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第四章)
化学部分答案(主要第四章)
![化学部分答案(主要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0d922eef102de2bd960588af.png)
第一章复习题1.C2.B3.A4.BC5.C6.(1)错,在标准状况下(2)错,所得溶液并非一升(3)错,水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4)正确7.(1)5% (2)0.28mol/L8.铁屑过滤Cu Fe FeSO4 稀硫酸过滤Cu FeSO4 蒸发结晶9.1.42g第四章第一节(P80课后习题)1.(1)⑧⑩(2)④⑤⑥⑦⑨(3)①②③④2.材料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玻璃透明、坚硬、熔点高、不溶于水稳定。
其实能与HF、NaOH溶液反应。
陶瓷不透明、坚硬、熔点高、不溶于水稳定。
跟玻璃一样,与HF、NaOH溶液反应。
3.Na2SiO3 + H2SO4 + H2O = H4SiO4↓+Na2SO4 H4SiO4 = H2SiO3 + H2O(注:从水溶液里析出的硅酸其实都是原硅酸H4SiO4,书上为了简便,就把它写成了硅酸)4.B(注:SiO2+4HF = SiF4↑+2H2O;NaOH与SiO2的反应太慢,故并不选D。
)5.玻璃、石英、陶瓷里都含有大量的SiO2,熔融烧碱时有:SiO2+2NaOH=Na2SiO3+H2O 反应发生,对坩埚造成腐蚀。
6.河沙主要成分是石英,其化学成分为SiO2晶体,属于原子晶体,非常坚硬,可以做磨料。
7.SiO2+2NaOH=Na2SiO3+H2O、Na2CO3+SiO2 高温Na2SiO3+CO2↑(注:其实水玻璃是指Na2SiO3的水溶液,并非Na2SiO3本身,Na2SiO3叫“泡花碱”。
)8.半导体。
用于二极管、三极管及集成电路(IC)生产。
9.(1)还原剂(2)化合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剂(3)SiO2 (沙滩物质)—— Si(粗)—— Si(纯)——集成电路产品如电脑(用户)10.(1)同: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异:电子层数不同。
二者为同主族元素。
(2)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的结构非常相似,二者的硬度都很大,熔点都很高。
但碳元素的另一单质石墨由于结构的关系,却很软。
(3)CO2、SiO2由于结构关系,物理性质差异非常大。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课后习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课后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e9192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c.png)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课后习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课后习题含答案沪教版(全国)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C.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2、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的松散一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3、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下面对图中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灭火实例灭火原理A 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 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或氧气C 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隔绝空气或氧气D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A.A B.B C.C D.D4、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值是31 B.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7:11 C.丁可能为单质D.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45、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C. 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17D. 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176、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 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 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了可燃物C. 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气气D. 图书档案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既隔绝氧气又降低温度7、小红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纸船安然无恙.纸船没有燃烧的主要原因是()A.水能灭火B.没有达到着火点C.纸不是可燃物D.没有与氧气接触8、如图所示是通过白磷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普通化学第四章课后习题解答
![普通化学第四章课后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26f1e3c22cc58bd63186bda5.png)
第四章化学平衡原理参考答案P 68~69综合思考题:解:①根据θθmf B m r H v H ∆=∆∑(其中B v 对生成物取正值,反应物取负值)有: ),()1(),()1(),(),(2g B H g A H g E H g D H H m f m f m f m f m r θθθθθ∆-+∆-+∆+∆=∆=2×(-4RT 1)+(-2.606RT 1)+3.5RT 1+2.5RT 1 =-4.606RT 1同理:),()1(),()1(),(),(2g B S g A S g E S g D S S m m m m m r θθθθθ-+-++=∆=2×(0.25RT 1)+(0.5RT 1)-0.3RT 1-0.7RT 1 =0.0根据吉“布斯-赫姆霍兹”方程θθθmr m r m r S T H G ∆-∆=∆有: 31100.0298606.4-⨯⨯--=∆RT G m r θ=-4.606RT 1×10-3(kJ.mol -1)<0 ∴反应正向自发。
②根据θθK RT G m r ln -=∆有:606.41010606.4ln 3131=⨯⨯--=∆-=--RT RT RT G K m r θθK θ=100.0③求Q ,根据]/[]/[]/[]/[2θθθθP P P P P P P P Q B A E D ⋅⋅=有: ]3.101/3.1015.0[]3.101/3.1010.1[]3.101/3.1015.0[]3.101/3.1015.0[2kPa kPa kPa kPa kPa kPa kPa kPa Q ⨯⋅⨯⨯⋅⨯==0.25 ∵Q<K θ∴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④根据)(ln 211212T T TT R H K K m r ⋅-∆=θθθ有:1606.4RT H m r -=∆θ,T 1=298K ,0.1001=θK ,T 2=398K ,?2=θK 将有关数据代入式子中得:)398298298398(298606.40.100ln2⨯-⋅⨯-=R R K θ解得:K θ2=31.4 ⑤∵K θ2< K θ1,∴由T 1升至T 2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化学沪教版第四章知识点 含练习题和答案
![化学沪教版第四章知识点 含练习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fa3c257375a417866f8fd0.png)
第四章燃烧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知识目标:1.了解燃烧及燃烧的三个条件2.知道自燃和爆炸现象3.了解灭火的一般方法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难点:燃烧条件的利用猜想:要发生燃烧这种现象需要有哪些条件呢?(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得出初步的结论:1. 可燃物 2. 温度 3.空气(助燃物)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还会上升吗?答:“不会”说明:白磷放在空气中就能燃烧,我们称这种现象叫自燃。
在自然界中经常发生这类现象,如:过去人们常说的鬼火、天火,(说明一下各自的形成)其实是一种迷信说法灭火的方法:1.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2.将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反馈:请你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说出以下灭火方法的原理1.建筑物着火时,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降低温度。
2.书籍、文件、精密仪器着火时,喷射干冰灭火。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极易升华,升华要吸收大量热量,起到降温效果,更为重要的是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思考:发生下列火情时,你能想出可行的办法吗?油锅着火时,可采取的措施?端锅、泼水、盖湿的被褥、盖锅盖、洒沙土----(最佳盖锅盖)(说明端锅危险;泼水,油比水轻,不行;最佳方法盖锅盖)酒精灯不慎撞倒引起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可采取的措施?洒沙土、水冲、湿布盖、灭火器-------(最佳方法湿布盖)【点1细解】燃烧1.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2.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这个温度称为可燃物的着火点。
【点2细解】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完全燃烧,燃烧的快,放出的热量多,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分别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当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不完全燃烧,燃烧得慢,放出的热量少,可燃物中的部分碳、氢元素生成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和小的炭黑颗粒等物质。
【点3细解】爆炸在有限的空间内,如果发生急速的燃烧,短时间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就会引起爆炸。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电化学与金属腐蚀)【圣才出品】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电化学与金属腐蚀)【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bb8de5eb49649b6648d74746.png)
②镉镍电池 镉镍电池的总反应为
6 / 6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 / 6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氧化剂和还原剂相对强弱的比较 (1)电极电势代数值小 ①当该电极越易収生氧化反应,其还原态物质越易失电子,则该电极是较强的还原剂; ②该电极的氧化态物质越难得电子,则该电极是较弱的氧化剂。 (2)电极电势代数值大 ①该电极上越易収生还原反应,其氧化态物质越易得电子,则该电极是较强的氧化剂; ②该电极的还原态物质越难失电子,则该电极是较弱的还原剂。 2.反应斱向的判断 在原电池中,由亍 ΔG=-nEF,若 E>0,则 ΔG<0,在没有非体积功的恒温恒压条件 下,反应可以自収迚行。 3.反应迚行秳度的衡量 (1)KΘ 不 EΘ 的关系 在原电池的热力学讨论中,T=298.15K 时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 KΘ 不电池的标准电动 势 EΘ 的关系为 lnKΘ=nEΘ/(0.05917V)。 (2)分析反应迚行的秳度 当电池反应为所讨论的化学反应时,可通过该原电池的 EΘ 推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Θ, 从而分析该反应能够迚行的秳度。
电能势为 E 的电池反应 aA(aq)+bB(aq)=gG(aq)+dD(aq),其电势能表达式为
E E RT ln nF
c(G) / c c( A) / c
g a
c(D) / c d c(B) / c b
2 / 66
圣才电子书
①锌锰干电池
锌锰干电池的总反应为
Zn(s)
2MnO2
(s)
人教版高中化学 必修一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全章专题归纳及检测题 含解析与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 必修一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全章专题归纳及检测题 含解析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289995482fb4daa48d4b2d.png)
2017-2018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全章专题归纳及检测题全章专题归纳1.硅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写出图中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F1化学方程式:2C+SiO2=====高温Si+2CO↑。
F2化学方程式:4HF+SiO2===SiF4↑+2H2O。
F3离子方程式:SiO2-3+CO2+H2O===H2SiO3↓+CO2-3。
F4化学方程式:Si+2NaOH+H2O===Na2SiO3+2H2↑。
2.氯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写出图中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F1化学方程式:3Cl2+2Fe=====点燃2FeCl3。
F2离子方程式:MnO2+4H++2Cl-=====△Mn2++Cl2↑+2H2O。
F3离子方程式:Cl2+H2O H++Cl-+HClO。
F4离子方程式:Ca2++2ClO-+CO2+H2O===CaCO3↓+2HClO。
3.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写出图中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F1化学方程式:2SO2+O2催化剂△2SO3。
F2化学方程式:a.2H2SO4(浓)+Cu=====△CuSO4+SO2↑+2H2O。
b.2H2SO4(浓)+C=====△CO2↑+2SO2↑+2H2O。
F3离子方程式:SO 2+Cl 2+2H 2O===SO 2-4+4H ++2Cl -。
4.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写出图中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F1化学方程式: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
F2化学方程式: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 。
F3化学方程式:3NO 2+H 2O===2HNO 3+NO 。
F4离子方程式:2NO -3+Cu +4H +===Cu 2++2NO 2↑+2H 2O 。
F5离子方程式:2NO -3+3Cu +8H +===3Cu 2++2NO↑+4H 2O 。
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第四章)
![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ce5c6f5967ec102de2bd8969.png)
第四章 电化学与金属腐蚀1. 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填“+”号,错的填“-”号)(1)取两根金属铜棒,将一根插入盛有0.13mol dm-⋅4CuSO 溶液的烧杯中,另一根插入盛有13mol dm -⋅4CuSO 溶液的烧杯中,并用盐桥将两支烧杯中的溶液连接起来,可以组成一个浓差原电池。
(+)(2)金属铁可以置换2Cu +,因此三氯化铁不能与金属铜发生反应。
(-)(3)电动势E (或电极电势ϕ)的数值与电池反应(或半反应式)的写法无关,而平衡常数K θ的数值随反应式的写法(即化学计量数不同)而变。
(+)(4)钢铁在大气中的中性或酸性水膜中主要发生吸氧腐蚀,只有在酸性较强的水膜中才主要发生析氢腐蚀。
(+)(5)有下列原电池:若往4CdSO 溶液中加入少量2Na S 溶液,或往4CuSO 溶液中加入少量425CuSO H O ⋅晶体,都会使原电池的电动势变小。
(-)2、选择题(将所有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1)在标准条件下,下列反应均向正方向进行:它们中间最强的氧化剂和最强的还原剂是 (b)(a )23Sn Fe ++和 (b )2227Cr O Sn -+和 (c )34Cr Sn ++和 (d )2327Cr O Fe -+和(2)有一个原电池由两个氢电极组成,其中一个是标准氢电极,为了得到最大的电动势,另一个电极浸入的酸性溶液2()100p H kPa =⎡⎤⎣⎦设应为 (b)(a )30.1mol dm HCl -⋅(b )330.10.1mol dm HAc mol dm NaAc --⋅+⋅ (c )30.1mol dm HAc -⋅ (d )3340.1mol dm H PO -⋅ (3)在下列电池反应中当该原电池的电动势为零时,2Cu +的浓度为 (b)(a )2735.0510mol dm --⨯⋅ (b )2135.7110mol dm --⨯⋅ (c )1437.1010mol dm --⨯⋅ (d )1137.5610mol dm --⨯⋅(4)电镀工艺是将欲镀零件作为电解池的( );阳极氧化是将需要处理的部件作为电解池的( ) (a ,b )(a )阴极 (b )阳极 (c )任意一个极3、填空题(1)有一种含Cl Br I ---、和的溶液,要使I -被氧化,而Cl Br --、不被氧化,则在以下常用的氧化剂中应选( d )为最适宜。
普通化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化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53481c83c4bb4cf6ecd128.png)
不变 增大 增大
不变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不变 增大 不变
逆向移动 正向移动
不移动
(3)答案:氟里昂,NOX、HCl;CO2;NOX和SO2 4. 答案:(d)>(c)>(e)>(a)>(b)原因是气体熵>液体>固体 分子量大的熵大 5. (1)溶解少量食盐于水中。 答案:正 (2)活性炭表面吸附氧气。 答案:负 (1) 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答案:正 6. 答案:由定义可知Fe2O3的 =3-4 = [(-77.7)+4(-742.2)]=-1015.5kJ.mol-1 7.答案:查表 水的 过程的>0 所以在298.15K的标准态时不能自发进行. 8. (查表时注意状态,计算时注意乘系数) (1) 307.7 -66.9 (2) -23.0 -147.06 (3) -184.3 -26.9 (4) -51.4 96.9 9.答案: (1) SnO2 =Sn +O2 (2) SnO2 +C =Sn + CO2 (3) SnO2 +2H2 =Sn +2H2O (g) 52.3 51.55 205.138 52.3 5.74 51.55 213.74 52.3 2×130.684 51.55
第2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
1. 答案 (1-)(2-)(3-)(4-)(5-)(6+)(7+)(8+) 2. 答案1b 2b 3b 4c 5bcd 6a 3. (1)答案:基本不变,基本不变,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大 (2)
k(正) 增加总压力 升高温度 加催化剂 k(逆) v(正) v(逆) 平衡移动方向
△fHθm(298.15K)/kJ.mol-1 226.73 -393.51 -285.83 (1)kJ.mol-1 反应热Q= -1229.58 kJ.mol-1 (2) kJ.g-1反应热Q=
(完整word版)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
![(完整word版)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656a88963186bceb19e8bbea.png)
第一章 热化学与能源1. 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填“+”号,错的填“-”号)(1)已知下列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则此温度时蒸发1mol 6()UF l ,会放出热30.1kJ 。
(-)(2)在定温定压条件下,下列两个生成液态水的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一相同的值。
(-)(3)功和热是在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两种能量传递方式,在系统内部不讨论功和热。
(+)(4)反应的H ∆就是反应的热效应。
(-)2、选择题(将所有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1)在下列反应中,进行1mol 反应时放出热量最大的是 (c)(2)通常,反应热的精确的实验数据是通过测定反应或过程的哪个物理量而获得的。
(d) (a )H ∆ (b )p V ∆ (c )P q (d )V q (3)下列对功和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a )都是途径函数,无确定的变化途径就无确定的数值 (b )都是途径函数,对应于某一状态有一确定值 (c )都是状态函数,变化量与途径无关(d )都是状态函数,始终态确定,其他值也确定(4)在温度T 的标准状态下,若已知反应2A B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1r m H θ∆,2222221()()()22()()2()H g O g H O l H g O g H O l +=+=166()();30.1r m UF l UF g H kJ molθ-=∆=422242224222422()()2()()2()()()2()()2()()()2()()2()3()()()()2()2a CH l O g CO g H O gb CH g O g CO g H O gc CH g O g CO g H O ld CHg O g CO g H O l +=++=++=++=+与反应2A C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2r m H θ∆,则反应4C B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3r m H θ∆与,1r m H θ∆及,2r m H θ∆的关系为,3r m H θ∆= (d) (a )2,1r m H θ∆+,2r m H θ∆ (b ),1r m H θ∆—2,2r m H θ∆ (c ),1r m H θ∆+,2r m H θ∆ (d )2,1r m H θ∆—,2r m H θ∆(5)对于热力学可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d )(a )变化速率无限小的过程 (b )可做最大功的过程 (c )循环过程(d )能使系统与环境完全复原的过程(6)在一定条件下,由乙二醇溶液、冰、水蒸气、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系统中含有 (ad ) (a )三个相 (b )四个相 (c )三种组分 (d )四种组分 (e )五种组分*(7)一只充满氢气的气球,飞到一定高度即会爆炸,这取决于一定高度上的 (d ) (a )外压 (b )温度 (c )湿度 (d )外压和温度 (8)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a )焓只有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才与系统反应热相等 (b )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 (c )焓是状态函数(d )焓是系统能与环境进行交换的能量3、填空题使可燃样品(质量为1.000g )在弹式量热计内完全燃烧,以测定其反应热,必须知道:(1) 弹式量热计内吸热介质(通常为水)质量和比热容; (2) 钢弹组件的总热容b C ; (3) 反应前后系统的温度。
普通化学第七版习题册答案
![普通化学第七版习题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21c42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e.png)
普通化学第七版习题册答案普通化学第七版习题册答案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习题册作为化学学习中的重要辅助工具,帮助我们巩固理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在学习普通化学第七版习题册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难题,需要查阅答案来进行参考。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普通化学第七版习题册的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
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1. 什么是化学?答案: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变化以及与能量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2. 什么是物质?答案: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具有质量和占据空间的特征。
3. 什么是元素?答案: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无法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其他物质。
4. 什么是化合物?答案: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其他物质。
5. 什么是混合物?答案: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可以通过物理手段分离。
第二章:化学计量与化学方程式1. 什么是化学计量?答案:化学计量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2. 什么是摩尔?答案:摩尔是物质的质量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比值,用符号"mol"表示。
3. 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答案: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
4. 如何平衡化学方程式?答案:平衡化学方程式需要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来调整系数,使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相等。
第三章:气体的性质与状态方程1. 什么是理想气体?答案:理想气体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分子体积可以忽略不计的气体。
2. 什么是气体的状态方程?答案:气体的状态方程描述了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3. 什么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答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表示,其中P为气体的压强,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普通化学第四章习题答案
![普通化学第四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5d6d5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0.png)
普通化学第四章习题答案普通化学第四章习题答案普通化学是大学中常见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涉及到许多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
第四章是普通化学课程中的重要章节,主要讲解了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的相关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习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学习工具,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普通化学第四章习题的详细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
1. 下列反应中,哪些是化学反应,哪些是物理变化?答案: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而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性质发生改变,但其本质并未发生变化的过程。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判断以下反应是化学反应还是物理变化:- 燃烧木材:化学反应,因为木材在燃烧过程中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 冰块融化:物理变化,因为冰块融化只是固态水转化为液态水的物理过程,并未改变水的化学性质。
- 铁生锈:化学反应,因为铁在与氧气接触时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
- 水沸腾:物理变化,因为水沸腾只是液态水转化为水蒸气的物理过程,并未改变水的化学性质。
2.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哪些是平衡方程式?答案:平衡方程式是指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已经达到最佳状态的方程式。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判断以下方程式是否为平衡方程式:- 2H2 + O2 → 2H2O:平衡方程式,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已经达到最佳状态。
- 2Na + Cl2 → 2NaCl:平衡方程式,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已经达到最佳状态。
- CaCO3 → CaO + CO2:不是平衡方程式,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未达到最佳状态。
- 2HCl + Na2CO3 → 2NaCl + H2O + CO2:不是平衡方程式,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未达到最佳状态。
3. 以下反应中,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判断以下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2Na + Cl2 → 2NaCl: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钠离子,氯原子接受电子形成氯离子。
普通化学-第四章习题解答
![普通化学-第四章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ad983bc7a1c7aa00b52acbf5.png)
第四章电化学与金属腐蚀-----习题解答4-2. 选择题: (1)b; (2) b; (3) b; (4) a,b4-4. 答(1)正极: Fe2+ (aq) + 2e =Fe (s)负极: Zn (s) - 2e =Zn2+ (aq);(2)正极: Fe3+ (aq) + e =Fe2+ (aq)负极: 2I- (aq) - 2e =I2 (s);.(3)正极: Sn4+ (aq) + e =Sn2+ (aq)负极: Ni (s) - 2e =Ni2+ (aq);(4)正极: MnO4- (aq) + 8H + 5e =Mn2+ (aq) + 4H2O负极: Fe2+ (aq) - e =Fe3+ (aq);4-7. 解(1) (-) Sn ∣ Sn2+ (aq, 0.0100 mol·dm-3) ¦¦ Pb2+ (aq, 1.00 mol·dm-3) ∣ Pb (+)E = ϕөPb2+/Pb - ϕөSn2+/Sn + (RT/nF)ln(C Pb2+/Cө)/(C Sn2+/Cө) = (-0.126 – (-0.138)) +(0.0592/2)log(1/0.0100) = 0.0712 V正极: Pb2+ (aq) + 2e =Pb (s)负极: Sn (s) - 2e =Sn2+ (aq);总反应式: Pb2+ (aq) + Sn (s) =Pb (s) + Sn2+ (aq)(2) (-) Pb ∣ Pb2+ (aq, 1.00 mol·dm-3) ¦¦ Sn2+ (aq, 0.0100 mol·dm-3) ∣ Sn (+)E = ϕө Sn2+/Sn - ϕөPb2+/Pb + (RT/nF)ln(C Sn2+/Cө)/ (C Pb2+/Cө) = (-0.138 – (-0.126)) +(0.0592/2)log(1/0.100) = 0.018 V正极: Sn (s)+ 2e =Sn2+ (aq)负极: Pb2+ (aq) - 2e =Pb (s);总反应式: Pb (s) + Sn2+ (aq) =Pb2+ (aq) + Sn (s)4-9. 解2Fe3+ (aq) + 2I- (aq) =2Fe2+ (aq) + I2 (s)(1)Eө = ϕө Fe3+/ Fe2+ - ϕө I2/ I_ = 0.775 – 0.535 = 0.236(2) (-) Pt ∣ I2 (s) ∣ I- (aq, 1 mol·dm-3) ¦¦ Fe3+ (aq, 1 mol·dm-3), Fe2+ (aq, 1 mol·dm-3) ∣ Pt (+) (2)ΔGө = - nFEө = -2×96485×0.236 / 1000 (KJ) = -45.5 KJ(4) E = Eө + (RT)/nF ln(C Fe3+/Cө)(C I-/Cө)/ (C Fe2+/Cө) = 0.0236 + (0.0592/2)log (10-2)2/(10)2 =0.0584 V4-10解已知: 2MnO4-(aq) + 16H+(aq) + 10Cl-(aq) ===== 2Mn2+(aq) + 5Cl2(g) + 8H2O(l)正极为: MnO4-(aq) + 8H+(aq) + 5e- ===== Mn2+(aq) + 4H2O负极为2Cl-(aq) ==== Cl2(g) + 2epH = 5.0 时:ϕ MnO4-/Mn2+ = ϕө MnO4-/Mn2+ + (RT/nF)ln[(C MnO4-/Cө) (C H+/Cө)8]/ (Mn2+/Cө) = 1.033 VϕCl2/Cl- = ϕөCl2/Cl- = 1.358 VE = ϕ MnO4-/Mn2+ - ϕCl2/Cl- < 0因此这个反应正向不能进行或逆向自发进行4-11. 解2H+ (aq) + Ni (s) ===== H2 (g) + Ni2+(aq)根据题意: E = ϕө H+/H2 - ϕөNi2+/Ni + (RT/nF)ln(C H+/Cө)2/ [(C Ni2+/Cө) (P H2/Pө)] = 0.315 V0 - ϕөNi2+/Ni + (0.0592/2)log1/[0.01×1] = 0.315 VϕөNi2+/Ni = -0.256 V4-14. 解(1) Cr2O72- (aq) + 14H+ (aq) + 6Br- (aq) ==== 2Cr3+ (aq) + 3Br2 (l) + 7H2O(l) Cr2O72- + 14H+ (aq) + 6e ====== 2Cr3+ (aq)Br2 (l) + 2e ===== 2Br-(aq)E = ϕө Cr2O72-/Cr3+ - ϕөBr2/Br- + (RT/nF)ln[(C Cr2O72-/Cө) (C H+/Cө)14 (C Br-/Cө)6]/ (C Cr3+/Cө)2= 1.232 – 1.066 + (0.0592/6) log (10-4)14 = -0.387 V < 0或ϕ Cr2O72-/Cr3+ = ϕө Cr2O72-/Cr3+ + (RT/nF)ln[(C Cr2O72-/Cө) (C H+/Cө)14]/ (C Cr3+/Cө)2= 0.680 VϕBr2/Br- = ϕөBr2/Br- = 1.066 VE = ϕ Cr2O72-/Cr3+ - ϕBr2/Br- < 0因此反应不能正向自发进行.4-16. 解Co (s) + Cl2 (g) ===== 2Cl- (aq) + Co2+ (aq)(1) E = ϕө Cl2/Cl- - ϕөCo2+/Co= 1.64 V求得ϕөCo2+/Co = -0.28 V(2) 由于Eө = 1.64 V > 0, 因此反应正向自发进行(3)从电池电动势计算公式看出:E = ϕө Cl2/Cl- - ϕөCo2+/Co + (RT/nF)ln (P Cl2/Pө)/ [(C Co2+/Cө) (C Cl-/Cө)2]电池电动势与Cl2压力成正比, 氯气压力增大, 电池电动势增大: 氯气压力减小, 电池电动势减小.(4)从电池电动势计算公式看出:E = ϕө Cl2/Cl- - ϕөCo2+/Co + (RT/nF)ln(P Cl2/Pө)/[(C Co2+/Cө) (C Cl-/Cө)]电池电动势与Co2+浓度成反比, Co2+浓度减小, 电池电动势增大.当Co2+浓度从1 mol·dm-3减小到0.0100 mol·dm-3时, 电池电动势变化值为ΔE = 0.0592/2×log (1/ 0.0100) = 0.0592 VE = 1.64 + 0.0592 = 1.704-18. 解Cu(s) +2Fe3+ (aq) ==== Cu2+ (aq) + 2Fe2+ (aq)(-) Cu ∣ Cu2+ (aq, C1) ¦¦ Fe3+ (aq, C2), Fe2+ (aq, C3) ∣ Pt (+)log K = n△E/0.059 = 2×(0.771 – 0.342)÷0.0592 = 14.5或者:ln K = nF△E/RT = 2×96485(0.771 – 0.342)÷(8.314×298.15) = 33.4K = 3.1×10144-22答: 在微酸性水膜中,铁发生吸氧腐蚀,电极反应为:阳极: Fe === Fe2+ (aq) + 2e-阴极: 1/2O2(g) + H2O(l) +2e- ====== 2OH- (aq) 在稀硫酸介质中,铁发生析氢腐蚀,电极反应为: 阳极: Fe === Fe2+ (aq) + 2e-阴极: 2H+ (aq) + 2e- ====== H2 (g)。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学习知识点及习题含含答案讲解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学习知识点及习题含含答案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f8f0f2084254b35effd3477.png)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硅 1.有关反响Si晶体硅:灰黑色固体、金属光彩熔点高、物理性质硬而脆 与非金属反响 Si + O 2△SiO 2化学Si + 4HF = SiF 4↑ + 2H ↑与氢氟酸反响 性质Si + 2NaOH + H 2O = Na 2SiO 3 + 2H 2↑与强碱溶液反 应粗硅工业制取SiO 2 + 2C 高温Si + 2CO ↑SiO 2物理性质 熔点高、硬度大、纯净的晶体俗称水晶 化与氢氟酸反响SiO 2 + 4HF = SiF 4↑ + O2H学 与强碱溶液反响 SiO 2 + 2NaOH = Na 2SiO 3 + H 2O性 SiO 2 + Na 2CO 3高温Na 2SiO 3 + CO 2↑ 质与盐反响SiO 2 + CaCO 3高温CaSiO 3 + CO 2↑H 2SiO 3物理性质白色积淀化学 与强碱溶液反H 2SiO 3 + 2NaOH = Na 2SiO 3 +2H 2O性 应质加热H 2SiO 3△H 2 O + SiO 2实验室制取原理Na2SiO 3 + 2HCl = H 2 SiO 3 ↓+ 2NaCl2.三大传统无机非金属资料水泥玻璃陶瓷 原料 石灰石 粘土 纯碱、石灰石、石英(过度)粘土设施 水泥展转窑玻璃窑高温Na 2SiO 3 + CO 2 ↑ SiO 2 + Na 2CO 3原理 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高温CaSiO 3 + CO 2↑SiO 2 + CaCO 3硅酸二钙 2CaO ·SiO 2 硅酸三钙成分 3CaO ·SiO 2Na 2SiO 3CaSiO 3SiO 2铝酸二钙 3CaO ·Al 2O 3特色 水硬性无固定熔点、沸点二.氯1. Cl 2 性质物理性质 黄绿色气体、密度大于空气、1:2 溶于水、有毒与非金属反 光照应Cl 2 + H 2 或点燃 2HCl点燃2NaClCl 2 + Cu △CuCl 2Cl 2 + 2Na 与金属反响△2FeCl 3( Cl 2 与金属反响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化3Cl 2 + 2Fe学 与 H 2O 反响Cl 2 的水溶液叫氯水,溶解的 Cl 2 中有少许与水反响 性Cl 2 + H 2O = HCl + HClO质 与碱溶液反Cl 2 + 2NaOH = NaCl + NaClO + H 2O应2Cl 2 + 2Ca(OH) 2 = CaCl 2 + Ca(ClO) 2 + 2H 2O 与盐溶液反Cl 2 + Na 2SO 3 + H 2O = 2HCl + Na 2SO 4应Cl 2 + 2KI = I 2 + 2KCl实验室制取原理MnO 2 + 4HCl( 浓 )△MnCl 2 + Cl 2↑ +2HO2KMnO 4 + 16HCl = 2KCl + 2MnCl 2 + 5Cl 2↑ + 8H 2O2.新制氯水成分离子: H +Cl - ClO - OH -分子: H 2O HClO Cl 2久置氯水成分 离子: H + Cl - OH -分子: H 2O3.实验室怎样制取纯净的氯气制取原理: MnO 2 + 4HCl( 浓 ) △MnCl 2 + Cl 2 ↑O气体成分: Cl 2 ( HCl 、 H 2O )+2H操作次序 仪器中盛装的药品 各试剂的作用应出现的现象 ① 先通入饱和食盐水 除掉 HCl 有晶体析出 (NaCl )②再通入浓 H 2SO 4除掉 H 2O4.漂白粉① 制法: 2Cl 2 + 2Ca(OH) 2 = CaCl 2 + Ca(ClO) 2 + 2H 2O② 有效成分: Ca(ClO) 2成分: CaCl 2 和 Ca(ClO) 2③ 漂白原理: Ca(ClO) 2 + CO 2 + H 2O = CaCO 3↓+ 2HClO (在溶液中) 漂白慢Ca(ClO) 2 + 2HCl = CaCl 2 + 2HClO漂白快④久置无效发生的反响:Ca(ClO) 2 + CO 2 + H 2O = CaCO 3 + 2HClO光照2HClO 或加热 2HCl + O 2↑5.置换反响Cl 2 + 2NaBr = Br 2+ 2NaClBr 2 + 2KI = I 2 + 2KBr∴氧化性 Cl 2 > Br 2 > I 26. I 2 遇淀粉溶液后,溶液呈蓝色 氧化剂I - ——————→ I 2三.氮 1.氮的氧化物NO : 无色气体、有毒(同 CO )、难溶与水NO 2:红棕色气体、有毒、 与水反响反响: 2NO + O 2 = 2NO 23NO 2 + 2H 2O = 2HNO 3 + NO2.有关 NO 与 O 2 或 NO 2 与 O 2 混淆通入水中,液面上涨必定高度时用的方程式4NO 2 + O 2 + 2H 2O = 4HNO 3 4NO + 3O 2 + 2H 2O = 4HNO 33.硝酸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能以随意比溶于水酸的通性强 与金属氧化物 化 氧 与金属学 化性 性 与非金属 质不稳固性4.氨 ( NH 3 )物理性质 化 与 H 2O 学 与酸性 氨的催化氧化质实验室制取原理3FeO + 10HNO 3 = 3Fe(NO 3) 3 + NO ↑+ 5H 2O 3Cu + 8HNO 3(稀 ) = 3Cu(NO 3)2 +2NO ↑+ 4H 2O Cu + 4HNO 3(浓 ) = Cu(NO 3)2 +2NO 2↑+ 2H 2OC + 4HNO 3(浓 )△2↑+ 4NO 2↑+ 2H 2COO4HNO光照4NO↑2↑+ H 23或加热 2 + O O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 1:700 溶于水NH 3 + H 2ONH 3·H 2ONH 4+ + OH -NH 3 + HCl = NH 4Cl4NH 3 + 5O 2催化剂4NO + 6H 2 O加热NH 4+ + OH -△NH 3↑+ H 2O2NH 4Cl +Ca(OH ) 2△ 3↑+ CaCl 2 22NH + 2H O5.实验室制取干燥 NH 3 的方法:制取原理:2NH 4△2NH 3 ↑+ CaCl 2+ 2H 2O2Cl +Ca(OH )气体成分: NH 3( H 2O )除水用试剂:碱石灰(不用浓 H 2SO 4 、 CaCl 2 原由是: 2NH 3 + H 2SO 4 = (NH 4) 2SO 4 ; CaCl 2 + 8NH 3 = CaCl 2·8NH 3 )6.受热易分解 NH 3 ·H 2O △NH 3↑+ H 2ONH 4HCO 3△NH 3↑+ CO 2↑+ H 2O7.氨水中的微粒分子: H 2O NH 3·H 2 O NH 3 离子: NH 4 +H + OH -四.硫1. SO 2 的性质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 1:40 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与 H 2O SO 2 + H 2O = H 2SO 3先: SO 2 +2NaOH = Na 2SO 3+H 2O 化 与碱溶液 后: SO 2 + Na 2SO 3 + H 2O = 2NaHSO 3SO 2 过度时总反响: SO 2 + NaOH = NaHSO 3学与盐溶液 SO 2 + Na 2CO 3 = CO 2+ Na 2SO 3 ( SO 2 可是量时 )性SO 2 + Cl 2 + 2H 2O = H 2SO 4 + 2HCl质与氯水H 2SO 3 + Cl 2 + H 2O = H 2SO 4 + 2HCl漂白性SO 2 能使品红溶液 (有机色质 ) 退色(生成了不稳固的无色物质) ,但加热褪色后的无色溶液,又恢复为本来的红色(不稳固的无色物质分解复原)实验室制法Na 2 3 24 24+ SO 2↑+ H 2 OSO +H SO (浓 ) = Na SO3. H 2S物理性质 与浓 H 2SO 4化 与碱溶液学 与盐溶液性 与氯水质与氧化剂无色气体、剧毒、有臭鸡蛋气味、 1:2.6 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 H2S + H 2SO 4(浓) = S ↓+ SO 2 + 2H 2O先 H 2S + NaOH= NaHS + H 2O; 后 NaHS + NaOH = Na 2S + H 2O.总反响 : H 2S + 2NaOH = Na 2S + 2H 2OH 2S + Cu 2++3+ + H 2S = 2Fe 2+ += CuS ↓ + 2H2Fe + S ↓ + 2H+-H 2S +Cl 2 = S ↓ + 2H + 2Cl氧化剂H 2S ——————→ S ↓实验室制法FeS+ 2H += 2+H 2S ↑ + Fe4.实验室制取 H 2S 、 HBr 、 HI 不可以用 H 2SO 4(浓 )原 因: H 224 (浓) = S ↓ + SO 2 2S + H SO+ 2H O 2HBr + H 2SO 4(浓 ) = Br 2 + SO 2 + 2H 2O2HI + H 2SO 4(浓 ) = I 2 + SO 2 + 2H 2O应当用: H 2SO 4 ( 1:1 体积比 ) 或浓 H 3PO 4(它们氧化性弱,不会氧化H 2 S 、 HBr 、 HI )5.浓 H 2 SO 4物理性质无色油状液体、常用浓 H 2SO 4 为: 98.3%、 1.84g/cm 3、C=18.4 mol/L 、沸点 338℃、难挥发吸水性 H 2SO 4 + nH 2 O = H 2SO 4 ·n H 2O 脱水性C 12H 22O 11 浓硫酸12C + 11H 2O化 与金属反响Cu + 2H 2SO 4 (浓 )△CuSO 4 + SO 2↑ + 2H 2O学性与非金属反响C + 2H 2SO 4 (浓 )△CO 2 ↑+ 2SO 2 ↑ + H2 2O质强氧化性与化合物反响H 2S + H 2SO 4(浓 ) = S ↓ + SO 2+ 2H 2O2HBr + H 2SO 4(浓 ) = Br 2 + SO 2 + 2H 2O2HI + H 2SO 4(浓 ) = I 2 + SO 2 + 2H 2O6.浓 H 2 SO 4 与蔗糖混淆后的现象及原理①现象:白色蔗糖→ 黑色 → 体积膨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酸雾②原理: C H O浓硫酸12C + 11H O H SO + nH O = H SO ·nH O ( 放热 )2 4 △2↑+ 2SO 2↑+ 2H2 2 2 23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酸雾)C + 2H CO O (膨胀)SO (浓 ) SO + H O = H SO7.漂白化学漂白:①永远漂白: Na2O2 HClO O3→强氧化剂、发生氧化复原反响、不行逆②临时漂白: SO2 → 化合成不稳固无色物质、非氧化复原反响、可逆物理吸附:活性炭8. C 与浓 H 2SO4反响产物的鉴识:操作顺仪器中盛装的药品各试剂的作用应出现的现象序①无水 CuSO4 鉴识 H 2O 变蓝②品红溶液鉴识 SO2 红色褪去③酸化的 KMnO 4溶液除掉 SO2 紫色变浅甚至消逝④品红溶液鉴识 SO2能否红色不褪去除净⑤澄清石灰水鉴识 CO2 溶液变污浊注意: H2 O 必定要先鉴识,因为从其余水溶液中出来的气领会带出H2O 9.用 Na2SO3 +2HCl = 2NaCl + SO 2↑+ H 2O 原理制取的 SO2中含有 HCl 和 H2O,怎样除掉:操作顺仪器中盛装的药品各试剂的作用序除掉 HCl 的同时生成 SO2先通入饱和(NaHSO 3 + HCl = Na Cl + SO 2↑+ H 2O)①(不通入 H 2O 除掉 HCl 的原由:SO2也以1:40 溶于 H2O )NaHSO3 溶液(不通入饱和 Na2SO3溶液的原由:Na2SO3 + SO2 + H2O = 2NaHSO 3)②再通入浓 H2 SO4 除掉 H 2O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练习题)1、能储存在有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里的试剂是()A 、HF 溶液B、 KOH 溶液C、盐酸D、水玻璃2、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B、硅是常温下化学性质的半导体资料C、N 2和 H 2在必定条件下合成氨属于的固定D、焚烧必定要有氧气参加3、以下对氯气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氯气可使湿的红布条退色,因此氯气拥有漂白性B、氯气没有漂白性,但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退色C、在往常状况下,氯气能够和任何金属直接化合D、闻其气味时要当心将集气瓶放在鼻孔下直接闻4、以下对于浓硫酸的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浓硫酸的脱水性属于物理性质,相应的变化过程是物理变化B、是一种干燥剂,能干燥氨气、氢气等多种气体C、在常温下能够和铁、铝等金属反响生成相应的盐D 、CuSO4· 5H 2O 晶体投入到浓硫酸中,固体颜色由蓝变白5、 CO2通入以下溶液中,不行能产生积淀的是()A 、氯化钙溶液B、石灰水C、饱和碳酸钠溶液 D 、硅酸钠溶液6、往常状况下,能大批共存且能用浓硫酸干燥的一组气体是()A 、HCl 、CO2、NH 3B 、 CO、 H 2、NH 3C、O2、 SO2、 NO D 、H 2、 HCl 、 N27、以下有关新制氯水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氯水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只有+1 价和 -1 价B 、氯水搁置数天后PH 将变大C、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退色D、氯水经光照后有气泡放出,该气体是氯气8、生石灰中常常含有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等杂质,要查验能否存在这两种杂质,最好采用()A 、水B、盐酸C、硫酸 D 、烧碱溶液9、能够用于鉴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溶液是()A 、澄清石灰水B 、氯化钡溶液C、紫色石蕊试液 D 、品红溶液10、在以下反响中,硝酸只表现氧化性,不表现酸性的是()A 、FeO+浓 HNO 3B 、C+浓 HNO 3C、 Fe2O3+浓 HNO 3D、 Cu+浓 HNO 311、为了除掉二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硫气体,以下仪器和药品:①洗气瓶、②干燥管、③固体生石灰、④苏打溶液、⑤小苏打溶液。
普通化学4答案
![普通化学4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044a0d4a7302768e9939f1.png)
第四章 电化学 金属腐蚀课后部分习题答案4.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半反应式:(1) Zn + Fe 2+===== Zn 2+ + Fe答: Zn – 2e ===== Zn2+Fe 2+ + 2e =====Fe (2) 2I -+2Fe 3+ ===== I 2 + 2 Fe 2+答: 2I -– 2e ===== I 2 2Fe 3+ + 2e ===== 2Fe 2+(3) Ni + Sn 4+ =====Ni 2+ + Sn2+ 答: Ni – 2e ===== Ni 2+Sn 4+ + 2e ==== Sn 2+(4) 5Fe 2+ + 8H + + MnO 42- ==== Mn 2+ + 5 Fe 3+ + 4H 2O答: 5Fe 2+– 5e =====5 Fe 3+MnO 42- + 8H + + 5e ===== Mn 2++ 4H 2O5.将上题组成原电池,分别用图示表示:(1)(-)Zn +2Zn +2Fe Fe (+) (2)(-)Pt 2I -I ++23,Fe Fe Pt (+) (3)(-)Ni +2Ni ++24,Sn Sn Pt (+) (4) (-)Pt ++32,Fe Fe +-+H MnO Mn ,,42Pt (+) 7.将锡和铅的金属片分别插入含有该金属离子的溶液中,并组成原电池(用图式表示,注明溶液)(1)C 3300.1,0100.022--⋅=⋅=++dm mol C dm mol Pb Sn(2)33100.0,00.122--⋅=⋅=++dm mol C dm mol C Pb Sn分别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写出原电池的两极反应和总反应式。
解:)(1375.00/2V Sn Sn -=Φ+ )(1263.00/2V Pb Pb -=Φ+(1))(1965.001.0lg 2059.01375.0/2V Sn Sn -=+-=Φ+ E=0/2Sn Sn +Φ-Pb Pb /2+Φ=-0.1262-(-0.1965)=0.070(V )(-) Sn |Sn 2+ || Pb 2+| Pb(+)负极Sn-2e=Sn 2+正极 Pb 2++2e=Pb总式 Pb 2++Sn=Pb+Sn 2+ (2) )(1557.0100.0lg 2059.01262.0/2V Sn Sn -=+-=Φ+ E=0/2SnSn +Φ-Pb Pb /2+Φ=-0.1375-(-0.1557)=0.020(V ) (-) Pb | Pb 2+ || Sn 2+ | Sn(+)负极:Pb-2e=Pb2+ 正极:Sn 2++2e=Sn总式:Sn 2++Pb=Sn+Pb 2+11.由镍电极和标准氢电极组成原电池,若C Ni2+=0.0100 mol •dm -3,原电池的E=0.315(V),其中Ni 为负极,计算镍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解:E=Φθ2H H +-ΦNi Ni +2=0-ΦθNi Ni +2-(0.059/2)lgC Ni2+=0.315 所以ΦθNiNi +2=-0.315-(0.059/2)lg0.01=-0.315+0.059=-0.256(V)12.由两氢电极H 2(101.325))10.0(+H Pt 和H 2(101.325))(x H +Pt 组成原电池,测得该原电池的电动势。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课后练习1(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课后练习1(含答案和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849eaf6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7.png)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课后练习1(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自来水B. 空气C. 氧气D. 铁水2. 下列气体中,能支持燃烧的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氢气3. 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B.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C. 分子之间没有间隔D. 分子的质量是固定的4.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B.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 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D.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5. 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B. 元素是具有相同电子数的原子C. 元素是具有相同中子数的原子D.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量数的原子6.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氧气B. 氯化钠C. 二氧化碳D. 硫酸7. 下列关于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B.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固定的C.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固定的D.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固定的8. 下列关于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 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定是50%C. 氧化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是2D. 氧化物都是无色无味的固体9. 下列关于化学式的说法,错误的是()A. 化学式可以表示一种物质B. 化学式可以表示一个分子C. 化学式可以表示一个原子D. 化学式可以表示一个离子10. 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物之间用“+”连接B. 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物之间用“=”连接C. 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物之间用“→”连接D. 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物之间用“←”连接二、判断题:1.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2.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及习题(含答案)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及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805b6158fafab069dc02ab.png)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2.新制氯水成分分子: 离子:久置氯水成分 分子:离子: 3.实验室如何制取纯净的氯气 制取原理:4.漂白粉① 制法:② 有效成分: 成分:③ 漂白原理:Ca(ClO)2 + CO 2 + H 2O = CaCO 3↓ + 2HClO (在溶液中) 漂白慢 Ca(ClO)2 + 2HCl = CaCl 2 + 2HClO 漂白快 ④久置失效发生的反应:(f 化学方程式)5.置换反应Cl 2 + 2NaBr = Br 2+ 2NaCl Br 2 + 2KI = I 2 + 2KBr ∴氧化性 Cl 2 > Br 2 >I 26.I 2遇淀粉溶液后,溶液呈蓝色 I - 氧化剂——————→ I 2三.氮1.氮的氧化物 物理性质: NO : NO 2:反应:2NO + O 2 = 2NO 2 3NO 2 + 2H 2O = 2HNO 3 + NO34.氨5.实验室制取干燥NH3的方法:制取原理:除水用试剂:(不用浓H2SO4 、CaCl2原因是:2NH3 + H2SO4 = (NH4)2SO4 ; CaCl2 + 8NH3 = CaCl2·8NH3 )6.受热易分解NH3·H2O NH3↑+ H2O NH4HCO3 NH3↑+ CO2↑+ H2O7.氨水中的微粒分子:离子:四.硫的性质24①现象:白色蔗糖→ 黑色→ 体积膨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酸雾②原理:C12H22O1112C + 11H2O H2SO4 + nH2O = H2SO4·nH2O ( 放热)C + 2H2SO4(浓)△CO2↑+ 2SO2↑+ 2H2O (膨胀)SO2 + H2O = H2SO3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酸雾)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练习题)1、能贮存在有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里的试剂是()A、HF溶液B、KOH溶液C、盐酸D、水玻璃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B、硅是常温下化学性质的半导体材料C、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属于的固定D、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3、下列对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氯气可使湿的红布条褪色,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B、氯气没有漂白性,但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C、在通常情况下,氯气可以和任何金属直接化合D、闻其气味时要小心将集气瓶放在鼻孔下直接闻4、下列关于浓硫酸的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的脱水性属于物理性质,相应的变化过程是物理变化B、是一种干燥剂,能干燥氨气、氢气等多种气体C、在常温下能够和铁、铝等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盐D、CuSO4·5H2O晶体投入到浓硫酸中,固体颜色由蓝变白5、CO2通入下列溶液中,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A、氯化钙溶液B、石灰水C、饱和碳酸钠溶液D、硅酸钠溶液6、通常情况下,能大量共存且能用浓硫酸干燥的一组气体是()A、HCl、CO2、NH3B、CO、H2、NH3C、O2、SO2、NOD、H2、HCl、N27、下列有关新制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氯水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只有+1价和-1价B、氯水放置数天后PH将变大C、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D、氯水经光照后有气泡放出,该气体是氯气8、生石灰中往往含有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等杂质,要检验是否存在这两种杂质,最好选用A、水B、盐酸C、硫酸D、烧碱溶液9、能够用于鉴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溶液是()A、澄清石灰水B、氯化钡溶液C、紫色石蕊试液D、品红溶液10、在下列反应中,硝酸只表现氧化性,不表现酸性的是()A、FeO+浓HNO3B、C+浓HNO3C、Fe2O3+浓HNO3D、Cu+浓HNO311、为了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硫气体,下列仪器和药品:①洗气瓶、②干燥管、③固体生石灰、④苏打溶液、⑤小苏打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电化学与金属腐蚀1、就是非题(对得在括号内填“+”号,错得填“”号)(1)取两根金属铜棒,将一根插入盛有0、1溶液得烧杯中,另一根插入盛有1溶液得烧杯中,并用盐桥将两支烧杯中得溶液连接起来,可以组成一个浓差原电池。
(+)(2)金属铁可以置换,因此三氯化铁不能与金属铜发生反应。
(3)电动势E(或电极电势)得数值与电池反应(或半反应式)得写法无关,而平衡常数得数值随反应式得写法(即化学计量数不同)而变。
(+)(4)钢铁在大气中得中性或酸性水膜中主要发生吸氧腐蚀,只有在酸性较强得水膜中才主要发生析氢腐蚀。
(+)(5)有下列原电池:若往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或往溶液中加入少量晶体,都会使原电池得电动势变小。
2、选择题(将所有正确答案得标号填入空格内)(1)在标准条件下,下列反应均向正方向进行:它们中间最强得氧化剂与最强得还原剂就是(b)(a) (b)(c) (d)(2)有一个原电池由两个氢电极组成,其中一个就是标准氢电极,为了得到最大得电动势,另一个电极浸入得酸性溶液应为(b)(a)(b)(c)(d)(3)在下列电池反应中当该原电池得电动势为零时,得浓度为(b)(a) (b)(c) (d)(4)电镀工艺就是将欲镀零件作为电解池得( );阳极氧化就是将需要处理得部件作为电解池得( ) (a,b )(a)阴极 (b)阳极 (c)任意一个极3、填空题(1)有一种含得溶液,要使被氧化,而不被氧化,则在以下常用得氧化剂中应选( d )为最适宜。
(a)酸性溶液,(b)酸性溶液,(c)氯水,(d)溶液(2)有下列原电池:23332333()(1),(0.01)(1),(1)()Pt Fe mol dm Fe mol dm Fe mol dm Fe mol dm Pt +-+-+-+--⋅⋅⋅⋅+该原电池得负极反应为,正极反应为。
(3)电解含有下列金属离子得盐类水溶液:。
其中能被还原成金属单质,不能被还原成金属单质。
4、根据下列原电池反应,分别写出各原电池中正、负电极得电极反应(须配平)。
(1)(2)(3)(4)解:(1)负极:正极:(2)负极:正极:(3)负极:正极:(4)负极:正极:5、将上题各氧化还原反应组成原电池,分别用图示表示各原电池。
解:(1)(2)(3)(4)6、参见标准电极电势表,分别选择一种合适得氧化剂,能够氧化:(1);(2);(3)再分别选择一种合适得还原剂,能够还原:(a);(b);(c)解:合适得氧化剂为:(1)酸化得;(2);(3)合适得还原剂为:(1);(2);(3)注:本题答案不单一,同学们可根据原理自行选择。
7、将锡与铅得金属片分别插入含有该金属离子得溶液中并组成原电池(用图示表示,要注明浓度)。
(1);(2);分别计算原电池得电动势,写出原电池得两电极反应与电池总反应式。
解:查教材附录,,(1)当;时:故以锡电极做原电池负极,铅电极做正极。
原电池图示为:正极反应:负极反应:电池总反应式:原电池电动势:=0、1262V(0、197)V=0、071V(2)当;时:故以铅电极做原电池负极,锡电极做正极。
原电池图示为:正极反应:负极反应:电池总反应式:原电池电动势:=0、1375V(0、156)V=0、019V8、求反应在298、15K 就是得标准平衡常数。
若将过量极细得锌粉加入溶液中,求平衡时浓度对浓度得比值。
解:= 0、447V (0、7618V)=0、315V故,反应进行得相当完全。
9、将下列反应组成原电池(温度为298、15K):(1) 计算原电池得标准电动势;(2) 计算反应得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3) 用图示表示原电池;(4) 计算以及时原电池得电动势。
解:(1)查阅教材附录:;。
= 0、771V 0、5355V = 0、236V(2)(3)原电池图示:(4)10、当pH=5、00,除离子外,其余有关物质均处于标准条件下,下列反应能否自发进行?试通过计算说明之。
24222()16()10()5()2()8()MnO aq H aq Cl aq Cl g Mn aq H O l -+-+++=++解: 由反应24222()16()10()5()2()8()MnO aq H aq Cl aq Cl g Mn aq H O l -+-+++=++组成原电池。
正极:负极:当pH=5、00,其她物质均处于标准条件时:8422442()/()/0.05917(/)(/)lg 5()/c MnO c c H c V MnO Mn MnO Mn c Mn c θθθθϕϕ-+-+-++⎡⎤⎡⎤⎣⎦⎣⎦=+⎡⎤⎣⎦可见,故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11、由镍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组成原电池。
若时,原电池得电动势为0、315V ,其中镍为负极,计算镍电极得标准电极电势。
解: 该原电池得图示为:2332()(0.0100)(1)(100)()Ni Ni mol dm H mol dm H kPa Pt +-+--⋅⋅⋅+因为所以又则12、由两个氢电极:与组成原电池,测得该原电池得电动势为0、016V 。
若后一电极作为该原电池得正极,问组成该电极得溶液中得浓度得值就是多少?解:依题意,原电池应为:3322()(100)(0.10)()(100)()Pt H kPa H mol dm H xmol dm H kPa Pt +-+--⋅⋅+13、判断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得方向(25℃得标准状态下):(1)(2)(3)解:25℃得标准状态下,查阅教材附录相关数据,得到各对电池得标准电极电势值,并对比相应标准电极电势得大小。
(1);反应向右进行(正向自发)(2);反应向左进行(逆向自发)(3);反应向右进行(正向自发)14、在pH=4、0时,下列反应能否自发进行?试通过计算说明之(除外,其她物质均处于标准条件下)。
(1)232722()()()()()()Cr O aq H aq Br aq Br l Cr aq H O l -+-+++→++(2)2422()()()()()()MnO aq H aq Cl aq Cl l Mn aq H O l -+-+++→++ 解: pH=4、0,其她物质均处于标准条件下:(1)反应232722()()()()()()Cr O aq H aq Br aq Br l Cr aq H O l -+-+++→++组成原电池:正极:负极:142272323272723()/()/0.05917(/)(/)lg 6()/c Cr O c c H c V Cr O Cr Cr O Cr c Cr c θθθθϕϕ-+-+-++⎡⎤⎡⎤⎣⎦⎣⎦=+⎡⎤⎣⎦22220.059170.05917(/)lg (/)lg(0.10)0.01622V V E H H x H H V θθϕϕϕϕ+++-⎧⎫=-=+-+=⎨⎬⎩⎭因,故正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2)反应2422()()()()()()MnO aq H aq Cl aq Cl l Mn aq H O l -+-+++→++组成原电池: 正极:负极:因,故正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15、计算下列反应得标准平衡常数与所组成得原电池得标准电动势。
又当等体积得与溶液混合后,会产生什么现象?解:= 0、771V 0、5355V = 0、236V当量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离子浓度均变为,据上述计算,,反应正向进行,溶液由浅黄色转变为棕黄色,并(或)由紫黑色碘沉淀析出。
16、由标准钴电极与标准氯电极组成原电池,测得其电动势为1、64V ,此时钴电极为负极。
已知,问:(1)标准钴电极得电极电势为多少?(不查表)(2)此电池反应得方向如何?(3)当氯气得压力增大或减小时,原电池得电动势将发生怎样得变化?(4)当得浓度降低到,原电池得电动势将如何变化?数值就是多少?解: (1)依据题意,钴电极为负极,氯电极为正极:22(/)(/) 1.36 1.640.28Co Co Cl Cl E V V V θθθϕϕ+-=-=--=(2)原电池反应为:(3)当增大时,增大,原电池电动势E 值增大;当减小时,减小,原电池电动势E 值减小。
8422442()/()/0.05917(/)(/)lg 5()/c MnO c c H c V MnO Mn MnO Mn c Mn c θθθθϕϕ-+-+-++⎡⎤⎡⎤⎣⎦⎣⎦=+⎡⎤⎣⎦(4) 当得浓度为时,22(/)(/) 1.36(0.34) 1.70E Cl Cl Co Co V V V θϕϕ-+=-=--=原电池得电动势增加了0、06V 。
17、从标准电极电势值分析下列反应向哪个方向进行?2222()2()4()()()2()MnO s Cl aq H aq Mn aq Cl g H O l -++++=++实验室中就是根据什么原理,采取什么措施,利用上述反应制备氯气得?解: 根据教材附录数据可知,,。
,故在标准状态下,反应向左进行(正向非自发)。
然而得氧化性受介质酸度得影响较大。
从电极得半反应式:可得出浓度对其电极电势得影响为:即值随浓度得增大而增大,所以实验室用浓盐酸(如)与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以增加得氧化性;与此同时,得增加及加热使降低,均使减小,增加了得还原性,使,反应正向进行。
此外,加热还可使反应速率增加。
18、用图示表示下列反应可能组成得原电池,并利用标准电极电势数据计算反应得标准平衡常数。
解: 原电池图示为:19、为什么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容易发生歧化反应?25℃时歧化反应得与分别就是多少?(提示:铜得歧化反应为)解:歧化反应:查教材附录可知,,而可利用与通过计算而得:所以= 0、521V – 0、163V = 0、358V > 0可见,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容易发生歧化反应。
422222()/(/)(/)lg ()/c H c RT MnO Mn MnO Mn nF c Mn c θθθϕϕ++++⎡⎤⎣⎦=+⎡⎤⎣⎦111964850.35.8345r m G nFE C mol k V J mol θθ--∆=-=-⋅⨯⋅-⨯=20、用两级反应表示下列物质得主要电解产物。
(1)电解溶液,阳极用镍,阴极用铁;(2)电解熔融,阳极用石墨,阴极用铁;(3)电解,两级都用铂。
解: (1)阳极:阴极:(2)阳极:阴极:(3)阳极:阴极:21、电解镍盐溶液,其中。
如果在阴极上只要析出,而不析出氢气,计算溶液得最小pH 值(设氢气在上得超电势为0、21V)。
解: 电解镍盐溶液时,阴极可能发生得反应为:镍得析出电势:氢得析出电势:为使氢气不析出,需满足,即:则溶液得最小pH 值为1、36。
22、分别写出铁在微酸性水膜中,与铁完全浸没在稀硫酸中发生腐蚀得两级反应式。
解: 铁在微酸性水膜中发生吸氧腐蚀,电极反应为:阳极:阴极:铁浸没在稀硫酸发生析氢腐蚀,电极反应为:2220.05917(/)(/)lg ()/()2H H H H c H c θθϕϕη+++⎡⎤=+-⎣⎦阴20.05917lg ()/0.210.05917lg ()0.212c H c V c H V θ++⎡⎤=-=-⎣⎦阳极:阴极:23、已知下列两个电池得标准电极电势如下:;;试从值及能斯特方程,计算得溶度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