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昆曲的发展及特点

合集下载

昆曲的发展过程

昆曲的发展过程

昆曲的发展过程昆曲,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发展过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充满了变革与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昆曲的发展源远流长,起源于元代。

元朝时期,蒙古族的政治统治使得汉族戏曲受到限制,戏曲表演被禁止。

然而,戏曲艺人并没有放弃,他们将各种表演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昆曲的雏形。

在元末明初,昆曲开始得到正式的发展机会,并成为当时宫廷文化的瑰宝。

在明代,昆曲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

明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社会上涌现了大量的戏曲爱好者和才华横溢的艺人。

昆曲迅速流行起来,不仅在宫廷中演出,也越来越受到民间的喜爱。

此时的昆曲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艺术特点,如唱腔婉转动听、表演细腻入微,成为了中华戏曲五大剧种之一。

清代是昆曲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虽然清朝实行了封建专制,但昆曲在宫廷中得到了巨大的推广和发展。

康熙、乾隆两位皇帝都对昆曲表演非常痴迷,每逢佳节必定举行盛大的演出,吸引了大批观众。

这使得昆曲得到了更多的创作机会和表演平台,艺术水平得到了迅猛提高。

近代以来,昆曲经历了许多风云变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戏曲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昆曲逐渐面临了与新兴戏曲形式的竞争。

然而,昆曲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仍然吸引着许多传统艺术爱好者。

为了与时俱进,昆曲开始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交流与合作,如与京剧、话剧等合作演出,使昆曲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现代昆曲已经形成了多个流派,如昆腔、昆剧、昆调等。

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表演特点,展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审美观念。

同时,昆曲也积极吸收并融合了一些现代戏曲表演技巧和艺术手法,使之更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昆曲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通过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推广,昆曲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和普及,吸引了更多的年轻观众参与其中。

同时,昆曲也积极利用新技术手段进行创新,如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身临其境式的观赏体验,使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结合,为观众带来全新的享受。

浅谈昆曲的发展及特点

浅谈昆曲的发展及特点

昆曲,也称江南曲,是中国一种代表性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始于明清,传承至今。

昆曲和中国其他地区的曲艺有着明显的区别:一方面它以武汉江汉岸,湖北武汉为中心,其推动技法、乐器、旁白、腔调、歌曲等一系列演出风格的发展;另一方面,表演活动的时间、地点,以及组成的人员的不断变化,大大丰富了昆曲的演出内容和形式。

昆曲以讲唱为主要演出形式,体现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郊野的小山村的文化内容,加上许多悬疑曲调惊人的故事,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种风俗文化的表现。

昆曲有着传统气息,并且越发深厚,正如昆曲文化里有“安得好昆曲醉月,发胸不用入青山”,“闻昆仑说黄鹤到,无端将泪暗洒楼”这样的诗中所体现出来的气氛。

昆曲以诗歌故事形式表现,主题涉及到对生活的描述及对社会的魔鬼的抵抗,色彩浓烈,情节生动。

这种传统文化的特点,让昆曲表演成为一种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昆曲的发展变化无常,其特点把持不稳,使它有既蕴藏着传统式的文化,又有着现代氛围的特质。

其实,改革开放后,民间艺术也在革新和演变,昆曲也不例外。

比如以前押调都比较老古,但是现在昆曲也开始运用现代押调,发展出更具现代色彩的曲调。

昆曲演出的变化也非常神奇,除了一些传统的特殊乐器外,一些现代乐器也开始被应用进来,把昆曲的演出变得更加丰富,也使它有更大的影响力。

同时,昆曲也和国内现代文化相结合,很多注重剧本构思、强调行业道德操守的艺术形式日趋成熟。

昆曲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已经被当时有很多不统一的流派,其中一份有其独特优势。

一般来说,昆曲表演格外注重传统文化,反映了地方感。

音乐方面,一般传统的押调较多,故事的情节比较复杂,且绝对的中心思想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有的地方昆曲变化也比较多,像不同音乐乐器的不断更新、舞蹈的演绎的融合,这使昆曲得以变得更加动态和丰富多彩.昆曲有着极为丰富的旋律,现实生活的内容,加上歌舞金句等混合而成,将诗歌艺术、文学艺术、舞蹈艺术结合在一起。

而这种交错的艺术形式,也是昆曲形成的重要特点之一。

昆曲的发展与传承

昆曲的发展与传承

昆曲的发展与传承
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起源于明代,发源于江苏苏州地区。

昆曲因其高雅的艺术形式和独特的表演风格而备受赞誉,被誉为中国戏曲的“百戏之王”。

昆曲的发展与传承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明代:昆曲发源于明代,是由当时的曲艺发展演变而来的。

明代昆曲以苏州方音为基础,结合了南北曲艺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昆腔。

2. 清代:清代是昆曲的黄金时期,经历了较为繁荣的阶段。

当时的昆曲分为“四派”,即“昆山派”、“天派”、“沈派”和“长派”。

这四派在昆曲的发展过程中各有特色,并且逐渐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和演唱技巧。

3. 民国时期: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变革和文化冲击,昆曲遭受了较大的打击。

戏曲改革运动对昆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些传统的剧目和表演形式不再受欢迎,昆曲的濒临衰落。

4. 现代:建国后,昆曲经历了一段低谷期,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昆曲得到了官方的重视和扶持。

国家政府推动了昆曲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重要的昆曲剧目进行了改编和演出,培养了一批新的昆曲演员。

同时,一些昆曲团体和学者也积极参与到昆曲的传承与研究中。

昆曲的发展与传承经历了起伏和挣扎,但它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可和传承。

如今,昆曲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国内外演出活动中受到了重视。

相信在文化多样性和传统文化保护的理念下,昆曲将继续传承发展,并为我们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和思考。

昆曲研究报告

昆曲研究报告

昆曲研究报告一、引言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瑰宝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对昆曲进行全面的研究,包括昆曲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剧目分类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昆曲的历史渊源昆曲起源于中国古代南方的吴越地区,据考证,其历史可追溯至元代。

昆曲的发展经历了元、明、清三个时期的演变,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明代是昆曲的鼎盛时期,许多经典剧目如《牡丹亭》、《西施》等在此时问世,并逐渐传播开来。

清代则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如梅兰芳、程砚秋等,他们对昆曲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昆曲的艺术特点1.曲调优美婉转:昆曲以其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而闻名,曲调婉转优美,给人以愉悦心灵的感受。

2.身段柔韧独特:昆曲的表演以柔软的身段为特色,演员通过身体的舞动诠释角色的情感。

3.细致精炼的表演技巧:昆曲注重细节,演员的表演技巧极为讲究,包括舞台动作、音乐节奏等方面都要达到极致。

4.婉约细腻的情感表达:昆曲作为一种戏曲形式,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音乐、唱腔、舞蹈等手段,将角色的情感细腻地展现出来,给人以深刻的触动。

四、昆曲的剧目分类昆曲的剧目可以分为历史剧、传奇剧、悲喜剧和评剧等几个大类。

其中历史剧以描写历史人物和事件为主题,塑造了许多经典角色;传奇剧则以神仙、鬼怪等传说故事为内容,奇幻而神秘;悲喜剧则呈现了各种不同情感的冲突和转折,深受观众喜爱;评剧则是昆曲的一个重要分支,以评论时事和社会热点为题材。

五、昆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现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文化传承方面,昆曲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凝聚了无数优秀的文化遗产,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昆曲的表演风格和艺术技巧对于现代戏剧和电影等艺术形式起到了借鉴和启发的作用,使得现代表演艺术更加多样化和精彩纷呈。

最后,昆曲还在国际间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对昆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促进了中华文化在国际间的传播。

昆曲历史发展简介

昆曲历史发展简介

昆曲历史发展简介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元朝末年的苏州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它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形式,被誉为中国戏曲的“百戏之祖”。

以下是昆曲历史发展简介:起源与初期发展昆曲起源于元朝末年的苏州昆山地区,据传是由于当地民间音乐的流传和戏曲爱好者的创作而形成的。

在明朝初年,昆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正式的戏曲形式,并受到了皇室的重视和喜爱。

在明朝嘉靖、隆庆年间,昆曲在艺术上逐渐成熟,并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

明代戏曲繁荣与昆曲的普及明朝万历年间,戏曲繁荣发展,昆曲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许多著名的戏曲作家和演员应运而生。

其中,汤显祖是当时最著名的戏曲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品《牡丹亭》等对昆曲的表演风格和文学水平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著名演员沈璟、梁辰鱼等也为昆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清代昆曲的鼎盛时期进入清代,昆曲继续繁荣发展,并达到了鼎盛时期。

康熙、乾隆年间,许多著名的戏曲家和演员涌现出来,如孔尚任、洪昇、唐英等。

他们的作品涉及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对昆曲的表演和文学水平产生了深刻影响。

同时,清代宫廷也开始将昆曲作为重要的娱乐活动之一,推动了昆曲艺术的发展。

近代以来的传承与发展进入近代以后,随着社会变革和文化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昆曲逐渐面临生存危机。

然而,在20世纪初,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昆曲的珍贵和传承的重要性,开始推动昆曲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在此背景下,一些著名的戏曲家和演员如梅兰芳、俞振飞等人为昆曲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现代保护与传承进入现代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昆曲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1956年,昆曲“传习所”在上海成立,致力于培养专业的昆曲演员和音乐人才。

1980年,中国昆曲研究会在苏州成立,旨在推动昆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进一步彰显了其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

昆曲艺术中国古老戏曲文化的瑰宝

昆曲艺术中国古老戏曲文化的瑰宝

昆曲艺术中国古老戏曲文化的瑰宝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源远流长,而昆曲作为其中的瑰宝,被誉为中国古老戏曲文化的代表之一。

昆曲艺术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精湛的演技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本文将从昆曲的起源、表演特点与魅力以及对中国文化传承的意义等方面,探讨昆曲艺术作为中国古老戏曲文化的瑰宝。

一、起源和发展昆曲艺术起源于元朝时期,经历了明、清两代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历史沧桑,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昆曲以儒、释、道的思想精髓为基础,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二、表演特点与魅力昆曲艺术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精湛的演技而闻名。

昆曲以声腔、唱腔和表演为主要表现手段,以其高亢悠扬的音乐和独特的身段动作,展现了情感的深沉和人物角色的鲜明。

昆曲的表演注重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演员通过声音、动作和面部表情等多种方式,传达出内心的思想和情感,使观众能够深入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昆曲还以其细腻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艺术表达,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震撼。

在舞台上,演员们通过优雅的身姿和缓慢的动作,将观众带入一个虚拟的世界,体验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同时,昆曲艺术也融入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精华,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诠释和演绎,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中国文化的深远内涵。

三、昆曲艺术的意义与传承作为中国古老戏曲文化的瑰宝,昆曲艺术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首先,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昆曲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其次,昆曲艺术对于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昆曲艺术不仅在中国内地广泛流传,而且在海外华人社区也有广大的影响力。

通过昆曲艺术的推广和交流,可以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最后,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表达人们对于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昆曲发展历程

昆曲发展历程

昆曲发展历程
昆曲啊,这可是咱们中国戏曲界的“老资格”,它的历史悠久得就像是一杯陈年老酒,香飘四溢,让人回味无穷。

让我用轻松幽默的方式,给你讲讲昆曲的发展历程。

最初,昆曲还只是个“小宝宝”,在元朝末年的江苏昆山一带诞生。

那时候,它还叫做昆山腔,听起来就像是一群江南文人聚在一起,吟诗作对,唱着小曲儿自娱自乐。

第一步,成长壮大。

到了明朝,昆曲可就不甘寂寞了,它像是个才华横溢的少年,开始四处闯荡,先是把南京、苏州这些文化大城给“征服”了,然后又北上京城,成了皇家的“宠儿”。

第二步,登上顶峰。

在明朝中期,昆曲已经是戏曲界的“巨星”了,无论是皇族贵胄,还是市井百姓,都为它如痴如醉。

那时候的昆曲,就像是现在的流行音乐,无处不在,无人不爱。

第三步,遭遇挑战。

清朝一来,昆曲遇到了些“小挫折”。

一来是其他地方戏曲的兴起,比如京剧,抢了它的一些风头;二来是时代变迁,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昆曲那缓慢的节奏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了。

第四步,传承与创新。

虽然遭遇挑战,但昆曲毕竟是“老戏骨”,它开始自我调整,一边传承经典,一边创新求变。

就像是一位老艺术家,虽然年纪大了,但魅力依旧,还能吸引一大票年轻粉丝。

现在,昆曲不仅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它的发展历程,就像是一首悠扬的昆曲唱段,历经风雨,依旧
动人心魄。

所以说,昆曲不仅是历史的,它还是时尚的,永远有着让人着迷的魅力。

昆曲的基本发展历程

昆曲的基本发展历程

昆曲的基本发展历程昆曲是一种地域性的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本文将介绍昆曲的基本发展历程,以加深读者对昆曲的了解。

一、昆曲的起源昆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昆曲被称为“秦曲”。

秦曲以神话、传说为题材,把诸子百家的思想、宗教和理论融入其中,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据史料记载,秦曲在秦统一中国之后,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当时最流行的艺术形式。

二、昆曲的发展随着春秋时期的出现,秦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演变成了春秋曲。

春秋曲主要描写古代英雄传说中的英雄人物,以及他们所参与的战争、宫廷斗争等故事,把古代社会现实生活和英雄传说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接着,昆曲进入了唐代,这一时期的昆曲被称为“唐曲”。

唐曲主要描写唐代时期的历史及其人物,以及宫廷斗争、政治阴谋等故事,把唐代社会现实生活和古代英雄传说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随着宋代的到来,昆曲进入了宋代,这一时期的昆曲被称为“宋曲”。

宋曲以宋代历史事件为题材,以及宋代名士、官僚以及宋代宫廷斗争等故事,把宋代社会现实生活和古代英雄传说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三、昆曲的现代发展随着明清时期的到来,昆曲进入了明清时期,这一时期的昆曲被称为“明清曲”。

在明清时期,明清曲受到了政治、哲学、宗教等多种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同时,明清曲也受到了外国文化的影响,如西方喜剧、歌剧等,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至今,昆曲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受到广泛的欢迎。

综上所述,昆曲的发展历程悠久而复杂,从先秦时期的秦曲、春秋时期的春秋曲、唐代的唐曲、宋代的宋曲、明清时期的明清曲,一直发展到当今,昆曲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昆曲发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昆曲发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昆曲发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昆曲的现状分析1. 昆曲的历史与特点昆曲作为中国戏曲的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表现形式。

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风格深受观众喜爱,被誉为“东方歌剧”。

2. 昆曲的传承与发展昆曲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受众的流失、演员的培养和挑战都是昆曲发展的难点。

3. 昆曲的市场与前景随着现代娱乐形式的多样化和流行文化的冲击,昆曲的市场逐渐萎缩,观众群体的年轻化程度也不断加大。

二、昆曲发展的可行性分析1.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昆曲的扶持力度,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昆曲的传承和发展。

2. 融合创新昆曲的表演形式和内容可以进行融合创新,结合当下的社会时事,打破传统的表演形式,提升昆曲的市场吸引力。

3. 教育推广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大对昆曲的宣传与推广,培养更多的昆曲爱好者和从业者,促进昆曲传统文化的传承。

4. 艺术交流开展国际范围内的昆曲交流与合作,拓展昆曲的演出市场,增强昆曲的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

5. 技术支持利用现代科技与媒体手段,推动昆曲的传播与传承,拓宽昆曲的展示渠道。

三、昆曲发展的建议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昆曲的传承与发展。

2. 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宣传,培养昆曲的传承人才与观众基础。

3. 推动昆曲艺术融合创新,提升昆曲的表演吸引力与市场影响力。

4. 引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增强昆曲的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

5.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昆曲的传播与传承,拓宽昆曲的展示渠道。

四、结语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之一,具有着丰富的艺术内涵与历史渊源,发展潜力巨大。

但在当今社会,昆曲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与困难。

通过政策扶持、融合创新、教育推广、艺术交流和技术支持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推动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使昆曲在当代社会中绽放新的光彩。

希望本报告的分析和建议能够促进昆曲的发展,推动昆曲艺术在当代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昆曲的简介及基本特点介绍

昆曲的简介及基本特点介绍

昆曲的简介及基本特点介绍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你有了解昆曲的一些基本知识吗?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昆曲的简介,欢迎阅读!昆曲的简介昆剧原名“昆山腔”、“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

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

昆曲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

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昆曲是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

明以后,杂剧形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昆剧,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

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昆剧曾经有"昆山腔"(简称"昆腔")、"昆调"、"昆曲"、"南曲"、"南音"、"雅部"等各种不同的名称。

一般而言,着重表达戏曲声腔时用昆山腔,表达乐曲、尤其是脱离舞台的清唱时用昆曲,而将指表演艺术的戏曲剧种,则称做昆剧。

昆剧的兴盛和它称霸剧坛的时间约长达二百三十年之久,即从明代隆庆、万历之交开始,到清代嘉庆初年(1570-1800)。

这是昆剧艺术最有光辉和成就最为显著的阶段,出现"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繁荣景象。

剧作家的新作品不断出现,表演艺术日趋成熟,行当分工越来越细致。

从演出形式看,由演出全本传奇,变为演出折子戏。

折子戏的演出既删除了软散的场子,又选出剧中的一些精彩的段落加以充实、丰富,使之成为可以独立演出的短剧。

折子戏以其生动的内容,细致的表演,多样的艺术风格弥补了当时剧本的冗长、拖沓、雷同的缺陷,给昆曲演出带来生动活泼的局面。

出现了一批生、旦、净、丑本行为主的应工戏,是观众百看不厌的精品。

昆曲剧目丰富,剧本文词典雅华美,文学性很高。

当今昆曲的发展现状

当今昆曲的发展现状

当今昆曲的发展现状当今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剧种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并且在当代依然保持着一定的发展势头。

目前,昆曲在艺术表演、教育推广和创新传承等方面面临着一些新的现状和挑战。

一方面,在艺术表演方面,昆曲秉承了传统的表演艺术特点,包括婉约优雅、舞台美学、声腔唱腔等。

同时,在表演形式上也注重创新,引入了一些现代元素,例如舞台设计、服装造型、灯光音效等。

这样的尝试使得昆曲的观赏性更加突出,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此外,昆曲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也得到了一定发展,例如与当代舞蹈、音乐剧等的交叉合作,使得昆曲在当代舞台上呈现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另一方面,在教育推广方面,昆曲的传承与挖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为了留住年轻人对昆曲的兴趣,一些昆曲演艺团体和教育机构积极开展昆曲培训班、演出讲座等活动,吸引更多青年学习和了解昆曲艺术。

此外,一些传统昆曲表演艺术的文化机构也开始积极与学校合作,将昆曲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中,从小培养学生对昆曲的兴趣和理解。

这些努力有助于新一代艺术家的培养和昆曲的传承,使得昆曲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然而,昆曲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境。

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多样化的娱乐选择,使得昆曲艺术在年轻人中的传承和推广变得困难。

另一方面,昆曲艺术的传统性和独特性使得它在现代商业市场中的推广和营销受到一定限制。

此外,由于昆曲的学习和表演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而收益回报相对较低,导致昆曲艺术家的收入和生活条件相对较低,也影响了昆曲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当代昆曲在艺术表演、教育推广和创新传承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昆曲的发展需要各界的支持和关注,同时也需要昆曲行业的自身努力,不断创新和传承,使得昆曲艺术在当代社会中保持活力并有所发展。

昆曲的发展及其文化影响

昆曲的发展及其文化影响

昆曲的发展及其文化影响昆曲,又称为“昆腔”,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

它源于南宋时期,起源于山东地区,较早流传于南方。

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早在2001年就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中国的民间文化传承中,昆曲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这篇文章将从昆曲的历史沿革、艺术特色、文化价值和现代发展这四个方面来探讨昆曲的发展过程和文化影响。

昆曲的历史沿革昆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约有 800 年的历史。

在元、明、清时期,昆曲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完整的戏曲体系,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唱腔,被公认为中国传统戏曲五大剧种(京剧、黄梅戏、豫剧、评剧、昆曲)之一。

昆曲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困难期,20世纪30年代,国共内战爆发,昆曲遭到了破坏和抵制,但在1950年代中期起,国家对昆曲进行了重视和保护,大力进行昆曲的推广和研究,这也为昆曲的复兴打下了基础。

艺术特色作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代表之一,昆曲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特色。

昆曲的主管唱者要求准确的发音、清晰的语调,并能够体现剧中人物的情感和性格。

配角们则需高度依赖歌唱和音乐手段,塑造他们的角色特性。

昆曲的音乐包括板锣、大鼓、笛子、三弦、小军鼓等乐器,清晰的、优美的旋律为整个剧情注入了生气,极大的提高了观众的感知度。

昆曲的表演形式讲究从容、优雅和动静兼备的效果,运用“四传三接”的表演方式,即手传眼、眼传耳、耳传心,情感常常在暗示和心理描述中体现。

而且,昆曲的内容也多以传统的文献为蓝本,内容深刻,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价值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和深邃。

而且,昆曲既是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又是音乐艺术的一种形式,它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综合特征,具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通过运用戏曲语言、表演形式、剧情转折,昆曲充分表现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方面,不仅仅是一个演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中国古代传统戏曲艺术昆曲

中国古代传统戏曲艺术昆曲

中国古代传统戏曲艺术昆曲中国古代戏曲是一门独特而悠久的艺术形式,昆曲作为其中的一种,以其精湛的表演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被广泛传承和欣赏。

本文将为你介绍中国古代传统戏曲艺术昆曲的历史渊源、表演特点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一、昆曲的历史渊源昆曲,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吴地(今江苏苏州),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

它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南宋时期的南曲、元曲以及明代的西昆等各个地方曲艺的元素,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特色。

昆曲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成为了当时的宫廷艺术,备受贵族和文人墨客的喜爱。

二、昆曲的表演特点1.音乐独特:昆曲以其悠扬、高亢的唱腔而著名,音乐方面注重唱腔的技巧和表现力,使得观众能够在艺术享受中感受其独特魅力。

2.身段优美:昆曲强调身段的柔美和优雅,演员们通过舞姿的展示和行动的有机衔接,使得角色形象更加生动传神。

3.言词犀利:昆曲的言词锋利而精妙,演员们不仅要有出色的演技,更要具备对语言的娴熟运用,以营造气氛和塑造人物形象。

4.多才多艺:昆曲要求演员具备多种艺术技能,例如唱、念、做、打,演员们需要兼顾各个方面的技能,才能完美地呈现出昆曲的魅力。

三、昆曲的传承与发展尽管昆曲在现代社会中受到了来自其他艺术形式的冲击,但是无论是在艺术表演还是在音乐方面,昆曲都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昆曲,各种推广和传承活动也不断进行。

例如,在学校中开设昆曲艺术课程,培养青少年对昆曲的兴趣和艺术修养。

同时,昆曲演员们也积极参与演出和交流活动,将昆曲走出传统舞台,面向更广阔的观众群体。

而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昆曲的传承与发展也得到了新的机遇。

通过网络传媒和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昆曲得以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

同时,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也使得昆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例如与电影、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交叉创作,进一步推进昆曲的创新与发展。

总之,中国古代传统戏曲艺术昆曲以其独特的表演特点和悠久的历史渊源,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昆曲的传承与创新

昆曲的传承与创新

昆曲的传承与创新一、昆曲的历史与特点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起源于明代,流行于江苏、浙江等地。

昆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东方歌剧”。

昆曲的特点在于唱腔婉转动听、表演细腻生动、舞蹈优美华丽、音乐高雅典雅。

其表演形式主要包括唱、念、做、打四个方面,其中唱是重中之重,也是昆曲最具特色的表演形式。

昆曲的音乐以“板式”为主要形式,旋律优美动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二、昆曲传承与创新1. 传承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文化遗产,许多机构和团体积极开展了相关活动。

例如,“全国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就有昆曲表演和讲解;各级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支持昆曲的传承,如江苏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昆曲传承工作的实施意见》等。

此外,昆曲传承还需要有专业人才的培养。

各级艺术院校和戏曲学院都设有昆曲专业,为昆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平台。

2. 创新虽然昆曲是一种传统文化形式,但在现代社会中也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

这一点在昆曲表演中也得到了体现。

例如,在唱腔方面,现代演员会加入一些流行音乐元素,增加观众的接受度;在服装设计方面,也会采用更加时尚和精美的设计来吸引观众。

此外,在舞美设计方面也有很多创新。

例如,在舞台设计上采用了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如3D投影等;在灯光设计上也运用了更多的色彩变化和灯光效果来营造气氛。

三、昆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1. 促进文化交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昆曲在国际上也备受关注。

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中,昆曲表演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交流方式。

例如,在“中国文化年”活动中,昆曲表演团队多次出访欧美等地进行演出和交流;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昆曲也成为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2. 传递正能量昆曲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其表演内容也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涵。

在表演中,常常会涉及到爱国、敬老、尊师等主题,传递出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简述昆曲剧种的发展历程

简述昆曲剧种的发展历程

简述昆曲剧种的发展历程
昆曲,又称昆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以福建南音为音乐
基础,以蒲剧为表演基础,形成于明代,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

昆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明代。

明初,福建南音与蒲剧相结合
形成了早期的昆曲。

这段时期的昆曲以歌唱为主,表演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是由专业团体与演员在官府举办的场合中演出。

到了清代,昆曲逐渐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

它不再只在官方机
构中演出,开始走向民间,并引入了京剧等多元化元素,充实了表演
内容。

同时,昆曲成为女子演出最主要的剧种,加强了它与女性文化
的联系,也为当代的女性崛起提供了一个自我表达的平台。

随着时间的推移,昆曲的艺术形式也经过了不断的变迁和升华。

在20世纪50年代初,昆曲走向了寻求真实的发展道路,追求更多的
历史、民族和社会现实等元素。

同时,昆曲的表演形式也跟随这个时
代不断变化,出现了现代舞蹈、广告、电影等群体文化艺术形式的影
响和融合。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年轻观众对文化消费的不断追求,昆曲也在传承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它开始注重保护和推广传统文化,传统强调的“以文会友”的特点获得更多年轻观众的认可和欣赏。

同时,昆曲也在保持传统基础的基础上,不断地开创新的表演方式,让
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昆曲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总之,昆曲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扬光大
的过程。

它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浓厚而深远
的历史文化烙印,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关于昆曲的介绍

关于昆曲的介绍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戏曲的代表之一。

以下是关于昆曲的详细介绍:1. 历史背景:昆曲起源于元末明初的江苏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它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南曲四大声腔。

在明代嘉靖、隆庆年间,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了全面改革和创新,建立了昆曲歌唱体系,使其成为一种细腻婉转、柔和悠扬的声腔。

2. 艺术特点:昆曲的表演艺术具有载歌载舞、唱念做打、文武兼备的特点。

它的唱腔清丽柔婉、细腻抒情,如行云流水般连绵不断,被誉为“水磨腔”。

昆曲的念白注重声调的抑扬和节奏的快慢,与唱腔和谐统一。

其表演身段、程式和武打动作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

3. 剧目丰富:昆曲拥有丰富的剧目,包括《牡丹亭》、《西厢记》、《桃花扇》等经典名剧。

这些剧目题材广泛,涉及爱情、历史、政治等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和价值观念。

4. 音乐体系:昆曲的音乐体系非常独特,其曲调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曲牌体,每出戏曲都由成套曲牌构成。

其唱腔属曲牌体,具有独特的声腔系统和表演体系。

乐队以笛子主奏,兼用管(萧)、笙、琵琶等乐器。

5. 影响力:昆曲在中国戏曲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对京剧、川剧、湘剧、赣剧、桂剧等众多戏曲剧种都有深远的影响。

同时,昆曲还流传到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成为东亚地区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6. 现状与传承: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昆曲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一些挑战。

然而,许多艺术家和团体仍然致力于保护和推广昆曲,通过举办演出、培训和学术研究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总的来说,昆曲是一种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的戏曲形式,它不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昆曲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

昆曲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

昆曲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几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喜爱。

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何将昆曲这一文化瑰宝传承下去,并在当代得以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传承方式以及现代发展等多个角度来探讨昆曲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

一、历史背景昆曲起源于元末明初,源自花鼓戏、弋阳腔等戏曲形式,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嘉靖年间,昆曲被列为四大曲艺之一,被誉为“戏曲之花,艺术之珍”,经历了明清两个时期的辉煌。

但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曲艺类演出逐渐被电影、电视、网络媒体等新形式所代替,这些媒体的崛起也导致昆曲“后继无人”,使得昆曲的传承逐渐受到了影响。

二、传承方式1. 师徒传承师徒传承是昆曲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古代,昆曲艺人通常从小学习艺术,拜师学艺,师父教授弟子,这样一代代地传下去。

现在,师徒传承在昆曲中仍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许多昆曲老师为了传承昆曲艺术不遗余力。

2. 地方性组织传承许多地方性组织已经成立了专门的昆曲培训班以及昆曲研究机构,以便更好地传承昆曲,这些机构正致力于教授、传承和推广昆曲艺术。

3. 书本传承古籍《昆曲正宗通谱》、《昆曲新选》等是昆曲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为学习昆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因此,在当代,许多专家学者通过阅读这些古籍来学习昆曲,以便更好地传承这项艺术。

三、现代发展当代昆曲在保持传统基础的同时,还加入了一些现代化的元素,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观众的需求。

1. 策划精品演出目前,许多精品昆曲演出在大城市中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些演出通常采用现代舞台技术,特别是灯光和音响方面的技术,以展现出更加精彩的昆曲艺术。

2. 加入新元素通过加入新元素,昆曲在当代得以更好地发展。

例如,将电影、戏剧、武术、舞蹈等新元素与昆曲相结合,使得昆曲更加具有现代感和时尚感。

3. 教育传承许多学校已经将昆曲列入课程体系,并且开设了昆曲选修课程。

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在课堂上接触、理解、学习昆曲艺术,进而使昆曲得以传承和发展。

昆曲艺术的精髓和演变

昆曲艺术的精髓和演变

昆曲艺术的精髓和演变昆曲是中国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戏曲之一,被誉为古代中国戏曲的“软玉之花”。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昆曲艺术也不断发展演变,从传统到现代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昆曲艺术的精髓和演变。

一、昆曲艺术的精髓昆曲可以说是集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融合了音乐、舞蹈、戏曲和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风貌。

昆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音乐,它采用了金、木、水、火、土等五声调式,融合了中华传统音乐的精华,营造出独特的音乐韵律。

另外,昆曲的舞蹈动作优美、形态多样,具有精细的手指动作、舞姿和肢体语言,可以展现出不同角色性格及情感表达。

而戏曲中的唱腔和表演技巧也是昆曲艺术的一大特点,它不仅强调旋律和音乐节奏,还注重抑揚顿挫、音色变化和音乐演绎的表演技巧。

总的来说,昆曲艺术的精髓在于:五音调式的独特韵律、精细的舞蹈动作和肢体语言、丰富的表演技巧,以及对人文思想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反映和表现。

这些方面,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昆曲艺术的演变昆曲艺术的演变是一个较为漫长和复杂的过程,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下,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首先从古代的昆山戏说起,昆山戏是昆曲的源头,最早出现于元代,它是昆曲艺术的最早形式之一。

随后,它被不断改良和升华,逐渐发展成为明初昆曲。

明代昆曲已经成为昆曲艺术的一个高峰,艺术技巧、表演手段和音乐风格已经得到了较为成熟的发展。

清代昆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清代昆曲的时代特色,清代昆曲营造了烘托画面、表达情感、描写人物等方面的表演风格。

20世纪初,昆曲作为中国的代表性艺术形式之一,逐渐走向现代化。

当时一些昆曲大师(如李少春、孟小冬等)对昆曲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开创了新昆曲的风格。

新昆曲强调了古典与现代的结合,内容主题更接近当代生活,既保留了昆曲的传统韵味,又有现代感。

新昆曲在音乐、舞蹈、表演等方面都有新的探索和突破,受到观众的广泛欢迎和认可。

中国昆曲的知识点总结

中国昆曲的知识点总结

中国昆曲的知识点总结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传统戏曲中的珍贵艺术瑰宝。

昆曲以其独特的唱腔、优美的舞姿、精妙的表演方式而著称,被誉为“戏曲之源”,对中国戏曲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昆曲的历史渊源、表演特点、音乐特色、剧目体裁、流派流派等方面进行系统总结,希望对读者深入了解昆曲和中国传统戏曲有所帮助。

一、历史渊源昆曲起源于明代,具有悠久的历史。

传说昆曲是由曲艺演化而来的,曲艺是指在古代即兴演唱故事的艺人,其中有一种曲艺叫做“昆山腔”,因此昆曲得名。

据史书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湖南昆山曲艺人白朝奉携带昆曲来到嘉靖年间津沽(今天津)地区传播昆曲。

白朝奉收集了当地的山戏、柳词、杂剧等民间艺术形式,融会贯通,创立了昆曲的三大流派——梨园、坐回、青衿,标志着昆曲的成型。

此后,昆曲逐步形成并传遍全国各地。

清朝时期,昆曲进入了鼎盛时期,成为宫廷和达官显贵娱乐的主要节目。

20世纪初,昆曲逐渐式微,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昆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相关剧目得以保存与传承。

如今,昆曲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各种昆曲演出和研究也得到了新时代的发展和壮大。

二、表演特点1.音律婉转昆曲的音乐体现了古代中国音律的特点,其音乐旋律细腻婉转,曲调多样。

昆曲的音乐分为“腔调”和“唱腔”两种,腔调是指曲牌,唱腔是指唱腔曲牌的演唱方式。

昆曲音乐中的腔调多以古琴、古筝为伴奏,悠扬动听,具有浓厚的古代音乐韵味。

2.表演细腻昆曲表演讲究精细和细腻,演员要求表演出精湛的唱功、功力深厚、表演细腻,更重要的是要有极高的美学修养,驾御舞台、情感、音乐、感知、体现出真情实感。

3.化妆服饰昆曲表演中,化妆服饰也有其独特之处。

演员进行精细的脸谱化妆,用色艳丽鲜明,服饰华丽堂皇,演员的服饰在一定程度上与角色的性格特点相呼应。

4.舞蹈形式昆曲的舞蹈形式也有其独特之处,舞蹈动作、身段优美雅致,动作多以手舞为主,手部动作细腻多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昆曲的发展及特点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浅谈昆曲的发展及特点
发源于江苏太仓南码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南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曲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曲”。

昆曲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中的一朵“兰花”。

昆曲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昆山(属太仓州)一带,它与起源于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系统。

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戏曲之母”的雅称。

即时,无锡昆曲社对昆曲起到了繁荣推广的作用。

昆曲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国汉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为主,辅以、、、、等(俱备)。

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的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在语言上,该剧种原先分和北曲。

南昆以白话为主,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主。

形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宋、元以来,有南、北之分,南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样。

元末,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为昆曲之。

明朝年间,杰出的家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创新,吸取了、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的伴奏乐器,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通称昆曲。

昆山人,继承魏良辅的成就,对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让昆曲以清唱的出现,终于使昆腔在无大锣大鼓烘托的气氛下能够清丽悠远,旋律更加优美;对伴奏乐器改革原来南曲伴奏以箫、管为主要乐器,为了使昆腔的演唱更富有感染力,他将笛、管、笙、琴、琵琶、弦子等乐器集合于一堂,用来伴奏昆腔的演唱,获得成功。

隆庆末年,他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

这部传奇的上演,扩大了昆腔的影响,文人学士,争用昆腔创作传奇,习昆腔者日益增多,尤以歌妓为主。

昆曲作为一个曾经在全国范围内有着巨大影响的剧种,在历尽了坚信困苦之后,能奇迹般地再次复活,这和它本身超绝的艺术魅力有密切联系,其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它的音乐上。

昆曲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

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

“水磨腔”。

这种新腔奠定了昆曲演唱的特色,充分体现在南曲的慢曲子(即“细曲”)中,具体表现为放慢拍子,延缓节奏,以便在旋律进行中运用较多的装饰性花腔,除了通常的一板三眼、一板一眼外,又出现了“赠板曲”,即将4/4拍的曲调放慢成8/4,声调清柔委婉,并对字音严格要求,平、上、去、入逐一考究,每唱一个字,注意咬字的头、腹、尾,即吐字、过腔和收音,使音乐布局的空间增大,变化增多,其缠绵婉转、柔曼悠远的特点也愈加突出。

相对而言,北曲的声情偏于跌宕豪爽,跳跃性强。

它使用七声音阶和南曲用五声音阶(基本上不用半音)不同,但在昆山腔的长期吸收北曲演唱过程中,原来北曲的特性也渐渐被溶化成为“南曲化”的演唱风格,因此在昆曲演出剧目中,北曲既有成套的使用,也有单支曲牌的摘用,还有“南北合套”。

“南北合套”的使用很有特色:一般情况是北曲由一个角色应唱,南曲则由几个不同的角色分唱。

这几种南北曲的配合使用办法,完全从剧情出发,使音乐尽可能完美地服从戏剧内容的需要。

从南北曲本身的变化说,尚有“借宫”、“犯调”、集曲“等多种手法。

原来联成一套的曲子,无论南北曲,都有属于那一宫调的曲子问题,当唱曲要求情绪显着变化时,同一宫调内的曲子不能胜任,就可借用其它宫调的合适曲子。

如《牡丹亭·惊梦》,先后所用的曲牌是[山坡羊](商调)、[山桃红](越调)、[鲍老催](黄钟宫)、[绵搭絮](越调)。

在演唱技巧上,昆曲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快慢以及咬字发音,并有“豁”、“叠”、“擞”、“嚯”等腔法的区分以及各类角色的性格唱法。

音乐的板式节拍,除了南曲“赠板”将四拍子的慢曲放慢一倍外,无论南北曲,都包括通常使用的三眼板、一眼板、流水板和散板。

它们在实际演唱时自有许多变化,一切服从于戏情和角色应有的情绪。

昆曲的乐器配置较为齐全,大体由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三部分组成,主乐器是笛,还有笙、箫、三弦、琵琶等。

由于以声若游丝的笛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上赠板的广泛使用,字分头、腹、尾的吐字方式,以及它本身受吴中民歌的影响而具有的“流丽悠远”的特色,使昆曲音乐以“婉丽妩媚、一唱三叹”几百年冠绝梨园。

伴奏有很多吹奏曲牌,适应不同场合,后来也被许多剧种所搬用。

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简称“曲牌体”。

它所使用的曲牌大约有一千种以上,南北曲牌的来源,其中不仅有古代的歌舞音乐,唐宋时代的大曲、词调,宋代的唱赚、诸宫调,还有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等。

它以南曲为基础,兼用北曲套数,并以“犯调”、“借宫”、“集曲”等手法进行创作。

此外,还有不少宗教歌曲。

下面通过对《长生殿》的曲目加深对昆曲唱腔音乐深层次的理解。

一、昆曲唱腔是曲牌体。

即:每一段唱腔都是由长短不等的古代韵文体诗词组成的牌子,牌子都有其名,如【小桃红】、【下山虎】等。

每一支曲牌,都有其不同的唱式和音乐结构组成。

每一折戏都由南曲套(南套)、北曲套(北套),南曲北曲合套(南北合套)以及复套(两种不同类别的套数复合在一折戏)等各种不同套式、不同曲牌联缀而成。

每一部传奇中的每一折戏都由不同情绪类别、即昆剧中不同宫调类型的成套唱腔组集而成。

以上归纳昆曲唱腔音乐总体结构为“三体”:
“每一段唱腔是曲牌体,每一折戏的组合是联曲体,每一部传奇的体裁为集折体。


二、昆曲曲牌体的程式。

在唱词上要求每个曲牌由相对规范的字格、句型、平仄、韵位及一定衬字组成的旧体格律诗为词式。

在唱腔上要求表达各个不同曲牌本身的特性腔调,曲谱的腔格要与唱词的平仄对应,曲牌的乐段、板式、结音、主腔等音乐结构均应有相对的乐式规范。

在折子戏每段唱腔之间,由各种音乐旋律上既有特性,又有连带的不同套组成。

这些套数中,有可以反复唱几次的“孤牌自套”;有同一宫调中不同曲牌组合的“本套”;有不同宫调、感情类别的套数复合组成的“复套”。

以上归纳昆曲曲牌体的程式为“三式”:“词式,乐式,套式。


三、昆曲唱腔音乐在传承中的古典特征。

具有中国古典音乐文化的遗存。

昆曲曲调兼收宋、元南戏的南曲曲牌,以及元杂剧的北曲曲牌。

同时,套曲中所隶属的宫调名称,源
于隋唐燕乐系统发展而来。

昆曲中的联套则发源于唐、宋大曲并在唱赚等音乐中发展,昆曲则更成熟更完善。

唱腔及伴奏音乐中,还吸收了明清年代民间时调、里巷歌谣、宗教喜丧等曲调。

昆曲的唱,是中华语音基础上的声韵音乐,其四声:平、上、去、入(各声还细分为阴、阳两声,实为八声),各有不同规范的高低闪赚的腔格音调,见字即唱,相当讲究。

每个不同的昆曲唱腔曲牌,必须依曲牌定腔调来唱曲,这种两结合的做法,称为“依字定腔度曲”。

在唱腔伴奏乐器方面,从最早的笛、鼓、到吸收属弦索伴奏的拉弦、弹拨乐器,形成了以曲笛为主,笙、三弦、琵琶、提琴(类似二胡的拉弦乐器)为副的五大件文场伴奏班子。

四、昆曲唱腔音乐是昆曲独特表演体系中的最佳载体。

昆曲表演艺术载歌载舞,有歌必舞。

这在于昆曲唱腔曲牌中的文辞典雅,意境深邃,辅以表达这些唱词意蕴“水磨调”的一唱三叹,使得这种载歌载舞、细腻生动的表演,有着一个音乐上空间非常大的载体。

文字美、身段美、唱腔美,这三者是综合在“曲牌体”这一程式中的,加上剧作美等诸多因素,在中国诸多戏曲剧种中形成其独特的“体系”,这种古典戏曲的精致,这种深刻,是其它剧种所无法与之比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