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诣远《微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5.4第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黎诣远《微观经济学》(第3版)
第5篇不确定性决策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思考题
1.我国唐诗有“梦断美入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其中的“信息”与信息论中的“信息”有何区别?
答:该诗句选自唐代诗人李中所著的《暮春怀古人》一诗,“信息”一词在该诗中指的是“音信”、“消息”的意思。而在信息论中讨论的信息指的是用来消除事物不确定性的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形式。一般认为:信息是反映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和变化并可以传递的知识。
因此,该诗中的“信息”,属于信息论中的信息范畴,但是信息论中研究的信息远比该诗中所指的含义宽泛。
2.对策论说明“你有决策,我有对策”,但人们经常批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什么?
答:对策论是研究理性的决策主体之间发生冲突时的决策及其均衡问题,也就是研究理性的决策者之间冲突和合作的理论。对策论中的个人决策与传统微观经济学中的个人决策相比,都是在给定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或收益最大化,但其约束条件却不尽相同。在传统微观经济学中,假设信息是完全的,最优决策是唯一的。而在对策论中,信息往往是不完全、不对称、不确定的,个人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自己的选择,而且依赖于他人的选择,因此,决策并不是确定的,更不是唯一的。
“你有决策,我有对策”,这里的你、我是指市场竞争中彼此平等的经济主体,大家都追求利益最大化,因而你有决策我就有对策,这是天经地义的。人们经常批评的“上有决策,下有对策”,是指各级政府之间的上下关系。政府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下级理应服从上级,如果只顾自身利益,对上级的决策搞什么对策,则是完全错误的。
3.囚徒困境表明,个体理性未必导致集体理性。你怎么看斯密的“经济人”假说?
答: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论证,尽管在市场经济中每个参与者从事经济活动的出发点是自利的,但只要竞争是充分的,就会形成一种自然秩序,它就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使竞争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囚徒困境中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源于这一对策不能满足“经济人”假说中那只“看不见的手”的一系列苛刻条件。
亚当·斯密阐明了“经济人”的假说。经济人是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为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这样人们做出经济决策的出发点,就是私人利益,每个人都寻求个人利益极大化,而不会做出于己无利的事。是西方经济学在进行经济分析时的一个基本假设,也称为理性人。经济人假设包括
以下内容:①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惟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例如,消费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满足;生产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利润;生产要素所有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报酬。这就是说,经济人主观上既不考虑社会利益,也不考虑自身非经济的利益。②个人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性的,不存在经验型和随机型的决策。因此,经济人又被称为理性人。③经济人拥有充分的经济信息,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其所有经济活动的条件与后果。因此,经济中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获取信息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经济人的利己主义假设并不等于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自私自利”,即该假设并不意味着这些市场活动个体只会关心自己的钱袋子,相反,他们会在孜孜以求地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的过程中,自然地、必然地为社会提供最优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客观地实现一定的社会利益。
当然,经济人的自利行为自动达到利他的结果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市场必须是完美的:经济人是完全理性的,信息可以无代价地获得,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对称的,未来具有确定性,不存在外部性。显然,在现实生活中,完美市场的条件是很难得到满足的,原因在于经济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市场是不确定的,不少行为的私人成本并不等于社会成本。当市场不完全时,经济人追求自利的动机就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是经济活动的动力和市场效率的源泉,另一方面又会诱发损人利己的行为,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假冒伪劣等。当有限理性的经济人怀有机会主义的动机时,失信行为的存在就意味着,失灵的市场无法使得经济人的自利行为自动导致利他的结果,个人的最优选择不可能导致社会利益最大化,囚犯的两难困境便是这一博弈的极端例子。
其实,斯密在当时就已经发现道德风险与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因此,他强调市场经济是一定要讲道德的经济,并出版了一本影响深远的著作——《道德情操论》。斯密所倡导的市场经济道德观与我国古人所推崇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观是一致的,那就是市场经济应排除那种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择手段地侵犯他人权利的损人利己行为。只有市场竞争具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基础,才可能进入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权的市场经济。
4.家电行业的“价格战”此起彼伏,导致两败俱伤,为什么不能根据动态对策论展开合作?
答:当存在超额利润时,“价格战”能够降低价格水平,有利于消费者。但在价格降到平均成本水平时,继续进行“价格战”,就会导致两败俱伤,最终也不利于消费者。当前我国的家电价格已经处于微利水平,之所以屡战屡伤,屡伤屡战,难以形成合作均衡,根本原因在于,在机会主义利益驱动下,不能达成具有硬约束力的协议。
合作均衡缺乏稳定性,最典型的是卡特尔。卡特尔组织是指厂商串谋到一起,试图确定使整个行业的利润实现最大化的价格和产量的合作或者串谋。一般卡特尔成功的条件主要有这两个:①一个稳定的卡特尔组织必须要在其成员对价格和生产水平达成协定并遵守该协定的基础上形成;②垄断势力的潜在可能。首先,从卡特尔成功的第一个条件看,由于不同的成员有不同的成本,有不同的市场需求,甚至有不同的目标,因而他们可能想要不同的价格水平。或者各成员可能受到通过略微降价即夺取比分配给它的更大的市场份额来欺骗其他厂商的诱惑,从而造成卡特尔组织的解体。只有长期回到竞争价格的威胁才能阻止这种欺骗,如果卡特尔的利润足够大,这种威胁是有效的。其次,从卡特尔成功的第二个条件看,即使一个卡特尔能够解决组织上的问题,但如果它面临的是一条具有高度弹性的需求曲线,它就只有很小的提价的余地,因而组成卡特尔的利益就是很小的。在现实中,由于上面的原因,卡特尔组织具有不稳定性,卡特尔组织只能在一种短期利益的结合下形成,当这种共同利益不存在时,卡特尔组织就会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