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部编教材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合集下载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37张PPT)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37张PPT)

项羽大破
秦军后,听说
刘邦已先入关 (
BC
(有约“先入 20
咸阳者为
6
王”),非常 年
——BC
恼火,项羽怒,
欲杀刘邦,设
鸿门宴,刘邦 20
逃后养精蓄锐,
2 年
)
反攻项羽,最
后项羽被打败,
乌江自刎而亡。
鸿门宴
楚河汉界
鸿沟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垓下之战
乌江 自刎
时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人物:“西楚霸王”项羽
公元前202年2月28,刘邦即位,定都长 安,史称西汉。刘邦公元前195去世,庙号 太祖,谥号高皇帝。
汉代新乡原阳四丞相
▪陈平——奇计安邦大谋善终 ▪张苍——长命百岁精于历算 ▪周勃——军功卓著定国安刘 ▪周亚夫——治军有方削平七国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三、“文景之治”
1/15 1/30
0
1/30
秦朝
刘邦 文帝二年 文帝十三年 景帝元年
材料四:秦至汉初服徭役概况 (秦)一年数次;服徭役年龄从17岁开始。 (汉)文帝景帝时期;三年一次,服徭役年龄从20岁开始。
根据材料,指出秦至汉初赋税演变的变化趋势,并归纳汉文帝、汉景帝关 于赋税与徭役的共同措施。
变化趋势:对于赋税征收愈发减少,民众负担减轻; 共同措施:进一步减轻赋税与徭役。
由于梁国的坚守和汉将周亚夫所率汉军的进击,叛 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 。
秦的暴政、长期战乱
刘邦建立西汉(背景)
汉武帝实现大一统
休养生息政策(措施)
“文景之治”(影响)
文帝、景帝继续推行(措施)
汉高祖
文景时期
兵罢皆归家;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主要讲述了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时期的繁荣景象。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刘邦建立汉朝、文景之治、汉朝的对外关系等。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西汉建立的历史背景、文景之治时期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汉朝的对外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的具体内容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历史事件的时间线索、人物关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线索,梳理人物关系,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汉的建立过程,掌握文景之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了解汉朝的对外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汉的建立过程,文景之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汉朝的对外关系。

2.教学难点:西汉建立的历史背景,文景之治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历史图片、地图、人物关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历史故事、视频等素材,丰富教学手段。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西汉建立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精品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精品

汉景帝刘启,汉文帝刘恒第五子,西汉第六位皇帝。刘启在 位16年,他继承和发展其父汉文帝的事业,继续奉行“与民 休息”政策。
道德博闻曰文 由义而济曰景
说明
—《谥法解》
两位统治者爱惜民 力、品德高尚、皆 为仁君
2.“文景之治”具体表现之农业
材料一:农,天下之大本也,民 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 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 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 民今年田租之半。”
刘恒在位期间,重德治,兴礼仪,注重农业发展,使西汉社会 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 誉为“文景之治”。
讲授新课
一、双雄对决 汉定天下
秦朝灭亡后,项羽凭借 手中掌握的四十万军队, 以霸主的身份重新分封诸 侯,共分封了十八个诸侯 王。表面上尊楚王为义帝, 自己则号称西楚霸王,凌 驾于其他诸侯王之上,定 都于彭城。将刘邦封到巴 蜀之地为汉王。
鼓励民众致力农业生产,汉高祖实施轻徭薄 提高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 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把田租定为十 生产 五税一,相应地减免徭役和兵役
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缓和双方关系,为社会经济的 恢复和发展营造了和平的环境
阅读教材P66,梳理出具体措施,并思考措施实施的作用
5.休养生息政策的成效
西汉前期皇帝谱系:
——贾谊《论积贮疏》
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结合材料给出你的结论。
人民的心愿
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结束战乱, 安定的生活
恢复发展生产 巩固新的王朝
2.汉高祖的抉择
小组合作探究
沛县丰邑人,汉 课前任务:依据给出的两人身份及
朝开国皇帝,出身草 背景信息,根据汉初国家境况创造对
根;志向远大,爱惜 人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016部编版第11课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016部编版第11课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教学设计

第11 课: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课程标准:知道西汉的建立与休养生息政策,认识文景之治为西汉的兴盛确定基础。

教材解析:本课分为三个组成部分: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三个部分有着因果承接关系,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吸取秦王朝暴政,实行了与民休息的黄老之治,使得民生经济逐渐恢复发展,而汉文帝、汉景帝继承了这一治国理念,连续休养生息,迎来了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

学情解析:学生们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认识到秦王朝暴政给社会生产带来巨大的破坏,很简单从反方向上理解,只有与民休息才能长治久安。

但是其中的各项详尽的政策可能不是很清楚,因此,老师在这一方面,应侧重设计,为学生们打开豁然开朗之门,更好的学习本课知识。

授课目的:知识与技术:认识楚汉之争、刘邦建立西汉的基本事实。

知道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过程与方法:经过对秦汉两朝政策的比较,掌握比较的学习方法。

解析汉初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经过解析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提高透过历史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感神态度价值观 : 认识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消亡的教训,实行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恢复社会序次,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授课重点: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场面授课难点:秦汉两朝政策比较,得出西汉兴盛的历史因素。

授课过程:一、新课预习1、经过楚汉战争,刘邦战胜了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定都长安,刘邦被称为汉高祖。

2、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让士兵回乡务农,释放奴婢为老百姓,又采用了轻徭薄赋减免地租、兵役,侧重农业生产,使社会局势平定下来。

3、汉文帝、汉景帝连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倡议以农为本,将田赋降到三十税一,并重以德化民,取销严刑峻法,这一历史时期被称为文景之治。

二、新课导入师:关于楚汉战争的故事大家必然耳熟能详,刘邦和项羽极具戏剧性的逆转也为这段历史增添了无数色彩,哪位同学能够经过几幅图片,为大家表达楚汉战争的传奇?鸿门宴楚汉之争霸王别姬刘邦称帝生:开始刘邦和项羽一同起兵抗争秦朝,刘邦最先攻入咸阳,灭掉了秦朝。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共19张PPT)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共19张PPT)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措 ③鼓励民众致力农业生产,实施轻徭薄赋的政策。 施 ④与匈奴和亲。缓和双方的关系,营造和平的环境
增加农业劳动力
田赋:十五税一
恢复发展经济
⑤消灭异姓王,分封同姓王。
(4)作用: 使西汉的经济从战乱中逐步恢复,国家局势稳定
下来,巩固了汉朝的统治。
三、“文景之治”
1.背景: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1)含义:休养生息是国家在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实施的减轻人 民负担,保养民力,增殖人口,以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治统治 的政策。
(2)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 ①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 ➢ ②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 ➢ 目的: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①下令让部分士兵还乡务农。 (3)②将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
刘邦善说用张人良、才萧何、韩信都是
人杰,自己不如他们,但“吾能
考辞虑官别归家人。的意见。 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刘 邦
公元前232—前 202
秦降王引子兵婴西失,屠民烧咸心秦阳宫,室杀,
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
妇女而东。
据军《史纪记严》明记载,刘邦入咸
阳死后,得,伤民人约心及法盗三抵章罪:,“余杀悉人除者 公元前256—前195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新课引入
新课讲授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新课引入
瓦当是古代建筑中屋顶每行 瓦最前端的挡片,起到遮挡 和装饰的作用。这两块西汉 时期瓦当,一块刻有“汉并 天下”,另一块刻有“与天 久长”,反映了西汉统一全 国以及长治久安的寓意。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精品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精品
材料一
身份:_______ 事迹:_______
汉高祖像
汉文帝像
身份:西汉第五位皇帝 重大事迹:实行休养生息的政 策;开启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材料二 下列是秦始皇与汉文帝、汉景帝部分政策与治国态度的
对比。
领域
秦始皇
征收沉重的赋税,迫 农业政策 使农民将三分之二的
收获物上缴国家
法治政策
法律非常严苛,实行 “连坐”
A. 封建礼教严密 B. 地方势力发展 C. 社会生产恢复 D. 奢靡之风盛行
【难题10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与西汉初期相比,文景之后的王侯 墓葬中随葬品种类和价值增加,体现了汉初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C项正确。
( B ) 11. (唯物史观)汉景帝即位第一年就废除了不合理的连坐法,还 认为残害肢体的刑罚会让人终身痛苦,因而废除了残害犯人肢体的肉 刑。此后,他又允许不服判决的人上诉。这些举措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与秦朝时期相比,西汉不断提高起役 年龄,降低止役的年龄,说明西汉前期民众负担有所减轻,A项正确;题 干强调的是徭役,与“经济恢复成效较显著、中央集权逐渐加强”无关, 排除B、C两项;仅从题干调整服役年龄的信息,无法体现出劳动力短缺 问题,排除D项。
基础训练 ☞知识点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 A ) 1. 刘邦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 “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 擒也”。上述材料说明刘邦
西汉建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 立 ② 汉高祖 ⁠
汉高祖 的休养 生息政

背景 目的
措施 作用
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汉初 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材从刘邦建立汉朝、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文景时期的治理三个方面来阐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西汉建立的过程,以及文景之治出现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西汉初年的历史。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的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在导入环节,可以通过图片或问题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在呈现和操练环节,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填空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在巩固环节,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展示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

在拓展环节,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汉建立的过程,掌握文景之治的内容和特点,理解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汉的建立过程,文景之治的内容和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的基本内容。

2.合作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讲解法:针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4.举例法:通过典型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现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七年级历史(上)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2.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PPT课件。

3.图片:准备与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相关的历史图片。

4.视频:准备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刘邦建立汉朝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附学案)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附学案)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汉初年,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措施的实施与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认识到西汉社会经济之所以得到恢复发展,是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推动下,由于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教学重、难点】重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难点:“文景之治”【教学过程】复习导入: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它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什么战争?结果如何?公元前202年,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的废墟上,建立了西汉王朝,汉朝究竟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复习导入:教师提问:楚汉战争的结果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刘邦最终打败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建立汉朝。

)一.西汉建立刘邦胜利后,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刘邦即汉高祖。

西汉建立后,面临什么样的形势?汉朝是如何实现巩固统一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讲授新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要,了解本课的内容和汉朝兴衰的历史框架。

二.文景之治西汉初年,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势呢?布置学生阅读课本76页小字内容,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地方和中央两个层面回答。

(地方:人口大量减少,土地荒芜,粮价飞涨,百姓卖儿卖女或者自卖为奴;中央:国库亏空,皇帝要配齐四匹一样的马拉车都办不到,丞相和将军只好坐牛车。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种局面是怎样造成的呢?(除战争因素外,还要引导学生回忆秦的暴政及其表现内容,从而引出百姓痛恨秦朝的做法。

)师生共同探讨课本的“议一议”:面对这样的局面,为了安定和巩固政权,统治者的党务之急是什么?投影课本“读一读”:教师解释其大意:因百姓痛恨秦朝的做法,丞相萧何顺应民情,全部废除,重新开始。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部编版)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部编版)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1.唯物史观:运用辩证的观点来掌握汉高祖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及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好处。

2.时空观念:掌握西汉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

3.史料实证:运用文献资料、视频,掌握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及“文景之治”的内容。

4.历史解释:根据史料分析,要重点掌握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要性,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素养。

5.历史解释:根据史料分析,要重点掌握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要关注民生,勤政爱民,我们现在既要依法治国,更要以德治国。

一、西汉的建立1.西汉建立的概况: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称为西汉,定都长安。

刘邦是汉高祖。

2.汉初的社会状况及面临的问题:(1)状况: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社会十分贫困,经济萧条。

(2)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3)措施:实行休养生息政策:①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家务农;(解甲归田)②将奴婢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释奴为民)③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鼓励生产)④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

(轻徭薄赋)(4)影响: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得以稳定。

二、文景之治:1.汉文帝、汉景帝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①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②减轻刑罚: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③提倡节俭:提倡勤俭治国,以身作则(汉文帝以节俭著称)。

2.影响: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史称“文景之治”。

1.(2022年中考真题•聊城)古代民本思想是人本思想在政治伦理上的集中体现。

下列语句最能体现民本思想的是()A.民惟邦本,本固邦宁B.法与时变,礼与俗化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2.(2022年中考真题•天津)2021年中考真题年考古发现,霸陵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15张PPT ).ppt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15张PPT ).ppt
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
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于是士兵丧失斗志,军心涣散。 项羽
说道:“不能在此四面楚歌之地等死啊!”后与虞姬诀别,率部下壮士八
百多人,趁夜突破重围,向南飞驰而逃。刘邦命令骑将灌霸婴王带别领姬五千骑兵 去追赶。 不曾想项羽因陷入沼泽致使汉军追上。逃至乌江时,乌江亭长力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汉族”
“汉
“汉字” “汉
这些名语称都 ”从何而服来”?
2024/11/21
1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部编版七上 第三单元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
“文景之治”
2024/11/21
2
鸿门宴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项庄
樊哙
刘邦
项伯
项羽
范增
2024/11/21
3
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约定以鸿沟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 后来刘单击邦此处听编从辑母张版良标题和样十陈式 面平埋的伏规劝,趁项羽衰弱的时候继楚续河追汉击界,消灭他。 经过垓几下次决激战战,最终韩信使用十面埋伏的计策,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 紧紧围在垓下。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四夜面间楚听歌
朴,汉宫室、园陵林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
有 表⑤明人提景帝阳陵出不献倡接千勤受里俭献马兵 马 俑 出治礼,国…他,…拒反绝对接奢受侈,浮还华下。诏


11
三、初迎治世
·单“击此文处景编辑之母治版标”题样式 文景两帝的治国措施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 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 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据材料分析,为何要实行休养生息?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目标】①了解楚汉之争的过程及性质,知道西汉建立的基本史实。

(时空观念)②知道西汉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内容及作用。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③知道文景之治的措施及表现,了解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通过对比秦亡汉兴,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教学难点:休养生息政策。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威武平天下,衣锦归故乡,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这是汉高祖刘邦所做的《大风歌》。

此诗歌只有区区三句,前两句直抒胸臆,雄豪自放,亦显得踌躇满志,第三句却突然透露出前途未卜的焦灼,抒发了刘邦内心表现出对国家尚不安定的浓郁的惆怅。

那在这种惆怅不安的状态下刘邦是如何做的呢,下面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来了解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环节二:整体感知1、先导阅读:西汉如何建立的?为了巩固新生政权,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结果如何?答案提示:教师指导:本课主要讲述的是西汉建立到逐渐兴盛的历史。

楚汉之争,刘邦最终胜利,建立西汉,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得政治清明,社会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成为汉武帝大一统局面出现的条件。

因此“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三个子目互为因果关系,“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是实施“休养生息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文景之治”是“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

环节三:新课教学(一)目标导学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1、自主学习:①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曾经并肩作战的友军在秦灭的这一刻起发生了变化,两个人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这个胜利的果实该由谁来享受?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____________ ,封刘邦为_______。

双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开争战,史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共31张PPT+视频)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共31张PPT+视频)

C.结果
D.影响
3.(2023合肥庐江七上期末)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
B 和价值的评判。下列下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B.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C.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D.秦始皇在地方设立郡县制
随堂训练
楚汉之战,项羽困于垓下,兵孤粮尽,夜 闻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他在饮酒中,对 着虞姬唱起悲壮的“垓下歌” ,虞姬为楚霸 王起舞,含泪唱: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 声。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拔剑 自刎,死后葬于垓下,只见项羽站在一旁,呆 若木鸡,只有眼中的泪水不断地往外涌出。项 羽手下的将士见了,都失声痛哭起来。
三、文景之治
议一议,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
发展有怎样的好处? 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文、景帝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汉长书,·人食民货生志》活 “至武帝之初七十安年定间,,出国现家“亡治事平,之非世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
文景 之治
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安定
第11课
随堂训练
课堂经典例题
第11课
1.(2023无锡锡山区七上期末)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事件的先后顺
A 序。西汉建立的时间应该出现在下面年代尺的哪一段?(

前300年
前200年 前100年
公元元年
100年
200年
300年
前3世纪
A.前3世纪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精品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精品

人口锐减
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人民流离失所 田地荒芜—《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结合课本材料,说出西汉之初是种怎样的社会景象?
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景象?
秦的暴政和秦末的战乱
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汉景帝刘启
(前188—前141年)
汉文帝之子 在位16年
汉景帝刘启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 位,他继承和发展其父汉文帝的事业, 与父亲一起开创“文景之治”。
汉朝皇帝世系表
汉高祖 惠帝 吕后 后少帝 文帝 景帝
三.文景之治
2.皇帝:汉文帝、汉景帝
3.措施:
(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与民休息 材料一:汉文帝令地方官吏务必促使人民回归农业生产,各郡国要劝民 进行农桑生产,对劝农成绩差者给以处罚;借贷种子、口粮给贫民。
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和亲政策: 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匈奴连岁入边,烽火逼于长安……杀掠人口,动以万计。 —《史记·匈奴列传》
思考:汉初统治者能否不采取和亲政策,直接攻打匈奴? 不能,汉初经济凋敝、百废待兴,没有攻打匈奴的实力。
原因:西汉初年,匈奴不断袭扰边郡。鉴于汉初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的现实,汉高祖 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目的: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营造了和平的环境。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
课后活动: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可从国家和个人角度思考) ①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农业收入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 ②农业保障人民基本生存,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巩固统治。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说课稿)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说课稿)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本课主要介绍了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时期的繁荣景象。

教材通过刘邦建立西汉、文景之治等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西汉初期、经济、文化的基本情况,从而理解文景之治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的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可能会对历史事件的具体情况产生疑问,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解答。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归纳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汉的建立过程,掌握文景之治时期的、经济、文化特点,理解文景之治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和平稳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刘邦建立西汉的过程,文景之治时期的、经济、文化特点。

2.教学难点:西汉建立的原因,文景之治出现的必然性,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归纳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西汉的建立过程,教师进行辅导。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文景之治时期的、经济、文化特点,分享讨论成果。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教师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知识点。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精品课件(含视频)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精品课件(含视频)

1.西汉建立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02年 B.公元202年 C.公元前206年 D.公元206年
2.西汉的建立者是(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刘彻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复习(2016部编)
第11课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夯实基础
一、 西汉建立
1. 时间:公元前202年。 2. 都城:长安。 3. 人物:汉高祖刘邦。 4. 问题: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田地荒芜。
议一议,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 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
(1)汉初统治者亲身经历了秦朝灭亡的过程。(2)社会经济 凋敝也迫使其不能不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重要原因。 (3)封建国家暂时放松对农民的剥削,减轻农民的徭役负 担,通过减轻刑罚安定民心,将封建剥削降到农民可以接 受的程度。 (4)“休养生息”政策符合西汉的社会现状,对社会的安定 和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历史上称“文景之治”。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 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博赋敛”。文 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
想一想,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 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西汉初期实行重农抑商政 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对 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
汉高祖刘邦
都城: 长安 (历史上称西汉)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材料研读: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 业,而大饥饿。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 半”。
根据材料,说一说,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 况?
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到处是残破荒 凉的景象。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汉书•食货志》
翻译:人吃人,死者过半。皇帝的马车都配不 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车。
从这则材料你可以得 出怎样的结论?
汉初经济萧条
财经报道
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初经济萧条
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 景象是怎样造成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治国之策
汉初统治者们采取了哪些 措施来发展经济?
二、修养生息政策
三、“文景之治”
观察和思考
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 粢盛(zi cheng)(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 谷物),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汉书•文帝纪第四》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 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 得衣食物。
第11课 西汉建 立和“文景之治”
【学习目标】 1.了解刘邦建国的基本情况,知道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2.分析汉初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通过分析“文景之 治”出现的原因,提高透过历史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3.认识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轻徭薄赋的休养 生息政策,有利于恢复社会秩序,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重点】 汉文帝和汉景帝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表现
上常衣绨(ti)衣(材质粗糙的衣服),所幸慎夫 人,令衣不得曳(ye)地,帷帐不得文绣,以示敦 朴为天下先。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
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 金,中民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 何以台为?”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
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汉文帝和汉景帝: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观察和思考
汉高祖刘邦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共23张PPT)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共23张PPT)

结合地图, 说一说成语 典故
鸿门宴-项庄舞 剑,意在沛公
鸿沟议和楚河汉界
乌江自刎霸王别姬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一)楚汉之争
拓展 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这两次战争 探究 的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战争性质
推翻秦朝
项刘灭秦之战
统治
楚汉之争
争夺国家 统治权
农民阶级
——《汉书·文帝纪第四》
(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问题与思考:为什么要实行以农 为本的政策?
材料二:农,天下之本也。黄金 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 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第五》
答:①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是国家主要财 源。 ②大量土地荒芜,人民饥荒, 国库亏空。为了保障人民基本生存,社会安 定,必须实行以农为本政策。
经济恢复 局势稳定
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三十 税一);积极赈济灾民;提倡 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纺织、漆器有较大发展、商贸繁荣
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人口增长 生活安定 文景之治
课堂练习
1.《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
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项目
秦朝
汉初
统治政策
赋税沉重(三分之二) 徭役兵役繁重 刑法残酷等
轻徭薄赋(什五税一) “兵皆罢归家” 鼓励耕织
结果
导致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秦朝 使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灭亡。
社会局势稳定。
三、“文景之治”
1.人物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精选全文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精选全文

[ dàn ]
♟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 这样的社会状况?
[ chún sì ]
恢复和发展生产 巩固新的王朝 休养生息政策
♟思考: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采用什么样的政策?
战争 战争 战争
二、休养生息的政策
1、背景(原因) ①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②汉高祖吸取秦亡教训
……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故无为者乃
文帝:废除连坐,废除肉刑。把割鼻子改为打三百板
子,把斩去左脚改为打五百板子,把斩右趾(斩去右脚) 改为弃市(死刑);
知识 拓 展
▲汉文帝·霸陵 (陕西·西安)
说说汉文帝有什么优秀品质?
第56页
薄葬
三、“文景之治”
♟根据壁画内容思考,“文景之治”有何作用?
2、表现
薅秧
舂米
◈政治__清__明__
◈经济__发__展__
定统治的政策。
二、休养生息的政策
2、措施
① “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 ② 释放奴婢为平民; ③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及兵役。
♟结合55页第1段,找出汉高祖采用哪些措施?
♟汉高祖时期的田赋与秦朝相比有何差别? 第56页
二、休养生息的政策
◀汉高祖刘邦 (前256—前195)
♟汉高祖时期的田赋与秦朝相比有何差别? 第56页
① 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② 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三十税一”
③ 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
④ 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人物 档 案
▲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刘恒
(前202—前157年)
刘邦第四子 在位23年
▲汉景帝刘启
汉景帝刘启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精品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精品课件

01
汉并天下 百废待兴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年教育部审定 七年级 | 上册
一、汉并天下,百废待兴
在书上51页找出答案(一分钟找到,
做标记;一分钟记忆) 西汉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年教育部审定 七年级 | 上册
史 称 西 汉
定 都 长 安
刘邦 称 帝
公 元 前 年
202
秦的暴政; 得民心者得天下
学习目标
A B
C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年教育部审定 七年级 | 上册
心有灵犀:你可以选择你的朋友来回答
1、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直接原因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A.稳定社会 巩固政权
B.安定天下 发展生产
C.人心思安 以民为本
D.借鉴前朝 收揽人心
A
远亲不如近邻: 请你相邻的同学回答
2、“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的、 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 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这段描绘与下列哪一盛世 局面有关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年教育部审定 七年级 | 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年教育部审定 七年级 | 上册
微臣有一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年教育部审定 七年级 | 上册
“汉、匈不应互逼太甚,现在汉帝 被困山上,汉人怎能罢休?自然会 军中消息说,汉有几十 你何必违背天命,非得将他赶尽杀 拼命相救。就算你打败了汉人,夺 绝呢?不如放他一条生路,以免以 万大军前来救援,只怕 取了他们的城地,也可能会因水土 后有什么灾难降临到咱们头上。 不服,无法长住。万一灭不了汉帝, 明天就会赶到 等救兵一到,内外夹攻,那样我们 就不能共享安乐了。”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知道西汉的建立,了解“文景之治”。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西汉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西汉都城;知道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和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的措施和“文景之治”。

2.通过阅读《史记》中有关“文景之治”繁荣景象的描写,与汉初呈现的残破景象作一番比较。

过程与方法
1.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利用教材,提取教材和其他资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了解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2.通过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打好学习历史的基本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轻徭、薄赋、宽刑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恢复社会秩序,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认识文帝、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其繁荣局面为西汉的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重点
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难点
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由刘邦的《大风歌》导入。

(学生朗诵或多媒体播放配乐诗朗诵——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教师指出:刘邦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平民皇帝,他48岁率众揭竿而起,56岁成为西汉的开国皇帝。

刘邦建立的汉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时期。

探究问题:这位平民皇帝有着怎样的治国方略?西汉统治之初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政策?继他之后,汉朝又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呢?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西汉的建立
教师:楚汉之争,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

那么,刘邦是如何登上汉王朝的皇位的?现在有请历史情景剧组的同学们,为我们重现当时的历史。

活动一:情景剧表演。

场景一:大殿之上。

刘邦:韩信、彭越,我已兑现诺言封你二人为楚王、越王。

你二人可还有什么要求?
韩信:我二人受诸王所托,请求您即位称帝。

刘邦:这可不行,能称帝的人都是贤人,绝非空言虚语之人所能,如此重任我可担当不了。

彭越:您就是贤人啊!
刘邦摇着手说:我出身低微,这事情还是过一阵子再说吧。

韩信:大王虽然出身贫寒,但能率领众人扫灭暴秦,诛杀不义,安定天下,功劳超过诸王,您称帝是众望所归啊。

而且国不可一日无君,否则天下又会变得不太平,您当了皇帝我们都会誓死效忠于您的!
刘邦:既然你们大家都这样看,觉得有利于天下黎民,那就按你们说的办吧。

旁白:公元前202年,刘邦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场景二:庆功宴上。

旁白:刘邦称帝后不久,设酒席宴请群臣。

刘邦:诸位,你们一定不会欺骗我,能对我说实话。

我问问大家,为什么我能得天下,而项羽却失去了天下呢?
大臣:陛下攻城掠地之后知道与大家同享利益。

而项羽妒贤嫉能,打了胜仗不论功行赏,这就是他为什么失去天下的原因。

刘邦: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讲到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调运军粮,我不如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

这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而我会任用他们,这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

项羽手下就一个范增,还不好好地任用,最终被我所擒。

教师:从秦末农民起义到项羽兵败自杀,大规模的血腥战争持续了数年,而西汉建立后胜利者却无法欢欣鼓舞,因为留给开国君臣们的是一个满目疮痍、残破不堪的景象。

活动二:小组合作,资料研习。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敝(同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同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材料二将相出行乘坐的牛车
【问题探究】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初年出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答案提示:状况: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困,到处残破荒凉的景象。

面临问题: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二、休养生息政策
1.原因
汉高祖刘邦当上皇帝后,国家很穷,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

面对这种现实,汉初统治者只有废除秦朝苛法,与民休息,恢复社会经济,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另外,刘邦本人亲自参加了秦末农民战争,亲眼目睹了秦亡的过程,他注意吸取秦亡的教训。

2.措施
【史料链接】
材料一颁布军队复员令,凡复员的军吏卒,可按军功大小,分配田宅或免除赋徭。

动员流亡之民回乡,“复故爵田宅”。

在全国推行释免罪人和奴婢,增加农业劳动人口。

材料二刘邦根据官吏俸禄和政府开支制定全国赋税总额。

田租,或称田赋,即土地税,征收率为什五税一;口赋,也称算赋,即人口税,每人每年一算(120钱)。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汉高祖在位时期采取了哪些休养生息政策?
答案提示:①让士兵还乡务农。

②将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

③减轻农民的赋税。

④相应的减免徭役和兵役。

3.作用
刘邦颁布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休养生息政策,对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些休养生息的政策意义深远,为“文景之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从而使大汉王朝逐步走向了“文景之治”。

三、“文景之治”
活动三:梳理归纳。

观看纪录片《繁华初现——西汉初期的文景之治》片段,结合教材,小组(四人)合作梳理,概括文帝、景帝时期采取的治国举措并向全班同学展示汇报。

同学1:文帝和景帝时期,提倡以农为本,注重发展农业生产,鼓励垦荒,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同学2:文帝和景帝时期,“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而且还能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同学3:文帝和景帝时期,厉行勤俭,以身作则,反对奢华。

同学4:能够处理好与边境民族的关系,以“和亲”等方式有效地阻止了匈奴的入侵。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此则材料说明了怎样的问题?与活动二材料对比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西汉初年与“文景之治”时期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由此我们知道“文景之治”是汉初休养生息的继续和发展,使中国出现了第一个治世局面,为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楚汉之争,刘邦取得胜利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西汉初期由于连年争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经济萧条。

汉高祖刘邦采纳“黄老学说”,以休养生息政策治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文帝和景帝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并以身作则提倡节俭,国力大大增强,最终形成了“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为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西汉建立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错误!“文景之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