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鼓影评:荒诞背后的人性
电影《铁皮鼓》评析
总的来说《铁皮鼓》是一部隐喻颇多的作品,观众们的理解中,主要涉及了这样几个主题:一、旦泽的民族问题故事的发生地“旦泽”曾经是一个“自由州”,在一战和二战之间被反复争夺,它的文化既非波兰,也非德国,他们是卡舒布人,说着自己的方言。
所以在德国入侵波兰的时候,他们莫名其妙地反抗,莫名奇妙地被枪决;所以当俄国人反攻倒算的时候,他们又无所适从地被凌辱,被击毙。
二、对于当时纳粹统制之下的政治的厌恶和嘲讽。
作家格拉斯童年时候的社会秩序刚好是纳粹的社会秩序,他是在一个把纳粹世界观简单地当成客观现实的环境中长大的。
二战结束后格拉斯对那些极权制度必须重新认识,对于童年的回忆,荒谬和夸张则是最好的方式——因为这回忆并不是温情的旅程。
电影里的人们对于纳粹制度是麻木的,即使知道世界各地由纳粹引起的各类战事,他们对纳粹的态度也只是调侃的。
这些纳粹统制下的子民安于现状、无痛无痒的。
只有奥斯卡对纳粹党有过几次不知是何动机的“恶搞”:纳粹军从奥斯卡的小镇走过时,嘈杂的行军被奥斯卡的尖叫所覆盖,接着他又带着他的小鼓队从军队的军鼓队前抢道走过,弱小对强大的戏弄,十足的嘲笑感。
在众人参加的纳粹集会上,严肃的进行曲轻而易举地被奥斯卡的鼓声所引导,变成蓝色多瑙河,众人皆欢乐起舞。
像一个正常的化学反应加入了另一剂化学物,反应立刻朝着相反的方向进行。
三、对于知识分子的反思1身世追究奥斯卡的身世,就是一条反体制反伦理的线索:奥斯卡的母亲是被宪兵追捕的纵火犯和农妇野合的产物,奥斯卡本身又是丈夫、妻子和表弟3P关系的结晶。
为什么要给奥斯卡一个这么复杂的身世这么暧昧的血统?我认为这种观点比较合理:奥斯卡这一形象象征了当时一代知识分子,其外祖父在宪兵的追赶下逃到了外祖母的裙子下躲藏,然后有了奥斯卡的母亲,这其实暗示独立知识分子的产生是在威权势力的逼迫下,以平民阶层的生存、享乐为追求产生的;奥斯卡本人的出生也很可疑——其生父不明,“父亲”德国纳粹党阿尔法德还是“表舅”波兰爱国者布朗斯基?这样的设计质疑了知识分子产生的社会基础;另外奥斯卡和他的“父亲”共同的情人生下的那个莫知其父的孩子,也预示了知识分子传承的不纯洁性和不确定性。
《铁皮鼓》:用隐喻来反思和批判唤醒人们所遗忘的一切
《铁⽪⿎》:⽤隐喻来反思和批判唤醒⼈们所遗忘的⼀切1979年5⽉3⽇,沃尔克.施隆多夫拍摄的电影《铁⽪⿎》上映,这部电影改编⾃君特.格拉斯的同名⼩说,并获得了第32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棕榈奖以及第52届奥斯卡⾦像奖最佳外语⽚。
⼆⼗年之后的9⽉30⽇,瑞典皇家⽂学院将诺贝尔⽂学奖授予了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及其《铁⽪⿎》。
《铁⽪⿎》追溯了德国⼗九世纪末⾄⼆⼗世纪中叶五⼗余年的历史,通过独特的艺术⼿法和⼈物形象,展⽰出了战争给⼈们带来的苦痛,以及深刻的指出了⼀切苦难的根源以及普通⼈的罪与罚。
《铁⽪⿎》的特别之处在于⽂本的叙事交织,每个⼈物以及每个场景似乎都是现实社会的缩影,但这些⼈的⾏为却⼜极尽夸张和荒诞,和现实世界格格不⼊,这⼤概就是《铁⽪⿎》作为经典⽂学作品的原因。
瑞典戏剧家迪伦马特表⽰,“《铁⽪⿎》这⼀杰作的全部魅⼒就在于作者对怪诞这⼀⼿法运⽤的成功。
以上提及的⼏点,他都那样做了,⽽且做得⼗分出⾊,尤其创造丁奥斯卡.马采拉特这个⾜以与《痴⼉历险记》中的西⽊普⾥齐斯穆斯相姬美的光彩夺⽬的主⼈公形象,⼀个绝妙的“反英雄”⾓⾊。
”沃尔克.施隆多夫第⼀次阅读《铁⽪⿎》的时候,他的⼤脑中就浮现出了相关的影像,他说,“我看到⼩说中所写的底层的⽣活和底层所看到的历史。
这是⼀幅壁画,⼀幅巨⼤的壁画,⽽且是被⼀个“⼩⼈⼉”看见的壁画。
”带着对《铁⽪⿎》的理解和尊重,沃尔克.施隆多夫将同名⼩说搬上了银幕,并成为七⼗年代德国电影的标志。
从⽂本到影像需要⼀种特殊的缘分,那种感觉就好像恋⼈第⼀次见⾯时的怦然⼼动。
我想,这⼤概就是施隆多夫第⼀次和《铁⽪⿎》邂逅时的感觉。
施隆多夫在童年经过了“⼆战”的最后时光。
虽然没有⽬睹战争的惨烈,可战争之后的疯狂和荒诞却⾛进了他童年的记忆。
1944年,⼀颗炮弹从天⽽降,落在了他家的阁楼上,⼀瞬间屋内硝烟滚滚,门窗都被炸飞。
这⼀刻,他的宿命已被写定。
早在⼏个⽉之前,施隆多夫的母亲在⼆楼煮地板蜡,⼀颗⽕星引燃了厨房,此后,施隆多夫只能通过照⽚来怀念母亲。
浅析电影德国新电影铁皮鼓
最终只好轮回——浅析电影德国新电影《铁皮鼓》1899年,诡异的故事发生在但泽的卡舒比。
但泽,处在德国和波兰的夹缝中,一个注定了动荡和迷乱的国度,奥斯卡出生的地方。
作为德国新电影的突出代表,《铁皮鼓》给我们展现了二战时期德国纳粹主义给但泽人民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特别是战乱摧毁了人们的精神信仰和道德底线,使他们成了迷失和牺牲的一代。
我认为电影集中阐述了“迷失”、“反抗”、“轮回”三个主题,以其荒诞的表现手法和真实的生活场景表现了那个年代的精神匮乏和道德沦丧,是讽刺和抨击德意志纳粹主义的代表作。
[迷失]电影在述说着“迷失”的主题。
首先是母亲阿格内斯的迷失。
母亲深爱着表哥布朗斯基,却由于是近亲,只好嫁给了商人阿尔弗莱德。
现实与欲望的冲突,母亲迷失在了挣扎和愧疚之中。
她不喜欢爸爸,在他那里无法得到满足,于是每个星期四和表哥偷情成了情感的宣泄。
从她匆匆跑到旅馆的眼神和脚步里,看到了压抑得快要爆发的情欲。
然而,这种暧昧关系是有悖伦常道德的,所以她内心充满了挣扎。
选择到神父那里告解,以为这样就可以减轻内心的谴责。
但一切都是徒劳。
母亲其实但泽的象征。
二战时期,但泽是德国和波兰争夺的地方,就如同母亲是处在德国人“爸爸”和波兰人表哥之间的关系一样。
波兰反对战争,德国渴望统一,于是但泽处在水深火热的战争当中,从此迷失。
情感的迷失让阿格内斯的精神世界处于迷惘状态,生活在但泽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一样,战争让所有人惊慌失措。
而奥斯卡的迷失也同样因为现实与构想的矛盾。
妈妈的淫乱导致奥斯卡一出生身份就成了谜。
早早看到成人世界的虚伪和丑恶,打破了奥斯卡所有的童年幻想,奥斯卡迷失在了他的童年时期,不愿再长大。
因为迷失,奥斯卡看到的都是冰冷晦暗的世界,而最温暖的地方或许就是外婆的裙底下了。
在奥斯卡看来,“最要紧就是躲藏起来,在藏身处找到类似于约瑟夫在安娜的裙底下的乐趣。
”就连站在巴黎铁塔下,他还是觉得那是外婆的裙底世界。
[反抗]电影的另一个主题是“反抗”,奥斯卡的反抗,但泽之子的反抗。
荒诞的意义——评君特·格拉斯的小说《铁皮鼓》
每 一 部 小 说 都 有 着 自 己独 特 的 写 作 风 格 , 这 与 小 说 作 者 本人 的思维方式与 想法紧密联 系,而且这种 独特 的写作 风格 也 就 形 成 了 整 部 小 说 除 了 故 事 情 节 、 人 物 设 定 之 外 最 让 观 众 感兴趣 的元素 ,同时也是让观众将 这部小说 记住并且 时时回 味的原 因。获得上世 纪最后一个诺 贝尔文学 奖的作 品 《 铁 皮 鼓 》 就 因 为 其 故 事 的 深 刻 内涵 和 荒 诞 的写 作 手 法 让 人 们 深 深 记 住 , 并 且 在 多年 来 依 旧作 为 荒 诞 性 小 说 的 典 型 进 行 讲 述 , 这 是 与 作 者 的 经 历 、 思 想 密 不 可 分 的 ,可 以 说 ,理 解 荒 诞 性 小说 《 铁 皮 鼓 》 ,就 要 先 认 识 小 说 的作 者 君特 t 格 拉 斯 。_ 1 ]
在他的母亲去世时作者没有用任何的文字描述他失去母亲的悲伤反而非常事不关己地描述起奥斯卡母亲的棺材来主人公跟着送葬人群将母亲的棺材送到公墓一路上他都在观察着母亲的棺材他观察到棺材的形状是一头大一头小这种形状是完全符合人体结合着送葬时的环境描写主人公的视角语言非常不适合送葬的基调几乎没有人在为自己母亲送葬的时候这般描述一般都会有悲伤的情绪但是主人公没有反而用一种旁观者的角度进行描述仿佛棺材里面的并不是主人公的母亲这种冷漠的态度在描述他父亲死亡的时候也出现了甚至更加冷漠
文本解析 … 2 0 … 1 4 1 1
荒 诞 的意 义
评君特 ・ 格拉斯 的小说 《 铁 皮鼓 》
武 晨
后 ,他看 身边所有 的一切都是奇怪 的,他用 自己独特的 眼光 看待周 围的一切 ,整 天无所事事敲 打铁皮鼓 ,并且靠这个行 为来表达他 的愤怒 。奥斯卡除 了能够 控制 自己的身体成长之 外 ,还有 其他特殊 的能力 ,例如用 尖叫震碎玻璃 ,老师 曾经 惹怒 了他 ,他尖 叫,让玻璃和老师 的镜片震碎 。奥斯卡利用 自 己这 种 独 特 的 能 力 经 常 给 纳 粹 分 子 制 造 麻 烦 , 让 他 们 的集 会变得很艰 难 。多年 之后 ,奥斯 卡变得智力和洞 察力过人 , 他 虽 然 个 子 不 高 ,但 是 仍 旧有 着 自 己独 特 的魅 力 , 他 的 母 亲 渐 渐 知 道 了 奥 斯 卡 的 智 慧 ,并 且 因 为 与 兄 长 的偷 情 渐 渐 觉 得 羞 愧 ,最 终 郁 郁 而 终 , 而 他 母 亲 的 兄 长 也 死 在 战 争 中 。相 比 较而 言,奥斯卡 的父 亲反而投入 了纳粹麾下 ,成为 了一名军 官 。在 这样 灰暗 的 时代 ,他 收获 了 自己的爱 情 ,他 的邻居 有位 女孩 叫作玛 利亚 ,他与玛 利亚发生 了性 爱,但是讽刺 的 是,最终玛利亚选择与他的父亲结婚,并且生下 了他的儿子 。 之 后 奥斯 卡 的生 活几 近流 浪 ,他 与侏 儒杂 技 团 一起流 浪 ,过 了 三 年 ,他 回 到 了 出生 的地 方 ,也 差 不 多 同 时 ,纳 粹 战败 ,柏 林被苏军攻 破 ,奥斯 卡的父亲吞 下了纳粹 的党徽 , 当场 死 去 。 后 来 奥 斯 卡 埋 葬 了他 的 父 亲 ,就 在 这 时 候 ,他 把 铁 皮 鼓 丢 掉 了 ,充 满 戏 剧 性 地 ,他 被 自 己 的 亲 生 儿 子 打 中 了 脑 袋 ,倒 在 坟 堆 里 , 虽 然 没 有 死 去 ,但 是 从 此 以后 ,他 也变 得 和 普 通 人 没 什 么 不 同 ,他 开 始 长 高 个 子 , 尖 叫 让 玻 璃 震 碎 的特 异 能 力 也 消 失 不 见 。 这 部 小 说 是 以但 泽 为 故 事 的 发 生 地 的 , 而 但 泽 在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中 扮 演 着 非 常 重 要 的 角 色 。但 泽 这 个 城 市 的历 史 可 以上 溯 到 德 普 鲁 三 国 瓜 分 波 兰 时 期 , 当 时但 泽 成 为 了普 鲁 士 的领地 ,这种情况 一直持续到 第一次世界大 战结束 。但 泽的 遭遇还 没有结束 ,第 二次世界 大战 的爆发是 德 国以但泽 的相 关 问题为借 口的,不过但泽 终于又重 新回到了波兰。 但 泽 的遭 遇 是 当时 的人 们亲 身经 历 过 的,而 且 数次 被 瓜 分 掠 夺 , 使 得 人 们 不 愿 意 去 回 想 这 一 段 往 事 ,但 是 《 铁 皮 鼓 》 的 作 者 却 要 将 这 些 记 忆 重 新 唤 起 。不 得 不 说 这 需要 极 大
铁皮鼓读后感(唤醒人们所遗忘的一切)
铁皮鼓读后感(唤醒人们所遗忘的一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铁皮鼓读后感(唤醒人们所遗忘的一切)评君特格拉斯的小说《铁皮鼓》前言德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君特。
格拉斯《铁皮鼓》中小市民人性及伦理异化探析
格拉斯《铁皮鼓》中小市民人性及伦理异化探析德国作家格拉斯的小说《铁皮鼓》是描述纳粹时期德国小市民人性及伦理异化的一部重要作品。
小说主人公奥斯卡是一个幼年时就发誓不再长高的孩子,他拿着一个铁皮鼓,以及自己声音惊人的高喊,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不满。
而这个世界是一个懊恼、堕落、疯狂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奥斯卡的形象变得愈发突出,成为了人们眼中小市民人性的缩影。
奥斯卡的母亲阿加莎是一个亲热而暴力倾向极强的女人。
她能不顾任何道德和法律的制约,为了自己的目的不顾一切。
她在丈夫的鼓励下,在婚外与商人布罗斯特周旋,最终为了拿到丈夫的钱财,策划了丈夫的谋杀。
她奇怪的母性爱也对奥斯卡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常常对奥斯卡采取极端暴力的方式教育他,让奥斯卡对外界充满了敌意和反叛。
奥斯卡的父亲也是一个发疯的人,他在妻子的怂恿下杀害了自己的同学,试图夺下他人的发明专利。
在纳粹统治下,他决定和整个世界断绝联系,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创造各种生物的玩具中。
奥斯卡看到了父亲的奇怪行为之后,内心开始变得扭曲。
他怀疑父亲的行为是纳粹宣传的一种形式,更开始对自己的形象产生了怀疑。
小说中,格拉斯通过这些人物各种异化的形象,表达了对小市民伦理观的批判。
他认为人性不正常、伦理异化的小市民,是纳粹的爆发和推行得以实现的基础。
奥斯卡的形象,其实是作为小市民人性的缩影,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某种程度上有些近似于纳粹的下层支持者。
通过奥斯卡和其他人物的描写,格拉斯想要探究的问题是在小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在人的生存状态下,是否存在着某些足以颠覆社会秩序的自我生命观念或自我执念。
探讨这个问题的背后,是人性倾向的矛盾与复杂性,以及对真实生活的拷问和批判。
总之,《铁皮鼓》通过对小市民人性及伦理异化的描写,指出了人性深渊的存在,同时也深刻揭示了小市民在纳粹时期的生存处境和精神萎靡。
这使我们再次意识到,我们必须始终铭记历史,以防止重蹈覆辙。
影视作品鉴赏 铁皮鼓 影评
拒绝长大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一班“我看到了成人的世界与我自己的将来,所以我决定喊停,拒绝长大,一直保持在三岁,永远当个矮人。
”——题记看完这部影片,我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洛莉塔》中的一句话:每当我追溯自己的青春年华时,那些日子就像是暴风雨之晨的白色雪花一样,被疾风吹得离我而去。
有时候战争,意外与一切的不如意都把我们折腾得面目全非,更何况对于一个孩子而言。
第一次看这部影片只觉得怪诞甚至有些荒唐,看得不太明白,但反反复复的看了几遍之后,我对其中的深意与内涵有些许的领会了。
其中的政治预示与斗争,我分析的还不够透彻,只能从电影技巧与任务做一些简单的分析与评论。
成长,爱情,死亡以及战争都在《铁皮鼓》这部影片中很好的表现出来了,在观众面前展现出了一种动人的壮丽,也在人们心底积淀出一曲动人的绚烂。
影片一开始就用了一段荒诞滑稽的音乐,带着铁皮鼓的韵味,通过音乐来预示着某些怪诞事情的发生,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
其后,外祖母解救外祖父,母亲下葬以及阿尔弗雷德的下葬,最后外祖母不愿离开但泽都用了相同的一段音乐,意义非凡。
奥斯卡的舅舅在死守邮局的那一幕场景中,却用了一段舒缓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进一步衬托出战争的残酷以及对人性的摧残。
音乐的巧妙运用,使得影片更加的有吸引力。
开头部分音乐戛然而止,用一个小孩的独白把我们引入故事的开端,从视觉和听觉吸引观众的眼球。
电影的色调多由沉闷的黑色和黑色构成,色调暗淡,只有奥斯卡的铁皮鼓有一抹鲜艳的红色,色彩与背景形成鲜明对比,这样能够进一步凸显出儿童的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巨大反差。
影片中更多出现的是阴雨绵绵的天气与战火纷飞的场景,有阳光的天气少之又少。
从色调和背景也暗示了影片悲惨的结局。
导演巧妙地运动了镜头的转换。
其中让我记忆犹新的一个镜头便是导演用奥斯卡的视角描写他从母亲子宫爬出来的情景,运用了倒视视角,出娘胎后小奥斯卡第一眼看到的是六十瓦的电灯泡和两个倒转的陌生男人的脸庞,一切都颠倒了,世界对于他来说是如此的陌生,要不是铁皮鼓的诱惑,他竟想不顾一切的回到娘胎里去,这里从侧面暗示了铁皮鼓与他命运的紧密相连,只有这个铁皮鼓才勾起了他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点欲望。
铁皮鼓
《铁皮鼓》是德国新电影的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的作品,他根据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由于影片有着独特的历史人文背景和浓厚的哲学思辨色彩,课堂上的观摩我还没有完全理解,所以我在课余时间用了几个晚上看完了原著,又买来碟片仔细看了两遍,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导演忠实了原作荒诞、讽刺的基调,通过奥斯卡的视角,看到一个夸张和丑陋的世界。
原著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我觉得类似于《百年孤独》,以看似荒唐的叙事与描写,展现一个国家、民族,甚至是整个人类的历史和遭际,深刻揭示人性的本质。
《铁皮鼓》有哲学的形而上的意味,即有对人性的探讨,又有对人性重大命题的揭示,我从中看到了成长、死亡、弑父、政治、性、爱情等母题的演绎和再现,这些元素让影片的内涵非常丰富。
影片延续了小说的风格,对布景、道具、场面、寓意、象征等方面的精彩运用,赋予了影片的深刻内涵,也为我们的现代电影提供了新的视点和思考方式。
《铁皮鼓》表现形式极端夸张,第一个特写镜头是小奥斯卡的外婆安娜坐在土豆地边,吃着滚烫的烤土豆,接着他的外公用滑稽步子跑到安娜的裙下躲起来。
他外公居然当着追捕的士兵安娜在裙下和她发生关系,并有了他的妈妈安妮。
其实这让人很难以想象,在大难当头,要急着保命的情况下,奥斯卡的外公如此行为确实是匪夷所思,让人难以理解。
但是这样的情节似乎是对现实世界的放大和夸张,显示出了人性当中荒唐可笑的成分。
让人想到德国哲学的古老寓言:人的话语是在生存和享乐的原则下产生的,男性角色需要在女性四层裙子的庇护下得以偷生。
整个影片充满了类似的表演和情节。
这种荒诞、夸张的表演和情节让影片具有独特的艺术品格。
为了达到影像上的逼真,展示奥斯卡的视点,片中有多处从膝盖高度拍摄的主观镜头,以此把"成年人"的世界诠释成稀奇古怪闹剧,甚至达到了荒诞的程度。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奥斯卡的主观视角描写他从母亲子宫爬出来的情景,倒视视角、镜头上的鲜血、迎面的60瓦的灯泡和两个男人陌生的脸庞让小奥斯卡想迫不及待的再次回到母亲的子宫,因为他觉得世界是如此的陌生与他所想象的大相径庭,直到母亲说等到他三岁时后送给他一个铁皮鼓时才勾起了他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点欲望。
铁皮鼓 影评
残破中争执的鼓声——《铁皮鼓》影评数学与统计学院2010级张丽平1211410172《铁皮鼓》这部影片忠于原作荒诞、讥讽的基调,讲述了一个心理受创而拒绝长大的孩子,如何用他的鼓声和尖叫声在政治动乱、风气丑陋的世界里抗争、无奈和成长的故事。
导演利用纯熟的拍摄技巧和精致的情节安排,让我们深深的沉浸在对这个特殊时代的反思中。
在杂乱的鼓声中,影片拉开了帷幕,以主人公的视角回忆外祖母与外祖父的相识的经历,荒唐而又可笑。
这将整个影片故事定格在一个夸张、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影片开头,光线由暗逐渐转亮,以一个全景镜头切入,画面中穿着四件裙子的外祖母坐在马铃薯田边,远处是两个警察追赶一个人,接下来给了外祖母一个面部表情的特写,强调了外祖母目睹了追赶的过程,接下来影片利用简单的片段叠加,讲述了外祖父的失踪、外祖母市场叫卖的生活、母亲的情窦初开和奇怪的三人行,最终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主人公小奥斯卡降临人世,一个晚上的雷雨的固定镜头下,一个身影逐渐走远,描写但泽自然坏境的同时也暗示和渲染着一种阴湿寒冷的时代氛围。
丰富了画面语言,赋予影片某种冷讽和幽默色彩。
预示着奥斯卡今后不幸、艰难的生活和经历,在奥斯卡出生前,在母亲的子宫里,奥斯卡就像身处在一个温暖的庇护所一样安静、平和,一双本不应睁开的眼睛仿佛洞察着一切,镜头不断旋转,给人一种离奇、诡异的感觉,这令小奥斯卡超出常人的智慧与异于常人的想法埋下了伏笔,奥斯卡以一个异类的身份来到并生存于这个世界,这注定了他不断发出与世界不和谐的批判和反抗的必然。
当奥斯卡出生时,采用了颠倒、旋转镜头,完全是从奥斯卡的视角观察周围的事物,先是两个六十瓦的电灯泡和一只飞蛾,接下来是自己的两个“父亲”和母亲,同时也暗示着他到来的是一个颠倒、动荡、丑陋的现实世界。
母亲承诺会他三岁的时候会得到一面锡鼓,这是他不重返娘胎的一个原因,也成为了他对抗“成人世界”的武器与工具,《铁皮鼓》的原著就巧妙的运用了符号学,每个人物、每个情节都不仅仅是表意的含义,而是具有代表意义的,父亲、扬叔叔,分别代表纳粹势力和波兰,这与为小奥斯卡恋母仇父情结找到了依据,暗示着奥斯卡所代表和支持的反纳粹派。
格拉斯《铁皮鼓》中小市民人性及伦理异化探析
格拉斯《铁皮鼓》中小市民人性及伦理异化探析《铁皮鼓》是格拉斯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小说通过主人公奥斯卡·马修斯的视角,揭示了小市民的人性及伦理异化问题,对社会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批判。
小说中,奥斯卡·马修斯是一个普通的小市民,他过着平凡无奇的生活,总是被人忽视和嘲笑。
他对自己的存在感到深深的困惑和恐惧,他试图通过叩击铁皮鼓来引起他人的注意和关注,但最终却只能引起更多的嘲笑和嫉妒。
小市民的人性在小说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奥斯卡·马修斯追求名利的心理和对他人的嫉妒之心,使他不断地追逐虚幻的梦想。
他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自己的处境缺乏真实的认知,只顾着追逐权力、地位和金钱。
他不顾一切地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但他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追求是什么,他只是被社会对成功的定义所束缚。
小市民的伦理异化也在小说中得到充分的呈现。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奥斯卡·马修斯突然发现叩击铁皮鼓可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和关注,他开始将这种行为视为一种宗教仪式。
他认为只要坚持这种行为,就能够获得他渴望的成功和幸福。
他却忽视了这种行为的本质和真实性。
他只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欲望和虚荣心,而不顾他人的感受和利益。
他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伦理异化了他自己,也伦理异化了周围的人。
他们不再抱有真诚和善意,而是对别人的叩击铁皮鼓行为充满了怀疑和嫉妒。
通过对小市民的人性及伦理异化问题的探析,格拉斯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弊端,对人性的扭曲和伦理的混乱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他呼吁人们要摆脱虚假的追求和欲望,关注真正的内心需求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找回自己真实的人性和伦理境界。
《铁皮鼓》通过对小市民人性及伦理异化的揭示,向人们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警醒,对个体的思考和发展提出了重要的启示。
这部小说以独特的方式让读者深入思考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的本质,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
《铁皮鼓》中的荒诞现实与成长寓言
《铁皮鼓》中的荒诞现实与成长寓言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是一部充满荒诞色彩的作品,它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以及在这个时代中个体的成长与挣扎。
这部小说不仅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更是一则关于成长的寓言。
故事的主人公奥斯卡,一个拒绝长大的孩子,以他奇特的视角审视着周围的世界。
他的铁皮鼓成为了他对抗世界的武器,也是他表达内心的工具。
这个看似荒诞的设定,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荒诞的现实在小说中随处可见。
首先是社会环境的荒诞。
故事发生在二战前后的德国,社会动荡不安,政治局势混乱。
纳粹的崛起带来了无尽的恐惧和压迫,人们的生活被战争和暴力所笼罩。
这种社会的疯狂和无序,让人感到荒诞不经。
例如,普通民众在纳粹的洗脑下,盲目地追随和服从,失去了理性和自我判断的能力。
他们参与到战争的狂热中,却不知道自己在为怎样的罪恶推波助澜。
其次,人物的行为和命运也充满了荒诞性。
奥斯卡的母亲阿格内斯在两个男人之间徘徊,最终因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而早早离世。
他的父亲马策拉特则是一个自私、懦弱的人,在纳粹的影响下逐渐迷失自我。
而奥斯卡自己,选择以不长大的方式来逃避现实的残酷,这种极端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荒诞的反抗。
然而,在这荒诞的现实背后,我们也能看到作者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对成长的探索。
奥斯卡的成长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他在这个荒诞的世界中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磨难。
奥斯卡的拒绝长大,其实是他对成人世界的恐惧和厌恶的一种表现。
他看到了成人世界的虚伪、自私和残酷,不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员。
但随着故事的发展,他逐渐意识到,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勇敢地面对,才能真正成长。
铁皮鼓不仅是奥斯卡的玩具,更是他内心世界的象征。
当他敲响铁皮鼓时,那强烈的鼓声仿佛是他内心的呐喊。
通过铁皮鼓,他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不满和反抗。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铁皮鼓的声音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愤怒和反抗,逐渐变得更加深沉和复杂。
这也象征着奥斯卡内心的成长和转变。
在成长的过程中,奥斯卡不断地与周围的人发生冲突和碰撞。
铁皮鼓
成长,在反思后继续—电影《铁皮鼓》评析小说《铁皮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瑞典文学院曾给过它这样的评价:“它通过荒诞、乱伦的故事,揭示了德国人民所深受的二战之苦。
”而在由该部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铁皮鼓》里,导演广泛地运用符号学,结合纯熟的拍摄技法及巧妙的情节安排,让我们深深地沉浸在对这个特殊时代的反思及关怀之中。
一、故事梗概本片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奥斯卡的“孩子”。
在本片刚开始的时候,一个叫约瑟夫年轻人为了逃避追捕而钻进未婚的奥斯卡外祖母安娜的大裙子下。
也因此,约瑟夫成为了奥斯卡的外祖父。
奥斯卡的母亲阿格内斯·马策拉特和表弟杨·布朗斯基深深相爱,可碍于近亲而不能结婚。
最后还是嫁给了一个德国人。
不久之后,奥斯卡出生了,但谁是他真正的父亲也许只有母亲阿格内斯知道。
奥斯卡三岁生日那天,母亲送了一个"铁皮鼓"作礼物,他高兴的整天挂着它。
不巧的是,当他发现了布朗斯基舅舅和妈妈的私情,他觉得成人的世界里充满着邪恶和虚伪,他决定不再长大。
他从楼上跳了下来,制造了意外摔倒的假象,至此停留在三岁的高度。
从此以后,每当有不满的情绪,奥斯卡就敲击他的小铁皮鼓以示抗议,或者大声尖叫时,把周围的玻璃震碎来维护他自己的权益。
而鼓和尖叫也成了他反抗这个世界的工具。
希特勒上台后,奥斯卡的“父亲”加入了纳粹党。
但母亲竟发现自己怀孕了,于是开始没完没了地吃起了鱼,企图流掉孩子。
结果却由于由于吃鱼过量而死去。
母亲死后不久,舅舅也被纳粹杀害了。
一个女仆玛利亚被带回来。
奥斯卡和“父亲”都占有了她的身体,玛利亚也生了一个孩子。
奥斯卡认为孩子是他的,但玛利亚成为了自己的"母亲",孩子成为了自己的"弟弟"。
1945年,苏军攻占了但泽,父亲被杀,他埋葬了父亲,也埋了伴随他20年的鼓。
他的“孩子”不小心用石头砸了他脑袋,这时候发现,奥斯卡恢复了生长……二、影片中的人物象征一部优秀的影片,必然透露着导演对一个时代的精神思考和人暑期读书笔记&影视剧点评精选读书笔记影视剧点评书评舞台艺术点评读后感文关怀。
《铁皮鼓》影评
荒诞背后的人性论《铁皮鼓》中荒诞的意象和现实的世界表现的罪恶、沦落与反抗《铁皮鼓》通过一个身材永远保持三岁样子的奥斯卡之口讲述了他自己从拒绝长大、用尖叫和鼓声向成人世界表达抗议,到逐渐认同纳粹的鼓动宣传,最后回归理性世界并恢复生长的个人成长故事。
影片通过对奥斯卡的成长经历和心理变化及其亲人、邻居在战争来临之际或骚动或兴奋或惶恐的刻画,向观众展示了一个狂妄、自私、充满欲望的毁灭他人而又自我毁灭的人性。
这一系列过程都是通过荒诞的意象在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表现了人性丑恶的一面以及以奥斯卡为代表的反抗和沦落。
本片导演施隆多夫是“新德国电影”运动第二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之一,《铁皮鼓》自1979 、1980年相继荣获嘎纳电影节大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以来,各国的影视批评家都竞相分析、解读这部风格现代而又闪耀着夺目思想光芒的影片。
虽然他们的解读方式、阐述视角各不相同,但关于本片的基本命题则达成共识。
即此片是一部具有强烈反思色彩的政治影片。
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前提来探讨这部影片怎样通过荒诞意象和现实世界来阐述对人性丑恶一面的逃避与反抗、沦落与和回归。
荒诞的意象与真实的世界奥斯卡这个怪诞形象就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有不少研究者指出,他是具有时代性意义与现代特征的流浪儿○1:他一出生就想重返娘胎,无奈脐带被剪断,又没有经得起铁皮鼓的诱惑;为了躲避现实的丑恶,他自残以保持三岁的体型;为了躲开纷扰,他时常钻进外祖母的裙子下或衣柜里;为了远离人世,假冒杀人犯住进了疗养院。
与传统的流浪儿相比,在他那三岁身材与三倍聪明的统一体里,注定了他所进行的是精神的逃亡与流浪,从一开始就具有怀疑的精神、批判的态度和穷根究底的性格。
因此有评论认为:“奥斯卡表面上拒绝成人世界,其实他真正拒绝的是外部现实世界对他独立的、清醒的认知方式的侵蚀。
”○2意象贯穿在《铁皮鼓》里,除了人物形象,它还体现在其它典型意象里:鼓——鼓声——呐喊声;裙——逃避——庇护所。
电影《铁皮鼓》浅析
电影《铁皮鼓》浅析内容提要:《铁皮鼓》是一部二战反思题材的电影,影片风格具有强烈的超现实主义风格,本文将从影片主题、人物关系和多处运用的隐喻象征方面分析,讨论影片所要表达的观点。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锡鼓、反抗沃尔克·施隆多夫是新德国电影的四大导演之一。
二战后,德国电影经历了从低迷到七十年代的的高潮的一段路程,而《铁皮鼓》正是沃尔克·施隆多夫在新德国电影的高峰期创作的一部佳作。
二战后的德国百费待兴,战争带给人们的巨大创伤让人们加深了对这段历史的深入思考。
在这段历史中,人性的扭曲和变形在各类的文艺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这些文艺作品站在各自的视角上揭露纳粹的暴行,比较显著的方式是采用不同形式的夸张手段丑化和鞭笞纳粹。
而本文所讲到的影片《铁皮鼓》就是这样一部反思二战的电影。
影片故事时间跨度近半个世纪,情节叙述荒诞怪异,内容离奇,人物关系复杂暧昧,使得影片极具讽刺意味,而且其中的隐喻与象征也颇具玩味。
影片开头,导演强调了一个地名——卡舒贝中部,也就是在这个地方,奥斯卡的外祖母救了外祖父。
这个背景的交待似乎与要讲的奥斯卡的故事关系不大,但也正是这个地方的归属问题造成了奥斯卡生活的世界被战争洗劫,他的生活中一切的混乱也是由这个地方的特殊性所引起的。
卡舒贝是但泽的一个地区,历史上但泽城一直是波兰和德国争夺的一个城市,因而在此形成长达几百年的拉锯式占领。
奥斯卡的家庭中,父亲阿尔弗雷德·马策拉特(此处暂且称为父亲)是德国人,而与母亲有染的表叔扬·布朗斯基是卡舒贝人,父亲与表叔之间模糊混乱的关系也正是这个地区归属问题的缩影。
奥斯卡拥有超乎寻常的成熟心智,3岁时亲眼目睹扬·布朗斯基与母亲调情,成人间的虚伪与混乱让他选择停止长大,做一个冷眼旁观成人世界的小孩。
当阿尔弗雷德想抢走奥斯卡的鼓时,他又发现了他的一项特长——能够震碎玻璃的声音,他的锡鼓和声音也成为了他反抗成人世界的有力武器。
格拉斯《铁皮鼓》中小市民人性及伦理异化探析
格拉斯《铁皮鼓》中小市民人性及伦理异化探析《铁皮鼓》是德国作家格拉斯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二战时期德国小市民奥斯卡的成长历程。
小说通过对奥斯卡的人性及伦理异化进行探索,深刻地揭示了战争时期小市民的挣扎与迷茫。
在小说中,奥斯卡展现出了小市民的人性和伦理异化,通过奥斯卡的命运,格拉斯对小市民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小市民的人性异化体现在奥斯卡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和对外界事物的认知。
奥斯卡从小就拥有一只铁皮鼓,他通过敲击铁皮鼓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在战争的阴影下,奥斯卡对暴力和战争有着敏感的认知。
他眼睁睁地目睹了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屠杀,对这一切感到十分痛苦和愤怒。
奥斯卡的铁皮鼓成为了他对战争的抗议和对人类罪恶的声音,体现了他对战争的敏感和对人性的异化。
小市民的伦理异化表现在奥斯卡对自己和家庭的态度以及在战争中的选择。
在小说中,奥斯卡对自己的情感变化和对家庭的态度随着战争的发展而发生了变化。
面对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奥斯卡逐渐产生了对家庭和自己的思考,他以自己的方式试图挽救家庭的命运,但最终还是无法摆脱伦理的异化。
奥斯卡的选择和行为,体现了小市民在战争中面临的伦理困境和人性异化。
小市民在战争中的生存状态和人性异化也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奥斯卡在战争中经历了种种不幸和磨难,他的人性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逐渐意识到生活的无常和人性的脆弱。
战争让小市民沦为了众多无奈的牺牲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人性和伦理逐渐发生异化,对生存与生活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格拉斯在《铁皮鼓》中深刻地揭示了战争时期小市民的人性和伦理异化的状态。
小市民在战争中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困境和伦理挑战,他们的人性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变化,面对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异化,小市民们陷入了绝望和迷茫之中。
格拉斯通过《铁皮鼓》对小市民的人性和伦理异化进行了深刻的探索,揭示了战争对人性和伦理的巨大冲击和影响。
《铁皮鼓》荒诞中的历史悲情
《铁⽪⿎》荒诞中的历史悲情dean 发布于: 2011-08-11 21:20长篇⼩说《铁⽪⿎The Tin Drum》国内版书封德国著名作家京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出版于1959年的长篇⼩说《铁⽪⿎The Tin Drum》是⼆⼗世纪⼈类⽂学史上影响⼴泛的伟⼤作品。
这部全世界发⾏,售出数百万本,被译成⼆⼗多种⽂字并荣获诺贝尔⽂学奖的⼩说,篇幅宏⼤(共分四⼗六章)。
格拉斯以“⼀个超级利已主义者”,⼀个⼆⼗世纪政治、历史、⽂化语境中的“丑怪⼈物”①奥斯卡充满荒诞离奇的⾃述,展现了发⽣在德国、波兰边境城镇——但泽(格但斯特)的种种事件。
在格拉斯的笔下,奥斯卡的⾏为、思想、所见所闻揭露着⼈类⽂明光鲜外壳下的种种丑⾏,影射着⼈类社会政治、历史⽂化、家族传统和情感联系间鲜为⼈知的另⼀种真实。
格拉斯综合⾃然主义、表现主义、神秘主义和⿊⾊荒诞的讽刺艺术于⼀体,以精湛⾼超的叙事表现和犀利眼光,洞穿了围裹在国家、历史、宗教、家庭与爱情之上的华丽外饰,将⼆⼗世纪雍塞着纳粹狂热、战争,⼤屠杀的历史背景和(德国、欧洲)资产阶级⿇⽊、堕落的精神现实与⽣存状况完整地呈现了出来。
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Volker Schlöndorff“新德国电影”的主将沃尔克·施隆多夫Volker Schlöndorff完成于1979年的电影《铁⽪⿎/锡⿎/拒绝长⼤的男孩》,是⼩说问世⼆⼗年后,⾸次成功的改编。
沃尔克·施隆多夫征得格拉斯的同意,对《铁⽪⿎》施⾏了全⾯电影化的重铸。
在短短两个多⼩时的时间⾥,电影特有的叙述表现效⼒,传递出“神似”的韵致。
奥斯卡的童声旁⽩和充满惊悸的眼睛,在单调、枯燥的⿎声⾥,展现也层出不穷的暴⼒事件和⽣、死景观。
⿊⾊荒诞被掺和进“带有情节剧情调的历程”,②弥漫出整体的“伤感⽓氛”。
在施隆多夫的影像叙述中,奥斯卡不仅是⼆⼗世纪⼈类政治、⽂化的怪物。
格拉斯《铁皮鼓》中小市民人性及伦理异化探析
格拉斯《铁皮鼓》中小市民人性及伦理异化探析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格拉斯的作品《铁皮鼓》是一部深度描绘纳粹德国时期历史的小说。
小说主人公奥斯卡·马特塞特具有一种独特的能力,可以通过敲打铁皮鼓来制造出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声音和氛围,同时也能够驱散痛苦和压抑。
在小说中,格拉斯描绘了奥斯卡自幼的成长过程,通过对于小市民生活的刻画,他拓展了维持保守观念、道德和社会压力下的小人物的生命史,以表达出对于人性的强烈关注以及对于社会的批判。
小说中的小市民形象群体强烈的表现出了人性的异化和伦理的腐败。
首先,小市民们因为对于自身社会地位的不满,以及生活中的困难而产生了一种怨恨和恶性的心态。
例如,遭遇严峻经济情况的广告商同事鲁迪·库茨,他的痛苦仅仅来自于他无法承担自己的生活费用,这种焦虑让他不断找机会抱怨和挑剔,同时也让他做出了违法乱纪的事情。
鲁迪因为贪图商业利益,违反道德规范,私自在年轻女孩输送过女性用品,这使得他在小镇上的名声一落千丈。
正视这样的现实缺陷和评价的标准,这些小市民们本身的贫困也曾经是他们追求利润和恶意市场竞争的迫切原因。
他们会忘记道德的意义,而变得冷血、无耻、自私和残酷,这使得格拉斯刻画出来的小市民形象群体表现出了极度的人性异化。
另外,在小说中,格拉斯也描绘了小市民的生活状态:靠生计维持和遵守规矩。
许多小市民都打着条例和规定的旗帜,它们扮演着一种锻炼人们义务感和责任感的重要角色。
例如,小镇民众超级市场的拥有者,在细小的轮廓掌控着超市提供的商品,以及那些购买途径和时间安排。
他们对于客户的态度是敷衍和冷漠的,哪怕这些客户都是他们周遭的邻居,这就使得一些小市民对于他们的行为产生了疑问和争议。
然而客户和卖家都接受了这种行为方式,因为公平和信任就是他们所谓的“可接受标准”。
虽然这种行为并没有严重的伦理倾向,但原则上形成了一个被压抑的社会环境,人类的基本愿望受到了侮辱,人性和伦理上的扭曲得到了凸显。
最后,小说中的人物常常表现出一种非人性渐行渐远的趋势。
铁皮鼓读后感
铁皮鼓读后感《铁皮鼓》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作家恩斯特·荷姆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小说以充满讽刺和幽默的笔触,描绘了20世纪初期德国社会的种种荒诞和矛盾,展现了主人公奥斯卡的成长历程和对社会的批判。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触动,对人性、社会和历史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首先,小说中对人性的描写让我深有感触。
奥斯卡这个主人公虽然患有智障,但他对世界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态度却让人深思。
他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他的天真和直率让人感到温暖。
然而,他所处的社会却对他充满了歧视和排斥,这让我对人性的复杂和矛盾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也都有着各自的缺点和优点,他们的行为和选择都反映了人性的多面性,这让我对人性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其次,小说中对社会的批判让我深感震撼。
作者通过奥斯卡的视角,对当时的德国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小说中描绘的战争、贫困、种族歧视等社会问题,都让人深感不安。
作者通过小说中的讽刺和幽默,让人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同时,也让我对社会的种种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对社会的不公和不平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
最后,小说中对历史的反思让我感到深深的震撼。
小说以20世纪初期德国为背景,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作者通过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塑造,让人对当时的历史有了更为真实和深刻的认识。
同时,也让我对历史的发展和演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对历史的教训和反思也更加深刻。
总之,《铁皮鼓》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深刻思考的作品,作者通过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塑造,让人对人性、社会和历史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触动,对人性、社会和历史都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部小说,从中得到启发和反思。
格拉斯《铁皮鼓》中小市民人性及伦理异化探析
格拉斯《铁皮鼓》中小市民人性及伦理异化探析【摘要】《铁皮鼓》是格拉斯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小市民在纳粹统治下的人性悲剧和伦理异化。
小市民因为对现实的胆怯和无能,导致道德沦丧和自私自利的行为。
伦理异化在他们中渗透蔓延,使他们对权力追逐并妥协,最终被压迫和剥夺。
在这个过程中,小市民的人性遭受重创,伦理观念也受到严重的挑战。
小市民在面对困境时的种种行为,揭示了他们的人性悲剧和伦理异化的危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思考。
格拉斯通过这部作品警示我们警惕权力的腐化和伦理的失范,引发了我们对于人性和道德的深刻反思。
【关键词】格拉斯《铁皮鼓》,小市民,人性,伦理异化,悲剧,现实,懦弱,无能,道德沦丧,自私自利,权力,压迫,剥夺,危机。
1. 引言1.1 介绍格拉斯《铁皮鼓》《铁皮鼓》是德国作家格ünter Gra的代表作品之一,该小说以小说家视角讲述了一个名叫奥斯卡·玛特洛兹的小市民的故事。
奥斯卡天生畸形,打碎的玻璃鼓成为他的标志,同时也象征着他与世界的隔阂。
小说通过奥斯卡的视角展现了二战前后德国小市民的生存状态和思想变化,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
格拉斯通过描绘奥斯卡的身世、家庭和成长经历,展现了小市民在现实世界中的悲剧命运。
奥斯卡虽然有着与众不同的外貌,但却无法改变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家庭环境,他渴望融入正常人群,却又身不由己地被排斥和孤立。
《铁皮鼓》深刻揭示了小市民在大时代背景下的无力和无奈,以及他们在伦理、道德上的困境和挣扎。
通过《铁皮鼓》,格拉斯将小市民的境遇转化为一种对人性的深刻探索,呈现了一幅残酷鲜明的小市民画卷。
这部小说不仅是对小市民人性的深刻剖析,更是对伦理异化的深刻反思和探讨。
1.2 小市民人性的悲剧格拉斯的《铁皮鼓》描绘了二战期间小镇小市民的生存状态,反映了他们平凡生活中的悲剧。
小市民人性的悲剧在小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小市民在面对残酷的现实时表现出懦弱与无能。
他们缺乏勇气和决心,只能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皮鼓影评:荒诞背后的人性论《铁皮鼓》中荒诞的意象和现实的世界表现的罪恶、沦落与反抗【摘要】《铁皮鼓》是优秀的反战影片及反纳粹影片中出类拔萃而独特的存在,导演施隆多夫通过这部电影所创造的幻觉与现实的对比、交错和融合,制造了生动而强烈的观影体验。
《铁皮鼓》中构建了一个庞大而纷繁的象征体系,诸多人物及事物均有不同的意指,引发了人们对罪恶、沦落与反抗的认识,以及对人性的剖析。
【关键词】铁皮鼓、荒诞、现实、反抗、沦落、回归、人性《铁皮鼓》通过一个身材永远保持三岁样子的奥斯卡之口讲述了他自己从拒绝长大、用尖叫和鼓声向成人世界表达抗议,到逐渐认同纳粹的鼓动宣传,最后回归理性世界并恢复生长的个人成长故事。
影片通过对奥斯卡的成长经历和心理变化及其亲人、邻居在战争来临之际或骚动或兴奋或惶恐的刻画,向观众展示了一个狂妄、自私、充满欲望的毁灭他人而又自我毁灭的人性。
这一系列过程都是通过荒诞的意象在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表现了人性丑恶的一面以及以奥斯卡为代表的反抗和沦落。
本片导演施隆多夫是“新德国电影”运动第二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之一,《铁皮鼓》自1979 、1980年相继荣获嘎纳电影节大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以来,各国的影视批评家都竞相分析、解读这部风格现代而又闪耀着夺目思想光芒的影片。
虽然他们的解读方式、阐述视角各不相同,但关于本片的基本命题则达成共识。
即此片是一部具有强烈反思色彩的政治影片。
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前提来探讨这部影片怎样通过荒诞意象和现实世界来阐述对人性丑恶一面的逃避与反抗、沦落与和回归。
荒诞的意象与真实的世界奥斯卡这个怪诞形象就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有不少研究者指出,他是具有时代性意义与现代特征的流浪儿:他一出生就想重返娘胎,无奈脐带被剪断,又没有经得起铁皮鼓的诱惑;为了躲避现实的丑恶,他自残以保持三岁的体型;为了躲开纷扰,他时常钻进外祖母的裙子下或衣柜里;为了远离人世,假冒杀人犯住进了疗养院。
与传统的流浪儿相比,在他那三岁身材与三倍聪明的统一体里,注定了他所进行的是精神的逃亡与流浪,从一开始就具有怀疑的精神、批判的态度和穷根究底的性格。
因此有评论认为:“奥斯卡表面上拒绝成人世界,其实他真正拒绝的是外部现实世界对他独立的、清醒的认知方式的侵蚀。
”意象贯穿在《铁皮鼓》里,除了人物形象,它还体现在其它典型意象里:鼓——鼓声——呐喊声;裙——逃避——庇护所。
电影以《铁皮鼓》命名,在于铁皮鼓之于奥斯卡具有无限的意义与多重的象征:铁皮鼓是对逝去日子的回忆,奥斯卡敲起鼓,那些陈年往事就历历在目。
铁皮鼓代表着正义与良知,而奥斯卡就是正义与良知的发言人。
在情节的设置中,铁皮鼓的含义被巧妙的隐藏在了它的每次出场中。
奥斯卡是因为想得到这只鼓而离开母亲的身体——“恰恰是锡鼓阻止了我重回母胎的强烈愿望(奥斯卡语)”。
鼓也是奥斯卡表达自我的一种工具,他通过鼓声与呐喊声来取代通常的言语交流,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他的鼓声与呐喊声具有反抗作用,以维护自身的利益不受侵犯。
后来,敲鼓还成为奥斯卡艺术生涯的象征,他上台表演敲鼓与喊碎玻璃,这些使他成为一名“小丑”。
还有研究者指出,鼓声也是乱世急鼓,是一种乱世警钟,提醒人们对历史和现实3○2○1○的警醒。
鼓声试图让人们在这糜烂的社会中清醒。
裙子在影片开始就出现在荧屏,它对电影的主题意蕴起着重要的象征作用。
外祖母四条肥大的裙子成了逃亡路途中外祖父的庇护所,也成了孕育奥斯卡妈妈生命的起源之地。
奥斯卡感到害怕或无助时也喜欢钻到裙子下、衣柜里。
奥斯卡妈妈作为这种逃亡与庇护下的产物,在厌倦了人世的情欲之后,以食欲来填补情欲褪去后的空虚并最终获得解脱。
奥斯卡的一生也在不断逃避、反抗,寻找生之庇护所。
祖孙三代都在外祖母安娜·布朗斯基那肥大的裙子里寻找到宁静与安全的栖息之所、庇护之地。
因为裙子的下部是人类与自然的衔接之处,是生命孕育与死亡的交接之地,它既是人类母亲的象征,又是大地母亲的象征。
它还象征着个体的诞生与零落,“好似创世的第一天,也像世界末日”,是生命循环不息的象征。
荒诞的意象和现实的世界——从逃避到反抗奥斯卡从刚出生就开始逃避这个世界的丑恶。
奥斯卡刚出娘胎就看到了一个倒着的世界,如果不是铁皮鼓的诱惑或许他就要钻回娘胎。
处于三角关系上的父母与舅舅让奥斯卡失去了庇护,他从一出生就意识到这一点。
因此他寻找道具铁皮鼓作为他防身的武器,同时也是他的精神寄托。
三岁的时候,他有了一只红白相间的铁皮鼓,他总是不停地敲着,来显示他的声音,似乎要让人性中正义与良知苏醒。
可是成人世界并不关注于他的表达,他们依旧过着荒淫奢靡的生活。
小奥斯卡在桌底下看到舅舅对母亲的猥亵,桌下的世界是这么赤裸而丑恶,然而桌面上,他们还是道貌岸然。
面对人性表现出来的丑恶,奥斯卡试图躲进外祖母的四条裙子,以此躲避这个荒诞的世界,但遭到了外祖母的拒绝。
在无可逃避下,他忧虑重重地决定“想到大人和我的将来,我决定停止”。
于是他故意从陡直的楼梯上摔下,停止了身体的生长,变成了一个长不高的侏儒。
5 ○4○这样一个举动,无疑是有着惊人勇气的,表示了对成人罪恶的世界的反抗。
可是身体的生长是停止了,但是成人世界却不会停止,奥斯卡还是不得不看到这个世界走向毁灭,甚至自己也会在现实中迷失。
为了维护他自己,他还有一个反抗的手段——嘶喊。
他的喊声能震碎玻璃,从把“值钱的东西变成碎片”中,他获得快感。
他震碎的又何止是值钱的东西,还有那个时代的次序和所谓的道德,一切罪恶的产物。
他弄碎了老师的眼镜,反抗学校对人思想的奴化和禁锢;他弄碎了医生的标本瓶,使婴儿标本获得“自由”,挣脱医院对人身体的监控;他爬上钟楼,弄碎了周围建筑的玻璃窗,引起了城市的封锁。
他要向虚伪的道德,向丑恶的人性,向无耻的奴役挑战。
在一个巨大的纳粹集会中,奥斯卡躲在了演讲台的底下,用自己的节奏影响了纳粹的交响乐队,最后引导着他们奏起了欢快的交响曲《蓝色多瑙河》。
致使全场的集会者乱成了一团,民众与纳粹党手拉手跳起了华尔兹。
一个大场面的集会,成了一个巨大的露天舞会,此时的铁皮鼓代表的正义压倒了邪恶。
铁皮鼓和尖锐的嘶喊——奥斯卡相信这两个武器是上帝赐予他对抗世界的力量,上帝和他同在。
但上帝却抛弃了他,在教堂中,他把鼓放在圣子像的胸前,希望圣子敲起鼓来,向这个世界宣战。
但是,圣子只是默默不语,他失望了,狠抽圣子耳光,也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母亲这时候因为怀上了阿夫来德的孩子,而对生命厌倦,她开始狂吃鱼,因为阿夫来德曾经逼她吞下她所厌恶的鳗鱼。
出于一种奇怪的反叛,她把顺从放大到极致,毁灭自己的同时毁灭了阿夫来德的孩子,而懦弱的波兰表哥只会劝她屈服。
所以她以这种极端的方式进行反抗,不但是对她的丈夫也是对令她绝望的世界和人性。
这里鱼成为诅咒和黑暗的象征。
奥斯卡作为正义与良知的代言人在看到邪恶的世界,感受丑恶的人性时,他首先选择的是逃避,因为荒淫奢靡的生活让他感到恐惧与厌恶。
他尽其所能的逃避,但残酷的现实不断地闯进他的视线,撞击他的心灵。
当发现无处躲避时,他选择了反抗,不惜为这种反抗付出惨痛的代价——停止生长。
他拿起铁皮鼓和他的嗓子作为反抗的工具,他试图对这个世界的一切不合理的事情进行抗争,但他的抗争只能引起一阵小的波澜却引起不了任何变化。
他是孤军奋战没有帮手,甚至连上帝都不眷顾他,当他对这一切都力不从心时,诱惑又不断地冲击他的良知,使他慢慢地动摇。
荒诞的意象和现实的世界——从迷失到回归母亲死了,奥斯卡烧了自己的鼓,这是他第一次毁灭自己的鼓,这一次代表的是他的屈服,他把他的正义与良知也慢慢掩盖起来。
奥斯卡真正意义上的迷失是从他占有初恋情人——女仆玛利亚的身体开始。
他与父亲同时与玛利亚发生肉体关系,感受着这个社会的糜烂与欲望。
波兰父亲也就是他的舅舅在和德国纳粹的开火中死了,另一个父亲却成为了纳粹的忠实拥护者。
他抢走了奥斯卡的情人和他的孩子,使他们成为他的“后妈”和“弟弟”。
他感到愤怒却无能为力,同时他已在人性的丑陋中沉沦。
面对同样的畸形人贝拉的劝说,奥斯卡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顺理成章地成为纳粹营前的一名戏子,开始用本来是反抗世界的鼓声和嘶喊声为德国纳粹表演,最终臣服在威权的脚下。
这些本是有良知的奥斯卡不屑于做的事情,但由于长期受到这个社会的熏染,奥斯卡却欣然同意。
或许他的这个行为也是对父亲“抢夺”爱人的一种反抗,因为这份工作使他离开了那个在他看来荒谬的家庭。
在为纳粹表演期间,奥斯卡又结识了同样为侏儒的戈莉拉,并与她发生了肉体上的关系。
此时的奥斯卡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肮脏的社会,他的铁皮鼓,他的嘶喊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他出卖了他的灵魂埋没了他的良知,成为社会中麻木人群中的一员,贪图享乐。
面对玛利亚和戈莉拉,奥斯卡最终无法抵挡男欢女爱;面对国家的动荡、亲人的离去,奥斯卡最终在现实面前低头了。
奥斯卡迷失了,他找不到他原来的自己,丧失了他原有的道德。
如果奥斯卡沿着这一条道路走下去,他的生命无疑是毫无意义的。
他已经成为普通愚昧人群中的一员,不再是那个拥有正义、良知超凡意识的“天使”。
但是,联军登陆罗曼底的炮声,震碎了他这种行尸走肉的生活,他回到了自己的家,并为自己的儿子带来了一只崭新的铁皮鼓,他希望和儿子一起反抗这个荒谬的世界。
不知是为了儿子还是为了自己或是为了其他,他决定找回自己。
不久,苏军占领了但泽,奥斯卡借苏军的手杀死了自己名义上的父亲阿夫来德。
在“父亲”阿夫来德的下葬仪式上,奥斯卡做了一个决定,他把他的鼓再一次销毁,使它与父亲一起埋葬。
这一次的埋葬表达了他重生的愿望。
奥斯卡拒绝自己的身体正常长大却没法拒绝自己的心灵的“正常”长大。
或许此时的奥斯卡渐渐发觉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爱与恨,对与错,美丽与丑陋。
或许已经有一种叫做理解与宽容的情愫正在奥斯卡的心底蔓延泛滥。
奥斯卡回归到那个拥有正义与良知的自己,甚至他的精神境界也得到了升华。
他的儿子用石头击中了他的后脑勺,他开始长大了。
他说“我是一个孤儿了,我要长大”,这其中的含义耐人寻味,就如同摆脱了德国的控制的但泽也需要斩断它的奴性和依附性,但摆脱了地主的奴役、获得了自由的农奴的同时又陷入了对自我认定的困惑。
所以对这个社会、对自己他要重新思考。
奥斯卡长期浸泡在这个罪恶的社会,最终在面临种种诱惑中迷失。
他掩盖自己的心,麻木地过着所谓的幸福生活。
但最终他认清了现实,找回了自己找回了正义与良知。
奥斯卡经历了自我的迷失与回归,他感受了人性丑陋的一面但又找6○回了原有的道德。
荒诞的意象和现实的世界背后的人性电影《铁皮鼓》中成人世界的罪恶充斥着屏幕,通过意象表现出奥斯卡的挣扎,同时出现对人性的反思。
奥斯卡所经历的逃避、反抗、迷失与回归正是对人性的认识。
《铁皮鼓》中既有对人性的探讨,又有对人性重大命题的揭示,我们从中看到了成长、死亡、弑父、政治、性、爱情等主题的演绎和再现,这些元素让影片的内涵非常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