擦,可出现溃疡,伴感染, 有脓性或血性分泌物。
21
盆腔脏器脱垂-体征
阴道分娩后会引起盆底肌收缩力量减弱 -产后8个月盆底括约肌收缩力尚不能恢复到产前的
水平 -34%妇女产后6周不能主动有效收缩盆底
13
妇科手术引起的盆底损伤
子宫根治术后 子宫切除术后
-压力性尿失禁 -阴道前、后壁脱垂 -穹窿脱垂 -充盈性尿失禁 -盆地器官脱垂
14
尿失禁-临床常见
由膀胱和/或括约肌机能障碍导致尿液非自
3
概述-女性盆底
盆底软组织由外向内分为三层: 外层为浅层筋膜与肌肉; 中层即泌尿生殖膈,由上下两层坚韧的筋膜及
一层薄肌肉组成; 内层由肛提肌及筋膜组成,是最坚韧的一层。
4
女性盆腔脏器、会阴中央矢状面解剖 图
直肠rectum--------
肛门内括约肌---------------------肛门外括约肌----------------------
34
盆底疾病早知道ppt课件
![盆底疾病早知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eaa44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13.png)
症状
它是指盆腔相关结构出现的 慢性或持续性疼痛,持续时 间至少6个月
定义
盆底区域在脐水平以下膝盖以 上的部分,包括内外脏器结缔
组织和盆底肌肉
部位
慢性盆腔疼痛
慢性疼痛的初始诱发因素通常是急性的 (如感染或炎症)
85-90%患者的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起源于肌肉
性功能障碍
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是指女 性个体不能参与其所期望的性行为,且在性行为过程中不能 得到或难于得到满足。
盆底疾病的四个早
早知道
01
• 宣教、科普文
章、视频等早预防来自• 孕期Kegel、生活方02
式干预
04
早治疗
• 早期盆底康复
早检查
03 • 产后42天检查
你了解盆底疾病了吗?
为什么会产 生盆底疾病
盆底疾病 都有哪些
盆底康复主要 方法有哪些
让女性人人享有盆底健康
便秘,但大部分为功能性疾病。
郭晓峰,柯美云等.慢性便秘的动力障碍分型及其治疗的指导意义. 胃肠病学,2003,8(4):200-203.
慢性便秘发病率高
近10年来
• 饮食结构改变
• 生活节奏加快
• 社会心理因素影响
• 生活区域 • 工作压力 • 文化程度
慢性便秘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 60岁以上患者上升到22% 病率4%-6%
磁刺激
盆底康复时期
产后早期进行盆底康复锻炼,可以改善产妇产后 1 年
内的盆底电生理指标,促进盆底组织的修复
产后6个月内进行盆底康复能够有效降低中老年女性
盆底疾病发生的风险
VollΦyhaug I,MΦrkved S,Salvesen KA. Pelvic organ prolapse and incontinence 15 - 23 years after first deliveryy: a cross-sectional study[J]. BJOG,2015,16( 10) : 1111. 孙智晶,朱 兰,郎景和,等 . 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作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 6) : 420
它是指盆腔相关结构出现的 慢性或持续性疼痛,持续时 间至少6个月
定义
盆底区域在脐水平以下膝盖以 上的部分,包括内外脏器结缔
组织和盆底肌肉
部位
慢性盆腔疼痛
慢性疼痛的初始诱发因素通常是急性的 (如感染或炎症)
85-90%患者的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起源于肌肉
性功能障碍
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是指女 性个体不能参与其所期望的性行为,且在性行为过程中不能 得到或难于得到满足。
盆底疾病的四个早
早知道
01
• 宣教、科普文
章、视频等早预防来自• 孕期Kegel、生活方02
式干预
04
早治疗
• 早期盆底康复
早检查
03 • 产后42天检查
你了解盆底疾病了吗?
为什么会产 生盆底疾病
盆底疾病 都有哪些
盆底康复主要 方法有哪些
让女性人人享有盆底健康
便秘,但大部分为功能性疾病。
郭晓峰,柯美云等.慢性便秘的动力障碍分型及其治疗的指导意义. 胃肠病学,2003,8(4):200-203.
慢性便秘发病率高
近10年来
• 饮食结构改变
• 生活节奏加快
• 社会心理因素影响
• 生活区域 • 工作压力 • 文化程度
慢性便秘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 60岁以上患者上升到22% 病率4%-6%
磁刺激
盆底康复时期
产后早期进行盆底康复锻炼,可以改善产妇产后 1 年
内的盆底电生理指标,促进盆底组织的修复
产后6个月内进行盆底康复能够有效降低中老年女性
盆底疾病发生的风险
VollΦyhaug I,MΦrkved S,Salvesen KA. Pelvic organ prolapse and incontinence 15 - 23 years after first deliveryy: a cross-sectional study[J]. BJOG,2015,16( 10) : 1111. 孙智晶,朱 兰,郎景和,等 . 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作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 6) : 420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PPT演示课件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6bf3f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3.png)
生物反馈治疗
利用生物反馈技术,帮助 患者了解盆底肌肉的收缩 状态,提高自我调节和控 制能力。
生活方式调整
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 如减轻体重、改善饮食习 惯等,以减轻盆底压力。
康复护理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 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雌 激素、抗胆碱能药物等。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盆底功能障碍, 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来改善 症状。
分类
PFD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 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PFD的病因包括分娩损伤、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变化、慢性便秘 、肥胖、重体力劳动等。
病理机制
PFD的病理机制涉及盆底肌肉和神经系统的损伤或功能障碍,导 致盆底支持组织的薄弱和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PFD的临床表现包括盆腔器官脱 垂、压力性尿失禁、性功能障碍 等,具体症状因个体差异而异。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
目
CONTENCT
录
•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概述 •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 •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 •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 •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策略Βιβλιοθήκη 01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指由 于盆底肌肉和神经系统的损伤或功能 障碍,导致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 性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
定期复查
在康复过程中,定期进行 复查,评估康复效果,调 整康复计划。
05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提高公众认知度
宣传教育
建立咨询平台
通过媒体、网络、社区活动等多种渠道, 普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知 识,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妇产科学课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妇产科学课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8d1b707b71fe910ef02df868.png)
盆底肌肉鍛煉:適用POP-QⅠ—Ⅱ度 陰道輔助訓練器:陰道啞鈴等。
子宮托及新型陰道固定器:是一種支持子宮和陰道壁並使 其維持在陰道內不脫出的工具。
盆底外用強振盪器:寶馬
盆底電治療及生物回饋訓練
凱格尓訓練
陰道啞鈴
子宮托
• 種類 • 適應症 • 放置 • 注意事項
寶馬
盆底功能診治儀
• 電刺激和生物回饋 • 盆底肌訓練 • 陰道腹股協調訓練 • 功效 • 肌力和協調 • 改善血供營養 • 增強神經敏感性 • 建立盆底本體
盆腔器官脫垂 壓力性尿失禁 大便失禁及生殖道瘺
• 1888年曼氏手術 • 光源、無菌技術、新材料
······開創手術治療時代 • 60~70年代我國防治子宮
脫垂做出舉世矚目的貢獻
• 90年代盆底醫學出現突破 性進展,出現新的理論、 新的手術觀念(修補repair 維持retain替代 replacement_3R)
指腹壓突然增加導致尿液不自主流出,不 是由逼尿肌收縮壓或膀胱壁對尿液的張力壓引 起。
北京地區成年女性各種尿失禁構成比
混合性尿失禁32.3%
急迫性尿失禁7.3%
壓力性尿失禁59.6%
病因
• 解剖型:占90%以上,為盆底組 織鬆弛引起
• 尿道內括約肌障礙型:<10%, 先天發育異常所致
臨床表現及診斷
實線顯示妊娠時,腰部向前突 出,腹部向前鼓起,向下突出,使 重力軸線向前移,而使腹腔壓力和 盆腔臟器的重力指向盆底肌肉,加 上子宮重量日益增加,使盆底肌肉 處在持續受壓中,而逐漸鬆弛。
-------------正常體位重力軸向
-----------------妊娠體位重力軸向
病因及危險因素
• 分娩: 產次、產程過長、助產 不當、產後過早從事體 力勞動
子宮托及新型陰道固定器:是一種支持子宮和陰道壁並使 其維持在陰道內不脫出的工具。
盆底外用強振盪器:寶馬
盆底電治療及生物回饋訓練
凱格尓訓練
陰道啞鈴
子宮托
• 種類 • 適應症 • 放置 • 注意事項
寶馬
盆底功能診治儀
• 電刺激和生物回饋 • 盆底肌訓練 • 陰道腹股協調訓練 • 功效 • 肌力和協調 • 改善血供營養 • 增強神經敏感性 • 建立盆底本體
盆腔器官脫垂 壓力性尿失禁 大便失禁及生殖道瘺
• 1888年曼氏手術 • 光源、無菌技術、新材料
······開創手術治療時代 • 60~70年代我國防治子宮
脫垂做出舉世矚目的貢獻
• 90年代盆底醫學出現突破 性進展,出現新的理論、 新的手術觀念(修補repair 維持retain替代 replacement_3R)
指腹壓突然增加導致尿液不自主流出,不 是由逼尿肌收縮壓或膀胱壁對尿液的張力壓引 起。
北京地區成年女性各種尿失禁構成比
混合性尿失禁32.3%
急迫性尿失禁7.3%
壓力性尿失禁59.6%
病因
• 解剖型:占90%以上,為盆底組 織鬆弛引起
• 尿道內括約肌障礙型:<10%, 先天發育異常所致
臨床表現及診斷
實線顯示妊娠時,腰部向前突 出,腹部向前鼓起,向下突出,使 重力軸線向前移,而使腹腔壓力和 盆腔臟器的重力指向盆底肌肉,加 上子宮重量日益增加,使盆底肌肉 處在持續受壓中,而逐漸鬆弛。
-------------正常體位重力軸向
-----------------妊娠體位重力軸向
病因及危險因素
• 分娩: 產次、產程過長、助產 不當、產後過早從事體 力勞動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检查、诊断及防治-PPT课件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检查、诊断及防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ab94e5a1c7aa00b52acbfa.png)
Chaliha 2019(3) 英国
Mø rkved 2019 (7) Wilson 2019(17) 新西兰 Sengler 2019(11) 法国
提问方式和使用医学临床试验的方法,在怀孕第3 季度过程中,分娩后3个月直接提问,展望研究
在8到16个星期中,控制组进行医学检查 分娩后3个月的时候,寄发出进行展望研究
盆底解剖及盆底整体理论
女性骨盆横膈:俯视图 女性会阴和尿生殖膈
球海绵体肌-----------------------------------------耻骨阴道肌 -------------------耻骨直肠肌 -------------------耻骨尾骨肌 -----------------髂骨尾骨肌 ------------------会阴深横肌--------------------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检查、诊断及防治
******* ***
主 讲 内 容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及病理 生理改变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种类
相关检查及临床诊断 治疗概况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是指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 主要包括: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 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 ) 粪失禁(fecal incontinence, FI) 性功能障碍(sexual dysfunction) 反复泌尿、生殖道感染 慢性盆腔疼痛
PFD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五大慢性疾病之一
二、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项目背景
(一)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emale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pt课件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f0663b02020740bf1e9b09.png)
–压力性尿失禁 –阴道前、后壁脱垂 –穹隆脱垂
• 子宫根治术后
–压力性尿失禁 –充盈性尿失禁 –盆底器官脱垂
问题 四
• 这种情况如何防治?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策略
• 加强宣教及生活方式干预 • 重视妊娠期和分娩期对盆底损伤的预防 • 尽量减少医源性的盆底组织损伤 • 普及和推广产后康复治疗 • 重视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康复治疗
盆底肌肉训练(kegel训练)
• 1948年由Arnold Kegel 首次提出 • 有意识地对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
性收缩,以加强控尿能力及盆底肌肉力量 • 可用手法操练 • 为最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以锻炼耻骨尾骨肌为主
盆底肌肉训练(kegel训练)
• 适应证 轻-中度尿失禁 盆底肌胀痛 产后盆底康复
骨盆底
• 定义:骨盆底是由多层肌肉和筋膜构成,封闭骨盆出口, 承托并保持盆腔器官处于正常位置。
尿道 阴道 直肠
外层:为浅层筋膜与肌肉; 中层:即泌尿生殖膈,由上下两层坚韧的筋膜及一层薄肌肉组成 内层:由肛提肌及筋膜组成,是最坚韧的一层
骨骼、韧带、筋膜,唯有肌肉像一根智能弹簧能够主动收缩,放松,带动筋膜、韧带 来保持平衡
疲劳度,正常为0%。
I 类: 强直收缩, 长且持久, 不易疲劳 耻骨-阴道, 耻骨-直肠 70% 耻-尾骨90% 髂-尾骨, 坐-尾骨68% 黄色模块为设备模拟盆底肌纤维的反馈的曲线,其波幅的总高度为100%,每一 格为1/10,振幅达到40%为Ⅰ类肌纤维在收缩
SUCCESS
THANK YOU
2019/5/27
问题 三
• 为什么发生这种情况?
随年龄、产次上升而上升,在20~39岁的女性中占 9.7%,80岁以上者上升到了49.7% 有一次分娩史的为12.8%,2次分娩史的为 18.4%,3次以上分娩史的增加到了24.6% 肥胖和体重指数大的发生有症状的POP 可达26.3%
• 子宫根治术后
–压力性尿失禁 –充盈性尿失禁 –盆底器官脱垂
问题 四
• 这种情况如何防治?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策略
• 加强宣教及生活方式干预 • 重视妊娠期和分娩期对盆底损伤的预防 • 尽量减少医源性的盆底组织损伤 • 普及和推广产后康复治疗 • 重视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康复治疗
盆底肌肉训练(kegel训练)
• 1948年由Arnold Kegel 首次提出 • 有意识地对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
性收缩,以加强控尿能力及盆底肌肉力量 • 可用手法操练 • 为最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以锻炼耻骨尾骨肌为主
盆底肌肉训练(kegel训练)
• 适应证 轻-中度尿失禁 盆底肌胀痛 产后盆底康复
骨盆底
• 定义:骨盆底是由多层肌肉和筋膜构成,封闭骨盆出口, 承托并保持盆腔器官处于正常位置。
尿道 阴道 直肠
外层:为浅层筋膜与肌肉; 中层:即泌尿生殖膈,由上下两层坚韧的筋膜及一层薄肌肉组成 内层:由肛提肌及筋膜组成,是最坚韧的一层
骨骼、韧带、筋膜,唯有肌肉像一根智能弹簧能够主动收缩,放松,带动筋膜、韧带 来保持平衡
疲劳度,正常为0%。
I 类: 强直收缩, 长且持久, 不易疲劳 耻骨-阴道, 耻骨-直肠 70% 耻-尾骨90% 髂-尾骨, 坐-尾骨68% 黄色模块为设备模拟盆底肌纤维的反馈的曲线,其波幅的总高度为100%,每一 格为1/10,振幅达到40%为Ⅰ类肌纤维在收缩
SUCCESS
THANK YOU
2019/5/27
问题 三
• 为什么发生这种情况?
随年龄、产次上升而上升,在20~39岁的女性中占 9.7%,80岁以上者上升到了49.7% 有一次分娩史的为12.8%,2次分娩史的为 18.4%,3次以上分娩史的增加到了24.6% 肥胖和体重指数大的发生有症状的POP 可达26.3%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ppt课件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985071da38376bae1faeb3.png)
15
盆腔器官脱垂的病因
❖ 分娩及妊娠损伤 ❖ 遗传因素 ❖ 激素水平的变化 ❖ 机械性的腹压增加和优势用力的影响 ❖ 医缘性因素 ❖ 营养性因素
16
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病机理
在盆底的支持和悬吊组织中有4个主要的基本结构: 骨盆、结缔组织和筋膜(包括盆内筋膜、圆韧带、阔韧 带、主韧带和宫骶韧带等)盆膈(肛提肌及其筋膜)以 及神经组织。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近年来,关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PFD)的基础
和临床研究较多,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学说, 对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 且已经开展了一些新的术式,因此,妇科泌尿学 和女性盆底重建外科已经是近期内妇产科学研究 的热点。
❖ 尿失禁(Stress Urinaryincontinence,SUI) 有关该类疾病的研究。形成了一门新学科:妇科泌尿学和女性 盆底重建外科。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8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研究进展
❖ 盆腔器官脱垂的量化分期:关于子宫脱垂,我国多沿用卫生部统 编教材《妇产科学》中规定的按照子宫颈与坐骨棘、处女膜缘的 关系分为I度、II度和III度。此分级法应用方便,便于掌握,但不 能定量评估脱垂程度。
❖ POP-Q(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ive examination)是 1995年美国妇产科学会 制定的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评价系统,因其客观、细致,经论证有良好 的可靠性 和重复性 ,所以在1995年被国际尿控协会 (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 ICS),1996年被美国妇 科泌尿学协会(American Urogynecology Society, AUGS)和妇 科医师协会(Society of Gynecological Surgeons, SGS)认可、 接纳并推荐在临床、科研中使用,至今已成为国外应用最广泛的 脱垂评价体系。国内200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六版《妇 产科学》已将POP-Q编入教材。
盆腔器官脱垂的病因
❖ 分娩及妊娠损伤 ❖ 遗传因素 ❖ 激素水平的变化 ❖ 机械性的腹压增加和优势用力的影响 ❖ 医缘性因素 ❖ 营养性因素
16
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病机理
在盆底的支持和悬吊组织中有4个主要的基本结构: 骨盆、结缔组织和筋膜(包括盆内筋膜、圆韧带、阔韧 带、主韧带和宫骶韧带等)盆膈(肛提肌及其筋膜)以 及神经组织。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近年来,关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PFD)的基础
和临床研究较多,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学说, 对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 且已经开展了一些新的术式,因此,妇科泌尿学 和女性盆底重建外科已经是近期内妇产科学研究 的热点。
❖ 尿失禁(Stress Urinaryincontinence,SUI) 有关该类疾病的研究。形成了一门新学科:妇科泌尿学和女性 盆底重建外科。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8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研究进展
❖ 盆腔器官脱垂的量化分期:关于子宫脱垂,我国多沿用卫生部统 编教材《妇产科学》中规定的按照子宫颈与坐骨棘、处女膜缘的 关系分为I度、II度和III度。此分级法应用方便,便于掌握,但不 能定量评估脱垂程度。
❖ POP-Q(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ive examination)是 1995年美国妇产科学会 制定的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评价系统,因其客观、细致,经论证有良好 的可靠性 和重复性 ,所以在1995年被国际尿控协会 (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 ICS),1996年被美国妇 科泌尿学协会(American Urogynecology Society, AUGS)和妇 科医师协会(Society of Gynecological Surgeons, SGS)认可、 接纳并推荐在临床、科研中使用,至今已成为国外应用最广泛的 脱垂评价体系。国内200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六版《妇 产科学》已将POP-Q编入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 MPL线以上>3cm MPL线以上>1cm但未达
MPL线上1cm至线下1cm
MPL线下>1cm 器官完全脱出体外
动态MRI评价标准
压力性尿失禁的MRI评价 尿道长度 膀胱颈部漏斗形成 尿道倾斜角 膀胱尿道后角
动态MRI评价标准
尿道长度(D) 尿道内口至尿道外口的距离 平均长度约3~8cm 长度缩短可导致SUI(力排期显示 尿道缩短程度)
盆底肌群(Pelvic Floor Muscles)
• 肛提肌是一对宽厚的肌肉,两侧肌肉相互对称,向 下向内聚集成漏斗状,对盆腔脏器有很强的支持作 用
• 肛提肌腱弓(tendinous arch)
✓ 耻尾肌 ✓ 髂尾肌 ✓ 坐尾肌
6
7
盆底主要解剖结构
✓ 肛提肌是盆底支持的主要解剖结构,可以对 抗异常腹压增加阻止POP发生。肛提肌由髂 尾肌和耻骨内脏肌组成。髂尾肌近似水平, 呈薄片状,起源于肛门外括约肌的同一纤维, 呈扇形展开至肛提肌腱弓处进入盆腔侧壁。
PCL线与POP分度标准
分度
标准
0度(无脱垂)
器官位置均位于PCL
线
上或低于PCL<1cm
I度 PCL1~3cm
任一器官低于
Ⅱ度
任一器官低PCL3~6cm
Ⅲ度
>6cm
动态MRI评价标准
H线 M线 肛提肌板角 髂骨尾骨角 肛提肌裂隙(面积、前后径、横径)
动态MRI检查
✓ 检查时取仰卧位,回纳脱出的器官后采集静 息位的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的图像;嘱患者 做最大腹压的动作并保持,重复采集3个平面 的图像。
✓ 正中矢状面图像上测量膀胱、子宫、直肠连 接位置的参照标志采用耻尾线(PCL) ,即耻 骨联合后下缘与尾骨尖的连线,测量各点至 PCL纵垂线方向的距离。
• 病因
分娩 产后过早参加体力劳动
• 分类
✓ 膀胱膨出(cystocele) ✓ 尿道膨出(urethrocele)
44
分度
传统分度法 Ⅰ度:阴道前壁球状物突出,达处女膜缘,但仍在阴道 Ⅱ度:部分阴道前壁突出于阴道口外 Ⅲ度:阴道前壁全部突出于阴道口外
阴道半程系统分级法(halfway system) Ⅰ度:阴道前壁突出部位下降到了距处女膜的半程处 Ⅱ度:阴道前壁突出部位到达处女膜 Ⅲ度:阴道前壁突出部位达处女膜以外
LH:肛提肌裂隙; PR:耻骨直肠肌;U:尿道;V:阴道; R: 直肠
动态MRI评价标准
SUCCESS
THANK YOU
2020/6/20
动态MRI评价标准
MPL线 正中矢状面耻骨长轴线(与妇科检查 时处女膜缘水平相一致)
动态MRI评价标准
分度 0度 I度
到0度的标准 Ⅱ度
范围内 Ⅲ度 Ⅳ度
✓ (1) 仅显示器官腔的影像,无法显示器官周围软组 织结构;
✓ (2) 1种或2种技术的结合只能显示1处或2处病变, 无法全面分析盆底的病变情况;
✓ (3) 操作复杂,需要较长的检查时间; ✓ (4) 这些检查均有放射线辐射,腹膜腔造影具有一
定的侵袭性和危险性。
✓ 动态MRI检查采用静息和最大用力时盆底动态MR 成像有效地克服了上述检查的不足,梯度回波快速 扫描序列能够保证大约25 s屏气期间优质MR 影像 的采集,检查时间短,平均每个受试者的检查时间
动态MRI评价标准
肛提肌板角 正常情况下基本与PCL平行,用力状态下 盆底及尾骨尖位置均发生改变 角度增大往往提示肛提肌后部支持力量 的薄弱
动态MRI评价标准
动态MRI评价标准
肛提肌裂隙 盆膈裂孔内缘围成的面积正常为 3~36cm2 前后径及面积的大小反映耻骨直 肠肌及收缩和括约能力
动态MRI评价标准
动态MRI评价标准
动态MRI评价标准
尿道颈部漏斗形成 膀胱尿道连接处闭合力不足,膀胱颈 呈漏斗样改变 与尿道固有括约肌有关 反映尿道近端括约肌闭合能力 膀胱漏斗形成是压力性尿失禁的预测 指标
动态MRI评价标准
动态MRI评价标准
尿道倾斜角 尿道轴与人体纵轴之间的夹角 尿道活动性评估指标 力排时,角度变化>300,提示尿道后 方的支持结构不够稳定,尿道活动性 增高
✓ 膀胱尿道造影、腹膜腔造影、阴道造影和排 粪造影中的几者联合应用涉及放射线辐射剂 量增加、检查时间长和操作复杂以及无法显 示软组织影像等,限制了它们的推广应用。
✓ 盆底动态MRI快速成像可以一次性显示所有盆腔器 官和盆部组织,检查时间短, 有软组织分辨率高、 无电离辐射和多平面成像等优点,是观察肌肉、筋 膜和韧带的直观检查手段,动态扫描还可观察盆底 的功能状态。
大约只需15 min ,足够的视窗和多种断面成像能够 获得盆底全部器官和周围软组织的细微解剖结构, 可全面评价盆腔器官脱垂和盆底形态。
✓ 对于盆底功能性疾病的诊断,盆底动态MRI 作为一 种安全快速、无损伤的检查手段,可用于全面评价 盆腔器官脱垂和盆底形态。
阴道前壁膨出(bulgeofpariesanteriorvaginase )
动态MRI评价标准
动态MRI评价标准
膀胱尿道后角RVA 膀胱底后部与尿道近端长轴所成角 尿道活动性评估指标 力排期>1200,可诊断SUI
动态MRI评价标准
✓ 目前,对于盆底功能性疾病的诊断, 最近几年发展 起来的几种技术相结合的检查方法, 如动态膀胱 直肠造影术、排粪造影结合盆腔造影术、排粪造 影结合小肠或乙状结肠造影术等,这些技术存在几 方面的不足:
✓ 耻骨内脏肌又可分为耻骨直肠肌和耻骨尾骨肌, 肛提肌裂隙即由左右侧耻骨直肠肌与耻骨联合下 缘共同围成,是最易发生盆底薄弱的部位。健康 妇女静息时,肛提肌处于收缩状态,有利于保持直 肠、阴道和尿道处于较高位置,预防盆腔器官脱 垂。
盆底动态MRI检查
受试体位 患者双膝以软垫 嘱咐患者尽量屈膝并尽可能外翻 尽量模拟膀胱截石位
盆底功能性疾病动态MRI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黄清
类型 盆腔器官脱垂 POP 压力性尿失禁 SUI 排便功能障碍 性功能障碍 慢性盆腔疼痛 经阴道分娩是引起盆底支持结构损 伤,进而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的风险 因素
✓盆底器官脱垂(POP)是女性盆底障碍的主要疾病, 是指由于盆底支持结构缺损或松弛而引起盆腔脏器 脱离正常的解剖位置。 ✓POP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为6% ~ 56. 3%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