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心内科常用操作诊疗常规
第四部分 心内科常规操作
第四章心内科常规操作第一节心脏电复律与除颤【术前准备】1、签署知情同意书。
2、纠正病因(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控制心衰。
3、停用洋地黄类药物24h以上。
4、开放静脉通路,心电监护。
5、慢性房颤患者,复律前华法林抗凝3周,INR控制在2.0~3.0;复律前l周服用胺碘酮(0.2g,3/d)。
6、准备好抢救药品。
【操作步骤】1、选择同步或非同步(除室颤外均使用同步电复律)。
2、除颤仪电极板上涂上导电胶或裹以生理盐水纱布。
3、吸氧,给予麻醉,使患者进入嗜睡状态。
4、选择输出能量,详见表4-1。
5、两个电极板分别放在前胸心尖部和胸骨右缘第2~3肋间,紧贴皮肤。
6、充电到设定能量后放电。
7、转复成功后,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和呼吸状况,并了解有无血栓栓塞。
【术后处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辅助通气,至患者苏醒。
2、监测心率、血压24小时,心电图3~4小时。
3、房颤患者,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预防房颤复发,华法林抗凝治疗4周。
表4-1 电复律/除颤能量选择室上速(PSVT) 50~150 75~93房扑(AFL) 25~50 90~100房颤(AF) 100~200 100室速(VT) 100~200 100室颤(VF) 200~360 90~100 第二节临时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术前准备】1、签署知情同意书。
2、调整水电解质平衡、改善心功能。
3、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
4、准备抢救药品和仪器。
【操作步骤】1、采用经皮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在X 线透视下,将起搏电极经鞘置入右室心尖部。
若无透视条件,可在电极尾端接心电图,根据图形变化判断是否进入右心室。
2、确认电极位置满意后,测定起搏阈值应<1.0V/0.48ms,将电极的尾部与起搏器连接,以3倍阈值电压行按需起搏3、将静脉鞘退出皮肤外,用缝线将导管固定于局部皮肤,局部无菌纱布覆盖。
【术后处理】1、患肢制动,平卧位或左侧斜位。
2、心电图监测起搏和按需功能。
心血管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心血管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心血管科常见诊疗技术的操作规范,以确保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遵循统一的标准,提高诊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本文档适用于心血管科相关诊疗技术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管造影等常见技术。
一、心电图(ECG)操作规范1. 心电图仪器的操作与校准- 在进行心电图记录之前,确保心电图仪器处于良好状态,包括电源、电极、导线等。
- 检查心电图仪器的校准情况,确保准确记录患者心电图数据。
2. 心电图检查敷设电极的操作- 清洁患者的皮肤,以确保电极能够充分接触皮肤。
- 将电极正确敷设在适当的位置,包括胸前导联、四肢导联等。
- 保证电极与皮肤之间无任何松动或干扰。
3. 心电图记录的操作步骤- 由专业人员操作心电图仪器进行记录。
- 确保记录的过程中患者保持安静,以减少外界干扰信号。
- 对于异常心电图记录,尽快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与诊断。
二、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操作规范1. 超声心动图仪器的操作与校准- 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之前,确保超声心动图仪器处于良好状态,包括电源、探头、显示器等。
- 检查超声心动图仪器的校准情况,确保准确显示患者心脏影像。
2. 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准备与操作- 事先告知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的目的与过程,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 根据医生要求,对患者进行合适的体位调整,以获得清晰的心脏影像。
- 专业人员操作超声心动图仪器进行检查,注意调节探头频率和深度,确保影像清晰可见。
3. 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的记录与汇报- 对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准确记录,并及时进行汇报。
- 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与诊断。
三、血管造影(Angiography)操作规范1. 血管造影设备的操作与准备- 确保血管造影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包括放射源、X射线机、注射器等。
- 检查设备的校准情况,确保准确显示血管造影影像。
2. 血管造影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事先告知患者血管造影检查的目的、过程、风险等,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心血管内科常用技术操作规范
心血管内科常用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内科常用技术操作规范如下:
1、心电图(ECG)检查:
(1)让患者舒服地卧床,并确保身体的准确位置。
(2)在患者胸部、四肢上贴上电极,在确定位置后,插上导线。
(3)确保导线良好接触患者的皮肤,并检查是否有任何杂音或干扰。
(4)开始进行心电图记录,通常持续几分钟,记录心电图的图像。
2、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
(1)佩戴监测仪,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并解释如何正确佩戴。
(2)定期记录患者的活动、时间和事件。
(3)确保监测记录仪在操作期间正常工作。
(4)在监测结束后,将设备移除,并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分析。
3、心脏超声检查(心脏彩色多普勒):
(1)让患者仰卧位,并将传感器涂上适当的凝胶。
(2)将超声探头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以获取患者心脏的图像和声音。
(3)在记录过程中,观察图像和声音,以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4)完成记录后,将结果保存并发送给医生进行分析。
4、冠脉造影术:
(1)给患者注射局部麻醉剂,并在手腕或大腿上插入导管。
(2)通过导管插入造影剂,使其能够进入冠脉。
(3)同时进行X射线摄影,并在屏幕上观察造影剂在冠脉中流动的情况。
(4)检查冠脉是否有狭窄、堵塞和其他异常。
5、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1)给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并在胸部上做切口。
(2)将起搏器导线插入心脏,并将起搏器装置植入胸腔。
(3)连接导线和起搏器,并测试它是否正常工作。
(4)封闭切口,并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心血管内科常用手术操作规范
心血管内科常用手术操作规范
在心血管内科领域,手术操作规范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常用
手术操作规范的概述: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缺
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在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需要掌握导管插管、心电图监测、造影剂使
用等技术操作。
超声心动图检查
超声心动图检查是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常规检查之一,具有无创、无辐射、易操作等优点。
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需要注意探头
的摆放和心脏各房室的切面及测量参数的准确性。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治疗心脏传导系统病变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心脏节律失常、心室颤动等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需要注意导管插入、电极植入、起搏器固定等操作。
心脏手术
心脏手术是治疗心脏疾病的最后手段,既包括开胸手术也包括微创手术。
在心脏手术中,需要掌握一系列严格的操作流程和手术技术,如开胸方式、心肺转流术、心脏各腔室手术等。
以上是心血管内科常用手术操作规范的概述,医生在实践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操作技术,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心内科常用技术操作规程
心内科常用技术操作规程心内科是专门研究心血管疾病的科室,常用的技术操作规程有很多,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等。
以下将对这些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详细介绍。
1.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评估心脏功能和心律的一种方法。
操作规程如下:(1)患者应保持安静,放松双肢和上半身。
(2)准备好心电图仪器,正确连接电极。
(3)涂抹导电凝胶或涂抹电极粘贴剂,使电极牢固粘贴在患者的胸部和四肢上。
(4)保持患者肢体放松和不移动,文明引导患者深呼吸或保持正常呼吸。
(5)启动心电图仪器,进行记录,持续记录至少10秒钟,确保准确和完整的心电图记录。
2. 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m):超声心动图是通过超声波技术来检查心脏的形态和功能的一种方法。
操作规程如下:(1)准备好超声心动图仪器。
(2)患者取仰卧位,左侧卧位或半左侧卧位,露出胸部。
(3)涂抹适量的超声波导电凝胶于超声探头上。
(4)保持探头与患者胸壁贴合,通过不同的探头位置获得多个心脏断面图像。
(5)记录心脏的不同部位、心室功能、瓣膜功能、血流速度等指标。
3. 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冠脉造影是通过X射线摄影来观察冠状动脉的血管情况,诊断冠心病及血管病变的一种方法。
操作规程如下:(1)准备好X射线机和造影设备。
(2)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和准备,包括解释病情、获得知情同意、检查血常规、心电图等。
(3)局麻麻醉患者鼠尾动脉或股动脉,插入导管。
(4)将导管引导至心脏冠状动脉入口,并注射造影剂进行造影。
(5)通过摄影机观察、记录并分析冠状动脉的血管情况。
4.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Cardiac Pacemaker Implantation):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在患者心脏中植入起搏器设备,以补充心脏节律功能的一种方法。
操作规程如下:(1)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和准备,包括解释病情、获得知情同意、检查血常规、心电图等。
心内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心内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心内科是对心脏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专科,技术操作规范是保证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心内科诊疗指南中的一些常见技术操作规范。
1. 心电图检查(Electrocardiogram,ECG)心电图是评估心脏电活动的常用检查方法,对于心脏疾病的诊断和判断病情变化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应注意以下操作规范:-准备工作:患者应处于安静的状态,避免身体活动干扰心电图结果。
操作人员应充分说明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并保证设备的操作正常。
-电极放置:应将电极贴于患者的四肢和胸部,确保电极与皮肤充分接触,并避免电极之间的干扰。
放置电极应按照心电图仪器的要求进行。
-记录时间:应在患者处于安静状态时进行心电图检查,至少记录10秒钟的心电图波形,并在记录结果上注明检查时间和患者基本信息。
2. 超声心动图检查(Echocardiography)超声心动图是通过超声波进行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检查,对心脏疾病的诊断和评估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应注意以下操作规范:-准备工作:患者应保持平躺位,衣物应松弛以便进行探头放置和操作。
操作前应清楚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相关检查结果,并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和过程。
-探头放置:超声心动图检查通常通过胸壁进行,操作人员应适当施加探头与胸壁的接触力,保证超声波传导良好,并尽量避免伤害患者皮肤。
-观察记录:操作人员应观察并记录超声图像,关注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如心脏壁运动异常、瓣膜功能异常等,并对结果进行解读和评估。
3. 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冠状动脉造影是通过导管在血管内进行造影检查,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疾病的程度和位置等。
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时,应注意以下操作规范:-术前准备: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相关检查结果,包括血流动力学状态、过敏史和肾功能等。
同时,术前应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心血管内科诊疗操作项目
心血管内科诊疗操作项目一、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内科诊疗操作项目。
它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评估心脏功能和诊断心脏病变。
心电图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病变,还可以监测心脏病的治疗效果。
二、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的心血管内科诊疗操作项目。
它利用超声波技术来观察和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医生可以了解心脏的大小、形状、壁厚度以及心脏瓣膜的情况,还可以评估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对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三、冠脉造影冠脉造影是一种介入性心血管内科诊疗操作项目。
它通过在患者的血管中插入导管,注入造影剂,直接观察冠状动脉的情况。
冠脉造影可以清楚地显示冠状动脉是否狭窄或堵塞,确定心肌缺血的程度和范围,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四、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内科诊疗操作项目。
它通过在患者的胸部植入心脏起搏器来纠正心脏节律异常。
心脏起搏器可以监测心脏的电活动,并在需要时通过电脉冲刺激心脏,使心脏恢复正常的节律,提高心脏的功能。
五、心导管检查心导管检查是一种介入性心血管内科诊疗操作项目。
它通过在患者的血管中插入导管,将导管引入心脏,进行详细的心血管功能和压力测量。
心导管检查可以评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测量心脏的压力,检查冠状动脉的供血情况,为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六、心射频消融术心射频消融术是一种介入性心血管内科诊疗操作项目。
它通过在患者的心脏组织上使用射频能量,消融异常的心脏传导组织,纠正心律失常。
心射频消融术可以治疗多种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心室颤动等,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提高心脏的功能。
七、血管介入手术血管介入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内科诊疗操作项目。
它通过在患者的血管中插入导管,进行血管扩张、血栓清除、血管支架植入等操作,恢复血管的通畅性。
血管介入手术可以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动脉瘤等疾病,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心脏功能。
心内科诊疗常规
1.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冠脉血管内以斑块破裂、形成非闭塞性白色血栓病理改变为主。
⑴初发劳力型心绞痛:病程在 2 月内新发生的心绞痛
⑵恶化劳力型心绞痛:病情突然加重,表现胸痛发生次数增加,持续时间长,诱发心绞痛的活动阈值明显减低,加重一级至少达CCSC分级Ⅲ级,硝酸甘油缓解效果差,病程在2月内。
3.心脏超声:显示梗死区域室壁变薄、节段性运动消失或矛盾运动、心脏大小及功能测定,尚可观察到心脏破裂、腱索或乳头肌断裂和室间隔穿孔等。
4.核素心肌显像(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心肌显像(PET):可估计梗死面积、侧支循环血流量、受损心肌范围、心肌代谢和心肌活力等状况。
5.冠状动脉造影:可发现冠状动脉各分支血管狭窄性病变的程度和部位。病变多为偏心性斑块,边缘不规整或有破溃,能否发现血栓形成取决于进行冠脉造影的时间;冠脉狭窄程度约半数为严重病变或多支病变,约 10%的患者为正常结果。
① 阿司匹林:一旦确诊立即首次阿司匹林 300mg顿服 ,后每天100mg 维持治疗;介入治疗前 2-3 天必须开始使用 300mg/d,持续用至介入支架置入后改为 100mg/d长期服用。
② 氯吡格雷:对于阿司匹林过敏者可给予氯吡格雷首剂300mg,后改为 75mg/d维持治疗。拟行支架置入者,均应术前至少 6 小时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首剂 300mg,如术前使用则应首剂 600mg,后改为75mg/d维持治疗至少 12个 月,但要经常检查血常规,一旦出现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应立即减量或停药。
⑵ 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 1 周
⑶ 吸氧:最初几日间断或持续吸氧
⑷ 护理:不宜饱餐,保持大便通畅,逐渐床上四肢活动过度到床边活动,病情稳定后适当室内、室外活动。
医学资料-心脏科诊疗常规
医学资料-心脏科诊疗常规心脏科是专门研究和治疗心脏疾病的医学科目。
本文档将介绍心脏科诊疗常规。
1. 诊断1.1 临床症状观察在心脏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医生应该仔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胸闷、呼吸困难、心悸等,以了解患者的病情。
1.2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诊断心脏病的重要步骤之一。
医生应该对患者进行心脏听诊、触诊、观察水肿等检查,以便确定心脏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1.3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脏疾病的常用方法。
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脏病,以及心脏功能是否正常。
2. 治疗2.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心脏病的一种常见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可以开具不同类型的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物、血管扩张药物等,以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心脏功能。
2.2 理疗理疗是心脏病治疗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常见的心脏病理疗方法包括心肺复苏、心脏起搏器植入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恢复心脏功能,延长患者的生命。
3. 预防3.1 健康生活方式心脏病的预防离不开良好的生活惯。
医生应该教育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惯,适当锻炼身体,戒烟限酒,以及控制体重等,以减少心脏病的发生。
3.2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预防心脏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生应该建议患者定期进行心脏相关的检查,如心电图、彩超等,以及评估心脏健康状况,并进行相应的干预和治疗。
以上就是心脏科诊疗常规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张三, 李四. 心脏科诊疗手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XX.- 王五, 赵六. 心脏病的预防与治疗. 医学心脏杂志, 20XX, 10(2): 123-135.。
心内科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
心内科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二、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完成接诊及下医嘱的时间:30分钟诊断程序:1.询问病史1)主要症状:心前区疼痛,注意疼痛的部位、性质、发生和持续时间、缓解方式、诱发因素及程度。
2)发病前的先兆症状3)其他症状:注意有否心悸、胸闷、气短、晕厥、恶心呕吐、发烧、尿量。
4)既往有否冠心病、心梗介入治疗、搭桥治疗病史及相应治疗情况。
5)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的询问同心绞痛。
2.体格检查1)常规体格检查2)特别注意血压、脉搏、心脏体征,心界、心率、节律、第1心音、奔马律、心尖收缩期杂音、心包摩擦音。
3)肺部水泡音、颈静脉怒张、肝大小。
3.辅助检查1)常规实验室检查:血象、尿常规、血型、凝血功能、血离子、血糖、血脂、肝肾功能、CRP、ESR。
出院前复查血常规、血糖、血脂、肝功。
2)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检查①心肌酶、CK和CK-MB②肌钙蛋白③肌红蛋白入院前3天,每日至少一次,第7天、出院前复查。
如评价血管再灌注治疗应在发病后6小时开始,每4小时测定一次,达24小时而后同前。
3)心电图检查:常规12导联,可疑后壁和右室梗塞加做16导联。
前3天每天至少1份,有病情变化随时做,第7天、出院前复查。
如评价血管再灌注治疗应在发病后6小时开始,每4小时检查一次,达24小时后同前。
4)冠状动脉造影①发病6小时之内,一般不超过12小时,考虑再灌注治疗,可首选。
②溶栓治疗,未再通者。
③溶栓再通后仍有缺血表现者。
④溶栓再通后无缺血者,一周后进行。
5)出院前应检查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心功能)。
6)必要时可行心电图向量图、放射性核素检查、16层以上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漂浮右心导管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
4.鉴别诊断1)心绞痛2)急性心包炎3)急性肺动脉栓塞4)急腹症5)主动脉夹层分离5.治疗原则(一)一般治疗1.卧床2.吸氧:鼻塞给氧3~5L/min。
3.心电、血压监护至少3天。
4.饮食:第一天控制饮食,而后逐渐流食、半流食。
心血管内科临床技术操作
心血管内科临床技术操作心血管内科临床技术操作是指在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辅助救治过程中,通过使用特定的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对患者进行各种操作。
心血管内科作为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临床技术操作对于提高诊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心血管内科临床技术操作包括:冠脉造影、冠脉介入治疗、心房射频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导管检查以及心脏外科手术等。
冠脉造影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技术,在心血管内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该技术通过插入一根导管进入患者的动脉,注入对比剂,使冠脉显影,从而观察冠脉的状况。
冠脉造影可以明确冠脉是否狭窄、闭塞以及病变的具体位置和程度,对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冠脉介入治疗是一种既诊断又治疗的技术,通过将导丝和支架等器械送入患者的冠脉内,扩张狭窄或闭塞的冠脉,恢复正常血流,改善心肌供血。
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是常用的方法。
该技术适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疾病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心肌缺血,提高生存率。
心房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手段。
该技术通过将导管引入患者的心脏,在心房内定位出异常起搏点并进行电热消融,破坏异常传导路径,从而恢复正常的心律。
心房射频消融术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创伤小等优点,适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持久性心房颤动等疾病的治疗。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用于治疗心脏传导阻滞等疾病的方法。
该技术通过将起搏导丝植入患者的心脏,将起搏器连接导丝,为心脏提供电刺激,恢复正常的心律。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可以有效控制心律失常、提高心脏的输血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导管检查是一种对心脏进行全面、准确评估的方法。
该技术通过插入导管进入患者的心脏,测量心腔内的压力、血流速度等生理参数,并进行血流动力学评估。
心导管检查在诊断和评估心脏疾病的类型、程度以及分析心功能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心脏外科手术是治疗心脏疾病的最后手段。
心内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心内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心内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1. 左心导管检查左心导管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心内诊断技术。
在该操作中,医生需要将导管插入患者的动脉或静脉,然后将导管移至左心室或主动脉根部。
为确保安全和准确性,下列步骤需要遵循:- 在进行手术前,应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
- 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 在进行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全麻,确保患者无痛感觉。
- 将导管插入患者的动脉或静脉,并移动它至左心室或主动脉根部。
在导管移动期间,应注意对患者的血压、脉搏和呼吸进行监测。
- 完成手术后,应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将患者送到恢复室。
2. 心脏起搏器安装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可以帮助心脏维持正常心率的设备。
安装起搏器的操作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在进行手术前,应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
- 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 在进行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全麻,确保患者无痛感觉。
- 对患者进行清洁消毒,并将起搏器插入患者的胸部或腹部。
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肺部和心脏,以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将起搏器的电极插入患者的心脏,并将导线插入起搏器本体中。
- 在完成手术后,应根据需要进行X线检查,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将患者送到恢复室。
3. 内窥镜检查内窥镜是一种通过身体管道进入体内进行检查和治疗的医疗设备。
治疗前需要进行下列步骤:- 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
- 在进行手术之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麻。
在操作期间,需要进行监测和维护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系统。
- 在进行内窥镜检查前,对需要检查的部位进行清洁消毒,以确保操作的卫生环境。
- 将内窥镜插入患者体内。
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避免损伤患者的组织和器官。
- 在完成手术后,应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将患者送到恢复室。
4. 心脏核磁共振心脏核磁共振是一种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与操作规范
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与操作规范心血管内科是一门专科领域,主要负责诊断和治疗与心脏和血管有关的疾病。
心脏和血管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生物学系统,其正常运行对身体的健康和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心血管内科的临床诊疗和操作具有规范性和科学性,以下是一些心血管内科的临床诊疗和操作规范。
一、病史采集1.详细询问患者的主诉和病史,包括病程、症状、家族史等。
2.对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和运动进行了解,以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
3.需要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症状的起始时间、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等。
二、身体检查1.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等基本生命体征。
2.定期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包括心音、杂音、心律不齐等,以及听诊肺部情况。
3.对患者的颈部动脉、外周动脉和腹部进行触诊,以评估血管的状况。
三、辅助检查1.必要时进行心电图(ECG)检查,评估患者的心脏电活动。
2.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3.必要时进行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血脂、血糖、肾功能等指标。
4.采集患者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评估心脏和血管的血流情况。
5.必要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等介入性检查。
四、诊断和治疗1.根据病史、身体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做出准确的诊断。
2.综合评估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风险,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根据不同的疾病和病情,采取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等措施。
4.给予患者必要的生活方式干预和心理支持,帮助其改善生活习惯和应对心脏病的影响。
5.定期复诊,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五、手术操作规范1.必要时进行心脏手术或血管介入手术,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血管成形术等。
2.手术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以减少感染风险。
3.饭前禁食、术前洗净手术部位,并使用适当的抗生素预防感染。
4.手术结束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缓解术后并发症。
5.术后做好护理工作,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并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
六、术后管理与随访1.对手术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包括生命体征、心电图、血液生化指标等。
心内科常用技术操作规程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适应症】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和(或)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严重乳头肌功能障碍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的不稳定性心绞痛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高风险病人心肌梗死后或心肌缺血引发的顽固性心律失常【禁忌证】1.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胸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
3.周围血管病变(导管插入有困难者)。
4.不可逆的脑损害及晚期心脏病无手术适应证者。
5.心脏已停搏、心室颤动及严重低血压,经药物治疗后收缩压仍〈45mmHg者,IABP无效。
【操作方法】1.术前准备(1)向患者和(或)家属解释操作过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取得最近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象、血小板、出凝血时间等。
(3)建立并保持静脉输液通路.(4)贴好心电图监测电极并与反搏机相连接.(5)药品准备:消毒用碘伏、1%利多卡因、肝素盐水及各种抢救药品。
(6)X线透视机、除颤器、监护仪等各种急救设备及消毒巾、纱布等。
(7)打开反搏导管包,内含所有必需的穿刺针、引导钢丝、连接管、注射器及三通等。
2.IABP导管插入方法常规方法穿刺股动脉,插入鞘管,注入肝素5000U,然后沿导引钢丝送人气囊导管(送人前需先抽空气囊内的气体),在X线透视下将气囊导管尖端送至胸降主动脉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远端(胸锁关节下方),若无X线透视条件,导管插入长度可通过测量胸骨柄至脐再斜向股动脉穿刺点的距离估计,导管到位并固定后,与反搏泵连接,开始反搏.3.反搏机的操作及调节(不同厂家生产的反搏机使用方法不同,请详细阅读有关说明书)。
开始反搏后应观察压力波形是否满意。
现代的反搏机通常可由心电图或压力波形信号自动触发气囊的充气和排空,必要时可人工调节气囊充放气时间,首先调节充气时间使之恰好发生在主动脉瓣关闭时(即主动脉内压力波形重搏波切迹处),然后调整放气时间,最终使气囊辅助的反搏增强压超过非辅助动脉收缩压,而辅助主动脉舒张末期压低于非辅助舒张末期压5~15mmHg,以达到理想的反搏效果。
心内科操作规范
心血管内科操作规范目录1.冠脉造影术操作规范2.PCI术操作规范3.射频消融术操作规范4.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操作规范一冠脉造影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典型心绞痛发作,原因不明的胸痛,(2)原因不明的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3)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术前或外科手术前明确病变特征,术后症状复发(4)原发心脏骤停经心肺复苏者(5)特殊职业人员疑似冠心病者(飞行员、高空作业人员等)【禁忌证】(1)不能控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2)发热及急性感染,严重肝肾功能损害(3)凝血功能障碍,碘制剂过敏【术前准备】(1)了解上、下肢动脉搏动情况。
了解过敏史,术前行抗血小板治疗。
穿刺成功后注射肝素2000U。
(2)临时起搏器不作为常规使用,仅用于窦房结和房室结病变,高危A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时【操作方法】1、选择穿刺动脉,2%利多卡因1mL在穿刺点上方局麻,扩张套管沿导丝旋转推送入动脉内。
2、推送造影导管,回抽血液以排气,持续监测压力。
3、左冠状动脉造影:右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及处理】1、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栓塞,死亡发生率≤1%。
2、穿刺局部血管并发症:出血、血肿、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
3、其他:造影剂反应、迷走反射、导管打结、断裂、感染等【注意事项】2、整个造影系统应始终保持密闭状态,持续监测心电和血压。
3、左冠状动脉造影时勿直接将导管插入左主干,4、右冠状动脉造影要特别防止导管尖端插入过深,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TCA与PCI术操作规范【适应证】确定PCI的适应证主要是权衡其收益与风险。
1、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3、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MI)【相对禁忌证】1、病变狭窄程度<50%,且无明确客观缺血证据。
2、左主干狭窄伴多支病变。
3、过于弥漫的狭窄病变。
4、在无血流动力学受损的AMI急性期不应对非梗死相关动脉行PCI;AMI发病已超过12h,【术前准备】1、术前用药及准备(1)术前应继续口服原有抗心绞痛药物。
心内科常见技能操作规程
心内科常见技能操作规程目录心肺复苏术操作规范...................................................................................................... 心电图机操作规范............................................................................................................ 心电除颤监护仪操作规范.......................................................................................... 腹腔穿刺术 .............................................................................................................................. 心包穿刺术操作规范...................................................................................................... 动脉及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临时心脏起搏器操作规范.......................................................................................... 胸腔穿刺置管术.................................................................................................................. 呼吸机操作规范.................................................................................................................. 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操作规范.............................................................................. 气管插管术操作规范...................................................................................................... 呼吸骤停的复苏技术......................................................................................................心肺复苏术操作规范【适应症】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呼吸、循环骤停(包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及心搏极弱)。
心脏内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心脏内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前言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心脏内科的临床医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操作规范,以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性。
本文档为心脏内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的指导。
操作前准备在进行心脏内科技术操作前,医生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评估其手术风险。
- 准备所需的器械、材料和药品。
- 安排患者入住手术室,并进行必要的清洁消毒工作。
操作过程心脏内科临床操作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介入诊疗、心脏起搏、心脏射频消融、经食管心脏超声等。
在进行这些操作时,医生需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安放好器械和设备,检查其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确保能够正常使用。
2. 依照标准的操作流程,使用合适的器械进行操作。
3. 操作过程中,注意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调整操作方案。
4. 操作完成后,仔细清点手术器械和材料,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和储存。
注意事项在进行心脏内科临床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质的医生方可进行心脏内科临床操作。
- 操作前应仔细检查器械和设备,检查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确保能够正常使用。
- 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 操作完成后,一定要仔细清洗器械和材料,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和储存。
- 操作过程中如遇意外情况,应及时停止操作并立即上报负责人和相关部门。
结语心脏内科临床操作规范的制定,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手术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需要临床技术操作者的严格执行和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以确保患者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
心血管操作常规
庄河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操作常规医务科2010年6月5日心血管内科操作常规一、心包穿刺术适应症:1.大量心包积液出现心脏压塞症状者,穿刺抽液以解除压迫症状2.抽取心包积液协助诊断,确定病因。
3.心包腔内给药治疗。
禁忌症:1.出血性疾病、严重血小板减少症及正在接受抗凝治疗者为相对禁忌证。
2.拟穿刺部位有感染者或合并菌血症或败血症者。
3.不能很好配合手术操作的患者。
操作步骤:一.术前准备1.药品,2%利多卡因及各种抢救药品。
2.器械,5ml注射器、50ml注射器、22G套管针、胸穿包。
如行持续心包液引流则需要准备:穿刺针、导丝、尖刀、扩皮器、外鞘管、猪尾型心包引流管、三通、肝素帽2个、纱布等。
3.心脏监护仪、除颤器。
4.术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协助确定部位、进针方向与深度。
同时测量从穿刺部位至心包的距离,以决定进针的深度。
5.开放静脉通路。
6.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目的及方法,解除紧张情绪。
7.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二.操作方法1.心包穿刺术(1)患者一般取坐位或半卧位,暴露前胸、上腹部。
仔细叩出心浊音界,选好穿刺点。
选择积液量多的位置,但应尽可能地使穿刺部位离心包最近,同时尽量远离、避免损伤周围脏器。
必要时可由超声心动图来确定穿刺方向。
常用的部位有胸骨左缘、胸骨右缘、心尖部及剑突下。
以剑突下和心尖部最常用。
(2)消毒局部皮肤,覆盖消毒洞巾,在穿刺点自皮肤至心包壁层做局部麻醉。
(3)将连于穿刺针的橡胶皮管夹闭,穿刺针在选定且局麻后的部位进针,具体方法为,①剑突下穿刺:在剑突与左肋弓夹角处进针,穿刺针与腹壁成30°~45°角,向上、向后并稍向左侧进入心包腔后下部;②心尖部穿刺:在左侧第5肋间或第6肋间浊音界内2cm左右的部位进针,沿肋骨上缘向背部并稍向正中线进入心包腔;③超声定位穿刺:沿超声确定的部位、方向及深度进针。
(4)缓慢进针,待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提示穿刺针已进入心包腔,感到心脏搏动撞击针尖时,应稍退针少许,以免划伤心脏,同时固定针体;若达到测量的深度,仍无液体流出可退针至皮下,略改变穿刺方向后再试。
心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一、高血压诊疗常规1、定义: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例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是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血压分类和标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且可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2、高血压分级诊断: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 90-99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 90-94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180 ≥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90临界收缩期高血压140~149 <903、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诊断:低危组:高血压1级,不伴有下列危险因素(见注),治疗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如6个月后无效,再给药物治疗。
中危组:高血压1级伴1-2个危险因素或高血压2级不伴或伴有不超过2个危险因素者。
治疗除改善生活方式外,给予药物治疗。
高危组:高血压1-2级伴至少3个危险因素者,必须药物治疗,或高血压3级病人,但无其他危险因素。
极高危组:高血压3级或高血压1-2级伴靶器官损害及相关的临床疾病者(包括糖尿病),必须尽快给予强化治疗。
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水平(1~3级),男性,女性(大于55),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纤维蛋白原升高,靶器官损害伴随的临床情况。
4、症状、体征:大多数起病缓慢,一般缺乏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呈轻度持续性;在紧张或劳累后加重,不一定与血压水平有关,多数可自行缓解。
也可以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
约五分之一患者无症状,仅在测量血压时或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时才发现。
体检时听诊可有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喀喇音,少数患者在颈部或腹部可听到血管杂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时心脏起搏术、适应症1)病窦伴有阿-斯综合征或类似晕厥发作2)房室传导阻滞或三分支阻滞伴有阿-斯综合征或类似发作3)尖端扭转室速药物治疗无效4)药物中毒(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物),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等引起的症状性心动过缓。
二、方法一)术前准备药物:消毒用碘酒,利多卡因穿刺针、静脉穿刺鞘、双极临时起搏导管、临时起搏器、胸穿包、换药碗、一次性镊子、针筒(1)、纱布(4)、肝素盐水、贴膜(2)心电监护、除颤仪、氧气、气管插管向患者说明手术的过程,注意配合的事项向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签写手术同意书二)手术方法监护室中无x 光透视下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如患者情况特殊可护送至导管室中行起搏器植入术。
穿刺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沿留置静脉鞘将起搏电极送到右室心尖部、流出道、三尖瓣下。
测起搏阈值小于1mv,起搏电压大于起搏阈值的3倍。
5)术后穿刺处缝1 针,并以消毒贴膜固定起搏导管。
三)术后处理常规心电图(12 导联)床边胸片(后前位)患者患肢制动,平卧位最佳,如患者不能坚持,可予左侧卧位。
如需要选择适当抗生素。
四)注意事项注意生命体征变化(测P,R,BP QH,测体温Q4H)2) 注意心影大小注意局部有无出血和血肿注意起搏和感知功能注意起搏电极的位置如入锁骨下动脉拔出针头或钢丝并局部加压,勿入扩张管,应由胸外科医师手术室处理。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监护室)、适应症病窦伴有阿-斯综合征或类似晕厥发作房室传导阻滞或三分支阻滞伴有阿-斯综合征或类似发作心动过缓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引起如头昏、黑蒙、心力衰竭和晕厥等症状有症状的II度以上AVB不论阻滞部位和类型。
无症状的II度以上AVB但心室率小于40次/分,或证实心脏停搏大于3秒。
由高度AVB诱发的快速异位性心律失常而需要药物治疗者。
7颈动脉过敏:明确反复晕厥或轻压颈动脉窦引起大于 3秒心脏停搏。
8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通过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二、术前准备排除药物性,可逆性原因引起的上述心律失常 术前常规检查三大常规,PT,APTT,血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心超, 血糖如病情允许常规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5 — 7天,术前至少停用华法令 3天。
由手术医生向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签写手术同意书,并选择相应的永 久起搏器型号 家属付款并将付款但交到监护室术前禁食6 — 8小时? 建立静脉通路三、术后处理术后常规心电图检查(12导联) 术后常规床边胸片检查(后前位) 术后常规抗生素应用 3— 5天术后沙袋压迫6小时术后床上平卧1天,1天后可将床摇起,3天后床上活动,5天下床活动,如有心房起搏适当延长卧床时间。
(4) 向患者说明手术的过程,术中配合的事项(7) 备皮、青霉素皮试(4) 术后第二天、第四天、第六天换药,第七天拆线(6)7)出监护室常规心电图检查(12 导联)8)随访时间:一般在植入术后1 、3、6 月随访1 次,以后每半年1 次四)注意事项沙袋压迫应压迫于囊袋上,而非伤口。
注意生命体征变化(测P,R,BP QH,测T Q4H)观察局部有无出血和血肿,如发现血肿需立即标记并每日观察变化,如血肿量较大,可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加压挤出积血。
4) 注意起搏和感知功能PCI 术后处理常规、适应症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急性心肌梗死择期PCI、术前准备(1)常规检查三大常规,PT,APTT,血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心超,血糖、血心肌酶、血TNT检查2)如患者无禁忌症,所有患者均需予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波立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需嚼服阿司匹林300mg波立维300mg低分子肝素4100u3)向患者说明手术的过程,术中配合的事项4)由手术医生向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签写手术同意书5)家属付款并将付款单交到监护室6)备皮、青霉素皮试、碘过敏试验三、术后处理术后常规心电图检查术后需观察穿刺点有无血肿、渗血,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术后常规抗生素应用3 天4)桡动脉穿刺6 小时拆弹力绷带,股动脉穿刺24 小时拆弹力绷带PTCA+STEN患者肝素停用6小时后拔鞘,30小时后拆弹力绷带使用血管缝合器患者6 小时下床四、注意事项(1)注意生命体征变化(测P,R,BP QH,测T Q4H)2)注意足背动脉搏动(Q4H)3)观察局部有无出血和血肿,如发现血肿需立即标记并每日观察变化五、术后抗凝除非真正对阿司匹林过敏,所有患者均应每天给予阿司匹林治疗。
既往行诊断性心脏导管术患者和准备行PCI 治疗患者均应口服氯比格雷。
裸支架至少服用1 月,药物洗脱支架服用数月(雷珀霉素支架3 个月,紫杉醇支架术口服6个月),无出血高危因素可口服1 年。
PCI术后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3-5天。
房室传导阻滞病因有冠心病、风湿性心肌炎、原发性硬化性退行性病变,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先天性心脏病,迷走神经张力过高,药物过量,高血钾,手术外伤等,少数为正常人。
诊断:临床表现出现,也可同时合并房室功能的异常。
多数患者无明确病因可查,也不伴同于其他器质性心脏疾病,可能于窦房结退行性病变有关;部分 系心肌炎或缺血性病变所致。
少数由心脏手术损伤、胶原疾病或家族性疾病引起。
严重心动过缓、长间歇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脑缺血表现,如眩晕、晕厥、阿斯综合征。
1. 有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的各种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2. I 度房室传导阻滞 多无症状,需依赖心电图诊断。
3. II 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室率慢时可有心慌、头昏、乏力等症状。
II 度 II 型房室传导阻滞大多数不可逆, 且预后凶险, 可骤然进展为高度阻滞,可发生阿-斯综合征、死亡。
4. III 度房室传导阻滞:可有心慌、头昏、乏力等症状;易致晕厥。
可发生阿-斯综合征、死亡。
二、 检查见“心电图”治疗:1. 病因治疗。
对急性心肌炎所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可予激素治疗。
2. II 度 II 型房室传导阻滞,无论有无临床症状或心室率快慢,均应安装永久起搏器。
3. II 度 I 型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 50 次以上,无症状者,可不进行特殊治疗。
低于 50 次/ 分,可予药物治疗(阿托品、舒喘灵)4. III 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慢,有临床症状,应予人工心脏起搏。
5. 避免体力劳动,禁用奎尼丁、异搏定、B-受体阻滞剂及钾盐。
无心力衰竭,亦不用洋地黄。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包括了窦房结自律功能和窦-房传导功能的病态。
可表现为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的交替诊断】1. 自发的、长时间的窦性心动过缓。
2. 窦房传导阻滞3. 窦性停搏 2 秒以上4. 心动过缓-心动过速交替出现5. 可合并房室结病变6. 可发生栓塞7.有症状或“心动过缓-心动过速”表现需安装永久起搏器。
房颤 新发生的房颤,时间不超过 1 年;二尖瓣病变修复 2- 3 月后房颤持续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已被控制,但它引起的房颤仍持续存在。
预激综合征引起的快速房颤。
禁忌症】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未经心脏介入治疗或手术的房颤。
方法】一 电复律前的准备1. 控制心力衰竭,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停用洋地黄制剂2. 房颤或房扑复律前 1 周开始服用胺碘酮( tid )检查】1. 阿托品试验 治疗】2. 电生理检查1. 根据心率、心律及病情程度给予不同治疗。
2. 避免剧烈运动及高空作业。
3. 禁用影响心率药物。
4. 5. 电生理检查可用于检查。
心脏电复律心脏电复律时利用高能直流电脉冲直接或经胸壁作用于心脏,使心肌各部位在瞬间同时除极,使 心律失常转复为窦性心律。
根据电脉冲与心动周期的关系分同步电复律和非同步电复律。
适应症】1.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室颤或室扑是非同步电复律的唯一绝对适应症。
其他快速性心律失常均需同步电复律。
2. 室速持续发作而药物治疗无效,或已出现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
3. 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室上速。
4. 房扑首选电复律治疗。
5. 1. 2. 房颤已持续 5 年以上。
3. 有病窦或房室传导阻滞。
4. 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快速异位心律失常。
5. 严重水、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酸碱中毒。
24 小时以上。
房颤发生 24 小时以上复律前需抗凝或予食道超声检查。
操作方法复律前禁食数小时;复律前 2 小时给镇静剂;排空大小便;去除假牙。
病人仰卧;准备好抢救复苏器械和药品;建立静脉补液途径;擦拭电极板和准备安放电极板的皮肤。
观察生命体征。
使用地西潘 10 -20mg 静注,使患者进入嗜睡状态。
10. 转复后窦性心律后可根据复律前的用药及心律失常类型继续药物治疗,或递减为维持剂量。
并发症心包穿刺术适应症】1. 急性心包填塞和大量积液的慢性填塞,解除填塞或放液治疗。
2. 诊断性穿刺以明确心包积液的原因。
3. 心包腔内注射药物。
禁忌症】粘连性、局限性心包积液 方法】 一 术前准备1. 所需物品:消毒用碘酒, 1 %利多卡因,各种抢救药品。
3. 4. 紧急电复律无需上述准备。
1. 2. 3. 检查除颤仪的同步性能。
4. 5. 电极板涂上导电糊,电极板放在胸骨右源与心尖部, 用力压紧皮肤。
6. 充电,房扑50- 100;室上速50 — 100J ;房颤 100- 200J; 室速 100- 200J7. 按同步电复律电钮,放电后立即观察心电图有无 P 波出现。
8. 室颤时选择非同步电复律,首次就使用较高电能( 300— 400J )。
9. 电复律后监测心率、心律、血压24 小时。
1. 心律失常2. 皮肤灼伤3. 心肌损伤4. 肺或周围动脉栓塞 附壁脱落的血栓可引起肺栓塞,往往发生在复律后1—2天5. 急性肺水肿无菌的 5ml 和 50ml 注射器各 1 副, arrow 单腔导管,胸穿包,消毒手套 2 副,纱布,试管,量杯。
向患者说明手术中需予医生配合的事项,家属签具同意手术书。
手术方法穿刺点 积液量少或疑有感染性者,宜选剑突下与左肋缘相交的夹角处,向上、向后进针。
积液量大的,可选左侧第 5 肋间歇 1 — 2cm 处。
穿刺前如条件许可需行心超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术 前定位。
留置导管。
三 术后处理如有大量心包积液,留置导管,每 1 — 2日抽取心包积液并复查心超。
注意事项抽取积液前一定要夹住导管,以免空气通过针管进入心包内。
性者尽量抽完。
IABP 术定义】IABP 是一种心脏辅助装置,靠心电图启动反搏,舒张期球囊充气,提高心脏舒张压且增加冠状动 脉血流, 心肌灌注或血压得到改善, 收缩期球囊放气, 提供主动脉内空间, 使主动脉内排血阻力下降, 从而使左心室更有效地排空。
适应症】1. 心源性休克。
2.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乳头肌功能不全和 / 或腱索断裂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穿孔。
3. 药物治疗无效地心绞痛。
4. 心脏手术后低心排。
2. 3. 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和气管插管。
4. 1. 患者取舒适的半坐位,严格消毒心前区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